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18-2019学年物理高考一轮总复习物理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2-3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二相互作用课件

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条件有mBg= T,2解得mB= ,A正2m确。
答案 A
2
5-1 如图所示,小球的质量为2 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小球
上。在小球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60°角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
范围。(g取10 m/s2)
第四十页,共42页。
解题思路 关键词:①光滑斜面,②A、B恰能保持静止。
(1)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结合平衡条件得出绳子的拉力。
(2)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结合平衡条件得出结果。
解析 先以物块A为研究对象,由物块A受力及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zhānglì)T=mg sin 30°。再以动滑
到顶端的过程中,试分析绳
的拉力F及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


第三十六页,共42页。
解题(jiě tí)思路
解析 如图乙所示,作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注意支持力FN总与半球面垂直,从图中可得到相似 三角形。
设半球面半径为R ,定滑轮到半球面的距离为h,定滑轮左侧绳长为L,根据三角形相似得 =
第二十二页,共42页。
(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隔离法和整体(zhěngtǐ)法常常需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洁明快。
例1 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zhìliàng)为m1和m2 的两个物体,m1>m2,如图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m1、m2、θ1、θ2的数值均未给出 D.以上结论都不对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

重心
弹力
1.产生条件 形变 ;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力和形变 接触 ;(2)发生_________ (1)两物体_________ 产生 ,同时_________ 消失 同时_________ 。 2.弹力的方向 沿绳和线 指向它们收缩趋势的方向。 (1)轻绳和细线的拉力____________ 垂直于平面 若是曲面则垂直 (2)点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接触处的弹力________________( 被压或被支持 的物体。 于接触处的公切面)指向_________________ 中心轴线 指向恢复原长的方向。 (3)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_____________
4.大小 μFN 。 压力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_________ 成正比,即:Ff=_________ 5.方向 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 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_______________
静摩擦力
1.产生
相对运动趋势 时产生的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______________ 2.作用效果 相对运动趋势 的作用。 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_______________ 3.产生条件 挤压 相对运动趋势 ;(3)____________ 接触面粗糙 。 (1)相互接触且_________ ;(2)有_____________
杆的拉力(或压力)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如图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质量 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边长 相等,盒子沿倾角为 α 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 51342130 ( A ) 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力 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 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

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章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二章相互作用

自由落体运动
抛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其加速度 为重力加速度g。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如果物体 只受重力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 运动。抛体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 的匀速直线运动周运动的物体,在 最高点和最低点时,重力和向心力的 关系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在最高 点时,重力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向 心力,物体可能做圆周运动、平抛运 动或斜抛运动;在最低点时,重力与 向心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物体一定 做圆周运动。
实验原理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这是牛顿第三定律的核心内容,也是本实验的理论 基础。
实验器材准备和操作步骤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绳、滑轮 、砝码、铁架台、坐标纸等。
操作步骤
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调 整滑轮高度,使细绳通过滑轮后自然 下垂。
2. 在细绳一端挂上砝码,另一端连接 弹簧测力计,记录初始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 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原因。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在相互作用中计算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了物体的加 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正比 关系,与物体质量的反比关系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 向相同。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 要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并明 确加速度的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结合运 动学公式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
牛顿第三定律在相互作用中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20180511220

