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压强与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与浮力》常考知识+易错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与浮力》常考知识+易错点汇总易错清单1.压力和重力(1)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比较如下:(2)压力一般不等于重力,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时,并且没有外力时,压力和重力的大小才相等.如图中压力情况:压力分别为(a)G; (b)G-F; (c)F; (d)F; (e)F-G.2.受力面积和底面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相互挤压部分的面积,这个面积不一定等于底面积(如图所示).(a)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S乙;(b)图中甲对地的受力面积为S甲(甲对地压力为G甲+G乙);(c)图中甲对乙的受力面积为a2.名师点拨1.改变压强的方法与实例2.阿基米德原理及五点透析(1)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及公式:①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②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式中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排是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g取9.8N/kg.(2)阿基米德原理的五点透析:①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②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③V排是表示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 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④由F浮=G排=m排g=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⑤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应该为ρ气.提分策略【趋势总览】从近三年的各地中考来看,对本部分的考查呈现如下趋势:1.本专题中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2.中考常考知识点压强部分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考查内容有利用公式p=和p=ρgh进行简单的计算、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和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以及生活生产中与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浮力部分包括: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阿基米德实验、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浮力现象.中考热点:压强的概念、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等.3.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试题一般都是联系生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科间的综合主要是与数学、化学及生物知识的综合问题.另外,浮力知识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性题目也逐渐增多.锦囊妙计1.计算压强的两个公式(1)压强公式p=是压强定义的表达式,它表示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三者的关系,是适应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一般公式.p=ρgh是液体压强公式,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是在p=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2)应用公式p=计算压强时,注意F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不是物体的重力,S是受力面积,是指物体间相互接触并互相挤压部分的面积,不一定等于物体的底面积也不一定等于支撑面的面积.将公式变形为F=pS或S=可以计算压力和受力面积.(3)应用p=ρgh计算液体压强时,注意h是从液面向下的垂直深度,不是到底部的高度.(4)注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压力时应该用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乘以受力面积,只有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典例】在一个重8N,底面积为0.02m2的容器里装56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2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0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解析】(1)根据p=ρ液gh可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1.0×103kg/m3×10N/kg×0.2m=2 000Pa.则根据压力的定义式F=pS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2 000Pa×0.02m2=40N.本问题典型错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G液=56N,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 800Pa.(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2=G容器+G液=8N+56N=64N,由p=得容器对桌面压强为p==3 200Pa.本问题典型错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F1+G容器=40N+8N=48N,因此由p=求得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误求为p==2 400Pa.【点评】p=是压强的定义式,即适用于任何情况(固、液、气).尤其要注意F是指压力,S是指受力面积(即压力的作用面积).对于液体压强来说,p=ρ液gh对液体压强的求解来说是绝对正确的,可以放心大胆的应用;p=也适用液体,但使用时要注意上述错例中提到的问题.2.