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018年高考语文单元复习检测试卷(7) 最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记念刘和珍君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第07课记念刘和珍君·知识概览·【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主要著作有《鲁迅全集》。
【重点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
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
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
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
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
2018届高三语文试卷(原创--含详细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卷(原创--含详细答案)D店咨询。
(广告语)B.某中学生给编辑写信:“编辑,您好!奉上涂鸦之作一篇,敬请拜读,还望您不吝赐教,多提意见。
”(书信)C.本人昨日不慎于食堂丢失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激!(寻物启事)D.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校园戏剧节,相信您会有幸观赏到最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邀请函)14下面文段的叙述中,至少存在“某些从业者”的三处推断错误。
请参照例句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推断错误。
(5分)继共享单车火爆后,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你方唱罢我登场。
喧闹之间,“共享经济”早已变了味。
某些从业者认为,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便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或在传统商业模式上加上互联网,会带来产业的快速放大和增长。
不少“跟风者”,幻想着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被投资者看中,一下飞向“人生巅峰”。
例:不是给自己的产品贴个二维码,就可以冠以“共享经济”之名。
(1)(2)写作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马里奥•普佐是一位追求纯粹文学艺术的作家,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纯文学作家。
但是,1965年的普佐债务缠身,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发生困难。
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初衷,改写通俗小说。
三年后,《教父》问世,创造当时的销售记录。
1970年,因为导演艺术类影片而欠下巨额债务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已经走投无路,派拉蒙公司派人与他商谈改编拍摄《教父》的问题,他看了几页小说就大倒胃口,但为了生存,他最终答应拍摄《教父》.1973年,《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届高三周考语文试卷答案(六)1. C 2 . A(乡试第一名称“解元”)3. D (“海瑞任南京粮储之职时”错,是“要到新任上去”时。
高考语文-2018年高考语文单元复习检测试卷(4) 最新

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瞩.目(zhǔ)赡.养(shàn)船舰.(jiàn)面面相觑.(qù)B.嬉.戏(xī)熹.微(xī)炽.热(chì)独树一帜.(zhì)C.给.予(jǐ)供给.(gěi)契.约(qì)提纲挈.领(qiè)D.殴.打(ōu)呕.吐(ǒu)颤.抖(chàn)颤.栗(zh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嘻戏宵夜响彻云霄立竿见影B.讴歌呕气风驰电擎怨天尤人C.噩梦契约沧海一粟金榜题名D.磕头瞌睡委曲求全坐收鱼利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当的是()A.他们疼爱孩子,孩子也孝敬他们,一家人相敬如宾....,生活美满幸福。
B.他学习努力,坚持不懈,在这次高考中终于爆冷门,考取了北京大学。
C.反对发展克隆技术的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恐怕克隆出“希特勒”式的人物,其实这只是对克隆技术所知不多的人在杞人忧天....。
D.学术研究是一种高度规范性的行为,一旦缺少规范或执行规范不力,再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熏陶..,就很有可能败坏学风,带来严重后果。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________、________和装修。
②当然,最为________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③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________难忘。
A.改建扩建世人瞩目终生B.扩建改建令人瞩目终生C.扩建改建令人瞩目终身D.改建扩建世人瞩目终身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B.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人物传记类练习(7)

人物传记类课后练习(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小题傅永,字修期。
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王肃之为豫州,以永为平南长史。
齐将鲁康祖、赵公政侵豫州之太仓口,肃令永击之。
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贼若夜来,必于渡淮之所以火记其浅处。
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教云:“若有火起,即亦燃之。
”其夜,康祖、公政等果亲率领来斫营。
东西二伏夹击之,康祖等奔趋淮水。
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遂望永所置火争渡。
水深溺死,斩首者数千级,生禽公政。
康祖人马坠淮,晓而获其尸,斩首并公政送京师。
裴叔业又围涡阳,时帝在豫州,遣永为统军,与高聪、刘藻、成道益、任莫问等救之。
水曰:“深沟固垒,然后图之,”聪等不从,一战而败。
聪等弃甲奔悬瓠,永独收散卒徐还。
贼追至,又设伏击之,挫其锐。
藻徙边,永免官爵而已。
不经旬,诏永为汝阴镇将,带汝阴太守。
中山王英之征义阳,永为宁朔将军、统军,当长围遏其南门。
