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精品
校园十大孝子事迹材料

校园十大孝子事迹材料校园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孝道自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充满机会与风险的年代,很多孩子们从小就教子有方,父母的教诲使他们懂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把握每一次机会为未来打拼。
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在这个年代,我们也需要在爱与责任中,体现自己的孝心。
以下是我校校园十大孝子事迹材料的介绍:1. 张XX孝敬父母。
因家境贫寒,张XX的父母无法负担学费,他的考试费、零花费都得自己拼命省下,图书馆自习大厅成为了他的主要学习场所。
从不向父母要一分钱的他自己兼职赚钱,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到父母家帮忙干农活。
2. 杨XX疼爱爷爷奶奶。
杨XX的父母生活压力大,每天都在加班赚钱。
因此,杨XX日常生活中和家里较亲近的是老人,他和爷爷奶奶的感情非常好。
杨XX把节日的零花钱拿出来给老人买礼物,又常常做一些小事陪老人。
3. 马XX厚爱父母。
马XX的家庭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倒三角”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残疾人。
为了照顾父母,马XX在学习之余通常要抽出时间帮忙做家务,热心扶着他们走路,开心拉着他们出去散步。
4. 张XX孝顺父母。
张XX的母亲患有心脏病,父亲也不是很健康。
张XX在学习之余便利父母的生活,每天早上都要爬楼梯为母亲送早餐并关心母亲的身体,下午忙完学校的事情后,他要担任家务,开始做晚饭并陪着父母吃饭。
5. 王XX持之以恒地孝敬父母。
王XX的母亲阑尾炎患者,在他十二岁时,母亲为他动了一个小手术,屡次住院治疗使家里的经济困难重重。
王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此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日程,在家里多帮忙,除此之外,每一分钱、每一分零花钱,他都要交给母亲帮忙家用。
6. 陈XX孝敬父母。
陈XX家境富裕,但父母工作繁忙,陈XX为了让父母能有一个休息的周末,主动承担起家里的家务和早饭的准备。
7. 孔XX做一个孝顺的儿子。
孔XX的母亲肝病难以愈合,每天都需要他去医院照顾。
即使是没有节假日的日子,孔XX也要放下学习,去医院照顾自己的母亲。
感动中国十大孝子事迹

感动中国十大孝子事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视孝道,孝子为人们所敬佩,他们以身教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十位感动中国的孝子,用他们的故事传承孝道,向他们致敬。
一、包公的孝行包公是北宋著名的名相,被誉为“聪明异秉,智勇双全,廉洁忠正,治国有方,为官一任,清名永显,人称包拯”。
包公的父亲在他年幼时去世,使他的母亲丧失依靠。
为了尽孝的义务,包公不但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还用自己的家产为母亲创办了一所医院,让母亲有一个安享晚年的家。
二、钱王的孝行钱王是明代初年的英勇将领,曾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天下。
钱王的母亲年老体弱,生病后不愿意把家产分给儿子,而是将家产全部捐给了国家。
钱王知道后,感动不已,毅然决定将家产全部卖掉,治疗母亲的病痛,并且将剩余的钱财预备好用于筹备母亲的后事,直到母亲去世后,他才开始为自己设想。
三、鲁智深的孝行《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是一位打打杀杀、酒酣耳热的英雄。
但是面对自己的母亲,他却极其孝顺。
鲁智深的母亲年迈体弱,行动不便,鲁智深深知道这一点后,就专门建了一个房屋供母亲居住,还分别在四周设置木雕布袋熊、烟火铜炉等装饰,极力让母亲感受家的温馨和安逸。
四、信陵君的孝行信陵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也是一位孝子。
在信陵君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仍坚守着传统的习惯。
信陵君看到母亲整日哭泣,就在外面找了一株玉兰树,千方百计将树移植到家里面,让母亲在窗前看着玉兰,宽慰心情。
五、曹操的孝行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将领和文学家。
曹操在年幼时死亡了父亲,母亲倒有一番官职的好处,但是他没有因此去过安逸的日子,反而对母亲很是照顾。
一次,曹操还特意前往草庵看望母亲并与母亲共进草莓,抚慰老母心灵的创伤。
六、济公的孝行济公是南宋时期的一位佛教高僧、医学家、声教士。
济公的母亲在他还很年幼时就去世了。
但是,膝下无子的父亲并没有娶妻生子,济公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
后来,父亲去世后,济公花费巨额资金修建了一座庙院纪念父亲,并开办济善堂帮助人们,旨在行善积德,他的孝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钦佩。
十大孝子事迹材料

