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的探索与思考
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

自然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的林业资源,既保障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下面提出了一些保护区林业的保护开发和资源利用对策。
一、推行有机林业经营模式有机林业经营模式是在不破坏生态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模式。
核心思想是在森林经营、采伐、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能力。
通过有机林业经营模式的推行,可以确保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林业资源。
二、加强可持续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可持续林业生态系统建设是促进保护区林业可持续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
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强其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生态系统的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例如:大力推进森林生态修复,加强生态防护林、退耕还林、荒山育林建设等措施,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耐受能力。
三、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转化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不仅具有生态价值,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效益的转化。
例如:加强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推广无公害、有机、林下种植,培育优质林木和林产品,实现林业产品的高效利用和产品附加值的提高。
四、落实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作为保护区林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安全,保证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是保障保护区林业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要落实稳定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防灭火、禁止采伐和重点管护等政策,加强对非法采伐和盗伐的打击,切实保护保护区内的生态安全,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合理开发

森林资源的培育与合理开发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功能。
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清新的空气、饮用水源和食品,而且还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区,同时也是人类的经济来源,可以提供伐木、造纸、制药、造船等大量行业原材料。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掠夺,许多地方的森林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对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培育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培育森林资源需要统筹规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林业植树造林林业植树造林是最基本、最有效以及最直接的森林资源培育手段。
通过种植乔木和阔叶树林,可以改善森林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能力,防止干旱等极端气候情况。
在林业植树造林中,应该注意种植树种的选择,应该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尽量减少外来树种的种植。
2. 森林防火森林防火可以防止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破坏。
对于频繁发生火灾的地区,可以增加护林员、布设防火线等措施,提高火灾监测和及时反应能力,减少火灾发生的风险。
3. 森林管理森林资源的培育需要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
森林管理指定期对森林进行采伐、修剪、更新、巡查等工作,使森林得到最大利用,并且保持生态平衡。
森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森林的经济价值,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使森林更加美丽和宜居。
1. 合理利用森林森林有许多用途,如良好的景观资源,经济资源,休闲娱乐资源等。
经济资源主要包括收集野生果实、伐木、造纸、制药以及林下牧草和蜂蜜等副产品。
采伐森林资源应该遵循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限制伐木量,尽量选择轮伐和低强度采伐。
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鼓励经济活动循环利用自然资源。
森林旅游是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开发旅游业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可以提供自然环境和文化体验,为当地居民提供工作机会和收入。
森林旅游要根据环境保护原则制定旅游规划,建设生态旅游胜地,开展种植观赏性树种、野生动植物、建设森林保护区和旅游观光区等,吸引游客前来游览。
平衡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的对策——以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平衡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的对策以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纪㊀鹏1㊀蔡德万1㊀李竹林2(1.招远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ꎬ山东招远265406ꎻ2.招远市夏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ꎬ山东招远265415)[摘㊀要]㊀森林保护是确保森林物种繁殖的重要措施ꎮ实施森林资源开发是人类进行森林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渠道ꎮ做好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的协同发展ꎬ有序的使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资源ꎬ同时保证大自然平衡发展ꎬ是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核心主题ꎮ基于此ꎬ本文以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ꎬ详细分析了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ꎬ针对这一地区的森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ꎬ研究该地区森林保护和开发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ꎬ提出对应性的解决策略ꎮ希望通过这一研究ꎬ能够为其他地区的森林保护与资源开发提供相应的参考ꎮ[关键词]㊀森林保护ꎻ森林资源ꎻ开发ꎻ罗山中图分类号:S750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074-04CountermeasuresforBalancingForestProtectionandForestResourcesDevelopmentTakeLuoshanNatureReserveinZhaoyuanasanExampleJiPeng1㊀CaiDewan1㊀LiZhulin2(1.ZhaoyuanForestResourcesMonitoringandProtectionServiceCenterꎬZhaoyuan265406ꎬShandongꎬChinaꎻ2.ZhaoyuanXiadianComprehensive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ꎬZhaoyuan265415ꎬShandongꎬChina)Abstract:Forestprotectionisanimportantmeasuretoensurethereproductionofforestspecies.Theimplementationofforestresourcesdevelopmentisanimportantchannelforhumanbeingstoeffectivelyuseforestresources.Thecorethemeofrealizinggreencircularde ̄velopmentistoachiev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forestprotectionandforestresourcedevelopmentꎬorderlyenablehumanbeingstoobtainresourcesfromnatureꎬandensurethebalanceddevelopmentofnature.BasedonthisꎬthispapertakesLuoshanNatureRe ̄serveinZhaoyuanasanexampleꎬanalyzesthecoordinationandbalancebetweenforestprotectionandforestresources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indetailꎬanalyzestheforestprotectionstatusinthisareaꎬstudiesaseriesofproblemsfacedinforestprotectionanddevelop ̄mentinthisareaꎬandproposescorrespondingsolutions.Itishopedthatthisstudycanprovidecorrespondingreferenceforforestprotec ̄tionandresourcedevelopmentinotherregions.Keywords:ForestprotectionꎻforestresourcesꎻdevelopmentꎻLuoshan1㊀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总体状况㊀㊀招远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 罗山自然保护区 )地处招远市东北部的山丘区地带ꎬ基本上以罗山为中心ꎬ沿山脉向东南(阜山)和西北(凤凰顶)延伸ꎬ山脉长度22.5kmꎮ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ꎮ冬冷夏热ꎬ冬季寒冷干燥ꎬ盛行偏北风ꎻ夏季湿热多雨ꎬ盛行偏南风ꎻ春秋适宜ꎬ四季分明ꎮ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土类ꎬ包括棕壤性土和棕壤2个亚类㊁5个土属㊁62个土种ꎮ罗山自然保护区在植物区系分区上属泛北极植物区的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华北植物地区中的辽东㊁山东丘陵亚地区ꎮ在中国植被区划中ꎬ该区域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暖温带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 山东半岛丘陵栽培植被ꎬ赤松林㊁麻栎林区 胶东丘陵栽培植被ꎬ含东北成分的赤松林㊁麻栎林小区ꎮ保护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森林㊁草地ꎬ分为针叶林㊁阔叶林㊁针阔混交林㊁灌草丛等4个主要植被型ꎮ保护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丰富ꎬ共有维管植物938种(含75变种㊁7亚种㊁8变型)ꎬ隶属于123科㊁469属ꎬ其中蕨类植物13科㊁20属㊁32种ꎬ种子植物110科㊁449属㊁906种(含7亚种㊁74变种㊁10变型)ꎮ种子植物中ꎬ裸子植物4科㊁13属㊁36种(含9变种)ꎬ被子植物106科㊁436属㊁870种(含7亚种㊁65变种㊁10变型)ꎬ其中双子叶植物90科㊁340属㊁680种(含6亚种㊁46变种㊁8变型)ꎬ单子叶植物16科㊁96属㊁190种(含19变种㊁2变型㊁1亚种)ꎮ2㊀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及森林资源保护情况㊀㊀近些年来ꎬ罗山自然保护区为了促进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的有序开发ꎬ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该地区进行保护与发展ꎮ划定了罗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㊁缓冲区和实验区ꎬ基于保护和开发的协调收稿日期:2023-11-15式关系ꎬ在缓冲区和实验区还开辟了各类旅游场所ꎬ供人们休闲旅游ꎮ此外ꎬ罗山自然保护区还和第三方机构合作ꎬ进行银杏㊁水杉㊁红松等重点保护树种的大面积人工种植ꎬ形成边保护边开发的发展格局ꎮ罗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9479.6hm2ꎬ其中核心区面积3287.7hm2(占总面积的34.7%)ꎬ缓冲区面积3198.3hm2(占总面积的33.7%)ꎬ实验区面积2993.6hm2(占总面积的31.6%)ꎮ表1㊀罗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项目合计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面积(hm2)9479.63287.73198.32993.6占保护区面积的百分比(%)10034.733.731.62.1㊀核心区将森林生态系统完整㊁物种丰富㊁赤松天然林㊁黑松林和地带性植被集中分布的区域作为核心区ꎮ其重要作用是保护核心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ꎬ保持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不受人为干扰ꎬ在自然状态下演替㊁繁衍[1]ꎮ核心区总面积为3287.7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4.7%)ꎮ其中罗山核心区2417.7hm2ꎬ集中分布有赤松天然次生林㊁针阔混交林及灌丛等ꎻ青山顶核心区870.0hm2ꎬ集中分布有黑松林㊁针阔混交林及灌丛等ꎮ2.2㊀缓冲区为更好地保护核心区内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ꎬ避免外界人为的影响和干扰ꎮ在核心区外围划出500~1000m的地带作为缓冲区ꎮ缓冲区的作用是ꎬ缓解外界压力和防止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影响ꎬ对核心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ꎮ罗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面积为3198.3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7%)ꎬ其中罗山缓冲区1398.2hm2ꎬ青山顶缓冲区1800.1hm2ꎮ2.3㊀实验区将位于缓冲区外围㊁保护区边界以内的区域划为实验区ꎮ因保护区北部与龙口市接壤的山脊地带ꎬ外围森林植被保存完好㊁人为活动较少ꎬ在罗山核心区北部外缘不再设立缓冲区ꎬ只在边界线以内400~500m设立实验区ꎮ该区在合理保护资源的基础上ꎬ以科学试验㊁改善自然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㊁人文资源为目的[2]ꎮ罗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面积为2993.6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1.6%)ꎮ3㊀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保护与开发面临的问题㊀㊀随着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保