全国版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摩擦力课件20180511220

解析 未加 F 时,木块 A 在水平方向上受弹簧的弹力 F1 及静摩擦力 FA 作用,且 FA=F1= kx=8 N,木块 B 在水 平方向上受弹簧弹力 F2 和静摩擦力 FB 作用, 且 FB=F2=kx =8 N,在木块 B 上施加 F=1 N 的向右的拉力后,由于 F2 +F<μGB, 故木块 B 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 其大小 FB′ =F2+ F=9 N,木块 A 的受力情况不变,A、 C 正确。
摩擦力的突变主要体现在静摩擦力上。静摩擦力是被 动力,其他力的大小方向变化,可以影响到静摩擦力的变 化,所以一定要根据物体的状态去分析。其次是分析静摩 擦力与滑动摩擦力间的变化,它们的临界点是最大静摩擦 力。
如图所示, 质量为 10 kg 的物体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 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 5 N 时,物体 A 处于静止状态。 若小车以 1 m/s2 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g=10 m/s2)( )
A.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三个物体中只有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零 C.B、C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同 D.B、C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解析
A 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它们之间无相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即无摩擦力作用, A 错误;B、C 两物体虽运动方向不同,但都处于平衡状态,由沿传送带 方向所受合力为零可知,B、C 两物体均受沿传送带方向向 上的摩擦力作用,故 B、 C 正确,D 错误。
(3)最大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为了处理问 题的方便,最大静摩擦力常常按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处理。
2.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计 算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2)公式 F=μFN 中 FN 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 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 积的大小也无关。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4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4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答案:(1)刻度尺 (2)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 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 (3)200 弹簧自身存在重力
(4)CBDAEFG 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形变
量。(2)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 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3) 取图象中(0.5,0)和(3.5,6)两个点,得到曲线的斜率,可得k=200 N/m。 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4)根据完 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CBDAEFG。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5--5-
六、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 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 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 单位。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6--6-
七、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 弹簧拉力大小 的不稳定 弹簧长度测量 不准 描点、作图不 准
减小方法 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悬挂钩码来充当对弹 簧的拉力,待稳定后再读数
固定刻度尺,多测几次
坐标轴的标度尽量大一些,描点时让尽可能多的 点落在线上,其余点均匀分布于线的两侧
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对应演练
-4--4-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选 取合适的单位,用描点法作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到弹力F 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关系图象。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 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等。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 的物理意义。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相互作用课件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2相互作用课件
专题二相互作用
考纲要求 滑动摩擦 力、动摩 擦因数、 静摩擦力
高频考点
考查频 率 ★☆☆☆
高考示例 命题趋向 2013· 课 标全国 Ⅱ15 题 1.单独考查弹力、摩擦 力、力的合成、力的 分解的几率不大,一般 以共点力的平衡为背 景,考查受力分析和平 衡,其中会涉及弹力、 摩擦力,用到力的合成 与分解的知识、规 律。
Ff= ������ 2 + (������������sin������)2 >mgsin θ,所以摩擦力增大,故 D 正确。
【答案】 D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高招1判断弹力、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基本招法 招法一:弹力有无的判断“四法” 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有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此方法多用 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物体。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物体,可假设两个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 不能保持原有的状态,若原有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 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 断是否存在弹力。 4.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 的物体来替换,看形态能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形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2017· 课标全国Ⅱ16 2017· 课标全国Ⅲ17 课标全国Ⅰ21 ★★★★★ 2017· 2016· 课标全国Ⅰ19 5年6考 2016· 课标全国Ⅱ14 2016· 课标全国Ⅲ17
题 题 题 题 题 题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考点3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2016· 海南单科,2,3分)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 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与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 用Ff1、Ff2和Ff3表示。则( ) A.Ff1=0,Ff2≠0,Ff3≠0 B.Ff1≠0,Ff2=0,Ff3=0 C.Ff1≠0,Ff2≠0,Ff3=0 D.Ff1≠0,Ff2≠0,Ff3≠0 【答案】 C 物块a相对于物块b,物块b相对于斜面P,都有沿斜面下滑的趋 势,所以物块a与b、b与斜面体P之间的摩擦力Ff1、Ff2不为零,把物块a和b及 斜面体P看成一个整体,则斜面体P与桌面之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斜面体 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Ff3为零,所以选项C正确,A、B、D错误。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2

2019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物理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2.2

关闭
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动员受到重力和沿两手臂方向的支持力作用,沿
两手臂方向的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在合力一定时,两分力的夹
角越大,两分力越大,故选项D正确。
关闭
D
解析 答案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7--7-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3.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3--3-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3.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 的过程。 (2)运算法则 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 的合力,可以用 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 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图甲)。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 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 为合矢量(图乙)。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5--5-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1.(多选)关于几个力及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关闭
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哪几个分力的共同作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4--4-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二、力的分解 1.定义 求一个力的分力 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 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1)平行四边形 定则。 (2)三角形 定则。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的物理量,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 定则。 如速度、力等。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的物理量,求和时按算术法则相加。如路程、 动能等。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8份打包含课件)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8份打包含课件)

