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地球化学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第四发展期(1990 年以后),为信息找矿期。这一 时期,找矿难度明显加大,找隐伏矿的方法空前 增多,探测深度明显增大,所获信息量成倍增加, 推断解释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既需要现代高 新技术,又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将成矿作用臵于岩石圈、地壳、乃至整个 地球-宇宙体系的演化过程来考虑。勘查地球化学 找矿,以某些微观或超微观信息的获得,使间接 找矿为主的信息找矿期又重新返回到直接找矿为 主的时期。因此,发展高灵敏度和大探测深度的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预 示着一个找隐伏矿的新时期的到来。

L.Malmqvist 和 Kristiansson(1984)研制出地气法 (Geogas)找隐伏金属矿床。20世纪80 年代初, 瑞典 Lund 大学物理系和布立登(Boliden Mineral) 公司合作,提出金属元素从地下深处以微气泡附 着气体形式上升到地表并在矿体上形成成矿元素 异常的思想,据此开始研究并使用一种新的“金 属气体”测量技术,即地气测量。他们在本国及 其它国家的 30 多个地区进行试验,发现地气异常 与矿化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并对地气迁移机制 也作了许多工作。
浅析国内外地球化学勘查 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及 发展趋势
物探0901班 武孝 200911020121
(一)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 1、国外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
1798 年,B.M.谢维尔金提出了“矿物邻近 性”的概念。 1849 年德国 J.F.A.布莱绍普特揭示了矿物 共生组合的规律性,对推断铁帽和矿化露 头下部可能的矿化情况提供了依据。
3、国内外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阶段

第一发展期(1950 年以前)。这时期,勘探者主要 依靠肉眼观察地表露头找矿,以土壤测量和水系 沉积测量为主要手段,对于土壤中的地球化学异 常,用探槽或浅井揭露矿体。人们这一阶段延续 的时间最长,找到的矿最多。据R.W.Boyle(1977) 统计,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开采的矿床 80%以上 是在古人开采的基础上进行的。

化学矿石的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化学矿石的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测精度和灵敏度
应用领域:拓展探测技术 的应用领域,提高探测精
度和灵敏度
发展新型地球化学探测技术
提高探测精度和分辨率
发展智能化、自动化探测技术
发展多参数、多尺度探测技术 发展实时、动态探测技术
发展绿色、环保、节能的探测技术
发展与地质、环境、资源等领域交叉融合 的探测技术
加强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的理论研究
玻璃等。
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的定义
地球化学探测技 术是一种通过分 析地球化学成分, 了解地球内部结 构和演化过程的
技术。
地球化学探测技 术主要包括岩石 地球化学、矿物 地球化学、元素 地球化学、同位 素地球化学等。
地球化学探测技 术可以应用于矿 产资源勘查、环 境监测、地质灾 害预警等领域。
地球化学探测技 术可以提高矿产 资源勘查的效率 和准确性,为矿 产资源的开发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非金属矿床的定义和分类
添加 标题
非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添加 标题
非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探测方法
添加 标题
非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探测实例
添加 标题
非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探测结果分 析
添加 标题
非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应 用前景
油气田的地球化学探测
油气田的地球化学探测技 术:通过分析油气田的地 球化学特征,预测油气田
地下水的地球化学探测
地下水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了解地下水的来源、性质和 分布。
应用实例:地下水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在寻找地下水资源、监测地下水污染、评估地下水 环境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技术特点:地下水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能够为地下水资源 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探讨

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探讨

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探讨【摘要】地球化学的勘查技术就决定了看产矿产资源的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历史,然后详细的说明了当前地球化学勘查的新技术,最后阐述了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中图分类号:p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地球化学方法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找矿方法,在矿产勘查中越来越明显地起到先导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60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增加,勘查地球化学无论在基础理论上还是在方法技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我国地质找矿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我国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中国地球化学探矿工作始于1951年,但真正的兴起是源于1978年地质部提出的一项新“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现已覆盖全国600多万平方公里,区域化探方法技术及找矿效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区域化探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体表现在:其一,研制了各种不同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方法。

先后研制了高寒山区、干旱荒漠区、半干旱草原荒漠区、中低山丘陵区、岩溶区和热带雨林区、黄土高原区、森林沼泽区、冲积平原区等景观区的区域化探扫面方法。

其二,建立了39种多方法分析系统。

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需要测定39种元素(包括所有小于2ug/g的痕量和超痕量元素),且要求所有实验室之间分析偏倚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全国化探数据可以对比。

采用以x荧光或等离体发射光谱分析为主体,配以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和极谱、离子选择电极,构成多元素多方法分析系统。

