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油工艺技术简介1共37页
试油知识简介

试油知识简介第一部分:常规试油技术一、概念试油:利用一套专用的工具、设备和方法,对井下油气层进行直接测试,并取得有关资料(如产能、压力、液性、温度等)的工艺过程。
试油分为:常规试油和科学试油常规试油: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老的试油取资料方法。
现在习惯上把地层测试以外的试油方式统称为常规试油。
主要工作内容:通过传统的试油工艺技术手段,取得地层的产能、压力、液性、温度等项资料,进而给该地区下结论(定性)。
常规试油一般要求试油井段上、下无射孔井段。
二、试油的目的和意义:1、探明新区、新构造是否具有工业油气流;2、查明油气田的含油面积及边界情况、生产能力及驱动类型;3、验证储层产能及利用测井资料解释油气层的可靠程度;4、测得有关分层资料,为计算油气田储量及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5、通过试油给该地区下结论,作出评价,为下步勘探工作指明方向,为开发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
三、试油工作要求:施工后的井(层)要做到“三不”、“四清楚”,资料齐全、准确、及时。
“三不”即不漏取一个数据,不错取一项资料,不堵塞一个油层,尽最大努力解放油层,恢复油层自然产能。
施工完的井(层)要做到“四个清楚”,即液性清楚、产能清楚、压力清楚、井下情况清楚,做到试一层清楚一层,试一口清楚一口。
四、常规试油基本工序:1、试压、通井、替泥浆(或洗井)、探人工井底;2、射孔、观察油气显示、检查射孔质量;3、求产:包括自喷求产、测液面求产、抽汲(或提捞)求产、泵排求产;4、测压:测取井底流动压力及地层静压资料,包括自喷井井口油压、套压资料。
5、油层改造:对双低(低产、低渗)产层进行强化处理。
6、封层:封闭产层。
一般有注灰、打桥塞、下封隔器、填砂等。
五、各工序解决的问题、录取资料项目及要求:(一)通井:用一定长度和外径的通井规,将套管畅通至人工井底或要求的位置,以保证射孔和其他作业的顺利进行;1、录取资料项目:通井起止时间,通井规或刮管器外径、长度,油管类型、规格及根数,通井深度、实探人工井底深度、末根方入。
试油工艺

二、普通试油技术
• 试油有严格的技术规程,包括一系列的工序。钻井中途测
试和完井测试的试油工序不同。
• 中途测试是在钻井过程中的裸眼井进行的,因此,必须做
细致的工作以确保测试工具能顺利的下井、座封、测试和
起出。
• 我们主要讲完井试油工序,其主要的试油工序如下:
非自喷井常规试油过程
通井 洗井压井 试压 射孔 抽汲 气举 替喷 提捞 求产量 测温测压 取样
• 按射孔时井筒内到射孔段中部的射孔液柱压力与
射孔段地层压力之比,可把射孔分为正压射孔和 负压射孔两种。
(二)射孔
1.正压射孔
• 射孔时,射孔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称为正压射孔,常见于
套管常规电缆射孔,便于减少射孔成本。 • 射孔前替入射孔保护液,射孔静液柱压力大于地层静压,但 正压值应尽可能低,应不超过地层压力的5%。 • 由于正压射孔后,井筒液体可能流入地层,容易造成地层污
一、概述
试油技术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前——我国试油技术仿照前苏联的 试油工艺方法。
• 特点:没有地层测试和测试资料处理解释的技术内容。 缺点:试油周期长,获取的地层参数少,资料可靠性差,资料 质量人为因素影响大。目前,习惯上称之为常规试油方法,该 试油方法在评价低渗透油气层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优势。
一、概述
•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将地层测试技术与我国常规试油方法相结
合,针对我国油气藏的地质条件,经过10年的试油生产实践,到20
世纪90年代初期,基本形成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试油技术——科学 试油系统工程。
• 又经过1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和生产实践,目前,科学试油系统 工程已在各油田广泛应用,为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事业做出了重 大贡献。
