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法在监测社区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pdca护理案例

pdca护理案例PDCA护理案例。
一、问题识别与分析。
患者张女士,60岁,因心脏病入院治疗。
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了心率不齐、呼吸急促等症状,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了心力衰竭的情况。
二、计划。
针对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我们制定了以下护理计划:1. 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2. 给予患者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3. 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水肿加重;4. 定期转身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5. 与医生密切配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稳定病情。
三、实施。
在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全力以赴,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护理:1. 每4小时测量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并报告异常情况;2. 定时给予氧疗,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3. 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每日监测尿量,避免水肿的发生;4. 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患者皮肤的整洁和干燥;5. 与医生密切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检查与评估。
在实施护理计划后,我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与评估:1. 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呼吸困难的症状有所缓解;2. 患者的皮肤无压疮的出现,精神状态良好,食欲和睡眠也有所改善;3. 与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的病情,确认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五、改进。
在检查与评估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这次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1. 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够充分,导致患者情绪波动较大;2. 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关注不够,导致患者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3. 在护理记录和报告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
六、总结。
通过这次PDCA模式的护理实践,我们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营养护理,提高护理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化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PDCA模式在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PDCA模式在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PDCA模式在居民不良生活方式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根据自愿原则选取2012年我院体检的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居民168例,应用PDCA 模式进行健康管理1年后评测效果。
结果168例居民经过1年的干预管理,其高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比例明显下降;体质指数、腰围、血压、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比管理前有所下降(P<0.05)。
结论PDCA模式用于居民不良生活方式的长期健康干预管理,改变了其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或延缓了慢性病发生。
标签:PDCA模式;不良生活方式;健康管理据WHO统计,人的健康60%取决于其生活方式。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人们进食动物性食物增加,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超重和肥胖人群迅速增加[1]。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超重肥胖、慢性酒精中毒、癌症等”现代病”、”文明病”都有居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我们把人类的不良生活方式定义为:对人类健康存在显著或潜在的损害,且这种损害是由个人的生活方式不适宜健康造成的[2]。
目前,生活方式致病占到慢性病的37.3%。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在致癌或促癌因素中,不良饮食习惯占15~30%[3]。
因此,改变居民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长期、重要的健康管理任务。
本研究通过应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环管理原理即PDCA循环(Plan计劃,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纠正、处理),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经过PDCA模式的健康管理1年后,明显改变了该组人群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2012年居民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根据自愿原则选取存在不良生活方式的居民168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76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1.2岁。
PDCA管理模式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

PDCA管理模式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1-08T16:08:41.7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5期作者:王海霞芦红甘春霞[导读] 在护理管理层面上制定出整改措施积极整改,制定下季度目标,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模式。
(敦煌市医院护理部甘肃敦煌 736200)【摘要】目的:利用PDCA循环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来进行规范化管理患者满意度调查,从而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方法: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大胆创新,结合临床实际,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反馈、分析、整改、追踪评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结论:PDCA管理模式在患者满意度调查中的推广应用使我院护患关系和谐,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达到零投诉。
【关键词】PDCA管理模式;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306-02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服务模式及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变化,特别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者不但要有丰富的医院护理管理经验,熟悉医院护理工作的运行规律,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我院护理部近年来一直应用PDCA科学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大胆创新、结合实际,将PDCA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提高,使我院的患者满意率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实际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从2015年1—2017年12月期间,共对12254位住院患者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护理部为进一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真实需求,从2015年1月重新设计制作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开始,每月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等方式,找出护理服务存在的薄弱环节,改进护理服务措施,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
临床pdca案例

