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小红帽送点心》
幼儿园语言乐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解析

幼儿园语言乐园: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解析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小红帽》这个经典的故事常常被用来进行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不仅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够学习语言和表达能力。
在大班语言教案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红帽》这个故事,帮助幼儿们扩展词汇、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对《小红帽》这个故事在大班语言教案中的应用进行深入解析。
一、故事梗概1. 小红帽去奶奶家的路上遇见狼。
2. 狼先去了奶奶家,吞了奶奶,然后假扮成奶奶。
3. 小红帽到了奶奶家,被狼欺骗,最终被吞进了狼的肚子。
4. 猎人赶来救出小红帽和奶奶。
二、语言教学目标通过《小红帽》这个故事,大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1. 继续扩充幼儿的词汇量,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故事中的各种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2. 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三、故事教学过程1. 通过阅读故事书或者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熟悉《小红帽》的情节。
2. 联想游戏:教师可以通过给出关键词,让孩子们联想到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3. 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分成小红帽、奶奶、狼和猎人等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并表达自己。
4. 创作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或者自由活动的形式,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故事的语言和情节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
2. 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个人观点《小红帽》是一部经典的童话故事,适合用来进行大班语言教学。
通过这个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幼儿扩充词汇、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送点心

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送点心》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对话和情感表达。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创造性地讲述故事中的细节。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小红帽手偶、点心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小红帽手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说出小红帽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2. 故事讲述:利用故事课件,逐页展示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并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故事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4. 故事延伸:通过展示点心图片,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讲述小红帽送点心的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自己的感受。
2. 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小红帽手偶,加深幼儿对故事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以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2.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绘制自己心中的小红帽和狼,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标准:1. 幼儿能听懂故事,并能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表达清晰、准确。
2. 幼儿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细节,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 在故事讨论环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

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教案标题:大班语言教案-小红帽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故事《小红帽》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故事书《小红帽》2. 大红帽,小红帽,大灰狼和奶奶的角色道具3. 图片或卡片,包括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4. 白板、彩色笔和橡皮擦5. 音乐播放设备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故事书《小红帽》的封面,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故事的了解和想法。
主体活动:2. 通过展示图片或卡片,教授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小红帽"、"大灰狼"、"奶奶"等。
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理解词汇的意义。
3. 读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调和肢体语言,朗读故事《小红帽》。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行为。
4. 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小红帽、大灰狼、奶奶等。
指导学生理解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角色的感受和想法。
5. 语言练习:利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设计一些语言练习活动,如填空、连线、配对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和句子结构。
6.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如"小红帽为什么要去奶奶家?"、"大灰狼为什么要假扮奶奶?"等。
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问题,并互相交流观点。
7.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情节,围绕小红帽的冒险经历展开。
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故事。
结束活动:8.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新词汇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拓展活动:9. 带领学生制作小红帽的帽子,可以使用纸板、彩纸等材料。
鼓励学生在帽子上绘制小红帽的形象,加强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讲故事《小红帽》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讲故事《小红帽》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讲故事《小红帽》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讲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讲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语言,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
本文将以讲故事《小红帽》为例,探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的设计及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小红帽》的内容,并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解释故事内容。
三、教学准备1. 故事《小红帽》的图书或故事卡片。
2. 故事中涉及的角色头饰和装扮道具,如小红帽、大灰狼、奶奶等。
3. 故事相关的图片或绘本,用于辅助故事的讲解。
4. 故事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小红帽的帽子、大灰狼的牙齿等。
四、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 师幼互动:老师和幼儿们通过问答或歌曲的形式引入小红帽这个故事角色,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 故事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小红帽》这个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让幼儿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故事讲解- 故事情节展示:通过绘本或图片展示故事的情节,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故事的内容。
- 语言操练: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语言和动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互动- 角色扮演: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红帽》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情感互动中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
- 讨论交流: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教训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认知。
4. 创造活动- 手工制作: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与故事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 自由发挥:鼓励幼儿多方面地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进行自由创作。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小红帽》这个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活动中积极参与,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红帽》