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压强特点(1)固体可以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如在钉钉子时,加在钉帽上的压力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到钉子尖端.(2)帕斯卡原理:加在被密封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也就是说液体具有流动性,在密闭容器中,液体可以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比如在液压机的大小活塞上的液体压强相同,但由于活塞面积不同,在两个活塞上的压力却不同.(3) 由于大气的密度不均匀,因此大气压强只能通过测量得到.若已知大气压强p0和面积S可以根据F=p0S计算大气压力的大小.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越大,体积就越小;压强越小,体积越大.3.求浮力的方法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示数G',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G-G';压差法:F浮=F上-F下,F上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F下为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平衡法:F浮=G;当物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浮力与重力相平衡.4.应用浮力的知识计算或测量物体的密度应用浮力的知识测量密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悬浮的条件(ρ物=ρ液),如医院里常用这种方法测量血液的密度;(2)利用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根据物体的重力计算出物体的质量,根据受到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计算出物体的体积,再计算物体的密度;(3)利用量筒(或溢水杯等)测出物体的体积和漂浮时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漂浮条件F浮=G物,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再计算出物体的密度;(4)直接利用密度计测量液体的密度.5.物体受力情况分析(1)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受两个力,重力和浮力,且二力平衡,即F浮=G;(2)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拉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F拉=G;(3)物体静止在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浮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关系为:F浮+N=G.。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压强、浮力知识点归纳压强知识点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
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
1标准大气压= 1.013×105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深度分析浮力变化与压强变化的关系

课程信息初中物理深度分析浮力变化与压强变化的关系编稿梁龙云_校林卉二校黄楠审核邹慧玲上图中甲容器中物块B漂浮在液面上,将物块A放在B上(如图乙所示),液体未溢出。
甲容器内的物体所受的浮力Fiw=GB,乙容器内的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z,=G a+G b,甲乙两容器内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发生变化,产生浮力的变化量M孚,则有AF r.^=3物△也叫=$畔A/z"国性Ap由上分析可知:竺孚=pMg=p«g S容4h=kp,S容得明=竺亳,此式常常在分析浮力变化与压强变化的关系时用到。
s容说明:1.△「=竺运中的码是指容器中所装的所有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量。
1Q子子。
容2.上述结论适用于规则柱形容器内液体未溢出的情况。
【真黑暖袈名核袈题罟经典】例题底面积为50cm2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的体积相同的甲、乙2两球悬浮在水中,如图所示;将细绳剪断后,甲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球沉入水底;若细绳剪断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40Pa,g取10N/kg,则乙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解析:由△p=—邕,得街孚=Ap S容=40Pax50xl0'4m2=0.2N细线剪断前,甲和乙一起悬浮在水中;细线剪断后,甲漂浮,乙沉底,浮力的变化量就等于甲露出来的那部分体积所对应的浮力。
所以AF浮=2p水gV甲=0.2N,解得甲的体积V,=建业=0.5xl0'4m3o5jPAg细线剪断前,甲和乙一起悬浮,由悬浮条件得:G甲+G乙=F^i=p水g(V甲+V乙)= 2p水gV甲、’—•.一一 3细线勇断后,甲漂浮,由漂浮条件得:G甲=F2=P7K g y V甲一37两式相减得:G乙=2p水gV甲一p水gy V甲=?水g;V甲,代入V甲得m乙=70g答案:70【拓展总结+援升茜分必读】【综合拓展】浮力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的关系由明=^,可知NF日pS.=NF压,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的大小就等S容于浮力变化量的大小。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单元总结复习(第1课时)(课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茶杯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方向
与地面垂直,作用点在地面上.
木块对斜面的压力F ,其方
向与斜面垂直,作用点在斜面上.
G
F
F
压力F=G
G
压力F<G
第1节 压强
知识点一、压力
2.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重力G
压力F
一、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示意图
定义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
S实<S鞋印,根据p= 可知估测的压强偏小.
