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
“旅游”与“文化”结合是宏观旅游体系构建的核心——兼论我国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的构想

们会发现,旅游活动更多地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文化现
象 。有 的人类学 家 直 接把 旅 游看 作 是 一 种 “ 渡 仪 式 ” 过
游Hale Waihona Puke 育的有效智力支持 , 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也缺乏旅 游
实践的必要支撑。再加上中国旅游发展走的又是发展中国 家共有的模式 ,即在 目的上 以经济利益为导向 ,在过 程上
“ 游’ 旅 ’与 “ 文化 ’ ’结合
是宏观旅 游体 系构建 的核心
兼论我国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 的构想
符太 浩
(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 长沙 40 0 ) 12 5
【 摘 要】随着旅游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推开、旅游研究的逐步走向深入和旅游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大旅
游结 构 中的文化底蕴得 以充分地释放 ,“ 游” 与 “ 旅 文化 ” 的关 系 日渐 密切 。在 宏观旅 游体 系 构筑 中实现 “ 旅游” 与 “ 文化” 结合 ,既是现代旅游 实践 的本质体 现,也是旅游研 究创新 的突 破 口,更是构建旅 游文化 学教 学内容 的关键 所在。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14 0 期
20 0 6年 l 2月
湖南财经高等专 科学校 学报
J un lfHua i nil n cn mi C lg o ra o n nFn c dE oo c ol e a aa e
厶2 Ⅳ . 0 2 0 14 De . o 6 c2o
一
( to ps g) re f a ae ,它与宗教仪式 、 生仪式 和时令仪式等 i s 人
组合而成的文化典 制礼仪 在结构 、功能 等方面 极为 相似 , 甚至有人还把旅 游 与经历 了从 仪式 前 的 “ 常状 态 ”到 正
浅谈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

浅谈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旅游政策对区域旅游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旅游政策在空间层面的效应是旅游政策有效调控的前提,有利于提高政策设计与配置的有效性、适用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旅游政策的相关论文范文一: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摘要:镜泊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如何做强、做大镜泊湖旅游产业经济,以此来推动牡丹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做为每一名牡丹江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对镜泊湖旅游资源现状的分析,找出矛盾的所在,将镜泊湖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到位,得出解决的办法,力争把镜泊湖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实现通过镜泊湖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飞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泊湖;旅游;产业;研究旅游业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与传统产业相比,它具有产业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能够吸纳较多的就业人员、产业关联度高、创造附加值能力强的优势。
镜泊湖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名地,如何加快镜泊湖旅游产业的发展,合理利用开发好现有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地造福牡丹江市人民,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镜泊湖旅游资源简介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南部巍峨秀美的群山环抱之中,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其吊水楼瀑布是国内三大著名瀑布之一。
1980年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9月被中央文明委、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风景旅游示范点。
景区总面积为1214平方公里,其风景资源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镜泊湖游览区,展现百里长湖的奇观胜景;二是火山口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展现丰富的地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神奇壮美的火山熔岩洞景观,三是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展现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纯朴自然的镜泊湖,岛湾错落,峰峦叠翠,景色清秀,古迹隐约,尽揽春花、夏水、秋叶、冬雪于一湖,令人惊叹神往,流连忘返。
二、镜泊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拉动牡丹江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论旅游经济的形成及发展

论旅游经济的形成及发展旅游业作为21世纪的第一大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形成新旅游时代。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旅游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国民经济部门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
一、旅游经济的形成过程旅游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伴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步从商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了在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性带动效应的“龙头”产业。
旅游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旅游经济的萌芽阶段。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特别是各种自然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各种灾害及民族部落之间的械斗,使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发生经常性的空间迁徙活动。
尽管这种为生存而进行的空间迁徙并不是旅游,甚至也不是旅行,但其事实上已蕴含着旅游活动最基本的雏形。
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社会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了生产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产生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和商品交换活动范围的拓展,于是围绕以商品生产、商品各种商业活动为中心的旅游活动便产生了。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长河中,旅游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相适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