其三,研制了全国分析质量监控方案和标准物质。

1979年~1981年成功研制了8个全国一级水系沉积物标准样,后来又陆续研制了岩石、土壤标准样品系列,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对分析结果的三个层次的控制,即对投入分析方法可选性监控,对不同分析批次间偏倚的控制,对图幅间、省际间分析偏倚的监测。

其四,研制金矿地球化学勘查新技术。

过去多年,由于金颗粒分布不均匀(粒金效应)造成严重的分析误差及金分析灵敏度不够,地球化学找金过分依赖于砷、锑、汞,甚至铜、铅、锌、锡、钨、钼、铋等探途元素,这些探途元素异常的多解性使地球化学方法不可能在金矿勘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震资源勘查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地震资源勘查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

地震资源勘查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地震资源勘查技术是地震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勘探、开发和利用地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资源勘查技术也随着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本文将从地震资源勘查技术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震资源勘查技术的历史发展早在20世纪初,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开始在石油勘探行业中应用。

当时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即震源和记录器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地震波的传播路径近似为一条直线,在不同位置上的地震波传播时间的差异可以反映出地下结构的情况。

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地震观测数据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地震勘探技术的局限,并开始寻求更高效、更实用的地震资源勘查技术。

二、地震资源勘查技术现状1、地震反演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重建地下结构模型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逆推出地下构造和物性等信息,具有高效、直观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地震成像技术地震成像技术是指在地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生成二维或三维的地下构造图像的一种技术。

其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描述地下构造,对于地震勘探、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地震精细预测技术地震精细预测技术是指通过地震监测观测数据及相关理论模型,预测地震发生的时空位置、规模及可能的破坏程度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

三、地震资源勘查技术的未来前景未来地震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学科融合随着勘探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地震资源勘查技术需要与其他领域的技术相互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发展模式。

比如将地震资源勘查技术与物化地球化学及遥感技术相结合,可以更为准确地分析地下结构、精细识别区块。

2、三维成像三维成像技术是地震资源勘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三维地震成像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展现地下结构,对于大型矿产矿区勘探和复杂区块的勘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试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试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趋 势
( 安庆市金山矿业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安庆
走 向衰 落, 这导致 了相当大的一 部分地质勘查技 术人员转行 , 跳 出了地 质勘查行业 , 放弃 了地质勘查的工作。 地质勘查专业对实践性要求很高, 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丰 富的经验, 所 以对于那些刚毕业 的地 质勘查专业的 学 生来 说还无 法胜任勘查的工作 ,最后导致技术人 员出现了断层现象 。 为 了实 现 地质 勘 查 队 伍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应 该 尽 快 培 养 一批 实 践 能 力 强 的 地 质 勘 查 人才 。 1 . 2 . 3 地质 勘探 投 入 经 费 不足 经 费是保障地质勘查 的重要基础和前 提条 件, 但是 由于我 国政府和 企业各 负其 责、 各 司其 职的地质工作投 入机制还没 有建立起来 , 所 以导 致地质的整体投入较慢而且结构也 不合 理; 而另一方面靠公益性保 障经 费的效 果也不理想 , 主要是缺 乏长 效机制 , 地质 勘查经费都 是困扰勘 查 工 作 的 主 要 问题 。因此 我 国 目前 迫 切 需 要 通 过 深 化 改 革 来 不 断 增 加 地 质 工作的有效投入, 扩大地质工作规模, 以不断适应 经济社会 发展 的需要 。
2 发 展趋 势
3 结 语
由上述可知 , 促进矿产勘查 工作的全面转 型, 从而推 动改革开 放和
2 . 1 矿产勘 查工作要从适应计 划经济体制 向适应市场经济体 制 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快地发展 , 是 当前地质工作者极其 重要的责任和历史 转 变 使命 。要切实树立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 的发展 现, 树立大资源、 大环境 、 大
1 . 2 . 4 勘 查技 术 的应 用 不 充分
地质科 学新 的系统 的理论 、 观念和方法 , 促进 地质科学与 高新技 术的融 合, 提高地质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水平 。 2 . 2 . 1 鼓 励 理 解 创 新 和技 术创 新 我 们 对 矿 产 勘 查 领 域 的认 识 仍 然还 很 肤 浅 。 在 勘 查 领 域 内 , 现 有 的 信息采 集技术包括地质 、 地球物理 、 地 球化学 、 遥感 等领域 ; 近年 来 的技 术进展 表现为对各种观 测仪器 的灵敏 度、 分析测试精 度、 分辨 率 以及 实 时结果等方面 的改进或提高 。 信息技术将在矿产勘查中起着 日益重要的 作用 , 计算机模拟 和可视化技术 可以展示矿体 的赋存 状态 , 包括埋藏 深 度、 形态 、 大 小以及 品位分布状况等, 提供 了在三维空 间上观察矿 床的途 径, 从而显著提 高了矿产勘查 人员的预测和决 策能力 , 并 且能够精 确地 进行矿体开采设计。

