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癌Microsoft Word 文档
输卵管癌1

26
随访
原来已接受过化疗的生化复发患者,立即开始治疗 并不能使患者获益,建议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或暂时 推迟治疗时间(观察)直到出现临床症状。他莫昔芬、 其他激素类药物或其他的复发治疗方式都可作为 可接受的治疗方式。
原发性输卵管癌
商洛市中心医院肿瘤中心 陈绪阳
概述
少见,发病率占女性恶性生殖道肿瘤的0.5-1%以下;
平均发病年龄50—60岁,2/3发生在绝经后妇女;
发病较为“隐蔽”,不易诊断,正确诊断率2%-6% ;
2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因
病因不明
慢性炎症刺激诱因,有明显输卵管炎约占70% ; 20%-50%有不孕史 ;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与其他癌症合并多见
19
复发化疗方案
①铂类敏感的复发病例:仍推荐使用以铂类为基 础的联合化疗。化疗方案包括卡铂/紫杉醇、 卡铂/多西他赛、卡铂/吉西他滨(已证明可延长无 进展生存期)、卡铂/多柔比星脂质体(也已证明可 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或顺铂/吉西他滨。
20
复发化疗方案
②对铂类耐药的病例,首选非铂类单药(多西他赛、 口服依托泊苷、吉西他滨、多柔比星脂质体、紫 杉醇、拓扑替康)。其他可能有效的药物包括六甲密 胺、卡培他滨、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 美法仑、奥沙利铂、紫杉醇、培美曲塞和长春瑞滨。 用药后的缓解率分别为拓扑替康20 %、吉西他滨 19% ,脂质体多柔比星26 %、依托泊普(口服)27 %、 多烯紫杉醇22 % ,紫杉醇周疗21 % 。
27
28
13
手术治疗
对于肿瘤固定难以切除者,可先进行化疗1-2 周期,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切除。 对于复发患者二次减瘤术应满足:化疗结束1年 以上、孤立病灶可以完全切除、无腹水。
卵巢癌Microsoft Word 文档

卵巢瘤病因病因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癌症发病外部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致癌因子);癌症发病内部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内分泌、遗传、精神因素等),以及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的妇女。
35岁以上者多发卵巢上皮性癌,而青年及幼年女性多为生殖细胞类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1.症状(1)疼痛卵巢恶性肿瘤可能由于瘤内的变化,如出血、坏死、迅速增长而引起相当程度的持续性胀痛。
在检查时发现其局部有压痛。
(2)月经不调偶见不规则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
(3)消瘦晚期呈进行性消瘦。
2.体征(1)下腹包块恶性卵巢瘤双侧生长者占75%,而良性卵巢瘤双侧者仅占15%。
(2)腹腔积液虽然良性卵巢瘤如纤维瘤或乳头状囊腺瘤亦可并发腹腔积液,但卵巢恶性肿瘤合并腹腔积液者较多。
如果恶性肿瘤细胞穿出包膜或已转移至腹膜,腹腔积液可呈血性。
(3)恶病质病程拖延较久者,由于长期消耗、食欲不振而表现有进行性消瘦,乏力,倦怠等恶病质症状。
检查1.B超检查可明确肿瘤的大小、形态、囊实性、部位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鉴别巨大卵巢囊肿。
2.X线检查必要时肠道造影可了解肿瘤与肠道的关系,并排除胃肠道肿瘤。
3.CT及磁共振检查可了解肿瘤侵犯腹盆腔的范围。
1.早期诊断临床如遇可疑情况都应借助于现代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记物检查及早作出诊断,如较久的卵巢功能障碍,长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或泌尿道症状,幼女卵巢增大或绝经后触及卵巢,以及原疑为卵巢良性肿瘤者迅速增大,固定,变硬等等要。
2.定位诊断早期即能触及附件包块者,结合影像检查,定位诊断并不困难。
但一些病例中原发肿瘤较小时即有卵巢外转移而形成盆腔内散在小结节,此时宜选择一些特殊检查方法辅助诊断(定性),不应单纯依靠随诊。
