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理综四川化学试卷解析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四川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高考四川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L
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 SO2 分支的数目为 0.46 N A 。
D.某密闭容器盛有 0.1mol N 2 和 0.3mol H 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 N A
【答案】
第3页
【解析】
8.已知 W、X、Y、Z 为短周期元素,W、Z 同主族,X、Y、Z 同周期,W 但是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的阿玉 Z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为金属元素,X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 Y 的阳 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 与 X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 W 与 Y 的原子序数相差 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
第8页
A. =0 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 2 Bav B.

3
时,杆产生的电动势为 3Bav
3B 2 av ( 2)R 0 3B 2 av D. 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3 (5 3)R 0 【答案】
C. =0 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解析】
21.如图所示,劲度数为 k 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接触(未连接) ,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 F 缓慢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 长度被压缩了 x0 ,此时物体静止。撤去 F 后,物体开始向左运动,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4 x0 。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加速度为 g 。则
【答案】 【解析】
19.在 xOy 平面内有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 2 m / s ,振幅为 A 。M、N 是平衡位置相距 2 m 的两上质点,如图所示。在 t =0 时,M 通过其平衡位置沿 y 轴正方向运 动,N 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已知该波的周期大于 1 s 。则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含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含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第1/17页第2/17页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Al ++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23C O -=CaCO 3 ↓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Cl O - + Cl -+ H 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 23Fe + + 3H 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 (g )+ H 2O(g) −−−→←−−−催化剂CO 2(g) + H 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 →X (△H >0) ② X →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A AlB PC ArD 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 ,F E(OH)3 ,NH4HCO3,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201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省)

201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省)

8.对下列句子丨加点词癿解释,丌正确癿一 项是 A.习丼子业辄鄙乀曰 鄙: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 劾:检丼揭发。 C.必宥尔,无恐 宥:宽恕。 D.上官按乀丌得实 按:查验。 8.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 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鄙:轻视,看丌 起。
4.B【解析】考查辨析幵修改病 句癿能力。A项语序丌当,“许 多有眼光癿国际大商人”改为 “国际上许多有眼光癿大商人”。 C项搭配丌当,“植被覆盖率” 不“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丌搭 配,关联词“但是”使用也丌当。 D项成分残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癿文字,完成5~7题。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实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丌 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丌丽,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癿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 形,神经错乤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丌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癿公害病。水俣湾一家 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呾醋酸忆烯使用了含汞癿催化剂,排放癿废水丨含有大量癿汞。其丨有癿是甲基汞, 有癿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不水体戒水生物癿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癿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 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幵通过食物链最终迚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癿丨枞神经细胞。公叵呾政府对水 俣病癿认定叧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癿症状,而这种症状不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迚入人体所导致癿症 状丌完本相同。因此,叧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丨汞污染是人类健庩癿隐患。因为水丨癿微 量汞,经过水丨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癿逐级转秱,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 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枟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 至1.79PPM。对以鳌鱼呾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癿法罗群岛居民癿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癿血汞含量可能是全 丐界人群丨最高癿,达到6PPM。鱼类体内癿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 癿鱼所含汞丨癿甲基汞癿31%—35%,8—12年癿鱼所含汞丨癿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 呾监测鱼类癿含示量,对亍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癿汞达2000 吨/年。汞径容易蒸发到大气丨,幵丏能够随着穸气团作全球范围癿迁秱,在大气丨停留几丧月甚至一 年。在丌同癿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陈,幵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亍汞癿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 环境觃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癿化孜物质。 我国是汞 生产呾消费大国,十分重规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丨国汞污染癿健庩影响途徂不其他国家丌同, 丌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丨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呾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癿汞浓度具有一定癿 指标性意丿,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癿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 尾气丨癿汞迚入到穸气丨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丨汞癿含量要高亍公园丨癿植物;北京市 汞污染癿主要来源是煤呾汽油燃烧癿汞释放、化工厂癿汞排放,贵阳市癿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 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癿又一丧主要来源。垃圾丨癿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 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癿处理措施,将有利亍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乀一。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2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6 分)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液溴易挥发,在寄存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必定是Cl2.某溶液中加入CCl4, CCl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C4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该溶液必定含有 Ag+【考点】 PS:物质的查验和鉴其他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PT:物质的查验和鉴识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 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剖析】 A.实验室保留液溴常用水封的方法;B.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拥有氧化性;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2;D.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可能为 AgCl或 BaSO4.【解答】解: A.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留,故A 正确;B.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拥有氧化性,可能为NO2、 O3、Cl2等物质,但不必定为Cl2,故 B 错误;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I﹣无色,故 C 错误;D.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可能为 AgCl或 BaSO4,+不必定含有 Ag ,故 D 错误。

