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购物环境标准
超市管理规范

超市管理规范一、引言超市作为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费者提供各种生活用品和食品。
为了确保超市的正常运营,提高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超市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市管理规范的各个方面,包括超市布局、人员管理、商品管理、服务质量等。
二、超市布局1. 超市入口:超市入口应设有明显的标识,包括超市名称、营业时间等信息。
入口处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放。
2. 购物篮和购物车:超市应提供足够数量的购物篮和购物车,方便顾客购物。
购物篮和购物车应定期清洁和消毒。
3. 货架陈列:货架应整齐摆放,商品分类明确,标签清晰可读。
货架上的商品应保持充足,避免出现空货架。
4. 通道畅通:超市内部通道应保持畅通,方便顾客流动。
货架之间的通道宽度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5. 收银台设置:收银台应设在超市出口处,方便顾客结账。
收银台工作人员应礼貌、高效地为顾客提供服务。
三、人员管理1. 员工培训:超市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包括商品知识、销售技巧、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
新员工入职前应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
2. 员工形象:超市员工应穿着整洁、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件。
员工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吸烟、嚼口香糖等。
3. 员工服务态度:员工应热情、礼貌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主动帮助顾客解决问题。
员工不得对顾客进行不当言行,不得与顾客发生争执。
4. 员工考勤:超市应建立完善的员工考勤制度,记录员工的上下班时间和请假情况。
员工应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5. 员工奖惩:超市应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奖惩,鼓励优秀员工,惩罚不良员工。
奖惩制度应公开透明,避免任意性。
四、商品管理1. 采购管理:超市应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采购计划。
采购商品应具有合法合规的来源,确保商品质量安全。
2. 商品陈列:超市应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需求,合理陈列商品。
促销商品应有明显的标识和展示位置,方便顾客选择。
3. 商品质量检验:超市应定期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商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超市购物环境标准

超市购物环境标准Supermarket shopping environment requirement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市卖场环境、营销设施设备、附属设施等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超市、大型超市,以及其它以开架售货、集中收款、销售日常生活用品为特点的零售业态店铺,包括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业态的店铺。
2定义2.1超市购物环境Supermarket shopping environment由超市的内部经营空间及与经营相关的设施设备和附属场所组成,包括商品陈列、营销设施和设备布局、安全通道设计、停车场规划等。
2.2营销设施设备Marketing installations & equipments与超市经营直接相关的机器、设备、工具,如电梯、照明系统、收银机、货架、冷柜、手推车、购物筐等。
2.3附属设施设备Affiliated facilities对经营管理起到支持和辅助作用的场所、机器、设备、工具,如停车场、库房、收货区、消防系统、防盗设备、更衣柜等。
2.4专柜(外租区)Specialty counters在商品类别和布置方式上相对独立的柜台和空间,包括面包间、主食间、加工间等。
2.5生鲜区域在超市中经营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熟食等生鲜商品贮存、加工、销售的经营区域。
3出、入口的基本要求3.1 入口3.1.1企业标识应统一、明显、清晰、整洁。
3.1.2营业时间应指示清楚,表达方式一致。
3.1.3入口处设有台阶的,坡度应缓和,并设有残疾人的坡道。
雨雪天气,出入口应有防滑提示标志。
3.1.4顾客入口应与商品进口区分,营业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折扣店和便利店除外。
3.2 出口3.2.1出口处应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3.2.2出口与入口应有区分,并便于人员的疏散。
3.3出、入口在晚间营业期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度。
