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详细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阅读浏览表【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二、主题回顾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21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武松-《景阳冈》-《水浒传》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超级详细版)

最新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超级详细版)一、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通过群文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分析书籍,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
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阅读指导:介绍泛读、精读、跳读等阅读方法,以及如何把握文章结构和理解作者意图等技巧。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2.四大名著阅读:选择《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的一部或几部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古代社会矛盾的尖锐性等主题。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思考,为后续的讨论和交流做准备。
3.历史书籍阅读:选择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进行阅读,例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思考,为后续的讨论和交流做准备。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阅读中的发现和感受,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引导学生从历史和文化角度分析书籍,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互动。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阅读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的收获和不足。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书籍进行阅读。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自主阅读和学习,扩大自己的阅读量和知识面。
6.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可以包括读书笔记、读后感、故事梗概等形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作。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详细教案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需要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文本的能力;4.促进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教材准备1.教师为学生准备多样性的文本材料,如诗歌、散文、寓言、小说等;2.复印相关文本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份;3.准备投影仪或幻灯片,用于展示文本材料。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短视频的方式引出群文阅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提问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步骤二:示范阅读(15分钟)1.教师先在幻灯片上展示一篇文本材料,并向学生解读其背景和作者,解释其中的难词和词组;2.教师对文本进行朗读,并引导学生一起朗读;3.教师按照一定的阅读速度进行示范阅读,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4.教师给学生展示如何标记标点符号、关键词以及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步骤三:小组合作阅读(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人组成;2.教师将不同类型的文本材料分发给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获得不同的文本;3.学生在小组内自主阅读文本并讨论,互相分享阅读感受和问题;4.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阅读技巧。
步骤四:展示交流(15分钟)1.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阅读的文本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2.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问和回答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共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步骤五:个人总结(10分钟)1.学生根据本次阅读经验,写下自己的阅读总结;2.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封信作为交流对象,将自己的总结分享给对方;3.学生之间互相阅读对方的总结,并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进步。
四、巩固与拓展1.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选择一些有趣的群文阅读材料进行拓展讨论;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群文作品,并组织读书分享会来促进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六盘水市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到群文阅读对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拓展知识面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1.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定义和特点。
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作用。
如何进行有效的群文阅读。
1.3 教学活动引入群文阅读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通过实例展示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作用。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经验。
总结并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章: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2.1 教学目标学会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水平的群文阅读材料。
了解不同类型的群文材料的特点和优势。
培养学生的阅读筛选能力和判断力。
2.2 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如小说、诗歌、科普文章等。
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和技巧。
如何评估材料的难易程度和适合自己的程度。
2.3 教学活动介绍不同类型的群文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
练习评估材料的难易程度,并进行选择。
分享选择合适材料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会运用有效的群文阅读策略和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2 教学内容群文阅读的策略:如快速阅读、扫读、略读等。
理解文章结构和主旨的方法。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提问、分析、评价等。
3.3 教学活动介绍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让学生理解其用途。
练习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提问和分析。
第四章:群文阅读的实践和讨论能够独立进行群文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学会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阅读心得。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2 教学内容独立进行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讨论和交流的策略: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分享阅读心得和理解。
4.3 教学活动学生独立进行群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年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6年一、引言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本文将介绍一个为期六年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拓展阅读视野。
2.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1. 幼儿园(3-6岁)a. 选择适合幼儿园学生的绘本故事,如《小熊维尼》等,进行朗读和讲解。
b. 创设阅读角落,提供精美的图书以及互动游戏,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c. 开展绘本分享会,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将故事内容进行表达。
2. 小学一年级(7-8岁)a. 挑选适合小学生的短篇故事和诗歌,并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和表演。
b.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情感表达,培养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c.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和角色。
3. 小学二年级(9-10岁)a. 指导学生读取故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b. 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词意、格律和韵律,提升诗词阅读和鉴赏能力。
