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年秋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检测二 异域人生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new)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检测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new)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3题。

(9分)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作“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作“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

【推荐K12】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11远行希腊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推荐K12】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11远行希腊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蚜

11 远行希腊人生是由无数个昨天、今天和明天组成的。

昨天永远是昨天,今天终究要成为昨天,明天也要变成今天,抓住了今天,你就抓住了明天,抓住了未来。

如果总是哭泣过去,那么失去的不仅仅是昨天。

摔倒了,再爬起来,人生不就是这样一次次艰辛的跋涉,一次次壮丽的出海吗?努力下去,前面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功了把它忘在脑后,明天就从零开始。

美字体只有唤起美的愿望,才能获得美!赏美文崇尚自由的舞者她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舞蹈学校的舞蹈大师。

这个从6岁起就在家中举办舞蹈班的女人,天生拥有为舞蹈而生的思想。

她出生在芭蕾舞盛行的年代,却痛恨芭蕾舞的严格定律,认为那样的和谐是不自然的,做作的。

当她看到学舞蹈的孩子们在暗无天日的练功房里,像照数学坐标一样地磨炼自己的身体时,她发誓要培养真正的舞蹈人才。

她丢弃了足尖鞋,扔掉束胸衣,赤着脚到任何一个可能的地方去跳舞。

她就是“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

上帝不但赐予了邓肯灵慧的艺术细胞、敏锐的感受力,让她生来就与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息息相通,而且还在她的血液里注入了浓烈的反抗因子和冒险属性——桀骜不驯、狂热坚韧,来保证她在这个世界上的特立独行,以保证自己始终是一个宇宙而不是一颗行星。

她的一生之所以有意义,全在于她的拒绝和反对:“我不相信你说的话,从来就没有什么圣诞老人。

”“谁想评论我,就让他说去吧!但是如果要评论,首先还是去责怪自然和上帝吧!是上帝让人们觉得这一时刻比宇宙中我们所知道的和所经历的更有价值,更让人渴望。

”单薄的邓肯在内心中孕育着巨大的力量。

她坚决抵抗着芭蕾舞的冲击,用自己的舞蹈作为革命的武器,反对社会的僵化和虚伪。

她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她的舞蹈是诗歌、是音乐、是自然、是生命本身——真正的舞蹈是一种恬静的表现,它受制于内心情感的深层节奏……就是这样一个带有梦幻般理想的艺术家,从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始终坚信自己的梦想,相信明天会更好。

不问结果,只是勇往直前。

敢于和当时的社会规范及传统礼教对抗,需要何等勇气!邓肯燃烧自己,亲身示范摒弃沉重的过去,如此个性也为她的一生铺陈出跌宕不羁的精彩际遇,种种行径和际遇,就是一件新女性自觉和现代舞蹈交织而成的艺术品。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单元过关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单元过关检测卷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第二单元异域人生单元过关检测卷(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20分)一、基础知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忖.度(cǔn)讪.笑(shàn)执拗.(niù)并行不悖.(bèi)B.剽.窃(piāo) 盘桓.(huán)行.伍(hánɡ) 蓦.然回首(mù)C.诘.难(jié) 自诩.(xǔ)拘泥.(ní) 提纲挈.领(qiè)D.毗.邻(pí) 眼睑.(lián)折.本(shé) 焚膏继晷.(ɡuǐ)解析:B项,蓦mò;C项,泥nì;D项,睑jiǎn。

2.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D)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________。

而广东佛山的剪纸,自明清时期便如同佛山陶瓷一样,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为了________市场的需要,渐渐形成与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用的工具也________单凭一把剪刀,而是加入了刻刀和凿子。

这种创新使佛山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________。

A.拍手称快顺应不仅标新立异B.拍手称快迎合不再标新立异C.叹为观止迎合不仅独树一帜D.叹为观止顺应不再独树一帜解析:“拍手称快”即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这里是赞美传统剪纸的技艺高超,应用“叹为观止”。

“顺应”指顺从,适应;“迎合”指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

从语段的感情色彩上看,用“顺应”更好。

“不仅”指不止这一个(项),还有类似的,同“还”“而且”配合用,与后面的“而是”搭配不当,这里应用“不再”。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独树一帜”指单独竖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

佛山剪纸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应用“独树一帜”。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综合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9一个学派的诞生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2021年整理)

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9一个学派的诞生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2021年整理)

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9 一个学派的诞生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9 一个学派的诞生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异域人生9 一个学派的诞生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的全部内容。