护和开发的进一步深入ꎬ该地区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ꎮ保护区内林地6482.0hm2(占总面积的72.18%)ꎬ耕地1660.0hm2(占总面积的17.50%)ꎬ草地245.4hm2(占总面积的2.59%)ꎬ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9.3hm2(占总面积的1.26%)ꎬ建设用地590.6hm2(占总面积的6.23%)ꎬ其他用地22.3hm2(占总面积的0.24%)ꎮ涉及玲珑㊁张星㊁阜山㊁温泉街道四个镇(街办)和国有罗山林场ꎮ3.1㊀森林保护举措落实不充分首先ꎬ罗山自然保护区在实施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ꎬ对森林的保护举措落实不够充分ꎮ由于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量散落的居民点ꎬ所以一直无法对林木滥砍滥伐进行有效的管控ꎮ罗山自然保护区由于人手相对较少ꎬ巡查防护能力不足ꎬ在森林具体防护保护过程中无法做到全覆盖式的森林巡护ꎬ这导致砍伐森林时有发生ꎮ此外ꎬ罗山自然保护区尚没有配备足够好的森林防护资源ꎬ在森林保护人员㊁森林保护设备方面ꎬ还面临着人员较少㊁防护设备不足的问题ꎮ当前ꎬ罗山自然保护区共有森林巡防人员36名ꎬ并每人配备一台风力灭火机ꎮ虽然能够应对日常的森林防护需求ꎬ但对于突发性的㊁大面积的森林保护需求ꎬ仍然无法做到及时应对ꎮ这是罗山自然保护区在森林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ꎮ3.2㊀重点森林植物保护不充分罗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多样ꎬ生态环境优越ꎬ需保护的物种资源丰富ꎬ当前保护区有维管植物938种ꎬ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ꎬ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植物4种ꎻ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红皮书»植物4种ꎻ可利用资源植物有9类ꎬ主要古树名木有513株ꎬ 山东省稀有濒危植物 25种ꎬ中国特有植物10种ꎮ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G.bilobaL.)㊁水杉(M.glyptostroboidesHuetCheng)ꎮ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红松(P.koraiensisSieb.etZucc.)㊁厚朴(M.officinalisRehd.etWils.)㊁鹅掌楸(L.chinense(Hemsl.)Sarg.)㊁野大豆(G.sojaSieb.etZucc.)㊁黄檗(Ph.amurenseRupr.)㊁紫椴(T.amurensisRupr.)㊁中华结缕草(Z.sinicaHance)等ꎮ在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过程中ꎬ对于濒危森林植物的保护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保护力度ꎮ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㊁水杉㊁红松等ꎬ没有实施更高层级的保护ꎮ这导致核心区生长的水杉㊁红松等被当地散落的居民点居民偷砍偷伐[1]ꎮ3.3㊀开发与保护协同性不足在罗山自然保护区中存在着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和保护协同性不足的问题ꎮ特别是在罗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实验区ꎬ大量开设各类旅游休闲场所ꎬ这些旅游休闲场所每年涌入大量旅游人员[2]ꎬ给整个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物管护造成了很大的压力ꎮ2021年罗山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52000人ꎬ这些人大量涌进实验区㊁缓冲区ꎬ有些甚至不顾阻拦ꎬ直接非法进入核心区[3]ꎮ频繁的人员流动ꎬ增加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风险ꎬ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无法做到严格有序ꎮ从实践来看ꎬ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开发以林木砍伐㊁旅游发展㊁林下资源利用为主ꎬ而这对罗山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多样性带来了危害[4]ꎮ3.4㊀森林病虫害多发罗山自然保护区在森林保护和自然开发过程中ꎬ同时存在着森林病虫害多发的现象ꎮ目前从2021年最新的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调查数据显示ꎬ该地区已发现的各类森林病虫害多达115种ꎬ其中主要的虫害以鳞翅目㊁鞘翅木等为主[5]ꎮ数据显示ꎬ在罗山自然保护区中ꎬ鳞翅目类害虫占比为26%ꎬ鞘翅木类害虫占比为24%ꎬ同翅目类害虫占比为17%ꎬ直翅目类害虫占比为14%ꎬ详见图1ꎮ在淘金小镇㊁蒋家村等地ꎬ发现了有规律的害虫活动迹象ꎮ鳞翅目下的美国白蛾ꎬ杨小舟蛾ꎬ翘翅目下的光肩星条牛㊁星天牛ꎬ青羊天牛等各类害虫在罗山自然保护区呈点状多发频发ꎬ给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植物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危害[6]ꎮ图1㊀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种类占比㊀㊀之所以发生大量的害虫频发事件ꎬ主要是由于近些年来在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一部分地区实施轮换式森林植物培育ꎬ形成了大多以经济林为主体的纯林ꎬ这种纯林相比于混交林而言ꎬ其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ꎬ导致自身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不足ꎬ整个生态循环抗风险能力弱[7]ꎮ4㊀平衡森林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关系的对策㊀㊀针对罗山自然保护区在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ꎬ有必要采取对应性的措施有效的加以改善ꎮ4.1㊀全面落实森林保护举措首先ꎬ要坚持加大封山育林力度ꎬ确保该地区的森林资源得到全面的严格风控性保护ꎮ特别是针对罗山自然保护区内部核心区3287.7hm2的森林资源要进行彻底的封山育林ꎬ禁止外来人员㊁车辆频繁进入其中ꎬ以防止外来生物资源影响该核心区的森林生态循环系统[8]ꎮ二是全面加强对罗山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打击力度ꎬ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林业防护人员的数量ꎬ优化自然保护区内部基础设施ꎬ建立常态化巡查防护制度ꎮ确保核心区每周巡查一次ꎬ确保缓冲区和实验区每周实现一次外围巡查[9]ꎮ三是加大信息科技手段ꎬ使用红外探测仪等技术设备进行保护区内的保护监测ꎬ防止非法滥砍滥伐人员侵入到林区进行偷盗偷伐[10]ꎮ4.2㊀加大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目前ꎬ罗山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㊁水杉㊁红松等各类资源急需扩大研究范围ꎬ提高这些重点保护植物的研究力度ꎮ要进一步开展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的育苗㊁育种ꎬ进一步加强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的病虫害防治研究ꎬ要持续投入资金ꎬ确保重点保护森林植物资源得到有序的资源开发研究[11]ꎮ要实施有计划性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培育计划ꎬ根据自然保护区内部的重点保护植物生长分布及生长特性ꎬ对相应的重点保护植物建立保护性抢救开发措施[12]ꎮ要积极采用人工培育的方式ꎬ加大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银杏㊁水杉㊁红松等树种破坏严重区域的人工补栽补种ꎮ4.3㊀持续加大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协同性对该区域内部的森林资源应当建立明确的保护和利用规