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基站系统结构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站系统概述ppt课件

TRU(被分配的主要RU) FLASH
TRU 可选择的 应用程序
DRAM
数据
FLASH DXU 文件 TRU 应用程序 ECU 应用程序 DXU 应用程序 DXU lnit 应用程序 DRAM
TRU lnit 应用程序
PROM DATA
固化的根程序
可执行的 TRU 应用程序
可执行的 DXU 应用程序
CDU
测试MS接口
主电源输入接口 外接电池接口 交流电源输出接口 直流电源输出接口
ECU
环境和 电源
DXU原理图
控制CPU工作 EXTANAL ALARM OMT
指示LED
含有基本软件与下载软件 含有下载软件与IDB数据
Watchdog (看门狗) BOOT FLASH
INTER FACES
CPU
SRAM
DRAM
CPU部分
定时 单元
INDIC ATORS
动态存储区(信令缓存)
HDLC CON SWITCH SWITCH
处理LAPD信令
实时交换模块
LOCAL BUS A
C3 75欧
100 120
G703 G703
RS485 RS485
PCM部分
时分工作总线
LOCAL BUS B
C7
TRU 文件
LIB TX-bus
PCM-ref TIB-bus RTX
O&M bus
RF OUT
TM
GS
TSW
ETC ETB RTT RXD RTX
ETC
TRAU RRX TRH RP
RPD RP RP
STR
EMRP
SPU
V.24 EXALI
精品课件-LTE技术-第2章 LTE体系结构

LTE无线侧E-UTRAN系统架构
MME / S-GW
MME / S-GW
S1
S1
S1
S1
X2
eNB
eNB
X2
X2
eNB
E-UTRAN
E-UTRAN取消RNC节点,目的 是简化网络架构和降低延时。 E-UTRAN结构中包含了若干 个eNodeB,eNodeB之间底层 采用IP传输,在逻辑上通过 X2接口互相连接,通过S1接 口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网 EPC。这样的设计主要用于 支持UE在整个网络内的移动 性,保证用户的无缝切换。
来源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SIM卡
IMEI S-T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 终端 SAE Temporary Mobile Station Identifier MME产生并维护
存储用户相关的信息 签约数据管理和鉴权,如用户接入网络类型限制、计费信息管理等 与不同域和子系统中的呼叫控制和会话管理实体互通等
PCRF主要功能 • PCRF为策略控制网元,主要用于服务质量的策略控制和计费控制。
用户的签约数据管理功能、用户、计费策略 控制功能
QOS、网络安全性功能
事件触发条件定制、业务优先级化与冲突处 理功能
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
• LTE在核心网的演进过程中实现了控制面与用户面的完全分离,也就是控制 面与用户面完全由不同的网络实体完成,从而进一步提高核心网的业务处 理效率,降低系统时延。
LTE网络架构
LTE网络架构
• 系统架构包括演进后的核心网EPC和演进后的接入网E-UTRAN两部分。EUTRAN无线接入网只有一种设备eNodeB,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从功能角度 可以分为控制面网元、用户面网元、用户数据管理网元、策略和计费控制 网元等。LTE网络通过EPC连接到外部Internet网络。
移动通信技术——LTE移动通信系统PPT课件

E-UTRAN接口的通用协议模型如图 7-3所示。
Page 23
精品课件
Page 24
图7-3 E-UTRAN通用协议模型
精品课件
7.2.3 核心网(EPC)结构及接口
1.SAE架构的演进
演进的SAE架构示意图如图7-8所示。
Page 25
精品课件
Page 26
图7-8 演进的SAE架构
精品课件
Page 15
精品课件
7.2 LTE的系统结构
7.2.1 LTE/SAE的网络结构
LTE/SAE的整个网络结构图如图 7-1 所示。
Page 16
精品课件
Page 17
图7-1 LTE/SAE的网络结构图
精品课件
7.2.2 E-UTRAN的结构及接口
1.E-UTRAN结构与UTRAN结构的比较
Mobility Control)和UE的上行/下行动态资源分配
;
Page 18
精品课件
② 用户数据流的IP头压缩和加密;
③ 当终端附着时选择MME,无路由信息利 用时,可以根据UE提供的信息来间接确定到 达MME的路径;
Page 19
精品课件
④ 路由用户平面数据到S-GW;
⑤ 调度和传输寻呼消息(来自MME);
Page 5
精品课件
④ 移动性。 ⑤ 覆盖范围。 ⑥ 增强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MBMS) 业务。
Page 6
精品课件
(2)LTE主要性能指标
3GPP LTE的主要性能指标描述如下。 ① 支持1.25~20MHz带宽,提供上行 50Mbit/s、下行100Mbit/s的峰值数据速率。
Page 7
精品课件
Page 23
精品课件
Page 24
图7-3 E-UTRAN通用协议模型
精品课件
7.2.3 核心网(EPC)结构及接口
1.SAE架构的演进
演进的SAE架构示意图如图7-8所示。
Page 25
精品课件
Page 26
图7-8 演进的SAE架构
精品课件
Page 15
精品课件
7.2 LTE的系统结构
7.2.1 LTE/SAE的网络结构
LTE/SAE的整个网络结构图如图 7-1 所示。
Page 16
精品课件
Page 17
图7-1 LTE/SAE的网络结构图
精品课件
7.2.2 E-UTRAN的结构及接口
1.E-UTRAN结构与UTRAN结构的比较