3.定性诊断虽诊断技术日新月异,但阴道后穹窿吸液涂片检查,子宫直肠陷凹穿刺液检查及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仍是简便、易行、快速的基本检查。
对可疑病例,腹腔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可以立即明确诊断。
输卵管癌2例诊治分析

输卵管癌2例诊治分析摘要例1 女性,48岁,月经量增多3年余,下腹痛、发现盆腔包块8天。
专科情况:子宫右后方触及一囊性包块,大小约5cm直径,边界不清,活动差,张力高,明显触痛。
彩超提示:右附件区实性包块(5.7×2.9×4.3cm)。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形似腊肠,大小约6×4×3cm,表面呈暗红色,张力高,壁厚,伞端封闭,内容物不可见。
术中冰冻回报:输卵管癌,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侧)输卵管浆液性乳头状癌。
术后行TC方案周疗化疗3个疗程。
CA125值入院2151,1疗程结束后为43.43,2疗程结束后为13.02,3疗程结束后为9.66。
例2 女性51岁,绝经2年,阴道不规则流血1年,发现附件包块11个月。
专科情况:右侧附件区触及一包块,直径约4cm,活动欠佳。
彩超提示:右侧附件包块(31×21×44mm)。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外观似积水样改变,大小4×3×3cm。
术中冰冻回报:输卵管乳头状瘤,可能癌变。
行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病理回报:(右侧)输卵管乳头状腺瘤癌变。
行TC方案周疗化疗3个疗程。
CA125值入院64.5,1疗程结束8.34,2疗程结束7.82,3疗程结束7.82。
2、讨论以上2例输卵管癌在临床表现上无典型的输卵管癌三联症体现。
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均为发现附件包块。
术前均未考虑此病,直至剖腹探查术中冰冻回报才得以确定。
充分说明输卵管癌术前诊断的难度。
2例输卵管癌CA125值均升高,尤其第1例明显升高,在充分化疗后CA125值均很快降至正常,这就告知我们对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的附件包块,尤其CA125值增高者,应提高警惕,通过一系列辅助检查,尽量在术前获得诊断。
并能够应用CA125监测病情以及化疗效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1]《林巧稚妇科肿瘤学》.。
输卵管癌microsoftword文档

输卵管癌microsoft word 文档原发性输卵管癌输卵管癌即原发性输卵管癌。
原发性输卵管癌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最为罕见,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3%~1%。
1发病原因早期曾认为本病与输卵管炎和盆腔结核有关,但因没有足够证据,现多认为至少不是主要病因。
近10余年来,多倾向于认为输卵管癌与卵巢癌具有相似的病因。
现已明确的是二者均与不孕相关。
输卵管癌患者中有不孕史者高达30%~60%。
2病理1(巨检: 输卵管肿大,类似输卵管积水、积脓或输卵管囊肿,肿瘤大小可以从卵管稍有增粗至超过儿头大小,多数直径在5~10cm左右。
伞端闭锁,浆膜面光滑,常与周围组织粘连。
癌瘤多发生于输卵管壶腹部。
晚期可侵犯整个输卵管,癌瘤可穿出浆膜层或从伞端突出。
切面管壁稍厚,腔内充满灰白色乳头状或颗粒状癌组织。
常合并有继发感染和坏死,腔内容物混浊或呈脓样液体。
病变多为单侧,双侧者占1/3。
2(镜下检查:组织学形态主要为乳头状腺癌,占90%,其他类型如子宫内膜样癌、腺棘癌、腺鳞癌、鳞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及粘液性乳头状腺癌等均有报道。
3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多见于50~70岁,患者平均就诊年龄为55~60岁。
不育史患者中有不育史的占33%~60%。
症状(1)阴道排液:阴道流水是输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状,排出的液体为淡黄色或血水样稀液,量多少不一,排液一般无气味,但个别有恶臭。
如肿瘤有坏死出血,则液体呈血性水样。
(2)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亦是常见症状之一,出血与排液可解释为同一来源,当肿瘤坏死侵破血管,血液可流入子宫经阴道排出。
(3)腹痛:大约半数患者有下腹部疼痛,一般不重,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间断性钝痛或绞痛。