临床pdca案例PDCA(Plan-Do-Check-Act)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它包括四个步骤: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
在临床实践中,PDCA方法可以用于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下面将以一个临床PDCA案例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应用PDCA方法来改善医疗服务。
一、背景介绍某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常常出现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大部分是因为饮食控制不当导致血糖波动较大。
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该科室决定采用PDCA方法来改善饮食指导服务。
二、计划阶段1.明确目标:通过改善饮食指导服务,使80%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收集数据:对门诊中所有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饮食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
3.分析数据: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对饮食指导服务存在以下不满意点:缺乏具体的饮食计划、没有针对个体差异的定制化服务、医生讲解过于简单难以理解等。
4.制定计划: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制定以下改进计划:(1)建立糖尿病饮食指导小组,由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和护士组成。
(2)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定制化服务。
(3)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饮食指导能力。
三、实施阶段1.培训医护人员: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专家授课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饮食指导能力,并介绍新的改进措施。
2.建立糖尿病饮食指导小组:建立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饮食指导小组,由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和护士组成,负责制定饮食计划和定制化服务。
3.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根据病情和患者个体差异,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并向患者进行讲解。
四、检查阶段1.收集数据:对就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改进后的饮食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和效果。
2.分析数据: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改进后的饮食指导服务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80%以上的患者表示血糖控制有所改善。
五、行动阶段1.总结经验:总结本次改进措施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PDCA循环在社区中医健康教育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社区中医健康教育质控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索PDCA循环在社区中医健康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根据PDCA循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存在的问题,组织整改及效果评价。
结果实施PDCA循环模式管理后,社区中医健康教育的居民参与率、满意率和中医药知识知晓率明显得到提高,分别由23%、52%、12%提高到82%、89%和42%,具有明显差异(P<0.01)。
结论PDCA循环法是提高中医健康教育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PDCA循环;中医健康教育;应用效果PDCA循环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并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又称戴明循环[1]。
中医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普及和提高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宣教,对弘扬祖国医学,提高居民科学素养和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2009年起本中心将中医健康教育列入社区卫生宣教计划之中,通过几年的社区实践,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居民的参加率、满意度、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等几项指标始终处于“三低”状态,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
2013年10月本中心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社区中医健康教育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西渡社区10个村委会的居民中年龄50—75岁,200人,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00例作为调查对象。
下发自制调查问卷200张,回收有效问卷200张,回收率100%。
1.2方法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的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采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质量管理。
1.2.1计划(Plan)阶段⑴、队伍建设:实施社区健康教育,首先要求医务人员具有丰富的中医学养生知识。
面对中医专业人员少,西医医生缺少中医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中心专门成立了中医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中心分管中医工作的副主任负责,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评价

护理经验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评价张春燕廊坊市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摘 要】目的:探讨对左心衰竭患者优质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方法:选择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36例左心衰竭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划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n=68)与对照组(n=68)。
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的优质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评分。
结果:实验组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护理复查认知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两组各项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67(98.53%)例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60(88.23%)例,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针对左心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其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可广泛推广实施运用。
【关键词】左心衰竭;循环管理;临床效果;优质护理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其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也不断提升,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疾病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其治疗过程当中的任何一个阶段,均是患者整体治疗的重要部分。
左心衰竭疾病主要是由急性弥漫性的心肌损害引发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对其身体健康具有较大的威胁性,严重可发生肺水肿,临床病死率相对较高[1]。
因此为了全面控制该种疾病的发展,开展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平均用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以上数据进行对比。
1.5 统计学文中数据计算时均采用SPSS21.0软件,结果表现分别为率以及均数标准差,检验指标分别为卡方以及t值,组间数据经比较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人护理PDCA循环案例

