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目的1、持续、动态、直接监测动脉压力的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2、根据动脉波形变化判断心肌收缩能力。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动脉压力的变化。
4、可反复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减少病人痛苦。
二、用物准备动脉套管针(根据病人血管粗细选择)、12号或16号普通针头,5ml 注射器、无菌手套、无菌治疗巾及1%普鲁卡因;压力连接管、压力换能器、连续冲洗系统、监护仪、常规无菌消毒盘、小夹板及胶布等。
三、操作流程1、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2、有创动脉压测定↓↓↓↓↓↓四、简要说明1、概述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
适用于休克、危重症、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重大手术或存在高循环功能障碍风险的手术病人的血压监测。
常用于动脉内置入导管的部位包括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首选桡动脉,其次为股动脉。
正常情况下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血压高2~8mmHg,危重病人可高10~30mmHg。
2、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正常动脉压力波形分升支、降支和重搏波。
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正常为60~90mmHg。
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图3-1-1)。
3、异常波形意义(1)低血容量或心肌收缩功能低落:上升或下降支缓慢,顶峰圆顿,脉压缩小及随呼吸波动的不稳基线,重脉切迹不明显。
(2)主动脉瓣狭窄:收缩相延缓,重脉切记不易辨认。
(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收缩相上升,舒张相降低,重脉切迹消失。
血流动力学监测

六、周围循环监测
周围循环可反映外周组织的灌注状态。除了 BP、SVR是周围循环监测的重要指标外,临床 上常采用一些间接而简便的指标。 1 毛细血管 充盈时间:正常为:2~3s。 2 体温:正常时中心温度与外周温度差<2°C, 如>3°C,表明周围循环监测不良。 3 尿量:正常时不应少于1ml/min。少尿或无尿 常是组织灌注不良的表现。
3 测定方法
3 注意:A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存在差异;B 经常用肝素液冲洗管道,以防凝血和堵塞; C测定仪的零点或换能器的位置应于心脏 在同一水平。 4 并发症的防治:主要有:血栓形成或栓 塞所致肢体缺血或坏死;出血;动脉瘤或 动静脉瘘形成;感染等。
二、中心静脉压测定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 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由四部分组成: 1 右室充盈压; 2 静脉 内壁压或静脉内血容量; 3 静脉外壁压或 静脉收缩压; 4 静脉毛细血管压。CVP与 血容量、静脉张力、右心功能等有关。正 常值为:5~10cmH2O。CVP监测是有创 的。
3 并发症的防治:
主要有:心律失常;气囊破裂;肺动脉 撕裂和出血;感染;肺栓塞;导管打结等。
四、心排出量监测
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 CO)是指 心室每分钟排出的总血量,正常时左、右 心室基本相同。CO是反映心泵功能的重 要指标,主要受心肌收缩性、前负荷、后 负荷、心率等因素影响。此外,通过CO 可以计算出多种血流动力学参数:
五、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
利用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是将超声探头 插入食道,采用食道二维超声心动图、脉冲多 普勒血流计,结合ECG对心脏及大血管进行连 续、无创检查的方法。可对心脏舒缩功能、心 壁运动情况、瓣膜活动、瓣口大小、血流速度 与方向、有无栓子、心肌缺血等进行有效的监 测。是近年来发展很快,应用渐趋广泛的血流 动力学监测手段。其优点为:成像更清晰;测 量更准确;连续而无创;影响因素较少。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概述

压力监测的准确性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能够提供连续、准确的血压数据,不受外 界干扰和运动的影响。
与无创血压监测相比,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尤其在危重患者和急救场景中具有重要价值。
03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临床应用
手术中监测
手术中监测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在手术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监测麻醉深度、手术刺激对血压 的影响以及出血情况。通过实时监测动脉血压,医生可以及时调整麻醉深度、补 充血容量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中监测的应用场景