(4)下腹或盆腔包块:仅有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部触及包块,而以腹块为主诉者更属少数。
(5)其他:由于病情发展,肿块长大,压迫附近器官或广泛转移的结果,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的症状,以至恶液质,均为晚期的表现。
体征(1)盆腔检查:由于输卵管癌多合并炎症粘连,盆腔检查时常与附件炎性肿物相似。
输卵管癌晚期症状

输卵管癌晚期症状年轻时女人怕月经不调,到了40岁左右怕的是输卵管癌。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有输卵管癌的症状的,只不过是少数的女性会有这种生殖道恶性肿瘤。
特别是有输卵管癌晚期症状时,女性就更应该格外重视了。
输卵管癌晚期症状如果出现阴道排液不正常,则有可能是输卵管癌晚期的表现。
像排出来的液体是淡黄色或血水样稀液,有时候量多,有时候量比较少,有的女性这种排液是有恶臭的,但有的女性是没有气味的。
其次,阴道有不规则出血的症状,这可能是因为当肿瘤坏死侵破血管,血液可流入子宫经阴道排出。
而且随着输卵管癌病情发展,肿块长大,压迫附近器官或广泛转移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的症状,从而导致有恶臭的液体流出,这也是输卵管癌晚期的表现之一。
输卵管癌晚期的治疗那么,如果治疗输卵癌晚期呢?通常情况下是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首先免疫抗癌力,通过一些食物和身体的锻炼来实现,再者,可能需要通过药物或者手术的方法来综合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女性的身体状况和输卵管癌的病情来进行。
其实,得了输卵管癌晚期的女性要学会放松心态,因为有些女性输卵管癌晚期时,通过有效的治疗之后,可能会产生转移为中期,也能提高女性的生命长。
如果是心态不好,采取消极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时,那么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从而影响寿命。
建议输卵管癌晚期的注意事项在生活中,也应该从饮食等各方面积极进行配合治疗。
1.吃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的负担。
2.营养均衡,尽量避免高盐高脂的饮食,增加多一些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3.吃一些对调节卵巢功能有帮助的食物,如章鱼、乌骨鸡、鹌鹑、海参、鱼翅、鸽蛋、燕窝等。
总体来讲,输卵管癌晚期虽然听起来令人害怕,但是只要配合治疗的话,其实还是有希望的。
而身边还有这么多爱我们的人,也就更加应该好好地配合治疗。
医学界首次公布卵巢癌征兆.docx

输卵管癌:“少”却更“凶”我今年50多岁了,以前身体一直很好,很少患妇科病。
可近来不知怎么一回事,阴道一直有流液,开始量还比较少,之后逐渐增多,竟然离不开卫生巾。
有时不注意还会弄得裤子一片片的湿。
后来在丈夫的催促下,我去医院做了个妇科检查,发现我患了不常见的输卵管癌,幸好治疗及时,才算保住了命。
可我不解的是,更年期了怎么还会得这种病?原发性输卵管癌是稀少的。
病人的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之间,是一种较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5%。
此病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主要表现就是阴道内会流出液体,腹部会有轻微的疼痛。
而这种阴道排液,让不少患病女性忽略,有时会被误认为是妇科的一般炎症。
虽然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有关专家认为,与输卵管细菌、病毒感染,输卵管积水,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以及人型支原体等感染有关。
所以发生阴道感染要及时治疗,以减少对输卵管的恶性刺激。
典型的输卵管癌有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症状,称输卵管癌“三联症”。
一、阴道流液或流血。
这是输卵管癌比较特殊的症状。
病人每天都或多或少有浆液性黄水从阴道流出,一般无臭味。
二、腹痛。
多发生于患侧。
由于输卵管伞端阻塞,病人可出现下腹部钝痛,以后逐渐加剧而呈痉挛性绞痛。
当阴道排出水样或血样液体后,疼痛常随之缓解。
三、盆腔肿块。
