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救助
志愿者参与贫困救助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志愿者参与贫困救助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贫困问题在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并且在某些地区和群体中依然非常严重。
为了帮助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许多志愿者积极参与贫困救助工作。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也有幸参与了贫困救助活动,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首先,参与贫困救助需要具备一颗善良的心。
贫困人口面临巨大的困难和痛苦,我们作为志愿者要抱着一颗温暖和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们。
每次与贫困家庭接触时,我都会用真诚的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去与他们进行交流,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善良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它可以温暖一个人的心灵,也可以点燃他人的希望。
其次,志愿者参与贫困救助需要具备耐心和沟通能力。
贫困家庭可能面临着各种问题和困扰,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与我们不同。
因此,在与他们交流和沟通时,我们要保持耐心和理解,尊重他们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同时,有时我们需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与贫困家庭的交流和互动,我学会了更好地倾听他人的需求,学会了用平等的心态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外,志愿者参与贫困救助还需要具备持久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
贫困救助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在参与救助活动的过程中,我见证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变化和进步,也亲眼目睹了他们由困境走向希望的过程。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参与贫困救助工作的信念,也激发了我持续努力的热情。
最后,参与贫困救助还需要与团队合作。
贫困问题庞大而复杂,单凭一个人无法解决。
志愿者参与贫困救助需要与其他志愿者、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在我参与的贫困救助项目中,我们志愿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团队。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贫困救助的效果。
综上所述,参与贫困救助的经历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需要具备善良的心、耐心和沟通能力、持久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讲述

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讲述作为一名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我一直以来都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参与救助工作的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红十字会所做的一切,也深刻体会到了志愿者的重要性和意义。
作为一名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红十字会都会迅速组织起队伍,投入到救助工作中去。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救援行动,为灾区的人们提供食物、饮水、医疗等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我记得有一次,我参与了一次山区救援行动,看到那些受伤的人们脸上露出的感激和希望的表情,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多么的值得。
作为一名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我们还要积极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红十字会每年都会组织一些义诊活动,为一些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次义诊活动,为一位老人量血压和体温,帮助他及时发现了患有高血压的问题,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笑容,我觉得这是我参与志愿者工作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刻。
作为一名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我们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灾难面前,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给予物质援助的层面,还要提供一些心理疏导和帮助。
因此,我参加了一些心理援助培训,学会了如何与受灾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与受灾者进行心灵沟通,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困扰和压力。
我记得有一次,我与一位失去亲人的受灾者进行交谈,通过倾听他的痛苦和悲伤,我尽力安慰他,帮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作为一名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我深切感受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力量。
每次看到受灾者的笑脸和感激的眼神,我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虽然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不放弃,不言放弃,我们一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红十字会救助志愿者的工作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社会志愿者在贫困地区救助工作中的总结与反思

社会志愿者在贫困地区救助工作中的总结与反思在当今社会,贫困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面对贫困地区的困境,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救助工作,为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对社会志愿者在贫困地区救助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加强组织与协作在贫困地区救助工作中,组织与协作是至关重要的。
