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专题检测8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8.2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8.2含解析

二碰撞与冲突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在司汤达的某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爵衔也就变得荒谬了.”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进一步消灭了等级观念,贵族头衔成为无用之物.因此该材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A项.答案:A2、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A、《巴黎圣母院》B、《蓝色多瑙河》C、《星月夜》D、《安娜·卡列尼娜》解析:《渔光曲》的艺术风格是现实主义.A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B项《蓝色多瑙河》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C项《星月夜》属于印象主义美术作品;D项《安娜·卡列尼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选D项. 答案:D3、“他深受实证哲学以及动物学、解剖学的影响,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家必须面向当代生活.其作品被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他”是()A、巴尔扎克B、雨果C、莎士比亚D、毕加索解析:根据材料“其作品被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可推知该著作是《人间喜剧》,作者是巴尔扎克,故A 项正确;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家,其作品没有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C项错误;毕加索是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故D项错误.答案:A4、法国()A、体裁B、作者C、特点D、评价答案:D5、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真实地展现了英国社会的黑暗,揭露了慈善机构虐待儿童的罪恶,抨击了当时的“新济贫法”.下列作家中,与狄更斯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A、维克多·雨果B、普希金C、列夫·托尔斯泰D、拜伦解析: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故A项错误;普希金是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故B项错误;列夫·托尔斯泰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C项正确;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故D项错误. 答案:C6、《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在这个宣言书里,主人公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对现实社会以男权为中心的传统观念进行了直接的控诉和反抗.下列与其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A、雪莱的《西风颂》B、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D、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解析:根据材料判断,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雪莱的《西风颂》、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选C项.答案:C7、导学号95954060“在欧洲(最早在法国)资产阶级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文艺思潮和艺术流派.主要表现在绘画上,它反对学院派的保守,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以作艺术表现……也是人类将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的一种全新的成果.”此评论适用于()A、表达情感的浪漫主义绘画B、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C、穿透历史的印象主义艺术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解析:解答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直接获取光与色的无穷变化”“艺术与科技相互融合”.印象主义画家强调“光”和“色”的变化,他们将“光”和“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和“色”的明快效果,故C项正确.答案:C8、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A、古代中国《离骚》——《诗经》B、世界近现代《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C、世界近现代《蓝色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世界近现代《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解析:《向日葵》是荷兰画家凡·高的作品,这部作品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属于后印象画派.答案:B9、“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没有看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下列作品中与他的画风最为接近的是()解析:结合题干材料“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没有看过他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考查的作品风格是批判现实主义.《神曲》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派作品,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人间喜剧》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符合题意.答案:D10、仔细欣赏下列美术作品,哪幅作品最有可能利用了当时的最新科技成就()解析:A、B、C、D四项分别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印象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象主义画派重视光和色的作用,利用当时自然科学中光学领域的成就,故选B项.答案:B11、某大学举办了一次学术交流会,列出下列讨论课题:狄更斯的文学创作、《人间喜剧》赏析、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魅力等.据此判断,这次学术交流会的主题是()A、异彩纷呈的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文艺的魅力C、启蒙运动的学术精品D、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旨在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课题可知是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和绘画艺术成就,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12、柴可夫斯基后期的音乐创作表现出了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第五交响曲》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作之一.其直接历史背景是()A、外来音乐文化的深刻影响B、亚历山大三世的反动统治C、农奴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涨D、工业革命日益向俄国扩展解析:柴可夫斯基的后期创作正值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时期,因此其作品的风格发生重大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人;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最高的一个.……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高大而又坚固的作品,金刚岩层雄伟的堆积——纪念碑.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雨果材料二司汤达在近代法国小说史上虽占有重要地位,巴尔扎克的硕大形象却不免使他相形见绌.以精力的浩瀚、产品数量的庞大与繁复多样而论,巴尔扎克实不愧为散文中的雨果.——斯特里奇材料三恩格斯指出,通过《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1)结合所学知识,巴尔扎克为我们留下了哪些主要作品?(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司汤达、雨果的文学贡献.(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介绍这种文学流派的风格特点.参考答案:(1)主要作品:《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人间喜剧》等.(2)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其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3)文学流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风格特点: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深入剖析和批判社会现实.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谈到《第六(悲怆)交响曲》时,柴可夫斯基强调:“这个标题却绝不可能形诸文字……交响乐不是应该表现难以言传的、出于内心而要求一吐为快的那一切吗?”材料二柴可夫斯基……继承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者格林卡开创的事业,成为俄罗斯新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俄罗斯人民热爱他、尊崇他.斯特拉文斯基曾说过:“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柴可夫斯基传》(1)材料一中《第六(悲怆)交响曲》的特色有哪些?其创作背景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柴可夫斯基.参考答案:(1)特色:着力表现内心的忧郁;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创作背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实行反动统治.(2)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民族乐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充满激情、旋律动人、感染力强,被誉为“旋律大师”.。