9 一个学派的诞生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最后一位“文武双全”的物理学大师,在物理学理论和实验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第一流的贡献。

费米亦有他独特的研究风格,不可以用常规来衡量。

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懂了,其实差很远。

美字体赏美文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堪称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大师级人物,他的物理学生涯充满了传奇.他设计并领导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从中微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β衰变的费米理论;创立了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法;发现了中子减速效应;成功提取了原子能;对中子数物理学和高能粒子进行了大量研究……1901年9月29日,费米出生在意大利罗马。

他天资聪颖,心性敏捷,17岁即进入比萨大学学习,21岁获博士学位.1928年,费米被任命为罗马大学物理学教授,当时他年仅27岁。

同年,他被选为意大利皇家科学院院士。

费米一生致力于核能研究,为核能开发和反法西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开辟了人类的原子时代.费米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高能物理方面,他从1934年开始中子物理学研究。

他在原先的辐射理论和泡利的中微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β衰变的费米理论,从而奠定了弱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1938年,通过中子照射展示新的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通过慢中子核反应获得的新发现,费米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

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

单元质量检测二(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网上书店的兴起,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应用使电子书籍的阅读方便快捷,实体书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很多城市除了为数不多的实体书店在艰难经营之外,在城市核心区域的商业繁华地带,已经很难见到书店的身影。

然而,实体书店的背后,承载着不少人的情怀与梦想,任其这般衰败下去,无疑是令人心痛的。

无论现代电子书籍如何便利以及成本如何低廉,都无法完全取代纸质书籍和实体书店给读者带来的阅读氛围与体验。

所以,推动全民阅读,建立书香社会,实体书店这个平台显然不可或缺。

如何把更多读者引向实体书店,是当下最重要的。

当然,政府扶持只是一方面,实体书店要生存和持续发展,经营者也必须转变经营方略。

首先就要扬长避短,实体书店要找到自己与网上购书平台最大的差异。

实体书店与网上购书平台最大的区别就是,实体书店能够提供更多人和书的互动、人和人的互动。

这种互动的、更具层次的文化体验,是网上购书平台不能提供的,也是实体书店最大的卖点所在。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一些实体书店内,除了销售图书外,还设有咖啡馆、培训中心、文创产品的专柜,以促进多元化消费,如上海“湾里书香”。

在这些书店,买书成为消费的开始而非结束,书店的黏性和吸引力也因此而大大增强。

对于实体书店来说,要拉回消费者,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回自身“精神的角落”的文化定位,营造文化空间的经营模式,即实体书店卖的不仅仅是书,更多的是体验。

另外,实体书店经营者需要沉着理性地面对实体书店市场环境的改变,在“互联网+实体书店”上多做创新探索。

但也要看到,如果只是让实体书店自身在市场中“拼杀”,缺少有形之手的帮助,即使走上了多元化道路,一些实体书店也会被淹没在“海水”中。

原因很简单,实体书店的运营成本是其区别于线上购书最大的成本项,这部分包括房租、物业费与人力成本。

在总成本中,一般实体书店在图书上的投入只占20%左右,而租金和物业费占到40%~50%,人工成本则占20%。

高中语文第2单元异域人生10扼住命运的咽喉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第2单元异域人生10扼住命运的咽喉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第2单元异域人生10扼住命运的咽喉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本课话题——挑战逆境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自小患小儿麻痹症的李国军是一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国军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文章。

李国军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经过学习和实践,李国军的食用菌研究和栽培不断发展壮大。

如今,李国军的食用菌研究所和农牧技术示范场拥有办公、生产用房12间,食用菌栽培研究室7间,固定资产由原来的3万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00多万元,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

李国军成功后没有忘记乡邻对他的帮助,在进行研发的同时,李国军把重点放在了技术培训上。

从第一期食用菌技术培训班以来,有近2万人通过函授和现场培训学习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其中残疾人就有2 000多人。

由于贡献突出,李国军先后获得“沁阳市十大青年”“焦作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自强模范”“河南省残疾人致富状元”“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等一系列荣誉。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

为了避险,才去冒险,避平庸无奇的险,值得。

——杨澜2.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巴顿3.人生要不是大胆地冒险,便是一无所获。

