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八单元检测卷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 根据图中的足印判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甲和丙D. 甲和丁2. 下列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
A. 氧气B. 甲烷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 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 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B. 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C. 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D. 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4. 原始大气中不存在的气体或物质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氨5. “腐肉生蛆”“腐草化萤”这一自然现象反映的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是A. 生生论B. 自然发生论C. 化学进化论D. 神创论6. 米勒的实验开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新途径,该实验证明了A. 原始大气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B. 无机物可以转变为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C. 有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D. 有机大分子可以演变为原始生命7.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A. 生长发育的特征B. 新陈代谢的特征C. 遗传和变异的特征D. 生殖和发育的特征8. 如表显示四种生物的细胞色素与人的细色胞色素的氨基酸差异,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
分析可知,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 黑猩猩B. 金枪鱼C. 向日葵D. 酵母菌9. 如图为生物进化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①与鸟类都属于恒温动物B. ②的胚珠裸露,无子房壁包被C. ③靠孢子繁殖后代D. ④适于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10.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现代海洋还可以进化出原始生命B. 原始大气中有氢气、氨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C.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 米勒实验证明:有机小分子物质能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11. 研究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特征,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不属于遗传病的是A.白化病 B.血友病 C.色盲 D.肺炎和肝炎2.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3.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因为()A.非特异免疫能力减弱B.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4.下列哪项属于传染病()A.血友病 B.癌症 C.非典型性肺炎 D.红斑狼疮5.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是防止艾滋病传染的有效措施。
下列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宣传画中,代表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A. B. C. D.6.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A.细菌 B.病毒C.真菌 D.放线菌7.进行预防接种,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A.切断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播媒介8.禽流感期间,将在发现禽流感区域的家禽全部杀死,这一措施属于()A.控制传染源 B.消灭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9.“非典”发生时,下列哪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A.戴上口罩上学B.患者被强制隔离C.教室里喷洒消毒剂1D.正常人尽可能少去公共场所10.传染病的种类较多,下列选项中属于血液传染病的一组是()A.流行性感冒、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疟疾C.麻疹、细菌性痢疾D.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1.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使人获家禽患病 B.是一种动物病毒C.只能寄生在生活细胞里 D.是单细胞生物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D.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13.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是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B.抗体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人生来就有的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14.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器官有扁桃体、淋巴结、胸腺和脾脏等B.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死亡C.免疫细胞能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皮肤和杀菌物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15.下列情况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B.溶菌酶溶解病菌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D.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杀灭病菌16.艾滋病是由以下哪些微生物引起的()A.衣原体 B.细菌 C.真菌 D.病毒217.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接种的乙肝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18.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曲线是()A.A B.B C.C D.D19.如今,一种叫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病正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肆虐.为了防止此病传入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部门和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停飞了从重灾区墨西哥城飞往上海的航班②将患者(疑似患者)及与患者(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③对从疫区回来的人员及携带的物品进行全面仔细的检疫和消毒④建议我国公民近期不要到美国及墨西哥等地旅游等等关于这四项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一项()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C.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0.每当有流感等传染病发生的时候,医生总是提醒家长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其目的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传染源D、保护易感人群21.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3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C.该免疫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22.学校组织学生注射乙肝疫苗,接种的疫苗和产生的免疫类型分别属于()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23.患过水痘的病人,今后不再患该病,这是属于()A.自然免疫B.非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D.人工免疫24.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白血病B.非洲猪瘟C.坏血病D.糖尿病二、连线题25.将下列左右两部分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4526.请将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与其相对应的实例进行合理配伍.①控制传染源[________]②切断传播途径[________]③保护易感人群[________]A .预防接种B .对教室进行消毒C .深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三、综合题27.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B.贫血C.麻疹D.结膜炎2.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宣传图画中,下列哪一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3.