则ꎬ进一步明确核心区作为风控区ꎬ禁止进行森林资源开采ꎬ对于实验区和缓冲区ꎬ可以有序的进行林业资源的实验性开采ꎮ此外ꎬ还要做好对该地区内部旅游资源的开发控制ꎬ要按照预约式的资源开发计划ꎬ确保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旅游景点参观旅游人员不超过该地区森林资源的承载力[13]ꎮ要进一步以开发和保护的协同性来推动该片区森林资源的深度利用ꎬ将保护为主㊁开发为辅的理念明确贯彻下来[14]ꎮ对于林下经济的开发应当秉持着可持续利用㊁循环再生和生态人工种植的方式进行保护和利用ꎮ要对进行特定片区林木资源开发的人员和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批审查ꎬ通过评估林区资源的破坏性之后ꎬ才能决定是否给予其林区资源的开发利用ꎮ在协同式开发过程中ꎬ还要利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技术㊁计算机技术㊁无人机技术等ꎬ实施协同式林区资源的管护和开发ꎬ同时要和地理空间部门进行充分合作ꎬ依靠Gi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空间森林资源规划统计和资源勘查ꎬ实现技术引领㊁开发为辅㊁保护为先的发展战略ꎬ确保开发与保护协同进步ꎬ共同推动罗山自然保护区实现森林资源的常态化再生化发展[15]ꎮ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森林保护资源的投入力度ꎬ可以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资源支持ꎬ以加强整个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保护的资源配置ꎮ加强人员配置ꎬ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森林ꎬ研究过程中采购更多的先进设备ꎮ如更多的防火设备㊁防雪㊁防灾设备㊁化验分析设备㊁信息宣传设备㊁科普设备ꎮ建设更多的监测站点ꎬ实施网络信息化㊁动植物监测站点联网平台建设ꎬ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更新来提高该区域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ꎮ4.4㊀全面加强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防控目前ꎬ罗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病虫害主要是以鳞翅目的美国白蛾等较多ꎬ此外还有鞘翅木的光肩星天牛㊁星天牛㊁青羊天牛以及白粉虱㊁朱砂燕螨等较多ꎮ针对这些多发性的森林病虫害ꎬ应当坚持生物防治为主ꎬ化学防治为辅的策略ꎮ要有效的避免纯种林的种植ꎬ在人工种植森林时ꎬ要有意识的进行混交林的种植ꎬ确保全面封山育林ꎬ防止核心区外来车辆带来有害生物种群的入侵ꎮ在林区内部推动生物防治时ꎬ要强化对这些病虫害天敌的培养ꎬ增加有益生物物种的种类ꎬ如投放更多的寄生蜂群ꎬ设置有益鸟类招引箱等ꎬ进而形成以虫治虫ꎬ生物防治病虫害策略ꎮ而在化学防治方面ꎬ由于林区面积过大ꎬ所以实施化学防治时ꎬ应当坚持低成本㊁高效率㊁低毒性的防治策略来进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ꎮ如针对美国白蛾的防治ꎬ在林区内部可以针对美国白蛾在四到五月份的产卵期进行飞机喷洒除虫药ꎬ进而有效的防治美国白蛾的森林危害ꎮ5㊀结语总而言之ꎬ罗山自然保护区作为重要的森林资源集中地ꎬ是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平衡发展的重要样本ꎮ在促进罗山自然保护区开发和应用中ꎬ应当做好保护性举措ꎬ防止过度开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ꎮ这也是其他同类型自然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思路ꎮ参考文献[1]付文杰.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ꎬ2016ꎬ34(24):64-65.[2]王叶.浅议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的途径[J].种子科技ꎬ2019ꎬ37(10):14.[3]王凯元.野生植物保护的意义㊁现状及推进措施探讨[J].新农业ꎬ2020(20):13.[4]钟登友.关于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农家参谋ꎬ2021(6):50-51.[5]刘洁宇.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J].南方农机ꎬ2018ꎬ49(22):169.[6]张健ꎬ胡春玲ꎬ陈丽.生态中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及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ꎬ2020(3):110.[7]谢琦元ꎬ张志强.植物保护中生物技术应用分析[J].山西农经ꎬ2020(5):74-75.[8]何群.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初探[J].山西农经ꎬ2018(13):65.[9]刘泽彬ꎬ程瑞梅ꎬ肖文发ꎬ等.淹水对三峡库区消落带香附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ꎬ2013ꎬ32(8):2015-2022.[10]申建红ꎬ曾波ꎬ类淑桐.三峡水库消落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水淹耐受性及水淹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ꎬ2011ꎬ35(3):237-246.[11]梁开明ꎬ章家恩ꎬ赵本良ꎬ等.河流生态护岸研究进展综述[J].热带地理ꎬ2014ꎬ34(1):116-122.[12]刘洋ꎬ李同升.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以咸阳渭河滨水区为例[J].西北林学院学报ꎬ2009ꎬ24(4):192-196.[13]崔巍ꎬ陈文学ꎬ白音包力皋ꎬ等.我国河流生态护岸建设及相关问题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ꎬ2016ꎬ47(10):119-123. [14]张翰.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0ꎬ38(6):97-98. [15]王一宇.林业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ꎬ2019(18):210-211. [16]张丽.森林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ꎬ2019(16):241.。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林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林业资源是指森林、林木以及与其相关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
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林业资源的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1.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林业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过度开发。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很多人就通过大规模的砍伐、开垦森林等方式来获得木材和土地。
这种行为导致了很多地区的森林资源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不仅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而且也影响了水土保持,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很多地区的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影响了国家的生态安全。
