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素材
第七讲蜂窝移动多址接入技术-Xidian

12
载波干扰比与小区簇的关系
载波干扰比
假设某个小区中移动台接收到的最小载波功率为C,若只考虑该小区
的同频干扰且干扰小区数为K,则移动台接到收的载波功率和干扰功
率的比值可表示为
∑ C =
I
C I K
k =1 k
式中,Ik为第k个同频干扰小区的发射功率。
若考虑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则小区内移动台接收到的最小载波功率
话务量和呼损率
概念
语音通信中,业务量的大小用话务量来衡量,包括流入话务量
和完成话务量。
流入话务量取决于单位时间的呼叫次数和每次呼叫占用信道的
平均时间,即
A= S × λ
S: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间(小时/次),包括接续时间 和通话时间。
λ:每小时的平均呼叫次数(次/小时),包括呼叫成功和呼叫 失败的次数。
爱 尔 兰 呼 损 表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19
话务量和呼损率
如何计算每个信道可容纳的用户数?
忙时集中系数:最忙1小时内的话务量和全天总话务量的比,即
忙时话务量 K=
全日话务量
一般K取10%~15%。
假设通信系统中每个用户每天平均呼叫次数为C次/天,每
次呼叫平均占用信道的时长是T秒/次,忙时集中系数为K,则
微微蜂窝小区:实质就是微蜂窝小区的一种,只是它的覆盖 半径更小,一般只有 10m-30m;基站发射功率更小,大约在 几十毫瓦左右。其天线一般装于建筑物内业务集中地点。微 微蜂窝也是作为网络覆盖的一种补充形式,它主要用来解决 商业中心、会议中心等室内“热点”的通信问题。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ory
9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二)2024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二)引言概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蜂窝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基站和用户设备组成。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包括信道管理、移动管理、呼叫管理、资源管理和安全管理。
正文:一、信道管理1. 频率复用技术:介绍频率复用技术如频分复用(FDMA)和时分复用(TDMA),以提高频谱利用率。
2. 多址复用技术:介绍多址复用技术如码分多址(CDMA)和分组调度多址(TD-CDMA),以支持多用户同时传输数据。
3. 带宽分配:介绍如何通过动态频率分配(DFCA)和动态信道分配(DCA)等技术,根据用户需求分配信道资源。
二、移动管理1. 基站切换:介绍移动用户在不同基站之间切换的过程,包括小区搜索、测量和切换决策等步骤。
2. 手机定位:介绍如何通过不同定位技术如GPS和无线定位等,确定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
3. 用户鉴权和注册:介绍用户鉴权和注册过程,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接入系统并进行通信。
三、呼叫管理1. 呼叫建立:介绍呼叫建立过程,包括寻呼、呼叫请求和呼叫确认等步骤。
2. 呼叫保持与转移:介绍呼叫保持和呼叫转移等功能,以支持用户在通话中保持或转移呼叫。
3. 呼叫释放:介绍呼叫释放过程,包括正常释放、异常释放和强制释放等情况。
四、资源管理1. 功率控制:介绍功率控制技术,以确保系统中各个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在合理范围内,保证通信质量。
2. 频率管理:介绍频率管理技术,以平衡系统中不同用户设备之间的频率资源,避免干扰。
3. 带宽管理:介绍带宽管理技术,以合理分配系统中的带宽资源,满足不同用户的通信需求。
五、安全管理1. 用户身份认证:介绍用户身份认证技术,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接入系统并进行通信。
2. 数据加密与解密:介绍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以保证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防止恶意攻击:介绍常见的恶意攻击方式如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干扰攻击,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7章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本章提示
GSM系统是个时分多址系统,其功率发射是 在严格规定的时间窗内,以突发形式不停地 发射;所以接收机与发射机要保持严格地定 时同步。
GSM系统是一个数字蜂窝系统。为了便于系 统管理,它有条件安排9种逻辑信道,如何将 这么多逻辑信道映射到TDMA的物理信道上 (即信道组合)是很值得学习的。
2.基站子系统(BSS)
(2)基站控制器(BSC) 基站控制器是基站子系统的控制部分,起着
BSS的变换设备的作用,即承担各种接口及 无线资源和无线参数管理的任务。
2.基站子系统(BSS)
BSC主要由下列部分构成: 朝向与MSC相接的A接口或与码变换器相
接的Ater接口的数字中继控制部分; 朝向与BTS相接的Abis接口或BS接口的
2.基站子系统(BSS)
图7-3 一种典型BSS组成方式
2.基站子系统(BSS)
(1)基站收发信台(BTS)。 由基站控制器(BSC)控制,服务于某个小
区的无线收发设备,完成BSC与无线信道之 间的转换,实现BTS与移动台(MS)之间通 过空中接口的无线传输及相关的控制功能。 BTS主要分为基带单元、载频单元、控制单 元三大部分。
7.1.2 GSM系统与蜂窝结构 的关系
泛欧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在频分多址下的 时分多址,当它工作在跳频方式时,又引入了码分 多址。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也是蜂窝系统,即蜂窝区群结构 和频率复用。
