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水的组成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说课稿

课题3《水的组成》说课稿武圣宫中学戴杰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以下就从这五个方面逐一说明。
一、教材分析1、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继空气之后,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对于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奠定基础,单质化合物的学习不仅丰富了物质分类的内容,也是将物质进一步分类的依托。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知识与技能:(1)简单了解氢气的性质;(2)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3)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及区别。
过程与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充分讨论,提高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逐步建立认识人类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探究的精神;3、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2)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区别。
难点:(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确定水的组成;(2)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通过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学生在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是本课题的学习基础之一。
三、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运用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4-3水的组成

作业:
教科书:P.82第1、2、 3、4、5题
⑸在右图所示的装置中:
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甲管中气体的体积 为10ml,则乙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20ml 。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 分子 B.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的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燃烧
(一)氢气物理性质 收集方法?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小。
(二) 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1、现象:火焰呈淡蓝色,用手
触摸有热感,烧杯壁上有水珠 2、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气 3、符号表达式: H2 +
点燃
水
O2
点燃
H2O
(三)验纯
1、原因: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 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氢气点燃前 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方法: 试管口朝下,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 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判断: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不一定,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不一定,如: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 •氧化物是含氧的化合物,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吗?
混合物
不一定,如:KMnO4
物质
纯净物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按元素的 种类
按物质 的种类
3.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 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 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 方法和顺序为( D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 D.②①④
人教版初中化学整册同步测试习题精选含答案4-3水的组成

水的组成习题精选(一)一、选择题1.纯净的水是()A.混合物B.纯净物C.氧化物D.单质2.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水B.水蒸气C.氢气D.氧气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氧气B.氖气C.水蒸气D.汞蒸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5.下列概念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第 1 页共 16 页 1A.化合物、纯净物B.化合物、氧化物C.化合物、单质D.化合物、混合物6.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可能是混合物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单质D.不可能是化合物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氧化B.水结冰C.水电解D.水沸腾8.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A.2︰1B.1︰2C.8︰1D.1︰8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冰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B.电解水是分解反应C.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是100℃D.通常状况下,纯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第 2 页共 16 页 2第 3 页 共 16 页310.下列物质中,不含水的是( )A .人体B .冰C .铁水D .苹果11.关于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空气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 .空气是组成不定的混合物C .空气是组成基本固定的混合物D .无污染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12.在我们身边,下列各类物质存在最多的是( )A .纯净物B .混合物C .单质D .化合物13.如图所示是水在101kPa 时的温度与密度图像,正确的是( )14.臭氧(化学式O 3)在距地面10km~50km 高空形成的臭氧层,是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保护层,必须加以保护。
臭氧这种物质属于( )A .氧化物B .混合物第 4 页 共 16 页4 C .单质D .化合物1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高锰酸钾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C .液态氧D .冰和水的混合物1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 .铜、锰酸钾B .白磷、冰和水C .水银、液态空气D .硫粉、氧化铝17.下列各组物质的类别,其中后一种从属前一种的是( )A .混合物单质B .化合物单质C .化合物氧化物D .单质纯净物1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 )A .氢气+氧气−−−→点燃水B .水−−−→通电氧气+氢气C .碳酸−−→水+二氧化碳D .氢气+氧化铁−−−→高温铁+水二、选择题1.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但有一共同特点,体内水的质量与生物体总质量的比一般都在____以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单元 课题3《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化学优质课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设计理念】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