——海伦·凯勒4.所谓活着的人,就是不断挑战的人,不断攀登命运险峰的人。

——雨果5.不敢冒险的人既无骡子又无马;过分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

——拉伯雷6.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

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卡耐基[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臃.( )肿 震慑.( ) 酗.( )酒 坂.( )坡 慵.( )懒 雾岚.( ) 废圮.( ) 睥.( )睨.( ) 譬.( )如 谐谑.( ) 忏.( )悔 凄恻.( ) 颠蹶.( ) 颓.( )唐 [答案] yōnɡ shè xù bǎn yōnɡ lán pǐ pì nì pì xuè chàn cè jué tuí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撒⎩⎪⎨⎪⎧撒.气( )播撒.( ) (2)行⎩⎪⎨⎪⎧银行.( )行.头( )树行.子( ) [答案] (1)sā sǎ (2)hánɡ xínɡ hànɡ2.语境辨析法(3)胶水不粘.( )了,书页粘.( )不紧。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传记 粤教版必修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传记  粤教版必修1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A.遁.辞(dùn) 陨.星(yǔn)滂.沱大雨(pānɡ) 诘.难(jiē)B.褒.奖(bāo) 奢.侈(shē)良莠.不齐(yǒu) 戏谑.(xuè)C.炫.目(xuàn) 倔.强(jué)黔.驴技穷(qián) 讣.告(pù)D.雍.容(yōnɡ) 侏.儒(zhū)趾.高气扬(zhī) 跋.涉(bá)解析:B A项,“诘”应读jié;C项,“讣”应读fù;D项,“趾”应读zh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骤然突如奇来一塌糊涂生死攸关B.决择世事尘嚣丰富多彩驰骋环宇C.稚嫩苍翠欲滴人才济济独出新裁D.尴尬推卸责任醉卧沙场啼笑皆非解析: D A项,“奇”应为“其”;B项,“决”应为“抉”;C项,“新”应为“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建筑工地上,建设者们正热火朝天地加速工程的进度,工地上号子声和机器的轰鸣声相,好不热闹。

②一阵阵急雨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雨点打在茂密的梧桐树上,树叶儿就像调皮儿童的小手不停地在,恰是有趣。

③在拜师求学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虚心,只有这祥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A.搀和颤抖诚恳B.搀和颤动诚挚C.搀杂颤动诚恳D.搀杂颤抖诚挚解析:C 搀和:着重指不同的东西混合在一起,只适用于指具体事物;搀杂:着重表示好东西里加进不合要求的东西,不纯了,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

(①句据文意选“搀杂”更妥当)颤抖:一般形容人在担心、害怕、寒冷时肢体的抖动;颤动:一般形容人或事物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振动。

(②句选“颤动”好)诚恳:侧重表示恳切,着眼于对人的态度;诚挚:侧重表示真挚,着眼于态度和感情,多用于书面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质量检测二异域人生(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

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

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

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

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

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

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觑。

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

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

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新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

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

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

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

创作者如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

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

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

(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几十年来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

B.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

C.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

D.创作态度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项,缩小范围,原文为“百余年来”。

C项,“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曲解原文,原文为“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

D项,说法绝对化,原文为“很大程度上”。

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B.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指出演出市场的繁荣吸引了置艺术于不顾的各种力量的加入,这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

C.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

D.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正反对比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论述针对性强。

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

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D项,“正反对比地分析问题”分析错误,应是“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

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

B.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导致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洞平庸,电视剧化。

C.戏剧作品如果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就会就事论事或堆积材料,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

D.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不为因果,“导致忽视内涵和本质”错;C项,因果倒置,原文为“创作者如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D项,“只要……就”属于充分条件,表述绝对,原文为“只有……才”是必要条件。

答案:A(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菜大爷刘奇叶菜大爷是居住在城郊西村的一位退休工人。

菜大爷姓蔡,“菜大爷”不是他的真名,而是邻里送给他的一个雅号。

菜大爷的住房是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砖瓦民房,后面有个小菜园子。

退休后,他把下地种菜当作一种乐趣。

菜园子一年四季都能产菜,除了供给他与老伴儿老两口平常生活吃菜外,总是还剩余不少菜。

于是,菜大爷在闲余之际也挑着自己种的菜到菜市场上去卖。

菜市场离菜大爷的家很近,穿过一条街道就到了。

买菜的很有眼光,尝过菜大爷的菜后,下一次哪怕菜大爷卖得比其他的摊位贵,也会被一扫而光。

人们知道,菜大爷种的菜用有机肥料施肥,吃起来好吃又健康,属于真正绿色环保的蔬菜。

菜大爷除了平常注意累积肥料,还经常去附近的养猪场挑猪粪施肥。

渐渐地,前来买菜的人们都知道了菜大爷的菜好,亲切地称他为“菜大爷”。

知道大伙儿对他种的菜十分钟爱,每次上市场卖菜归来,菜大爷心里头总是乐滋滋的。

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但菜大爷觉得现在的生活很不错,他喜欢这种自娱自乐卖菜的滋润生活,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儿子离开这个城市,他也打心里舍不得这个菜园子。