试油新工艺、新技术简介

1、刮管器对油层套管刮管(包括5”、7 ”套管),目的: 解除水泥环、厚泥饼等影响封隔器密封性。
2、通井规通井、替泥浆洗井,要求通直封隔器座封井段 以下,目的:保证测试工具顺利下入。
3、下射孔测试联作管柱。 4、电测校深,使射孔枪对准目的层。 5、换装测试井口,联接测试管线。 6、射孔、测试(测试制度一般要求实行“两开两关”
试油新工艺、新技术 简介
一、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
1.工艺管柱
管柱组合: 射孔枪+压力启爆器+减震器 +筛管+RTTS封隔器+安全接 头+压力计托筒+测试阀+油 管(或钻杆)+循环阀+油管 (或钻杆)+测试井口
2.工艺原理
在井筒为清水条件下,按设计的射孔测试 联作管柱依此下入井内,通过电测校深,使射 孔枪对准目的层,让封隔器座在测试层上部的 套管上,使环空压井液与测试层隔开,然后由 地面控制将测试阀打开,此时射孔井段通过筛 管、测试阀与油管或钻杆连通,油管或钻杆内 的液垫高度就决定了对地层的负压差值。然后 通过投棒或环空加压引爆机械式启爆器或压力 式启爆器进而引爆射孔枪从而使地层内的流体 立即通过筛管的孔道和测试阀流入油管内,直 到流出地面,通过测试井口(或采气井口)进 行测试求产。
3、工艺优点
(1)超正压射孔能够增大延长地层裂缝的形成 (超正压射孔形成的裂缝可延长到4~5米), 而通过酸化,可更加扩展和延伸射孔形成的裂 缝,从而改善流动通道,提高井口测试产能。
普通试油工艺

第二节 完井试油技术
试油有严格的技术规程,包括一系列的工序。钻井中途测 试和完井测试的试油工序不同。
中途测试是在钻井过程中的裸眼井进行的,因此,必须做 细致的工作以确保测试工具能顺利的下井、座封、测试和 起出。
率大于水层电阻率。 (2)录井岩屑油斑级以上、气测又异常明显、测井解释为差油层。 (3)特殊岩性(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具油斑显示、气测异
常井段。 (4)综合解释为油层、水层界限不清的层段。 (5)钻井过程中井涌、井漏、放空、裂缝、地质录井见显示井段。 (6)主要目的层为水层。
第一节 概述
3.评价井——工业勘探的油田详探阶段
第一节 概述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引进美国的以地层测试技术和 测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为主,包括油管传输负压射孔、地面 油气水分离计量、电缆桥塞等一系列技术; 地层测试和测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的特点是:能直接取得 或计算出的地层参数和流体特性参数达30项之多,测试时 间短、效率高、见效快,资料准确可靠、无人为因素影响, 可以从动态角度,直接录取油气藏生产状态下的参数。
分析地层资料,分清重点层位和次要的验证层位,提出不同的取资料 要求,切忌分层过细,主次不分,造成试油时间拖得很长。 有时在一个新区头几口预探井,为迅速取得“揭开一点,推动全局” 的形势,在确定层位时首先打开最理想层段,以尽快取得资料。
第一节 概述
试油选层原则是: (1)录井岩屑油斑级以上、气测异常、测井解释为油气层、测井电阻
一.通井、洗井、冲砂
洗井液用量不得少于井筒容积的两倍、排量大于 500L/min。连续循环两周以上。将井内泥浆、污物及沉 砂冲洗干净,达到进出口液性一致。机械杂质含量小于 0.2%。
试油工艺

6、地锚外露不超过100mm,地锚鼻子开口应与拉绷绳的方向相垂直,销子不 缺帽并上满扣,花兰螺丝有调整余地,挂环要焊牢,不得有变形,地锚有防 水台;地锚地点不应松软、有积水;当施工井的井深超过3000m或者处理井 下情况提升负荷超过360kN时,后头道绷绳,每道均用两个麻花钻地锚进行固 定;安装时,不得重复使用原有的旧地锚坑眼
迁装阶段
一、搬迁: 1、准备 ⑴井场调查 ⑵车辆及吊装工具的准备 ⑶物资的归类、包装及整理
2、操作步骤
3、操作要求
4、注意事项
迁装阶段
一、搬迁: 1、准备 ⑴井场调查 ⑵车辆及吊装工具的准备 ⑶物资的归类、包装及整理
2、操作步骤
3、操作要求
4、注意事项
迁装阶段
三、井架的起放 1、绷绳坑的准备 2、井架基础 3、井架起放过程的事故易发环节 4、事故预防措施
作业施工阶段
(三)射孔过程中应收集的资料 时间(起,下,点火),压井液名称及性能,负 压掏空深度,射孔层位,井段,厚度,射孔方式, 枪(弹)型,孔数,孔密,实射孔数,发射率, 油气显示(过油管弹射孔时应录取井口压力)
作业施工阶段
四、 替喷:
