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

合集下载

2000——2001学年度初三综合训练语文试题.doc

2000——2001学年度初三综合训练语文试题.doc

2000——2001学年度初三综合训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出卷人:昆山市第一中学朱湘前第一部分(22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⑴匀(chèn)⑵(jué)强⑶坚(rèn)⑷星(xiù)2、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4分)见义思迁为富不仁杳无消息改斜归正提心吊胆直截了当不掇劳作穿流不息3、写出下边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作品。

(10分)⑴可怜身上衣正单,。

(白居易《卖炭翁》)⑵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⑷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⑸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⑹,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⑺,都护铁衣冷难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⑻,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⑼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4、依照下边例句的形式,以“青春”为内容,写两句话。

要求与例句形式相似,必须用比喻手法。

(2分)例句:友谊是甜美的甘露,滋润着干枯的心灵;友谊是绚丽的彩虹,连接着远方的期望。

仿写:青春。

5、根据提供的情景说话。

一天,育人中学的初三学生黄丽正要去上学,她妈妈突然发病晕倒,不省人事。

在众邻居的帮助下,妈妈被及时送进了医院。

黄丽要向学校班主任方老师请假,现电话已接通,请你代黄丽讲话,要求明白、得体。

(2分)第二部分(43分)阅读下面几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0分)[甲]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丁]对曰:“夫战,勇气也。

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评价测试题九年级语文一、基础〔28分〕1、依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鸡声茅店月,。

〔2〕,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3〕后值倾覆,,,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抒发作者盼望杀敌报国,充满意气高昂的欣喜之情的句子是,〔5〕把李清照的«武陵春»默写完整。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以下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今亡亦死 / 生死存亡B、将军宜枉驾顾之 / 三顾茅庐C、长跪而谢之曰 / 十分感谢D、苟全性命于乱世 / 苟且偷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至5题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抵达某一个时节才算完成价值。

就像,并不是非要抵达。

由于生命中绝大局部的景色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阅历,就像留鸟,不停地qiān xǐ〔〕就是为了阅历时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活动就是为了阅历交汇和坎坷。

虽然详细的阅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伟大、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 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形状。

3、依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qiān xǐ〔〕jīng cǎi〔〕4、联络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就像,并不是非要抵达。

5、运用下面的词语另写一段连接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三个。

〔3分〕抵达坎坷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6-8题。

青春如花似火,绚烂热烈,是我们人生交响乐的序曲。

青春让我们充溢热情,充溢暮气,充溢希望,请跟我来,我们一同登上青春的车,欣赏那一道道亮丽的景色线。

初三〔1〕班举行〝青春随想〞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边项目。

6、请引见古今中外你最崇敬的青年名人,并简明表达他们的事迹。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一学期期中)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一学期期中)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2分)A、风骚.sāo 禁锢.gù喧嚷. rǎng 栖.息qīB、伫.立chù簇.拥cù曙.光shǔ深邃.suìC、惘.然wǎnɡ牡蛎.lì褴.褛 lán 煞.白shàD、蒸馏.liú伦.理 lún 佝.偻gōu 教诲. huì2.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无与伦比如法泡制恼羞成怒恪尽职守B、对答如流斩钉截铁怀古伤今寻章摘句C、开卷有益穿流不息吹毛求疵持之以恒D、根深帝固孜孜不倦十拿九稳歇斯低里3.根据语境,正确排序。

(2分)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含有哲理的忧伤。

①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

②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

③以怜悯安抚百姓。

④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⑤以嘲笑对付权贵。

顺序: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6分)【A组】(1),村南村北响缲车。

(2),岁晏有余粮。

(3),瑞脑消金兽。

(4))马作的卢飞快,。

(5)持节云中,。

(6)既然黑夜出自王座,。

【B组】(1)疑怪昨夜春梦好,,笑从双脸生。

(2)更深月色半人家,。

(3),坐断东南战未休。

(4)。

鬓微霜,又何妨!(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6),数分流人物,。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球答题。