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8份打包含课件)第1节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两类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g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特别提醒:(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特别提醒: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一定相接触,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x①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f=μFN,静摩擦力:0&lt;Ff≤Ff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特别提醒:(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反之不一定成立.[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2)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3)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的方向.(×)(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相同就相反.(×)(6)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7)根据μ=FfFN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Ff成正比,与FN成反比.(×) 2.(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解析:选A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为支持力,其方向为垂直于桌面向上,故A正确;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错误,D正确;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子收缩的方向,而物体对绳子的弹力方向指向绳子伸长的方向,故错误.3.(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F=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B.由=Fx可知,劲度系数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解析:选A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x,故A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及x无关,故正确,B错误;由胡克定律得=Fx,可理解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相等,故D正确.4.(2017&#8226;中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解析:选D压缩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A对B的摩擦力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的摩擦力向左,选项B错误;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分析可知,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选项错误,D正确.考点一弹力的分析和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或牛顿第二定律综合确定.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解析:选D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 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 正确.2.(2016&#8226;高考江苏卷)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NB.40 N/.200 /N D.200 N/解析:选D根据胡克定律有F=x,则=Fx=42×10-2 N/=200 N/,故D正确.3.(2017&#8226;安庆质检)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g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g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F=asin θD.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运动时,F=&#61480;a&#61481;2+&#61480;g&#61481;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g解析:选D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知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g,A、B错误;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sin θ1=a,Fs θ1=g,两式相除可得tan θ1=ag,只有当球的加速度a=gtan θ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才有F=asin θ,错误;小车以加速度a向左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到的重力g与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方向水平向左,如图乙所示.所以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F=&#61480;a&#61481;2+&#61480;g&#61481;2,方向斜向左上方,tan θ1=ag,D正确.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考点二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思路如下.3.转换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如图,质量A&gt;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解析:选A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所以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B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图A2.(2017&#8226;东北三校二联)(多选)如图所示是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的示意图,A与B、与D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B.D点相对于点运动趋势方向与点运动方向相反.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解析:选BDP为主动轮,假设接触面光滑,B点相对于A点的运动方向一定与B点的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Q为从动轮,D点相对于点的运动趋势方向与点的运动方向相反,Q轮通过静摩擦力带动,因此,D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的运动方向相同,B、均正确;主动轮靠摩擦带动皮带,从动轮靠摩擦被皮带带动,故D也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A.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的摩擦力为0 解析:选D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与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项错误,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的摩擦力为0,D项正确.考点三摩擦力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f=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μFN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考向1:静摩擦力的计算[典例1](2017&#8226;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和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g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μ1g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μ2g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μ2g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解析当物体P和Q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时,其加速度为a=gsin θ-μ2gs θ<gsin θ,因为P和Q相对静止,所以P和Q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且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D错误;不能用公式Ff=μFN求解,对物体P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gsin θ-F静=a,求得F静=μ2gs θ,正确.答案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定的夹角.(2)分析摩擦力方向时,要注意静摩擦力方向的“可变性”和滑动摩擦力的“相对性”.考向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B=24 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A=22 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s2),则木板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A.03B.04.0 D.06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Ts θ=Ff1①FN1+FTsin θ=Ag②Ff1=μ1FN1③由①②③得:FT=100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Ts θ+Ff2=F④FN2+FTsin θ=(A+B)g⑤Ff2=μ2FN2⑥由④⑤⑥得:μ2=03,故A选项正确.答案 A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2)公式Ff=μF N中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1.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1μ1μ2B.1-μ1μ2μ1μ21+μ1μ2μ1μ2 D2+μ1μ2μ1μ2解析:选B对A、B整体受力分析,F =Ff1=μ2(A+B)g对B受力分析,Ff2=μ1F=Bg联立解得AB=1-μ1μ2μ1μ2,B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0,人的质量为,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A.0 B-0+0F,方向向右-0+0F,方向向左D0-+0F,方向向右解析:选AD假设小车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先对整体分析受力有2F=(0+)a,再隔离出人,对人分析受力有F-Ff=a,解得Ff=0-0+F,若0&gt;,则和假设的情况相同,D正确;若0=,则静摩擦力为零,A正确;若0&lt;,则静摩擦力方向向左,正确.考点四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典例3]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轻绳的拉力为10 N,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轻绳的拉力、轻弹簧的拉力、轻杆的作用力,其中轻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能确定,重力与弹簧拉力的合力大小为F=G2+F21=1 N 设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sin α=F1F=3,则α=37°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下,这个力与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物体平衡的条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答案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1.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静止,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则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B小车向右运动可能有三种运动形式: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加速运动和向右减速运动.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平衡,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右的合力,但由细绳保持竖直状态和斜面形状可知,该运动形式不可能有.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左的合力,则一定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端挂一重物,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解析:选D由于两侧细绳中拉力不变,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不变,与夹角θ没有关系,选项D正确,A、B、错误.3.(多选)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横杆对质量为的小球的支持力为g+gB.