如:摩西出埃及,耶稣周游列国传教,古希腊的朝拜、祭祀,马可·波罗的出游,阿拉伯民族的经商往来,孔子周游列国,玄奘西域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徐霞客遍游中华大地等等,为旅游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尚低下,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促使旅游活动商品化,而仅仅是孕育了旅游经济的萌芽。
(二)旅游经济的形成阶段。
旅游经济学重点知识【精选文档】

旅游经济学重点第一章导言①旅游经济学:经济学概念在旅游方面的延伸,即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关系、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②旅游活动:狭义的旅游活动是指游人以游览为主要目的所从事的“游览”性活动。
广义的旅游活动既包括游人的游览活动,也包括旅游开发者的开发活动,旅游者的管理活动以及旅游科技文化教育人员的科学教育活动等,即游览活动是指与旅游直接相关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③旅游经济活动(理解):旅游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旅游学求者与旅游供给者之间,通过市场交换形式所形成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总和.1。
是旅游活动伴随着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2.是旅游活动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3.主体是旅游者、旅游产品供给者和旅游目的地国家政府4.是一种综合性服务活动二、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①应用性②结构性:是整体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经济学一个重要分支③基础性:1。
不针对特定地区,具有共性;2.旅游管理学必学④边缘性: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三、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对象:观察和思考的客体,指行动目标②研究对象:是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实践应用。
(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四、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旅游资源研究①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分类等②旅游资源评价研究③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④旅游资源保护研究2.旅游产品研究①旅游产品含义(广义、狭义)②旅游产品的组成和细分(分类原则、依据、方法)③旅游产品生命周期④市场开发、供求以及影响因素3.旅游市场研究①旅游市场的分类(产品市场、人才、资金、技术、信息)②旅游产品价格研究③市场管理研究4。
旅游消费①旅游消费性质与特点②旅游消费结构(分类,影响因素)③旅游消费最大满足(最大满足含义、决策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五、现代旅游经济特征1.大众性①从旅游需求方面看,很多人已经有条件参与旅游活动,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旅游的主体。
第二章旅游简史(仅填空)

第二章旅游简史练习题第一节世界旅游简史1、参照世界历史的分期,可将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分为(1841年以前)、近代旅游()和现代旅游()。
2、一般认为,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进行的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其旅行的目的在于。
3、据可靠文字记载,(公元前776年)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乐趣为目的的群众性旅游活动的真实写照,这与当时的有关。
4、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西亚兴起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国,修建了一条道路,成为以后“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
5、第一个完整走过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国)的旅行家。
6、中世纪后期,欧洲原来局限于宗教、贸易的旅行发展为以、为主要目标的旅行,使世界走向时代。
7、真正有着明确目标和自我意识的旅游活动是在世纪后半叶至世纪上半叶的所谓大旅游时代才开始的。
8、产业革命构成了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即因素、因素、因素、和因素。
9、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不外是两大决定因素:一个是,另一个是。
前者是后者的,后者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旅游之所以能迅速跨越几千年历史的局限进入一个崭新迅速发展阶段,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科学进步,提高了而引起的。
11、所谓大众性,一是指的,尤其是的积极参与,成为现代旅游的主力军,使旅游从贵族化向化发展;二是指性,即越来越多;三是指性,即多数以旅游,尤其是远程的旅游。
12、近代旅游和旅游业首先在国家兴起。
13、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旅游的发展,无论从旅游者的输出,还是旅游接待,地区都一起占着绝对优势;而东亚太平洋地区以及非洲、和地区仅占20%左右的份额。
14、现代旅游是指的旅游。
由于世界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普遍提高,旅游作为性的活动才普遍开展起来,从而促进和加速现代的腾飞,并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5、托马斯于1845年出版了《》,成为早期的旅游指南。
申论作文 发展旅游经济

申论作文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旅游经济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然而,我们在发展旅游经济时也要审慎思考,不能盲目追求发展规模,而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首先,要注重挖掘本地特色和文化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只有挖掘和宣传这些资源,才能使旅游业持续发展。
比如,一些历史名城可以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以及打造特色文化节庆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而一些自然景点则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农田观光,提供更多的休闲和度假选择。
通过挖掘特色资源,既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其次,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和品质。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我们应当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包括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酒店住宿和餐饮服务的改善等。
只有提供良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形象。
