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高考文言文阅读翻译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翻译

2012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文言文翻译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军,宋代行政区划名,此处应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

萧燧生下来就聪颖异常,自小就能写文章。

绍兴十八年,考中进士,成绩列为优等(高第,考试成绩列为优等)。

被授予平江府观察推官的官职(推官,掌管司法事务的官员)。

当时秦桧主掌朝政,他的亲信密告萧燧,秋试时他一定会在漕台主持考试(漕台,主管漕试的的官署。

漕试,宋代的一种科举考试制度),萧燧追问其中的缘故,那人说:“丞相有个儿子要参加科举考试,想要把他托付给你。

”萧燧愤怒地说:“刚刚当官就敢欺骗自己的良心吗!”秦桧对他怀恨在心,不久他就被调到秀州,到了那里官员的定额已经满了(员,官员的定额),萧遂到府院就任,换了一个人漕闱任职(漕闱,漕试试场),秦熺果然中举并名列前茅。

孝宗初年,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轮值策对时(轮对,宋代制度,又称“轮当面对”,指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阐述“官位应当选择合适的人才,不应当因人而选择官位。

”皇上很高兴,撰写了《用人论》赐给大臣。

淳熙二年,升任起居郎。

在此之前,监察御史有了缺额(察官,监察御史的别称),朝中的议论大多属意萧燧,但因为他没有在县任职的经历,于是任命他为左司谏。

当时宦官甘昪之的朋友胡与可、都承旨王抃的堂叔王秬都在外担任地方官(持节,本指使节持符节出行,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者),因为有所仗恃,不做好事(善状,好的事迹),萧燧上奏都罢免了他们。

当时正在重新讨论进攻北方的事,皇上拿这件事寻问萧燧,萧遂回答说:“如今有才德的人和无才德的人混杂在一起,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谋求国内太平安定。

如果依仗经济稍有宽裕,萌生骄傲之心,其后果就不是我所知道的了。

”皇上说:“这是忠言啊。

”萧燧趁机讽劝皇上严肃法令制度,包容正直的言论;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亲信有功可以赏赐财物,不可赋予权力。

皇上都很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出任严州知州。

严州土地狭小财物匮乏,萧燧刚到任的时候,公家的钱不满三千串,萧燧勤俭理政,使财用丰足。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可编辑)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可编辑)

2012年用高考文言文翻译及特殊句式例2广东高考题 9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找关键点省略句异译文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洒到整张纸都是郭生对此事感到奇怪拿着纸张来告诉王生3分②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找关键点德恒译文郭生因为这样感激狐狸经常放置鸡和米准备供给狐狸吃喝3分抓住翻译的关键文言文翻译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1抓关键词文言句子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翻译的时候考生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就遗憾的丢分了课堂小结解题要领一明确两个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逐字翻译字字落实二抓住命题者设置的两个关键点1抓关键词关键实词重要虚词词类活用 2抓特殊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三掌握五种技巧留换补删调翻译的程序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翻译句子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表达出来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1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C帝感其诚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忠而被谤 D受制于人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中心词主—[状] —谓—定中心词—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1何以战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1 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 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公幸教晞以道 4于其身则耻师焉 5得复见将军于此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不仁哉梁惠王也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未之闻未闻之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C 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1 A 子何恃而往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B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谁与与谁 2微斯人吾谁与归东向向东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C A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师旷撞晋平公①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⑤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⑧之言也左右请除之⑨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他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①用之使定语后置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用之者的后置 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④"中心词数量词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③用者 B 一试身手 D 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一试身手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一试身手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1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综合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4为高考必考题型分值10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纲解读 12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找关键点非乎盍译文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3分②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找关键点无所第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到罢了3分例1广东高考题研究高考一善于抓命题者设置的关键点 1关键实词 2重要虚词 3词类活用 4特殊句式5固定结构研究小结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文做到信达雅信即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加意思达既译文无语病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雅即译文有文采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紧扣原文按原文字词和句式对等的原则做到字字落实即逐字逐句的翻译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例 1 直译就是做到字字落实如沛公已去间至军中││││││译为沛公已经离开从小路到达军营例 2 意译就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么知道抱负远大的人的志向呢掌握文言翻译的具体方法五字法留换补删调翻译的具体方法----留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3行军用兵之道年号人名地名国名官名等专有名词及古今词义相同的普通名词示例适用范围 1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疏远信任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早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不一定 1用双音节词换单音词 2用本字词义换通假字 3用普通话词语换文言词语示例适用范围翻译的具体方法----换 1然后践华为城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1根据语言环境的需要增加词语或补出省略的语句或成分示例适用范围翻译的具体方法----补 1噫吁嚱危乎高哉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删去同义连用的实词某些虚词语气词连词结构助词偏义复词中的陪衬词等示例适用范围翻译的具体方法----删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把古汉语倒装句主要是宾语前置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示例适用范围翻译的具体方法----调 2抓特殊句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那么就不能准确翻译这个文言句子因此丢分一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刘基《郁离子》⑴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⑵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我见到经过我面前的人很多没有人同情我啊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还会同情我吗课堂练习关键点过宾语前置句关键点使能乎课堂练习读下列文章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1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所以不至也《读孟尝君传》 1译文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目罢了关键点特判断句 2译文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关键点所以判断句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题型翻译题文言文句式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子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翻译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分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2分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1亚父者范增也 2沛公军霸上 3沛公安在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判断句宾语前置被动句省略句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翻译下面句子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吾属今为之虏矣注意下面句子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重为乡党所笑 wéi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信而见疑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翻译下面句子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①戍卒叫函谷举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城陷而虏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4用介词被表被动 5动词本身表被动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 1府吏见丁宁我 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 1诚请见教 2望见谅 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 [温馨提示] A A 3 A行将为人所并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4翻译下面的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C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2012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详解之湖北卷汇总

