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和默写句子

合集下载

《老子》四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老子》四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老子》四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常识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老子》:又称《道德经》,属于“三玄”(《老子》《孟子》《庄子》)之一,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文化知识:①古代的车。

古代车中作为载车部分的车厢,叫“舆”。

“舆”的左右两边立的栏杆和木板,叫輢,车的运转部分主要包括轮和轴。

轮的中心是一个有孔的圆木,叫毂,用以贯轴。

车轴横在舆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舆的底部安上两块木头,用绳索把轴绑在上面。

它的形状像个趴伏着的兔子,所以叫伏兔。

②户。

本义指单扇的门,引申为房屋的出人口。

一家人住在一个门内,“户”又引申为家庭单位。

③室。

上古宫室中供人居住睡觉的房间,在堂(上古宫室的主要部分,位于整座宫室前部正中,用于举行各种典礼、接见宾客等)之北。

有户(门)与堂相通。

室南墙上有牖,户偏东,牖偏西,左右对称。

二、重要词语释义三十辐共一轂(车轮的中心位置,与辐相接),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和泥)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门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企(踮起脚跟)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显露)者不明,自是(正确)者不彰。

自伐(自我夸耀)者无功,自矜(自我夸耀)者不长(长久)。

登泰山记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登泰山记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登泰山记》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关于作者:姚鼐(1732年T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

清代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槌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姚鼐治学以经学为主,兼及子史、诗文。

他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槌,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概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

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著有《惜抱轩诗文集》,编有《古文辞类纂》等。

文化常识: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②我国古代四大方位的代称:现在的地理方位是用东、南、西、北表示的,在古代,我国则以“青龙”“白虎” “朱雀”“玄武”来表示。

玄武在我国古代神话中通常指北方之神,故唐朝长安的玄武门即北门。

青龙是东方之神,在东海之滨有历史名镇青龙镇,此外尚有青龙河、青龙塔、青龙港等,它们的位置都在东方。

朱雀是南方之神,我国众多旧城的南门均以朱雀冠名,如金陵的朱雀门、长安的朱雀门等都是著名的古迹胜地。

白虎是西方之神,古人因“白虎”含有贬义,所以甚少以其作地名,常用于禁入的要地之名,如白虎堂、白虎厅、白虎庙,以白虎之势喻地之紧要,这些地方的大门都是朝西的。

③中国四大古建筑群:岱庙、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

夜间时辰五更五鼓五夜现代时间④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首尾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⑤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

” (《左传・靖之战》),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J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皇帝生前也可以叫,说的是年份,后人以此代指皇帝。

文学常识默写检测

文学常识默写检测

古代文学常识及古代文化常识默写检测(一)孔子1、孔子名,字,家,家,(学派)创始人。

2、孔子学说基本核心是。

3、文学成就:编著编订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和史学著作、。

4、《论语》是编的,主要记述。

老子1、老子原名,字,又称,后人称其为。

道教对老子尊称,他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家和家,(学派)创始人。

2、老子思想主张,其理想的政治境界是。

3、老子存世著作《》,又称。

墨子1、墨子,名,家、家、家、家、家,(学派)创始人。

2、墨子反对,提倡。

有一书传世。

孟子1、孟子,名,字,家、家、家,学派代表人物,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又称之为。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的门人。

2、孟子著作有一书。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提出学说和观点,现将此学说称为。

庄子1、庄子,名,曾作过,家、家、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与道家始祖并称。

后人称其为。

2、庄子的思想主张为和。

主要作品有,又名,现存篇。

荀子1、荀子,字,家、家,学派代表人物,集大成者。

2、荀子提倡,常被与孟子的比较。

、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

主要作品有。

韩非子1、韩非子,家、家、家和家,的集大成者,后世称或。

他和都是荀子的弟子。

2、韩非主张、、、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

韩非提出了的理论。

主要作品,全书共篇。

屈原1、屈原,名,字。

我国第一个、诗人,开创,被列为。

2,、屈原主要作品有、、、。

名言名句、文学常识默写(湖北高考指定篇目)

名言名句、文学常识默写(湖北高考指定篇目)