齐将马仙琕连营稍进,规解城围,永乃分兵付长史贾思祖,令守营垒,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
贼俯射永,洞其左股,永出箭复入,遂大破之。
仙琕烧营卷甲而遁。
英曰:“公伤矣!且还营。
”永曰:“昔汉祖扪足,不欲人知。
下官虽微,国家一帅,奈何使虏有伤将之名!”遂与诸军追之,极夜而返。
时年七十余矣,三军莫不壮之。
后除恒农太守。
非心所乐。
时英东征钟离,表请永,求以为将,朝廷不听。
永每言曰:“马援、充国,竟何人哉吾独自首见拘此郡!”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
后为南衮州刺史。
年逾八十,犹能驰射,盘马奋槊,常讳言老,每自称六十九。
(摘自《北史·傅永传》,有删节)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自将马步千人,南逆仙琕②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B.①渡南岸,当深处置之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C.①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①求以为将,朝廷不听②声音不足听于耳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火既竞起,不能记其本济其孰能讥之乎C.永量吴、楚兵好以斫营为事今以钟磐置水中D.然于御人非其所长,故在任无多声称大人故嫌迟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傅永有胆有识、智勇过人的一组是()①永既设伏,仍密令人以瓠盛火,渡南岸,当深处置之。
2018年全国新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5)李清照《武陵春》中“ , ”这两句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沉重。
(6)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思妇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的句子是: , 。
5.走进名著。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
A 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乙】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1)【甲】语段摘自名著《 》,A 处的人物是 。
(2分) (2)【乙】语段摘自名著《 》,作者的儿子是 。
(2分)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始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和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
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7.假如你是校报记者,你就青少年上网问题采访《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习惯调查报告》调查组,请根据下列回答,写出你要提的问题。
(2分)问题一: 回答一: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活动的青少年相对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游戏top20中,王者荣耀、穿越火线、植物大战僵尸名列三甲。
问题二: 回答二: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的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8.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工程为更大范围地向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教育,打造了全国首个青少年网络安全科普流动基地—“安全战车”。
“安全战车”将最先进的AR 、VR 、4D 体感、语音识别,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与网络安全知识相融合,将寓教于乐做到极致,当“安全战车”开进你校时,请你代校长拟写一段欢迎辞。
最新-2018年高考汉语文试卷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A.先.兆掀.起纤.维鲜.为人知仙.山琼阁B.皎.洁角.逐剿.灭脚.踏实地矫.枉过正C.游弋.造诣.防疫.自怨自艾.抑.扬顿挫D.小憩.契.合收讫.休戚.与共雕栏玉砌.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是阻止全球变暖的必然选择。
B.作者娓娓道出了他那真致的情怀以及深刻的人生感悟。
C.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
D.村子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吟诵着疲惫的歌。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短语,意义都相反的一组是A.寥寥无几——人山人海独一无二——无独有偶B.学富五年——满腹经纶多愁善感——沉默寡言C.大相径庭——截然不同翻云覆雨——自始至终D.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独占鳌头——名落孙山4.下列各组词语,全是褒义的一项是()A.畅快乖僻结晶谛听妒忌谄媚B.才情伎俩微妙典雅殷实丰厚C.豪迈表率聪颖英俊矍铄惬意D.重视烦躁恬静充沛虚幻蛮横5.下列括号内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生计(维持生活的方法)生僻(不常见的)B.信守(忠诚地遵守)威信(威望与信誉)C.本色(本来的面貌)本年(现今的年份)D.突显(突然地显现)突围(突破包围)6.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句子的括号中,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是①清凌凌②蓝盈盈③颤巍巍④沉甸甸生活在北大荒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田野、山岭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的宝物来。
一年四季,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的。
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变得更加雄伟、壮丽。
这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清澈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有时吹得太大,这脆弱的球儿会扯得又长又圆,()的。
亭旁溪水淙淙,平稳处()的,流得急了,也有一种奔流的气势,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分外好看。