由于输卵管内肿瘤增大,或并发输卵管积水,因此病人在行妇科检查时常可触到有长形输卵管肿大,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
以上的“三联症”并非每个病人都有,很多病人在早期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此外,有些病人还可并发腹水、不育、消瘦等症状,但这些都不是输卵管癌的特有症状。
应该引起警惕的最主要症状是阴道流液,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液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实习编辑:黄熙琳)。
患上了输卵管癌三联症

患上了输卵管癌三联症
一、概述
患者,女性,55岁。
病人每天都或多或少有浆液性黄水从阴道流出,还出现腹痛,当阴道排出水样或血样液体后,疼痛常随之缓解,患者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输卵管癌三联症,经治疗病情好转,所以想向大家分享这个案例。
二、步骤/方法:
1、针对患者的症状,医生给患者做了肿瘤标志物检查,诊断性刮宫,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腹腔镜检查,B超,CT等检查等,还有组织病理学检查。
诊断为输卵管癌三联症,只进入一期。
2、针对患者的一期病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包括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及大网膜切除术。
进入II期及以上的患者还需要尽量切除到无肉眼残存瘤,甚至要切除部分受累器官。
所以要及时进行手术,防止病情加重。
3、医生还嘱咐说要注意饮食,可以进行食疗法,例如食用商陆粥。
商陆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和大枣煮粥,可利水消肿。
4、手术后,患者没有肿瘤复发情况,预后得很好,再就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一点时间的调养,目前患者的输卵管癌三联症已经痊愈了,阴道也没有什么异物排出。
三、注意事项:
1、以半流食为主,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的负担。
2、营养全面,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饮食、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烧烤、腌制等食物尽量不吃。
3、进食要定时定量,合理营养。
双侧原发性输卵管癌1例

Vo _ 2 F l2 HM N . 1 o 2
3 T平 扫肿瘤 多呈 巨块状 , 。C 可具 有边 界模 糊 、 叶、 刺 、 分 毛 空洞等常见肺 癌征象 , 与肺癌不易 区分 。 在 WH I8 O 9 1年对肺肿瘤 的分 类 中, L S作 为包 含恶 将 C 性上皮成分及 恶性 间叶成 分的 一种 复合性 恶性 肿瘤 。19 99 年 WH O的新分类中明确提出肺癌 肉瘤的恶性间叶成分应该
a d p e r lt mo s W o l ah Or a ia in i t r ai n l h so n l u a u r . rd He t g n z to n e n to a it—
是异 源性 成分 , 可见 明确 的横纹肌 肉瘤 、 肉瘤 、 骨肉瘤 , 骨 软 其 中肿瘤性骨 、 软骨成 分是诊断肺癌肉瘤的重要依据 ] 。关 于 L S的组织发生认识 不一 , C 随着 分子生 物学技 术 的发展 , 目前 多数学者支持单克隆学说 , 即由多能干细胞 分化演变 而 成 ] 。
肉瘤 等 。
( 稿 日期 :00— 5—2 ) 收 21 0 6 卵 管 癌 1例
王 毓 芳
( 湖北省黄梅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 湖北 黄梅 4 5 0 ) 3 50
【 关键词 】 输卵管 双 原发 癌; 侧;
di 1 .9 9 ji n 17 0 6 .0 02 .9 o: 0 36 /.s .6 2— 39 2 1 .10 3 s
参 考 文 献
[ ] 徐美清 , 1 梅新字 , 魏大中, 肺 癌肉瘤的临 床观察 [ ] 安徽 医 等. J. 科大学学报 ,0 4 3 4 :6— 7 20 ,9( ) 7 7 . [ ] Tai WD,C lyT 2 rvs ob V,C rnB,e a.Hs l i ly i fug or t 1 ioo c pn o ln i t g at 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输卵管癌输卵管癌即原发性输卵管癌。