志愿者们应当加强与相关组织的联系,了解当地的需求和资源分配情况。
通过与相关机构合作,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救助行动,避免重复和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
同时,志愿者之间也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协调解决问题。
二、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贫困地区的救助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的援助上,更应关注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志愿者应当在救助行动中注重培养当地居民的自力更生能力,帮助他们获得技能和知识,改善生计。
此外,志愿者还可以积极推动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进程。
三、挖掘潜在资源贫困地区虽然缺乏物质资源,但却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
志愿者需要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发掘潜在的资源,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使得当地居民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潜力。
同时,志愿者还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合作网络,开拓市场渠道,将当地特色产品推广出去,提升当地经济发展。
四、不盲目援助,注重个别需求每个贫困地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志愿者不应盲目提供援助,而是应当注重个别需求。
在具体行动中,志愿者应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只有根据真实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才能更好地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五、关注教育与医疗问题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领域。
志愿者在救助工作中应当重点关注这两个方面,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帮助。
志愿者可以组织教育辅导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同时,志愿者还可以组织医疗团队,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
六、加强自身素质与知识储备作为社会志愿者,要想在贫困地区的救助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志愿者们需要加强自身的素质与知识储备。
志愿者积极参与灾区救援主要事迹材料

志愿者积极参与灾区救援主要事迹材料灾难的发生常常令人痛心,但在灾难中,我们也能看到人们的善良与勇敢。
志愿者们是灾区救援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积极参与灾区救援工作,为受灾群众提供援助和帮助,用行动诠释着人道主义精神。
以下是一些志愿者积极参与灾区救援的主要事迹材料。
1. 志愿者们用爱心温暖灾区在某次地震灾害中,一位名叫王勇的志愿者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他组织了一支志愿者团队,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为灾民提供援助。
在灾区,王勇和他的团队给受灾群众分发食物、饮用水和紧急物资,并为他们搭建临时住所。
他们用真挚的关怀和热情的服务,温暖了灾区的每一个人的心。
2. 志愿者们助力灾区重建在某次洪涝灾害中,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前往灾区,并着手帮助灾区进行清理和重建工作。
他们不畏困难,顶着恶劣的天气,积极参与泥土清理、建筑物修复等工作。
他们组织并参与了衣物和食物的分发工作,帮助灾民们重新恢复正常生活。
志愿者们的付出不仅帮助灾区重建,更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3. 志愿者们关怀灾区儿童在某次台风灾害中,一位名叫张美丽的志愿者十分关注受灾的儿童。
她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为灾区儿童带去欢乐和关怀。
她带着玩具和故事书来到灾区,陪伴孩子们玩耍、讲故事,并组织他们一起参加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
志愿者们的到来给灾区的儿童带来了快乐与希望,让他们在灾后有了笑声。
4. 志愿者们为特殊群体提供援助在某次地震灾害中,志愿者们在救援行动中特别关注了老年人、残疾人和孕妇等特殊群体。
他们为这些群体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资,并协助他们进行疏散和转移。
志愿者们也设立了临时医疗站,为受伤的人提供急救和医疗救助。
志愿者们的关心和援助,为这些特殊群体带去了更多的安全和舒适。
5. 志愿者们心系灾区动物不仅关注人类受灾,志愿者们还关心灾区的动物。
在某次森林火灾中,一些志愿者奋不顾身地进入火场,救出受困的动物。
他们提供饲料和水源给逃离火场的动物,将受伤的动物送往兽医院救治。
社会志愿者灾害救助心得体会救援无畏重建家园

社会志愿者灾害救助心得体会救援无畏重建家园社会志愿者灾害救助心得体会:救援无畏重建家园灾害是试炼一个社会的时刻,当困难降临时,往往能看到社会的温暖和力量。
作为社会的一员,志愿者在灾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毫不畏惧地投入救援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受灾群众。
在我成为一名志愿者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救援无畏和重建家园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第一次参与灾害救援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面对灾区的废墟和受伤的人们,我的手有些颤抖。
然而,在志愿组织的指导下,我很快学到了冷静和专业的态度。
在救援中,我们要做到心无旁骛,根据自身能力和被分配的任务,全力以赴地将每一个受灾群众救助到位。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切记安全第一,严格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和团队成员的安全。
除了专业技能,心理疏导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灾区,受灾群众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需要学习和提供心理支持。
与受灾群众进行倾听和交流,传递正能量和安慰,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缓解压力、重拾信心,并顺利度过灾后重建的阶段。
对于志愿者来说,动员社会资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我们要做到协调组织和协作救援的双重能力。
在向社会募集物资和资金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与各类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基于实际需求进行资源调配,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最大化地服务受灾群众。