4收银区域的基本要求4.1应配有使用条码识读的收款机。
4.2收银台应设有足够的收银通道,每千平米卖场设有的收银台不少于5个。
青岛市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

青岛市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第一条青岛市商业联合会为进一步提升大型商场超市的购物环境水平,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大型商场超市(以下简称:商超企业),是指青岛市商业联合会的会员单位中的大型超市、百货店、各类型购物中心,以及规模较大的专业店等。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购物环境、是指有固定的商品销售所需要的场所和空间,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营销服务设施设备和附属场所。
第四条商超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商业理念,遵循便捷、舒适、美观、卫生、安全的基本要求,结合商品结构、经营方式和消费群体的不同情况,通过购物环境的改进和提升,创造适宜消费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第二章便捷第五条标志设置规则要本着醒目、便于识别的原则,结合营业场所布局的整体规划、企业视觉形象设计、行走动线等因素,设计并合理设置导向(图形)标志、警示标志,以及经营服务和告知性标志等,使商品布局、服务设施、服务项目与购物环境相协调。
第六条标志设置分布应在以下重点部位设置相应标志:(一)营业场所正门、主要出入口或总服务台处设置营业场所的整体布局图(示意图)或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
(二)楼层扶梯、直梯、楼梯出口处设置指示该楼层销售商品类别或该楼层主要服务设施分布标志。
(三)各类别商品销售区域相连接处设置指示该区域销售商品的标志。
(四)营业场所内主要通道上方设置指示安全出口、步行梯、直梯、扶梯、卫生间、收银台、无障碍设施、自动取款机等位置的导向标志;主要通道地面应当标有紧急疏散方向的指示符号。
导向标志、指示符号应保持合理连接。
(五)扶梯、步行梯、玻璃等易发生危险的位置应设置警示标志。
第七条标志设置要求(一)设置图形标志的,应符合GB/T10001.1-2000《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规定,鼓励使用国际通用的图形标志。
(二)设置中英文标志的,应使用规范用语。
设置中文标志的,应使用规范汉字,不得使用繁体字、异体字、淘汰字。
北京市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

北京市大型商场(超市)购物环境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改善商业基础服务设施,提高商业服务质量,提升北京市大型商场、超市的购物环境水平,让消费者享受到便捷、舒适、美观、卫生、安全的商业购物环境,根据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经营的大型百货店、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以下统称“商超企业”),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的购物环境是指商超企业通过门店内外装修、商品陈列、灯光照明、橱窗广告等方面的规划、布局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及服务内容的安排,为消费者营造的整体人文环境。
第四条商超企业应遵循便捷、舒适、美观、卫生、安全的总体原则,结合自身情况对影响购物环境的诸项因素进行改进和提升,以达到本规范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购物便捷第五条营业场所内的标识商超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内设置有效标识,对消费者在营业场所的各种与消费有关的行为进行引导、提示。
营业场所内的标识,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一)导向标识:用于向顾客指引商品陈列区域、直梯、步行梯、收银台、安全出口、卫生间、停车场等位置,起到引导作用。
(二)警示标识:用于向顾客提出警示,请顾客注意安全或禁止某项行为等,起到提示顾客注意安全,规范顾客行为的作用。
(三)店内明示:用于向顾客进行相关情况的说明,起告知、说明、解释的作用。
第六条标识的设置与分布商超企业应当本着便于消费者识别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对营业场所布局的整体规划、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等因素,设计并合理设置标识。
标识的设置至少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营业场所正门、主要入口或总服务台处应当设有营业场所的整体布局图。
(二)楼层扶梯、直梯、楼梯出口处应当设有指示该楼层销售商品类别的标识或该楼层主要服务设施分布图。
(三)各类别商品销售区相连接处应当设有指示该区域销售商品的标识。
(四)营业场所内主要通道上方应当设有指示安全出口、步行梯、直梯、扶梯、收银台、卫生间、自动取款机等位置的导向标识;主要通道地面应当标有紧急疏散方向的指示符号。
超市购物中心开荒保洁方案