第1节 压强
【例题3】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受困者伏在其背部用力即可从淤泥里
成功脱离,这与压强的知识有关。图甲模拟受困者双脚站立时的场景,他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000Pa;图乙模拟消防员趴在淤泥地上的场景。当受
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 m2。受困者与
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产生原因
地球吸引
推、挤、压等都能产生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重心
作用在被压物体表面
第1节 压强
【例题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有关书对桌面的压力,
说法正确的是( D )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书上的
1
600N
1 = 1=15000Pa=0.04m2
1
②受困者完全伏在消防员背上后,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力
F2=G1+G2=600N+50kg×10N/kg=1100N
此时消防员对地面的压强
p2 =
2
初二物理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

1、密度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1厘米2=1×10-4米2,1毫米2=1×10-6米2。
2、压强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3、浮力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

初二物理压强与浮力知识点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为大家整理了,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显著。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比较的。
2、压强: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强用符号p表示。
压强是为了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而规定的一个物理量。
3、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公式:p=F/s,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力的单位是N,面积的单位是2,压强的单位是N/2,叫做帕斯卡,记作Pa。
1Pa=1N/2。
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6、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p=ρghρ指密度,单位g/3,g=98N/g,h指深度,单位:,压强单位注意:h指液体的深度,即某点到液面的距离。
7、连通器:、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至少有两个开口,只有一个开口的容器不是连通器。
8、连通器的原理:如果连通器中只装有一种液体,那么液面静止时连通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9、连通器的应用:洗手池下的回水管———管内的水防止有异味的气体进入室内水位计—————根据水位计上液面的高低可以知道锅炉或热水器内的水的多少水塔供水系统————可以同时使许多用户用水茶壶———制做时壶嘴不能高于或低于壶口,一定要做的与壶口相平。
过路涵洞——能使道路两边的水面相同,起到水过路的作用。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大气压强小实验

大气压强小实验江苏潘富海地球周围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是有压强的,这个压强我们把它叫做大气压强。
认真做一做下面的实验,就会体验到大气压强是确实存在的。
一、倒不满水的杯子实验器材:玻璃杯1个细长颈玻璃瓶1个水实验步骤:1.将瓶子里加满水。
2.把玻璃杯倒扣在瓶口上。
3.把瓶子与玻璃杯同时倒置过来后,把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水从瓶中流入玻璃杯里了吗?水会从玻璃杯里溢出来吗?图1 4.向上提一下瓶子,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的水面时,瓶子中的水又会流入到杯子里一些,直到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子里的水就会停止流出。
(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当瓶口在玻璃杯中水面的上方时,瓶子里的水就会流入到玻璃杯里,只要瓶口低于玻璃杯口边缘的高度,玻璃杯里的水就不会倒满。
现象解释:装满水的瓶子倒置时,水会从瓶子里流入到玻璃杯里,在玻璃杯里的水没过瓶口时,瓶中的水再流出,瓶内气体的压强会小于大气压强。
当瓶内气体的压强与瓶内水柱的压强之和等于大气压强时,瓶内的水便不再流动;当瓶口离开玻璃杯中水面时,空气由瓶口进入瓶内,瓶子里的水又会流出来,直到瓶口再次被玻璃杯内的水没过,瓶内的水又会停止流动。
二、压住筷子的报纸实验器材:卫生筷1双报纸1张实验步骤:1.把卫生筷放置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使筷子粗端在桌面上,细端约三分之一的长度露在桌外。
(如图2甲所示)甲乙图22.把报纸折叠成两层后平铺在桌面上,用手压报纸,把报纸与桌面间的空气尽量压出,使报纸与筷子接触处的缝隙越小越好,最后报纸展平并压实在桌面上。
3.用手掌或其它较硬的杆状物迅速击打卫生筷露在桌面的部分,卫生筷就会被折断。
(如图2乙所示)现象解释:报纸被压实在桌面上时,报纸上面整个面都与空气接触,而报纸下面只有一部分与空气接触。
当击打筷子时,筷子对报纸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会使筷子处的报纸突然向上移动,报纸向上移动的越快,进入报纸下面的空气速度就会越大,而这时报纸上面的空气几乎是不动的,这样报纸下面的气体压强就会比报纸上面的气体压强小,再加上报纸的面积又比较大,所以报纸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很大的气体压力,这个压力会把筷子在桌面上的部分牢牢的压在桌面上,当有外力击打筷子露在桌面外的部分时,筷子就会断裂。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4浮力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2.是不是浸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 体都可能受到浮力?
是 3.浮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
液体或气体 4.浮力的方向又如何?
竖直向上
认识浮力(F浮).