1、替喷的定义: 替喷就是用相对密度较小的液体将井内相对密度较大的液体替换出来,从而降 低井内液柱压力的方法. 2、替喷的方式 一次替喷 二次替喷 三、替喷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施工阶段
3、采用循环压井时,若循环不通,严禁硬憋将压井液挤 入地层。 4、压井后停泵观察30min,井口无溢流为压井合格。 5、压井时,不应在高压区穿行;如出现刺漏,应停泵放 压后再处理;开关高压闸门应侧身操作。
6、为保护油气层,应避免压井时间过长,以减少对油层
的污染。 7、压井失败必须查明原因,不得任意加大压井液 的度。
试油工艺技术

试油工艺技术试油工艺技术是指在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为了评价油井和油田的产能和储量,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方法,对地下储层中的原油进行有效采样和测定的技术过程。
首先,试油工艺技术的基本流程包括采油、分析和评价。
采油是指通过钻井设备将地下原油采到地面,分析是指对采集到的原油进行化验和测定,评价是通过分析结果,判断油井的产能和储量情况。
试油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手工采样法、滴水采油法和声波法等。
手工采样法是最常用的试油方法之一,通过钻井设备将原油采到地面,然后进行化验和分析。
滴水采油法是通过引流管将井下原油采至地面,通过计量判断油井产能和储量。
声波法是利用声波技术对地下储层进行扫描,根据反射波的强弱来判断储量和产能。
在试油过程中,要注意原油的采集、保存和分析。
首先,原油采集要遵循规范操作,保证采集到的样品能够代表地下储层的状况。
其次,采集到的原油要储存于密封容器中,以防止样品受到外界污染和氧化。
最后,原油分析要利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测试方法,包括密度、粘度、含硫量等参数的测定。
试油工艺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评价油井和油田的产能和储量,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通过试油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判断油井的生产潜力,指导合理的油井开发策略。
同时,通过对地下储层的分析和评价,可以预测油田的产能和储量情况,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试油工艺技术是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通过一系列实验和分析方法,对地下储层中的原油进行有效采样和测定,以评价油井和油田的产能和储量。
通过应用试油工艺技术,可以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指导合理的油井开发策略,预测油田的产能和储量情况。
试油新工艺、新技术

3、锚定式永久封隔器完井工艺
(1)管串结构 筛管+球座接头+特殊 扣防硫油管+锚定式封隔器 +滑套+伸缩器+特殊扣防硫 油管。
(2)管柱中有关主要工具的作用
a、球座接头:用于管内封堵后进行蹩压坐封封 隔器作业。 b、锚定式永久封隔器:封隔油层套管与产层, 使套管在完井作业及开采期间不承受高压和腐 蚀。 c、滑套:作为替喷、酸化、压井等作业的循环 通道。 d、伸缩器:补偿油管因井下压力、温度变化而 产生位移的行程,防止油管变形。
试油新工艺、新技术 简 介
一、射孔测试联作工艺技术
1.工艺管柱
管柱组合: 射孔枪+压力启爆器+减震器 +筛管+RTTS封隔器+安全接 头+压力计托筒+测试阀+油 管(或钻杆)+循环阀+油管 (或钻杆)+测试井口
2.工艺原理
在井筒为清水条件下,按设计的射孔测试 联作管柱依此下入井内,通过电测校深,使射 孔枪对准目的层,让封隔器座在测试层上部的 套管上,使环空压井液与测试层隔开,然后由 地面控制将测试阀打开,此时射孔井段通过筛 管、测试阀与油管或钻杆连通,油管或钻杆内 的液垫高度就决定了对地层的负压差值。然后 通过投棒或环空加压引爆机械式启爆器或压力 式启爆器进而引爆射孔枪从而使地层内的流体 立即通过筛管的孔道和测试阀流入油管内,直 到流出地面,通过测试井口(或采气井口)进 行测试求产。
二、射孔酸化测试联作工艺
1、工艺管柱
管柱组合: 射孔枪+压力启爆器+减震器 +筛管+RTTS封隔器+安全接 头+压力计托筒+测试阀+取样器 +OMNI循环阀+RD安全循环阀+ 油管+测试井口