2018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8含解析

2018高中历史必修3试题: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检测8含解析

专题检测(八)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答案 C解析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答案 D解析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的音乐会。

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C.浪漫主义的文艺D.现实主义的文艺答案 C解析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都是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

他们用锋利的笔触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答案 B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戏剧,《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8.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8.2

方 法 点 拨 1.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认识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掌握代 表人物及作品 2.在深刻认识民族乐派产生的 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掌握其代表 人物及作品 3.在理解现实主义绘画产生的 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现 实主义绘画的特点、代表人物 及作品。掌握光学发展对印象 派绘画的影响,掌握印象派绘画 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其风 格特点
首页 一 二 三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缓和与协调自身矛盾,日益积聚的社 会矛盾变得尖锐和复杂,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 (2)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登上历史 舞台,并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为争取民族独立,亚、非、拉地区 的人民积极进行反帝、反殖斗争。

碰撞与冲突
-1-
首页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目 标 导 航 1.了解 19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 末这一时期内,批判现实主义 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 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 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 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2.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 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 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 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 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 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 响
首页 探究点
自主预习
合作学习
当堂检测
材料导入
名师精讲
典例剖析
【例题】 “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二、注重典型化方法 的运用;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这种创作方法属于 ( ) A.浪漫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题目立意:本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 解题指导: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 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 可以通过细节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浪 漫主义文学不同,作品的思想倾向一般都较为隐蔽。故选B项。 答案:B

人民版本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人民版本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考试测试卷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这反映出作者()①热情赞美并歌颂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①深刻揭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 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好憧憬已彻底消失 ①对未来社会的悲观失望A. 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留学海外。

假如他在30岁左右有机会周游世界各地,他有可能( )①到德国欣赏《命运交响曲》①到法国参观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①在美国欣赏电影《摩登时代》①在北京观看谭鑫培表演京剧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3.小说《农民》是一部直接描写法国农村阶级斗争的最长的长篇小说。

它描述了复辟王朝时期农村中资产阶级联合农民同返回农村的贵族地主进行较量,终于把贵族赶走的过程。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A.雨果B.巴尔扎克C.罗曼·罗兰D.列夫·托尔斯泰4.1982年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以《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30年后中国作家莫言以相同风格的作品登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

两人作品的共同风格是A.展示了思辨与逻辑B.直面社会与生活C.穿梭于想象与真实D.崇尚理性与科学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6.“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7.20世纪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和中国文学革命的巨匠鲁迅的《呐喊》均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 .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B . 描写了本国近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C . 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精神面貌D . 其作品均被编成剧本搬上了荧幕8.如图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 )A . 浪漫主义B . 现代主义C . 现实主义D . 民族主义9.下图为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8-1课后知能检测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8-1课后知能检测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基础巩固1.一般来说,一切艺术的永恒的源泉就是生活。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 A.拜金主义泛滥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理想主义盛行D.对古典文化的憧憬答案 B解析 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相反,资本主义制度显露了它的阴暗面: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私欲横流、享乐、腐败现象充斥整个上流社会。

人们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这种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2.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拜伦的艺术风格、特点。

根据所学,《唐璜》写奇人奇事,情节离奇曲折,充满异国情调,场面多变,作者在叙述中穿插大量的说明和议论,自由抒情。

虽有现实主义因素加入,《唐璜》仍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3.“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巴黎圣母院》一书将美与丑融为一体,讴歌了人类美好的心灵。

该书的作者是( ) A.雪莱B.维克多·雨果C.济慈D.海涅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维克多·雨果,故选B项。

4.“3345|5432|1123|……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的是( ) A.海顿B.济慈C.贝多芬D.舒伯特答案 C解析 从材料中“欢乐女神”“声乐”“器乐”“结合”等信息可知,材料是贝多芬在《第九(合唱)交响曲》中的最后乐章片段,这是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以《欢乐颂》为歌词,故选C项。