Mobility Control)和UE的上行/下行动态资源分配
;
Page 18
精品课件
② 用户数据流的IP头压缩和加密;
③ 当终端附着时选择MME,无路由信息利 用时,可以根据UE提供的信息来间接确定到 达MME的路径;
Page 19
精品课件
④ 路由用户平面数据到S-GW;
⑤ 调度和传输寻呼消息(来自MME);
Page 5
精品课件
④ 移动性。 ⑤ 覆盖范围。 ⑥ 增强的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MBMS) 业务。
Page 6
精品课件
(2)LTE主要性能指标
3GPP LTE的主要性能指标描述如下。 ① 支持1.25~20MHz带宽,提供上行 50Mbit/s、下行100Mbit/s的峰值数据速率。
Page 7
精品课件
LTE原理及系统架构PPT课件

• LTE_ACTIVE状态,该状态下RRC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
第26页/共92页
LTE系统
LTE的三类NAS协议状态与RRC的关系以及状态间迁移
Inactivity - Release C-RNTI - Allocate DRX for PCH
Perform “Registration” - Allocate C-RNTI, TA-ID, IP addr - Perform Authentication - Establish security relation
SAE Gateway
• 用户面各协议体主要完成信头压缩、加密、调度、ARQ和 HARQ等功能。
第18页/共92页
层2结构和功能
LTE系统
PDCP
ROHC Security
ROHC Security
Radio Bearers
ROHC Security
ROHC Security
RLC MAC
Segm. ARQ
• UE可以与网络之间收发数据; • UE监测控制信令信道来判定是否正在传输的共享数据信道已经被分配给
UE; • UE报告信道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给eNB; • eNB控制实现按照 UE的激第活24级页别/共来92配页置 DRX/DTX 周期,以便于UE省电和
E-UTRAN和UTRAN切换时RRC状态间关系
EPC
EPS
eNodeB
X2
X2
eNodeB
eNodeB
X2
第14页/共92页
E-UTRAN
LT E 网 络 结 构
LTE系统
eNodeB功能 eNodeB具有现有3GPP R5/R6/R7的Node B功能和大部分的
第26页/共92页
LTE系统
LTE的三类NAS协议状态与RRC的关系以及状态间迁移
Inactivity - Release C-RNTI - Allocate DRX for PCH
Perform “Registration” - Allocate C-RNTI, TA-ID, IP addr - Perform Authentication - Establish security relation
SAE Gateway
• 用户面各协议体主要完成信头压缩、加密、调度、ARQ和 HARQ等功能。
第18页/共92页
层2结构和功能
LTE系统
PDCP
ROHC Security
ROHC Security
Radio Bearers
ROHC Security
ROHC Security
RLC MAC
Segm. ARQ
• UE可以与网络之间收发数据; • UE监测控制信令信道来判定是否正在传输的共享数据信道已经被分配给
UE; • UE报告信道质量信息和反馈信息给eNB; • eNB控制实现按照 UE的激第活24级页别/共来92配页置 DRX/DTX 周期,以便于UE省电和
E-UTRAN和UTRAN切换时RRC状态间关系
EPC
EPS
eNodeB
X2
X2
eNodeB
eNodeB
X2
第14页/共92页
E-UTRAN
LT E 网 络 结 构
LTE系统
eNodeB功能 eNodeB具有现有3GPP R5/R6/R7的Node B功能和大部分的
LTE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简介PPT课件

工作量关系重大,但目前厂家进展缓慢? 激活与使用SON功能的场景、时间应有所选择
部分三重区域需要更精细的分析和优化调整,人工应对的可靠性更高 部分时间段需要重点保障的场景(如发布会上的嘉宾级用户等),SON的使用要慎重 分场景试验和创建SON功能配置模版 PCI自动重配列表:区分室内、室外、省边界、海域等场景 ANR自动邻区关系:区分郊区、海域、密集城区等场景 MRO自动优化功能:区分高速路、城区等场景 MLB负载均衡:区分地铁、校园、轻/重负载区、重大活动考虑采用不同算法与门限
38
LTE与EVDO对比-网管关注指标对比
指标类型
EVDO
指标号成功率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E-RAB建立成功率
呼叫保持类指标
EVDO无线掉线 率
E-RAB掉线率 UE上下文掉线率
移动管理类指标
切换成功率 —
同频切换成功率 异频切换成功率 LTE到3G非优化激活切换
成功率
前向RLP层每用 小区下行平均每用户感受
户平均速率
速率
业务流量类指标 反向RLP层每用 小区上行平均每用户感受
户平均速率
速率
上、下行小区吞吐量
资源负荷类指标 前向时隙占用率 上、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等效用户数
平均用户数
无线质量类指标
DRC申请速率优 良比
—
CDMA关注指标数据来源于: 《网优工作通报-各市无线网 络优化工作评价结果》和《中 国电信运维〔2013〕9号2013 年网络运行维护考核》。 LTE关注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 体系-网管部分(初 稿)》和 《日常监控模版(讨论稿)》。
CDMA
IP网络 数据通信
FDMA/TDMA