生物媒介传播属于()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4.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C.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D.胸腺、淋巴结和脾脏5.在下列与艾滋病患者接触的方式中,能被感染艾滋病的是A.握手B.拥抱C.输患者的血D.共同进餐6.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下列各组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肺结核与乙肝B.近视眼与色盲C.坏血病与肿瘤D.高血压与贫血7.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艾滋病 B.感冒病 C.白血病 D.色盲病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染病传播和流行基本环节的是()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9.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寄生虫10.以下列方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不会导致感染艾滋病毒的是A.握手 B.共用注射器 C.不安全性行为 D.婴儿哺乳1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糖尿病 B.狂犬病 C.肺结核 D.蛔虫病12.下列有关蛔虫和蛔虫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适于寄生生活C.蛔虫病是遗传病D.饭前便后洗手可预防蛔虫病13.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
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疟原虫是传染病疟疾的传染源B.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C.消灭传播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疟疾属于寄生虫性传染病新课标第一网14.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卫生,因为皮肤是保卫人体的()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第三道防线D.特异性免疫15.下列选项中,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的是()A.皮肤和粘膜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C.淋巴结D.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16.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17.“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我校有部分班级的少量学生一旦患了“水痘”,学校要求立即开窗通风,并用消毒液消毒,从免疫学的角度考虑,其作用是()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消灭传染源18.我国已经研制出的H7N9禽流感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疫苗和这种免疫方式属于()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19.下列关于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 B.幼虫在纹沼螺体内繁殖,并进一步发育C.虫卵在水中孵化成幼虫 D.幼虫从体内逸出,钻入人体发育成成虫20.近几年频频爆发禽流感,给社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A.细菌B.真菌C.病毒D.变形虫21.欧洲部分国家的人曾经由于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感染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导致部分感染者中毒甚至死亡。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真题

人教版初中生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真题单选题1、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分析错误的是()A.胃黏膜、胃酸属于第一道防线B.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C.注射新冠疫苗预防新冠属于特异性免疫D.免疫系统不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答案:D分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A.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它能分泌胃酸,A正确。
B.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所以花粉过敏者吸入的花粉属于抗原,B正确。
C.注射新冠疫苗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这种抗体只针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D.免疫系统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D错误。
故选D。
2、2022年4月,我省多地进行了全员居家抗原(如图中①)检测、全员集中核酸(如图中②)检测,目的分别是检测人体是否带有新冠肺炎病毒的()A.蛋白质、遗传物质B.细胞膜、遗传物质C.细胞壁、蛋白质D.细胞壁、细胞核答案:A分析:观察图可知,①是蛋白质的外壳,②是内部的遗传物质。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
分析可知,抗原检测是蛋白质,全员集中核酸检测是检查遗传物质。
故选A。
3、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A.中药无毒副作用,可经常服用B.“吸毒一口,落入虎口”,应远离毒品C.具有“OTC”标识的药物不能自行购买D.吸烟可以提神醒脑,提高学习效率答案:B分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平衡膳食;坚持适度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022年必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测试试题(名师精选)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专项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生物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目前,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如同“世纪瘟疫”艾滋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细胞结构简单,能独立生活B.新冠病毒与细菌一样进行分裂生殖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该病毒的结构D.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可避免吸入该病毒2、走进大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同时,也需要防止硬蜱等生物叮咬,硬蜱具有下列特点,其中有利于叮咬、吸血的是()①分泌黏液便于吸附②身体分节③能分泌有麻痹作用的毒素④口器上有倒齿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3、蛔虫寄生在人体内可引起蛔虫病,下列哪些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人感染蛔虫病()①喝白开水②喝生水③睡懒觉④随地大便⑤不洗手⑥不嗽口A.②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④⑤4、下列与预防寄生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A.早晚刷牙和洗脸B.注意饮食卫生C.在野外不喝生水D.不随地大小便5、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预防有了新的发现和研究。
我国现在多家科研机构已经研制出了新冠疫苗,而且现在可以免费接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C.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传染源D.接种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6、“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下列有关健康与急救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大静脉出血时用手指压迫远心端止血B.人工呼吸应先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C.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D.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7、下列已经不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的是()A.心血管疾病B.肺结核C.脑血管疾病D.恶性肿瘤8、青霉素是一种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购买和使用青毒素必须()A.个人自由购买和使用B.在护士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C.在药剂师的指导下使用D.凭处方药购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9、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数酵母菌含有丰富维生素,可以提取供医药用B.蓝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C.酵母菌是一种细菌D.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病毒10、小明在绘制曲线图时,不小心遮盖了某个部分,请据图思考,该曲线可能表示()A.血液流经肌肉细胞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B.注射乙肝疫苗后,人体内抗体含量的变化C.注射胰岛素后,糖尿病病人血糖浓度的变化D.从江汉平原进入青藏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第Ⅱ卷(非选择题 6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血管健康的四大基石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二、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三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人到药店购买某种药品,营业员却因其手续不全而拒售。