(3分)①有些人,不相信神圣,所以无所敬畏,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情,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

②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到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道什么是光荣。

③不相信神圣的人,必然抛弃世上的一切神圣的事物。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2) 第③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初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扬州市新华中学2001-200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题2001/11/22(说明: 1.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相应的题号........后,否则无效;只交答卷纸; 2.本卷满分100分;3.书写不认真酌情扣2-3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1.下列与所举例子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例: 着.凉 ( zh áo ) A.着.迷 B.穿着. C. 门开着. D.着.数 2.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A.手不释卷.(书) 因.地制宜(根据) 油光可鉴.(镜子) B.不能自己.(停止) 不可救药.(用药治疗) 裨.益(补助) C.为.富不仁(谋求) 深恶痛疾.(疾病) 瞻.仰(往上或往前看) D.汗.牛充栋(出汗) 稍逊.风骚(差) 惟.余莽莽(只) 3.下列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A.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官吏降职或远调) 委.而去之(丢弃) B. 人恒过.,然后能改(犯过失) 南极.潇湘(到) C. 听取.蛙声一片(见) 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D. 名.之者谁?(命名) 得道.者多助(施仁政) 4.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订正。

4’①好意难却 ②甘败下风 ③走投无路 ④面面具到⑤栩栩如生 ⑥罄竹难书 ⑦远大报负 ⑧打架斗欧5.名言佳句填空(五句任选三句,错、漏、加一字该句不得分)3’① 他山之石,_____________。

(《诗经》)②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______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 ③ 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④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___。

(唐·王勃)⑤ 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6根据课文填空(五题任选三题,错、漏、加一字该题不得分)3’① 臧克家《有的人》一诗中总领全诗主旨的诗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第I卷(4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ǐ)荤.菜(hún)不辍.(chuò)B、檄.文(xí)绮.丽(qǐ)琼.楼玉宇(qóng)C、偷窃.(qiè)和睦.(mù)扑朔.迷离(sù)D、羼.水(chàn)笨拙.(zhuō)节衣缩.食(suō)2、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hǒng骗起hòng 一hōng 而散B、强:勉qiǎng 倔jiàng qiǎng词夺理C、曲:双qǔ拱桥qǖ尺qǚ调D、咽:哽yè幽yàn 狼吞虎yàn3、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认劳认怨。

B、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C、你若同他拱手作辑,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D、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碗豆饭、菜饭、红薯饭,把菜籽榨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4、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它不同的是A、你是个烂忠厚..没有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B、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C、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D、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

5、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都人活泼不得(这里指态度)。

B、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C、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务,弃到将要讨饭了。

(做生意)D、(外祖母大人)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不停)6、结合句意,用双竖线划开主谓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 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附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附答案

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空格中。

2.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3.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

4.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3)1.根据拼音写汉字。

(3)ruì wù kè()智旁()()尽职守2.根据课文默写。

(10)①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⑤酒困路长惟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西汉“兴隆“的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才能政治清明,兴旺发达。

⑧《武陵春》(李清照)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示自己丈夫已死,词人有难以抑制的满腹忧愁和伤痛,具有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3.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①挠____________ ②谢_____________ ③谕______________4.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2 )_____________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_____________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______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多做语文的题目有利于我们更快的学习好语文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参考一下九年级语文,有时间的一起来收藏一下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根据课文默写(8分)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

(《诗经》)② ▲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诗经》)③ ▲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④ ▲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怒而飞,▲ 。

(《<庄子>一则》)⑥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司马迁《陈涉世家》)⑦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2.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① 分道扬biāo ▲ ② ▲ lìn啬③ 污gòu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锲而不舍地宣布“购买”钓鱼岛,这不但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

B.今年又是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C.今年我国发射“嫦娥二号”探测卫星,通过电视直播,我们对空中的情况了如指掌。

D.有些地方为增产而盲目毁林,结果事半功倍,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不但喜欢这种游戏,而且青年教师也喜欢。