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孝子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孝子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十大孝子的事迹。
第一位是孝顺母亲的朱元璋。
朱元璋在他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为了报答养育之恩,每年都要亲自到母亲的坟前祭拜,直到他成为皇帝为止。
第二位是董永。
董永的母亲生病了,他每天都要背着母亲上山挑柴,一直到母亲病愈为止。
第三位是杨继盛。
杨继盛的母亲年老多病,他每天都要亲自喂母亲吃饭,梳洗更衣,直到母亲去世为止。
第四位是包拯。
包拯的母亲生病了,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熬药,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病愈为止。
第五位是关羽。
关羽的母亲在世时,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洗衣做饭,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去世为止。
第六位是岳飞。
岳飞的母亲生病了,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熬药,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病愈为止。
第七位是曹操。
曹操的母亲在世时,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洗衣做饭,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去世为止。
第八位是刘备。
刘备的母亲生病了,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熬药,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病愈为止。
第九位是孔子。
孔子的母亲在世时,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洗衣做饭,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去世为止。
第十位是文天祥。
文天祥的母亲生病了,他每天都要亲自为母亲熬药,照顾母亲的起居生活,直到母亲病愈为止。
这十位孝子的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孝道的伟大。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孝道,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愿我们都能学习他们,将孝道传承下去。
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

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例子:1. 顺风耳顺风耳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孝子,他为了给母亲寻找药材,一直追随着风的方向,而风带他寻找到了一种能治愈病痛的草药,救了母亲的性命。
2. 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唐朝皇帝李世民的女儿,她在嫁到吐蕃后,为了保护自己的父母,一直忍受各种苦难,并在吐蕃王的逼迫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以换取吐蕃王对唐朝的友好态度。
3. 许仙许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孝子,他为了给母亲寻找药材,不惜到百花谷去寻找,最终得到了治愈母亲病痛的仙草,并将其献给母亲,从而使母亲恢复了健康。
4. 吕洞宾吕洞宾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孝子,他为了报答养育之恩,不顾自己的名利,选择了隐居山林,以修身养性,为百姓服务,成为了道家的代表人物。
5. 文天祥文天祥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忠孝节义的伟大将领,他在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同时他也是一位孝子,曾经遭到过父母的病痛之苦,但他从未离开他们的身边,一直照顾他们直到最后一刻。
6. 无名氏无名氏是中国明朝时期一位孝子的事迹,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守夜陪伴父亲,守了整整三年之久,直到父亲腐烂,他才离开。
7. 李贺李贺是中国唐朝时期一位文学家,他在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奉献给了母亲,还曾经为了给母亲治病,亲自割肉喂鸟。
8. 孝德天皇孝德天皇是日本平安时期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为了慈母之心,推行了很多改革和建设,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被尊为孝子皇帝。
9. 曹孟德(曹操)曹孟德(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的一位将领和政治家,他虽然行事残暴,但对待母亲却非常孝顺,每天都亲自为母亲梳头洗脚,表达对母亲无尽的爱护和关怀。
10. 梅兰芳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为了孝敬母亲,一直奋斗在舞台上,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京剧演员之一,为母亲带来了荣誉和幸福。
十大孝子材料(邵生明)