同时,投资者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
再次,要加强旅游产业的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
旅游产业是以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基础的,只有保护好环境和资源,才能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和景点的规划和管理,限制开发规模,确保环境的完整性和质量。
同时,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避免因过度开发而对环境造成伤害。
最后,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结合,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旅游业与农业、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的结合能够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政府要加强对相关产业的支持和扶持,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商业机会。
综上所述,发展旅游经济需要注重本地特色资源的挖掘,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规划和管理,避免环境破坏,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
只有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们才能够实现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旅游经济的特征

9
2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经济
现代旅游经济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其实质是以旅游为目的、以经济为基础, 以服务活动为主体的综合性经济活动。
返回
10
3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
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产业结构 体系的不断完善,产业范围的全球性扩展、 使现代旅游经济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经 济产业。
7
现 代 旅特 游 经征 济 的
下一页
8
1、现代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 点击进入 旅游活动;
2、现代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 的服务经济;
点击进入
3、现代旅游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 点击进入 的经点击进入 制经济。
1
现代旅游经济是一种商品化的旅游活动
它是建立在以旅游产品为对象、以旅 游市场为条件,以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 为主体,以货币为交换媒介基础上的商 品化的社会经济活动。 三个因素:物质基础、市场需求、服务 机构
返回
11
4 旅游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法制经济 旅游经济是法制经济; 旅游执法的权威性如何; 国际惯例和要求; 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返回
12
谢谢观看!
现代旅游经济的特征
现代旅游经济的特征
(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旅游
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 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综 合性社会活动。
现代 旅游
现代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而 到异地进行各种包含游览、度假在内 的有目的全部活动的总称。
2
现代旅游
3
4
5
与古代旅游相比,现代旅游具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现代旅游 是人们物 质文化生
旅游经济学题库

《旅行经济学》本科理论教课考试纲领绪论[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旅行经济学经济学家产经济学旅行学旅行管理学现代旅行经济学系统剖析方法二、简答题1、论述旅行经济学的学科特色。
2、试述旅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旅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4、试述旅行经济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
5、为何研究旅行经济学要坚持应用多学科知识?6、在旅行经济学教课研究中,为何要坚持事例剖析的教课方法?三、论述题1、论述现代旅行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过程。
2、论述旅行经济研究中定性与定量剖析相联合的方法。
第一章现代旅行经济概括[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旅行旅行旅行现代旅行现代旅行经济家产部门旅行社旅行饭馆旅行交通二、简答题1、现代旅行与古代旅行的差异?2、现代旅行经济拥有那些性质特色?3、现代旅行经济的发展特色有哪些?4、怎样认识现代旅行经济的家产化标记?5、现代旅行经济对社会的作用及影响?6、现代旅行经济与文化有何互相联系和影响?7、试剖析现代旅行经济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三、论述题1、论述现代旅行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2、论述现代旅行经济在公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现代旅行产品与开发[ 复习与思虑 ]一、要点观点现代旅行产品单项旅行产品组合旅行产品综合旅行产品旅行资源旅行购物件旅行服务旅行设备旅行地开发旅行路线开发旅行产品生命周期整体旅行产品旅行吸引物基本旅行产品非基本旅行产品旅行便利性参观旅行度假旅行文化旅行公事旅行生态旅行康体旅行享受旅行探险旅行特种旅行崭新旅行产品换代旅行产品改良旅行产品自助旅行产品集体包价旅行产品散客包价旅行产品二、简答题1、怎样理解旅行产品的观点及特色。
2、剖析旅行产品的组成及供应因素。
3、旅行便利性的详细内容主要包含什么?4、怎样认识旅行产品生命周期及特色。
5、旅行产品有那些分类方法及种类。
6、旅行产品开发策略包含哪些?7、现代旅行产品开发应按照哪些原则?8、现代旅行产品开发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1、联合实质,议论怎样进行旅行产品的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2期总第839期平均1000名左右的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每年控制在3.8%左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十二五”期间,以“五险统征”为重点,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推进社保体系建设。
2015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人数16.75万人,发放养老保险金2.69亿元,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27.6%和140.7%,其中这几年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由“十一五”末的0.81亿元增加到2.08亿元,年均增长20.8%。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参保发放率100%。
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5.68万人、22.14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0.95万人和0.45万人,城乡居民领取医疗资金1.55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95.8%,年均增长24.1%。