应选: A。

【评论】此题考察物质的保留、查验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掌握有关化学基本实验操作.2.(6 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95%B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资料C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考点】 FH :硅和二氧化硅; IO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L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构造和性质.【专题】 55:化学计算.【剖析】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B 、单质硅能够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资料,光导纤维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解答】解: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 A 错误;B 、单质硅能够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故B 正确;C 、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 错误;D 、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资料,光导纤维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故 D 错误;应选: B 。

2012年新课标理综试卷分析

2012年新课标理综试卷分析

2012年理综试卷分析(化学部分)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卷结构没有变化,题型保持平稳,试题从整体上看难度中等,但是非选择题部分计算量偏大,这在时间紧张的考场上为考生的心理增加了一定的压力。

特别是生物和物理难度不大的情况下无形的加大化学学科的难度7.本题考查I-,Ag+的检验,液溴的保存以及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的物质的判断。

选项来自于教材概念,学生只要专心听讲、认真落实双基就能迅速得出正确答案,学生可能错选的选项为C、D,原因是学生记不住I-,Ag+的检验方法。

8.本题考查单质硅,二氧化硅的用途,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以及医用酒精中乙醇的百分含量,都属于记忆性的内容,出错原因是学生没能把要求实记的知识点记住本题比较简单。

9. 本题考查N A的应用,这是非常经典,非常传统的题目,其中三个选项都涉及到混合气体中某种原子个数的计算,最后一个选项考查的是氯气与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出错多为计算方法没掌握。

10.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

分子式为C5H12O要求写属于醇类的同分异构体,此类题目是我们平时经常训练的题型,和省一统9题就考查同一类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

11.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PH的计算。

出错为PH 值的含义、酸碱中和反应后各离子浓度值的判断等没有掌握,这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点。

12.考查分子式找规律问题和2007年宁夏题目更是如出一辙,试题隐含了数学中排列组合的一些思想。

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其实就是一道数学推理题,可能很多同学还是推不出来。

13.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化合物沸点高低的判断以及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比如,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当然X是碳元素。

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单质Y应该是氧或氮总体看本次高考化学选择题7道42分,难度较低,旨在基础和常规试题的考查,都是核心考点,也是考生比较容易掌握的,题目很传统,没有怪题,不偏。

2012年四川高考试卷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四川高考试卷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理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中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答案】:C【解析】:受精卵发育为原肠胚过程中要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会出现DNA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在该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C。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区别。

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T细胞和B细胞应用的相关知识,由表格实验组内容可知,M细胞可呈递抗原,且可促进胸腺细胞的增殖分化,胸腺合成的T淋巴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促进免疫反应,D项由表格内容不能确定M细胞产生了抗体,所以答案D错。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与免疫有关的基础知识。

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硬性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右图所示。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四川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四川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u64Ba13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2·四川理综,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C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受精卵经卵裂形成桑椹胚,桑椹胚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囊胚,囊胚进一步分裂、分化成原肠胚。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A项可以发生;细胞分裂间期DNA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所以B项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中,因此C项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所以D项也可以发生。

2.(2012·四川理综,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B利用基因工程生产人生长激素是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生产人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不是大肠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初级代谢产物,所以A项错;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是因为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项正确;质粒是环状的DNA分子,不含有尿嘧啶,因此C项错;基因转录需要RNA聚合酶,转录产物为信使RNA,所以D项错。

3.(2012·四川理综,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四川卷)解析版.pdf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四川卷)解析版.pdf

A.32与-23 B.32与(-3)2 C.32与-32 D.-32与(-3)2
下列算式中,结果正确的是( ).
A.(-3)2=6 B.(-)2=1C.0.12=0.02 D.(-)3=-
5、底数是-1,指数是91的幂写做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
(-3)3的意义是_________,-33的意义是___________.
(2)你能运用上述规律求1+3+5+7+…+2003的值吗?
10、1米长的小棒,第1次截去一半,第2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截下去,第7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
课前预习
知识准备

教材助读

预习自测

课中探究
学始于疑

质疑探究

我知识网络图

(1)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3)的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
2、填空:




1、在表示负数的乘方和分数的乘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3)与-3是一样的吗?它们有什么区别?与呢?
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点(一):乘方的概念
立方等于27的数是______,_______的立方等于0,立方得-27的数是_______.
选择题
1、(-7)2等于( ).
A.49
B.-49 C.-14
D.14
-43的意义是( ).
A.3个-4相乘
B.3个-4相加
C.-4乘以3
D.43的相反数
下列各数互为相反数的是( ).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理综四川卷化学部分解析6、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对健康造成危害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常识的认识与应用。

铬属重金属元素,会危害身体健康,A项正确;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因此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B项正确;血液透析是将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C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包括NOx,易引发呼吸道疾病,D项错误。

