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四川化学考试说明
四川省2015年联测第二轮测试评分细则(化学)

秘密★考试结束前四川省2015年“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包括7题,每题6分,共42分)1.A 2.B 3.B 4.C 5.C 6.D 7.D第Ⅱ卷(包括4题,共58分)8.(13分)(1)①三(1分)细则:其它答案不得分IV A②(1分)细则:“IV A”或“第四主族”,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得分(2)H2CO3(2分)细则:“H2CO3“或“碳酸”,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得分(3) F (2分)细则:”F”或“氟”,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得分(4) 4 (2分)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5)11∶(2分)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6) AlN + OH─ + H2O =_AlO + NH3↑(3分)2细则:反应物、产物,漏写、错写任何一个均不得分;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不写“↑”以及生成符号不规范,共扣1分;另:若分步写出离子方程式AlN + 3H2O = Al(OH)3↓ + NH3↑(1分)Al(OH)3 + OH- =AlO2- + H2O (2分)可以根据上述细则评分!9.(14分)(1)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氨水,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深蓝色(3分)细则:表达出与“先有蓝色沉淀生成”相同的意思,得1分;表达出“沉淀逐渐消失”相同的意思,得1分;表达出“溶液变为深蓝色”相同的意思,得1分(2)①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2分)细则:表达出“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同的意思,得2分②(2分)BAC细则:其它答案不得分(3)烧杯、胶头滴管(2分)细则:漏写了“烧杯”或者“胶头滴管”,扣1分;多写或者错写任何仪器,不得分;(4)12.8ab %(3分)细则:若为表达式,只要结果与12.8ab % 一致,得3分;其它答案不得分(5)A、C(2分)细则:少选了“A”或者“C”,扣1分;多选或者错选任何答案,不得分;10.(16分)(1)①对二甲苯(1,4-二甲苯)(2分)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②加成反应 (2分)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2)碳酸比对苯二甲酸酸性弱 (2分)细则:表达出“碳酸比对苯二甲酸酸性弱”相同的意思,即可得2分(3)(3分)细则:反应物、产物,漏写、错写任何一个均不得分;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生成符号不规范,扣1分(4)(3分)细则:反应物、产物,漏写、错写任何一个均不得分;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生成符号不规范,扣1分去掉高分子化合物两边的“-OH“、”-H“,且H2O前面系数为2n,其它反应物,产物、生成符号都正确、规范,也可得3分(5)(2分)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6) 6 (2分)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11.(15分)(1)CaCO3溶解度比CaSO4小(2分)细则:表达出“CaCO3溶解度比CaSO4小”相同的意思,即可得2分①3(1分)(2) CaCO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②2(1分)Mg(OH)细则:其他答案不得分(3)40℃内,Na2SO4·10H2O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显著减小,而NaCl的溶解度基本不变,冷却时,只有Na2SO4·10H2O结晶析出。
四川省普通高考化学考试说明

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理科综合·化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科学素养的要求,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化学),以及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实际情况,制定《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供四川省使用)》的化学科部分。
各知识点的考查不超出《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化学)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
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和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二)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能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2015年高考(四川卷)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 - 物理(word)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物理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物理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制试题。
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学科意识、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III.考试内容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便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的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2015年高考化学学科试卷说明