2012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详解之湖北卷汇总

2012高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详解之湖北卷家有名士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

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

仍与语,转造清微。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

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

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

”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

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邓粲晋纪曰:”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隐德,人莫之知,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昶[chǎng]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

今日当与汝言。

”因共谈易。

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

湛曰:”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

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

”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

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

湛曰:”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唯当就蚁封耳!”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bó]跌倒),其俊识天才乃尔。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

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

“称其实美。

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晋阳秋曰:”济有人伦鉴识,其雅俗是非,少有优润。

见湛,叹服其德宇。

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注读】王湛(王湛,名汝南,字处冲,是司徒王浑的弟弟)既除所生服(除所生服:除服,脱掉丧服;所生,指母亲。

王湛为母守孝3年),遂停墓所(墓所:墓地)。

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略:几乎)不过(过:拜访)叔,叔亦不候(候:等待)。

2012山东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2012山东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2012山东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及解析阴兴,字君陵,是光烈皇后母亲的弟弟,生平臂力很强。

建武二年,(他)担任黄门侍郎,(兼任)期门仆射,参与东征西伐,平定(天下)郡国。

阴兴经常跟随主上出入宫廷,经常手持小盖,(为主上)遮挡风雨,手和鞋子经常会粘上污泥。

(“躬”通“肱”。

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

泛指手臂)在期门做表率。

光武帝临幸的地方,他就先进去清理宫室(清走闲杂人等),很被亲信。

虽然他乐于施舍和结交朋友,然而门下没有好勇斗狠之人。

(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襄关系不好,(然而)知道他们有本事(用,本事,本领),仍称赞他们的长处和他们交往。

他的友人张汜、杜禽与阴兴关系很好,但是(阴兴)认为他们华而不实,只用钱财与他们交往,最终也不说什么:因此,世人称赞他忠厚啊。

他的住宅勉强算完备,只能遮挡风雨。

(裁,通“才”。

)光武九年,升任侍中,被赐与关内侯的爵位。

皇帝和皇后召见阴兴,想给他封官,把印绶放到他面前,阴兴坚决推辞说:“我没有第一个登上敌人城墙、冲锋陷阵的功劳,而一家几人一起被赐予士这一爵位,(已到了)让天下人抱怨的地步,(封赏)确实够多的了。

我受到陛下、贵人很深的恩泽,富贵已经到了最顶层了,不能再变得更好了,发自内心地不想要封赏了。

”皇帝夸奖阴兴能推辞(富贵),不勉强他的意志。

贵人问他原因,阴兴说:“您没有读过《书记》吗?“亢龙有悔”,外戚家人受害于不知道谦和避让,(要)嫁女儿(的时候)想要配给王侯,(要)娶妻的时候就渴望公主,我的内心是在不安啊。

富贵有尽头,做人应该知足。

炫耀富贵更加会被看到和听到的人指责。

”贵人被他的言语感动,深深地弯下腰作揖(挹,通“揖”,降,上对下施礼谓之降,此处不译),醉酒没有替宗亲求取官位。

光武十九年,被封为卫尉,也辅佐教导皇太子。

第二年夏天,皇帝迎风头晕的毛病加重,皇后让阴兴担任侍中,(阴兴)在云台的广室接受(皇帝的)临终遗命。

碰巧皇帝痊愈,召见阴兴,想让他代替吴汉做大司马。

2012年各省的高考古诗文翻译及答案

2012年各省的高考古诗文翻译及答案

2012高考语文古诗赏析天津卷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译文】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

