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美学第一次作业
电大开放教育《美学原理》一体化设计

甘肃电大开放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原理》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辅导老师:张坤一、课程概况1、课程性质: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2、学分学时:3学分、54学时3、辅导教师:张坤邮箱:dxddzk1974@二、课程教学资源1、课程性质与任务“美学原理”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一门通识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结合人们的各种审美活动,讲解各种基本的美学现象、美学知识和美学理论,使学生了解美对人生的影响、审美活动的确意义、审美的基本内容,认识审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美学概念和常识,掌握关于美、美的产生和审美活动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觉审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
开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从各科类大学生的普遍需求出发,兼顾文理科学生的不同审美情趣和审美实践,注重通识性美学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美学理论应用到生活中的审美实践中,激发学生在美学理论指导下创造美的热情。
2、教学基本要求①正确认识美的性质和特性、生活和美学的关系、人生和美的关系。
②准确理解美学的重要概念,如真、善、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形式美、优美、崇高、美感、审美心理等。
③正确理解美学基本原理,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美学现象和审美实践进行分析,自学运用美学理论从事美的创造活动。
如理解并掌握形式美的几项主要法则的具体内容,并运用这些法则赏析书法、建筑、音乐等艺术作品,或解决实际的家居设计、图书封面设计当中的基本问题等。
④了解内外美学研究的一般状况和最新发展,正确认识国内外美学研究成果。
三、整合应用建议本课程有较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其中文字教材是平时学习和期末复习考试的依据。
辅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除文字教材以外的各种媒体资源,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媒体学习:(1)对于方便上网的同学可以以网上的辅导文本、直播课堂和互动资源为主;(2)对于不方便上网的同学可以以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为主,但也要创造机会利用网上各种资源。
美学原理课程平时作业

美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摹仿说“摹仿说”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源因。
4.劳动起源说把劳动看作文学发生的原因,以劳动为中心,并结合其它因素来说明文学起源的过程。
这一理论是对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的一种综合,因而比后者包含更多的合理性。
二、问答题1.为什么审美发生是“多元决定”的?审美发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感知信号的渠道是多元的,接受评价的角度是多元的,社会参与的结构也是多元的,一般只要涉及对审美发生影响的方面都不是单一角度的,这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来进行探索。
至于各门原始艺术形式的出现,更是难以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原因。
因此,在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这样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问题上,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恐怕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探讨审美发生和审美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①考古学方法。
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途径。
②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
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
美学概论复习作业答案-百度文库

《美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形成性考核(一一、填空题1.就美学的内容而言,基本上包括(美学理论、(美学史和(门类美学三个部分。
2美论、美感论和美的形态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骨干”。
3艺术美论、审美论和美育论构成了美学理论的丰满的“血肉”。
4.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且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包括概括性、联系性、情感性和创造性。
5.审美关系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_的统一;是_真_与__善_的统一。
6.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我们可以把它分作三种:认识关系、功利关系_和审美关系。
二、名词解释1.美学:哲学的一个分支,论述美和美的事物,尤指对审美鉴赏力的判断。
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的审美感知能力,是一种以主观的情感体验去观照自然和现实,让审美对象激发主体的情感,又将主体的情感溶入审美对象之中的表象运动。
3.美感:美感指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形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4.审美个性:审美个性是通过群体的审美意识的渗入和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而展现丰富的、多样的审美特征。
三、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美在于客观形式”。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只是对美作了一些经验性的描述和归纳,缺乏普遍意义。
因为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
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才体现了美的本质。
2.“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
答:此观点错误。
这种观点主要是用精神分析美学,它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和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它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主观的形式去理解。
四、简答题:1.简述黑格尔关于美的基本观点。
(1从内容与形式的辨证统一考察美;(2从历史主义方法出发去考察美的本质(3从以“劳动”为中介的主体和对象统一出发去考察美。
外国文学作业

外国文学第一次作业(1---2章)一、名词解释1、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为人民口头创作的结晶。
它广泛反映了古希腊人民在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与思想状况,具有卓越的艺术性,影响深远。
2、普罗旺斯抒情诗--中世纪骑士抒情诗最早兴起源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被称为"普罗旺斯抒情诗",这种抒情诗骑士抒情诗对欧洲抒情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它的中心主题是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经典作品《破晓歌》写的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幽会之后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生活气息浓郁,突破了宗教的禁欲主义桎梏。
3、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在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它大多描写城市下层人物的生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
它多用自传体和回忆录形式写成,主人公多为(流浪者),最著名的作品是《小癞子》。
4、"福斯塔夫式背景" --"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对莎士比亚现实主义创作艺术成就的评价,指莎士比亚通过置身于五光十色社会中的艺术形象,来展示历史的真实和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
福斯塔夫是莎剧《亨利四世》中的一个艺术形象。
他既不算是一个地主,又还没有成为一个资本家,而这两方面的东西在他身上又都有反映。
这是一个社会交接时期具有新旧制度烙印的典型形象。
莎士比亚利用这一艺术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英国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这一历史过渡时期的生活现实。
二、简答题1、古希腊的三大悲剧诗人都是谁?他们各有什么代表作?(学习指导P19 .2)2、《荷马史诗》的主题思想(P24-1 P25-4)3、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意义(P31-2)4、《堂吉诃德》的社会意义及主人公的形象特征〔P35-1、2〕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P27-1、2〕2、分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深刻的思想内容。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及答案