连接质量为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g3.连接质量为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33gD.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36g解析:选D水平横杆对质量为的小球的支持力为g+g2,选项A错误;设下面两个弹簧的弹力均为F,则2Fsin 60°=g,解得F=33g,结合胡克定律得x=33g,则x=33g,选项B错误,选项正确;下面的一根弹簧对的水平分力为Fs 60°=36g,再结合胡克定律得x′=36g,解得x′=36g,选项D正确.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只要大小相同,作用的效果就相同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解析:选D由于力的作用效果有二:其一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其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A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定的,错误;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就一定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 正确.2.(多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解析:选D滑动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如把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加速,选项A错误,正确;静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汽车启动过程中,车厢里的货物跟随汽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使货物加速.汽车刹车时,汽车车厢里的货物跟汽车一起停下的过程,静摩擦力使货物减速,选项B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质量均为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Agtan θB.2gtan θgta n θ2 D2gtan θ2解析:选以A球为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所以F弹=gtan θ2,则Δx =F弹=gtan θ2,正确.4.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fa≠0,b所受摩擦力Ff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fa大小不变B.Ffa方向改变.Ffb仍然为零D.Ffb方向向左解析:选A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及发生变化,故a的受力情况不变,a左侧细绳的拉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A 正确,B错误;而在剪断细绳的瞬间,b右侧细绳的拉力立即消失,静摩擦力向右,、D错误..如图所示,一质量为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0的砖块,用水平力F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中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与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μ1g B.μ1(0+)g.μ2g D.μ2(0+)g解析:选B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N,题中水平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0+)g,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所以木板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0+)g,B正确.6.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7 NB.大小为1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选D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G2+F2拉=12 N,A、B错误;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F拉=43,α=3°,D正确.7.(多选)如图所示,物块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静止在传送带上B.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D由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启动以后对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D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如右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t(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解析:选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G和摩擦力Ff的作用.由于Ff从零开始均匀增大,开始一段时间Ff<G,物体加速下滑;当Ff =G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Ff>G,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f=μFN=μF =μt,即Ff与t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f=G,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轴的线段,正确答案为B9.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1、F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f1<Ff2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F1=F2 D.Ff1=μg解析:选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与绳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因此方向向左,B错误;设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Fs θ-μFN=0,FN+Fs in θ-g=0,解得F=μgs θ+μsin θ,F大小与传送带速度大小无关,正确;物体所受摩擦力Ff=Fs θ恒定不变,A、D 错误.10.(多选)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1和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a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弹簧的P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弹簧的伸长量为L,则()A.b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b弹簧的伸长量为1L2.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1+12L解析:选BD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1和2的轻质弹簧a、b串接在一起,两弹簧中的弹力大小相等,1L=2x,解得b弹簧的伸长量为x=1L2,选项A错误,B正确;P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x=1+12L,选项错误,D正确.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第1张卡片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最下面那张卡片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解析:选B对第2张卡片分析,它对第3张卡片的压力等于上面两张卡片的重力及手指的压力的和,最大静摩擦力Ff=μ2(2g+F),而其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为Ff=μ2(g+F)<Ff,则第2张卡片与第3张卡片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张到第4张卡片也不发生相对滑动,故A错误;根据题意,因上一张卡片相对下一张卡片要向右滑动或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故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B正确;第1张卡片相对于手指的运动趋势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则其受到手指的静摩擦力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右,错误;对3张卡片(除第1张卡片外)研究,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根据平衡条可知:第4张卡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D错误.1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4°,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则弹簧形变量不可能是()A2g B2g242g3 D2g解析:选B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图解法可判断:当弹簧上的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由平衡条件知,Q受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
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选项A、B错误;由平衡条件知, Q受到的绳子拉力和重力的合力与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支持力和摩 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方,所以Q受到的绳子拉力和重 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自主练透受力分ຫໍສະໝຸດ 的方法步骤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 上,用水平力F拉位于中间的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 态,三个物体的接触面均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解析
由甲物体受力平衡可知,甲、乙之间不存在相
互作用的摩擦力;以甲乙系统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力 平衡得,乙、丙的接触面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摩擦力;乙还 受重力、甲对它的压力、丙对它的支持力和水平拉力F, 故乙受5个力的作用,C正确。
3.[2017· 福建厦门质检]如图所示,将 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磁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 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石块a一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左的摩擦力 D.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解析
对a受力分析,a可能受到重力、支持力、b的磁
解析
设两半球的总质量为m,当球以AB沿水平方向
1 放置时,F= mg;当球以AB沿竖直方向放置时,以右半 2 1 球为研究对象,如图,F′= mgtanθ,根 2 据支架间的距离为AB的一半,可得θ= F 30° ,所以 = 3,选项A正确。 F′
板块二 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
考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摩擦力 _______),最后分析其他力。
3.整体法与隔离法 _____ (1) 整体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的方法。当分析整体的受力情况及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 时,宜用_____ 整体 法。 (2)隔离法是指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 分析该物体的方法。当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各部 _____法。 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用隔离
高考一轮总复习
必考部分
第 2章 相互作用
第 3讲
受力分析
共点力的平衡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1.定义
受力分析
把指定物体 (研究对象 )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 有外力都找出来,并画出受力 _____示意图的过程。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
重力 、 先分析场力(_____ 电场力、 磁场力), 再分析接触力(弹
正交 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 分解 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 法 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 对受三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将力的 力的 矢量图平移,使三力组成一个首尾依 三角 次相接的矢量三角形,根据正弦定 形法 理、余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 识求解未知力
例1
陕西模拟]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 [2017·
知识点 2 1.共点力
共点力的平衡

