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汇编-洁净区篇
洁净区卫生知识培训

空气洁净度级别
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 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含量允许统计 数。(是划分洁净度级别的依据)
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分四级:A 级、B级、C级和D级。
污染物的来源
外部空气
物品---原材料、水、残留物等
设备
工作人员(80%)
洁净室污染源
生产工具和 设备 15%
洁净室本身和 过滤器缺陷 5%
人员 80%
洁净室污染的控制
预防外来污染 物的进入
• 人员、物料 规范进出、 空气过滤、 物品灭菌等
连续地消除产 生的污染
• 空调系统、 层流等
限制污染物的 产生
• 正确的更衣 程序
• 正确的操作 行为和姿势
• 清洁和消毒
控制生产区卫生的重要性
✓ 生产操作过程中要勤洗手、勤消毒,人员不要聚集、扎 堆,更不可随意触摸他人洁净服外表面。
✓ 工作时,不要快速走动,操作的动作要轻、幅度要小,讲 话要少、声音要细,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动作,不要频繁 进出洁净室。
✓ 休息时,若站着,手臂沿身体下垂,不要两臂交叉;若坐 着,把手放在膝盖上,不要两臂交叉或双腿交叉,更不要习 惯性抖腿、靠墙。
穿戴从上到下,需要将头发、胡须等相关部 位遮盖,包裹,穿上合适的鞋子和/或鞋 套。 确保包裹效果。
更衣过程确认
标准洁净服穿戴对比
定时或在任何关键操作前,应消毒手套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
洁净区操作规范要求
✓ 洁净室内随时保证手的清洁,注意消毒,不裸手直接接触 药品,若出现手套破损,及时更换。
源。
我体检过 了, 没问 题!
人体内外表面 广泛存在微生物
人是 最大的 污染源
洁净区净化基础知识讲课文档

-------FDA
第37页,共55页。
平 均 断 面 风 速(m/s)A级0.36~ 0.54
B级≥0.36 C级≥0.36 D级≥0.36 单项流罩风速测量位置应在过滤器正面
下方0.3m位置处。 风量=风速×高效面积×3600 换气次数=风量÷房间体积(房间面积
反应、肺动脉炎、微血栓或异物肉芽肿等,严重的还会致人死命。而如果污染了细菌,
轻则局部红肿化脓,重则引起全身细菌性感染
第19页,共55页。
净化方案
净化方案可分为全室净化、局部净化、全室净化与局部净化 相结合 。
全室净化:以集中净化空调系统,在整个房间内造成具有 相同洁净度环境的净化处理方式,叫全室净化。这种方式 适于工艺设备高大,数量很多,且室内要求相同洁净度的 场所。但是这种方式投资大、运行管理复杂、建设周期长。
第6页,共55页。
第7页,共55页。
第8页,共55页。
第9页,共55页。
不同剂型平面布局探讨
第10页,共55页。
第11页,共55页。
第12页,共55页。
第13页,共55页。
第14页,共55页。
高效过滤器
洁净区走廊 Or DISP
高效过滤器
气流
Air Lock
仓库or外包间
第15页,共55页。
– 不能用脚踏在垫仓板和料桶上。
– 不得跑跳、大声喧哗。
– 不靠在墙上或其他物体上。
– 缓冲间进料时有人进出
第55页,共55页。
气流组织:层流和乱流
第24页,共55页。
第25页,共55页。
层流
第26页,共55页。
第27页,共55页。
洁净区基本知识

2.纯化水 设计要求: 制水设备、贮罐和分配管道的材质; 纯化水的预处理; 纯化水送水前的清洗、灭菌方法、周期; 储罐的内表面需进行抛光处理; 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图不可存在管道的死角、盲
管。
措施: 水处理及配套系统进行维护、保养; 现场监测的计量器具确保校验;
������ 各项参数(温度、压力、时间、流速、循环时 间等)须明确。
室内均能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
性能的特性。包括生产区域和检验区域。
洁净区污染源
1.污染 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败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
使该物变的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 简单地说,当一个产品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质时,它即 受到了污染。洁净区同样。
2.污染媒介:空气、水、表面、人。
(1)空气:每立方米的空气中至少含有60万颗尘粒,同时 还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 (2)水:工艺用水: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 射用水。
清洁——用饮用水或纯化水进行冲洗;