全县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2.5万人,发放失业金0.03亿元,较“十一五”末降低75.1%,年均降低24.3%。
全县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由“十一五”末的2.21万人减少到2.08万人,发放低保资金由“十一五”末的0.24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的0.53亿元,年均增长17.2%。
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100%。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十二五”期间,县财政每年拿出总支出的20%左右的资金用于保障中小学幼儿园等各方面费用支出,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县乡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阶段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3%,高中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五年中,高中招生人数都在2500人左右,高中升学率每年维持在85%左右。
2015年,盂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00万元,申请各项专利89件,比“十一五”末增长122.5%,年均增长17.3%。
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15年,盂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318元,较“十一五”末增长63.9%,年均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536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1.6%,年均增长11.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015年,盂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000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5%,年均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48元,较“十一五”末增长44.6%,年均增长7.7%。
现在的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注重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转变,食品支出比重下降,其他支出比重上升。
“十二五”时期,城乡居民对食品的消费越来越讲究健康,绿色、环保、营养,用于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开支比例逐年增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盂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快不优,“一煤独大”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接续产业发展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全面建成小康盂县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论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陆平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摘要:伴随国内外有关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和产业,需要加强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力度。
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宏观调控和小康社会逐渐完成,大量更为优质和成熟的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运营和发展,必定预示着现代旅游产业的蒸蒸日上。
本文通过对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特征和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加强旅游经济宏观管理工作的可行政策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现代化;国民经济;旅游经济;宏观管理伴随我国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我国已经将旅游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培育产业,需要立刻加强我国旅游产业经济的宏观管理。
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旅游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微观主体。
如:旅游者和企业单位的决策行为和经济活动,并且涉及到宏观旅游经济的主体,即为我国旅游产业相关部门的相关决策和调控,而连接这两者之间的桥梁则是旅游市场。
因此,旅游经济的管理工作包括:微观管理、宏观管理以及市场管理。
本文通过对宏观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宏观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含义和特点现代化的旅游活动经济主要是由旅游产业的一系列活动、经营活动以消费活动所构成。
系统论角度分析而言,现代旅游经济不仅包括了旅游经济的整体经营和内在联系,同时还能够直接反应出现代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过程。
首先,旅游消费人群主要是通过选择旅游项目和消费,进而促进将整个旅游项目和活动的顺利运行。
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旅游人群对于整个旅游消费的需求以及满意整个旅游项目的活动过程。
另一方面,旅游企业能够直接或者间接为旅游人群提供各种旅游项目和活动,更为安全和有效的保障旅游人群的旅游计划和消费活动。
按照目前现代旅游经济的数理模式进行分类,旅游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可以由交通运输、旅游接待以及服务经营活动三个主要部分所构成,而这三项主要部分的旅游活动,能够更好的确保整个旅游项目和经营活动的顺利完成。
最后一项,由国家以及当地政府部门的产业发展形势以及当前的市场规模,并通过宏观管理、行政管理以及市场发展规律等活动,更加规范和引导旅游经济和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为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制定有关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的法律规范等多个方面,为了能够更好的旅游人群提供旅游项目和消费活动,积极创造出符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市场的旅游环境,进而确保整个旅游行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充分实现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目标。
二、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目标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主要指的是我国旅游管理单位的相关机构,按照宏观调控和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利用计划方案、决248策方向、调控政策以及监督职能等,合理统筹和协调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地域之间的关系,进而更好的实现旅游经济的良好运转和运作,不断提高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力度,首先,需要明确宏观管理工作的具体目标,主要指的我国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活动的发展和调控的总体目标。