"
39 . 爽籁 发而 清风 生 ,
绿竹 ,
6 1. 西 当太 白有 鸟道 , 山摧 壮士死 , 回 日之高标 , 尚 不得 过 ,
; 邺水 朱华 ,
4 0. 天 高 地 迥 ,
兴尽悲来
1 . 关 山难 越 4
萍水相逢
" 们 参历 井仰 胁 息 , 连峰 去天不盈尺 , 喧脸 , "
" 飞湍 瀑流争 ( 5蜀道难 6)
47 .
" 此情 可待 " ( 5锦瑟 6)
44 . 桑 之未 落 , 其 叶沃 若 "
,
!
"
, 三岁食
64 . 楚 天千 里清秋 ,
楼头 ,
" 落日 ( 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6)
" 丛
" 总角之 宴 , ( 以上 出 自5诗经 # 氓 6)
, 哀 民生 之 多 艰 "
树犹如此 !
65 . 江 间波 浪兼天 涌 , 菊两开他 日泪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募呻嗅学忌 高 三 二 轮 复 /专 题# 语 文
向荣 , " 善万物之得 时 , " 登 东皋 以 ( 以上 出 自5归去来兮辞 6) ;人杰地灵 , 5 5. , ; 狗吠 深巷 中 , 鸡 ( 以上出 自 5归 园田居 6 )
8 飞 j 内
54.
, 池 鱼思故 渊 " 开荒 南野 际 ,
32 . 怀 良辰 以孤往 , 舒啸 , 33 . 物 华 天 宝 , "
8. 国 破 山 河 在 , 城 春 草 木 深 " " 白头搔
,
" 窈 窕淑女 , 君 子 ( 5诗经 # 关雌 6)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第二章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专题十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写出以下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祸害常积于忽微, .②天假设有情天亦老,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 .⑤ ,蜡炬成灰泪始干.2、默写以下古诗文①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②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证·季氏?〕③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④新松恨不高千尺,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⑤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3、补出以下各句的上句或下句.,我以我血荐轩辕.独学而无友, .博学之, , , .三更灯火五更鸡, , ,白首方悔读书迟.4、名句名篇默写.(1)人谁无过, , .(2)面壁十年图破壁,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 !5、填空. ①默写?咏柳?一诗并指出作者及其朝代.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②根据内容写出作品及其作者、朝代.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作者〕那首有名的?绝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句鹂鸣鹭飞,自由自在;三句自己终日而对雪山,绝非故土景色;四句眼看吴船,买掉无门.这四句乍一看来,好似各有不相干,却表现出一种思归不得的心情.6、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句子.①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乐府歌辞·长歌行?③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赠汪伦?⑤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王安石?元日?7、默写填空〔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王勃?滕王阁序?〕〔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白爵然泥而不滓者也., .〞这两句话出自 ,作者是 .〔3〕“二十四桥仍在 , .〞此句出自?扬州慢?,作者是代的 .8、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 ,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滕王阁序?〕〔2〕屈平正道直行, ,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3〕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氓?〕9、补写出以下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屈原列传?〔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苏轼?赤壁赋?〕〔4〕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5〕细雨微风岸,桅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10、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1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空缺的局部.〔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诗经·氓?〕〔2〕山不厌高, . ,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3〕单独莫凭栏,无限江山,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4〕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5〕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12、根据语境填空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宋代词人 ?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 〞,更常被用来表现亲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13、补写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叶上初阳干宿雨, ,.〔周邦彦?苏幕遮?〕〔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14、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剑阁峥嵘而崔嵬, ,.〔李白?蜀道难?〕〔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杜甫?旅夜抒怀?〕〔3〕举酒属客, , .〔苏轼?赤壁赋?〕15、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李白?将进酒?〕〔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长亭送别?〕〔3〕然那么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 .〔苏洵?六国论?〕16、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局部.〔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2〕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处? .〔柳永?雨霖铃?〕〔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17、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 〔姜夔?扬州慢?〕〔3〕 ,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18、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君不见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 ,; ,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齐桓晋文之事?〕19、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 〔1〕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 ,.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2〕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3〕积土成山, ; ,蛟龙生焉;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20、依据前后文在横线上补写原句〔1〕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屈原列传?〕〔2〕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诗经·氓?〕〔3〕千古凭高对此, .六朝旧事随流水, .〔?桂枝香·金陵怀古?〕21.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的空缺局部.①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②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苏轼?赤避赋?〕.22.补充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2〕民生各有所乐兮, .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23.任选两句填空〔多项选择扣分〕①文章千古事, .〔唐·杜甫?偶题?〕②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宋祁?玉楼春?〕③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东林书院楹联〕④穷那么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24.补写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2〕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王实甫?西厢记?〕25.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韩愈?师说?〕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③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

大学之道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大学之道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大学之道》必备文言知识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常识关于《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是“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一、“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之一,“十三经”(《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之一。

东汉郑玄作主”位居“三木L”之首。

关于、大学》:《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其他知识:①天子指古代臣民对帝王的尊称。

②庶人指平民百姓。

二、重要词语解释大学之道,在明(形作动,弘扬)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知止(目标,指“至善”)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深),虑而后能得(收获)。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获得知识)。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屈原列传》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常识作者: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力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二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三百七十多句,两千四百多字。

诗题“离骚”二字,司马迁解释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默写+日积月累+文学常识默写强化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默写+日积月累+文学常识默写强化练习

六上古诗词日积月累现代文要求背诵段落文学常识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单元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
取蛙声一片。

17.
22.排比句的句子特点是什么?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23.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

(1)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4.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25.解释词语
26.文学常识补充。

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通常是被用来表示文人君子身上所带有的美好品格。

除此以外,梅象征着坚守自我的高洁之士,兰象征恣意潇洒不理俗世的世上贤达,竹象征有不屈骨气和谦虚胸怀的谦谦君子,菊则象征隐居山林的世外隐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