2015年高考化学学科试卷说明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组一、命题指导思想201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科命题以是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依据,遵循命题工作"必须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方针按照"顺利平稳、安全保密、提高水平、控制难度、注重平衡" 的基本原则。
结合各省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实际致力于使编制的试题既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导扬高中新课程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能高度合符科学性与规范性、难度与区分度、公平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相统一的要求使试卷的质量平稳并有所提高二、命题质量目标1. 注重科学性严格把握命题范围准确理解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涵义符合科学地将命题立意演绎成试题的呈现形式力求使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力求使试题体现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宜的难度;力求使试题的情境设计真实、设问简捷严谨、陈述符合逻辑,答案科学、准确,评分标准合理、公正2. 突出能力要求为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思维的考生,化学科命题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科能力和学科思想、方法应用的考查努力从不同维度去检测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在检测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力求较全面地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同时试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测量了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注考生学以致用及认知迁移能力3. 彰显课改意识为促进引领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命制的试题既关注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又兼顾到促进中学教学理念的转变、促进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善。
在命题过程中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及其社会经验,联系社会与科学发展的现实,引用重要科技研究信息与生产实际结合化学学科特点,考查理解、应用等层次的认知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锁定学科核心知识,剔除死记硬背内容,使试题的阅读量、思维量、答题量适当此外,反映理科学习特点的以研究数据、图表为载体的命题思维进一步强化,反映新课程选择性学习与开放性思维的试题得到高度重视。
2015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5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化学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化学部分由六大板块组成,这六大板块的内容与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化学部分相比,坚持了“平稳推进、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思想。
但在“考试范围与内容”等板块上有一些变化。
一、对2015年考试说明上几点变化的理解(一)两处增加1.“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3)部分增加:“③了解微粒间作用力的大小对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
微粒间作用力的大小对晶体物理性质的影响充分展现了化学中“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的观念,这种变化进一步表明高考化学学科的考查需要回归化学学科的本质,要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
2.“化学实验基础”第5部分:将“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调整为“了解中和滴定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滴定方法是化学定量测量中的最重要也是易于中学生理解的一类测量方法,增加“应用”二字表明高考考查将要求学生不仅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更能把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迁移到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等等上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二)一处删去“电解质溶液”删去:“(7)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化学》教材上包含有七个栏目;河南高考命题中一直坚持把其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归纳与整理”栏目作为高考的基本要求,而对“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内容仅仅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素材。
“说明”中删去原有的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及简单计算等内容,体现了化学学科高考命题以教材为本、从河南省教学实情出发的一贯思路,同时,这也与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河南省普通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相吻合。
(三)“题型示例”的选择与变化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的样题主要来自全国课标卷以外,还有部分样题来自四川卷、安徽卷和北京卷。
题号例1 例4 例5 例9 例13来源14新课标Ⅱ卷7 14,安徽8 14,安徽,13 14安徽,25 14.北京,26二、2015年“考试说明”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2015年化学考试说明一如既往地强调了高考对中学生化学学科能力的要求。
201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5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3.(6分)(2015•四川)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检验乙炔的4.(6分)(2015•四川)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有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6.(6分)(2015•四川)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NaCl溶液混合,析出部分NaHCO3晶体,过滤,所得溶液pH<7,下列关于滤液中的离子浓度关系不.<1.0×10﹣7mol/L7.(6分)(2015•四川)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3.0P二、非选择题(共58分)8.(13分)(2015•四川)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Ⅶ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2.(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TU3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3)x所在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NO3(填化学式);Z和U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HF(填化学式);Q,R,U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Si、Mg、Cl2(填化学式)(4)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T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3+9.(13分)(2015•四川)(NH4)2SO4是常用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利.用0.2000moI/L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1)仪器X的名称是圆底烧瓶.(2)滴定前,下列操作的正确顺序是dbaec(填字母编号).a.盛装0.2000mol/LNaOH溶液b.用0.2000mol/L NaOH溶液润洗c.读数、记录d.查漏、清洗e.排尽滴定尖嘴的气泡并调整液面(3)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03mol.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4)检查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取少许D溶液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5)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NH3.(6)(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3(NH4)2SO44NH3↑+3SO2↑+6H2O↑+N2↑.4410.(16分)(2015•四川)化合物F是(异戊巴比妥)是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CDE F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Ⅰ的化学名称是乙醇.化合物B的官能团名称是醛基.第④步的化学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2NaBr.(3 )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2CHCH2CH2Br+CH3CH2ONa→+CH3CH2OH+NaBr.(4)试剂Ⅱ相对分子质量为60,其结构简式是.(5)化合物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G与NaOH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醇和化合物H,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得到高吸水性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分析: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为,B进一步氧化生成C为,C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为为,为为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故答案为: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答案为:→,由上述分析可知,其结构简式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反应得到高吸水性树脂,该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11.(16分)(2015•四川)为了保护坏境,充分利用资源.某研究小组通过如下简化流程,将工业制硫酸的硫铁矿烧渣(Fe主要以Fe2 O3存在)转变成重要的化工原料FeSO4(反应条件略).活化硫铁矿还原Fe3+的主要反应为:FeS2+7Fe2(S04)3+8H2O═15FeSO4+8H2SO4,不考虑其它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Ⅰ步H2SO4与Fe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O3+6H+=2Fe3++3H2O.(2)检验第Ⅱ步中Fe3+是否完全还原,应选择C(填字母编号).A.KMnO4溶液B.K3[Fe(CN)6]溶液C.KSCN 溶液(3)第Ⅲ步加FeCO3调溶液PH到5.8左右,然后在第Ⅳ步通入空气使溶液pH到5.2,此时Fe2+不沉淀,滤液中铝、硅杂质被除尽,通入空气引起溶液pH降低的原因是氧气可以将Fe2+离子氧化为Fe3+离子,Fe3+离子水解生成H+.(4)FeSO4可转化FeCO3,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制得铁系氧化物材料.已知25℃,101kPa时:4Fe(s)+3O2(g)═2Fe2O3(s)△H=﹣1648kJ/molC(s)+O2(g)═CO2(g)△H=﹣393kJ/mol2F e(s)+2C(s)+3O2(g)═2F e CO3(s)△H=﹣1480kJ/molFeCO3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4FeCO3(s)+O2(g)=2Fe2O3(s)+4CO2(g)△H=﹣260kJ/mol.(5)FeSO4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FeS2(二硫化亚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可用于制造高容量锂电池,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FeS2═Fe+2Li2S,正极反应式是FeS2+4e﹣=Fe+2S2﹣.(6)假如烧渣中的铁全部视为Fe2O3,其含量为50%.将akg质量分数为b%的硫酸加入到ckg烧渣中浸取,铁的浸取率为96%,其它杂质浸出消耗的硫酸以及调pH后溶液呈微酸性,所残留的硫酸忽略不计,按上述流程,第Ⅲ步应加入FeCO3(0.118ab﹣0.646c)kg.22Fe298g/mol=×2+=2+×3c mol=(﹣)。
2015年高考(四川卷)考试说明及题型示例-物理概述.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物理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命题原则及指导思想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四川卷)各学科的命题,将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遵循“注重能力考查,体现课败理念,力求平稳推进”的指导思想,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和科学探究能力,突出学科意识、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公平、规范。
III.考试内容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能力简单的对应起来。
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1)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
(2)能够清楚的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3)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
2015年高考新课标I理综化学试题及考纲及课本回顾评分细则

2015年高考试新课标I理综化学试题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7.【答案及解析】B 解析:结合化学史料,考察氧化性强弱。
氧化性最强的强水是硝酸。
【考纲回顾】(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 等)①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②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课本回顾】必修一课本100-101页,掌握HNO3的性质、制备及用途;必修一课本98-99页掌握氨水的性质。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8.【答案及解析】C 解析:考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
A,D2O与H2O摩尔质量不同;B,H2SO3是弱酸;C,根据O2~2e-,正确;D,考虑NO2与N2O4的相互转化,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
【考纲回顾】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④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⑤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⑦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 m )、物质的量浓度(c)、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含义。
⑧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回顾】名师P10,第2点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