部分三重区域需要更精细的分析和优化调整,人工应对的可靠性更高 部分时间段需要重点保障的场景(如发布会上的嘉宾级用户等),SON的使用要慎重 分场景试验和创建SON功能配置模版 PCI自动重配列表:区分室内、室外、省边界、海域等场景 ANR自动邻区关系:区分郊区、海域、密集城区等场景 MRO自动优化功能:区分高速路、城区等场景 MLB负载均衡:区分地铁、校园、轻/重负载区、重大活动考虑采用不同算法与门限
38
LTE与EVDO对比-网管关注指标对比
指标类型
EVDO
指标号成功率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E-RAB建立成功率
呼叫保持类指标
EVDO无线掉线 率
E-RAB掉线率 UE上下文掉线率
移动管理类指标
切换成功率 —
同频切换成功率 异频切换成功率 LTE到3G非优化激活切换
成功率
前向RLP层每用 小区下行平均每用户感受
户平均速率
速率
业务流量类指标 反向RLP层每用 小区上行平均每用户感受
户平均速率
速率
上、下行小区吞吐量
资源负荷类指标 前向时隙占用率 上、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等效用户数
平均用户数
无线质量类指标
DRC申请速率优 良比
—
CDMA关注指标数据来源于: 《网优工作通报-各市无线网 络优化工作评价结果》和《中 国电信运维〔2013〕9号2013 年网络运行维护考核》。 LTE关注指标数据来源于: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 体系-网管部分(初 稿)》和 《日常监控模版(讨论稿)》。
CDMA
IP网络 数据通信
FDMA/TDMA
LTE基本原理和系统架构ppt课件

34
OFDM原理
将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得到N路并行的数据流,并将它们调制到相互正 交的子载波上,各个子载波的频谱相互交叠 OFDM系统的发射信号中,各个载波之间是完全正交的 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OFDM符号周期的倒数,每个子载波的频谱 均为SINC函数,该函数以子载波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地出现零值,这样恰 好在其他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处贡献为零
建网成本
带宽需求
1.4MHz~20MHz 可变带宽
数据速率
上行峰值速率50Mbps 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 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移动性支持
对0~15km/h的低速环境优化 对15~120km/h保持高性能 对120~350甚至500km/h保持连接
11
LTE-TDD与FDD差异性
16
LTE网络基本架构
LTE相关的节点接口 S1-MME E-UTRAN和MME之间的控制面协议参考点 S1-U E-UTRAN和发Serving-GW之间的接口 每个承载的用户面隧道和eNodeB间路径切换(切换过程中) X2 eNodeB之间的接口,类似于现有3GPP的Iur接口 LTE-Uu 无线接口,类似于现有3GPP的Uu接口
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多天线多天线技术平网络架构平网络架构接入网仅由enodeb构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后将直接导致每个码元的传输周期缩短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多径效应这样当码元传输周期缩短时码间干扰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检测性能下降如果将并行传输技术引入通信系统中则可以同时传输多个码元这样在总数据传输速率相同时每个码元的传输周期可以大大增长ofdm技术恰恰可以利用正交子载波组来实现并行传输从而增强系统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军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多载波调制系统20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大规模子载波和频率重叠技术的ofdm系统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ofdm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ifft和fft来实现从而导致系统实现复杂度大大降低使得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34将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得到n路并行的数据流并将它们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各个子载波的频谱相互交叠ofdm系统的发射信号中各个载波之间是完全正交的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ofdm符号周期的倒数每个子载波的频谱均为sinc函数该函数以子载波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地出现零值这样恰好在其他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处贡献为零35优点
OFDM原理
