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馨音之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

唐诗宋词元曲基础知识篇一:唐诗宋词元曲的有关知识诗词曲的有关知识一(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鉴赏诗词曲,对高三上学期的选修课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二(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诗词曲的有关基础知识,诗歌的平仄。
三(教学过程一(诗的分类(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说理诗包含在抒情诗中。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还有歌谣、民谣)。
(3)与其他体裁结合,又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4)按内容的特点分,可分为寓言诗、童话诗、爱情诗、讽刺诗。
1(5)中国的诗歌,按历史发展(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还可以分为新诗和旧体诗(包括古体诗、近(今)体诗即格律诗、宋词、元曲)。
二(诗歌的特点四性: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
三(关于律诗的排序及押韵1(平仄格式(一般归为两类,即首句押韵和首句不押韵两种)(1)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2)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3)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4)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2(双句押韵,颔联与颈联必须对仗(律诗除首尾外各句都应对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是律诗的最起码的要求。
3(押韵的字(双句的最末一个字)一般用平声韵(少数用仄声韵),一般以“阴平、阳平”(第一声和第二声)为平声,余为仄声。
24(平仄相反叫“对”(指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同叫“粘”(指第二句和第三句)。
即:出句和对句平仄相对(反),如第一句(出)和第二句(对);第三句(出)和第四句(对);对句和下一句平仄相同,一句之中平仄既相重又相间。
5(押韵(韵脚):双句的最末一个字。
律诗八句的叫法:首、颔、颈、尾。
6(不能犯“三平调”(即一句之中最后三个字不能连用平声或仄声);不能犯“孤平”(即一句之中不能没有两个平或仄字联在一起)。
7(绝句第三句不押韵,律诗的“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不能与本诗同韵(即全诗为平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如全诗为仄声韵,那么“一三五”句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宋词元曲知识整理

1、哲学思想宋代理学①初形成,儒家佛道联系紧。
朱熹理学集大成,四书集注主张新。
宇宙万物理为本,万物材料气构成。
罪恶根源为人欲,天理人欲似敌人。
存天理,灭人欲,维护统治为核心。
2、史学宋代史学亦精进,《资治通鉴》利国君。
编年通史源战国,研究历史价值深。
3、文学(宋词)五代文学词初兴,南唐李煜最有名。
a兴起亡国前后词风异,柔靡愁苦两分明。
b兴盛原因宋代词盛多原因,封建经济又前进。
市民阶级抒感情,诗歌局限词流行。
各种矛盾多激化,作家抒发爱国情。
c苏轼北宋苏轼多才能,宋词革新多特征。
豪迈奔放绘美景,影响深远多名品。
赤壁怀古咏明月,豪放流派代表人。
d柳永婉约代表数柳永,代表作品《雨霖铃》。
街头巷尾流传广,市民生活全反映。
e李清照两宋之交李清照,南下前后词变更。
风格委婉情真挚,南下怀念故土情。
f辛弃疾南宋稼轩②多作品,豪放风格又精进。
悲诉国破《菩萨蛮》,北望中原抒豪情。
g陆游陆游诗词说抗金,壮志难酬抒悲愤。
婉丽飘逸《钗头凤》,临终《示儿》悲裂分。
4、文学(活本)宋代市民渐兴盛,市民文学多纷呈。
宋词话本③多戏剧,市民生活喜盈盈。
瓦子听书看表演,艺人口述后成文。
情节完整又生动,小说戏剧影响深。
5、文学(元曲)元代富强文学兴,散曲北方歌流行。
舞台艺术元杂剧,韵文散文成剧本。
散曲杂剧成元曲,元曲代表关汉卿。
惊天动地《窦娥冤》,同情人民鞭君臣。
6、绘画艺术北宋《清明上河图》④,东京繁华多美景。
浓绘市民风俗画,华夏美术多珍品。
[注释]①理学:宋朝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②稼轩: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③话本:指讲故事的底本。
④《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
宋词与元曲的文学特点对比

