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世界区域地理
高中地理西亚课件

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 、约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 家。
自然地理特征
01
02
03
地形地貌
西亚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 主,地形崎岖,地势较高 。
气候特征
西亚气候类型多样,包括 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 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建筑
西亚的建筑风格以宏伟、壮观著称,如清真寺、宫殿和城堡等,展 现了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
西亚是伊斯兰教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其他宗教信仰
尽管伊斯兰教是主导宗教,但也有一 些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等其他宗 教。
04
西亚的经济与发展
经济结构与特点
石油经济
制造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多样化,西亚地区 的制造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包括汽车制造、化 工、食品加工等。
农业和服务业
尽管石油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西亚地区的农业 和服务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潜力。
地区合作与国际关系
地区合作
西亚地区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合 作基础,如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促进贸易和投资等。
科技创新不足
尽管西亚地区在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产业方面具有优势, 但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和 创新投入。
人才培养与引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西亚地区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 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
THANK YOU
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
西亚地区是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的频发地,这些组织通过暴力 手段对地区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难民问题
【世界区域地理】——西亚

一是用输油管道输出,将波斯湾的石油用管 道输送到红海和地中海,再用油轮运出。
地中海
输出路线
中国
预估:石油将在50年后耗尽
欧洲 西亚 东亚
北美洲
世界石油主要产区和产品流向图
石油之争
淡水之争
领土之争
战争不断
宗教之争
位置之争
(1)分布: 西亚以波斯湾 ______为中心,形成 一条巨大的石油带 (2)特点: 大 、出油___ 多 、埋藏 储量____ 浅 、油质好 ____ ____。 波斯湾石油分布集中,并且 多分布在海岸附近的海上和 陆上,因此输油管运输距离 短,原油外运方便。油田的 地下压力高,油井多为自喷 井,占油井总数的80%以上, 因此其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 的。
1.西亚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 ) 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 2.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 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 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
二、干热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西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与城市 阿拉伯 2、民族与宗教:多民族和宗教地区:民族主要为________ 阿拉伯 语,(______ 阿拉伯世界)。其他民族如以色列为 人,讲_______ 犹太 人、阿富汗为_______ 阿富汗 人、土耳其为土耳其 _____ ______人,伊朗 波斯 犹太教 伊斯兰教 为 ____人;西亚是三大宗教聚集地基督教 _____、 _____、 _______ 耶路撒冷 为三大宗教的圣城);伊斯兰教的圣城为 (_________ 白 色人种; _______ 麦加 ;西亚主要是___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西亚

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西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但过度开采导 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水资源短缺
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导致农业灌溉和居民 生活用水困难。
沙漠化与土地退化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和土地退化 问题严重。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
01
02
03
挑战
尽管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社会不稳定等问题。此外, 国际政治形势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04
人口分布与城市发展
Chapter
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人口分布不均
西亚地区的人口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的特 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石油资源丰 富的地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西亚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 扩大,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挑战分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 题。同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05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 ,也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 中心。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 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一个现代
化的城市。
特拉维夫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最大的城市, 也是该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它有着温暖的气候和美丽的海 滩,同时也是一个高科技产业和
创新的中心。
产业布局
Chapter
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
资源禀赋
西亚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资源,以及农业和水力资源。
区域地理——西亚

区域地理——西亚1:经纬度范围:东经30-75,北纬12-422:地理位置:两洋三洲四峡五海,交通位置极其重要。
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西接非洲,北邻欧洲,东面为东亚。
四峡:土耳其海峡(黑海与地中海之间)、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曼德海峡(沟通红海和印度洋)、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五海: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意义:西亚联系亚、非、欧三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其中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战略要地,使其成为西方国家长期争夺的对象。
3:主要地形: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大高加索山脉、扎格罗斯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哈布尔山脉4、气候类型:a:沙特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少雨);b: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少雨);c:伊朗高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附:西亚干旱的原因(需记忆):(1)纬度位置:本区绝大部分处干30ºN以南的低纬地区,纬度低,气温高。
(2)地形因素: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小,海岸线平直,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红海虽处干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其面积小,海洋水汽影响少;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托罗斯山脉、扎格罗斯山脉),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润空气的进入。
(3)大气环流: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
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5、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6、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属于内流河,河水水流量小;无结冰期;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或充足的地下水补给。
西亚区域地理

