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专程寻访

合集下载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能够简述细节和时代背景。

2、通过学习,了解到古代文明不同于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其对文化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和事件。

2、理解古代文明的独特价值和影响。

教学难点:1、能够深刻领会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懂得发掘多元文化的优点。

2、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承的意识,体会文化的珍贵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互动法。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1、提供几幅古代文明的图片:如神话传说、农耕文明、商贸文明、科技文明等,让学生观察、分析,根据自己的想法写下自己对这些图片的考察和想法。

2、询问学生对文明的理解,与其它普通的科技、宗教有什么不同。

Step 2 带领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人物和事件。

1、掌握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事件:A、神话传说:黄帝、炎帝。

B、芝麻开花节节高:夏朝。

C、鼎力玩艺:商朝。

D、勤劳的人们竟在土地里发现了水银: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2、课上安排讨论环节,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发现古代文明的独特价值和影响。

Step 3 创设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代文明的价值和影响。

1、以夏朝时期作为例子,向学生展示当时社会的生产、文化和社会发展,启示学生夏朝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明”。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设一个情境:考虑如果自己是古代的一位居民,自己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

Step 4 拓展思路,调查并比较多元文化的异同。

1、让学生寻找来自不同文化的元素,邀请他们尝试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拓展思路的能力,并使学生懂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懂得发掘多元文化的优点。

Step 5 提供各种资源,让学生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1、提供各种资源,如书籍、资料、图片和视频,鼓励学生自主调查和研究。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古代文明的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2. 古代文明的重要性3. 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4. 我国古代文明成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古代文明的重要性、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古代文明。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文明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1)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古代文明,加深对古代文明概念的理解。

3. 认识古代文明的重要性(1)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学生讨论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学习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1)教师介绍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如考古发掘、文献研究等。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探访古代文明的方法。

5. 了解我国古代文明成果(1)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古代文明成果,如长城、兵马俑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我国古代文明成果,激发民族自豪感。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古代文明的重要性。

(2)学生谈收获,提出课后拓展活动建议。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古代文明的短文。

2. 课后收集有关古代文明的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2.道德修养: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激发兴趣,增强保护意识。

3.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萌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知道股墟遗址是我国世界遗产之一,感受以甲骨文、青铜器等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

(重点)2.激发传承和守护文化遗产的情感,愿意为传承和守护文化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难点)3.感受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知道不同文明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导图探究,守护中国遗产1.回顾导入课前,老师推荐大家看了一组微课。

(出示课件:三件文物的图片,即甲骨文残片、鸮尊、妇好玉凤)提问:微课中介绍的这三件文物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大家知道是哪里吗?预设:殷墟。

2.思考质疑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殷墟遗址的价值吧。

(1)阅读感知,初识殷墟。

引导:请同学们打开教材,阅读第47页“阅读角”关于殷墟的介绍,交流自己对殷墟的最初印象,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1:殷墟位于中国安阳市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

点评:你找到了殷墟的地理位置、朝代等相关信息。

预设2:我看到这里被誉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说明这个地方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一个地方。

这里标志着什么,我很好奇。

点拨:是啊!你阅读得非常仔细,很快捕捉了一个关键信息。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人们给子这个地方很高的评价。

引导:大家是否也产生了这样的好奇?你们还对这里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1:我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人们给子这里如此高的评价?预设2:我想补充。

你们俩想了解的,应该正是这里被外人《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吧。

部编版《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和教案

部编版《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和教案

《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探访古代文明》。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谈谈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

本单元主要从古代文明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搜集资料及交流中感悟古代劳动者的智慧。

同时,在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学会珍惜领悟和传承古代文明遗迹,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了解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宣传中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二、说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己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所以课前的准备是课堂交流的重要过程。

学生通过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位于大河流域,包括我国的文明发祥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文物故事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古埃及文明还是古印度,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通过交流文物故事,在故事中感悟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同时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

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1. 教法:启发式和讲授式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法2.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亲身实践法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节 教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6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节 教案
⑴了解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
⑵探究分享: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么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堆砌成形的?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
6.小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灿烂的文明史,有众多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珍惜和保护。
环节二其它文明古国文化遗产名录
1.过渡: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但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下面我们接着学习探究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
2.出示金字塔图文资料。
观看图片,说说你认识这些图片吗?它们分别是哪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
观看图片,激发探究兴趣。
讲授新课
环节一中华文化遗产名录
1.观看视频《殷墟遗址宣传片》,了解中国文化遗产——殷墟。
2.出示殷墟图片及配文: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的西北郊,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5.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它们?
反馈预设:①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万里长城、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湖北武当山古建筑、北京故宫等。截止至2019年7月,中国已有55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②保护文化遗产应做到:A。国家要是加强执行力度,严厉惩处破坏和侵占文物及文化遗产的行为;B.在进行开发拆迁文化遗产区域时,尽最大能力保护好文物的完整性;C.对全民进行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 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 第2课时 精品教案