隔壁的邻居老李头也卖菜,但他的菜是从外地贩来的蔬菜,属于无机肥料种植的那一种,味觉营养都没法跟菜大爷的菜比,人们一般不喜欢买他的菜,所以老李头每天卖菜总是早上出去,很晚才归来,有时候还要剩余些许残菜回来。

偶尔,老李头会同菜大爷一块去市场卖菜,两人年龄相仿,又是邻居,还算谈得来。

一天,老李头天没亮就贩回满满一担的蔬菜,在家里照常分拣为几元一把的小份后,刚要挑市场上去卖,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绞痛,顿时瘫倒在地上。

这一切正好被菜大爷瞧见了,他赶紧叫车把老李头送进了医院急救,接诊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切除手术。

手术后的第二天,菜大爷去医院看望老李头时,老李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老伴儿正在给他喂粥,一见菜大爷来了,老李头两口子一个劲地道谢。

见老李头手术很成功,菜大爷也为他高兴。

聊天中,一贯热心肠的菜大爷问老李头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如果有就尽管说,邻里邻居的互相照应嘛。

老李头听了,却欲言又止的样子,菜大爷便追问他是什么事情。

原来,他是心痛前日贩回的一担蔬菜还放在家里没有卖掉,担心自己住院几天后,那一担蔬菜会白白地烂掉,怪可惜的。

菜大爷听了,未加思索地答应帮老李头把菜挑去市场上卖了。

回去后,菜大爷二话没说,到了老李头家便把那担蔬菜挑去了市场。

才到菜市场口,买菜的人们就一窝蜂围拢上来,容不得菜大爷说明一下这菜的来源情况,那担菜又被一扫而光了,哪有菜大爷陈情解释的空隙?望着一副空空的担什和一堆零零碎碎的钱币,菜大爷愣在那里好一阵,仿佛做了一件大亏心事似的。

当天下午,菜大爷把卖菜的钱如数交给了老李头,说了一声家里有事就走了。

老李头高兴地接过钱一点,居然比平常赚的钱要高出一倍多。

他心里对菜大爷钦佩得五体投地!半个月之后,老李头出院了,特地买了两瓶好酒去敲隔壁菜大爷家的门,结果敲了半天没有人应。

老李头问其他邻居,邻居说,菜大爷老两口搬儿子那儿去了。

菜大爷为什么突然搬走了呢?好久好久,老李头仍没有想明白。

(选自2016年第4期《小说月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交代“菜大爷”雅号的由来,一方面表明菜大爷受到了邻里四周的爱戴,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他特别重视清名埋下伏笔。

B.小说写菜大爷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多次提出想接老两口过去一块生活,这是倒叙手法,这种写作技巧的运用,避免了平铺直叙。

C.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内心,比如菜大爷替老李头卖完菜后,“望”的动作,“愣”的神情,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他的愧疚。

D.小说语言质朴,笔调从容,在淡定的叙述中,展现了当前社会的世态人情,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的感慨和敬意,富有浓郁的市井生活气息。

解析:B项,“倒叙手法”错误,这里是插叙手法。

答案:B5.小说设置老李头这个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分析小说中人物设置的主要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侧面烘托、推进情节、渲染氛围、升华主题等。

小说中老李头这一形象的设置,首先与菜大爷形成对比:说明菜大爷菜好卖的原因。

推进故事情节:因为老李头生病,菜大爷送他上医院,表现了菜大爷乐于助人,同时有了下文菜大爷帮老李头卖菜,使故事情节继续发展。

升华主题:结尾处老李头的困惑,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对菜大爷的理解及敬意,深化小说重视清名的主题。

答案:①对比:用老李头的菜与菜大爷的菜作对比,揭示菜大爷受邻里欢迎的原因。

②推动情节:老李头生病,引出菜大爷替老李头卖菜的情节,将故事引向高潮。

同时,凸显菜大爷乐于助人的品质。

③深化主题:文章结尾通过写老李头的疑惑,含蓄表达出作者对菜大爷的理解及敬意,深化小说重视清名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