蜂窝区群小区数的多少以及小区半径的大小,取决 于数字系统保证正常通信所需载干比和本地区业务 量的分布和大小。
本章提示
GPRS是GSM网络向3G演进的重要一步,被 称为2.5G技术。GPRS是基于GSM网无线接 口所开发的分组数据传输业务;是按需分配 占用信道资源,频谱利用率高。理论上数据 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171.2kbit/s,适合各种 突发性强的数据传输。
频分多址(FDMA)模拟蜂窝网

5.冲突退避
在前向控制信道的信令中每隔10位发一个 忙/闲标志位。当控制信道“忙”时,该比特 位为“0";当控制信道“闲”时,该比特位为 “1"。移动台在反向控制信道中发出预告信 息,表示要占用控制信道后,继续观察前向 控制信道的忙/闲位。如果基站同意它占用: 就将忙/闲位从“闲”改置为“忙”,同时也 告诉了其它移动台此控制信道己被占用。
话交换局之间可分为有线数据线路和有线话
音线路。
蜂窝系统的信道类型
有线数据线路
反向建立信道
市话局 MSC
前向建立信道
BS
MS
反向话音信道
有线话音线路
前向话音信道
五 控制信号及其功能
• 1.监测音SAT(Supervisory Audio Tone)
监测音用于信道分配和对移动用户的通
话质量进行监测。当某一话音信道要分配给 某一移动用户时,BS就在前向话音信道上发 送SAT信号。移动台检测到SAT信号后,就 在反向话音信道上环回该SAT信号。BS收到 返回的SAT信号后,就确认此双向话音信道 己经接通,即可通话。
公共陆地移动网 电话网
. MS
. BS MS
. BS MS
. BS MS
. BS MS
移动电话交换局
• MTSO(或MSC)是基站与市话网之 间的接口,是蜂窝网控制中心,它 不仅具有交换、控制功能,还具有 适应移动通信特点的移动性管理功 能,以完成移动用户主呼或被呼所 必需的控制。
基站
• 基站主要由基站控制器和多部信道 机等组成,信道机的数量取决于基 站同时与移动台通话的数目,它们 以频分多址方式工作,对每个用户 使用一对不同的双工频率进行发射 和接收信号。
移动台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课件

0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
网络架构与组成
网络架构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多个基站组成,每个基站覆盖一个蜂窝小区,小区之 间通过交换机和传输网络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架构。
组成元素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终端、基站、交换机、传输网络等组成,各部分 协同工作,实现无线通信。
网络规划与优化
网络规划
工作原理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通过将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 区由一个基站负责信号覆盖,实现用户之间的通信。
工作流程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用户注册、位置更新、呼 叫建立和释放等过程,涉及多个网元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工作 。
02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
多址接入技术
A
频分多址(FDMA)
将频带分成若干个小的频带,每个用户占用一 个小的频带,通过频带进行通信。
详细描述
随着技术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还提供 了多媒体业务,包括音频和视频内容的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欣赏音乐、观看 视频、进行视频通话等,享受更加丰富的多 媒体体验。
物联网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支持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数据传输,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 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还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支持各种物 联网设备的接入和数据传输。通过蜂窝网络,物联网设备 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采集、智能控制等功能,为智能 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05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与趋势
5G技术发展与趋势
5G技术发展
5G技术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一代,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能够 满足未来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5G发展趋势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的应用出 现,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无线 第7章 无线多址技术

跳频码分多址(FH-CDMA)。
第7.4节、码分多址
1、直扩码分多址(DS-CDMA) 在DS-CDMA系统中,窄带信号直接与伪随机序列(PN)相乘,PN码片
的速率比信息数据的速率要高若干个数量级,因此相乘后的信号频谱被
扩展到很宽的带宽,简称直扩码分多址。 DS-CDMA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PN码,并且与其它用户的PN码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
第7章、无线多址技术
内容介绍
