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三篇诚实守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1班会背景:诚信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本,是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如果没有了诚信,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是一个悠久而厚重的话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年长年幼,都离不开诚信。
而小学生正处于各种观念、态度、品质、习惯形成并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如果现在没有进行好的诚信教育,那么对于他将来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这次关于诚信主题的班会必不可少。
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学生明确的知道什么是诚信。
2、通过本次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在思想对诚信的重要性及意义有所认识,在行动上有所落实,努力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活动流程:1、班主任诵读节选《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后让学说出这几句话的含义,(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征得对方的允许。
如果没有事先征得同意便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
这样有借有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就不难。
人家向你借东西,你如果正好有这样的东西,不要因为吝啬而不借给人家。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信用。
欺骗别人或虚言妄语,更是要不得)同学们,弟子规是我们熟悉的一本书,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两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谁来说说。
(引导孩子从弟子规中明白人守信用,说实话,不可以说谎)是啊,守信,诚实是我们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关于诚信的班队课。
2、全班交流(说文解字)经过刚才的诵读,和平日里的理解,在自己的心中对于诚信肯定有一个认识,那请大家来说说什么是诚信,或者你认为一个诚信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刚才大家都说了自己认为的诚信,说的都不错。
其实诚信就是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诚信的定义与内涵2. 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3. 诚信的重要性4. 培养诚信品质的方法5. 践行诚信,做诚信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难点: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诚信与不诚信的例子,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诚信的认识和体会。
4. 小组活动:设计诚信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
2. 讲解诚信的定义与内涵,让学生明白诚信的含义。
3. 分析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4. 分享诚信与不诚信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5.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彼此对诚信的认识和体会。
6. 布置小组活动,设计诚信宣传活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诚信。
8.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诚信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和课后实践进行评估。
2. 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诚信表现,通过观察和反馈进行评估。
3. 学生参与诚信宣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通过活动组织和表现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 诚信案例集:收集各种诚信与不诚信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 诚信情景剧剧本:编写或选取适合课堂的诚信情景剧剧本。
3. 诚信宣传活动指导材料:提供关于如何设计和实施诚信宣传活动的指导。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诚信的定义与内涵,分析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案设计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案设计一、教与学目标1.明确诚实守信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懂得诚实守信的意义。
3.知道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4.培养辨是非,明善恶,以义取信,诚信做人的能力。
5.懂得诚实守信是为人之道、交友之道,养成诚实做人、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
二、教与学重点:如何做到诚信。
三、教与学难点:诚信的重要性。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新课标要求思想品德课要遵循启发式原则、针对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在这节课中我始终贯彻了这些原则,并在以上原则指导下,我运用了创设问题情景、合作探究等方法,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实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再现情境、扩展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调试自我、展现自我。
从而把学生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他们的嘴,使他们能说。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新理念,本课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组织讨论。
这样,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活动、情境、体验这三步的学习方法,层层深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所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
五、教与学过程:课堂序曲:时政播报1、学生或教师叙说本周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并作简要记录。
2、指导学生针对时政大事谈感受,或立足学科知识谈认识等。
3、适当情况下可以作为新课导入的材料使用。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播放小品《卖拐》、《卖》和《功夫》片段。
教师:这是赵本山和范伟的“卖系列”小品,小品中叫“大忽悠”的人物形象主要是讽刺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你从小品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诚信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在人生的航程中,让我们与诚信结伴同行。
(二)整体感知信息搜索1.诚实守信的内涵:诚实就是,。
守信就是,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诚实守信是为人之道,交友之道,养成诚实做人,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辨是非,明善恶,以义取信的能力。
3.知识目标:明确诚实守信的内涵、联系和基本要求,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诚信的作用。
难点:怎样做到诚信。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情境法、活动探究法等。
五. 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感悟诚信。
展示课件:播放近几年来,关于不诚信对百姓危害的真实事例,让同学们初步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板书)与诚信结伴同行。
环节二:思索生活,走进诚信。
(一)诚信无价(板书)阅读P73页材料(活动一)分组讨论:议一议:“诚信人才”为什么受用人单位欢迎?谈一谈:生活中,你愿意与经常说谎话的人一起共处吗?在学生思考探讨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与守信的关系、不诚信的危害。
学生活动:填一填P74页。
展示课件:播放生活中的一些诚信事例。
(进一步让同学们懂得诚信是金)学生阅读材料P74页。
(活动二)思考探讨:有人觉得小沈这样做太傻,会有损自己的名誉,你是怎样看的?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诚信的重要作用)展示课件:诚信的名言。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子、信义篇》释义:对人诚恳守信用,即使别人原先不信任的,也会转为信任;对人虚伪不讲信用,即使别人原先信任的,也会转为不信任。
环节三:回归生活,践行诚信。
(二)诚信做人到永远。
阅读材料P75页(活动三)思考探讨:1.想一想:陈东在欺骗和诚实之间应如何选择?为什么?2.说一说:有人说“老实人吃亏”,“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自己是怎么看的?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阅读材料P77页(活动四)思考探讨:自己在生活中的承诺都认真履行了吗?这位商人的做法对自己将来与人合作有什么启示?抽查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2.信守承诺,言而有信。
诚信伴我行(班会教案)五篇

诚信伴我行(班会教案)五篇第一篇:诚信伴我行(班会教案)诚信伴我行——三(3)班主题班会活动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诚实守信,懂得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少年儿童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2、懂得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我们少年儿童自已的一份责任,从小事做起,用诚信立学,用诚信立行。
3、感受他人诚实守信的事例,学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课前准备:1、让学生查找有关“诚信”的感人故事。