原发性输卵管癌在女性生殖道肿瘤中最为罕见,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3%~1%。
1发病原因早期曾认为本病与输卵管炎和盆腔结核有关,但因没有足够证据,现多认为至少不是主要病因。
近10余年来,多倾向于认为输卵管癌与卵巢癌具有相似的病因。
现已明确的是二者均与不孕相关。
输卵管癌患者中有不孕史者高达30%~60%。
2病理1.巨检:输卵管肿大,类似输卵管积水、积脓或输卵管囊肿,肿瘤大小可以从卵管稍有增粗至超过儿头大小,多数直径在5~10cm左右。
伞端闭锁,浆膜面光滑,常与周围组织粘连。
癌瘤多发生于输卵管壶腹部。
晚期可侵犯整个输卵管,癌瘤可穿出浆膜层或从伞端突出。
切面管壁稍厚,腔内充满灰白色乳头状或颗粒状癌组织。
常合并有继发感染和坏死,腔内容物混浊或呈脓样液体。
病变多为单侧,双侧者占1/3。
2.镜下检查:组织学形态主要为乳头状腺癌,占90%,其他类型如子宫内膜样癌、腺棘癌、腺鳞癌、鳞癌、透明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及粘液性乳头状腺癌等均有报道。
3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发病多见于50~70岁,患者平均就诊年龄为55~60岁。
不育史患者中有不育史的占33%~60%。
症状(1)阴道排液:阴道流水是输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状,排出的液体为淡黄色或血水样稀液,量多少不一,排液一般无气味,但个别有恶臭。
如肿瘤有坏死出血,则液体呈血性水样。
(2)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亦是常见症状之一,出血与排液可解释为同一来源,当肿瘤坏死侵破血管,血液可流入子宫经阴道排出。
(3)腹痛:大约半数患者有下腹部疼痛,一般不重,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间断性钝痛或绞痛。
(4)下腹或盆腔包块:仅有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部触及包块,而以腹块为主诉者更属少数。
(5)其他:由于病情发展,肿块长大,压迫附近器官或广泛转移的结果,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的症状,以至恶液质,均为晚期的表现。
体征(1)盆腔检查:由于输卵管癌多合并炎症粘连,盆腔检查时常与附件炎性肿物相似。
肿物可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位于子宫一侧或后方,有的深陷于子宫直肠窝内,多数活动受限或固定不动。
(2)腹水:较少见。
腹水发生率为10%左右。
[1]4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1)临床特征:三联征:阴道排液、腹痛和盆腔包块。
(2)辅助诊断:1)阴道细胞学检查:由于输卵管与宫腔相通,从输卵管脱落的癌细胞理论上应比卵巢癌更容易经阴道排出,因此,涂片中找到癌细胞的机会也应较高。
2)子宫内膜检查: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者,经一次全面的分段诊刮,详细探查宫腔,除外粘膜下肌瘤,如宫颈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阴性,有助于输卵管癌的诊断。
如病检发现癌瘤,首先考虑子宫内膜癌,但不能除外输卵管癌宫腔转移。
3)B超和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术前估计分期。
4)血清CA125测定: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
5)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
但晚期病变播撒到盆腹腔器官及卵巢,并有粘连,腹腔镜检查不易与卵巢癌相鉴别。
5治疗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或,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及阑尾切除术,对于盆腔内一切转移和种植的病变尽可能全部切除,使残存肿瘤<1cm。
手术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以达到正确的临床分期和指导术后辅助治疗。
化疗化学治疗多作为术后辅助治疗。
输卵管癌和卵巢癌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十分相似,病变发展也在腹腔内扩散及通过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大多数作者应用的化疗药物与卵巢上皮性癌基本相同。