宋词与元曲的文学特点对比一、宋词的文学特点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诗歌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文学特点:1.抒情性强:宋词注重表达个人情感,以描绘人物内心世界为主要目的。
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艺术手法,传递出作者真挚的情感体验。
2.婉约唯美:宋词追求清丽、柔媚、雅致的艺术效果,以表现自然风景和缠绵细腻之美为特色。
善于用美丽的意象来描绘感情和景物。
3.意境深远:宋词注重意境的烘托和塑造,借助音韵、修辞等手法,将描写对象转化为抒发思想感情之用。
通过表达自我思考和人生观念等哲理内容,使作品意义更加深刻。
4.言简意赅:宋词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语言通俗易懂。
通过极富节奏感和声韵美来营造印象深刻、留有余地的作品效果。
二、元曲的文学特点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一种形式,与宋词相比,有着独特的文学特点:1.言之凿凿:元曲注重逻辑性和说理性,通过对话和场景来塑造人物形象,并表达作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观念的看法。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启发性。
2.多姿多彩:元曲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造型艺术和舞台表演。
因此,在视觉上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场景和角色形象。
3.注重故事情节:元曲强调剧情、冲突和情节转折,讲求戏剧效果。
通过生动、紧凑、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来引起观众的共鸣。
4.民间化:元曲描写了各个阶层、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人物,包括宫廷人物与平民百姓等。
它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呈现出民间色彩浓厚的特点。
三、宋词与元曲的异同点尽管宋词和元曲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艺术形式,但它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表现形式不同:宋词以短篇散文形式为主,注重个人情感抒发;而元曲则是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和话剧等多种表现手法。
2.文学风格迥异:宋词追求以诗意抒发情感和传递意境,咏写自然景物与内心思想;而元曲更注重戏剧性和社会议题,追求具有说服力和启示性的作品。
3.社会功能差异:宋词多用于琴棋书画雅集之间的应酬和艺术修养,《琴棋书画谱》中均有收录;而元曲则更多地用于民间娱乐、教育和社会茶楼等场合。
经典诵读宋词元曲100

宋词元曲100首1.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2.秋风词唐李白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刘禹锡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5 忆江南词三首唐白居易6.望江南梳洗罢唐温庭筠7.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温庭筠8.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9.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10.忆江南·江南忆唐白居易11.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唐韦庄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南唐李煜13.相见欢五代南唐李煜14.清平乐别来春半五代南唐李煜15.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16.苏幕遮·怀旧宋范仲淹17.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18.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欧阳修19.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20.长相思花似伊宋欧阳修21.雨霖铃·寒蝉凄切宋柳永22.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宋柳永2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24.水调歌头中秋宋苏轼25.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26.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27.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宋苏轼28.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苏轼29.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宋苏轼30.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31.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3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苏轼33.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宋秦观34.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35.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36.满江红怒发冲冠宋岳飞37.钗头凤·世情薄宋唐婉38.钗头凤·红酥手宋陆游39.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宋陆游40.卜算子·咏梅宋陆游4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42.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4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4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4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46.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47.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4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4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50.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51.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宋李清照52.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53.声声慢·寻寻觅觅宋李清照54.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55.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56.清平乐·年年雪里宋李清照57.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58.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清纳兰性德59.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60.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现代·毛泽东6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62.天净沙·秋元白朴63.天净沙·春元白朴64.山坡羊·潼关心古元张养浩65.天净沙·夏元白朴66.天净沙·冬元白朴67.折桂令·春情元徐再思68.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69.得胜乐·夏元白朴70.寿阳曲·江天暮雪元马致远71.水仙子·夜雨元·徐再思72.大德歌·春元关汉卿73.大德歌·夏元关汉卿74.大德歌·冬景元关汉卿75.红楼梦:女娲石上偈语清曹雪芹76.题《金陵十二钗》一绝清曹雪芹77.嘲顽石诗清曹雪芹78.好了歌清曹雪芹79.护官符清曹雪芹80.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其一清曹雪芹81.终身误清曹雪芹82.枉凝眉清曹雪芹83.聪明累清曹雪芹84.飞鸟各投林清曹雪芹85.赤兔马明罗贯中86.赞关羽斩华雄明罗贯中87.赞关羽明罗贯中88.赞孔明草船借箭明罗贯中89.华容道明罗贯中90.牧童诗唐吕岩〔吕洞宾〕91.苦热歌明施耐庵92.西江月浔阳江口宋宋江93.满江红·喜遇重阳宋宋江94.赞武松明施耐庵95.争名夺利明吴承恩96. 交道明吴承恩97.插秧明吴承恩98.冤家明吴承恩99.休开口明吴承恩100.谦虚好明吴承恩101.毁誉明吴承恩102.冤家明吴承恩103.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南宋陆游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文学史上所说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的三种不同的诗体。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一)唐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格律诗或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每句用字的平仄和韵脚,三、四两句和五、六两句应该分别对仗。
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
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二)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
“词”就这样产生的。
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
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拨气息的文学新形式。
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三)元曲: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
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
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
唐诗宋词元曲资料