B.为了严防交通安全出事故,交警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交通管理。

C.凭借超过42%的土地是绿地、林地这一得天独厚的“绿色财富”,吸引了许多企业落户。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按照该书体例,“世家”是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陈涉世家》节选自这一部分。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一、基础·运用(共14分)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正式开幕。

请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展览海报亮相之后,激发了很多观众观展的兴趣,尤其是“丹宸永固”四个居中的标题广受好评。

同学们查阅得知,“丹”为红色,“宸”为屋宇,多指皇帝的住所。

下面四位同学对标题“丹宸永固”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四个字用楷书写成,笔画坚实有力,与故宫的雄伟大气相辅相成。

B.这四个字是一波三折,方劲古拙,突出了故宫建筑群的沧桑历久。

C.这四个字字体方正,端庄稳重,表达出“永固”的美好寓意。

D.这四个字意在祝愿故宫这座凝结中华文明的辉煌建筑,光辉长存。

2.下面是对“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的介绍,请根据要求,完成(1)-(2)题。

(共4分)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

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其建筑与城市功能、山水形势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六百年的传承中,紫禁城将“天人之际”“礼乐复合”的中国文化思想一以贯.之地发扬光大,既体现出民族①合的特质,亦受西学东渐之风的影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容乃大”之胸怀的实物例证。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历来是中国古代营造的重点所在。

紫禁城更是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其高超的建筑技术与精美绝伦的艺术设计②,不仅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其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亦成为政权神圣庄严的象征。

(1)下列加点字的笔顺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贯”的第三笔是ㄧ巍(wēi)B.“贯”的第三笔是ー巍(wēi)C.“贯”的第三笔是ㄧ巍(wèi)D.“贯”的第三笔是ー巍(wèi)(2)结合语境,横线处应填入的汉字和成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①溶②融会贯通B. ①融②融会贯通C. ①溶②相得益彰D. ①融②相得益彰3.一场成功的展览离不开策展团队的默默付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2001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练习第I卷(4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桑梓.(zǐ)荤.菜(hún)不辍.(chuò)B、檄.文(xí)绮.丽(qǐ)琼.楼玉宇(qóng)C、偷窃.(qiè)和睦.(mù)扑朔.迷离(sù)D、羼.水(chàn)笨拙.(zhuō)节衣缩.食(suō)2、按所给多音字的读音组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hǒng骗起hòng 一hōng 而散B、强:勉qiǎng 倔jiàng qiǎng词夺理C、曲:双qǔ拱桥qǖ尺qǚ调D、咽:哽yè幽yàn 狼吞虎yàn3、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母亲在家庭里极能认劳认怨。

B、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C、你若同他拱手作辑,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D、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碗豆饭、菜饭、红薯饭,把菜籽榨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

4、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它不同的是A、你是个烂忠厚..没有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B、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C、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D、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

5、结合句意解释句中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都人活泼不得(这里指态度)。

B、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规矩)C、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务,弃到将要讨饭了。

(做生意)D、(外祖母大人)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不停)6、结合句意,用双竖线划开主谓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亲|| 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B、孔乙己自己|| 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

C、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机器人|| 能够模仿人的某些动作。

D、被老师表扬的|| 是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小朋友。

7、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母亲同情贫苦的人;②虽然自己不富裕;③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A、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条件递进转折转折因果转折因果递进8、句中加点字注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度.已失期(duo超过)B、曾.益其所不能(zeng更加)C、扶苏已数.谏故(shu屡次)D、委.而去之(wei放弃)9、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足下/事皆成B、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辍耕之/垄上10、依次与诗的上句衔接正确的一项是上句:毕竟西湖六月中偃卧孤村不自哀千里莺啼绿映红夜来城外一尺雪下句:①市南门外泥中歇②多少楼台烟雨中③水村山郭酒旗风④风光不与四时同⑤铁马冰河入梦来⑥映日荷花别样红⑦尚思为国戍轮台⑧晓驾炭车碾冰辙A、④⑤②①B、④⑦③⑧C、⑥⑦②⑧D、③⑤④①11、与原文(诗)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何似在从间!B、枯藤老树昏鸦,流水小桥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陌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出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E、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着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