2、制作书签。
3、排练小品。
活动过程:一、主持上场,谈话导入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那什么是诚信呢?乙:诚就是做人要诚实,不说谎;信就是讲信用,守承诺。
齐:三(3)班《诚信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讲故事《狼来了》,谈感受。
1、看图猜成语。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2、讲故事3、谈感受。
三、观看图片,谈自己的感受。
1、边看图片,边听主持人介绍;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观看诚信故事《曾子杀猪》看完《曾子杀猪》,畅谈自己的感受。
五、小品表演,观看完后,谈自己的感受。
六、学生谈谈自己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不诚实的现象,说说自己当时怎样想,是怎样做的。
七、如何才能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八、唱《诚信拍手歌》。
九、赠书签,送祝福。
十、班主任发言。
第二篇:诚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诚信伴我行主题班会执教人:长堰堤小学裴孟玲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诚信的内涵,了解诚实和守信的行为,讲述生活中和身边的诚信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故事、议行为、善发现,懂得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诚信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诚信为人的精神品质。
活动重难点:由浅入深理解诚信的内涵,设置不同的场景进行预设和辨析。
活动方法:故事表演、小组讨论、闯关法活动过程:一、我发现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故事。
教师讲《接班人》的故事,学生猜测故事结果,引出“诚实”主题。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认识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案例,以便进行教学实践和分析。
2. 准备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3. 准备课堂评价表,以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学习诚信的基本原则,如诚实、守信、信任等。
2. 分析诚信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的表现。
3. 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如遵守诺言、不作弊、不抄袭等。
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诚信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场合下的诚信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八、课堂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布置与诚信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十、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诚信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2. 制定一个诚信计划,明确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合的诚信目标。
3. 向家人、朋友宣传诚信的重要性,共同践行诚信。
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诚信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第一章:诚信的定义与重要性1.1 引入话题:讨论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1.2 讲解诚信的定义:诚信是指遵循道德规范,言行一致,守信用,诚实不欺。
1.3 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的基石,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1.4 案例分析:分析诚信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和影响。
第二章:诚信在不同关系中的体现2.1 家庭关系中的诚信:强调对父母、兄弟姐妹的诚实和守信。
2.2 朋友关系中的诚信:强调对朋友的信任和诚实相待。
2.3 师生关系中的诚信:强调对老师的尊重和诚实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和诚信要求。
2.4 社会关系中的诚信:强调对社会和他人的诚实和守信。
第三章:诚信的具体实践方法3.1 培养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信意识。
3.2 提高自我约束力: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
3.4 面对诱惑和压力时的应对:教育学生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坚守诚信原则。
第四章:诚信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1 识别不诚信行为:帮助学生识别不诚信行为,提高警惕。
4.2 面对不诚信行为的应对策略:教育学生如何应对不诚信行为,维护自己的权益。
4.3 建立诚信环境:倡导建立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诚信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
第五章:诚信的回报与价值5.1 个人成长的价值:诚信有助于个人成长,提升自我价值和人际关系的质量。
5.2 社会和谐的价值:诚信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5.3 案例分享:分享诚信的正面案例,强调诚信的积极影响。
第六章:诚信在日常学习中的应用6.1 学术诚信: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诚实,如不抄袭、不剽窃、不作弊。
6.2 作业诚信:教育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品。
6.3 考试诚信:强调考试中的诚实原则,遵守考试纪律。
第七章:诚信在职业生涯中的作用7.1 求职诚信:教育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诚实填写简历,不夸大自己的能力。
7.2 工作中诚信:强调在工作中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

《与诚信结伴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诚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诚信与责任的关系。
2. 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坚持诚信。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实践诚信。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诚信的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诚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实践诚信的方法。
2. 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诚信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3.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学生角色扮演活动。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诚信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导入新课。
【】一、诚信的含义(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诚信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诚信的理解。
二、诚信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声誉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三、实践诚信的方法(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诚信,如诚实守信、勇于承担责任等。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诚信与责任(10分钟)1. 教师讲解诚信与责任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诚信是责任心的体现。
2.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坚持诚信需要勇气和毅力。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在生活中实践诚信的决心。
【课后作业】六、教学内容:诚信在不同场景的实践1. 分析诚信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场景的实践方法。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在不同场景中坚持诚信的重要性。
七、教学内容:诚信与法律1. 讲解诚信与法律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诚信是法律意识的基础。
2. 分析违反诚信原则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诚信结伴同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生活中努力做诚实的人,积极践约守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养成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良好生活态度。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
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义取信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正确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掌握诚实守信的重要作用,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怎样做才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收集“校园中、社会上诚信与不诚信”的资料、小组展示课件等。
教师准备:
1、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活动、合作、探究;
2、收集有关校园中和社会上诚信与不诚信的的典型事例,充实教学资源;
3、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师):三聚氰胺牛奶、地沟油油条、苏丹红鸡蛋……这些有毒食品的出现,是因为不法商家身上缺少了什么?