你认为此人欲购药品属于()A.非处方药B.处方药C.外用药D.内服药2.正确的用药方法是()A.买贵药和进口药疗效更好B.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C.可随意使用OTC类药品D.使用前阅读药品说明书3.小张患了感冒,以下用药方法正确的是()A.感冒糖浆很甜,可以多喝点B.用茶服药,可以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C.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到医院药房拿药D.当感冒病情减轻,就停止服药4.存放几种药物时,应注意()A.放在同一容器里B.放在干燥、避光、幼儿能拿到的地方C.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幼儿拿不到的地方D.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利用紫外线消毒5.关于安全用药的下列做法:①生病买药时首先明确病情、病因,②服药时可自己增加用量,③处方药可直接到药房购买,④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
正确的是()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6.对如图1几种出血情况的判断和止血方法的运用完全正确的是()图1A.甲是静脉出血,用止血带压迫止血B.甲是动脉出血,用止血带压迫止血C.乙是动脉出血,用止血带压迫止血D.丙是静脉出血,用创可贴止血7. 抢救煤气中毒而昏厥的病人,不恰当的急救措施是()A.拨打“120”急救电话B.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C.若病人呼吸骤停,须原地等待医生救治D.让病人仰卧平躺,保持呼吸道畅通8.下列有关急救的叙述,错误的是()A.意外伤害动脉出血时,应在远心端止血B.生活中急需医疗救护时,拨打120C.火灾现场自救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为急救车让行,搭建生命通道9.从2019年7月开始的澳大利亚火灾持续了近7个月,最让人心痛的是至少有23名扑火人员牺牲。
在救灾过程中,吸入较多的烟尘和二氧化碳,可能会导致人心跳、呼吸骤停,当遇到此种情况时,救护人员会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心跳暂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C.要骨折患者活动关节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答案】A【解析】【分析】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详解】A、在病人停止心跳时,应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帮助患者恢复心跳,A正确。
B、发现溺水者,不会游泳不要下水施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B错误。
C、对骨折患者的关节要固定,不要活动关节,C错误。
D、高楼发生火灾,捂住鼻子迅速逃离,不能从窗户跳下,否则会造成骨折,甚至有生命危险,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
2.免疫是人体的一种机能,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B.泪液中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C.皮肤具有保护作用D.白细胞(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答案】A【解析】【分析】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作用范围广,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特异性免疫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具有专一性。
【详解】A.注射牛痘预防天花,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这是一种特异性免疫,故A符合题意。
B、D.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是先天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D不符合题意。
C.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的免疫,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的功能和类型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人体免疫的功能、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及第三道防线的组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测免费试卷

选择题天花是一种在全世界已经被消灭的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室保存有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A.病原体B.传染源C.传播途径D.易感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天花病毒能引起动物患天花,因此天花病毒是天花这种病的病原体。
选择题下列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传播途径的是()A.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B.结膜炎病人用过的毛巾C.患狂犬病的狗D.艾滋病人用过的杯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A属于传染源、B 属于传播途径,D属于传播途径,C既是传染病的传染源,又是其传播途径。
故选C。
选择题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这是因为疫苗A.能直接杀灭病原体B.能促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C.本身是抗体,能特异性吞噬抗原D.是一种抗生素,注射后能增强抵抗力【答案】B【解析】试题疫苗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选择题对于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①友好相处,不故意疏远②歧视、孤立他们③互相帮助,可以在一起锻炼,切忌碰破皮肤④不与他们交流,远离他们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与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艾滋病患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思想压力和自卑心理,我们不应歧视他们,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不故意疏远,切忌碰破皮肤。
所以对于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我们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是:①友好相处,不故意疏远、③互相帮助,可以在一起锻炼,切忌碰破皮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A.蛔虫病B.流行性感冒C.糖尿病D.淋病2.如图所示的蚊子属于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A.传染源B.传播途径C.病原体D.易感人群3.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未治愈的感冒患者B.艾滋病病毒携带者C.乙肝病毒D.携带H7N9禽流感的家禽4.下列传染病与其病原体的配对错误的是()A.肺结核与结核杆菌B.蛔虫病与蛔虫C.足癣与细菌D.天花与天花病毒5.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6.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消灭蚊子苍蝇B.饭前便后要洗手C.按照计划进行预防接种D.消毒空气、戴口罩、通风等措施7.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8.如图是有关免疫的漫画,能形象表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9.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B.特异性免疫是天生就有的C.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D.预防接种属于计划免疫10.下列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流感病毒抗体抵抗流感病毒B.水痘病毒抗体能杀死水痘病毒C.溶菌酶能杀死许多病菌D.乙肝病毒抗体抵抗乙肝病毒1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是人生来就有的B.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都具有特异性C.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D.抗原初次和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没有差异1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春天是高发季节,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及时接种麻疹疫苗,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诊,并采取隔离措施。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保持室内通风是切断传播途径B.采取隔离措施是控制传染源C.麻疹病毒属于抗原D.麻疹疫苗属于抗体13.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会感染艾滋病病毒B.艾滋病病毒的结构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C.和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D.性传播、血源传播和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三个主要途径14.下列有关健康生活的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凸透镜矫正B.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标识是OTCC.吸烟可以使人打起精神,所以说吸烟对人体无害D.艾滋病是传染病,可通过母婴传播和同桌进餐传播15.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