由于旅游产业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活动,其具有涉及范围广、环节多以及层次深等发展特点,因此,制定多层次和全方面的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目标十分重要。
具体分为以下方面:(1)政治目标。
政治目标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物质文化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人类社会的科学素养和文化水平,增强人们内心的爱国情怀,积极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出国际旅游的基础功能,积极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际竞争力;(2)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主要是通过有效配置有限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而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旅游产品,不断促进社会市场的发展和进步,繁荣整个旅游行业和未来的发展形势,促进社会、政治以及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国内与国外旅游人群的需求,为旅游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带动周边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增加更多的外汇收入和税收,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贸易发展和服务贸易的发展,积极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3)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主要是通过旅游项目和加强宏观管理力度,进一步满足国内和国外旅游人群的文化交流和建立友谊的同时,积极引进全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技术,改变以往传统的消费习惯和生活理念,进一步提高旅游项目的文化建设和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增强旅游企业的就业能力,进而改善旅游地域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益,经济推动与旅游产业相关事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三、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对策1.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专业化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通过相关部门所指定的法律法规以及市场发展形势等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培养符合目前旅游基础规律和自身条件的专业化产业,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经济领域的发展特点,使其发展的更加规范性和专业性,进而形成完全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经营规模,利于国民GDP 总值的稳定发展和提高。
专业化的经营战略和发展计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配置有限的资源,将更加优秀的专业人员和资源直接致力于旅游业务的开发和运营方面,进而更好的培养和开发旅游经济的项目和品牌。
例如:在陕西某旅游集团所打造出来的实景歌舞活动《长恨歌》,这一大型活动,主要是通过利用华清池这一文化瑰宝,集中各项专业资源,进而成功开发出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品牌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磨合,《长恨歌》已经成为代表陕西旅游集团的代表,更是成为走向国际和世界的历史文化,积极打造出将历史文化和旅游产业共同融合的旅游项目。
2.集团化的管理模式作为我国经济支撑的第三大产业的现代旅游产业,通过实施集团化的旅游产业管理模式,依靠集聚的管理模式和顶级的资源产业,进一步使得经营规模更加专业化和现代化,逐渐形成集体化的管理模式,为我国构建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旅游经济战略模式。
通过集体化的旅游管理模式,并根据目前集体化的经营规模,适当调整旅游经济的产业规模,进而更好的为消费人群提供旅游项目和消费活动,进而提升我国以及某一地区的旅游经济质量和管理规模,积极促进现代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旅游经济的集体化管理模式,伴随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进而将旅游经济通过集体化的管理模式展现出不同的发展形态,进而实现跨地区和跨地域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3.信息化的经营计划伴随电子商务和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旅游产业应该积极与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相结合,以电子商务作为与各大行业相互融合的发展形势为代表,发展现代化的旅游经营和管理模式十分重要,同时,也是现代化旅游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化的旅游产业通过信息化模式所呈现出来,联合旅游资源和资金成本与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模式相结合,实现与计算机网络与旅游产业的信息化经营,进而打造低成本、高收益以及一体化的综合性经营模式,这对于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未来现代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工作需要经历更加严格的实践和磨练,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伴随社会经济和社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工作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张剑锋,岳宗伟.构建旅游经济系统的哑铃结构层次模型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01).[2]胡浩.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交通可达的地区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06).[3]王彩萍,徐红罡,张萍.市场化改革、政府干预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从宏观视角来解读困境[J].旅游学刊,2015(03).[4]邹本涛,曲玉镜.旅游文化史:内涵与分期的再探讨[J].旅游学刊,2015(12).[5]杨占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滨州市现代旅游业创新发展[J].滨州学院学报,2016(03).[6]戴斌,周晓歌,夏少颜.论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构建:理念、框架与要点[J].旅游学刊,2012(03).[7]王健.我国旅游运行宏观管理的六大要领[J].旅游科学,2012(06).[8]苏阳.――宏观经济管理加快辽宁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J].成功(教育),2013(22).作者简介:陆平(1979-),女,赤峰市人(内蒙古赤峰市),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类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