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TRIZ理论为基础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TRIZ理论为基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学校和教师开始借助创新理论和实践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并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以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发明问题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与实践。
TRIZ理论是由苏联工程师Altschuller于1946年提出的,它通过研究和分析发明创造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性的创新方法。
TRIZ理论强调通过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的过程。
在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借助TRIZ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首先,基于TRIZ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为主,而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借助TRIZ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本质,并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建模,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构建问题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基于TRIZ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创新思维是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关键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TRIZ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方法,例如矛盾矩阵、九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基于TRIZ理论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实践能力。
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实践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活动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实践能力。
通过团队活动,学生可以在合作中进行不同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来将创新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具体的问题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1 . s曲线进化法则 案例 2完备性 、协调性法则 . 教学 3能量传递法则 法 ( 技术进化法 不 4动态性进化法则 . 设计 则 能够预测产品未来。 5 . 提高理想度法则 教学 6向超 系统进化法则 . 项 目) 7子系统 不均衡 进化法 . 则 8 微观级进化法则 向 任务 1 :技 能够利用 S R MA T原 则定 MA T原则 S R 术 问题描述 义所要解6 :完 能够 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完 知识的综合运用 成创新报告 成项目的概念设计
二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的 目标 是为 了使学生 能够掌握 所学 的知识 。 TRI Z理论是一 门实践性 比较强 的创新理论 ,需要大 量 的 练习才 能掌握 ,这就要 求学 生除 了课 堂学 习外 , 还 需要 课余 时间来完 成创新 理论 的实践 训练 。 因此 , 完成教学项 目时要 以学生 为主体 ,教 师为辅助 ,引导 学生 完成一 个 完整 的项 目。 项 目化 的教学过程 ,学生作为学 习成果 的最 终接 受方 ,是学 习的主 体 ,教师作为学 习的传授方 ,需要 引导学生学 习 ,提 升学生的 自学能力 ,才能在未来 的 学习生活 中立于不 败之地 。在教学 过程 中,只有 通过 学生 的主动学 习才能更好 的掌握创新理 论 ,只有 让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TRIZ理论为基础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23期·163·文章编号:2095-6835(2021)23-0163-02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TRIZ 理论为基础*高丽丽,叶春燕,江先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宜宾644000)摘要:在双创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适应双创环境、双创大赛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为创新型经济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是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
在分析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TRIZ 理论,将其融入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过程,探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模式;TRIZ 理论;以赛促教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1.23.068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新论述了创新创业理念,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
中国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之一,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担。
在社会环境发生大转变,创新能力成为社会焦点的当下,学校只有面向社会、面向国家、面向未来培养创新型实践人才,才能发挥教育机构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
1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现状在现下这种社会环境中,国际社会竞争加剧,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愈加重视科技创新型人才。
而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线下人才培养体系——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
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机构,社会上绝大多数实践型人才都经过了专业教育培养,但由于之前教育理论不够完善,教师、学生、社会、国家关注度不够,以及社会各方面条件不够成熟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方式较为低下,培养效果较差,创新型人才相对较少。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逐渐意识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涵,招聘人才愈加关注应聘者的综合能力,而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就业者职业生涯的重要影响因素。
TRIZ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创新思维教育中的应用