超市购物中心开荒保洁方案介绍超市购物中心开业后需要进行开荒保洁,以确保环境清洁整洁,给顾客良好的购物体验。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开荒保洁策略,确保超市购物中心在开业之前达到高标准的卫生要求。
步骤1. 清理杂物:首先,清理超市购物中心内的所有杂物和垃圾。
使用适当的工具(如扫帚、垃圾袋等)清理地面、货架和其他区域的杂物。
确保所有垃圾被妥善处理。
2. 地面清洁: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清洁地面。
根据地面材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方法进行清洁。
确保地面干净、无尘并具有良好的光泽。
3. 清洁货架和展示区:使用湿布和清洁液体清洁货架和展示区的表面。
确保货架和展示区的清洁度和整洁度,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4. 玻璃清洁:使用玻璃清洁剂和柔软的清洁布清洁超市购物中心的玻璃窗和镜面。
确保玻璃表面无污渍和指纹,使购物中心外观清爽明亮。
5. 卫生间清洁:对超市购物中心的卫生间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清洁卫生间的地面、墙壁、洗手盆、马桶等设施,并确保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彻底杀灭细菌,保持卫生间的干净和卫生。
6. 空气清洁:使用空气清新剂或空气净化器,确保超市购物中心的空气清新。
定期更换空气清新剂并保持通风良好是保持空气清洁的关键。
7. 检查和修复:在完成开荒保洁后,定期检查超市购物中心的各个区域,查看是否有任何损坏或需要修复的地方。
确保一切设施和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结论通过执行上述开荒保洁方案,超市购物中心可以在开业之前达到高标准的卫生要求。
这将为顾客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增加他们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定期保养和维护也是保持超市购物中心持久卫生的重要因素,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执行。
超市设计注意事项

超市设计注意事项
1. 对顾客友好:超市的设计应该考虑到顾客的舒适度和购物体验。
必须让顾客方便地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并轻松地完成支付过程。
2. 货架设计:货架设计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方便顾客取品,商品陈列要有层次感,末端货架尽量避免不好清理的深度。
3. 照明:良好的照明系统有助于建立愉悦的购物环境,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销售。
要注意有些食品会因光线或热造成变化,需要特别注意。
4. 布局设计:超市的布局设计必须是简单和方便的,使顾客能够轻松地找到他们想要的商品,同时避免拥挤和混乱的情况。
5. 空气循环:超市内部需要良好的空气循环系统,确保空气新鲜,减少不必要的气味和湿度。
6. 安全:超市必须确保所有设施和设备都符合安全标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7. 特殊设施:特殊设施如洗手间,自助结算等服务配套设施必不可少,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
8. 清洁和维护:超市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以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防止顾客
反感和滑倒等事件的发生。
超市环评报告

目录CONTENTS •引言•超市概况•环评标准与指标•环评分析•环评结果与建议•结论010102项目背景项目目的02超市位置第一层主要经营食品、日用品等,第二层主要经营服装、家电等。
03环境保护法规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生态状况和地方政策,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环评指标。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超市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超市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
地方特色要求VS绿色超市建设规范商品环保要求超市行业标准04空气质量监测对超市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包括二氧化碳浓度、PM2.5和PM10等颗粒物浓度、甲醛等有害气体浓度等。
通风设施评估评估超市的通风设施是否足够,能否有效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
污染源分析分析超市内的污染源,如食品加工产生的油烟、顾客吸烟等,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空气质量分析对超市提供的饮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饮用水检测卫生间水质检测清洗用水检测检测卫生间排放的水质,确保污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对超市使用的清洗用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安全无害。