将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得到N路并行的数据流,并将它们调制到相互正 交的子载波上,各个子载波的频谱相互交叠 OFDM系统的发射信号中,各个载波之间是完全正交的 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OFDM符号周期的倒数,每个子载波的频谱 均为SINC函数,该函数以子载波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地出现零值,这样恰 好在其他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处贡献为零
建网成本
带宽需求
1.4MHz~20MHz 可变带宽
数据速率
上行峰值速率50Mbps 下行峰值速率100Mbps 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速率
移动性支持
对0~15km/h的低速环境优化 对15~120km/h保持高性能 对120~350甚至500km/h保持连接
11
LTE-TDD与FDD差异性
16
LTE网络基本架构
LTE相关的节点接口 S1-MME E-UTRAN和MME之间的控制面协议参考点 S1-U E-UTRAN和发Serving-GW之间的接口 每个承载的用户面隧道和eNodeB间路径切换(切换过程中) X2 eNodeB之间的接口,类似于现有3GPP的Iur接口 LTE-Uu 无线接口,类似于现有3GPP的Uu接口
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多天线多天线技术平网络架构平网络架构接入网仅由enodeb构成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高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后将直接导致每个码元的传输周期缩短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多径效应这样当码元传输周期缩短时码间干扰会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检测性能下降如果将并行传输技术引入通信系统中则可以同时传输多个码元这样在总数据传输速率相同时每个码元的传输周期可以大大增长ofdm技术恰恰可以利用正交子载波组来实现并行传输从而增强系统对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军方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多载波调制系统20世纪七十年代出现大规模子载波和频率重叠技术的ofdm系统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ofdm系统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采用ifft和fft来实现从而导致系统实现复杂度大大降低使得该技术开始广泛应用34将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得到n路并行的数据流并将它们调制到相互正交的子载波上各个子载波的频谱相互交叠ofdm系统的发射信号中各个载波之间是完全正交的ofdm系统的子载波间隔为ofdm符号周期的倒数每个子载波的频谱均为sinc函数该函数以子载波间隔为周期周期性地出现零值这样恰好在其他子载波的峰值位置处贡献为零35优点
LTE入门介绍基本原理PPT课件

• 国际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 是 CDMA2000 WCDMA TD-SCDMA
• 其中,CDMA2000和WCDMA属于FDD方式;TD-SCDMA属于 TDD方式,并且其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
第6页/共53页
3G—X-CDMA
W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hPCRF S9
Evolved RAN X1
eNB
GPRS Core
S8b
S4 S3 S10
VPCRF
S7
Rx+
HSS
S6
Operator IP
X1
X2
MME
S5 Inter AS
Gi
services
S1-MME
Anchor
(including IMS,
PSS, ...)
S11
eNB
S1-U Serving SAE GW Evolved Packet Core
源管理
➢ 鉴权
包标记
➢无线接入控制
➢ 承载管理功能(包
➢移动性管理
括专用承载的建立)
第15页/共53页
LT E 的 扁 平 化 网 络 架 构 的 优 点
• 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 开展更多业务
• 网元数目减少,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 加容易
• 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 网络稳定性
第18页1/8共53页
LT E 的 扁 平 化 网 络 架 构
eNB Inter Cell RRM RB Control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 其中,CDMA2000和WCDMA属于FDD方式;TD-SCDMA属于 TDD方式,并且其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
第6页/共53页
3G—X-CDMA
W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hPCRF S9
Evolved RAN X1
eNB
GPRS Core
S8b
S4 S3 S10
VPCRF
S7
Rx+
HSS
S6
Operator IP
X1
X2
MME
S5 Inter AS
Gi
services
S1-MME
Anchor
(including IMS,
PSS, ...)