TRIZ理论教学在高职院校创新思维教育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愈发重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先进的创新教育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创新思维教育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方法探讨,评价其教学效果,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重要性在于深入探讨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创新思维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创新设计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归纳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为未来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出建议和启示。
最终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3 研究意义通过引入TRIZ理论,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创新方法和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成效。
TRIZ理论注重对问题本质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培养学生如何从问题中找到创新的契机,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
通过TRIZ理论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尝试创新的勇气。
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创新思维教育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TRIZ理论概述TRIZ理论是由俄罗斯发明家阿尔图尔·彼得罗维奇·什波洛夫提出的一种系统性创新方法论,该理论旨在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创新。
TRIZ理论包括了39个基本发明原理和40个技术矛盾解决原理,通过对矛盾的分析和破解,帮助人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利用TRIZ理论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利用TRIZ理论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摘要] 本文介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现状,提出了利用triz方法进行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建议,并进行了相关实践活动。
[关键词] 创新发明问题解决理论[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es the situa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uts forwardthe surggestion for cultivating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by triz , and puts into practice.[keywords] creative 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1.引言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不断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就要具有众多的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基地,开展行之有效的创新教育十分重要。
就要掌握高效的创新方法进行教授。
创新技法很多,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等等已经被人们普遍认知,但由于这些方法是基于发散性思维,其可普及性、可培育性和可操作性极差,创新的“产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效率也较低。
因此在解决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难题时难以得合适的解。
荷兰有份调研报告说:“甚至发明这些方法的企业自身也逐渐停止了使用”。
国外如此,国内也是一样。
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的很多种以灵感和心智经验为主的创造技法,在实践中并没有如所期望的那样发挥出强大的创造作用。
仅限于少数专家学者应用,普通人难以难以掌握,因此使人们对创新望而却步,甚至有些人错误认为创新只是那些科学家的事。
triz理论是一种崭新的、与众不同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它是与以往创新技法相比较,它是基于收敛的思维方式,把创新提升到了方法学的高度,为产品创新设计、系统的进化与优化提供了极强方向性、极高有序性和操作性解决路线和方法(见图1)。
基于TRIZ理论的“课题式”高职教育研究

根本 目标 , 穿 于教 育 的全 过程 。但是 培 养学 生 的 贯 创 新思 维 需要 系统 的理论 体 系 指导 , 在对 高 职学 生 创 新能 力 的 培养 中 , 选取 合 适 的创 新理 论 是 一 个难 题。传统 的创新理论及方法非常多, 常用的有试错 法、 头脑风 暴法 、 形态分析法 、 属性列举 法等等 , 但 这些创新方法都过多依赖于人的心理因素, 其过程 具 有很 大 的 无序 性 、 机性 和偶 然 性 以至 于 可操 作 随 性 、 复性 不 强 , 以寻 找 其 规律 , 以大 规 模 地 推 重 难 难 广和复 制 。T I R Z具有 鲜 明 的特 点 和优势 ,R Z理论 TI 由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 阿奇舒勒在 14 96年创 立, 是 基 于知识 的 、 向人 的 、 效 的创新 方法 。 R Z理 面 有 T I 论包含着许多系统 、 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 的创造 性 思维 方 法和发 明 问题 的分析 方法 。经 过半 个多 世 纪 的发 展 ,RZ理论 已经成 为解决 新 产 品开 发实 际 TI 问题的成熟的九大经典理论体 系之一。 RZ理论的 TI 核心 思 想 主 要 体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 先 , 论 是 一 个 首 无 简单 产 品还 是 复杂 的 技术 系统 , 核心 技 术 的发 展 其 都是 遵循 着 客 观 的规 律发 展 演变 的 , 即具有 客观 的 进 化 规律 和模 式 ; 次 , 种 技 术 难 题 和 矛 盾 的不 其 各 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 二 , 第 三 技术系 统 发 展 的理 想 状 态是 用 最 少 的资 源 实 现 最 大 效 益 的功 能 。 T I 论 与无序 无规 律可循 的创新 方 法相 比 , RZ理 具有 鲜 明的特 点和 优势 。它 成功 地揭 示 了创造 发 明 的内在规律 和原理 , 快速确认和解决系统中存 在的 矛盾 , 而且 它 是 在技 术 的发 展进 化 规 律及 整 个 产 品 发 展过程 的基 础上 运行 的 。因此 , 用 T I 论可 运 RZ理 大 大加 快 发 明创 造 的进 程 , 高创 新 速度 。它成 功 提 地揭 示 了创 造发 明 的 内在规律 和原理 ,着 力于 澄清 和 强调 系统 中存 在 的矛 盾, 是逃 避 矛盾 ; 的最 而不 它 终 日标 是 完 全解 决 矛盾 , 最 终 的答 案 , 是采 获得 而不 取 折衷 或 者 妥协 的做 法 ; 基 于技 术 的发 展 演 化规 它 律 研究 整 个设计 与开 发 过程 , 而不再 是随机 的 行 为 。 TI RZ理论提供了突破思维惯性 的方法 、 技术预测的 1具 、 二 解决问题 的系统化方法等, 能激发创造性思 维, 大大提高创新效率。因此, 在高职创新教育 中引 入T I R Z理论 , 进行创新理论教育, 将是当前 高职高 专创新教育改革中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 三 、 究方法— — 课题 式研 究 研 课 题 式 研 究 是 有 别 于传 统 的 整体 研 究 的 一 种 新 的研究 观 或研 究 方法 , 是指 在研 究过 程 中 由教 师
基于TRIZ理论工具在中职教学中的探究

…
.£ u
科 教 研 究
Oh l n a Edu c at i o r l l n no v at I O n Her al d
基于 T R I Z理 论 工 具在 中职教 学 中 的探 究