同一点 或作用线交于一点的力。如图 作用于物体的 _______
甲、乙均是共点力。
2.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 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
3.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Fx=0 (1)F 合=0 或者 Fy=0
(2)平衡条件的推论 ①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 _____,方向相反 _____。
2.[2017· 山西四校联考]如图所示,轻 绳一端连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Q, 另一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与小 球P连接,P、Q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 ) A.Q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B.Q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Q受到的绳子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左 D.Q受到的绳子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左下方
力,也可能只受到重力和磁力,所以A、B错误;对abc整 体分析,磁力为内力忽略不计,则整体只受到重力和地面 的支持力,所以C错误,D正确。
考点
共点力作用下的静态平衡
名师点拨
处理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方法 合成 法 分解 法 内容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 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 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 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 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
二、对点激活
1.[受力分析](多选)如图所示,物体 M 在竖直向上的 拉力 F 作用下静止在一固定的粗糙斜面上,则物体 M 受力 的个数可能为( A.2 个 ) B. 3 个 C.4 个 D.5 个
解析 选 A、C。
当 F=mg 时, 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拉力 F 的作用;
当 F<mg 时, 物体还受到斜面弹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故本题
_____。 方向相反
双基夯实 一、思维辨析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能画该物体受到的力, 该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不能画在该物体上。( √ ) 2.物体的速度为零即处于平衡状态。( × ) 3 .物体在缓慢运动时所处的状态不属于平衡状态。 (× )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等于零。( √ ) 5.若物体受三个力 F1、F2、F3 的作用而平衡,将 F2 转动 90° 时,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2F2。( √ ) 6.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下滑力 的作用。( × )
2.[受力分析、平衡][2017· 湖北联考]如图所示,一质量 均匀的实心圆球被直径AB所在的平面一分为二,先后以AB 沿水平和竖直两种不同方向放置在 光滑支架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半 球间的作用力分别为F和F′,已 知支架间的距离为AB的一半,则 F 为( F′ )
3 2 3 3 A. 3 B. C. D. 2 3 3
②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
相等 , 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_____
相反 ;并且这三个力的矢量可以形成一个封闭的矢量 方向_____ 三角形。 ______
③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
相等 , 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几个力的合力大小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