消毒——对需要用消毒液对设备消毒的进行消毒。
•
物料首先必须符合质量标准,检验合格。
进入洁净区的物料必须对其脱包装处理;
物料流转过程的物料必须密闭;
盛装物料的容器具必须是经过消毒;
须经传递窗紫外消毒;
4.个人卫生 •更衣要求:
进入洁净室必须卸妆; 工作服帽子大小要合适,必须遮盖所有头发,以防止皮 肤碎片及头发屑污染; 不得将手机、手表及首饰带入洁净室; 戴口罩; 洁净工作服不得接触地面; 穿洁净鞋或鞋套时,脚不得接触地面;
制水设备重要部位的更换进行再验证; 明确的水质检测指标、消毒周期。制订水质警 戒线; 水系统取样点及检测频次; 水质的年度统计趋势分析。 生产过程中必须保持循环,目的是避免细菌的 滋养、生长。
洁净区相关知识-讲

三、洁净室的设计
四、洁净室污染物的来源
五、污染的控制
洗手:
清洁消毒
原则:
谢谢大的概念
洁净区:洁净室 ( 区 ) 指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 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 ( 区域 ) 。其建筑结构、装 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 产生和滞留。
亦称为无尘室或清净室。它是污染控制的基础,没 有洁净室,污染敏感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洁净室 被定义为具备空气过滤、分配、优化、构造材料和 装置的房间,其中特定的规则的操作程序以控制空 气悬浮微粒浓度,从而达到适当的微粒洁净度级别。
洁净区净化基础知识

❖ 悬浮粒子: 可悬浮在空气中的尺寸一般在0.001μm- 1000μm之间的固体、液体或两者的混合物质,包括生 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 。
❖ 菌落 :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成的一
细菌集落,简称CFU。
❖ ② 中效过滤器:用以滤除1~10μm的悬浮尘粒;一般由 中、细孔泡沫塑料、无纺布、玻璃纤维作为滤材。过滤 效率一般在30%~50%。
❖ ③ 高效过滤器(HEPA):用以滤除1μm以下以控制送 风系统含尘量,主要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滤纸、石棉纤维 滤纸作为滤材。
空气净化系统的三级过滤示意图
热水或蒸汽
一名词术语
❖ 空调净化: 是指对空气洁净度、静压等为主要目的进 行控制的空气调节技术,是为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 使空气洁净的行为。
❖ 气锁(Air Lock):设置于两个或数个房间之间(如 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房间之间)的具有两扇或多扇门的 隔离空间。设置气锁间的目的是在人员或物料出入时, 对气流进行控制。气锁间有人员气锁间和物料气锁间。
❖ 乱流100级,一般30-50次/小时 ❖ 层流百级-乱流百级:天壤之别 ❖ 以高效送风替代层流是没有理由的 ❖ SVP灌装随意取消层流也是不安全的
return
洁净区照度的要求?
❖ 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宜为300LX,有特殊要求 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
洁净区温湿度要求
❖ 本规范对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要 求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 温度应控制在18~260C,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5%。
❖ 空态测试 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 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 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进行的测试。
gmp 洁净区、卫生知识培训

洁净区、卫生知识培训一、洁净作业基础知识1.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2.净化:为了得到必要的洁净度而去除污染物质的过程。
3.空气净化: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过程。
4.全室空气净化:通过空气净化等技术措施,使室内工作区的空气含尘浓度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等级的方式。
5.局部空气净化:仅使室内工作区特定的局部空间的空气含悬浮粒子浓度达到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方式。