多址技术也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甚至是移动通信系统换代 的一个重要标志。 蜂窝技术将无线覆盖区域规划成一个个的蜂窝小区。多址
技术则在一个无线小区内进一步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分配给众多的用户。
多址技术允许很多移动用户同时共享有限的无线频率资源,通过不同的 处理技术使不同用户之间的信号互不干扰,可以分别接收和解调。 蜂窝系统中登记的用户数量远远大于同一时刻实际请求服务的用户数量 ,多址技术就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频率资源在多个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分配 和共享,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获得更高的系统容量。 多址技术对无线信号进行了多维划分,不同的维度对应着不同的多址技 术,如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和空分多址。信号维度划分的目标是 要使不同用户的无线信号之间在所划分的维度上达到逻辑上的正交,这样, 这些用户就可以共享有限的频率资源而不会相互干扰。
DS-CDMA具有软容量限制,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噪声环境。
在DS-CDMA系统中,信号被扩展在一个较宽频谱上,频谱带宽比信 道的相干带宽大很多,固有的频率分集会减小多径衰落的影响。
在DS-CDMA系统中,信道的数据速率很高,符号时间比信道的时延
扩展小很多,超过一个码片延迟的多径将被认为是噪音。使用RAKE 接收机收集不同时延的信号进行叠加可以提高接收的可靠性。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复习资料第⼀章:1.在4G系统中,⽹元间的协议是基于IP的,每⼀个MT(移动终端)都有各⾃的IP地址。
2.IP核⼼⽹:它不是专门⽤作移动通信,⽽是作为⼀种统⼀的⽹络,⽀持有线和⽆线接⼊。
主要功能是:完成位置管理和控制、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
3.4G⽹络应该是⼀个⽆缝连接的⽹络,也就是说各种有线和⽆线⽹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
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络互联则需要⽤⽹关建⽴⽹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络将是⼀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络。
4.移动通信的定义:指通信双⽅或⾄少有⼀⽅处于运动中进⾏信息交换的通信⽅式。
5.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绳电话、⽆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
6.⽆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7.移动通信所受⼲扰种类:(1):互调⼲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在通信设备的⾮线性器件上,产⽣与有⽤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
从⽽对通信系统构成⼲扰的现象。
(2):邻道⼲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之间的⼲扰,是由于⼀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造成的⼲扰。
(3):同频⼲扰:指相同频率电台之间的⼲扰。
8.移动通信的⼯作⽅式:(1):单⼯通信:指通信双⽅电台交替地进⾏收信和发信。
它常⽤于点到点通信。
(2)双⼯通信:指通信双⽅。
收发信机均同时⼯作。
即任⼀⽅讲话时都可以听到对⽅的话⾳,没有“按-讲”开关。
(3)半双⼯通信第⼆章:1. 移动通信的信道:指基站天线、移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移动⽆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的研究。
(判断)3.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衰落特性。
4. ⽆线电波的传播⽅式:直射、反射、绕射和散射以及它们的合成。
5. 移动信道是⼀种时变信道。
在这种信道中传播表现出来的衰落⼀般为:随信号传播距离变化⽽导致的传播损耗和弥散。
6. (1)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第七章 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

=256bit,因此,传码率为 2568000 2.048M 波特,信息速率
为 2.048Mbit/s。
PCM 30/32路系统的一帧
❖ 前面讨论的7P.C3M.530P/3C2路M和高P次CM群24系路时统分多路系统,
称为数字基群(即一次群)。为了能使宽带信号(如电 视信号)通过PCM系统传输,就要求有较高的传码率 。因此提出了采用数字复接技术把较低群次的数字流汇 合成更高速率的数字流,以形成PCM高次群系统。 CCITT推荐了两种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群的数字等 级系列,如表7.3-1所示。 ❖ 表7.3-1所示的复接系列具有如下优点: ❖ 易于构成通信网,便于分支与插入。 ❖ 复用倍数适中,具有较高效率。 ❖ 可视电话、电视信号以及频分制载波信号能与某一高次 群相适应。
图7-8 基于PCM30/32路系列的数字复接体制
7.3.6 SDH的提出
对传输的新要求,必须从技术体制上对传输系统进行根本的改革,为此,CCITT 制订了TDM制的150Mb/s以上的同步数字系列(SDH)标准。它不仅适用于光纤 传输,亦适用于微波及卫星等其它传输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按动态需求方式改变 传输网拓扑, 充分发挥网络构成的灵活性与安全性, 而且在网路管理功能方面大 大增强。数字复接系列(同步数字系列)如表7.3-2所示。