其中不恰当的是()A.只用中药,不用西药B.安全用药,重于泰山C.科学用药,安全用药D.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16.抢救地窖、溶洞、矿洞内因缺氧而昏迷的人,首要的急救措施是()A.立即为昏迷者催吐、洗胃B.让昏迷者立即脱离电源C.将昏迷者迅速转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D.清除昏迷者口、鼻中的污物17.媒体时有关于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报道。
对溺水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A.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B.做人工呼吸前,检查呼吸道内是否有污物C.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D.只需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无需进行人工呼吸18.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措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B.静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近心端止血C.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若同时服用几种药则疗效更好D.心肺复苏,先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19.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下列叙述或做法错误的是()A.使用药物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B.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C.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口对口吹气法D.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20.下列关于健康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健康就是指身体强壮、不生病B.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和健康无关C.多吃保健品就一定有利于健康D.自信、自尊、自强也是健康的表现21.下列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是()A.坚持体育锻炼B.按时作息C.上网成瘾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22.下列哪一种疾病可以被称为“现代文明病”()A.呼吸系统传染病B.脑血管疾病C.肺结核D.消化道传染病23.下列对生活方式的分析中,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油炸食品油脂含量高,不宜多吃B.每次感冒都用家人用剩的感冒药进行治疗C.高蛋白食品虽营养丰富,也应适量摄取,确保营养均衡D.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不仅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其他脏器也有影响24.下列关于免疫与健康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移植后的病人,需要长期用药,以增强免疫功能B.侵入的抗原被清除后,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也随之丧失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不容易对药物发生不良反应D.有网瘾的人毫无节制地上网,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25.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流感患者属于易感人群B.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C.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你的心理更健康D.人的身体需要多种营养素,要做到合理膳食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7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2)人患的各种疾病,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3)泪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作用,这类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4)胸腺、淋巴结、脾都属于人体的免疫器官。
()(5)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
()(6)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
()(7)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
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
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1)材料一中的________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材料二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能________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_______里,它的繁殖方式是靠自己的____________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
(3)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4)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1分)今年春季,我国某省幼儿园一名小朋友放学回家,对妈妈说:“我在幼儿园经常吃一种白色药丸。
”母亲听后非常奇怪,经过打听,原来该幼儿园为避免小朋友因病休学而退就餐伙食费,长期让所有小朋友服抗流感病毒药。
该母亲随即报警,经过调查后,该园负责人因此被法院刑拘。
现根据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药品,哪些必须由医生开处方才可从药店购买使用?________(填字母,下同)。
(2)下列哪种药只能注射,不能口服?________。
A.阿司匹林B.健胃消食片C.感冒冲剂D.胰岛素(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患感冒的小朋友属于__________,对该幼儿园的餐具进行消毒处理属于控制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母亲听说她小孩经常在幼儿园吃该白色药丸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
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
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①挑选体长相近的涡虫40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放入浓度为0.03mg·mL-1、0.05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12小时,使涡虫对所处浓度的烟焦油产生依赖。
②将甲组涡虫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为0.03mg·mL-1、0.01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
将乙组涡虫随机分成C、D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为0.05mg·mL-1、0.03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
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
回答下列问题:(1)A组和B组是一组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涡虫对烟焦油产生依赖的表现相似,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对不同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D组和______组涡虫在同一浓度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不同。
(5)青少年应当拒绝吸烟。
请根据实验谈谈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B 3.C 4.C 5.C 6.C7.C8.B9.B10.C11.C点拨: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后天具有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称为特异性免疫,故A、B错误;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还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故C正确;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比初次侵入人体时快,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