这样既能培养学会说呢个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来源于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
内容包括认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氢气的性质和纯度检验方法以及物质类别的分类。
历史上人类对于水分子组成上的认识是从水的生成和分解两方面进行,教材在这里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
水生成的部分由氢气燃烧实验和相关讨论组成,水的组成内容则是以模拟史实的研究过程呈现。
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是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开始,需要老师对物质性质及其组成元素的实验探究方法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推断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探究物质的组成元素上起着入门的重要作用,从情感上可以让学生体会课堂源于生活的乐趣,同时,也为以后探究和判断其它物质的组成做了准备。
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是水到渠成。
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元素、氧气等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来源于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
内容包括认知物质是由元素组成,氢气的性质和纯度检验方法以及物质类别的分类。
历史上人类对于水分子组成上的认识是从水的生成和分解两方面进行,教材在这里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
水生成的部分由氢气燃烧实验和相关讨论组成,水的组成内容则是以模拟史实的研究过程呈现。
氢气燃烧和水的电解实验是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开始,需要老师对物质性质及其组成元素的实验探究方法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推断的能力。
04-03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3 水的组成班级:姓名:日期:2014年10月27日[导语]水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知道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知道氧化物的含义。
[关键词]水的组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课前预习预习检测:请认真阅读课本79-81页,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知道:水是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2.通过通览课本,我知道:人们研究水的组成首先是进行了实验,然后又进行了实验。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叫做单质,例如(举两例);叫做化合物,例如;叫做氧化物,如。
二、课内探究[合作探究一]认识氢气的性质及氢气燃烧1.找出氢气的物理性质。
2.使用氢气前为什么要验纯?如何验纯?(口述)3.观看氢气燃烧实验。
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合作探究二]电解水的实验1.阅读书本80页水的电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⑴在电解水器中加满水,并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这是为了。
⑵接通电源后,观察到什么现象?两电极处⑶如何检验试管中的气体?检验时有何现象?思考:根据水电解的实验,判断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合作探究三]单质和化合物1.阅读书本81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组成中含有的物叫化合物。
例如:(2)物质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例如:(3)物质组成中含有的物叫单质。
例如:思考:A|在水分解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
B|请你用三个圆圈表示出化合物、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关系。
C|请你用大括号的形式写出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请你将本节课的收获简要的写在下面。
五、达标检测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水 B.水蒸气 C.氢气 D.氧气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A.氧气 B.氖气 C.水蒸气 D.汞蒸气3.下列概念中,前者属于后者的是() A.化合物、纯净物B.化合物、氧化物 C.化合物、单质 D.化合物、混合物4.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可能是化合物5.做电解水的实验时,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 _,检验方法是;负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__ _。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3 水的组成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3 水的组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水的组成。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水的组成、水的分子式以及水的性质等内容。
本节课与前面的内容有一定联系,需要学生对化学元素的符号和化学式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水的组成和分子式。
–了解水的性质。
–理解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简单合并形成水分子。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地描述水的组成和性质。
–能够根据分子式判断物质的组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水的珍惜和节约意识。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水的组成和分子式。
–理解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简单合并形成水分子。
2.教学难点:–理解分子式的含义。
–对水的组成和性质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组成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介绍水的组成和分子式的概念。
–解释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分析和讲解水分子的特性和性质。
3.模型演示:–可以通过实验或模型演示的方式展示水分子的构成和性质。
–利用模型或实验说明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
4.深化学习:–根据教师的引导和问题提出,让学生思考水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讨论水的重要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5.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梳理,确保学生对水的组成和性质有深刻的理解。
6.练习与巩固:–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实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五、板书设计板书内容: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4.3 水的组成1. 水的组成- 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H2O2. 水的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 导电性、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水的组成和性质。
4-3 水的组成

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量不断增加。
