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生物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合集下载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一、介绍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是指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清单,它涵盖了重要的科研领域和热点问题,对于国家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进行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内容概述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涵盖了许多重要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制造、农业科技等。

这些领域都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其进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中,可以见到许多引人注目的课题,如高性能计算、基因编辑技术、新型功能材料等,这些都是当时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

三、迭代发展根据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迭代发展。

高性能计算一直是科技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计算在人工智能、天气预报、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拓展。

在撰写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相关文章时,应该特别关注这些项目的迭代发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走向。

四、个人观点作为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我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中的课题非常关注。

在这些课题中,我认为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个人感兴趣的领域。

我相信,这些项目的研发将会为人类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

五、总结通过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我对这些重要课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课题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了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重要课题,努力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六、参考资料1.《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2.《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申报指南》3.《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指南解读》以上就是针对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名单的深度评估和全面探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基金

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基金
中山大学
古洁若
320
3
34
2016YFC0903600
基于多组学谱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分子诊断、分子分型、精准治疗与急性加重风险预警模型的系统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文富强
320
3
35
2016YFC09037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分子分型研究
广州医科大学
卢文菊
320
3
36
2016YFC0903800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牵头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中央财政经费(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年)
1
2016YFC0900100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研发
北京大学
张泽民
1350
3
2
2016YFC0900200
临床用单细胞组学技术开发与肺癌应用研究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郭弘妍
900
3
3
2016YFC0900300
表观基因组学检测技术研发与临床应用
中山大学
罗俊航
320
3
25
2016YFC0902700
口腔癌分子分型和精准预防诊治标志物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
陈万涛
320
3
26
2016YFC09028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白血病分子分型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任瑞宝
320
3
27
2016YFC09029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宫颈癌分子分型及精准防治研究
320
3
19
2016YFC0902100
基于组学特征谱的未知原发灶骨转移癌的分子分型研究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7.06.26•【文号】国科发基〔2017〕183号•【施行日期】2017.06.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83号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教育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6年,科技部委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会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对生物和医学领域共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独立评估。

根据评估情况,经科技部部务会会议审定,现将评估结果予以发布。

一、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整体发展情况从评估情况来看,通过5年的发展,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水平上升很快,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的领先团队,部分成果较为突出,影响力不断扩大。

实验室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团队和优势资源,各实验室围绕各自定位和5年目标,面向学科发展、科学前沿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实验室成为本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骨干基地。

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实到总经费2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任务经费155亿元,占实验室实到总经费的74%,平均达到2.78亿元以上。

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实验室凝聚、吸引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批科学前沿的领军人才。

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共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占评估期内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院士人数一半;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64个;新增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93人;新增“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计划”)274人。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国各个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最先进的科研机构之一。

这些实验室致力于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名单,以便了解这些实验室在各自领域的突出贡献。

1. 国家脑科学中心国家脑科学中心是中国的一所重点实验室,专注于脑科学的研究。

该实验室聚集了全国范围内最优秀的脑科学专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深入探索人类思维、意识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奥秘。

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该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经在神经解码、神经疾病治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致力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该实验室集合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纳米结构、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能源、材料、医药和环境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纳米科学的发展和产业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3. 国家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基因组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基因组科学研究机构之一。

该中心集结了遗传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目标是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和永久性遗传变异,揭示疾病的遗传基础以及个体化医疗的潜力。

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改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个体化医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国家核科学中心国家核科学中心是中国核科学研究的核心机构之一。

该中心汇集了核物理学、核化学、核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致力于核能的研究、应用和安全等方面。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核能发电、核医学和核安全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为中国核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 国家微生物资源中心国家微生物资源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微生物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该中心的研究工作涉及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培养和基因组学等方面。

