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4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计算器等工具辅助解决百分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交流解题心得。
4.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总结。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百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运算规律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的重要性。
3.强调百分数与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提醒学生注意转换方法。
2.难点:
(1)理解百分数表示的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够正确运用百分数进行问题的分析。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百分数运算,解决增加、减少百分比等问题。
(3)将百分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如情境创设、实例讲解、练习巩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百分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百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六年级上第 4 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第 4 课时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用百分数来解决实际问题。
百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商场的折扣到银行的利率,从统计数据到成绩评估,理解和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百分数的概念。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比如说,如果我们说某个班级有 60%的同学喜欢数学,这里的 60%就表示喜欢数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同学人数的 60/100。
那么,在实际问题中,百分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假设我们去商场购物,看到一件衣服原价200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
这里的八折就是 80%,那么这件衣服现在的售价就是 200 × 80% = 160 元。
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打折后的价格,从而决定是否购买。
再比如,在某次考试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 90 分,而全班的平均成绩是 80 分。
我们可以计算小明的成绩超过全班平均成绩的百分数:(90 80)÷ 80 × 100% = 125%,这就表明小明的成绩比全班平均成绩高出了 125%。
在解决百分数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准单位“1”。
单位“1”通常是在“是”“比”“占”等字后面的那个量。
例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这里女生人数就是单位“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20%”,去年的产量就是单位“1”。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某工厂去年生产了 500 件产品,今年生产的产品数量比去年增加了 25%,今年生产了多少件产品?在这个问题中,去年的产量 500 件就是单位“1”,今年比去年增加了 25%,那么今年的产量就是去年的(1 + 25%)。
所以今年的产量为:500 ×(1 + 25%)= 500 × 125% = 625(件)再看另一个例子:一种商品,原价 80 元,现在降价 10%出售,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这里原价 80 元是单位“1”,降价 10%,那么现在的售价就是原价的(1 1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

◎教学笔记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89例3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92“练习十九”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含义,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积极的学科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建构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解题思路,领会两种解答方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识,引入课题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有关知识,看看大家是否还记得。
(课件出示习题)学生口答,课件呈现答案。
师:在解决这类问题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区分清楚标准量和比较量。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得非常到位。
在百分数问题中,也有类似数量关系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唤起学生的回忆,回顾分数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本节课分析数量关系架设桥梁。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89例3。
【教学提示】复习回顾时,快速解答,不需要挖掘得太仔细。
◎教学笔记2.阅读与理解。
(1)阅读例题图及信息。
师:从例题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例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学情预设】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2)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
师: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这些信息和问题吗?请学生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并标识出“比原计划多造的部分”。
展示学生画出的线段图。
师:他画了几条线段?分别代表什么?哪一部分是“比原计划多造的部分”?【学情预设】有前期画线段图以及解决“比一个数多多少”实际问题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准确画出线段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说明。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导学案)

5.尝试解答,交流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1.观察例题,获取题中信息。明确相同点:两道题条件相同;不同点:所求问题不同,复习题是求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1)读题汇报:原计划造林公顷数是单位“1”。(2)是从“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这句话中找到的。(3)画出表示题中数量关系的线路图。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完成教材89页“做一做”。(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
2.完成教材92页第1、2题。(结合题意,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1.独立解决问题,交流不同做法及解题过程。
2.小组选派代表陈述问题答案。
四、课堂总结。
(3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3.经过讨论交流明确意思: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4.学生根据讨论发现此类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类似,得出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5.尝试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说出解题思路和过程;交流解题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标出下面问题中的单位“1”。
(1)实际造林是原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
课题
百分数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生的认知起点。
在教学中,根据新知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相关的复习题,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和百分率的意义及求法,为新知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4÷12≈1.167=116.7%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精选3篇)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案(精选3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求稍微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课本第90页的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的发展,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条件先算出来。
解答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来探索解决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导学过程一、巩固复习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某种菜籽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授新课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4)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
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使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运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求解。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如何运用百分数知识求解实际问题。
3. 如何将数学问题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黑板3. �粉笔4. 练习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2. 新课: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运用百分数知识求解。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呈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些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练习题。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哪里用到了百分数,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了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运用百分数知识求解。
同时,也要注意将数学问题回归到现实生活中,验证解答的正确性。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导入,例如,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在商场看到一件衣服打8折,你怎么计算这件衣服的折后价格?”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理解增减幅度的意义,会解决增减幅度的问题。
3.提高自己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自学课本P89页例3。
2、大胆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规律方法。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准备1、60的40%是(),()千克的25%是15千克。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1)六一班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6%。
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___________________(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___________________一、自主学习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思路导航: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该怎样列式?二、合作探究(关键找准哪两个量在比较,找准单位“1”,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方法)1、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思考: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要求:先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用两种方法解答)2、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两种方法解答)3,比一比,谁的规侓总结得最好!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甲数表示一个数,乙数表示一个数甲比乙多百分之几:①②乙比甲少百分之几:①②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用()作除数。
三、学以致用,过关检测1、今年小麦的亩产量是去年的115%,今年小麦亩产量比去年增加()%。
第六单元 第4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导学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百分数的定义和性质2. 百分数的计算方法3.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计算方法,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百分数计算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百分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应用百分数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尤其是“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环节。
这两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知识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学会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选择或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理解增减幅度的意义,会解决增减幅度的问题。
3.提高自己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P89页例3;
2、大胆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点。
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规律方法。
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准备
1. 60的40%是(),()千克的25%是15千克。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六一班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6%。
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___________________
一、自主学习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
百分之几?
思路导航:哪个量是单位“1”的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该怎样列式?
二、合作探究(关键找准哪两个量在比较,找准单位“1”,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方法)
1、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思考: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要求:先用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再用两种方法解答)
2、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
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两种方法解答)
3,比一比,谁的规侓总结得最好!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甲数表示一个数,乙数表示一个数
甲比乙多百分之几:①②
乙比甲少百分之几:①②
解题关键:找准单位“1”,用()作除数。
三、学以致用,过关检测
1、今年小麦的亩产量是去年的115%,今年小麦亩产量比去年增加()%。
2、甲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3、某化工厂今年的收入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也可以说今年的收入额是去年同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