由于森林的减少,导致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减少,很多珍稀动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面临着技术的问题,传统的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引进更先进的科技技术来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的林业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不高,虽然我国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林业资源的产品附加值并不高,很多产品还处于初级加工阶段,整个产业链条并不完善。
二是林业资源的利用方式单一,很多地区依然采取传统的砍伐和燃烧的方式来利用木材和秸秆等资源,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三是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监督机制,导致了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四是林业资源的利用受制于市场需求,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市场需求有限,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五是林业产业链条发展不平衡,很多地区只注重木材的开发利用,而对于人工林、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开发利用则相对滞后。
1.建立健全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的林业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监督机制,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总结_林业职工工作总结

林业生态建设总结_林业职工工作总结林业生态建设是国家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林业生态建设始终走在了环保事业的前沿。
我从事林业工作已经多年,对林业生态建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从而保障了森林的生态价值和资源价值。
一、加强森林保护和管理对于森林保护和管理,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定期巡视林区,及时发现森林中的生态问题。
其次,对于发现的森林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例如修复林地、抚育土壤等。
还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在林火高发期,要加强火情监控,防止大面积林火烧毁森林资源。
二、加大森林培育力度森林培育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培育出优良的林木品种和森林生态系统,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森林培育方面,我主张采取拆旧立新的方式,及时更新黄龙松、松树、柏树、杉树等森林资源,并针对新树苗开展科学的管护工作,使其顺利生长发展。
同时,也要采取经济林种植和林下经济发展等方式,增加林业经济效益,保障生态安全。
三、推动森林资源的科学利用科学利用森林资源是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例如,在砍伐、木材加工等环节,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等不良行为,从而利用、保护森林资源。
此外,还要加强林下经济的开发,培育林下种植、畜牧等产业。
四、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环保公益事业是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之一,我认为林业从业者应该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
例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无污染农业,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等。
同时,还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推广环保观念和理念,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总之,林业生态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和资源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从森林保护和管理、森林培育、科学利用森林资源以及积极参与环保公益事业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保护和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变得愈发重要。
林业资源作为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林业资源的意义、现状以及保护和利用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林业资源的意义林业资源是指森林、木材以及其他从森林中所获得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林业资源在生态、经济和社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首先,林业资源在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环境平衡和调节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减少空气污染,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维护水源和水质,保护天然栖息地等。
其次,林业资源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林业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涵盖了木材、纸浆、家具、竹制品等多个领域。
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出口收入,并且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
最后,林业资源在社会方面也具备重要意义。
森林不仅提供了人们活动、运动和娱乐的场所,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
林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也可以为社会提供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服务。
二、林业资源现状和问题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全球林业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森林砍伐和林地变化导致了严重的森林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
大规模的非法砍伐、森林火灾以及林地转变为农业用地等都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其次,许多地区存在滥伐和乱伐现象,导致了木材资源的枯竭和失调。
不合理的木材采伐和森林管理方式,以及非法伐木活动,导致了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再次,森林病虫害和外来入侵物种的问题日益突出,给森林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病虫害的蔓延和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森林植被的平衡,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气候变化导致了林区火灾和旱灾等自然灾害的增加,加速了森林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发思路探寻