[例7.3.1]
❖ 对10路最高频率为3400Hz的话音信号进行TDM-PCM传 输,抽样频率为8000Hz。抽样合路后对每个抽样值按照 8级量化,并编为自然二进码,码元波形是宽度为的矩形 脉冲,且占空比为0.5。计算TDM-PCM基带信号的第一 零点带宽。
[例7.3.2]
[例7.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⑥ 具有自动过境切换频道技术, 切换时间小于20 ms。 ⑦ 设备通用性较强。 通常基站、 移动台等设备在 网络覆盖范围内可以通用。 ⑧ 各地之间可以联网, 具有自动漫游功能。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1.2 系统结构 通常, 在一个大型蜂窝网移动电话系统中有若干 个移动电话交换局 (MTSO) , 也称作移动交换中心 (MSC)。 图7 - 1示出由两个移动电话交换局构成的蜂 窝网移动电话系统结构。 这种类型的网络系统常称作
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MTSO A BS MS
MTSO— 移动电话交换局 BS— 基站 MS— 移动台
P S T N
MTSO B
公用陆地移动网 电话网 电话网
图 7 - 1 蜂窝网移动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统结构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由图7 - 1可见, 蜂窝网移动电话系统由三大部分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表7 – 1(略)列出了上述几种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的 主 要 性 能 。 我 国 自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 , 相 继 从 Motorola、 Ericson、 NEC等公司引进了AMPS系统和 TACS系统。 原邮电部确定移动电话采用TACS标准, 后来引进的系统以爱立信公司的 ETACS 为主要系统设 备。 1990年8月,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重新规定移 动电话使用的频段为890~915 MHz与935~960 MHz。
4 5 MHz 基站信道单元
图 7 - 9 无线信道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语音信道(VC) 语音信道如图7 - 10所示, 主要用于传递语音信号,
它的占用和空闲是受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MSC) 控制和
管理的。 在MSC中保存有一张所有信道和它们状态的 表格(以数据形式)。 状态包含有: 空、 忙、 阻塞等。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3 系统信道、 控制、 信令
7.3.1 无线信道 移动通信的无线信道如图7 - 9所示。 在基地站中, 每条无线信道对应一个信道单元, 有多少条无线信道, 就有多少个信道单元。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Tx MS Rx
Tx发射机 CU CU控制单元 Rx接收单元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1. 射频架 图7 - 3示出的是16个信道射频架组成的方框图。
图中, TRAN0~TRAN15为16部发射机主机, 工作频
段为 870~890 MHz, 输出功率约为1W, 信道频率由 主频率源(频率合成器)控制。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发射天线 8 70 ~ 8 90 MHz 带通滤波器 定向耦合器 到维护测试架 分集接收天线
配线单元
功率 合成器 Ch 5 ~ Ch 8 功率 合成器 Ch 1 ~ Ch 4
PMU
定向耦合器 [H] 星形结点
备用信道
SR 信 号 Ch 1 Ch 2 Ch 3 Ch 4 场 强 接 收 盘
CCRS
CC CC R
PS1 PD
Ch 1 — 控制信道单元(CC ) Ch 3 ~ Ch 8 语 —音信道单元(VC ) Ch 2 — 备用信道单元CC R MC — 多路耦合器 SR— 信号强度接收机 DB U— 配线单元 CC RS— 控制信道备用倒换 PMU— 功率监视单元 CT— 信道测试器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1 概述 7.2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组成 7.3 系统信道、控制、信令 7.4 FDMA系统的交换技术 习题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1 概 述
7.1.1 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 20世纪80年代, 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美国、 丹麦、 芬兰、 瑞典、 挪威、 英国、 德国和日本等国蓬勃兴 起, 很快就形成了多种互不兼容的移动电话系统。
2. 逻辑单元
逻辑单元是移动台的主控部件, 主要由单片微处 理器组成, 实施宽带数据信令 (AMPS 是 10 kb / s , TACS是 8 kb/s)的编码、 解码, 控制发射机开启, 检测并转发监控音 (SAT) 等功能。 由测量获得的各种 模拟信号, 如信号电平、 噪声电平、 发射功率、 静 噪检测结果、 压控振荡器的电压、 频率合成器中锁相 环的工作状态等, 都经过A/D变换送入单片微处理器 进行处理, 并以指令方式送到收、 发信机中有关的受 控部件, 从而使移动台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功能。
合路器 AMP 0 AMP 1 … AMP 1 5
8 25 ~ 8 45 MHz 带通滤波器
前置放大 来自有线监测器 ( 1 6对语音) TRAN0 TRAN1 … TRAN1 5 … … … … 1 6∶ 1 功率分配器 去自有线监测器 ( 1 6对语音) RC VR 0 RC VR 1 … … 控制设备 来、去数据链路 RC VR 15 主频率源