c. 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文学作品的观点和感受,培养批判思维。
4. 小学三年级(11-12岁)a. 选取中等篇幅的小说和散文,要求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和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
b.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写下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c.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改编和剧本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初中一年级(13-14岁)a.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
b. 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和批评,培养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群文阅读的意义与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
2. 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阅读的意义。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展示群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第二章:群文阅读的策略与技巧1. 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策略和技巧进行群文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群文阅读的策略。
2. 群文阅读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的策略。
2. 群文阅读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
2. 讲解:讲解群文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
3. 演示:通过PPT课件,展示群文阅读的实践案例。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和技巧。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群文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第三章:群文阅读的实践与拓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2. 培养学生拓展阅读兴趣,丰富阅读经验。
1. 群文阅读实践。
2. 群文阅读拓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群文阅读实践。
2. 群文阅读拓展。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群文阅读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群文阅读的实践和拓展。
六盘水市XX小学 六年级下册 群文阅读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六盘水市小学六年级下册群文阅读教案(全册精品教学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群文阅读,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选文章均来自于六年级下册教材,包括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科幻故事等不同体裁的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掌握阅读故事的方法。
2.2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不同体裁的故事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掌握阅读技巧。
4.3 课堂讨论分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5.2 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速度、阅读习惯等。
5.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六章:教学设计与实施设计阅读计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理解文章。
创建问题列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计划4

六年级群文阅读教学计划4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运用群文阅读的基本策略。
2. 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如预测、提问和推理。
3. 加深对群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受,并能够进行主题总结。
4. 培养对不同文本形式的鉴赏能力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1. 群文阅读基本策略的引导与训练。
2. 群文阅读技巧的练习与应用。
3. 不同文本形式的群文阅读材料。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10分钟)引导学生与同伴一起进行讨论,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共同复习群文阅读的基本策略。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群文阅读技巧的练习与应用,并简要阐述群文阅读与其他阅读形式的区别。
3. 技巧练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一段群文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使用预测、提问和推理的技巧,深入理解文本,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小组讨论(2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分享他们的群文阅读理解和感受,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补充观点。
5. 主题总结(15分钟)整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总结,并帮助他们归纳出群文阅读的核心思想和要点。
6. 材料拓展(2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些额外的群文阅读材料,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阅读,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 在技巧练习环节,观察学生运用群文阅读技巧的能力,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在小组讨论和主题总结环节,评估学生对群文阅读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以及他们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课后阅读的记录,评估他们对群文阅读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群文阅读材料:可以选择包括儿童文学作品、古代诗词、报刊杂志文章等不同形式的文本。
2. 少儿阅读指导书籍:提供教师参考,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有效地运用了群文阅读的技巧,提高了对群文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
——冒险小说里的“生存”
明珠学校周军军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学习了两篇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两篇文章都是作品节选,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怎样克服困难,怎样战胜困难的故事。
本次群文阅读以生存为主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执着和顽强生存的信念,他们都有那些生存技能,运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养成正确阅读的好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举一反三教学法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主人公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
《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蓝色的海豚岛》《神秘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播放视频,引出主题──冒险小说。
同学们,在上周的学习中,老师带领大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了它无穷的魅力。
今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
(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也是一棵大自然之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的阅读展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回顾旧知,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这组课文插图。
(出示课件:本单元四篇文章插图)从这四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山中访友》一文中,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清风鸟儿都是我们的朋友,走进山中,我们会感到无比的亲切、舒服,就像去拜访一位久违的老朋友,特别亲密。
师:是啊,大自然就如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
(板书:亲密无间。
)
生:读了《山雨》,我仿佛欣赏到了一场山雨音乐会,“叮咚──叮咚──”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师:说得真好!山雨的确是韵味无穷。
(板书:韵味无穷)生:我走进了草虫的村落,这里真是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它们勇敢、勤勉、热情,让作者流连忘返。
师:这真是一个别样的情趣盎然的世界!(板书:情趣盎然)生:《索溪峪的“野”》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山野、水野、物野、人野,犹如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师:是啊,来到野性十足的索溪峪,连人也变野了。
(板书:野性十足)
三、进入群文阅读,片断分享与精彩赏析.