收入,有效地、正常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石油输
出国组织成员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储量估计
占世界总储量的67%,原油产量占世界的45%,
原油出口量占世界的74%。石油输出国组织在维
护自身权益方面,多次采取一致行动,取得了一系
列胜利。
3、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
• 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 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 不下。在高原上较湿润的地区,或沙漠中有地下 水出露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 ①幼发拉底河的争夺主要在土耳其、叙利 亚和伊拉克之间进行;
• ②约旦河水之争主要在以色列与叙利亚和 约旦之间进行,阿以冲突,特别是以色列 控制黎巴嫩“安全区”和戈兰高地,其中 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争夺水资源。
• ③利塔尼河---以色列、黎巴嫩
• ④太巴列湖---叙利亚、以色列
• ⑤巴勒斯坦地区的水源---以色列、巴勒斯 坦
• (3)本区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1月,本区 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 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 小,仅限于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沿岸地带;7月,副热带高气压 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 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2、气候: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
• 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西亚热带沙漠气候面 积广大,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几乎全年都是夏天, 炎热干燥(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在冬季 吹西风时,降水较多,夏季炎热少雨,是典型的地中 海气候。伊朗高原海拔较高,距海较远,形成高原山 地气候。
• 西亚气候干热的主要原因分析: • (1)本区处于12ºN~42ºN,北回归线穿过其南部,
区域地理——西亚

农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气候干旱,水源不足
游
牧
业
灌溉农业
阿富汗的紫羔羊
枣 椰 树
枣 椰
生长习性:枣椰树具有耐 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 的特点。树龄可达百年。 分布:枣椰树是一种在西亚 和北非沙漠绿洲中常见的绿色 乔木,是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 区的特种树木,北非、西亚、 南亚广大地区都有种植。 用途:含糖率高,营养丰 富,既可作粮食,又是制糖、 酿酒的原料。子可以吃可以渣 油,果实产量高,使中东一些 国家的重要出口农作物。
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时受 西风 的影 响,降水较多;夏季时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 的控制,干燥少雨,属地中海气候。
(三)河流 降水少,河流稀少
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门、巴林
无比稀缺的水资源 阿拉伯的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极其的炎热。所以,阿拉伯的服装, 阿拉伯人的服装和 也就是白色长袍,是选用质地非常好 当地气候有什么关系 的丝布制成,具有通风的效果,十分 凉爽;同时,之所以选用白色,是从 光学的角度来说,白色能反射光线 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即太阳光)达到祛热降署的作用, 以此来帮助适应酷热的气候。 沙漠面积广大,阿拉伯半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
1、西亚和北非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200N——400N 经度位置: 200W——800E
3、海陆位置 一运、两洋、三洲、四峡、五海之地
欧
直布罗陀海峡
洲
黑 海 土耳其海峡 地 中 海 苏伊士运河 霍尔木兹海峡 阿 拉 伯 海 曼德海峡
非
洲
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
1、纬度位置较低:本区纬度处于12—42N,北回归线
穿过本区。绝大部分处于30N以南 的低纬地 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 高的主要原因。
2019年世界区域地理之西亚(19张PPT)

地中海气候区:油橄榄、葡萄、柑橘等 有平枣原利椰和自树高然原条广件:阔晴,地天形多,较光平热坦椰充;枣足河,流昼沿夜岸温和差绿大洲;地区 有灌溉水源。
2、缺水问题: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了西亚地区的生产、生活,对此你 有何应对缓解的良策?
“开源节流”
海水淡化 开发地下水资源;
发展节水农业
高效灌溉技术 (滴灌和喷灌)
兴修水利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3、人口与宗教
1、人种:主要是白种人。由于本区多数国家和居民主要是阿 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这片广大地区统称为“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国家:除土耳其、伊朗、以色列、塞普 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阿富 汗外。
2、宗教
西亚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但这里 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以色列居民多信奉犹太教;黎 巴嫩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的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流量较大,
夏季流量较小;无冰期、无凌汛;
七个无流国:沙特、含科沙威量特较、大;中下游流速缓。
阿曼、阿联酋、卡塔尔、也
门、巴林;水资源匮乏
(1)该事件发生在哪个湖泊?为什么能这样?
死海 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内陆湖泊,浮力大
位置: 在以色列与约旦交界处
(2)这个湖泊是怎么形成的?其突出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板块生长边界,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凹地;附近地区的河流 水、地下水注入,积水成湖。
耶路撒冷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是伊 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麦德的诞生地, 这里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
耶路撒冷为基督教、伊斯兰教、 犹太教看作是“圣城”
利雅得
不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西亚国 家:黎巴嫩、塞浦路斯和以色列。
石油输出方式有西两亚种北: 非石油输出
(完整版)区域地理_西亚