勘查地球化学现状与展望

勘查地球化学现状与展望

勘查地球化学现状与展望勘查地球化学现状与展望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地表、大气等多领域化学元素的分布、循环与演化规律的学科。

地球化学的研究能够为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资源分布和环境变化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勘查地球化学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勘查地球化学的现状1. 地球化学勘查的方法地球化学勘查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包括地球化学探测、空间探测和实地取样等。

地球化学探测是通过分析地球矿物、岩石等样品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来了解地球内部和地表的化学特征。

空间探测则是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区域的地球化学信息。

实地取样则是对具体地质单元进行采样和测试,获得详细的地球化学信息。

2. 地球化学勘查的应用地球化学勘查应用广泛,涵盖了矿产资源勘查、环境地球化学、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

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地球化学勘查可以用于寻找矿藏、确定矿产的类型和提炼方法等。

在环境地球化学中,地球化学勘查可以用于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研究污染源和传输途径,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地球化学勘查可以用于了解地下水和地下气体的分布,预测地震、火山喷发等灾害事件。

3. 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化学勘查将朝着高效、精准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方面,新型的仪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地球化学勘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质谱仪、激光剥蚀等新技术的发展,为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更高精度的分析手段。

另一方面,地球化学勘查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例如,与地质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合作,可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数据,加深对地球化学规律的理解。

二、勘查地球化学的展望1. 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化学勘查的未来将更加关注地球内部的化学组成,目标是深入揭示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地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元素分布,可推测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

这对于提高地球资源勘查的效果,解决地球环境问题以及理解地球动力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化学的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

地球化学的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

地球化学的历史发展与重要里程碑地球化学,这门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其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从最初的朦胧探索到如今的精准分析,地球化学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留下了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地球上的物质有了一些初步的观察和思考。

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就是一种试图通过化学方法改变物质性质的实践。

虽然当时的目的并非为了研究地球化学,但其中所积累的一些化学知识和经验,为后来地球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对地球上的物质组成和变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地球化学的诞生,要追溯到 19 世纪。

当时,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能够对岩石、矿物和土壤等地球物质进行更为精确的成分分析。

这一时期,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对许多矿物进行了化学分析,为地球化学的定量研究开辟了道路。

20 世纪初,地球化学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维尔纳茨基提出了“生物地球化学”的概念。

他强调了生命活动在地球化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生物与地球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化学联系。

这一观点极大地拓展了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无机物的研究,而是将生命元素的循环也纳入了研究范畴。

在地球化学的发展过程中,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出现是一个关键的突破。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

通过对同位素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迁移和演化过程。

例如,利用碳同位素可以研究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氧同位素则有助于揭示岩石的形成温度和来源。

20 世纪中叶,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为地球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板块运动导致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交换,地球化学家们通过对板块边界处的岩石和矿物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热传递和物质交换机制。

这一时期,地球化学与地质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紧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地球化学的研究精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拓展。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究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究

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究作者:肖长喜胡冰牟宗玉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23期肖长喜胡冰牟宗玉(湖北省宜昌地质勘探大队湖北宜昌 ?443100?)摘要:本文以矿床勘查地球化学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勘查地球化学的概念内涵,进而分析了勘查地球化学的历史和发展形势,在此基础上,论文详细论述了矿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普查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000-00勘查地球化学的理论基础是成矿物质在成矿过程中,在围岩中留下元素运移轨迹或在成矿以后,通过分散在四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植物及气体中形成各种类型的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根据这些元素变化轨迹或分散模式去追踪和发现新的矿床。

这一理论基础的体系可以从下列经典著作或出版物中得到体现。

近几年以来,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专家在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巨量金属聚集与大型矿集区定量识别与评价、难识别类型或难识别矿种勘查、地球化学块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推动勘查地球化学进入到新的一个理论阶段。

1 勘查地球化学历史回顾与发展形势近十多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勘查地球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它也面临如下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各种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基准与全球地球化学填图;(2)隐伏区三维地球化学分散模式、深穿透地球化学与隐伏区矿产勘查;(3)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随着较大比例尺矿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的方法技术尚存诸多问题,需要分类进行专门研究,以推进化探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

例如,难识别矿种或难识别类型的地球化学勘查与评价方法;巨量金属的聚集机理、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或巨型矿床的定量评价;(4)资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知识及观念的更新。

长期以来化探的主要任务是找矿,这个观念和思路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开拓新领域的需要;面对需要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化探的发展应走与地质、物探及相关环境学科结合的综合研究之路;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要求,化探要发挥自身优势,找到自己的“闪光点、突破点、结合点”,并在综合研究中站到解决问题的前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