1.《倾听鸟语》
(1)学生自由读第一篇《倾听鸟语》。
想一想:为什么说“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学生默读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3)生分享精彩片段,谈自己的感受:
①. 我太向往乡村生活了!你看,乡下到处是树,到处是鸟,黄鹂、布谷鸟、云雀、……聚集在一起举办着“音乐会”,真热闹!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会的盛况吧!(指导朗读,表现场面的热闹和鸟儿的欢畅。
)(板书,悠然动听)
②. 读了第三自然段,我心里真难受:“梧桐树被砍了,清脆如洗的鸟声成了记忆里的一个遥远的梦,只能偶尔看见几只鸟儿惊恐地从城市的上空飞过。
”从“惊恐”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什么(鸟儿的孤单、无助和害怕。
)城市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鸟儿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真让人痛心啊!
(4)发挥想象。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从“惊恐”二字能设身处地体会到鸟儿的心情,感悟到鸟儿的心声。
它们为什么惊恐
生交流,预设:
①.梧桐树被砍了,鸟儿们无家可归了。
②.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鸟儿很害怕。
③.有些人要捕鸟,鸟儿的生命经常会受到威胁。
……
(5)读一读: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鸟儿们前后不同的境遇和心情来。
(开始的欢快热闹,后来的害怕悲伤。
)(6)说一说。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鸟儿,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展开想象,交流──
我多么怀念在乡村的日子呀,和伙伴们朝夕相处,无忧无虑……人类呀,我们希望能与你们和平共处……
我们只要有一处小小的栖身之地就满足了……
师小结:是呀,我们多么希望无论在乡村或城市,都能看到鸟儿展翅飞翔,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唱,因为──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和树谈心》
(1)想一想:我们真的能和树谈心吗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和树谈心的(学生交流)
(2)学生默读并找一找有关的句子。
(3)说一说: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愿意倾听你们的心声,你的快乐、烦恼、都可以向我诉说,现在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悄悄话写下来吧!
师总结:只要用心、用情,我们就能和树谈心,与它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成为知心的朋友。
(板书:倾听交流)
3.《落叶》
(1)想一想:《落叶》一文给我们描绘了北国和南国不同的叶落情景,你喜欢哪一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
(2)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笔画一画。
(3)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
①. 我喜欢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景象。
开始是金蝴蝶般的几片,紧接着便是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然后就如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
师:说得真好!请男孩子用朗读来给我们呈现这副金秋落叶图吧!
②我喜欢万木争荣的春天里,新叶在歌唱,老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树上飘然而下的情景。
没有悲戚,没有寞落,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新叶的生长,默默无闻却又有情深意长!
师:你从字里行间里读出了落叶的精神和品质,真会读书!那请女孩子用朗读来赞美无私奉献的落叶吧!
(4)发挥想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叶也有情啊!看到它,你想到了谁
生交流:教师、警察叔叔、清洁工阿姨、边防军战士……(板书:有情有意)
4.《密西西比河风光》:
(1)想一想:密西西比河有哪些迷人的风光
(2)在文中找找哪些句子描写了密西西比河迷人的风光(3)交流交流。
生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4)说一说:
《密西西比河风光》这篇文章分别描写了西岸──东岸──动物──河这边的不同景象。
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
(5)发挥想象。
假如有一天你来到密西西比河旅游,你看到这样的风景,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你会怎么做
(6)师小结:
密西西比河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气息让我们向往,真希望有机会亲身去欣赏欣赏。
四、主题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交流,我们进一步感悟了大自然,这是一个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世界。
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呢
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希望有马良一样的神笔,描画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2.我要写一首诗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3.我要用歌声来赞美美丽的大自然。
4.我要拍摄出一幅幅精美的相片,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
师小结:是啊,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在你的眼前,就能展现出一片童话般美好的天地。
请看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
五、作业布置。
完成阅读记录卡
六:附:
1.阅读记录卡:
2.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