死海: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还有一个由于断裂陷落而成 的湖泊——死海。死海湖面海拔为一 -415米,是世界陆 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含盐分比一般海水所含盐分高7--8 倍,水中鱼、虾、贝类都不能生存,湖岸两旁草木也不能 生长,所以叫做“死海”。因水质含矿物质多,浮力大, 人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沉没(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 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 小)。死海盐度大成因:①气候干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② 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沉淀,经年累月, 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为了争夺戈兰高地的水 资源,以色列占领了 戈兰高地2/3的地区。 因此,戈兰高地成了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 国的兵家必争之地。
西亚的河流、湖泊
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稀少, 缺水
有许多无流国
无流国: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联酋、 卡塔尔、也门、巴林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约旦河 死海
植被:荒漠和草原;
水文:地表径流稀少,淡水稀缺
(1)西亚的内流区和无流区面积大:
西亚的内流区和无流区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5%。 内流河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或充足的地下水 补给才能全年有水。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阿曼等七个国家由于降水很少,地面没 有河流,被称为“无流国”。本区只有地中海沿 岸在冬季吹西风时,降水较多。水源缺乏成为该 地区的制约因素,因此,在水源比较充足的河谷 地带人口比较集中,经济、农业比较发达,如两 河流域。
• (2)西亚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
• 是利用非常规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和发挥 市场价格的作用等。
• ①利用非常规水资源:主要是利用脱盐水、废水 和污水。其中脱盐水的年人均量为20 立方米,废 水和污水的利用年人均量为 14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西亚和北非
西亚-[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
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
北非-[读图识记]1.五国;2.北回归线;3.运河、海峡、地中海、红海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⑴ 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湖)之间,还有苏伊士河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⑵ 高原为主的地形
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平原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及两河流域,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⑶ 炎热干燥的气候
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
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撒哈拉沙漠: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
地表植物稀少,地下石油丰富
无流国——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科威特、阿曼等七国降水很少,地面没有河流。
2、居民和经济
⑴ 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白色人种,半数为阿拉伯人,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⑵ 世界最大的石油库和磷矿库
西亚和北非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西亚石油以波斯湾为中心,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为主要产油国,北非石油分布在撒哈拉地下,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为主要产油国
油田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
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A 油田油管 地中海、红海沿岸 路 线
B 波斯湾 西欧、北美(过好望角运输量最大)
C 波斯湾 日本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⑶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
安卡拉羊毛和阿富汗紫羔皮著名
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枣椰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椰枣是伊拉克特产 [注意]北非是非洲工矿业最发达地区 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⑴ 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⑵ 先进的灌溉农业:灌溉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
为解决水资源问题,以色列政府修建了水渠和输水管线,还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埃及
[读图识记]1.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亚非分界线);2.尼罗河、纳赛尔水库和阿斯旺水坝3.北回归线;4.金字塔、开罗(非洲第一大城市)、亚历山大(埃及最大海港)
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注意]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
弊:尼罗河携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现在农业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罗河三角洲受到侵蚀,海岸线不断向后退缩。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
油管
苏伊士运河
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读图识记]1.开普敦(气候);2.赤道穿过的地区,好望角;3.高原、盆地、岛屿、海峡、湖泊、东非大裂谷、刚果河
1、自然环境
⑴地形
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范围: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附近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
东非大裂谷
有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噶尼喀湖
形成:板块张裂处断裂形成
刚果盆地: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湖水外泄而成为世界最大盆地,刚果河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
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⑵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注意]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形成大量降水,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⑶矿产:铜矿—刚果民主、赞比亚;黄金—南非、加纳;金刚石—刚果民主、南非;
石油—尼日利亚;铝土-几内亚
2、居民和经济
⑴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⑵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⑶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
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⑷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3、南非
⑴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国家:首都比勒陀利亚,绕着好望角的航线是世界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最大的港口。
⑵矿产丰富,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金刚石、铀、锑的重要产地,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构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