7.2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组成
AMPS与TACS两种系统十分相似, 两者只在频率、 频道间隔等有所差异, 而在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等方 面都是相同的。 图7 - 2示出的是AMPS系统组成的简 化方框图。 系统主要由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 基 站(B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 MTSO与BS之间 一般用有线连接, 而BS与MS之间是无线链路。 下面 分别对MTSO、 BS和MS作简要说明。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下面给出模拟蜂窝系统移动电话系统基站主要设 备机柜装配示意图。 图7 - 4为TACS系统CMS8810机的 单机柜。 图7 - 5为LD系列5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图。 图7 - 6为HC系列3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图。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M C A 电源配线器 功率分配器 M 参 DB U PCB C 考 B 振 荡 源 PD PS2 CT 通 道 Ch 5 Ch 6 Ch 7 Ch 8 测 试 盘 电源连接盘
识别和登 记、 频道指配、 过境切换处理、 漫游和呼 叫处理等。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2.2 基站(BS) 基站由射频部分(射频架和收、 发天线)、 数据架
和维护测试架等几部分组成。 当基站采用120°扇区辐
射方式时, 需配3个射频架, 数据架、 线路监测架与 维护测试架各一个, 如图7 - 2所示。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BS MTSO 数据 终端 数据 总线 数据及 控制器 定位射 数据架 频部件
发射机 发射机 MS 移动台 射频 架2 逻辑 单元 发射机接 收机 控制 单元 接收机
处理器 维护与 测试架 射频 架1
交换 网络
语音 线
线路 监测架
射频 架0 接收机
图 7 - 2 AMPS系统组成简化方框图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 收发信机
收发信机主要由发射机、 接收机和收发共用的频 率合成器组成。 车载台的接收也可采用二重空间分集, 以减小衰落的影响。 此时, 移动台需用两根天线, 其 中一根天线收、 发合用, 另一根天线只作分集用, 采 用选择式开关分集方式。 手机无分集功能, 收、 发共 用一根天线。 由图7 - 8可见, 收发信机采用的是典型 的调频设备。 已在我国广泛使用的移动台的主要性能如表 7 – 2(略)所示, 包括TACS制式和E-TACS制式(两者只是 工作频段不同)。
组成, 即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 、 基站(BS)和移动 台(MS)。 其中, MTSO(或MSC)是基站与市话网之间 的接口, 是蜂窝网控制中心, 它不仅具有一般程控交 换机所具有的交换、 控制功能, 还具有适应移动通信 特点的移动性管理功能, 以完成移动用户主呼或被呼 所必需的控制。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前置放大
图 7 - 3 射频架组成方框图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接收信号的频率范围是825~845 MHz, 即为移动 台的发射频率。 采用两副接收天线, 进行二重空间分 集接收。 从天线上接收到的信号先接到825~845 MHz 带通滤波器, 滤除带外干扰, 再经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和1∶16功率分配器, 进入RCVR0~RCVR15的16部接 收机。 由于功率分配器增加了插入损耗, 所以在功率 分配器前加入了低噪声前置放大器。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7.2.1 移动电话交换局(MTSO) 在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中, 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 之间以及移动用户之间建立通话时必须进行自动接续 与交换, 完成这种接续与交换的设备称作移动交换设 备。 它除了具有一般 的程控电话交换机功能外,
还具有移动通信特有的一些功能, 例如, 对移动台的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来自电话手机 音频滤波器、限 拾音器的输入信号 幅器、压缩器
接收机 带通滤波器
接收机带 通滤波器
发射机 带通滤波器
×6 倍频器、调相器、 功率放大器 载 波 启 动
分集开关 分集开关控制
功 率 发射机 控 宽带数据 音频 抑制 制 2比特
射频放大器 第一混频器
×6 倍频器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上述各种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均具有下列的主要
功能: ① 具有与公用电话网进行自动交换的能力。 ② 双工通信, 语音质量接近市话网标准。 ③ 双向自动拨号, 包括移动用户与市话用户间的
直接拨号以及移动台之间的直接拨号。
④ 用户容量大。 ⑤ 采用小区制频率复用技术。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7章 F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接有线监控架 数据 链路 A 数据 数据设备 设备 控制器 A M T S O 接维、测架
接口 建立无线电 控制器 O
接天线
接口 定位接收机 数据 链路 数据 B 数据设备 设备 控制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