01
急救措施
02
病情监测
03
疼痛管理
04
康复指导
案例三:心力衰竭危重病人的护理
体液管理
。
药物治疗
心理支持 生活指导
THANKS危重病人的护理
诊断与评估
护理计划
执行与监控
准确评估患者的血压状 况,了解其心血管疾病
风险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 整和运动建议。
确保患者按时服药,监 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
护理计划。
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调 整护理计划以改善患者
预后。
案例二: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病人的护理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计划阶段(Plan)
执行阶段(Do)
检查阶段(Check)
行动阶段(Act)
02
计划阶段(P)
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 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原因
01
02
原因一
原因二
03 原因三
制定改进计划
计划一
计划二
计划三
03
执行阶段(D)
实施改进措施
制定护理计划
培训护理人员 优化护理流程
监控改进过程
心血管内科危重病人 护理PDCA循环案例
contents
目录
• PDCA循环概述 • 计划阶段(P) • 执行阶段(D) • 检查阶段(C) • 行动阶段(A) • 案例分析
01
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的定义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 W.E.Deming提出的,它提供了一种 系统化、结构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定期评估
数据记录
PDCA循环管理对慢性肝衰竭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0.05). Conclusion Using PDCA cycle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failure.
total of 60 long-term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Hepatology, Nanjing Second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were enrolled. The
hospitalization period was more than 3 month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关键词院PDCA 循环管理曰慢性肝衰竭曰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院R473.5
文献标识码院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5.060
文章编号院1006-1959渊2019冤05-0181-03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on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c Failure
作者简介:赵春花(1968.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副主任护师,护 士长,主要从事肝病内科护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 HS V特异性 I g G和 I g M抗体 , 和脑脊液 H S V — D N A。 病毒 性 脑炎 合 并 急性 视 网膜 坏死 综 合征 全 国报道 不 足 2 0例 , 且 多数 因诊 治不及时造成患者 预后差 , 导致失 明等 。因 此, 病毒 性脑 炎患者 出现视 力下 降 、 双侧 瞳孔散 大 、 视 野缺 损
静点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1 0 0 0 m g 1 次, d冲击 治疗 2 d ,于 2月
8日 行视网膜激光光凝。 2 月 9日 改为口 服甲泼尼龙 6 0 m g 1 次/ d
治疗 1 0d , 之后每 4 d 减量 l Omg , 于 3月 5日改 为 口服 甲泼 尼
到 目前为止 , 约有超过 1 0 0种病毒可以引起病毒性脑炎 , 由 于病毒感染可广泛激活小胶质和星形胶质细胞 , 使患者迅速 出现 严重的临床症状 ; 同时也 由于病毒种类繁 多 ,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 性感染的治疗极为困难 。单纯疱疹 陛病毒是散发致病性病毒性脑 炎的常见原 因,单纯疱疹病 毒性脑炎患者和健康者是主要传染 源, 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 , 也可通过飞沫传播 。好发于 4 0岁左右 的成年人 , 急性起病 , 约1 / 4患者有 口唇疱疹病史 , 病情 重, 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明显精神
1 . 6 预后
现患者无 发热 , 认知 功能 明显 改善 ( 见表 3 ) ,
表 3 入院后患者认知测壹结果
视力逐渐恢复 , 查体无 明显阳性体征 , 给予办理出院。
p a t h o g e n s [ J ] J . a n c e t , 2 0 0 2 , 3 5 9 ( 9 3 0 5 ) : 5 0 7 ~ 5 1 4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2 3 )
单侧或双颞、 额 区明显 ; 头颅 M R I 表现为颞 叶内侧、 额叶眶面、 岛 叶皮质和扣带 回出现局灶 陛水肿 ; 脑脊液检测常为压力正常或轻
P D C A法在 监 测 社 区 5 2例慢 性 心 力 衰竭 患者 中的应 用
■ 嘧目目圈厨
抗病毒治疗 , 2 1 d后改为阿昔 洛韦 0 . 4 3 口服 。 2月 7日给予
疗效 、 尤其是意识障碍患者, 可以减少该病引起 的神经系统后遗 症, 与阿昔洛韦联用, 可以改善单纯疱疹病毒 陛脑炎的预后目 。 目前 临床多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 即抗病毒 、 糖皮质激素、 脑细胞保护、 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持及并发症的预防等药物治疗。
胡 文华 王 改 生 侯银 萍
( 阳泉市城区朝阳街 社区卫生服务 站 , 山西 阳泉 0 4 5 0 0 0)
度增 高 , 蛋 白质 中度增高 , 糖 和氯 化物正 常 , 有 核细胞 增 多达
5 0×1 0 6 - 1 0 0 ×1 0 6 / L , 以淋巴细胞为主; 血清及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照研究阴. 中华 临床 医药 , 2 0 0 3 , 4 ( 2 3 ) : 7 8 .
[ 6 】 N a k a n o A, Y a ma s a k i R, Mi y a z a k a S , e t a 1 . B e n e i f c i l a e f e c t o f s t e r o i d p u l s e t h e r a p y o na c u t e v i r a l e n c e p h li a t i s [ J ] . E u r Ne u al r , 2 0 0 3 , 5 0 ( 4 ) : 2 2 5 - 2 2 9 .
行为异常、 抽搐、 意识障碍等 , 脑电图常出现弥散性高波幅慢波 , 以
【 4 ] 王紫瑾 .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 b J l , 病毒性脑炎 的疗效观察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 0 0 6 , 9 ( 2 ) : 7 2 .
[ 5 ] 郑东明 , 宋利春.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 治疗 成人病毒性脑炎 临床对
龙 1 0 m g 1 次, d , 口服 2周后改为 5 m g 1 次, d 。
总之 , 希望通过本文病毒性脑炎合并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
征 的个案报道 , 引起 临床 医师 的重视 , 及早 合理诊 治。
参考文献
[ 1 】 Wh i l e y R J , G n a n n J W. V i r a l e n c e p h a l i t i s : f a m i h a r i n f e c t i o n s a n d E me r g i n g
[ 3 ] K a n o f, S o b r i n L . N e w d i a g n o s i s nd a t r e a t me n t p a r a d i g ms i n a c u t e r e t i n l a
2 讨 论
n e c r o s i s [ J ] . I n t O p h t h lmo a l C l i n, 2 0 1 1 , 5 1 ( 4 ) : 2 5 — 3 1 .
[ 2 1 V a a n d e r c a mT, Hi n t z e nR Q, d e B o e r J H, e t 1 a . He r p e t i c e n c e p h a l i i t s i s a r i s k
f a c t o r f o r a c u t e r e t i n ln a e c r o s i s [ J ] . N e u r o l o g y , 2 0 0 8 , 7 1 ( 1 6 ) : 1 2 6 8 - 1 2 7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