常规试油工艺

第二部分 试油设计
试油(气)工程设计
依据试油(气)地质设计提供的数据、要求和建议,通过参数计算 ,优选并确定合理的试油(气)工艺的指导性文件。 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依据。根据油气井地质、工程基本情况 和石油行业与试油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提出试油(气)工艺 和技术要求,达到试油(气)地质目的要求,为制定试油(气)工艺和 计算工艺参数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导施工设计和现场施工。(2)试油 (气)工艺及参数计算与选择:射孔、诱喷、排液、洗井、求产、压井 、封层及封井工艺的确定,套管柱强度计算,井内管柱变形、强度计算 ;(3)试油工序;(4)试油设备及仪器仪表;(5)试油工具;(6) 试油器材;(7)试油主要管柱图;(8)试油地面流程图;(9)试油 周期;(10)试油健康安全环保。 试油(气)工程设计要充分考虑试油目的和要求、井筒状况、邻区 邻井试油情况、设备能力、工艺发展及技术进步要求。
实现地质目的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勘探效益的重点
第一部分 试油概论
地球物理 钻井 录井 试井 采油(气)等 测井 试油(气) 工 程 实 施
工 艺 技 术
地层产能、液性、压力、温度 综 合 分 析 解 释 评 价
给地层和油气井下结论
第一部分 试油概论
试油(气)技术包括通井、洗井、射孔、压裂酸化(措施 改造)、诱喷与排液、求产(地面分离计量)、测试试井及资 料分析处理解释等一系列单项技术
交流提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试油概论 试油设计 试油工序 试油工艺 试油资料的认识 几点认识 主要的压裂装备
第一部分 试油概论
井筒技术的地位
勘探开发过程
地质目标的确定 地 质 研 究 地质目的的实现 钻 井 录 井 测 井 试 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氮气,利用液态氮气的膨
胀能,将井筒内的压井液替
出,降低井筒内液柱压力,
从而达到诱喷或排液的目的。
该工艺不受目的层埋深限制, 但受套管抗压强度的制约。
目 的
适用于有油、气的井层。
层
若目的层已射开,该工艺对 地层会造成二次伤害。
9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六)
汽化水
地面先用压缩空气机向井内注入
水层(含油水层)
日产液量大于20方,统一 用6mm油嘴控制求产,小 于20方,一律畅放求产。
每2h记录油、套压一次。 每班测气一次,若“U”型
管中装水,仍测不出气时, 则气产量可不计。
产量稳定标准:连续求产 三个班,产量上下波动小 于15%为合格。
17 05.04.2020
4、自喷气层求产
入压缩空气,利用压缩空气
的膨胀能,将井筒内的压井
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降低井筒内液柱压
力,从而达到诱喷或排液的 目的。
目
该工艺适用于目的层埋深小 于1500m的井层。
的 层
有油、气的井层不宜使用。
若目的层已射开,该工艺对 地层会造成二次伤害。
8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五)
液氮
地面用液氮泵向井内注入液
1 05.04.2020
试油的目的
试油是油气勘探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后 的一个环节。简单地讲,试油就是利用专用 设备采用一系列复杂的工艺技术手段,使油 井处于临时生产状态,从而获得在动态条件 下的所试层段产能、压力、液性、温度及有 关地层参数,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 科学可靠的依据。
试油是一个系统工程,工序十分复杂,但概 括起来讲,其基本工序主要包括通井、替泥 浆、射孔、下管、地层测试、诱喷、求产、 洗井、压井、封层。不同的工序组合,形成 不同两种试油方法,即常规试油和地层测试 (见图1、图2)。