“十大孝子”邵生明同志事迹材料邵生明同志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现任教于华亭县河西乡新庄小学。
1984年9月参加工作。
二十多年来,他敬业爱岗,孝老爱亲。
在家庭作为儿子,他做到了百善孝为先,侍奉体弱多病的父母体贴入微,使二位老人安度晚年。
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
用实际行动展现一名普通教师的奉献精神。
在家庭中,他是孝顺的父母的好儿子、好丈夫,为人师表的好父亲。
面对家庭负担,乐观对待工作和生活,克服困难,做到了工作家庭两不误。
他家有六口人,他是这个家的长子,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1983年他高中毕业后于1984年9月被选招为民办教师,每月22.5元的工资一拿就是十余年,当时他二弟要成家,三弟上学,沉重的家庭重担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但他没有因为钱少而放弃民办教师这一职业。
而是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这个困难的家,先后东挪西借,拉账累债给两个弟弟成家立业后才分家。
两个弟弟都是农民,日子过得很艰难。
作为长子的他就主动承担起了赡养父母的重担。
父亲邵尚忠,今年70岁了。
患有前列腺炎,胆囊炎,脑动脉硬化等多种老年性疾病已经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里,住县医院治疗两次,病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常年需要药物调养。
母亲马秀香今年67岁,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10多年了。
孩子在上大学,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就靠他和身体单薄妻子维持。
她妻子是个农民,一大家子的生活就靠他一个人的微薄的工资维持。
他家里生活困难,特别是经济更困难,2010年8月他母亲由于高血压引发脑梗塞,脑出血、偏瘫、糖尿病而住院,在老人住院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日夜守候在病床护理。
一步都不离开。
每晚要帮老人翻身、按摩到凌晨一两点、背着大小便七八次,从没睡个一个完整觉。
他母亲右瘫后,右手无法用筷子,吃东西吞咽困难,一日三餐都是他一口一口地亲手喂。
由于他母亲年事已高,病情只能控制,无法痊愈。
出院后回家后,他就是老人的家庭医生。
每天给老人吃药打针,扶着老人锻炼身体。
这一照顾就是3 年多,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通用8篇)

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通用8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迹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
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通用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1朱x一直是个有爱心、孝顺、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孩子。
在朱x三岁的时候,家中的几位长辈先后病倒了,他就跟大人学着照顾年迈、多病的长辈,并学会了独立买菜、买生活用品、做饭等,不仅不让父母操心,而且在生活上成为了父母的小帮手和好帮手。
自上小学三年级起,朱x中午放学、上学从来不让父母接送,自己到妈妈单位食堂就餐,自初中到现在都是自己骑着自行车上、下学,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纷,他都坚持如一。
在朱x上四年级的时候,爷爷因手术住院一个月,他坚持放学后跟着妈妈到医院给爷爷送饭、看望爷爷,有时步行二、三里的路程,也没有丝亳的抱怨。
朱x的姥姥身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需要经常早晚测量血糖,近几年来,这个任务都是朱x来完成的,特别是上高中以来,每逢周末,他多么盼望睡个懒觉呀,可是为了给姥姥测血糖,他还是六点多就起来忙活了。
每到假期,姥姥家的保姆回家的时候,他就主动承担给姥姥做饭、买零星用品、打扫卫生、倒垃圾等家务活,而且坚持了这好几年。
上高中以后,他坚持不让父母送饭,有时妈妈要给他送饭,他就劝妈妈:我们学校的食堂是四个学校最好的,那么多乡镇的孩子怎么都吃来。
每天早上5点他准时按照自己定的闹钟起床,有时爸爸妈妈起来要送他,他就推着让爸爸妈妈赶快回去睡觉。
他从不讲究吃穿、不乱花钱、不攀比,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他都用来交了学费、买了学习用品。
孝子评选先进事迹材料2曾和他交往的朋友一定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勤俭节约、刻苦学习且不说,看他穿的衣服,总是那么的不合身,或者像奇装异服,但不是新的。
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精选

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篇一:十_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人生五伦孝为先, 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 人生莫忘报亲恩。
”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 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
在XX县城管大队, 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 养儿当如张闻斌”, 普普通通的十_大队市容管理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 爱人是义堂镇十_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 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 深受师生的喜爱。
1993年, 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 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贴补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 还是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 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
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 以优异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取。
张闻斌参加了工作, 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
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贴补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
从这时起,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 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 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 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 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 自己却拖到28岁才成家。
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 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 为老人翻身、洗澡, 倒屎倒尿。
三伏天里, 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 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 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 为了不让老人受凉, 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 灌上几个暖水壶, 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 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 保持老人血脉通畅, 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 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
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共五则范文)