水体污染的加剧,使可利用水减少。
当今世界,约20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3亿人口 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水的沸腾的现象,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见过让水发生化学变化吗? 特别是 让水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可能吗?水 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 素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水→氢气+氧气 H2O H2 O2 下面微观分析
分离
水 分 子
氢原子
+
氧原子
分离
氢原子
+
氧原子
+
氧原子 氧原子
+
氢原子 氢原子
重新 组合
氧分子
氢分子
水、氧气、氢气分别是由什么元 素组成的?是同种物质吗?怎样对这些 物质进行分类? 你能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 在每种物质名称的下面写出化学符号吗?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铁在氧气里燃烧 3、硫在氧气里燃烧 4、用氯酸钾制氧气
揭开水组成的秘密
18世纪末的 三位科学家
普利斯特里
卡文迪许
拉瓦锡
结束
水的真面目第一次被识破
(18世纪中叶)
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常常爱给朋友们表演魔术: 他拿了个“空”瓶子,在朋友们面前晃了几下,然后, 他迅速地把一支点着的蜡烛移近瓶子。“啪!”的一声, 瓶口吐出了长长的火舌,但立刻又熄灭了…… 原来,这位魔术师在瓶子里早已装满无色的“可燃空气”
一、水
1、物理性质:色、态、味、熔点、沸点、密度 2、化学性质:通电条件下水能发生分解反应 3、水的组成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最新人教版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一、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是课标规定的课程内容“身边的化学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题3 《水的组成》是在课题2 《水的净化》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系和氧元素组成的,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后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内容为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认知分析学生在以前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的学习中,不仅知道了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完全了解。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来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氢气的基本性质,认识到氢气是一种环保燃料。
2.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活动探究以及知识归纳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新知识。
2.通过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体会探究的过程。
3.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纯净物的组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计氢气燃施和电解水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的规律,来推测未知物质的成分,体会利用化学知识察决化学知识的方法过程。
2.通过记录现象、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等重科学,实事求县的态度。
[教学重点]1.根据氢气的燃烧实验推断水的组成。
2.通过电解水实验推出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分析出水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课题引入】猜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学生思考引起学生的导入新课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打一化学物质)回答:水【讨论】 1. 水的物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列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纯净的空气、 酒、 过氧化氢溶液
冰水混合物、氢气、氧气、高锰酸钾 (H2O) ( H2 ) (O2) (KMnO4) 混合物 纯净物
这四种物质的组 成上有何不同?
三、单质、化合物
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举例: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KMnO4)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 是氧元素( 例如H2O、 CO2 、CO) 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举例:氢气(H2)、氮气(N2)、氧气(O2)
教学小结:
1、了解水的组成 2、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二、水的组成
思考:如何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1、〈实验3—1〉: 电解水的实验 (通直流电) 2、现象: ①正负极上冒气泡 ②正负极上产生的气体 体积之比为 1:2 ③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 助燃 (O2 )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 燃烧 (H2 )
为了增强水的导 电性,可在水中 加入适量的硫酸 或氢氧化钠。
讨论:
在上述的这个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4、由电解水的实验可得: 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符号表达式: H2 O 通电 H2 +
O2
甲
乙
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在图中的电源上标明正负极. (2)试管甲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
水 负 电源 正
可以用 燃着的木条去点燃 检验;试管乙中收集到的气体 是 氧气 ,可以用 带火星的木条 检验.根据以上实 验事实可以得出:水是有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通电 H 2 + O 2该 (3)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H 2O 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反应类型)
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O
H
H
O
H
H
水分子
H
O
H
H
O
H
H
O
O
H
H
H
H H
O
H
O
H
H
O
H
H
O
H
H
H
O
H
O
O
H
H
O
H
H
H
H
O H H O
H
H
O O
H H H
H
O H H O H O H H
H
O
H
3、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通电 水 氢气+氧气 (H2) (O2)
课题3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通过电解水的实
验,了解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能区分单 质和化合物。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
3.4 ℃密度最大为1g/ml。 (分子间间隔最小)
单质
(一种元素)
纯净物
(一种物质) 物质的分类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氧化物 化合物
(多种元素)
…
…
混合物
(多种物质)
将下列物质分别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 氧化物分类 (1)洁净的海水 (2)液氧 (3)矿泉水
(4)高锰酸钾
(7)四氧化三铁
(5)铁粉
(6)氮气
(8)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 混合物:1.3.8 纯净物:2.4.5.6.7 单 质:2.5.6 化合物:4.7 氧化物: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