在心血管手术、颅内手术、器官移植等复杂手术中,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尤为重要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血压数据,帮助医生判断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理状态,从而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2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原理
压力传感器的原理
01
压力传感器通过感应血管内血液 的压力变化,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进而测量动脉血压。
02
常用的压力传感器包括应变片式 、压电式和电容式等,具有高灵 敏度、低噪声等特点。
数据采集与传
数据采集系统将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电 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 转换为可分析的血压数据。
指导治疗决策
通过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输注速度或选 择合适的血管扩张剂等。
提高救治成功率
在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有助于医生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提 高救治成功率。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的定义
• 有创动脉压力监测是一种通过穿刺动脉血管并置入传感器来直 接测量动脉内压力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连续、准确的血 压数据,并且可以实时监测血压变化。
有创动脉压监测

Company Logo
有创动脉血压测压途径
1 桡动脉 首选途径 Allen 试验 2 肱动脉 3 尺动脉 4 足背动脉 5 股动脉
Company Logo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禁忌症
●出血倾向: ●穿刺局部感染: ●A11en试验阳性:
Company Logo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并发症
血管痉挛
导管脱落
感染
出血
穿刺部位用 透明敷贴粘好后, 再用胶布加固, 标明穿刺时间, 并且用约束带和 纸板进行固定, 避免患者躁动及 为患者翻身、吸 痰时,套管针折 叠、脱出。
末梢循环差时,调 整房室温, 肢体 保暖热敷, 观察 穿刺侧手掌部有 无疼痛及皮温、 颜色的变化, 通 过同侧手指套血 氧饱和度动态监 测手部的血运情 况。在进行肝素 冲管时,速度不可 太快,以免血管收 缩,引起缺血、疼 痛。
文本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设备
连接管道
连接从病人到传感器之间的管道水力学传递通道,可显著 改变整个测压系统的效能,有研究表明最理想的连接是用大口 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不用三通开关直接与传感器相连便可产 生良好的频率效应,但这种连接法临床应用很少。“Paulsen通过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长6英寸(1英寸=2.54cm)的连接管和84英寸 的相比,可以使血压升高10mmHg~25mmHg,但是在临床中用6 英寸的连接管将传感器与动脉插管的末端连接时,会给系统校零、 动脉采血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故在临床应用中应选择高频效应 文本 文本 ,用内径为2.0mm~3.0mm 文本 文本 的传感器 、长约 60cm的硬质连接管为 宜,至多不超过120cm,并保证测压系统内不能有气泡。
动脉血压监测操作流程

动脉血压监测操作流程一、背景介绍动脉血压监测是临床医疗中常见的操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正确地进行动脉血压监测非常重要。
二、操作前准备1. 确定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目的。
2. 洗手并戴上手套。
3. 准备好血压计、适当大小的袖带、酒精棉球等工具。
三、选择合适的位置1. 让患者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放松状态。
2. 选择合适高度和角度的桌子或床边,让患者可以轻松地将手臂放在上面。
四、检查手臂1. 检查手臂是否有切口或其他损伤。
2. 确定测量位置:通常是在肱动脉处,即肘部下方约2.5cm处。
3. 用酒精棉球清洁皮肤,并等待干燥。
五、佩戴袖带1. 将袖带固定在测量位置上。
2. 调整袖带的紧度:袖带应该紧贴皮肤,但不应过紧。
3. 将袖带固定在肘部上方的钩子上。
六、测量血压1. 将听诊器放在耳朵上,并轻轻按下膜片,确保听诊器工作正常。
2. 用手指触摸患者的桡动脉,找到脉搏节律。
3. 用手将气球压缩,将空气注入袖带中,直到气压高于患者的收缩压。
此时,患者的肱动脉将会被完全关闭。
4. 缓慢地松开气球,让空气逐渐从袖带中流出。
同时,用听诊器听取心跳声。
当心跳声第一次出现时,记录此时的读数为收缩压;当心跳声消失时,记录此时的读数为舒张压。
5. 缓慢地松开袖带,并将其从手臂上取下。
七、记录和处理数据1.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病历或监护表格上。
2. 如果血压异常或不稳定,则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八、清洁和消毒1. 将使用过的血压计和听诊器清洁干净。