1.浮力的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
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2.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F浮
友情提醒: 浮力的作用点一般
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解:F浮=G- F =2.7N-1.7N=1牛
答:它受到的浮力是1N
活动 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活动 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信息快递: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 在液面以下的体积。
部分浸入:V排<V物
浸没: V排=V物
物体只有一部分体积 浸在液面以下,随着浸入 深度的增加,物体排开液 体的体积也不断增大。
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在 液面以下,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等于物体体积,不随浸 没深度的变化而变化 。
活动 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活动 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 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
(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2)物体浸没液体的深度; (3)液体的密度;
它浸没在水中时,求该铁块受到的浮
力? (ρ 铁=7.8×103kg/m3, g=10N/kg )
例、有一木块,把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 杯中,从杯中溢出10g水,求此木块所 受的浮力?若把它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溢 杯中,则会从杯中溢出多少克酒精? ( ρ酒精=0.8×103kg/m3, g=10N/k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
液体压强
定义 公式 单位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液体压强的特点 连通器
存在及其原因 大小 测量 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的 浮力 方向 计算 浮沉条件 漂浮条件
压 强 和 浮 力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与 流速的关系
浮力
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 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它力, 则压力F = 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指出 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4.8N (2)P’=F’/S=(0.4+0.6)Kg ×10N/kg/ 4×10-3m2
2、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拦河大坝之所以 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越深的地方产 。三峡大坝的 生的压强越大 船闸是 连通器 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它能让大型轮船在上 下游之间顺利往返航行
= 4×10-2Pa
4 5
3、完全相同的8块橡皮,每块橡皮的长、宽、高为 4:2:1。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把它们摆放成了如 图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 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 解决简单的问题。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 规律。 (4)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解释连通 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5)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 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 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 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 ;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 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 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 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 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 分说明这一点。 ⑷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 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如图
F浮
F浮 F浮 G G G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浮 < G F 浮 = G F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 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 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 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浮 = G 则: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ρ液 <ρ物;V排<V物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 F浮 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 ⑤ 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 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 ρ物= Gρ/ (G-F)
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 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 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 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 F=G容+G液),后确定压强 (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1、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2、一头质量为6X103kg的大象,每只脚掌 的面积为600cm2,它的重力为6X10 N,它四 2.5X10 Pa。若大象抬 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起一条腿,如图10所示,它对地面的压强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
1、图24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 壶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 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 在面积为l 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 部产生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 强。(g=10N/kg) 解(1)F=PS=ρghS = 1.0×103kg/m3 ×10N/kg×0.12m× 4×10-3m2
⑸灵活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1)利用p=F/S计算固体压强的关键是确定 受力面积,解题时,要抓住“受力”二字,分析 物体表面到底有多大面积受到压力作用,而不 能取任意的一个面积代入。 (2)解题的思路:①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和物 体间相互作用规律求出压力F;②确认受力面 积S;③再根据公式p=F/S求出压力对受力面 的压强,要特别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⑹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 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 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 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 菜刀刀口很薄
浮力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 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 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物体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的浮沉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 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 地方压强大。 升力的形成:机翼横截 面的形状为上方弯曲, 下方近似于直线。上方 的空气要比下方的空气 行走较长的距离。机翼 上方的空气流动比下方 要快,压强变小;与其 相对,机翼下方的空气 流动较慢,压强较大。 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 竖直向上的升力或举力。
F F F F
F
G
G
G+F
G-F
G-F
F
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1)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 一切物体。 (2)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是 由于物体间的挤压形变而产生的,施力物 体是施加压力作用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 压物体。 (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方向总 是垂直于支撑面,由于物体支撑面有不同 的方向,所以压力也有不同的方向。
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如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如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 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 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 (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 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 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 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 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 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 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定义,说明压强的物理意义。 (2)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3)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4)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 (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 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F=G
F<G
F>G
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 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 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 来工作的。
大气压强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 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 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 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 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 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 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变化规律研究: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 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
3、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 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 将内的气体排出管外 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 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 刚滑动时 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2N. 6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 cm,计算得 0.75 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 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 1.13×105 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内的空气没有排空;摩擦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