第 6 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1.课件播放图片: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2.师: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二、新知探究(一)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1.殷墟(1)出示殷墟图片及配文鼓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部,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了解殷墟股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2.金字塔(1)了解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

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

(2)尝试探究: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么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堆砌成形的?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着自己去探究。

(3)探究分享:据史料记载,至少有10万人参加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仅墓室和拖拉石料道路的修建就用了10年,其建造过程采用了最简单的工具——坡道、滚筒和杠杆。

6.专程寻访

6.专程寻访
链接的下方都有该信息的介绍,根据摘要,选择分类目录搜索信息
教师巡回辅导。
把学生搜索到的具体代表性的内容向大家广播,并让这些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输入的搜索关键字
通过本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搜索引擎在我们学生和生活中的地位是否重要,
通过实例分析图中数字与图表的关系
学生注意教师的演示,根据演示进行操作。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演示过程,搜索一下自己喜欢的相关知识(如福建土楼、布达拉宫、天坛、云冈石窟等图片信息及MP3音乐、视频等),
2
15
18
23ຫໍສະໝຸດ 课后反思:难点提炼关键字
教学准备
计算机
学生分析
全班有一半是借读生,水平有限,演示过程要详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演示操作
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作品展示
学生汇报及课堂小结
万里长城就象一条中国龙,闪耀千年智慧,凝固万里豪情;敦煌莫高窟是漫漫戈壁中的一片绿洲洲,点缀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秦始皇陵兵马桶象一去浩浩荡荡的地下部队,杀出地面,震惊世界……这些让我们心向往之的地方空间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搜索引擎带你去领略它们的魅力吧
信息技术课时计划
NO.
学校:作者:时间:年月日第课时
课题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和谷歌等搜索引擎界面的风格如何选择的输入关键字
技能目标
继续学习巩固搜索引擎的操作方法。
学会提炼关键字
情感目标
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搜索中国的历史古迹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
如何用搜索引擎搜索到不同的内容相信(如图片、网页、MP3、视频等)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6课 探访古代文明(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第6 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图片激趣引入1.课件播放图片: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2.师: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二、新知探究(一)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1.殷墟(1)出示殷墟图片及配文鼓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部,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于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了解殷墟股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2.金字塔(1)了解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

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

(2)尝试探究: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么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堆砌成形的?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着自己去探究。

(3)探究分享:据史料记载,至少有10万人参加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仅墓室和拖拉石料道路的修建就用了10年,其建造过程采用了最简单的工具——坡道、滚筒和杠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第6课专程寻访


新授
教学
三维
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和谷歌等搜索引擎界面的风格如何选择的输入关键字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巩固搜索引擎的操作方法。
学会提炼关键字
情感价值观
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搜索中国的历史古迹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重点
如何用搜索引擎搜索到不同的内容相信打开它们,看看有什么区别?通过实例分析图中数字与图表的关系
学生注意教师链接的下方都有该信息的介绍,根据摘要,选择分类目录搜索信息
学生可根据老师的演示过程,搜索一下自己喜欢的相关知识(如福建土楼、布达拉宫、天坛、云冈石窟等图片信息及MP3音乐、视频等),
教师巡回辅导。
把学生搜索到的具体代表性的内容向大家广播,并让这些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输入的搜索关键字
通过本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认为搜索引擎在我们学生和生活中的地位是否重要,
教法
探究法、演示法和实践操作法
难点
提炼关键字
学法
自主探究法和小组协作
关键
提炼关键字
教具
演示用的计算机
程序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时间
(一)导入
(二)新授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
万里长城就象一条中国龙,闪耀千年智慧,凝固万里豪情;敦煌莫高窟是漫漫戈壁中的一片绿洲洲,点缀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秦始皇陵兵马桶象一去浩浩荡荡的地下部队,杀出地面,震惊世界……这些让我们心向往之的地方空间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搜索引擎带你去领略它们的魅力吧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直观展1′
课后小结
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搜索中国的历史古迹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课后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