2. 用酒精棉球擦拭血压计和听诊器,并等待干燥。
3. 将所有工具放回原处,准备下一次使用。
九、注意事项1. 操作前必须确认患者身份信息,并告知操作流程和目的。
2. 手套必须佩戴,以避免交叉感染。
3. 袖带必须正确佩戴,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4. 测量时要注意用力均匀,避免过度挤压或过度松弛袖带。
5. 使用后必须及时清洁和消毒血压计和听诊器。
动脉测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目的:持续监测动脉血压的变化,适用于休克、重症疾病、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进行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的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监护、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的患者的监护;需要反复抽取动脉血气患者。
用物准备:
1.合适的动脉导管、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淡肝素、连接管、注射泵、监护仪
2.治疗盘内物品:碘伏棉签、一次性治疗巾、无菌纱布、50ml空针(淡肝素
1~10u/ml)、连接管
3.胶布(固定)
步骤:
1.核对患儿基本信息和治疗信息
↓
2.评估患儿年龄、病情、血管通路、四肢活动、末梢循环、合作等;
告知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
3.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患儿床旁;再次核对病人
↓
4.安装动脉测压模块,连接导联线,调节好动脉通道,将导联线在病床上放置好
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调节报警范围
↓
5.将治疗巾铺于患儿动脉肢体下,取出压力组套,连接导联线
↓
6.接淡肝素,放置无菌纱布,排气;将换能器放置与右心平齐;连接患儿动
脉,抽回血,将管道内的回血以脉冲方式冲洗回纳给患儿
↓
7.校零,碘伏双消三通连接口,接上肝素帽,观察监护仪血压波形
↓
8.撤除治疗巾,妥善固定患儿,根据患儿血压调节报警范围;洗手,记
录处理用物
↓
9.操作后评价。
动脉压监测

2、动脉波形解读之呼吸机影响
在机械通气中,存在最高和最低收缩压差 (SPV),△up是收缩压最大值与呼气末血压差, △down是呼气末血压与最低压差,正常情况下△up= △down,为4~5mmHg.临床意义为反映了前负荷:低 血容时SPV和△down升高;CHF时SPV、 △down减 少, △up升高。因此机械通气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前负荷下降,对于左心衰病人有利。
(三)冲洗装置的连接:
(1)肝素盐水压力:大于300毫米汞柱,可以达到2~4毫升的自动冲洗效果; (2)连接管道:大口径尽可能短的硬质导管,最好大于3mm,一般2~3mm
内径,60cm最佳,最多不超过100cm/120cm; (3) 必须彻底排空管道内的空气,否则导致收缩压偏低,舒张压偏高和波
形失真; (4 )凝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盐水溶液代替普通肝素盐水溶液持
3、操作方法-术前准备
(一)ALLEN试验:清醒患者可嘱 其握拳,观察两手指尖,同时压迫桡、 尺动脉,然后在放松压迫尺动脉的同时, 让病人松拳,观察手指的颜色。如5s内 手掌由苍白变红,则表明挠动脉侧支循 环良好,Allen试验阴性;5s~10s/15s期 间为可疑,如果长于以上时间则禁忌穿 刺置管。
研究发现局部抗生素使用导致G-感染,推荐使 用碘仿软膏;
防治措施:强化无菌操作、加强局部无菌护理、 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拔管并行导管培养 (1)局 部变色、疼痛、脓液形成,(2)败血症表现。
5 其他少见恶性并发症
肢体远端坏死:微血管病变、栓塞发现不及时、术前不行Allen试 验等;
肢体筋膜间隔综合症:多见于急性肾衰或慢性肾衰无内瘘患者行 血液透析建立临时血液通路时,与穿刺针过粗、凝血障碍和高血 压导致出血量较大有关,发生后立即处理,保守无效早期切开减 压;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实时性
新版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发 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而传统方法则无法做到 这一点。
安全性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血栓形 成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 程,确保患者的安全。
04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
适用人群和适用场景
降低医疗成本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的出现和 应用,推动了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为未来的医疗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使用能够减 少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医疗操作,从 而降低医疗成本。
05
结论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价值和意义