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

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野菊生产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1.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答: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等色彩:“碧”与“黄”映衬情感:喜爱之情(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整理怎样的志趣?(3分)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翻译】:自己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答:诗人只顾追求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里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9.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4分)答:“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触可感、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江西卷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文言文阅读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文言文阅读

(一)(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

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

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

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

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

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

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

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

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

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

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

”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

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门而贽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就:跟从。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详解详析(二)(含文言文译文)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详解详析(二)(含文言文译文)

2012年湖南高考语文试卷详解详析(二)(含文言文译文)二、文言文阅读(22分。

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作者介绍】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南宋灭亡后,郑思肖不臣服蒙元的统治,自称“孤臣”。

每逢岁时伏腊,望南野哭而再拜。

因肖是繁体赵字(赵是宋的国姓)的构成部分,所以改名思肖,号忆翁,都包含有怀念赵宋的意思。

郑思肖把居室题额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

郑思肖原与宋宗室、著名画家赵孟頫交往较多。

后赵降元并任官。

郑思肖即与之绝交。

郑思肖擅画兰,宋亡后,所画兰均无土和根,表示土地已沦丧于异族,无从扎根。

当时一些权贵向他所要画兰,皆不与。

庸人孺子颇契其意者,则反与之。

2012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2012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

[2012安徽卷]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槐许君讳曾裕,字字仑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不可伸,逐发愤以卒。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筋骨,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货,而负其价不还。

君至惩期成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精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于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避闲散,徙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期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①稇(ku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值母病笃.笃: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

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

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途,率先期门。

凡光武新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

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样称其所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不实,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

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

建武九年,改任待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

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

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

”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遂了他的心愿。

阴贵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灾难,这外戚之家苦于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就盼着得公主,我心下实在不安。

富贵总有个头,人应当知足,夸奢更为舆论所反对。

”阴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家族亲友求官求爵。

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

二十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就以阴兴为待中,他在云台的广室里接受光武临终嘱托。

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见阴光,想让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

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只是实在害怕损伤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

”至诚发自肺腑,感动皇帝左右,皇帝就听从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不友好,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有威。

他病重了,皇帝亲自看望,问他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他叩头回答说:“臣下愚笨,不足以知道这一切。

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卿。

”阴兴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

阴嵩监领羽军十多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

明帝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改任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书说:“已故待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管领禁军,随先帝平定天下,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成例蒙受恩泽,都被阴兴推让了,安居于里巷之中。

他曾辅导于我,体现了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伤悼。

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

封给阴兴之子阴庆为鲖阳侯,阴庆之弟阴博为?强侯。

”阴庆死,子阴琴继承爵位。

阴琴死,子阴万全继承爵位。

万全死,子阴桂继承爵位。

许君讳名曾裕,表字仑高,又字南湖,是桐城人。

许君年少时便有超绝的大志向。

他刚满六岁那年,母亲病重,就知道长跪在祖庙祭坛前,连续十几天为母亲祷告祈福,未见丝毫倦意。

等到长大后,他便跟随私塾先生接受学习,聪明智慧超出了同龄人,对于书籍无所不读。

然后,他的父亲因为正直诚信被同族人所怨愤,惹上了官司,(冤屈)十多年都得不到申述,最终满怀愤懑地死去。

许君对于此事始终不能释怀,多次向官府控诉,又过去了十几年,公理才开始得到了伸张。

然而许君的精力和雄心都因这件事而消失了一大半了。

没有任何收获啊,他于是花费了一些财物候补官职,谋得松江水利船政通判一职。

松江地处海滨,过去专门添置有用于巡海的船,这种船叫乌船。

从前的通判监督修理,官府上下几乎都从中谋取暴利。

修出来的那些船却一遇到大风立马就会损坏。

许君独自一人亲自检验调试,乌船的毛病才得以根除。

在这之前,很远的商人都挑着货物到松江来贩卖。

松江那些奸诈的商民强取他们的货物,却违背货物本身的价值不给予支付。

许君到了之后,惩处了其中的几个最狡猾奸诈的人,那些挑着货物贩卖的人都此都感激涕零。

松江的河道细小狭长,很容易导致填塞淤积。

一旦河道填塞淤积,那来往的船只便不能通航,老百姓的田地也就没有办法得到灌溉。

所以,在冬天河水枯竭之时,当地征用疏浚河道的民工,这项费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累积下来有上万。

官府马虎地去兴修筑造,但超过了其应该的耗费有许多。

唯独,许君认为让一个人去谋取更多的私利是有限度的,而占取了老百姓的许多血汗,内心无法忍受。

于是,他亲自丈量河道的纵深和宽度,命令工匠们在尺寸上不得有丝毫差距。

百姓为此都称道欢呼,认为这是几十年来都从未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道旁边立了一块碑,用来记录这件事。