通过收集、保存和研究微生物样品,他们为新药研发、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

学科内容
生物力学是运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研究机体力学特征与其功能的关系。 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对了解人体伤病机理,确定治疗方法有着重大意义,同时可为人工器官和组织的设计提供依 据。
生物力学中又包括有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软组织力学和骨骼力学)、循环系统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动力 学等。生物力学在骨骼力学方面进展较快。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技术、 信号检测与处理、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信号与系统、算法与数据结 构、数据库原理、数字信号处理、EDA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医学成像原理、生物信息学。
包括金工实习(3~4周)、电子设计(2~3周)、生产实习(3~4周)、毕业设计(12~16周)。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 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它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 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选择要求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由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或功能材料组成,复合材料的性质将取决 于组分材料的性质、含量和它们之间的界面。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医用高分子、医用碳素材料、生物玻璃、玻璃陶 瓷、磷酸钙基或其他生物陶瓷、医用不锈钢、钴基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增强体材料有碳纤维、不锈钢和钛基合 金纤维、生物玻璃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等纤维增强体,另外还有氧化锆、磷酸钙基生物陶瓷、生物玻璃陶瓷等颗 粒增强体。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在医用天然可降解材料、合成可降解材料及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研制的生物材料已应用于药物 缓释系统、引导/诱导组织再生膜、组织工程支架、载药物/基因纳米载体等研究。这些研究有些已经形成产品, 有些则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或基础研究阶段。
5个实验室构成了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它们与生物医学材料表征与测试平台、生物医学材料生 物效应研究平台、动物实验中心组成了生物医学材料研究与开发中心,为新型生物材料的设计、合成、评价与应 用研究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
电子学研究
电子学研究
包括以超声影像技术为重点的医学影像技术、生命信息检测与生理监护技术、医学物理测量方法与生物组织 医学功能成像、脑功能与神经工程研究、激光医学等,其中眼科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磁声耦合组织电特性功能成 像(MAT)技术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研究、高频脑神经磁刺激技术与体感诱发电位(SEP)实时检测、激光医学等研 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重大疾病早期诊断技术与仪器研究平台、新型人体信息检测与治疗技术研究平台、新型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平 台和神经导航技术与仪器研究平台为医学工程电子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条件和创新能力。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单
谢谢观看
课题项目
课题项目
“十一五”期间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863 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课题共计3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 文70余篇。申请专利83项,获得专利授权26项。2011年在读研究生共计60余人。
研究所是国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设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呼吸与危重症诊疗 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免疫生物材料与纳米技 术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的依托单位。研究所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新方法、新技术、 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分为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和生物医学电子学研究两大领域。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培养方案(生物医学类)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交叉学科培养方案(生物医学类)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尝试室交叉学科培养方案〔生物医学类〕
包罗人类重大疾病生物治疗、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选修课可选择必修课,也可在导师指导下在不同学院自行选课,总学分硕士修满34学分,
博士修满21学分。

博士只需选择自学的专业进展作为平台课。

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尝试室交叉学科培养方案〔化学及材料类〕
包罗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药理学、药剂学、制药工程等专业。

课程设置经济教学方案表
选修课可选择必修课,也可在导师指导下在不同学院自行选课,总学分硕士修满34学分,博士修满21学分。

博士只需选择自学的专业进展作为平台课。

科技部发布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报告

科技部发布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报告

科技部发布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报告
佚名
【期刊名称】《仪器仪表用户》
【年(卷),期】2013(000)006
【总页数】1页(P41-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科技部:第3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拟新建名单发布,8家药企在榜 [J],
2.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科技部评估为优秀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J],
3.科技部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 [J],
4.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技部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位列第一名 [J],
5.科技部发布2019年度部门预算,下调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月11日,2016年度生物领域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通气会在
京召开,会议通报了评估工作准备情况并就评估指标体系、分组等事项征求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意见。

生物中心黄晶主任、科技部基础司郭志伟副司长、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轮值主席饶子和院士、生物中心肖诗鹰副
主任和黄瑛副主任出席会议,7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其代表到场参会。

会议由生物中心肖诗鹰副主任主持。

根据《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部署,今年生物领域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委托中国生物技术
发展中心会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共同承担。

会上,黄晶主任首先介绍了评估工作的有关背景情况,提出了评估工作的基本
思路和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精神的有关要求。

饶子和院士介绍了生命科学学会联
合体的基本情况,生物中心和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的有关人员通报了评估工作
初步方案、评估指标体系和分组等事项。

科技部基础司郭志伟副司长结合国家
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此次评估工作的创新做法,并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主体责任;二是主动参与,积极献计献策;三是遵循规则,保质保量完成。

随后,会议分为生物领域和医学领域两组,就评估指标体系等充分征求了参会
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下一步将按照科技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根据《国家重点
实验室评估规则》具体要求,结合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评估工作
程序,完善评估工作方案,启动实施评估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