030201水质分析03噪音影响评估01噪音监测噪音水平。
02噪音来源分析应的降噪措施。
噪音分析土壤与地下水分析固体废物分析垃圾分类与回收包装材料分析废弃物处理方式评估05空气质量超市内噪音较低,对顾客和员工的影响较小。
噪音水平垃圾处理超市能源消耗较高,主要集中在冷柜、照明和空调等方面。
能源消耗环评结果概述优化布局采用节能设备,如LED灯、节能空调等,降低能源消耗。
节能降耗垃圾分类与回收绿色采购01020403优先选择环保、无污染的商品,倡导绿色消费。
合理规划货架位置,提高顾客购物便利性,减少重复行走距离。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与培训,提高员工和顾客的环保意识。
改进建议与措施未来规划与展望持续监测引入新技术拓展绿色合作06超市整体环境良好,符合环保要求。
超市内部布局合理,购物体验舒适。
超市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超市在废弃物处理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文明团结超市标准

文明团结超市标准一、引言文明团结超市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团结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超市的管理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下是文明团结超市标准。
本标准涵盖了商品管理规范、卫生环境整洁、服务态度热情、价格公平合理、设施设备完善、购物秩序良好以及宣传标识清晰等方面。
二、商品管理规范1.商品采购:超市应选择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商品进行采购,确保消费者购买到放心、满意的产品。
2.商品陈列:商品陈列应整齐、美观,方便消费者选购。
同时,应保持商品标签清晰、完整。
3.商品保质期管理:超市应建立严格的商品保质期管理制度,确保在售商品符合保质期要求。
4.库存管理:超市应合理安排库存,避免积压和过期现象的发生。
三、卫生环境整洁1.店内环境:店内地面清洁、无垃圾,货架、柜台等设施干净整洁。
2.食品卫生:食品加工、销售区域应保持清洁卫生,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卫生间卫生:卫生间应保持清洁、无异味,提供充足的卫生纸、洗手液等用品。
四、服务态度热情1.员工服务:超市员工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热情接待每一位顾客,耐心解答问题。
2.投诉处理:超市应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五、价格公平合理1.明码标价:超市应实行明码标价制度,标示清楚各类商品的价格和折扣信息。
2.不欺诈消费者:超市应遵守商业道德,不进行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
六、设施设备完善1.收银设备:超市应配备高效的收银设备,确保快速、准确地完成交易。
2.仓储设备:超市应配备适当的仓储设备,确保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安全。
3.休息设施:超市应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如座椅、茶水等,方便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休息。
七、购物秩序良好1.排队购物:超市应引导消费者排队购物,避免拥挤和混乱现象的发生。
2.遵守规定:消费者应遵守超市的规定,不随意丢弃垃圾、破坏商品等行为。
3.尊重他人: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应尊重他人,保持友好和礼貌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市购物环境标准日前,商务部市场建设司下发了《超市购物环境标准》,并将于2006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它对超市商品陈列、生鲜经营、垃圾处理等方面都提出了量化指标。
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推动超市的规范化经营,有利于超市服务质量的提升,树立行业榜样。
现将《超市购物环境标准》全文登载,超市可参考进行自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改造,以便尽快达标。
———编者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市卖场环境、营销设施设备、附属设施等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超市、大型超市,以及其它以开架售货、集中收款、销售日常生活用品为特点的零售业态店铺,包括便利店、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等业态的店铺。
2、定义超市购物环境由超市的内部经营空间及与经营相关的设施设备和附属场所组成,包括商品陈列、营销设施和设备布局、安全通道设计、停车场规划等。
营销设施设备与超市经营直接相关的机器、设备、工具,如电梯、照明系统、收银机、货架、冷柜、手推车、购物筐等。
附属设施设备对经营管理起到支持和辅助作用的场所、机器、设备、工具,如停车场、库房、收货区、消防系统、防盗设备、更衣柜等。