另外,在灾后重建的阶段,志愿者们的工作仍然需要持续下去。
重建家园是一项耐心和辛勤的工作,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志愿者们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协助受灾群众恢复生计、修复房屋和基础设施。
我记得,在某次救援任务中,我们与受灾群众一同参与了房屋的重建工作。
通过志愿者与受灾群众之间的合作,我们共同完成了重建家园的目标,不仅帮助了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也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共同抵御灾害的能力。
总结而言,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参与灾害救助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紧急救助类社会志愿者工作心得体会迅速行动挽救生命

紧急救助类社会志愿者工作心得体会迅速行动挽救生命在紧急救助类社会志愿者工作中,每一次迅速行动都可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作为一名社会志愿者,我亲身参与了多次紧急救助行动,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和决策的重要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1. 保持冷静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我深深体会到保持冷静的重要性。
冷静让我们能够迅速分析和判断,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紧急救助类工作往往存在巨大的压力,但我们必须学会在这样的压力下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
2. 快速反应当接到紧急求助电话或者目击到紧急情况时,我们必须迅速反应。
迅速反应意味着我们要立即采取行动,不浪费任何一秒钟的时间。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下进行实践和模拟演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3. 高效协作在紧急救助行动中,高效协作是非常关键的。
团队成员之间要互相配合,明确分工和职责,确保各项任务能够顺利执行。
高效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宝贵的时间,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机会。
4. 沟通能力在紧急救助行动中,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事发现场的其他工作人员、受伤或遇险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更好地理解情况、获取必要的信息,并提供及时的援助。
沟通不仅包括口头表达,还包括有效的非语言表达,如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等。
5. 持续学习救助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持续学习新的急救技能和知识,以适应不同的紧急情况。
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教材、与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交流,都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救助服务。
总之,紧急救助类社会志愿者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通过保持冷静、快速反应、高效协作、良好沟通和持续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执行紧急救助任务,挽救更多的生命。
希望我能够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温暖与希望。
社会志愿者流浪人员救助工作总结与感悟

社会志愿者流浪人员救助工作总结与感悟社会志愿者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社会志愿者的行列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流浪人员进行救助。
本文将总结我参与社会志愿者流浪人员救助工作的经验,并分享我的感悟。
一、工作总结1. 了解流浪人员的需求:在进行流浪人员救助工作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的需求。
通过与流浪人员的交流和观察,我发现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是温暖的住所、食物和基本的卫生用品。
因此,在救助工作中,我们要确保提供这些基本需求。
2. 组织合理的救助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流浪人员,我们需要组织有针对性的救助活动。
例如,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组织捐赠取暖用品的活动,向流浪人员分发棉被、棉衣等物资。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义诊活动,为流浪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3. 建立长期的帮助机制:流浪人员的问题不仅是一时之需,更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帮助。
因此,我们应该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长期的帮助机制。
例如,与救助站合作,提供流浪人员的落脚之处;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为他们提供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医疗服务。
4. 关注流浪人员的心理健康:流浪人员往往面临各种压力和困难,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得到关注。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心理辅导活动,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
同时,为了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我们还可以提供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和自信心。
二、感悟与思考1. 感受到爱与温暖的力量:参与社会志愿者流浪人员救助工作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爱与温暖的力量。
每一次帮助流浪人员,看到他们因此而获得了安慰和希望,我的内心也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这让我深信,只要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和谐的社会。
2. 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尽管我们尽力提供帮助,但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有时,流浪人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接受我们的帮助,这让我感到沮丧和无助。