唐 倩 雯 ( 柳州 市第 一职业 技术 学校 广 西柳 州 5 4 5 6 1 6) 摘 要: 中职 学生是祖 国的未来 , 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应 注重培养 中职学生的 动手能 力 、 创新 能力 , 团队合 作精神及职 业素养 , 只有把这些 创新 的方法 传授给 学生 , 学生就 能在TR I Z的引领 下, 能动地进行 创新, 很好地 开发 了学生的创新 思维 。 本文基 于T RI Z理论的 内涵与启示 , 结合 中职教 育特 点, 通过改 革教 学 内容 , 改进教 学方 法 , 将T R I Z 理论 用于中职教 学的探究 。 关键词 : T R I Z 理论课程设置 教 学方法 中 图分类号 : G 0 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0 9 ( a ) - 0 0 7 1 - 0 1
( 2 ) 优 势_ T RI z 理论 具 有 鲜 明 的特 点
最 有效方法 。
3 T R I z理 论 在 教 学 中 的运 用
让 中职生 充 理理 解和 掌 握 TRI Z理论 是不 大 可能 的 , 我 们 应该 针 对 中职 生 现 状 , 在教 学
和优 势 。 它 成 功 地 揭 示 了 创 造 发 明 的 内 在 规律 和原理 , 着 力 于 澄 清 和 强 要 走 在 时 代 的 分 析TRI Z理论 解 决 问题 所依 据 的 基 本原 理 者 ” , 运 用 多样 化 的 教 学 方 法 , 积极 启 发 学 以 及 解 决 问题 的 过 程 , 进 而 介 绍 矛 盾 矩 阵 生 思 考 。 教师 用的观 点 、 创 新 的精 神 去 检 # n 4 0 项 解决原理 , 物 质一 场 析 与 7 6 项 标 准 查 、 评价 , 为学生提供创新 的评价环境 。 例 解答等工具 。 如, 在《 推销实务》 教学过程 中, 根据 实 训 的 其次 , 通 过 开 办 第 二 课 堂——培 养 学 生 项 目或 设 计 的 内容 创 设 问 题 , 启 发 学 生 依 创新思维 , 激发 创新动 力 。 现 在 的 中 职 学 据 T RI Z 理论 的 方 法提 出相 应 的解 决 方 案 。 生, 普 遍 认 为 自己的 创 新能 力低 下 , 不敢 大 对 于 原 创 性 的 问题 , 按 照T RI Z 理论 解 决 问 胆创新 。 让 学 生 产 生 这 种 想 法 的 原 因 有 很 题 的 原 则 和 程 式 对所 需 解决 的关 键 性 问 题 多, 其一是他们在学习能力差, 更 不 可能 去 进 行 根 本 原 因分 析 、 技 术 和 物 理矛 盾 的 阐 想 办 法 进 行 发 明创 新 。 因 为 从 课 本 知 识 到 述 、 矛盾 短 阵描 述等 , 把T RI z 理论 解 决 问题
基于TRIZ理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方式 . 提 出了高职院校教 学模 式和方式的改变思路
【 关键词】 T R I Z 理论 ; 高职 学生培养 ; 创新 能力
Re s e a r c h o n I n no v a i t o n o f Vo c a io t n a l S t u de nt s o n t h e Ba s i s o f TRI Z The o r y
0 引 言
改善教学模式是今后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高校要想培养 出具有创新 锻 炼 的结 果 .而 恰 当 的应 用 T R I Z理 论 知识 将加 快 这种 创 新 思 维 能力 能力 的人才 .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 的培养。 使其掌握必要的创新理论与方法 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 律之一便是开发学生 的创新思维 , 而如何使 1 T R I Z理 论 与 创 新
1 . 1 T R I Z理 论 体 系
T R I Z 理论 的强大功能是在 于它能够为创造性地发 现问题 和解决 问题 提供 系统的理论 和方 法工具 。现代 T R I Z理论体系 的研究主要包 括 以下几个方面 的内容 : 1 . 1 . 1 创新思维方法与 问题分析方法 T R I Z理论提供 了如何 系统 地去分析问题 的科学方法 .其 对于复 杂 问题的分析 , 则包含 了非常科学 的问题分析建模 方法 , 能够 帮助人 们快 速地 确认核 心问题 . 从 而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1 . 1 . 2 技术 系统进化法则 针对 技术系统的进 化演变规律 . 阿奇舒 勒在大量专 利分析的基础 上, 总结 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 基于这些进化法则 , 可以分析和确认当 前 产品的技术状态 . 并 预测其未来 的发 展趋势 . 从 而开发 富有竞 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3
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严格。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对高职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将TRIZ理论与英语教学活动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对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课程体系及学生的培养有深远影响。
一、TRIZ理论
1.TRIZ理论的内涵
TRIZ理论是俄国著名科学家阿奇舒勒于1946年创立的一种研究理论,阿奇舒勒也被成为TRIZ理论之父,该理论是一种针对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在TRIZ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分析了近250万份高质量的研究专利成果,将技术发展的规律进行总结研究,并提出用于解决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方式[1]。
因此,TRIZ理论是一种用解决技术实现创新的理论,该理论体系中包含很多理论以及算法,并将多门学科的领域进行综合改进。
现阶段的TRIZ理论已经应用于世界产品开发的领域之中,并且对技术的创新有重要作用。
2.TRIZ理论的分析方法
TRIZ理论能够为人们创造活动提供具有系统性的理论指引及方法工具,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发明创造活动之中。
TRIZ理论体系之中主要有六种基本的分析方式,第一是创新思维法与问题分析法,这种理论方式具有全面性,对科学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时,可通过多屏幕方法;对于较为复杂和繁琐的创新问题分析建模时,可使用物场分析法,从而对研究问题的核心内容进行确认,发现矛盾的根本所在。
第二种是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在TRIZ理论之中一共有八种基本进化法则,通过对这些法则的利用,能够更好地分析确认产品的状态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是技术矛盾解决原理,通过对世界上250万份优秀的专利研究,可以得知不同的发明中仍存在
相同的规律。
阿奇舒勒归纳总结出40个创新原理,并利用这些技术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四是创新问题标准法,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针对不同的特征寻找对应的处理方式,如修正、转换等。
第五种分析方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算法,最后是基于工程学原理构建的知识库,为技术研究提供创新方案。
3.TRIZ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育一直是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改革的重点内容,将TRIZ理论与高职英语基础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并寻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
TRIZ理论的理论和算法具有总结性和客观规律性,能够为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方法论的保障。
对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加下坚实基础。
二、影响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的主要原因
1.教师原因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成分离状态,并未真正做到学工结合。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视度不够,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及考试成绩,使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不佳。