常用方案为以铂类、紫杉醇为主一线化疗药物。
放射治疗近年来由于铂类联合化疗的疗效明显,较少应用放疗。
6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1.症状存在的时间:症状出现距就诊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2.临床分期:输卵管癌扩散的范围或临床分期是最重要的因素。
癌瘤扩散越广,疗效必然越差。
5年存活率,I期高达77%,II期约40%,III期仅20%。
3.双侧输卵管病变:两侧输卵管均有病变时,预后很差。
4.初次手术后残存癌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与卵巢癌相似,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5.病理分级:病理分级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但对预后的意义远不如临床分期重要。
7预防目前,由于病因不十分清楚,故尚无较好的预防措施。
根据推测考虑原发性输卵管癌与不孕症和慢性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积水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
故对不孕和输卵管炎的治疗应更加积极。
对于输卵管积水的病例,观察和保守治疗应有限度,彻底手术切除的适应征应予放宽。
以上的“三联症”并非每个病人都有。
很多病人在早期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此外,有些病人还可并发腹水、不育、消瘦等症状,但这些都不是输卵管癌的特有症状。
应该引起警惕的最主要症状是阴道流液。
如出现不明原因的阴道流液就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阵发性阴道流液警惕输卵管癌输卵管癌常发生在不孕或患有慢性附件炎、输卵管结核的妇女中,发病年龄以50岁前后多见。
发生在输卵管者,称原发性输卵管癌,但大多数的输卵管癌是继发于子宫内膜癌或卵巢癌之后,又称继发性输卵管癌。
原发性输卵管癌症状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块。
其中,阴道流液是该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发生率为63%-83%。
病之初,阴道流液并不起眼,往往被患者忽略。
因为流液有时为阵发性,时有时无,更使一些人掉以轻心,甚至不少病人误认为是妇科炎症。
因此,原发性输卵管癌较难早期诊断,术前正确诊断仅为2%-6%,十分容易“漏网”。
输卵管癌典型症状输卵管癌典型症状-阵发性流黄水或淡血水,是因为输卵管的收缩,将积聚在管内的液体向子宫及阴道排出,排液可伴有下腹痛或腰酸。
所以,凡是出现阴道流液,特别是绝经后的流液,一定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
可将收集流出的液体做细胞学检查,再结合腹腔镜、B超或CT等检查,尽早确诊。
原发性输卵管一旦形成包块,表明已发展到中晚期,进一步还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以及流出恶臭色浊的液体等,此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典型症状原发性输卵管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内流出液体,轻微腹痛,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发现腹部包块。
其中,阴道流液是该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发生率为63%~83%。
病之初,阴道流液并不起眼,往往被患者忽略。
因为流液有时为阵发性,时有时无,更使一些人掉以轻心,甚至不少病人误认为是妇科炎症。
因此,原发性输卵管癌较难早期诊断,术前正确诊断仅为2%~6%,十分容易“漏网”。
输卵管癌典型症状:阵发性流黄水或淡血水,是因为输卵管的收缩,将积聚在管内的液体向子宫及阴道排出,排液可伴有下腹痛或腰酸。
所以,凡是出现阴道流液,特别是绝经后的流液,一定要引起警惕,并及时就医。
可将收集流出的液体做细胞学检查,再结合腹腔镜、B超或CT等检查,尽早确诊。
原发性输卵管一旦形成包块,表明已发展到中晚期,进一步还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以及流出恶臭色浊的液体等,此时已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早期以手术切除较为理想,术后再行根治性化疗或辅以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88%以上。