5.世界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以七月革命为背景,宣告了新一轮浪漫主义的到来,其作者是( ) A.俄国人普希金B.德国人霍夫曼C.奥地利人舒伯特D.法国人德拉克洛瓦答案 D解析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最优秀的作品,故D项符合题意;普希金和霍夫曼是浪漫主义文学家,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家,故排除A、B、C三项。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质量评估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质量评估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专题质量评估人民版必修3(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5分,共70分)1.“它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

作家把想象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

材料中“它”是哪种文学流派(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选B。

材料说到“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即这一文学流派是在启蒙运动后才出现的,所以A不正确,因为古典主义在17世纪已经出现;重视“想象”与“直觉”,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且时间上也符合,所以B正确;现实主义是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的,缺少想象,所以C不正确;现代主义是反传统反理性,而不是“非理性”,所以D不正确。

2.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

这表明浪漫主义( )A.反思极端理性B.否定工业化C.批判资本主义D.正视社会现实【解析】选A。

浪漫主义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是对启蒙时代理性主义的反思,故A正确;浪漫主义产生是工业化的结果,故B错误;批判资本主义、正视社会现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故C、D错误。

3.(2016·宁波高二检测)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这主要是指这部作品( )A.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D.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解析】选A。

抓住题干信息“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可以看出《田园交响曲》强调人的情感,人心里的感受,故A正确;B、D在材料信息中不能体现,且属于贝多芬早期作品的特点,而《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后期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故B、D错误;题干强调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不代表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故C错误。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8.2 Word版含解析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8.2 Word版含解析

二碰撞与冲突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在司汤达的某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自从蒸汽机成为世界的王后,爵衔也就变得荒谬了。

”结合所学史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真实,可以采信B.主观臆断,有待考证C.背离史实,不足为信D.小说家言,皆不可信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进一步消灭了等级观念,贵族头衔成为无用之物。

因此该材料是符合史实的。

故选A项。

答案:A2.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

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A.《巴黎圣母院》B.《蓝色多瑙河》C.《星月夜》D.《安娜·卡列尼娜》解析:《渔光曲》的艺术风格是现实主义。

A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B项《蓝色多瑙河》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C项《星月夜》属于印象主义美术作品;D项《安娜·卡列尼娜》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选D项。

答案:D3.“他深受实证哲学以及动物学、解剖学的影响,强调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家必须面向当代生活。

其作品被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他”是()A.巴尔扎克B.雨果C.莎士比亚D.毕加索解析:根据材料“其作品被誉为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可推知该著作是《人间喜剧》,作者是巴尔扎克,故A项正确;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文学家,其作品没有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故C项错误;毕加索是现代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故D项错误。

答案:A4.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

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A.体裁B.作者C.特点D.评价答案:D5.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真实地展现了英国社会的黑暗,揭露了慈善机构虐待儿童的罪恶,抨击了当时的“新济贫法”。

高中历史试题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评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试题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评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试题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测评人民版必修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 )A. 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B. 提倡厚古薄今,是典型的复古主义流派C. 渴求新的理想,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D. 强烈批判现存的社会秩序2. 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顶峰,他的代表作有( )①《巴黎圣母院》②《悲惨世界》③《唐璜》④《恰尔德·哈罗德游记》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时代的产物B. 它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失望C. 当时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和弊端开始暴露D.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4. 下列选项与浪漫主义美术无关的是( )A. 出现于19世纪初期的法国B. 籍里柯以《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的宣言C. 德拉克洛瓦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D. 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是德拉克洛瓦5. 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英国和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成就最高B. 德国和奥地利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摇篮和中心C. 贝多芬和舒伯特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D. 浪漫主义美术最早出现于法国6. (改编题)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司汤达B. 拜伦C. 雪莱D. 雨果7.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有( )①真实地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②暴露社会黑暗,批判现实罪恶③追求人道主义理想④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的决定作用⑤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8.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根源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B. 资本主义社会日积月累的矛盾变得尖锐和复杂C. 社会的黑暗和丑恶D. 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设想9. 一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文学大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所写的是整个社会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八)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答案 C
解析浪漫主义的兴盛是因为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性主义和工业社会的失望,正是材料中“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的体现,C项正确。

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反映了
()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答案 D
解析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3.外国语学校决定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准备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雨果的小说艺术”和“德拉克洛瓦的绘画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决定安排一个“舒伯特之夜”
的音乐会。

下列为这次活动拟定的主题,恰当的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启蒙运动时期的艺术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现实主义的文艺
答案 C
解析拜伦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雨果是浪漫主义文学家,德拉克洛瓦是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画家,舒伯特是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都是涉及到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