内容简介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通过录井、取芯及 电测等手段,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识别可 能的油、气、水层,但这仅仅是建立在 静态基础上的认识,这些信息只能告知 我们地层含有油或气,而这些油气能否 流动?是否具备开采价值?就是试油所 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试油的目的、试油基 本工序、常规试油、地层测试及所取得 的试油地质资料。
压缩空气,泵压达到12MPa后,
再用地面泵同时注入清水,进入
井筒的清水在高压作用下,与压
缩空气混合形成汽化水,利用汽
化水的膨胀能,将井筒内的压井 液替出,降低井筒内液柱压力,
目
从而达到诱喷或排液的目的。
的
该工艺最大掏空深度2500m。
层
有油、气的井层不宜使用。
若目的层已射开,该工艺对地层 会造成二次伤害。
有油、气的井层不宜使用。 该工艺对地层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目 的 层
11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八)
1、非自喷层求产
在常规试油中非自喷层求产目前主要采 用测液面的方法求产,即井内液面降至 规定标准后,下压力计实测24小时液面 恢复曲线(见图3),并用同一支压力 计补测液面点2个(见图4),时间间隔 不得小于16小时;或者下入同一支压力 计同一深度测四个以上液面点,间隔时 间不得小于16小时,以作出正常的产率 曲线为合格。
发射率大于80%, 否则补孔。
组合 方式
枪型
弹型
穿深 (mm)
套管 尺寸
1 89 89 580 127
2 102 102 600 139.7
3 102 127 710 139.7
4 127 127 710 177.8
7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四)
气举
地面用压缩空气机向井内注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二)
替泥浆
管柱完成深度必须在通井深度 附近,保证将通井深度以上的 泥浆全部替洗干净。
所用清水必须保证干净,并与 地层水有明显区别。
用水量一般不少于井筒容积的 1.5倍,进、出口液性一致为合 格。
6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三)
射孔
按照传输方式划 分,射孔可分为 电缆传输射孔和 油管传输射孔。 按照射孔枪和射 孔弹组合方式划 分,射孔可分为 四种,见右表。
2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一)
通井
目的检查套管、井身质量、 探井底
通井规外径不得小于套管内 径的6—8mm
通井规大端长度不得小于 0.3m
探得井底后加压不得超过 20KN
3 05.04.2020
常见的完井方式
4 05.04.2020
常见的完井方式
5 05.04.2020
10 05.04.2020
常规试油基本工序及质量要求(七)
抽汲
以地面提升设备为动力,以5/8英 寸的钢丝绳为引绳,钢丝绳一端 缠在作业机滚筒上,另一端连接 专用油管抽子,然后从油管内下 入井内,采取上提下放抽子,将 井内液体举升到地面,达到排液 的目的。
该工艺最大抽汲深度1800m,适用 于产量大、水性不可靠的水层排 液。
准见表1; 井口压力、产量稳定后,
测两个流压,测压时间 间隔不得小于8小时; 若产量下降,流压呈下 降趋势,则补测第三个 流压; 量油时必须测气,若油 水同出,则必须计量油、 水量,
自喷油层求产流程图
井口 油嘴 分离器 计量罐 流量计
15 05.04.2020
表1、自喷油层、含水油层求产合格标准
日产油量(t) 求产时间(h)
大于500
8
500—300
16
300—100
24
100—20
32
小于20
48
波动范围 小于5% 小于10% 小于10% 小于10% 小于15%
16 05.04.2020
3、自喷油水同层、水层求产
油水同层 分别计量油水量,
并以班为单位计算 出油水比; 水性稳定,并符合 区域规律; 产量稳定标准:连 续求产三个班,上 下波动下于15%为合 格。
12 05.04.2020
图3 实测液面恢复曲线卡片示意图
基线
液面恢复曲线
压力(MPa)
时间
13 05.04.2020
图4 实测液面点卡片示意图
基线 压力线
14 05.04.2020
2、自喷油层、含油水层求产
根据油井自喷能力,选 择合适的油嘴求产;
求产工作应连续进行; 求产时间及产量稳定标
1.若气层中含油、水,分 别计算其产量;
2.求产期间,只需求得一 个高回压下稳定产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