当然,也可采用综合性手段,配合生物、免疫治疗以及中医药等。
临床表现编辑本段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称输卵管癌“三联症”。
1.阴道排液最常见。
排液是输卵管癌患者最具特殊的症状,为浆液性黄水,量多少不一,呈间歇性,有时为血水样稀液。
一般无气味,但个别有恶臭。
2.腹痛大约半数患者有下腹部疼痛,多发生于患侧,为钝痛,一般不重,以后逐渐加剧呈痉挛性绞痛。
3.下腹或盆腔包块部分患者自己能在下腹扪及肿块。
4.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亦是常见症状之一,出血为肿瘤坏死侵破血管,血液流入子宫经阴道排出。
5.腹水较少见,呈淡黄色,有时呈血性。
6.其他:晚期肿块压迫附近器官或广泛转移,可出现排尿不畅,部分肠梗阻的症状。
疾病检查由于原发性输卵管癌少见,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因此常被忽视以致延误诊断,目前术前正确诊断率达30% 左右。
临床上常把阴道排液及阴道流血、腹痛、盆腔肿块称作输卵管癌“三联症”。
对围绝经期妇女有上述症状时应考虑到输卵管癌的可能性。
常用于确诊的检查方法有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活检、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B超及CT检查等。
(一)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脱落的输卵管癌细胞可随排液由输卵管、宫腔到达阴道。
因此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可阳性。
当该项检查阳性时应首先排除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
(二)诊断性刮宫及子宫内膜活检宫颈、宫腔及输卵管的癌瘤,都可引起阴道排液增多,阴道脱落细胞学阳性。
因此需宫腔探查及分段刮宫以明确诊断。
若阴道脱落细胞学阳性,而分段刮宫病理阴性,则应考虑到输卵管癌的可能。
若子宫内膜活检阳性时,除子宫内膜癌外也应考虑到输卵管癌宫腔转移的可能。
(三)B超、CT检查及mri检查B超、CT检查及mri检查是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检查方法,可确定肿块的部位、大小、性质(如囊性或实性)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但很少可以提示输卵管来源。
(四)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细胞学1级:基本正常。
特征:细胞形态正常或基本正常。
阴道细胞学2级:有轻至中度核异质细胞,但属良性病变范围。
阴道细胞学3级:有可疑癌细胞。
阴道细胞学4级:有癌细胞,但不够典型。
或有极少数典型癌细胞,需进一步证实。
阴道细胞学5级:有癌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特征明确且数目的较多。
由于输卵管与宫腔相通,涂片中找到癌细胞的机会也较卵巢癌高。
(五)分段诊断性刮宫: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者,经分段诊刮,除外宫颈及子宫内膜病变,有助于输卵管癌的诊断。
(六)腹腔镜检查:见输卵管增粗,外观如输卵管积水,有时可见到赘生物。
(七)血清cal25测定: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
鉴别诊断1、输卵管上皮良性增生和原位癌的鉴别:典型的输卵管腺癌很容易诊断,但输卵管上皮早期癌变和良性瘤样增生之间的鉴别有时十分困难。
以往有人认为输卵管上皮细胞核的拥挤、堆积、复层化和异型改变即为原位癌,但有人指出,18.5%输卵管切除标本,局部区域均可见上述良性增生性改变。
常同时伴有输卵管炎症,但少数基本正常的输卵管上皮也可出现这类改变。
有时部分区域的上皮乳头状增生类似于乳腺管内乳头状瘤病的结核,可有乳头搭桥、腺管形成和胞浆嗜酸性变等情况。
由于上述各类病变与慢性输卵管炎和输卵管结核关系密切,因此只有当出现大量乳头、核分裂相和明显的核异型性时,才应考虑为原位癌。
2、原发性输卵管癌和转移癌的区别:(1)肿瘤明确发生于输卵管粘膜;(2)组织学类型似于输卵管上皮;(3)有良性输卵管上皮向恶性上皮移行的证据;(4)卵巢和子宫正常,或者其肿瘤常常小于输卵管肿瘤,且倾向于多发瘤灶。
诊断依据典型的输卵管癌有阴道排液、腹痛、盆腔肿块症状,称输卵管癌“三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