其次,传统的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乏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和效率不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的质量[2]。
虽然在部分院校中已经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始了一体化教学模式,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项目教学的方式,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及教学方案的准备不够系统,因此,无法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任务流程,使英语教学实用性不高。
这些原因都是影响高职院校基础教学的重要因素,对高职院校的基础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发展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收稿日期:2018-09-22
作者简介:孙奇(1980—),女,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语言学,基础教育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模式研究
孙 奇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15)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对TRIZ理论的内涵及分析方式进行简要分析,并基于TRIZ理论论述高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TRIZ理论;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499(2018)10-0103-02
影响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有众多原因,其中学生是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存在两极化,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有较高的热情,能够认真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而另一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不仅学习任务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同时也会影响课堂的氛围。
学生缺少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高职院校应努力提高英语基础教育的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现代文明和技术的进步发展对学生的精神建设和政治思想带来严重的冲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愿望不够强烈,导致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及职业规划,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效率。
三、基于TRIZ理论的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模式
1.依据动态原则,创新教学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英语基础教育中,依据TRIZ理论的动态原则,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英语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英语教师将TRIZ理论贯穿至教学活动之中,并根据项目导向方法给学生设置相应练习题,充分调动学生对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如,练习翻译能力时,教师可以给出一项具体的翻译内容,如在新闻稿的编辑中,首先,让学生发现新闻稿中的实际问题,根据TRIZ理论对问题进行模型构建;其次,通过TRIZ理论的原则指引,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并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进行问题解决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的形式,通过小组讨论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切实提高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育的效率。
2.依据预先原则,整合教学资源
将TRIZ理论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依据预先作用原则,教师利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备课,从而确保教学进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一直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甚至一些优秀的教师将备课视作教学工作的灵魂。
TRIZ理论中的预先作用原则与教学活动中的备课环节具有同接受程度,对教案进行改进和调整,并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设计的人才[3]。
3.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英语基础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通过PPT、视频和音频的形式呈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并且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阶段互联网上在线学习平台,将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制作成简短的小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
这种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四、结语
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教育普及发展的主要内容。
将TRIZ理论与高职院校英语基础教学相结合是有效的解决方式,能够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因此,高职教师应依据预先原则,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鹏.基于TRIZ理论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2]赵园.T R I Z理论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4).
[3]王爱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ZK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6.
A Study on English Basic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RIZ Theory
Sun Qi
(Fuya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1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nglish basic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TRIZ theory, and discusses, based on TRIZ theory, the specific ways of reforming English basic teaching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aim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basic teach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s for China’s socialist cause.
Key words: TRIZ theo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ic English teaching; main approach
[责任编辑:刘艳萍]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