A.④①③②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统测试卷 精品

18年高考语文统测试卷第1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辛酸居中调停文眉闻过则喜B.贸然各书己见明晰晨露未晞C,拖堂厚集薄发仿真起成转合D.诡辨忘恩负意历数声泪具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在密切关注“西藏独立”事态的发展,达赖集团铤而走险,企图分裂祖国,必将石沉..,付出沉重代价。
..大海B.中国军团在雅典奥运会上夺下了金牌榜第二名后,在北京奥运会上赶超美国就丁是..于卯是卯....地成了下一个目标。
C.雪灾最严重的时候,广州火车站的形势连续告急,值勤民警数十次倾巢出动....,组成“人墙”,化解了一次次危机。
D.把第一手材料好好整理一下肯定得多花点儿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到了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咱们就省事儿了。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本的高技术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正在不断建立,但是如何提高使用士兵的能力则是今后的重要课题。
B.《劳动合同法》就是要让劳动者减少依法维权的代价,让企业增加违法经营的成本;让守法者得益,让违法者得咎。
C.要想做成这笔生意,不投入足够的资金肯定不行,我看最少需要五六万块钱。
D.各位观众,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它代表今天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季节。
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走进三江湿地,我体味到了生命的真谛。
,, , , , 。
①涉过沼泽②那种生命与大自然的融洽③每当穿过农田④常常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⑤或自由翱翔于绿地上蓝天间时⑥看到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我的镜头里信步闲行A.⑥①④③⑤②B.③⑥①⑤④②c.③①⑥⑤②④D.⑥③①⑤②④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萨满教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作为生存手段被不断重复的巫术的实践。
它具有信仰的统一性,但这个统一性不是以神灵的唯一作为标志的,即使在萨满教发展的兴盛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也依然存在。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8届高三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木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诸子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
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
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
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
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
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刀俎.(zǔ) 戮.力(lù) 杯杓.(sháo) 美姬.(jī)B.玉玦.(kuài) 瞋.目(chēn) 崤.山(xiáo) 彘.肩(zhì)C.燕.国(yān)拜谒.(è)匕.首(bì)变徵.(zhī)D.震慑.(shè)箕.踞(jī)督亢.(kàng)偏袒.(tǎn)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秦王方还柱走D荆轲奉樊於期头函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又欲肆其西.封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C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D我得兄.事之4.下列有关“以”的解说恰当的一项是()①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②不敢兴兵以拒大王③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④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大王来何操B 吾属今为之虏矣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亚父者,范增也。
D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二、填空(共8分,每空1分)6.文学常识及名句填空。
(1)《战国策》是汉代整理编辑的一部重要的体历史著作。
全书共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共245年。
(2)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不仁;;不知;,不武。
(4)大行不顾细谨,。
三、阅读题(共31分)(一)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3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唯君图之/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9.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马之千里者B. 是寡人之过也C.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1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二)燕攻齐,齐破。
闵王奔莒,淖齿杀闵王。
田单守即墨之城,破燕兵,复齐墟。
襄王为太子征。
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
襄王立,田单相之。
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
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襄王恶之,曰:“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不早图,恐后之。
”左右顾无人,岩下有贯珠者,襄王呼而问之曰:“女闻吾言乎?”对曰:“闻之。
”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