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古代十大孝子事迹材料》的内容,具体内容:孝是炎黄民族延绵不绝的道统,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孝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
“万事孝为先”更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髓。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欢迎借鉴参考孝...孝是炎黄民族延绵不绝的道统,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孝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
“万事孝为先”更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髓。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欢迎借鉴参考孝子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孝感动天——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
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
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
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
他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 20 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
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
过了10 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
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
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大孝子事迹申报材料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自古孝文化在“黄香故里”云梦泽就千古流传,孝的美德被后人所讴歌、传诵。
在县城管大队,干部、职工以及街道群众中都相互传颂着一句佳话:“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张闻斌”,普普通通的十四个字,却演绎出一位当代孝子的感人事迹。
33岁的张闻斌是县城管大队市容管理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爱人是义堂镇十里铺乡卫生所护士,女儿在读小学。
母亲于2001年去世后,家里还有一位患有间歇性自闭症失业的弟弟、一位患精神分裂症辍学的妹妹和一位70岁高龄的老父亲。
作为唯一的顶梁柱,维系这样一个普通且不幸的家庭,张闻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他以一颗善良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一份关爱残疾弟妹的情,诠释了为人子女、为人兄长的全部价值。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中排行老大的张闻斌从10岁开始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助体弱多病的妈妈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学习,课余还要帮爸爸料理水果摊上的小本生意;在学校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深受师生的喜爱。
1993年,妈妈经确诊身患癌症,父亲贩卖水果的微薄收入只能勉强贴补弟妹读书和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是学子的张闻斌没有被噩耗击垮,坚持寒暑假打工挣钱顺利完成学业。
1994年,张闻斌广水中专园林绿化专业毕业,以优异成绩被云梦县城管大队录取。
张闻斌参加了工作,国家每月发工资这一喜讯给多灾多难的一家带来了希望。
刚参加工作的张闻斌第一次领到工资290元,一分不少的全部贴补了家用生活和母亲医疗。
从这时起,19岁的张闻斌就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
在张闻斌母亲身患顽疾久卧床榻的9年中,他差不多花光自己所有的积蓄,可是他没有半句怨言,而是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为母亲寻医问诊、扶伺
年事已高的父亲、给予弟弟细心的照料,家中柴、米、油、盐、酱、醋样样都被他打点得有条不紊,自己却拖到28岁才成家。
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洗脸擦身、换洗衣服;中午,匆匆买好菜赶回家为母亲做饭、喂饭;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病榻前问候照顾,为老人翻身、洗澡,倒屎倒尿。
三伏天里,老人因为天气太热睡不着觉,他就为老人买来电风扇,让老人睡得安稳;到了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受凉,他就会给老人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老人的手边、脚边,每晚还坚持为老人洗热水脚、按摩,保持老人血脉通畅,使老人天天都干干净净、天天都心情愉悦,从未因照顾不周而感染褥疮。
母亲住院期间,他每天都是尽职尽责的处理完辛苦繁重的城市管理工作后,拖着一身疲倦的身体打足精神来陪母亲,向医生细致的咨询治疗情况,为老人端水送药,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给女儿吃,总是送来让老人吃。
为工作操劳、为家庭操劳,张闻斌头发掉得厉害,人也瘦了,曾有人叹息他说:“你太累了,给病母请个保姆,你也轻松点”。
他听后总是笑着回答“也不是怕花钱、图轻松的问题,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把我养大,我做这些事,尽这点孝道是应该的,再说请别人照顾我还不放心呢,要是亏了老人可是补不回来的啊”。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母亲癌症晚期已完全丧失了行为能力,但张闻斌一如既往地和妻子天天坐在老人身边给予安慰,讲身边发生的大小事,给老人讲以前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老人能否听懂,只为老人能开心地笑一笑,直到母亲去世,认识他的人都说;“久病床前他是孝子”。
1999年,张闻斌的弟弟张闻彦患上间歇性自闭症失业,之后不久,妹妹张海燕也因家庭负担等诸多原因患上精神疾患,放弃了学业。
9年的时间,他费尽心思,四处求医问药,利用休假时间跑遍了省内各大医院,向专家教授请教,自己却省吃简用,压缩开支为弟弟和妹妹筹备医疗费用。
医生告诉他,说弟弟、妹妹的症状治愈的希望很小,你已经尽心尽力了,张闻斌却固执地说:“兄妹情深如同手足,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就要尽到做兄长的全部责任,哪怕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