0841《艺术概论》网上作业及答案第一次作业1:[填空题]戏剧角色名目繁多,大致分四类、、、。
参考答案:旦、末、净、杂2:[填空题]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价值和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参考答案:文化、审美3:[填空题]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和。
参考答案:彩陶纹饰、岩画4:[填空题]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
参考答案:物质媒介5:[填空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它产生的时代上自初期 ( 公元前 11 世纪) ,下至春秋中期 ( 公元前 6 世纪) ,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
参考答案:《诗经》、西周6:[单选题]交响诗《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是()。
A:穆索尔斯基B:鲍罗丁C:米约D:里姆斯基参考答案:B7:[单选题]国画又称之为()。
A:版画B:水粉画C:油画D:水墨画参考答案:D8:[单选题]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是()。
A:形体B:比例C:空间D:色彩参考答案:C9:[单选题]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的作品。
A:卫协B:石涛C:李政道D:顾恺之参考答案:D10:[单选题]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A:实践活动B:精神意识C:情感需要D:生活娱乐参考答案:A11:[论述题]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1 )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 2 )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表现在:第一,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第二,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第四,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50题)1、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的“穷神变、测幽微”体现了美术社会功能中的()。
A.审美功能B.欣赏功能C.认识功能D.教育功能【答案】 C2、美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是()。
A.美术技法B.美术门类C.美术风格D.美术思潮【答案】 C3、在达维特的《马拉之死》欣赏教学(1课时)中,不合适的教学活动是()。
A.分析作晶的背景与艺术价值B.重点讲述人物的逸闻故事C.介绍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D.师生模拟作品所表现的情景【答案】 B4、《最后的晚餐》运用了哪种透视原理?()A.成角透视B.焦点透视C.散点透视D.平行透视【答案】 D5、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
A.技能欣赏B.技能鉴赏C.创作欣赏D.创作鉴赏【答案】 C6、关于朱砂的炮制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炮制时要用磁铁吸尽铁屑B.研磨至手捻细腻,无亮星为止C.水飞朱砂忌用铁器D.倾去上面的清水,取沉淀物晾干,再研细备用E.球磨水飞成细粉,60℃以下烘干,过九号筛【答案】 A7、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了一件名为()的灯具,利用了虹吸的原理,即使以今天的设计观点看,也是一件超凡脱俗的佳作。
A.树形灯B.银错铜牛灯C.铜雀灯D.长信宫灯【答案】 D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培养学生能力C.发展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答案】 B9、肉苁蓉饮片切面可见A.淡棕色或棕黄色点状维束管,排列成波状环纹B.棕色与白色组织相间,排列成大理石样花纹C.黄白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环状D.棕色形成层环,近方形或近圆形E.黄白色维管束,排列成双卷状【答案】 A10、药用部位为菌核的是A.松萝B.冬虫夏草C.灵芝D.猪苓E.马勃【答案】 D11、某高中生想学习“室内装饰”,他应该选修的课程系列是A.设计?工艺B.绘画雕塑C.电脑美术D.书法?篆刻【答案】 A12、某老师在欣赏课时,为了拓展学习内容,巧妙设计了“历史画能否被摄影作品所取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美学原理-尔雅通识-作业考试题满分答案

什么是美学(一)1“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A、黑格尔B、康德C、鲍姆嘉通D、海德格尔正确答案: C2宗白华认为,中国形而上学属于()的体系。
A、唯美B、生命C、唯心D、意趣正确答案: B3“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是由谁提出的A、王国维B、梁启超C、鲁迅D、蔡元培正确答案: D4西方美学的历史开始于1750年。
正确答案:×5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A、《美学散步》B、《文艺心理学》C、《西方美学史》D、《谈美》正确答案: A6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正确答案: C7西方美学历史的创始是谁:A、苏格拉底B、鲍姆嘉通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 C8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国美学大讨论的思维模式是:A、主客二分B、天人合一C、主客统一D、天人分离正确答案: A9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B、西方美学C、中国形而上学D、中国美学正确答案: D10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正确答案:√1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美好事物B、积极事物C、审美活动D、美丽景色正确答案: C12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正确答案:×13宗白华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风景交融渗透。
()正确答案:√14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A、梁启超B、蔡元培C、王国维D、华罗庚正确答案: D15王国维的作品不包括A、《宋元戏曲考》B、《人间词话》C、《谈美》D、《红楼梦评论》正确答案: C16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没有介绍的理论是:A、叔本华的悲剧理论B、里普斯的移情说C、弗洛伊德精神分析D、荣格的心理学理论正确答案: B17集中反映朱光潜先生致力于中西美学融合的是:A、《诗论》B、《西方美学史》C、《美学散步》D、《判断力批判》正确答案: A18西方美学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001)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填空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A.朱光潜B.蔡仪C.宗白华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卓越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卓越人社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C)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痴如醉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B)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全国大学生交流社区3 w+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8.被称作现代中国“美育之父”的是(C)A.梁启超 B.王国维 C.蔡元培 D.鲁迅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对学生的公正应该受到重视
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室美的评价,公正的地位明显比以前上升了,我认为这表明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从公正度上的在乎。
同时也表明现在的教师应需要公正地对待学生。
教师的博学和敬业固然重要,但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再博学多深的教师对学生不公正,也就是有偏见地对待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降低,从而对她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公正是教师该有的最基本的、最根本的素质低限,如果教师连公正都做不到那就损失了教师的名声,更谈不上教师美。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
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而社会上的公平也越来越重要,然而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
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平等对待差等生,一视同仁,实事求是,赏奖分明,因材施教,教师活动是一种职业道德实践活动,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
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然而,教师的公正正体现着师德,教师待学生公正学生才有可能进一步喜欢教师,支持教师,真正地从老师学到做人的道理。
从而老师也会更有激情去从事这份职业,提高自身的素质,扩展知识,爱护学生。
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作用。
教师的公正必须得到社会的重视,教师只有公正对待学生才可以得到学生的威信,更有可能趋向于做一名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