然而,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
志愿紧急救援队

志愿紧急救援队概述志愿紧急救援队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救援团队,旨在为社会提供紧急救援服务。
该团队由熟练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在危机处理和急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使命和目标我们的使命是为社区中遇到紧急情况的人们提供有效的救援和支持。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快速响应、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服务范围我们的服务范围涵盖以下领域:1.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
2. 事故救助:提供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的救援和急救服务。
3. 医疗支援:协助受伤或生病的人们,提供紧急医疗支援。
4. 紧急救援培训:定期组织急救和灾害应对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救能力。
5. 社区意外事故预防:开展社区意外事故预防宣传和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
工作流程1. 接到求助电话后,我们将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前往现场。
2. 在现场,我们将进行初步评估并采取必要行动以保护生命和财产。
3. 如果需要进一步医疗支援,我们将呼叫救护车和医院进行救治。
4. 救援过程中,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及时沟通和协调,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志愿加入我们如果您对紧急救援工作感兴趣并希望为社会做出贡献,您可以考虑加入我们的志愿救援队。
我们欢迎任何年龄段的人加入,只需具备一定的急救和应急处理技能。
请联系我们获取更多信息。
结束语志愿紧急救援队致力于保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通过快速响应和专业救援来应对紧急情况。
我们将一直坚持我们的使命,为社会提供可靠的紧急救援服务。
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和关注。
(字数:2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打开气道前后对比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六、检查有无自主呼吸
方法:一听二看三感觉
听呼吸声 看胸部起伏 脸颊感觉呼吸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七、人工呼吸
•指压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屈肢加垫止血法 •绞紧止血法 •伤口填塞法 压迫颞动脉、压迫指动脉
压迫鼻动脉、压迫股动脉
出血与止血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二、伤口包扎
如何处理伤口?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覆盖伤口
• 用一些相对干净、柔软、吸水性强的敷料将伤口 盖住,并进行适当固定。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包扎
心肺复苏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
(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简称 CPR。就是针对骤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 其目的是利用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 使氧气进 入血液,血液在人体内循环,血液携带氧气到达脑部及 心脏等人体重要部位,以维持生命。 人体死亡不是一个急刹车,而是存在一定时间段的 过程。及时有效的救治可以维持生命的继续存在。
• 意识:神志是否清醒,高唤轻拍; • 气道:能否说话、咳嗽,是否气道梗阻;
• 呼吸:是否变快、变浅乃至不规则叹息样, 呼吸如停止,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 循环体征:皮肤颜色、脉搏快慢强弱; • 瞳孔反应:对光反应情况,是否变大、变小、
变形,或一大一小等。 完成以上评估后,再对伤员头、颈、胸、 腹、骨盆、脊柱、四肢、皮肤等进行检查,
•在遵循一般处理原则的前提下,可使伤病者躺下, 保持呼吸道通畅; •使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 •如心跳、呼吸停止,予以CPR; •迅速求助专业医护人员或送医院急救。
•血管、神经损伤的表现:脉搏消失、感觉缺失等。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骨折固定的原则
•先止血 后包扎 再固定 后搬运
•如无把握完成骨折固定,伤员又无明显出血,可维
持现场环境安全,保持伤员静止为上策,立即拨打
120。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特别关注脊柱压缩骨折:
•对一些坠落伤、腰部撞击伤、老年人滑倒坐在地上、弯腰取重
第四部分 意外事件的现场处理 3.触电的现场救护原则
•迅速切断电源,关闭电闸,用不导电物体将电线挑
开。电源不明时,切勿接触触电者;
•做好自身保护; •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持续心肺复苏,直到
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启动EMS系统。
第四部分 意外事件的现场处理
4.火灾的现场救护原则
1.火灾现场: (1)及时报警,设法灭火; (2)尽快撤离,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俯身或地 上爬行; (3)高层不可乘电梯; (4)如不能撤离,则设法避火,防止毒烟窒息, 千万不可跳楼。 2.烧伤的处理:尽快脱离热源。 冲,泡,脱,盖,送。
有效的初步救护(帮助)。 •是在医务人员到达前所实施的现场救治。
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一、现场评估
通过眼睛观察、耳朵和鼻子感觉等对异常情况做出分 析判断。
•评估情况:环境是否存在继续致伤病的因素, 伤病情(人数、致伤原因、伤情轻重等)
•保障安全:场地、伤病员、围观者 •个人防护:保护施救者
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二、判断危重病情
判断伤员受伤情况。
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三、拨打120急救电话
• 你(报告人)的姓名、联系方式; • 所在的准确地点,附近的显著标志; • 伤病员的病因,如撞伤、心脏病、蛇咬伤等; • 伤病员人数,发病现场特殊情况; • 伤情严重程度,转送医院要求。
注意: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救援医疗服务机
员先挂断电话。
物时扭伤、挤压伤等要特别关注是否会有脊柱压缩骨折。
•对怀疑有腰部损伤者,如受伤周围环境无危险,可让伤员就地
平卧等待救援。
•如环境存在危险,可4人平托伤员或硬板床平抬伤员至安全处 等待救援。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四、伤员搬运
怎样搬运伤员?