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发思路探寻【摘要】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是当前环保事业中备受关注的议题,其有效开发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生态公益林的特点与概念、林下经济的潜力探索、以及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开发的困境入手,探讨了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发思路和多元化经营模式。
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展望,提出了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通过本文对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探讨,为推动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开发思路、多元化经营、挑战、发展方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而生态公益林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公益林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深化,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虽然生态公益林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经济开发方面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传统的观念认为,生态公益林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适合进行经济开发。
这导致了生态公益林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林下经济发展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从而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开发生态公益林的林下经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发对于推动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生态公益林林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公益林的林下经济开发可以促进林地多功能利用,助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最重要的是,通过探索生态公益林林下经济的有效开发思路,可以为未来的生态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经验和借鉴,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心得体会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心得体会保护发展森林资源心得体会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森林资源对于我们的生存和繁荣至关重要。
森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木材、草药和食物,还起到了气候调节、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采伐、森林火灾和非法砍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森林面临严重威胁。
在我参与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森林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森林资源的恢复需要长时间的生态过程,而森林的恢复速度不及破坏速度。
要想保护好森林资源,我们需要采取长期、持久的行动,包括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森林监测和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等。
其次,我认识到森林保护需要多方合作。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立法和监管,企业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科研机构需要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而民众则需要增强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保护活动。
只有形成各方合力,才能有效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
第三,我意识到森林保护和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
过去,人们会认为保护森林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阻碍,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
事实上,森林保护可以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我们可以发展木材加工业、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产业,提高森林的经济价值,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只有将经济发展与森林保护相结合,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
最后,我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即教育是森林保护的关键。
教育是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的基石,也是改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态度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向公众传达森林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启发人们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
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环保意识的未来领导者和决策者,为森林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感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陆民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4年第04期
摘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高林下资源利用率,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的措施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林下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然而,随着林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木材的需求急剧增长,加之政府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使得大量的森林遭到破坏,森林资源出现匮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林下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提高林下资源利用率,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盲目地砍伐树木,破坏天然植被。