6.粒子:尺寸为0.001~1000um的固态和液态物质。
7.悬浮粒子: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悬浮粒子,尺寸范围在0.1~5u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8.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按单位容积空气中某粒子的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9.单向流(层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横截面上风速一致的气流。
分垂直单向流和水平单向流。
10.非单向流(乱流):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
11.静态测试: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12.动态测试: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下进行的测试。
13.无菌:不存在活动生物。
14.灭菌:使达到无菌状态的方法。
15.无菌原料药:不存在活的微生物的原料药。
16.非无菌原料药:所含活的微生物量符合卫生学标准的原料药。
二、空气净化系统的空气处理措施2.气流组织与换气: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在室内造成一定的空气流动状态与分布,通常叫做气流组织。
2.1 洁净房间组织的气流的基本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涡流;●使气流经过最短流程尽快覆盖工作区;●希望气流方向能与尘埃的重力沉降方向一致,并使回流能有效地将室内灰尘排出室外。
洁净区知识培训

2015-11-10
培训内容
1
洁净室知识介绍
洁净室使用要求
1 洁净室知识介绍
两点知识
存在的 问题
设备条 件
法规要 求
设置 目的
基础 概念
洁净室 定义
洁净度 定义
洁净等 级
1.1洁净室设置目的
尘埃粒子无处不在,它是携带 微生物的载体,随气流四处飘散。 空气是侵袭我们产品的污染物的主 要媒介。
1.2.3 洁净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
本公司不涉及100级、300000级,因此不予介绍
洁净度级别
尘埃最大允许个数(个/)
≥0.5μm (个/m3 )
≥5μm (个/m3 )
万级 十万级
350,000 3,500,000
2,000 20,000
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浮游菌 (个/皿)
沉降菌 (个/皿)
100
➢ 平均风速(V)
V = (V1 + V2 +··· +Vn)/n 公式中,V1,V2,Vn 分别为各测点的风速,m/s;n为总测定点 数。
05 尘埃粒子与沉降菌定义
❖.尘埃粒子:
一般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微粒。
❖.沉降菌:
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 生产条件下繁殖可见的菌落数。
洗手消毒间
洗净后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手消毒
05 洁净服穿戴程序图
二更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洁净服正确穿戴图
仪表要求图
2.1.3安全作业要求
安全培训
重新上岗人员,涉及 危险品作业,新设备投 放使用等情况,需提前
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防护
洁净区基本知识26页文档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洁净区篇DADI目录1.洁净区基本知识介绍……………………………………………………………2.洁净区设备知识简介……………………………………………………………2.1 带式干燥机…………………………………………………………………2.2 万能粉碎机…………………………………………………………………2.3 料斗混合机…………………………………………………………………2.4 热风循环烘箱………………………………………………………………2.5 压力式喷雾干燥塔…………………………………………………………第一章洁净区基本知识介绍一、洁净区的定义与要求:1、洁净区——在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的定义为:1)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限定空间。
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空间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