沿海失业的百姓有许多通过出海来获取利益,这种现象久禁不止。

许君奉命对此进行督察,那些装载私贩的货物超过口粮的海船竟有一百多艘。

许君想到都是一些贫苦之人而非大奸大恶之人,只是因为无知贪图利润而招致犯法。

他觉得一定要加以详细禀报,虽然自己有捕获犯人的名誉,但是人一旦处死就不可能复生。

于是,他悄悄地拜见布政使辰公,请求他能宽恕赦免他们。

辰公深知许君是发自内心地体恤百姓,对此深为赞赏。

(后来)上级准备讨论把许君调任其他地方,但他因此在这一年生了病,六月十八日这一天在他松江的官舍中死去,享年五十八岁。

当初许君年轻时,胸怀壮志背负雄心,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

那些和许君相知的士大夫们,都估计许君将来必定会被朝廷重用。

然而他却遭受家庭诸多变故,不能实现他的抱负。

等到他当官时,拿着俸禄过着一种闲散的生活,只是在老百姓中间奔走烦闷。

既然被士大夫所了解,差不多就有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了,却不曾想最终死去。

难道这确实是命数?即使这样,把许君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借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君难道比他们欠缺吗?哎,真得很可悲啊!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

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

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

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

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

”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

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

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

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

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

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

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

”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

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

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

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

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

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

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

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

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

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

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

”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

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

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

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

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

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

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

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

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

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

《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

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父亲曾任三班奉职.徽宗时,郭浩充任环庆路第五将部将,曾率领一百名骑兵来到灵州城下,夏国以一千名骑兵来追赶他们,郭浩亲手斩杀两名骑兵,提着首级返回。

充任渭州兵马都监。

跟随种师道进军修筑茸平寨,敌军占据并堵塞水源,来断绝宋军的饮水,郭浩率领几百名精锐骑兵夺取了它.敌人攻打石尖山,郭浩迎着敌阵前进,被流箭射中左肋,发怒不去拔箭,奋力大呼,活捉到贼人才停止;各军跟着前进,敌军逃走,郭浩从此知名。

积功升任忠州刺史。

钦宗即位,郭浩进升为安州团练使。

因种师道推荐,被皇上召见应对,他上奏说:“金军长期在外,一心想着回归。

请求派轻兵从小路驰往滑台,等他们渡到一半时,就可发动攻击。

”正逢朝廷大臣议和议战意见不同,郭浩之策没有被采纳。

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年间开拓之地,又全部失去。

种师中为河东制置使,徵用郭浩跟随自己。

建炎元年,知原州。

二年,金军攻取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弃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

郭浩正好在半夜时来到郡中,他纸率领了二百人,捉到金兵不杀,让他们返回,说:“替我告诉你们的将领,我是郭浩,想要交战就立即来决一死战。

”金军于是退去。

升任本路兵马钤辖、知泾州、代理主管鄘延路经略安抚使。

绍兴元年,金军攻破饶风岭,盗取梁、洋,进入凤州,攻打和尚原。

郭浩与吴璘前去救援,斩杀俘获敌人敷以万计。

升任邻州观察使,调任知兴元府。

饥民在米仓山聚结作乱,郭浩讨伐平定了他们。

调任知利州。

金步兵骑兵十多万攻破和尚原,进而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吩大败金军。

升任彰武军承宣使。

吴蚧查究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地舆敌人勾结.而利州方面的审讯结果不同,由此吴吩舆郭浩开始不和,朝廷就调任郭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金州残损破坏得特别严重,户VI也没有几家,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

其他军队因为军需困乏需要朝廷补给,而纸有郭浩把积馀的十万矫钱资助给户部,朝廷嘉奖他,以后凡有奏请,都能得以直达朝廷。

九年,改任金、洋、房三州节制。

金人归还了河南的土地,朝廷任命郭浩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充任陕西宣谕使、知金州。

楼炤巡视关中,召用郭浩为枢密院都统制、十四年,得到皇上召见,授检校少保,返回镇守,赏赐御府金器、绣鞍,并且授予一于文官资格,赐田五十顷。

郭浩辞谢说:“我父子都是由军人起家,不敢忘本,希望退还文官。

”皇上称许他的想法,另外授与一子阀职。

逭年,分利州为东、西两路,任命郭浩为金、房、开、达四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驻屯金州,仍建置帅府。

十五年,去世。

终年五十九岁。

追赠检校少师,谧号恭毅。

淳熙元年,朝廷恩赐在金州为他立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