”曰:“奈何?”曰:“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也。
’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王曰:“善!”乃赐单牛酒,嘉其行。
后数日,贯珠者复见王曰:“王至朝日,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
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乃使人听于闾里,闻丈夫之相与语,举曰:“田单之爱人!嗟乃王之教泽也!”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襄王立,田单相.之相:辅助B.不早图,恐后.之后:落在后面C.宜召田单而揖之于庭,口劳.之劳:慰问D.乃赐单牛酒,嘉.其行嘉:赞扬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王不如因.以为己善因.人之力而敝之C.乃.赐单牛酒,嘉其行乃.为装遣荆轲D.出不能行,坐于.沙中苛政猛于.虎也13.下列各组句子分编为四组,全能表现齐襄王善听意见的一组是()(3分)①襄王为太子征②襄王立,田单相之③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④女以为何若⑤乃赐单牛酒,嘉其行⑥贯珠者复见王曰A.①⑤⑥B.④⑤⑥C.③④⑤D.③⑤⑥14.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A.田单守即墨之城并破燕兵,显出了卓越的才华,是襄王后来猜忌他的根本原因。
B.见田单爱护百姓的举动,“襄王恶之”,说明君臣关系进一步出现危机。
C.贯珠者的一席话使君臣危机化解,说明贯珠者是一位有智慧的隐者。
D.齐襄王能够听进贯珠者的见解,并化解了与田单的矛盾,说明齐襄王还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
15.将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之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
(3分)答:。
(2)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单之善,亦王之善已。
(2分)答:。
(3)乃布令求百姓之饥寒者收谷之。
(2分)答:。
四、应用题(共6分,每小题1分)16、将下列各句中的黑体字,用成语代替。
(1)电影《父子威龙》中,黑社会老大请卧底公安吃饭,他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想借公安的儿子小巩揭穿他的卧底身份。
(2)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这年头在打工不容易,得看老板的脸色,哎,走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7、分别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沛公不胜杯杓。
(3)秋毫不敢有所近。
五、作文。
(40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根据寓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
群鷧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
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
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
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
(《鷧鸟中计》)【参考答案】1、A(B玦juéC谒yè D袒.tǎn) 2.D(A说—悦B蚤—早C还—环)3.B(B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ACD名词作状语。
)4.B(①②连词,表目的。
③④分别是“因为”和“按照”。
)5、A(A前者为普通疑问句,后者宾语前置,B被动句C判断句D定语后置句)二、6.(1)刘向、编年体、33。
(2)风萧萧兮易水寒。
(3)因人之力而敝人,失其所与,以乱易整。
(4)大礼不辞小让。
三、(一)7.B渡河 8.C 9.DA定语后置句B判断句C判断句10.C(二)11.B(后:来不及。
)12.C(A前者“助词,的”,后者“取独”;B前者“趁机”,后者“依靠”;C都是“副词,于是”;D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表比较”。
)13.B14.A(根源在于“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
)15.(1)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穿。
(2)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
(3)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
四、16.(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秋毫无犯(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17、(1)暗喻(2)委婉(3)借代五、略。
【参考译文】燕军攻齐,临淄被攻破,齐闵王逃到莒地,为淖齿所杀。
田单死守即墨,后来反击,大败燕军,并且收复了国都临淄,迎回躲在民间的太子襄王。
齐军破燕,议立国君,田单对立襄王为国君犹豫不绝,齐国的老百姓都怀疑田单会自立为王。
后来田单立太子为襄王,自居相位。
有一天,田单路过淄水,看见一位老者赤足渡河冻坏了,无法再走,僵坐在岸边的沙土上。
田单看见老者身体寒冷,就让随从分件衣服给他,但随从们没有多余的衣服,田单就脱下自己的皮裘送给老者穿。
齐襄王内心很是憎恶田单这种收买人心的行为,他自言自语说:“田单这样用小恩小惠收买人心,莫非图谋我的王权富贵?如果不先发制人,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
”说完,他猛然从自言自语中惊醒,警惕地左右察看,没什么人,只是岩石下有个采珠人,襄王把他叫唤过来问道:“你听到我说什么了吗?”采珠者坦白承认:“都听到了。
”襄王杀意顿生,却故意问道:“你认为我该怎么做?”那人说:“大王不如顺水推舟,把它变成自己的善行。
您可以发布诏令嘉奖田单的行为,并说:‘寡人担心百姓子民挨饿受冻,相国就分赐他们衣食;寡人关心百姓,相国也满腹忧心。
相国这样做,正合寡人心意。
’田单既有这些优点,而大王又赞扬他,要知道赞扬田单的优点,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圣德。
”襄王叹道:“好主意!”于是以牛酒犒劳田单,表扬了他给贫民送衣的行为。
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进言说:“来日百官上朝,大王应该特地召见田单,并在朝堂上加倍礼让尊敬,亲自表示慰问,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给以赈济。
”襄王一一照办后,又派人到街头里巷打探民众的态度,听见老百姓都在谈论说:“田单很爱护百姓,哎呀!这全是大王教导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