S11
eNB
S1-U Serving SAE GW Evolved Packet Core
源管理
➢ 鉴权
包标记
➢无线接入控制
➢ 承载管理功能(包
➢移动性管理
括专用承载的建立)
第15页/共53页
LT E 的 扁 平 化 网 络 架 构 的 优 点
• 网络扁平化使得系统延时减少,从而改善用户体验,可 开展更多业务
• 网元数目减少,使得网络部署更为简单,网络的维护更 加容易
• 取消了RNC的集中控制,避免单点故障,有利于提高 网络稳定性
第18页1/8共53页
LT E 的 扁 平 化 网 络 架 构
eNB Inter Cell RRM RB Control
Connection Mobility Cont. Radio Admission Control
LTE基本原理ppt课件

接入网:扁平化,IP化,去掉RNC的物理实体,功能实体分解到基站和核心网元
大部分功能放在了eNodeB,以减少时延和增强调度能力
少部分功能放在了核心网,加强移动性管理
核心网: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
原有SGSN实体分解为MME(控制面实体)和Gateway(用户面实体)
GERAN
UTRAN
TD-HSPA+ DL:>25.2Mbps UL:>19.2Mbps
EDGE
HSDPA DL:14.4Mbps
HSPA DL:14.4Mbps UL:5.8Mbps
HSPA+ DL>42M UL>11M
LTE TDD DL:100Mbps UL:50Mbps
LTE FDD DL:100Mbps UL:50Mbps
2017~2020
3GPP 时间
Copyright © 20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8
LTE设计目标
ITU 对4G的要求
3GPP技术实现
带宽灵活配置:支持1.25MHz-20MHz带 宽
支持1.4MHz, 3MHz, 5MHz, 10Mhz, 15Mhz, 20MHz
系统应能为低移动速度终端提供最优服务, 同时也应支持高移动速度终端
能为速度>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
应支持系统间切换
支持与现有的3GPP系统和非3GPP规范系统的协同工作
VoIP能力
取消电路交换(CS)域,CS域业务在包交换(PS)域实现, 有 效的支持多种业务类型, 特别是分组域业务(如VoIP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整流器容量
IZ=I+K×ɑ×Q(假定同时给负载供电及为电池充电) IZ:计算的整流器总容量,单位安培; I:近期或终期负荷电流,单位安培; K:电池备用系数。无备份取1,1+1备份取2; ɑ:充电系数,取值范围为0.1~0.2; Q:10小时放电率电池容量,单位Ah。 举例: EMB5116基站,I为20A,电池备用系数取1,充电系数取0.1,蓄 电池容量取500Ah,则 IZ=20+1x0.1x500=70A。
●接地排用不小于35mm2的接地线引入地网,铜排 要与抱杆和走线架 绝缘;
●接地线应沿馈线下行方向进行接地,接地线与馈 线夹角宜小于30°, 接地线线径应不小16mm2;
●接地线要单独固定在避雷排上,严禁多个接地点 复接在一起;
●接地箍牢固安装到馈线外皮上,接地夹不宜过紧,会 增加回波损耗;
●接地要遵循就直就近原则,并且走线整齐、美观, 不能缠绕、卷曲、 打环。
.
线缆接地 塔架型基站的馈线接地示意图
.
线缆接地 线缆接地要求
●电源线需要分别在距RRU和入馈线窗前1-1.5米处接 地,下塔前1- 1.5米处接地,长度超过60米需要在中间增 加一处接地;
●电源线由下向上引入馈线窗时,接地线要向下引入 地网; ●电源线由下向上引入馈线窗时,接地线要向下引入 地网;
●接地线可以连到塔身上的接地排上,或者直接连到 塔身上;
.
.
LTE天线安装要求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GPS天线安装 为避免线缆晃动导致接头松动,应该将线缆固定于抱杆上,线 缆与抱杆的固定应该留有一定余量(可以取10cm或更长),以 防止在冬季, 线缆因温度降低而有限收缩;
.
GPS天线安装 落地安装;铁塔安装;邮杆安装;女儿墙安装
.
RRU侧线缆布放
.
LTE设备及电源需求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蓄电池的容量计算 蓄电池总容量= K-安全系数,取1.25; I-负荷电流; T-放电小时,取2; α- 放电容量系数,取0.61; η -电池温度系数,取0.008; t-最低环境温度,取5°C;
LTE基站系统结构示意图
.
LTE基站设备安装结构图
.
LTE基站安装示意图
.
LTE基站安装示意图
.
LTE BBU安装
.
MINI机柜安装BBU
.
常规机房(租用机房、自建机房、活动板房、模块局)
.