12、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高尔基《海燕》是一首散文诗,贺敬之的《回延安》是一首民歌体诗。

B、《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先生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C、《范进中举》节选自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清朝小说家吴承恩。

D、司马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蓍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二、语言运用(10分)13、北京某中学学生李伟买了8月6日K21次特快的车票,准备到上海看奶奶,要奶奶家的人到车站接他,他的电报稿应该怎样写才格式正确,语言简明无歧义?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7日K21次车抵沪接伟。

B、K21次7日抵沪接伟C、7日K21次车抵沪,接伟。

D、6日K21次特快离京7日抵沪盼接伟。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学贵有恒,就是说,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②如果不这样,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③在人类历史上,因为不能持之以恒而最终一事无成的例子还少吗?④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

⑤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⑥因此,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

⑦不仅是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了:持之以恒是可贵的,它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1)有语病一句是:____(填句子的序号)应改为:_______________(2)偏离了语段中心,应删除的一句是:(填句子的序号)(3)语意不连贯的两句是:____(填句子的序号)15、请你仿照加点的词语,再续写出两个短语:我们跨世纪的一代,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_______,_____,才能高速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阅读记叙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痕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白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窍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着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有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16、结合句意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绽出______(2)空气________17、文中画横线的词语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孔乙己的外貌的?请概括作答。

答:______18、对文中词语分析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A、孔乙己穿的长衫“又脏又破”,“脏”和“破”表现孔乙己的穷困不堪和好逸恶劳。

B、“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形象地表现了孔乙己好炫耀的穷酸相。

C、“窃”与“偷”意义相同,但“窃”是古语词,孔乙己用“窃”而不用“偷”表现了他的迂腐。

D、文中写孔乙己引得众人“哄笑起来,”写“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表现了孔乙己善良的一面,给全文的悲剧气氛涂上一抹亮色。

19、选文第一句加点词“唯一”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句意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父亲的难题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

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

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故事。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他的寓言来。

他讲得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烦。

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

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________”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罗?”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

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

”保罗反驳道,“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竞敢和兔子较量。

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乌龟压根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的思忖着。

“我可不”想念。

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

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2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略为发窘.:________难以名.状_______21、根据表达需要,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你真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B、听着,你必须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C、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D、你怎么就不能从兔子身上获得一些教训呢?22、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与“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他的寓言来”相照应的语句。

23、概括地说,保罗的爸爸认为乌龟战胜兔子的原因在于______,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____。

(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24、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选择理解最深刻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儿子对听得“腻烦”了的寓言故事不再有兴趣。

B、父亲对乌龟为什么能取胜无法给儿子一个圆满的解释。

C、儿子死钻“牛角尖”,父亲的观念又太“正统”。

D、儿子思维的角度和思维的方法与父亲有很大的差异。

四、阅读说明文(11分)乍看起来,花粉似末尘埃。

但把它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做可以看到:每一个单独的花粉是一个细小的独立细胞。

它的形状真可以说是多姿多态。

不同植物的花粉有不同的形状。

花粉的外壁一般都有孔或沟,表层除少数是完全光滑的以外,大都有各种各样的雕花似的纹样构造。

如南瓜,大红花的花粉是球形,表面有刺;荷花的花粉是长球形的,短棒状皱,表面也有花纹;落葵(广州潺菜、藤菜)的花粉是四角形的;松树的花粉是圆形的,表面光滑,在两侧还各长有一个气囊,能随风远扬。

由于各种花粉的形态特征都比较固定,科学家可以根据花粉的形状物和外壁的特征来鉴别植物。

有一次,科学家们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植物,光看外表,不能决定它是属于哪一类,后来把花粉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它的形状,才把它弄明白了,原来是属于虎耳草一类的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