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蒙古包﹣青藏高原B. 竹楼﹣西双版纳C. 窑洞﹣云贵高原D. 冰屋﹣东北平原(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湿地破坏C. 森林砍伐D. 河流污染【答案】(1)B(2)A【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2.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A. 佛教B. 伊斯兰教C. 基督教D. 犹太教【答案】 B【解析】【分析】解: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点评】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3.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10‰B. 3‰C. 17‰D. 7‰【答案】 B【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含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济宁)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C. 环境污染严重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1)B(2)C【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漫画“苦难的母亲”正是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生动写照。

故选:B(2)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C【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2.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西双版纳)如图中的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他们属于什么人种()A. 黑色人种B. 白色人种C. 黄色人种D. 混血人种【答案】B【解析】【分析】居住于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故选:B【点评】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

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 气候湿热B. 地形平坦C. 交通闭塞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烟袅袅C. 丁地--小桥流水D. 戊地--激流飞瀑【答案】(1)A(2)C(3)D【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

(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

(3)读图可知,图中的五个聚落的海拔均在0~50米之间,从丙地向甲、乙、丁地观察,视线均会被地形阻挡。

戊地与丙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可以对视,且戊地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可能形成激流飞瀑的景观,故选D。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附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下图为某区域局部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西北高东南低B. 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C. 该区域主要分布黄色人种D. 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增强【答案】 A【解析】【分析】由河流的流向可知,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该半岛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B错误;该区域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C错误;由甲到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把握相应的课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解答此类问题,主要依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2.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

爱护聚落,人人有责。

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A. 林海雪原B. 沟壑纵横C. 高楼林立D. 大漠辽阔(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A. 禁止焚烧秸秆B. 珍惜每寸土地C. 杜绝乱扔乱放D. 实行达标排放【答案】(1)C(2)C【解析】【分析】(1)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

读图可知,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高楼林立;结合题意。

(2)读图可知,该漫画是乱扔乱放垃圾,从以上四的标语中来看杜绝乱扔乱放是比较贴切的;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

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3.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A.B.C.D.2、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接受采访时,她流利的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中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分别是()A.汉语、英语B.法语、汉语C.汉语、俄语D.汉语、西班牙语3、下图中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地居民都以白色人种为主B.两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C.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区4、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B.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D.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5、中东地区的大多数民居墙厚、窗小、色浅,这是因为A.受地形影响B.受宗教习惯影响C.抵御冬季的寒冷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6、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起源于()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7、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填空题9、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________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10、_____________是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主要流行于北非和_______地区,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______色人种;__________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

11、根据人类体制方面的特征,地球上的人类可以分成三个主要人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及____。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含答案

最新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2017·通辽)读下面某大洲轮廓图,关于该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南部和南部B. 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C. 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D. 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答案】 A【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该大洲是亚洲。

亚洲人口主要分布于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亚洲国家中日本属于发达国家,故选A。

2.小明计划到澳大利亚留学。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需要加强学习的语言是( )A. 英语B. 法语C. 西班牙语D. 阿拉伯语(2)为更好的适应当地生活,他最好了解以下哪种宗教习俗( )A. 佛教B. 道教C. 基督教D. 伊斯兰教【答案】(1)A(2)C【解析】【分析】(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

澳大利亚通用英语,故选:A。

(2)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主要信仰基督教,故选:C。

【点评】(1)世界六大语言的分布区域:汉语主要分布于中国以及新加坡、马拉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英语主要分布于欧洲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几亚洲南部等地区;俄语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及东欧部分地区;法语主要分布在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国家;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国家。

(2)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3.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大洲面积最大,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B. 乙大洲发达国家集中,人口稠密,增长快C. 丙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人口稀疏,增长慢D.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答案】 A【解析】【分析】解: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乙大洲是欧洲,该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但人口增长缓慢,许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丙大洲是非洲,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人口分布较稠密,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甲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北半球高纬度B.北半球中低纬度C.南半球高纬度D.南半球中低纬度(2)乙图所示为中纬度某地区,仅从图中信息考虑,四点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3)丙图能够正确反映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点()A.伦敦B.新德里C.巴西利亚D.北京【答案】(1)B(2)AA.aB.bC.cD.d(3)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世界上人口大多集中在赤道以北的北纬20°-60°的地区,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聚落的形成与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观察图中四个地点可知,a位于山地,地势起伏很大,交通不便,b、c、d位于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3)读图可知,该地一月气温在0℃一下,年降水量在600-7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新德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巴西利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世界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大部分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A. 英语、汉语B. 汉语、法语C. 汉语、英语D. 汉语、日语【答案】 C【解析】【分析】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占世界人口使用语言五分之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故答案为:C【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精选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青岛)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 ①B. ②C. ③D. 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答案】(1)D(2)A(3)D【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②是高山高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寒带气候,图中的②③④三地人口稀疏。