幼儿园故事教案《小红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故事教材,《小红帽》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角色扮演、语言表达、道德观念的培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小红帽》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合作、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熟悉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红帽故事书、头饰、卡片、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头饰、卡片等教具,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述故事《小红帽》,让幼儿注意听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
(2)针对故事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检验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让幼儿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2)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红帽》2. 故事角色:小红帽、狼、奶奶、猎人3. 故事地点:森林、奶奶家4. 道德观念:勇敢、诚实、谨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小红帽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心中的小红帽形象。
2. 作业题目:复述故事《小红帽》答案: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语言表达、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小红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循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做到诚实、勇敢、谨慎。
语言《小红帽》

大灰狼肚子吃胀了,躺 在床上呼噜呼噜地打鼾。
一个猎人走过窗外,发现大灰狼躺在床上,肚子特别大。猎人正要开枪,一 想:“不行,它可能吃了姥姥。他拿起桌子上的剪刀,把大灰狼的肚皮剪开了。 小红帽一下跳出来,姥姥也从大灰狼肚子里出来了。
他们搬来一块大石头,塞进大灰狼肚子里,拿来针线,把狼肚子缝了起来。
大灰狼睡醒了,来到河边喝水,肚子里的石头太重,一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
小红帽和姥姥得救了,她们高兴地吃着点心和水果,听森林里的小鸟给她们唱歌。 小红帽回家后向妈妈保证:“今后再也不贪把鲜花,蹦蹦跳跳地来到姥姥家门前。
小红帽看见姥姥躺在床上,她问:“姥姥您好点儿了吗?您的耳朵为什么这么 大?” “耳朵大听得见人说话。”“哎,姥姥,您的眼睛为什么这么大?”“嗯, 眼睛大,看得见你呀!”“您的手为什么这样长,嘴为什么这样吓人呢!”“为了 抓到你,吃掉你呀!”大灰狼跳下床,一口又把小红帽吞进肚子里了。
从前有一个小女孩,总喜欢戴着一顶天鹅绒的红帽子,人们就叫她“小红帽”。
一天,小红帽的姥姥生病了,妈妈让小红帽给姥姥送些点心和水果,并叮嘱 她在路上不要贪玩。
小红帽提着点心,朝大路上走去。一只大灰狼在路旁跟小红帽打招呼;“小 红帽,急急忙忙往哪儿去呀?”“狼先生,早晨好!我去看姥姥。”小红帽回答。
“你应该采一束鲜花送给姥姥!”
大灰狼把小红帽引进花丛中。小红帽看见这么多花儿,高兴地采了一朵又一 朵。大灰狼说:“多采一些吧,山那边的花儿更多、更美!”
大灰狼到姥姥家轻轻敲门,姥姥问:“谁呀?”大灰狼说“我是小红帽!” 姥姥说:“我不能起来,你按一下门把手门就开了!”
大灰狼打开门,朝床上扑去。他一口吞下姥姥,又穿上了姥姥的衣服,戴上 她的帽子,躺在床上等小红帽 。
大班语言小红帽教案

大班语言小红帽教案【篇一:小红帽教案】歌曲《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情绪比较欢快、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悦。
歌曲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乐曲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的穿插运用,使旋律流畅、活泼,歌曲的音乐材料相对较简单。
除第五乐句外,歌曲实际是围绕着第一、二乐句的音乐材料展开的。
第一、三乐句基本相同,第二、四乐句基本相同,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而第六乐句则完全重复第四乐句。
歌曲旋律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1导入: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听童话故事?谁来说一说你听过看过什么童话故事?生: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由童话改编的儿歌《小红帽..》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视频《小红帽》。
师:在课前我们已经吧预习案分配给每个组了,现在我们来对预先案进行讨论ppt 展示预先案问题:1 儿歌的背景,童话故事的内容,人物性格,2 赏析乐曲(风格)3 乐谱分析(共几句、如何划分?有什么特点和区别)师: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的很到位,《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情绪比较欢快、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悦。
歌曲以第一人称叙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
乐曲音阶式的级进进行与分解和弦式进行的穿插运用,使旋律流畅、活泼,歌曲的音乐材料相对较简单。
除第五乐句外,歌曲实际是围绕着第一、二乐句的音乐材料展开的。
第一、三乐句基本相同,第二、四乐句基本相同,均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而第六乐句则完全重复第四乐句。
歌曲旋律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就以小红帽为例来学习如何为旋律编配伴奏和弦2弹唱旋律师:在课前我们已经让大家学唱小红帽旋律,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完成情况(分组合唱)师; 我们来一起唱一遍师:旋律我们已经熟悉了,接下来我们为这首乐曲编配和弦。
这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我们编配和弦之前我们一起通过微课来回忆一下如何为乐曲编配伴奏和弦播放微课师:大家已经清楚了如何编配和弦了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谱子我们一起尝试着为小红帽的前四小节编配和弦(编配和弦)师:看来大家已经掌握好如何编配和弦的方法了,下面我们来做分组练习,青同学们以组为单位为乐曲编配和弦同时练习第一乐句的弹唱,并在小组展示环节派出一名代表出来展示同时填写评价表记入平时成绩小组目标:就是为小红帽全曲编配和弦并弹奏第一乐句,我们的重难点:1伴奏和弦的正确连接2完整弹唱第一句(出示ppt)小组讨论并练习。
大班语言《红帽子》活动计划教案