他们用锋利的笔触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

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
()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
答案 B
解析《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戏剧,《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

5.有一幅世界名画,它取材于“梅杜萨”号船的海难事件,表达了人们在逆境中的挣扎和对生命的渴望。

这幅画的作者应是
() A.舒伯特B.普希金
C.霍夫曼D.籍里柯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梅杜萨之筏》是法国画家籍里柯的代表作。

6.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

下列各项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 A.《离骚》——《诗经》
B.《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C.《蓝色多瑙河》——《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 B
解析《向日葵》是凡·高的代表作,属于印象画派,而不是现实主义作品。

7.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作品,却在死后留下丰富的遗产。

下列作品中有一幅是他的作品,该作品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这幅作品是
()
A.《向日葵》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D.《拾穗者》
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只要识记凡·高的作品《向日葵》即可。

这幅画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8.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描绘的是二战期间,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在画作展览时,一名德国军官问毕加索:“这是你的杰作吗?”
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这说明绘画具有
() A.艺术性B.思想性
C.阶级性D.社会性
答案 B
解析毕加索的作品及其回答,表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控诉和痛恨,反映了艺术作品的思想性。

9.“我希望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能反映以上思想的音乐作品是
() A.《牧神午后》B.《第六(悲怆)交响曲》
C.《命运交响曲》D.《第三(英雄)交响曲》
答案 A
解析材料强调了作品的特点:“自然与想象的神秘结合”。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的交响诗,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符合题意。

10.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的共同点是
()
①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②在创作形式上都追求完善和谐③都是
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④都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等正面人物的形象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③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反映。

因此,文学艺术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

11.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它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之为“第七艺术”。

阅读下列图片,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A.图一电影放映机是美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的
B.图二作品是格里菲斯拍摄的,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C.图二、图三都是著名的黑白无声商业影片
D.图四是1927年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
答案 C
解析卢米埃尔兄弟是法国人,故A项错误;电影诞生的标志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电影在巴黎首映,故B项错误;《浮华世界》拍摄于1935年,故D项错误。

12.某中学的一门选修课的介绍有如下内容:“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

这门选修课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A.《改变世界的计算机》
B.《音乐的变奏》
C.《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D.《电视与当代生活》
答案 C
解析根据材料“卢米埃尔兄弟”“默片时代”“《爵士歌手》”“好莱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门选修课是《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所以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3.识读下列四幅人物肖像画:
请完成:
(1)简要指出图一~图四所示人物的国籍,并列举他们的代表作品。

(10分)
(2)上述人物的代表作品属于哪一文学流派?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10
分)
答案(1)国籍及作品: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德莱塞是美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嘉莉妹妹》和《美国悲剧》;泰戈
尔是印度作家,代表作品有《吉檀迦利》和《戈拉》;川端康成是日本作家,代表作品有《雪国》《千只鹤》《伊豆的舞女》等。

(2)文学流派:现实主义。

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
联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解析第(1)问,依据图一~图四中的人物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进行回答。

第(2)问,“文学流派”应联系不同人物的代表作品进行思考,“历史背景”需要从各国联系加强、物质生活变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归纳。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足不出户看奥运。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

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共达196亿人次。

材料二“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句口号并非是旁门左道的骗人花招,而是来自屡创世界各地收视奇迹的电视节目《百万富翁》。

这是一个把娱乐与知识竞赛结合起来的节目,参与者靠回答问题可拿走高达100万英镑(或
1 000万美元)的高额奖金。

巨奖的刺激加上节目现场紧张气氛的成功营造,
使电视观众的激情空前高涨。

这个节目于1998年在英国初次登场,如今已经风靡全球,受到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

材料三人们虽坐在家中,却可以细细端详法国卢浮宫里每一件艺术品,可以倾听悉尼歌剧院里气势恢宏的演唱会……可以说,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例说明。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什么功能?试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电视如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意义上传播”?试举
例说明。

(8分)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例如: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以及进行现场直播等。

(2)材料二反映了电视的娱乐功能。

例如:电视节目《开心辞典》、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电视节目《百万富翁》等。

(3)材料三反映了电视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包括美术和音乐作品)展示给世人的功能。

例如:人们坐在家中,却可以欣赏音乐会,聆听美妙的音乐;可以到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旅行”等。

解析本题考查电视的功能,要紧扣材料并结合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第(1)问,要依据材料,指出电视传播资讯的功能。

第(2)问,要围绕电视的娱乐功能作答。

第(3)问,要根据材料三说明电视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