(2)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

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

(3)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西亚的伊拉克是椰枣的主要出产国,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亚洲气候和农作物的分布。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

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A. 甲B. 乙C. 丙D. 丁(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A. 气候湿热B. 地形平坦C. 交通闭塞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A. 甲地--海上明月B. 乙地--炊烟袅袅C. 丁地--小桥流水D. 戊地--激流飞瀑【答案】(1)A(2)C(3)D【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蒙古包﹣青藏高原B. 竹楼﹣西双版纳C. 窑洞﹣云贵高原D. 冰屋﹣东北平原(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湿地破坏C. 森林砍伐D. 河流污染【答案】(1)B(2)A【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2.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民居主要分布在()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2)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 终年高温B. 终年低温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D. 终年温和【答案】(1)D(2)C【解析】【分析】(1)图中的民居是窑洞,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D。

(2)窑洞民居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故选C。

【点评】(1)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2)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黄土高原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要。

3.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B. 环境污染不断加重C. 人均粮食不断上升D. 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答案】(1)B(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加重,人均粮食先上升,后降低;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带来还很多问题,导致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等现象。

故答案为:(1)B;(2)B;【点评】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人口过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产生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4.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景观反映的是()A. 城市聚落B. 工业生产C. 乡村聚落D. 农业生产(2)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A. 水运发达B. 商业落后C. 水流湍急D. 全年少雨(3)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苏绣()A. 能体现出西北大漠的地域特点B. 作品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C. 是我国蒙古族女子的传统技艺D. 原料取自当地盛产的优质蚕丝【答案】(1)A(2)A(3)D【解析】【分析】(1)图中商铺、熙熙攘攘的人群等景观符合城市聚落的特点,且根据材料“北宋都城”可知,图中景观反映的是城市聚落。

(2)据图可知,该地区商业多依靠河流进行运输,水流平稳、航运发达;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繁荣,该地区地势平坦,高低落差小,水流平稳;该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3)江苏属于南方地区,苏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反映的内容众多,例如:人物、植物、动物等,并非都反映了江南水乡的景观,蒙古族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

故答案为:(1)A;(2)A;(3)D;【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

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5.下图是老王在银川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的建筑代表的宗教是()A. 基督教B. 伊斯兰教C. 佛教D. 印度教(2)银川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 川B. 甘C. 宁D. 青【答案】(1)B(2)C【解析】【分析】(1)图中建筑为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是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结合题意。

(2)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行政中心银川市,银川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西夏王陵.城区内多穆斯林风格建筑,以鼓楼为中心,城南有大型的清真寺和承天寺塔等著名古迹;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B ;(2)C 。

【点评】(1)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

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

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

(2)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如下。

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行政区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上海市沪上海天津市津天津重庆市渝重庆黑龙江省黑哈尔滨吉林省吉长春辽宁省辽沈阳内蒙古蒙呼和浩特河北省冀石家庄新疆新乌鲁木齐甘肃省甘兰州青海省青西宁陕西省陕西安宁夏宁银川河南省豫郑州山东省鲁济南山西省晋太原安徽省皖合肥湖北省鄂武汉湖南省湘长沙江苏省苏南京四川省川成都贵州省黔贵阳云南省滇昆明广西省桂南宁西藏藏拉萨浙江省浙杭州江西省赣南昌广东省粤广州福建省闽福州海南省琼海口台湾省台台北香港港香港澳门澳澳门6.(宜宾)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在()A. 罗马B. 北京C. 南京D. 洛阳【答案】B【解析】【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故选:B【点评】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7.(自贡)如图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1999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A. 10%B. 16%C. 26%D. 30%(2)该国乡村人口最多时出现在()A. 1961年B. 1976年C. 1995年D. 2010年【答案】(1)D(2)C【解析】【分析】(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示199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30%,所以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30%。

(2)根据图示:乡村人口数最多时出现在1995年前后,乡村人口接近90000万。

故选:(1)D(2)C【点评】(1)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2)解答该题要会判读地理图表。

8.(济宁)读漫画“苦难的母亲”,完成以下问题(1)漫画反映的问题是()A.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B.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C. 环境污染严重D. 社会抚养老人负担重(2)漫画反映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大洲()①亚洲②欧洲③非洲④北美洲⑤南美洲⑥大洋洲。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1)B(2)C【解析】【分析】(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漫画“苦难的母亲”正是人口问题带来的环境问题的生动写照。

故选:B(2)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C【点评】(1)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

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9.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A. ①B. ②C. ③D. ③(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A. 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B. 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C. 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D. 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B. 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C. 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D. 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答案】(1)A(2)C(3)B【解析】【分析】(1)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图①表示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