专柜(外租区)在商品类别和布置方式上相对独立的柜台和空间,包括面包间、主食间、加工间等。
生鲜区域在超市中经营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熟食等生鲜商品贮存、加工、销售的经营区域。
3、出、入口的基本要求入口3.1.1企业标识应统一、明显、清晰、整洁。
3.1.2营业时间应指示清楚,表达方式一致。
3.1.3入口处设有台阶的,坡度应缓和,并设有残疾人的坡道。
雨雪天气,出入口应有防滑提示标志。
3.1.4顾客入口应与商品进口区分,营业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折扣店和便利店除外。
出口3.2.1出口处应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3.2.2出口与入口应有区分,并便于人员的疏散。
出、入口在晚间营业期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度。
4、收银区域的基本要求应配有使用条码识读的收款机。
收银台应设有足够的收银通道,每千平米卖场设有的收银台不少于5个。
收银台中刷卡通道与非刷卡通道的比例不低于1:4。
收银通道间的距离以能够同时过两辆购物车为宜。
收银通道前的距离以能够同时过三辆购物车为宜。
5、食品、百货区的基本要求地面、墙壁5.1.1地面应平整,无凹凸不平,确需分出高低层次的,高低部分应平缓过渡。
台阶式过渡的,应有醒目提示。
5.1.2应选择防滑、防压、承重、耐磨、易清洗的地面铺设物。
5.1.3采用固定式货架的,应区分通道、称重台、其他区域使用标识等。
5.1.4地面应考虑承重要求,保证货架在陈列商品后的稳定性。
5.1.5墙壁进行张贴海报、布景等装饰的,应考虑墙壁的承重能力。
5.1.6墙面应平整,与灯光、装饰的色调协调。
5.1.7墙壁的电源线应采用暗装或套管明装并符合《消防法》的要求。
5.1.8必要位置应有对顾客的提示性标志,如安全提醒、儿童提醒等。
通道、货架。
5.2.1通道应符合卖场整体动线要求,营业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折扣店和便利店宽度应保持在0.9米以上,仓储会员店、大型超市应在1.6米以上(超市不少于1.5米)。
5.2.2通道应垂直平行交叉布局,保持各方向畅通。
5.2.3通道应设有明显的消防疏散标志、购物导向标志、称重台标志及商品分类标志。
5.2.4货架应由易清洗、有韧性且环保的材料制作,并符合环保和消防标准。
5.2.5包装应采用密封型包装袋或包装盒,散装食品售卖应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条例的要求。
称重、包装设备5.3.1称重设备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计量器具,按期到计量部门进行年检。
5.3.2包装设备要采用有国家安全认证标志的设备,如打包机、封口机等设备。
标识5.4.1商品标签要采用符合国家物价部门规定的式样,并标有“物价局监制”字样。
所有电子秤计价包装或盒装食品标签必须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表面保持干净、整洁、无错别字。
5.4.2标识要清晰、明确,张贴平整,使用的标识架要干净平稳。
5.4.3标识要做到统一,公共标识应符合国际标准。
5.4.4预包装食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要求。
6、生鲜区域的基本要求陈列设备:包括店铺用于生鲜商品销售的陈列道具、货架、保温柜、冷藏柜和冷冻柜等。
6.1.1 按照生鲜品的保鲜温度要求选择陈列设备进行商品陈列。
6.1.2 陈列设备应保持清洁,无积水和污渍。
6.1.3 贮存生鲜区域的商品和原材辅料应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冷藏库(柜)温度为-2℃-5℃,冷冻库(柜)温度低于-18℃。
加工间:是店铺经营生鲜产品,进行现场加工的作业空间。
6.2.1畜禽产品加工要按照原料和半成品进行工作区域划分,工作台和加工器具要专管专用,避免病菌交叉污染。
6.2.2店铺生鲜区域应配有专门清洗区,工作人员使用的洗手池和器具清洗消毒池应分别配置使用。
鲜食区应保持清洁卫生,上下水不堵塞。
6.2.3 店铺生鲜加工区应保持地面墙面整洁,高温和有异味产生的区域要保证足够的通风,地面无积水,下水道口定期进行消毒除臭处理。
6.2.4加工区域墙壁要用浅色、不吸潮、不渗漏、无毒材料覆涂,并用瓷砖或其他防腐材料装修墙裙,高度不低于1.5米。
加工和卫生设备6.3.1加工区域的各类大型加工设备应随用随开随即清洁,完成一个批次的加工处理之后,应立即进行清理卫生工作,洗刷机器的外表,清除内部的残渣和血渍。
6.3.2 配备大型生鲜设备(制冷设备和加工设备)的,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对设备内部进行彻底清洁。
6.3.3 店铺从事现场食品加工的,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生产卫生加工企业的有关规定,取得所在地区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卫生环境6.4.1 店铺在生鲜商品加工和经营过程中应坚持低温、清洁、覆盖(3C COLD、CLEAN、COVER)原则,保证生鲜商品质量。
6.4.2 店铺生鲜区域员工(包括供应商促销人员)应健康状况良好,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6.4.3 生鲜区域当班员工(包括供应商促销人员)应保持工服清洁,头发、手和指甲清洁,不留长指甲。
熟食和面点的销售人员应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和一次性手套,上岗前要在专用洗手池洗手。