准确性和可靠性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能够 提供更准确、可靠的血压数据, 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 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
指导治疗
医生可以根据有创血压监测的结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调整药物 剂量、控制输液速度等。
危重患者监测
对于重症休克、心衰等危重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可以更好地评估 患者的循环状态和组织灌注情况。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和挑战 Nhomakorabea01
02
03
感染风险
由于导管直接插入动脉内, 容易引发感染,因此需要 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理。
目的和目标
目的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旨在提供更准 确、可靠、实时的血压监测数据,帮 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 治疗方案。
目标
新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目标是提高 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误差和 干扰,同时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临床 应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02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能够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情况 可根据动脉压波形初步判断心脏功能 提供准确、可靠和连续的动脉血压数据
并发症的防治
1. 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血 管阻塞,甚至有肢体缺血、坏死的报道。其它 包括出血、动脉瘤、感染和动静脉瘘等
2. 预防措施: ①注意无菌操作;②减少动脉损 伤;③连续或经常用肝素稀释液冲洗;④套管 针不宜太粗;⑤末梢循环欠佳时,应立即拔出 套管;⑥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天
动脉压监测
动脉压监测
即血压,是最基本的心血管监测项目 无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应用对机体
没有机械损害的方法而获得的各种心血管 功能的参数。手动测压法和自动测压法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经体表插入各 种导管或探头到血压可以反映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总阻力 同时与血容量、血管壁弹性、血液粘滞度等
测压途径
①桡动脉:左手桡动脉为首选途径,位置浅表 并相对固定,穿刺易于成功且管理方便 注意:桡动脉穿刺前一般需行Allen试验
Allen试验
①将穿刺侧的前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摸到桡、 尺动脉
②让病人作3次握拳和放拳动作,接着拇指压迫阻断 桡、尺动脉的血流,待手部变白后
③将前臂放平,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部的 转红时间
正常<5~7s,平均3s;8~15s为可疑; >15s系血 供不足,一般>7s为Allen试验阳性,不宜选用桡 动脉穿刺
其它动脉穿刺途径
②肱动脉 ③尺动脉 ④足背动脉 ⑤股动脉
注意事项
▪ 直接测压的数值比间接法略高出5 - 20mmHg ▪ 不同部位的动脉压差,仰卧时,从主动脉到远心端
的周围动脉,收缩压依次升高,而舒张压逐渐降低 ▪ 校对零点,换能器的高度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 采用换能器测压,应定期对测压仪校验 ▪ 肝素稀释液冲洗管道,防止凝血
因素有关,是衡量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与组织器官的灌注、心脏的氧供需平衡及
微循环等关系密切
手动测压法
经典的血压测量方法,即袖套测压法 1. 分摆动显示法、听诊法、触诊法。 2. 误差的因素有: 1) 袖套:袖套使用不当是导致手动测压出现误差
的最常见原因。如果袖套太窄或包裹太松则压力 读数偏高,太宽则读数偏低 2) 肥胖:常导致读数较实际值高 3) 校对:零点对齐腋中线或右心房 4) 听诊间歇:听诊间歇长时导致读数偏低
有创伤性测量法
适应证: ①各类危重病人和复杂的大手术及有大出血的手术 ②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③需行低温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④严重低血压、休克等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手术 ⑤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等测量的病人 ⑥需要用血管扩张药或收缩药治疗的病人 ⑦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禁忌证
▪ Allen’s试验阳性者 ▪ 局部皮肤感染者 ▪ 凝血功能障碍者(相对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