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资源管理部门乱开采伐票证,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盗伐林木、毁林现象的发生,导致森林资源大量减少,林木质量下降。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整个东北国有材林、成熟林比新中国成立初减少了51%,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70%降低了现在的36%,野山参、野生东北虎、梅花鹿等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各种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因此,有必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所示:
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森林资源保护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各级领导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要借助多种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工具,如电视、互联网、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为森林资源保护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而提高广大群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要深入基层,深入林区,特别注意对偏远乡村屯、山上作业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让基层群众深入了解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基层群众的保护意识。
1.2 健全保护体系,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
针对当前保护森林资源的形势,建设林政资源管理机构,不断健全森林资源法律法规,以法治林。
在东北林区,可建立以森林公安机关为主,林政稽查队伍、木材检查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的林政资源管理机构,规范执法活动。
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占林地等违法行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
严格森林资源限额管理,规范审批行为,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完善森林资源监测预警体系。
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强化防范措施,建设专业扑火队伍,增强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能力,减少资源损失,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1.3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促进林区生态建设
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强化管理措施,防止森林资源流失,提高森林质量。
要加强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
就目前而言,东北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不断扩展,盲目开垦、滥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务必加强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修复和优化荒漠生态系统。
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管理,努力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加大保护范围,改善栖息地环境,同时加强濒危物种拯救保护,扩大人工繁育和培育,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林区生态建设。
2 合理开发林下资源
林下资源作为森林资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林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有力保障。
合理开发林下资源,既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避免资源浪费,而且可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职工收入,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合理利用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加快林区产品开发
林下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如药用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油料植物资源、芳香植物资源、纤维植物资源等,这些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经过加工提炼后,可制成人们生产或生活中需要的物质产品和原料。
因此,要充分发挥林下资源的优势,合理有序利用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加快绿色食品、山珍食品、中药材、高档果酒、果酱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努力推出具有林区特色品牌的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产业化发展。
对于工业原料丰富的林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这些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进行工业原料的精加工和提炼,以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2.2 合理利用野生经济动物资源,推广林下养殖业
林下资源中的野生经济动物资源不仅物种丰富,而且经济价值十分显著。
如林下一些昆虫含有高价值的营养成分,既可作为食品食用,又可作为滋补和保健的药品食用;一些兽类的角、牙、蹄、内脏等可提炼成工业原料等。
因此,要合理利用林下野生经济动物资源,不断开
发新产品,实现林区品牌战略。
充分利用野生经济动物资源的优势,建立养殖基地,推广林下家禽家畜、野生禽兽的养殖,促进林区养殖业的发展,实现林地产出效益最大化。
2.3 合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区旅游业
森林旅游资源,主要指林下许多的生物景观与其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旅游休闲、观光的重要资源。
因此,可以在不破坏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对现有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挖掘、重组和创新,并结合当地环境、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打造“生态休闲旅游胜地”,实现森林产业向生态经济的转变。
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独特的优势,开展野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人工狩猎场、森林野营地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提升森林旅游开发水平,推动森林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凤文,李文娟.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林下资源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9(03).
[2]魏传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措施[J].农技服务,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