空间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洁净区可以开放式或封闭式。
2)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二、洁净度1)洁净度:洁净度指洁净空气中空气含尘(包括微生物)量多少的程度。
2)关于洁净度,主要是根据空气中悬浮粒子数以及微生物菌群数来划分。
3)洁净度等级划分:A级 B级 C级 D级1.1.3洁净区的尘粒及微生物要求1)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三、温度和湿度1)A级和B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0%;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2)对固体制剂设施而言,虽然空气与产品直接接触,但通常情况下,温度并不对产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设定值通常基于穿着隔离衣的操作人员的舒适感。
许多粉剂产品具有吸湿性,要求湿度低于一般为确保操作人员舒适感而提供的湿度。
3)为了防止吸收水分,裸露的粉剂产品可能要求相对湿度低于40%。
通常干燥工序、粉碎过筛工序和内包工序,相对湿度在30%左右。
四、压差规定1)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帕斯卡,相同洁净度等级不同功能的操作间之间应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五、照度1)洁净区照度一般不低于300勒克斯。
2)走廊等非生产区一般不低于150勒克斯。
六、过滤系统1)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风口)2)注意根据送风的阻力来决定是否更换。
1.1.8 进入洁净区的程序,如图:略七、洁净室污染的来源:如图:八、洁净区清洁剂和消毒剂1)清洁剂清洁剂:市售家用洗洁精或其他适宜的清洁剂。
要求:无毒、无腐蚀性溶解脏物降低表面张力浓度:按说明书要求浓度配制2)消毒剂高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如:臭氧。
中效消毒剂可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如:75%乙醇。
低效消毒剂指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
如:新洁尔灭。
1.1.10洁净区清洁频率九、洁净区记录表有哪些?日常类:温湿度记录表、压差记录表、洁净服清洗记录表、空调运行及臭氧消毒记录表、地漏清洁消毒记录表。
生产类:物料出入库记录表、货位卡、清场合格证、生产批记录(干燥工序、粉碎工序)、混合包装批记录(混合、内包、外包)。
十、洁净区公共能源有哪些,及使用点?答:1)蒸汽:热风循环烘箱、带式干燥机清洗罐、带干1-3段加热罐、洁净区空调系统、压力式喷雾干燥塔。
2)饮用水(自来水):万能粉碎机、带干冷冻机组、带干清洗罐、压力式喷雾干燥塔、臭氧发生器。
3)纯化水:混合间、带式干燥间、检测室、器具清洗间、一更室。
4)压缩空气:带式干燥机系统、压力式喷雾干燥塔、热风循环烘箱、臭氧发生器。
5)空调冷冻水:洁净区空调系统、带干冷冻机组、带干第四段冷却罐、压力式喷雾干燥塔。
6)纯净水(来源1#纯净水泵):带干清洗罐、带干真空泵系统补水、带干1-3段加热罐、带干第4段冷却罐、压力式喷雾干燥塔。
十一、洁净区所有功能间名称:人流通道:换鞋间、一更室、二更室、缓冲间物流通道:物净间。
生产区域:带式干燥间、粉碎间、混合间、内包间、外包间、中间站、半成品暂存间、称量间、检测室、器具清洗间、器具存放间、工卫间、工衣清洗间、工衣整理间。
第二章洁净区设备知识简介2.1 带式干燥机一、性能与说明1、本套设备主体系统包括:1.1进料系统:进料罐、进料输送泵(德国耐驰螺杆泵)、管道、自控球阀、布料驱动电机、布料器。
1.2干燥机主体:干燥筒体、换热板、输送履带、输送带托辊、主辅轮轴承、输送驱动电机。
1.3纠偏系统:纠偏汽缸、涨紧汽缸、走偏感应器。
1.4出料系统:切料装置、输送装置、粉碎装置、收料阀、出料罐、真空上料系统。
1.5加热系统:过热水加热系统、温度检测系统、现场显示仪表等。
1.6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及冷凝捕水回收系统。
1.7真空系统:主机系统真空机组(可实现在线调节真空)、出料真空机组。
1.8 CIP清洗系统:CIP 清洗罐(配外循环加热系统)、供水泵、回水泵、喷嘴、喷淋球、履带提升装置。
1.9控制系统:电气控制、仪表控制。
2、设备有效水分蒸发量:50Kg/h(物料变化有所不同)。
3、设备单次物料连续运行时间>72小时。
4、设备运行综合性能要求:设备配备良好的减振、传动、变速、冷却、润滑装置,在维修保养周期内,连续满负荷生产条件下,没有明显漏油和温升现象、没有明显的振动和噪声恶化现象。
二、参数及配置三、带式真空连续干燥机组设备特点3.1设备筒体3.1.1设备筒体内配加强筋,内镜面外亚光,外壁采用超细玻璃棉、2㎜SS304板外包、保温层厚度50mm。