大班语言《红帽子》活动计划教案第一章:活动背景1.1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红帽子》活动1.2 活动目标:通过讲述和倾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1.3 活动对象:大班幼儿1.4 活动时间:25分钟1.5 活动准备:红帽子、故事课件、手工材料等第二章:活动过程2.1 导入:教师戴红帽子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红帽子的特征。
2.2 故事讲述: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红帽子》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2.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4 手工制作:教师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红帽子,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5 展示和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活动延伸3.1 环境创设:将幼儿制作的红帽子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让幼儿感受创作的乐趣。
3.2 家庭作业:教师发放《红帽子》故事手册,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和表达活动。
3.3 后续活动:开展《红帽子》主题表演活动,让幼儿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4.2 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作水平。
4.3 家长对活动的反馈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建议5.1 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在故事讲述和讨论环节给予不同的引导和支持。
5.2 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关注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第六章:活动准备6.1 教具材料:红帽子、故事课件、手工材料(如红色纸张、剪刀、胶水等)、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6.2 环境布置: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故事情境,贴上与故事相关的海报或图片,增加故事氛围。
6.3 视频或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故事课件或背景音乐。
第七章:活动步骤7.1 导入:教师戴红帽子进入教室,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红帽子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小红帽送点心》
XX课件大班语言《小红帽送点心》活动目标:能按要求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找到多条不同的行走路线。
培养幼儿做事灵活不拘一格的态度及扩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教具:去商店的大游戏图去外婆家的大游戏图。
幼儿材料:去外婆家的游戏图蜡笔吸管等。
活动过程:一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游戏图,讲解玩法。
师:小红帽的外婆生病了,她要看外婆去。
去之前要到商店去买点心。
这是小红帽的家,这是商店。
你们看,这些脚丫都表示一条一条的马路,一个脚丫表示一条马路。
妈妈告诉她,从家到商店有一条最近的路,需要经过四条马路,也就是要经过四个脚丫。
小红帽走出门口一看,这么多条路,她该走哪一条呢?我们就从这儿出发吧!这里有三条路,怎么办?我们来选择一条试试吧!(示范游戏图的范例)小结:原来我们走到分岔路口的时候,可以朝不同方向去尝试。
如果小红帽从家到商店每次都走不同的路线,你们还能帮助她想出更多不同的路线吗?记得一定要经过四条不同的马路,请你来试一
试。
(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操作,教师示范用不同色的蜡笔将每次走的不同路线画下来)二加大难度,引导幼儿按照要求找出两点间的不同路线。
师:小红帽买好了点心要去外婆家了。
这是小红帽的家,这是外婆的家。
刚出发,就发现她被大灰狼给盯上了,这真是太危险了!小红帽必须走最近的路线争取快点到外婆家。
最近的路线就是她要走过四条马路,也就是四个脚丫的路线。
(教师示范)小朋友,请你帮帮小红帽,她还有不同的走法吗?记住:一定要最近的路线也就是四个脚丫的路线。
请你先用吸管摆一摆,再拿蜡笔画下来。
看看有几种走法?(教师示范)一种走法用一种颜色的蜡笔画,有几种走法就用几种颜色的蜡笔。
(幼儿操作)讨论操作结果,发现多种不同走法。
三活动延伸教师:如果小红帽要经过五条马路呢?她该怎么走?经过六条马路呢?又该怎么走?(教师鼓励幼儿按要求尽可能多地找出两点之间的不同路线,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XX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