LTE BBU指标
.
LTE RRU安装
.
LTE RRU指标
.
BBU侧线缆布放
.
直流分配单元侧线缆布放
.
共享GPS馈线 共享原系统设备的GPS天馈系统:BBU通过RG中频SMA连接线 与现网GPS天馈系统的二功分器相连,连接电缆不超过5米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线缆接地 抱杆型基站的馈线接地示意图
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避雷针和室内防雷排接地引下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2; 线缆接地应不与其它点复接; 确保接地点导电特性良好。
.
直流配电箱容量 设备需要的输入电流= (设备的最大功耗)/48V(设备的标称电压)×1.3(空开保护系数)。
.
天线安装环境要求 天线主瓣方向100m范围内无明显遮挡 在楼顶安装天线应尽量靠近天面边沿和四角
.
LTE天线安装模式 主要的天线安装解决方案有:
.
LTE天线安装模式 主要的天线安装解决方案有:
整流器容量
IZ=I+K×ɑ×Q(假定同时给负载供电及为电池充电) IZ:计算的整流器总容量,单位安培; I:近期或终期负荷电流,单位安培; K:电池备用系数。无备份取1,1+1备份取2; ɑ:充电系数,取值范围为0.1~0.2; Q:10小时放电率电池容量,单位Ah。 举例: EMB5116基站,I为20A,电池备用系数取1,充电系数取0.1,蓄 电池容量取500Ah,则 IZ=20+1x0.1x500=70A。
●接地排用不小于35mm2的接地线引入地网,铜排 要与抱杆和走线架 绝缘;
●接地线应沿馈线下行方向进行接地,接地线与馈 线夹角宜小于30°, 接地线线径应不小16mm2;
●接地线要单独固定在避雷排上,严禁多个接地点 复接在一起;
●接地箍牢固安装到馈线外皮上,接地夹不宜过紧,会 增加回波损耗;
●接地要遵循就直就近原则,并且走线整齐、美观, 不能缠绕、卷曲、 打环。
.
线缆接地 塔架型基站的馈线接地示意图
.
线缆接地 线缆接地要求
●电源线需要分别在距RRU和入馈线窗前1-1.5米处接 地,下塔前1- 1.5米处接地,长度超过60米需要在中间增 加一处接地;
●电源线由下向上引入馈线窗时,接地线要向下引入 地网; ●电源线由下向上引入馈线窗时,接地线要向下引入 地网;
●接地线可以连到塔身上的接地排上,或者直接连到 塔身上;
.
.
LTE天线安装要求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LTE天线选型
.
GPS天线安装 为避免线缆晃动导致接头松动,应该将线缆固定于抱杆上,线 缆与抱杆的固定应该留有一定余量(可以取10cm或更长),以 防止在冬季, 线缆因温度降低而有限收缩;
.
GPS天线安装 落地安装;铁塔安装;邮杆安装;女儿墙安装
.
RRU侧线缆布放
.
LTE设备及电源需求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电源实例及改造
.
蓄电池的容量计算 蓄电池总容量= K-安全系数,取1.25; I-负荷电流; T-放电小时,取2; α- 放电容量系数,取0.61; η -电池温度系数,取0.008; t-最低环境温度,取5°C;
LTE基站系统结构示意图
.
LTE基站设备安装结构图
.
LTE基站安装示意图
.
LTE基站安装示意图
.
LTE BBU安装
.
MINI机柜安装BBU
.
常规机房(租用机房、自建机房、活动板房、模块局)
.
LTE BBU指标
.
LTE RRU安装
.
LTE RRU指标
.
BBU侧线缆布放
.
直流分配单元侧线缆布放
.
共享GPS馈线 共享原系统设备的GPS天馈系统:BBU通过RG中频SMA连接线 与现网GPS天馈系统的二功分器相连,连接电缆不超过5米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塔桅改造
.
线缆接地 抱杆型基站的馈线接地示意图
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 避雷针和室内防雷排接地引下线截面积不小于35mm2; 线缆接地应不与其它点复接; 确保接地点导电特性良好。
.
直流配电箱容量 设备需要的输入电流= (设备的最大功耗)/48V(设备的标称电压)×1.3(空开保护系数)。
.
天线安装环境要求 天线主瓣方向100m范围内无明显遮挡 在楼顶安装天线应尽量靠近天面边沿和四角
.
LTE天线安装模式 主要的天线安装解决方案有:
.
LTE天线安装模式 主要的天线安装解决方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