3.1.2设备筒体观察口:进料端每一层料带、筒体每一换热区,各设置相应大孔径观察口,可以清晰的观察干燥机内的干燥过程便于工人操作及使用;同时配置独立式灯光照明及观察扶梯使设备操作更趋于人性化。
3.1.3设备筒体进料端、中部、出料端各配置温度检测探头,对筒体内干燥温度时时检测,同时配置相应温度探头(红外)对履带物料温度进行检测,以便更好的控制及检测干燥温度的变化情况。
3.1.4筒体门密封采用硅胶条,密封槽采用燕尾槽结构,保证密封条固定可靠;门及导轨配合规则,关开门时门在导轨上运行规则,关门时门与筒体或导轨不犯扭。
3.1.5干燥筒体所有传动件密封采用无泄漏式磁流体密封装置,避免泄漏真空。
3.1.6设备任何与物料接触的工作部分必须采用SS304不锈钢或其它GMP认可的材质,其余部分采用符合要求的其它材料制成,并提供相关材质证明。
3.1.7设备与物料接触的垫圈、密封圈和O形圈,符合产品质量要求,无溶出、溶解现象。
3.1.8设备筒体内部设置必要的人行通道,便于检修。
3.1.9设备筒体可拆卸部件应便于清洁,拆卸方便。
3.2进料系统3.2.1进料系统采用双进料罐(500L)设计以保证输料过程中的动静态平衡,其中一个进料罐对物料进行搅拌以确保物料的均匀,通过中间的转子泵向另一个静态进料罐转移,再由静态罐向进料系统输料,两罐可交替使用。
500L进料罐配置:夹套水浴保温(30~50℃可调)、锚式搅拌、真空脱泡、旋转清洗球、呼吸器、温度传感器、液位控制、材质sus304。
3.2.2进料系统输料泵统一使用洁净度更高、更易于清洗的进口输送泵进行输料(德国耐驰螺杆泵),满足多品种生产要求。
3.2.3进料系统管路采用无死角卫生级设计,保证管路内无绝对死角,符合GMP要求,便于清洗、排放。
3.2.4进料系统各层履带进料流量都可检测和按设定的流量进行控制,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时不同层走带干燥效率的不同,对各层进料流量进行独立控制,已达到最佳的干燥效率。
3.3布料系统3.3.1布料系统采用电动伺服缸结构非匀速布料设计(两边快、中间慢),克服布料死点,保证走带布料均匀性。
3.3.2布料系统布料角度在线可调(转臂转角0~80°可调)。
3.4纠偏系统3.4.1设备采用数字化自动纠偏技术,以多点信息采集,保证走带运行时不偏离中心距离±1cm。
3.4.2设备单次物料连续运行时间>72小时,不偏带。
3.4.3设备采用厚度相对较薄的玻璃纤维涂层PTFE输送带,提高走带的传热效率,同时保证GMP要求:不透水、不易粘结物料,走带使用寿命>1年。
3.5 换热系统3.5.1加热段分为3个加热区,采用过热水加热系统自动加热,温度恒定,可在50-135℃自由调节。
冷却段为1区,配置独立冷水机组,温度10~35℃可调。
3.5.2采用高流量进口热水泵(德国瓦诺),最高耐温145℃,无噪音。
3.5.3加热板采用先进换热板设计,保证板面温差小于1℃,平整度误差小于1.5mm,各区加热板面在同一水平线上与输送带更好帖合保持最佳间隙,保证各区热量传导一致温度均匀。
3.6真空系统3.6.1采用两台罗茨机组加水循环真空泵三级配置,同时监控设备两端及中间真空度变化,使设备筒体真空度能在1000Pa~5500Pa之间进行百级单位精确控制,确保物料在最佳真空度环境下干燥,应对于不同物料的真空度工艺要求。
3.7 CIP在位清洗系统3.7.1清洗系统配置1台3000L热水罐,采用外循环板式换热器加热;整个清洗系统按照4~20L/m2/min、压力3kg、流速1.5m/s进行设计,使CIP达到最好的清洗效果。
3.7.2设备筒体内部装有合理数量喷嘴及旋转喷淋球,分布在设备前后与底部;在位清洗时实行分段清洗,保证清洗质量。
3.7.3在各加热、冷却区之间配置气缸提升装置,配合输送带涨紧装置,在清洗时可通过汽缸将料带提离换热板,对料带正反面以及换热板表面进行彻底清洗。
3.7.4进料罐和出料罐内均设置旋转喷淋球,实现在线清洗。
3.7.5旋转喷淋球采用360度旋转喷头,要求水压在3KG。
3.7.6喷嘴采用低扇角喷嘴,喷嘴压力3KG。
3.7.7系统配置清洗水回收过滤系统,可对清洗后的水进行过滤后的检测,以辨别设备的清洗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3.8卸料系统3.8.1破碎系统采用螺旋转子和破碎装置相结合,保证物料粉碎目数均匀(20~40目)。
3.8.2在粉碎机前部增加导流板,避免物料囤积。
3.8.3采用旁侧出料装置,设置出料缓冲罐与常压出料罐自动切换出料方式,再经真空上料至系统集料系统等待装袋。
3.8.4系统增加破料装置,在高产量物料出料时,避免堵料和搭桥现象。
3.9自控系统3.9.1机组控制系统为三层控制结构,二级网络控制。
三层控制结构:过程设备执行层,现场控制操作层,操作管理层。
过程设备层由装置在机组各单元的I/O检测执行机构组成;现场控制层由安装在现场的配电机柜,内部执行电器+西门子s7-300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系统,现场触摸屏(西门子 MP277 10.4寸)操作组成;操作管理层由上位机计算机(PC工控机、用户另选项目)组态程序(WINCC 或组态监控软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