(生):缺乏诚信
(师):在这个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年代,需要我们每位同学讲究诚信,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多媒体显示:与诚信结伴而行)
(设计意图:利用幽默诙谐的漫画导入教学,直接切入主题,生动、灵活、巧妙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意图,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自主活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师生互动,感悟诚信
(师):看完“信义兄弟”这个视频,大家来讨论一下:你眼中的诚信是什么?
(生):诚实守信,信守承诺,说话算数。
(师):诚实和守信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师):“信义兄弟”的事迹为什么能感动中国?
(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之本……(师):看来今天大家已经对诚信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白了为什么要讲诚信,让我们把今天学到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吧。
结论:“诚信是金”,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通行证;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人无信不立”,诚信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第二身份证;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
(设计意图:为什么讲诚信是这节课的重点问题,通过“信义兄弟”视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道德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情感教育,在轻松中掌握知识。
)活动二:反思自我,寻找诚信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那现在大家擦亮眼睛找一找学校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有哪些?
(生):抄作业、考试作弊、借钱不还........
(师):这的确是目前在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同学们认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危害?对待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这些都属于自欺欺人的行为,既欺骗了老师、家长,也欺骗了自己。
周围同学也会因你的不诚实而看低你,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只有扎扎实实的学习,取得真实的成绩,才值得骄傲和自豪。
结论:诚实和守信是相互联系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实。
(设计意图:面对抄作业,考试作弊这些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诚信行为,教师应该因势利导,把虚荣心转化为上进心,成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
活动三:走进生活,实践诚信
师:诚信建设是全社会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
这就需要大家积极参与,添砖加瓦,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
如果实际生活中遇到此类事情你会怎么办?为什么?情境一:
(师):前三种情况,同学们的确做到了诚实。
不仅对他人诚实,且关键是对自己诚实,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那最后一种情况大家会怎样解决呢?
(生):我会对他说:“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然后和往常一样交往。
(师):这不是“撒谎”吗?
(生):这是善意的谎言,它不违背诚信的要求。
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撒谎时,谎言就变为理解、尊重和宽容,具有神奇的力量。
(师):的确!生活中需要诚实,但有时善意的谎言是生活的智慧,会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结论: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
情境二:
(师):诚实与守信密切相连,做到诚信还必须言而有信。
请你分析“我该怎么办”。
小琪是班主任最信任的一班之长。
一天,班主任找小琪了解小梦的情况,因为小梦最近行为异常,精神恍惚,作业也不完成。
小梦是小琪最好的朋友,小琪知道小梦最近“网恋”了,面对班主任的询问,小琪很为难。
作为班长,她有责任向班主任如实反映情况,但是她答应过小梦要保守秘密。
请你帮小琪出主意。
(生):.......
(师):为避免类似情况,请你给小琪一些关于守信的建议?
(生):许诺要慎重,不轻易许诺是守信的重要保证;承诺一旦做出必须兑现;信守诺言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师):践约守信是诚实的人的做事方式,轻易许诺而不兑现是一种恶劣的品质,我们要吸取小琪的教训,信守承诺,言而有信。
结论:不轻易许诺是守信的重要保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本环节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事例,目的在于通过小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信息交流,同事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使他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去。
)
活动四:感悟提高,收获诚信
师:一路走来,我们感悟了诚信,体验了诚信,践行了诚信,现在就让我们来收获诚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知道了
我今后会
【活动小结】
(师):诚信是金,是我们发掘和创造人间之美的必备品质。
只要多一份真诚,多一点信任,就能踏着一方诚信的净土,沐浴缕缕诚信的清风,感受浓郁诚信的气息,让我们用诚信的力量点燃心灵的火炬,照亮世间每一个角落;熔化每一寸坚冰;用诚信培养美好的意志,征服人生艰险,铺平人生坎坷,奉献人生之爱,构建诚信和谐社会。
【注意事项】
初中生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对问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容易引发诚信问题。
另外由于我国社会处在转型期,人们因道德上的迷茫导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已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轻视:譬如考试作弊、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胡乱许诺等在学生身上时有发生,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诚信、践行诚信。
【活动设计优点】
1、活动设计到位:
这节课以活动串联整个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始终围绕“与诚信结伴而行”这个主题而展开,设计了“感悟诚信”、“寻找诚信”、“实践诚信”、“收获诚信”等活动环节,每个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2、教学过程趣味化:
这节课选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营造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激起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收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