唐诗宋词元曲上联: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下联: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某个时代的文学是某个时代的文化的一个元素,同时某个时代的文化是某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文化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特定时代的文学必然会深深地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记。
唐宋以及宋元的朝代更替,是政治上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热切地期待社会稳定,经济在受到战争破坏后渐渐复苏、发展,文学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渐渐突显出来。
随着宋代政治、经济的成熟繁荣,宋词也进入了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元曲也称元戏剧,它的出现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文学更加地平民化,这是受到元朝政治体制的影响。
以汉人为主的文学创作主体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社会中下层的大众生活。
诗词曲等文学样式的更新,也彰显了文学创作者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
“词”就这样产生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宋诗步唐诗后尘,虽也自成景象,但总体水平难以超越唐诗。
既然诗这种文学样式不能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特征,人们就将目光放在了在唐时刚萌芽、起步的词上,随着一大批优秀词人的涌现,使宋词达到了一个新的文学高峰,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也使词成为了宋代的一个特征。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1、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与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ﻫ宋词的特点:它就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元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简略地说,唐诗堪称诗中之冠,就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
唐诗作品内荣丰富、题材多样、技巧娴熟、名家辈出,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词源于唐,盛于宋,成为宋代的代表文学。
宋词就是词中精典,它与唐诗一样,就是古代韵文字精华,词采斐然、韵律优美。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意境广阔,内容新颍、丰富,形式灵活、自由。
ﻫ唐诗、宋词、元曲各领一代文学之风骚,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三座丰碑。
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唐诗、宋词、元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ﻫ2、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与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ﻫ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ﻫ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就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
有小令与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ﻫ诗、词、曲就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ﻫ诗。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与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就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就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
ﻫ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代产生近体诗以前的诗,句式大体整齐,也要押韵,但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算一种自由体。
诗的每一句有几个字,就称为几言。
按言分有四言诗、五言诗(简称"五古")、七言诗(简称"七古")、杂言诗(诗中各句字有多有少)等。
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唐诗宋词元曲的特点1.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元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简略地说,唐诗堪称诗中之冠,是最精粹的语言艺术。
唐诗作品内荣丰富、题材多样、技巧娴熟、名家辈出,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词源于唐,盛于宋,成为宋代的代表文学。
宋词是词中精典,它与唐诗一样,是古代韵文字精华,词采斐然、韵律优美。
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意境广阔,内容新颍、丰富,形式灵活、自由。
唐诗、宋词、元曲各领一代文学之风骚,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三座丰碑。
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唐诗、宋词、元曲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诗: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
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大类。
诗。
古代的诗可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的诗,近体诗是讲究格律、有固定格式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