概念:
–指救护者(志愿者)徒手或利用搬运器材将伤
病者从事发现场向运送车辆、医疗单位的转送
第五部分
常见突发疾病的现场处理
第五部分 常见突发疾病的现场处理 一般处理原则
• 保持镇静,设法维持好现场秩序; • 确保周围环境不进一步危急或损害伤病者的生命;
• 暂不要给患者、伤病者任何饮水或进食;
• 积极在第一时间及时呼救,获得专业急救医护人员的
帮助;
• 根据伤病者病情,边初步分类边采取力所能及的施救。
第五部分 常见突发疾病的现场处理
1.中暑的现场救护原则
•将伤员搀扶或抬到阴凉通风处(空调室);
•解开衣领、腰带,脱去外衣,用凉毛巾敷头,温水擦躯干及
四肢; •检查伤员神志、呼吸、脉搏、瞳孔,判断伤员病情;清醒者 可饮些淡盐水或茶水; •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CPR。
第五部分 常见突发疾病的现场处理 2.突发性意识丧失的现场救护原则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十、终止
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1、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2、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现场; 3、有医生到场确定伤病员死亡; 4、救护员筋疲力尽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小 结
•30比2要记牢: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 •按压速度:80-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成人4-5cm 儿童及婴儿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 •按压:放松=1:1 •吹气时间>1秒,每分钟成人10-12次 儿童12-20次 婴儿12-20次
第四部分 意外事件的现场处理
2.气道梗塞的现场救护原则
•自救方法:上腹部冲击,握拳或椅背冲击 •互救方法:明确是否噎住,意识清醒者可用海氏手
法、压胸法(肥胖者或孕妇);意识丧失者可用仰卧
腹部冲击法或胸部冲击法 •婴儿:可用俯卧背部叩击法或胸部叩击法
孕妇气道梗塞救治法
儿童气道梗塞救治法
婴儿气道梗塞救治法
遇到骨折怎么办?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骨折:
骨骼的完整性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的改变,称 为骨折。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骨折的判断
•疼痛:伤处有明显压痛,移动时加重; •肿胀:出血和骨折端错位、重叠,有外表肿胀现象;
•畸形:肢体呈现缩短、弯曲、成角或旋转现象; •功能障碍:肢体原有运动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时间就是生命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呼吸断断续续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瞳孔放大
3分钟—出现脑水肿,脑细胞开始损伤 4~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不可逆损伤 10分钟—出现“脑死亡”,即使抢救成功也多是植物人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抢救开始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 • • • • 4分钟开始心肺复苏 成功率 4-6分钟开始心肺复苏 成功率 6-10分钟开始心肺复苏 成功率 10分钟后开始心肺复苏 成功率 CPR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 50% 10% 4% 1-2% 7-10%
如患者无呼吸,给予两口慢 而深的吹气(每次1秒至2秒) 应在5秒内完成。
方法:大嘴包小嘴 捏紧鼻孔,贴紧患者口部, 观看患者胸部起伏。 在两口气之间让肺部排气。
口 对 口 呼 吸
口 对 鼻 呼 吸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八、判定有无脉搏
方法:触摸颈动脉。 男同志在喉结外1-2 CM,女同志气管旁1 -2CM 。如无颈动 脉搏动,则立即开始胸 部按压和吹气
现场救护
搬运
现场救护
搬运
第四部分
意外事件的现场处理
第四部分 意外事件的现场处理
1.踩踏伤(挤压伤)的现场救护原则
•站稳双足,抓住身边牢固物体,防止跌倒; •远离玻璃等锐器; •拥挤时上肢交叉平放胸前,双肘外撑,形成一定空
间,保持呼吸通畅; •如跌倒,双手抱头颈后部,双肘臵胸前,躯体卷曲
成球,保持呼吸通畅。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创伤救护(四项技能)
一、创伤止血
二、伤口包扎 三、骨折固定
四、伤员搬运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一、创伤止血
发生出血怎么办?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直接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
•用一块足够厚、足够大、清洁的敷料,持续不断地
压住伤口。 •可以用绷带进行外固定。
第三部分 创伤救护 间接止血法:
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翻身时
整体转动,保护颈部;身体平直,无扭曲;摆放的 地点:要求地面或硬板床,坚硬、绝缘、安全。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安置复苏体位
救助者一手放在颈后 方,另一手扶住病人
右肩,使病人按纵轴 整体翻转,防止颈椎 损伤加重,可能的话
两人配合一起翻转。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五、开放气道
构调度人
第一部分 救护新概念 四、红十字志愿者(救护员)的注意事项
1. 表明身份,并呼叫现场人员,协助参与救护。 2. 尽可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 眼罩、呼吸面膜等)。
3. 避免被伤病者身上或现场的尖锐物品刺伤。 4.对伤病者物品要妥善保存,贵重物品要有人证 ,
要注意保护现场。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脑细胞在循环停止4~6分钟即发生严重损害,
所以,这段时间里是拯救生命的 黄金时间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 • 心肺复苏的相对禁忌症: 胸廓外伤 胸廓畸形 心包填塞 肋骨骨折
第二部分 心肺复苏 成人心肺复苏十大步骤
一、现场评估
周围环境是否安全:观察有无毒气、煤气、电 流、落石、塌方、火灾、洪水、高空坠物、人
群拥挤、高速汽车等等危险因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