6.4.4 店铺应定期对员工(包括供应商促销人员)进行卫生检查,并进行专项培训,建立完整的卫生检查记录。
6.4.6 清洁工作中所使用的化学清洁用品和清洁工具应定点专项密封保管,避免污染食品、器具、工作台和工作环境。
6.4.7 生鲜区应采取有效的驱蝇、驱虫、灭鼠措施,配备足够的消杀设备(灭蝇设备和紫外线杀菌设备),并保证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定期进行防鼠和空气熏蒸等消杀工作。
供应商管理6.5.1 店铺应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专业经销商或者厂家作为生鲜商品供应商。
供应商应具备以下证照:(1)生产经营许可证;(2)卫生防疫站颁发的产品卫生检验报告;(3)其他必备证明文件,如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
6.5.2 店铺应核验包装材料供应商的相关证照,确保采购和使用的生鲜食品销售包装材料达到卫生检疫标准。
6.5.3 采购和使用的食品加工辅料和添加剂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6.5.4 店铺内不得经营保质期标志不清、不明或缺失的产品,以及无合格证的产品。
6. 6 垃圾处理6.6.1 每天产生的垃圾要在非食品销售区域内定点暂放,并及时进行清理。
6.6.2 存放垃圾时,应在垃圾桶内套垃圾袋,并加盖密闭,防止招引飞虫和污染其他食品和器具。
6.6.3 垃圾暂存地周围应保持清洁,定期做好清洁和消毒。
6.6.4 所有废料废品要进行破碎处理,严禁将过期或变质生鲜商品再次包装销售。
熟食:包括在店铺内经营的所有包装或者散装冷熟食、热熟食、快餐盒饭、主食厨房产品、蛋糕、面包和点心等。
6.7.1 熟食制作和加工过程应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熟食凉菜制作和蛋糕裱花应配备专用加工间。
6.7.2 散装熟食的售卖应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散装熟食陈列要用专用陈列柜或者网罩遮盖,以防来自购物环境的污染。
6.7.3 散装食品销售应用防尘材料覆盖,设置隔离设施,以防二次污染。
水产品:包括在店铺内经营的所有水产品及其加工制作的食品,如淡水鱼、海水鱼和虾贝类,以及干制产品和盐腌制品等。
6.8.1 应及时捡出货架上的鲜度不良商品(变色、有血丝渗漏的、有异味等)和破损商品(包装破损、日期不明、真空包装漏气等),及时更换破损的商品包装。
6.8.2 水产品销售陈列冰台应有足够的碎冰,随时检查冰墙质量,及时补充碎冰,以确保水产品保鲜温度。
6.8.3 经营鲜活水产品的,应保持工作区域清洁,并对案板、刀具等加工器具进行定期消毒。
蔬果:包括在店铺内经营的蔬菜类产品、水果类产品和其它农产品,及以其为原料加工制作成的食品。
6.9.1 销售人员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进行商品陈列,并控制陈列量,以免产品压伤。
必要时对水果和蔬菜进行保鲜和补水处理,延长蔬果产品的货架周期。
6.9.2 及时捡出破损和变质商品,及时更换破损的商品包装。
6.9.3 设有鲜榨果汁和果盘展示冰台的店铺,应保持足够的冰量,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冰台质量,及时补充冰块,并进行温度检查记录,以确保果汁和果盘的保鲜温度,加工完成后应及时在商品包装上标明生产日期。
6.9.4 卖场内的切片蔬菜应用保鲜膜进行包装。
肉禽蛋:包括在店铺内经营的畜产品、禽肉产品和蛋类产品,及以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6.10.1 畜禽类商品均应来源于非疫区,且证照齐全。
6.10.2 分割和加工处理过程中,工具不得重复交叉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蛋类商品不得与肉类商品同库贮存,以避免病菌交叉感染。
6.10.3 畜禽类商品应经过预冷排酸处理。
6.10.4 慎选肉禽类商品废料回收商,审核回收商对废料的用途,确保废料不被用于人类食用。
6.10.5 冷柜中散装陈列的畜禽类肉品和调理制品要经常翻动,以保持商品透气,防止肉品变色和调理制品表面干燥脱水。
6.10.6 冷柜中散装陈列的畜禽类肉品应采用托盘陈列,不宜直接在冰块上陈列,避免融化的冰水降低肉品质量。
6.10.7卖场内禁止现场宰杀活禽。
7、库房库房应做到商品分类贮存。
库存的商品应隔墙离地,并按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存放。
库房应具有防火、防虫、防鼠设施。
冷库的货架、地面及各种商品包装箱和容器应保持清洁,不留异味,没有异常的积水和结冰。
有专人定时检查贮存冷库(柜)温度。
库存生鲜品应保留必要的间隔和回风空间。
库房中应设立专门的残损商品区域,及时清理变质、已过期或将要过期的商品。
8、附属设施设备应配备电力应急设备,在出入口、紧急通道、购物主要通道装置应急灯。
停车场车位应标志清楚,便于车辆进出。
上下水设施及污水处理设施应与经营管理规模相匹配。
应配备防盗设施,保证卖场商品和现金的安全。
店铺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冬季18℃-22℃、夏季 22℃-26℃)和湿度条件(卖场销售区相对湿度≤55%,冷冻食品销售区相对湿度≤40%),楼层高度不低于2.5米,并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一般每150平方米卖场应加装1台排风扇,风量150立方米/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