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态下,33.6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B.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红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C.50mL18.4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支的数目为0.46N 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B【解析】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HF的沸点19.54℃,在标况下是气态,A项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7.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n(CH2)=0.5 mol,则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B项正确;浓硫酸与Cu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的浓度变稀,就与Cu不反应了,故生成的SO2分子数目小于0.46N A,C项错误;N2与H2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D项错误。

【易错警示】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试题常设置的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标准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出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考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HF、H2O、CHCl3等;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晶体结构:P4 、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化学键的数目;④氧化还原反应: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⑤电解、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知识;⑥胶粒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如1 mol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胶粒数远小于N A。

8、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A【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与物质的性质。

依题推断出W在Z的上一周期,X、Y、Z的原子序数大小为X<Y<Z。

其四种原子半径大小为X>Y>Z>W,A项正确;从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a或Mg,Y为Mg或Al,X为C、N、O、F中的一种,则形成的化合物中有Na2O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若W为C,Z为Si,C项错误;若Y为Mg,W为N,则形成的化合物为Mg3N2,D项错误。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2H+=H2SiO3↓C.0.01mol·L-1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3NO3-+6H+△3++3NO2↑+3H2OC【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A项的电荷不守恒,A项错误;醋酸是弱酸,不能拆,B 项错误;NH4Al(SO4)2与Ba(OH)2以1:2的比值混合,OH—恰与NH4+和Al3+完全反应,C项正确;硝酸与过量Fe反应得到的是Fe2+,D项错误。

【易错警示】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首先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看是否可拆,弱电解质、难溶物、单质、氧化物均不能拆;三看电荷是否守恒;四看物质反应的量与滴加顺序。

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 >c(OH-)=c(H+)D.0.2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D【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错;pH=8.3的NaHCO3的溶液中,则HCO3—的水解大于电离,故CO32—的浓度小于H2CO3,B错;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C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的项正确。

1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原电池中H+移向电池的正极,A项错误;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乙醇的燃烧方程式,C项正确,用C项的方程式进行判断,有0.4 mol的电子转移,消耗氧气为0.11 mol,B项错误;酸性电池不可能得到OH—,D项错误。

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 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2SO2+O2催化剂加热2SO3;△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计算。

SO3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两者始终相等,不能说明已达平衡,A错;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降温时平衡右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正反应速率较小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B错;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是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量的2倍,即0.63 mol,SO2不与BaCl2反应,则生成硫酸钡为0.63 mol,得到146.79 g,C错;根据平衡前后的压强比知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0.315 g,即减小1-82.5%=17.5%,所以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8 mol,O2为1.1 mol,则SO2为0.7 mol.消耗的SO2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SO3的物质的量,即0.63 mol,转化率为0.63 mol/0.7 mol=90%,D正确。

13、向27.2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

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B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

根据题意知最后得到的沉淀是Cu(OH)2,其质量是39.2 g,则n(Cu(OH)2)=0.4 mol,n(Cu)=0.4 mol,即原化合物中的n(Cu)等于0.4 mol,设原化合物中的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则有x+2y=0.4 mol,64x+144y=27.2 g,解得x=0.2 mol,y=0.1 mol,物质的量之比等于2:1,A正确;反应后得到溶质是NaNO3,则表现酸性的硝酸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即1 mol,0.2 mol Cu和0.1 mol Cu2O被硝酸氧化时共失去(0.4+0.2)mole-,则有0.2 mol的硝酸被还原为NO,所以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 mol,浓度是2.4 mol/L,B错;产生的NO为0.2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是4.48 L,C正确;原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Cu)=0.4 mol,所以n(NO3-)=0.8 mol,被还原的硝酸是0.2 mol,硝酸的总物质的量是1.2 mol,所以剩余硝酸0.2 mol,D正确。

【技巧点拨】“守恒法”就是利用物质变化中的某些守恒关系为解题依据,直接列关系式解题。

运用守恒法解题易于形成解题思路,同时可避免书写繁琐的解题过程,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26、(13分)下列框图中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或其溶液,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为气态单质,F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E、H、I为氧化物,E为黑色固体,I为红棕色气体;M为红褐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所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2)A在B中燃烧的现象是。

(3)D+E→B的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比是。

(4)G+G→M的离子方程式是。

(5)Y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⑴三VIIA (各1分,共2分) ⑵产生苍白色火焰(2分)⑶2:1(3分) ⑷3AlO2-+Fe3++6H2O=3Al(OH)3↓+Fe(OH)3↓(3分)⑸4Fe(NO3)3△2Fe2O3+12NO2↑+3O2↑(3分)【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和题中所给的信息可以判断:A为H2、B为Cl2、C为NaOH、D为HCl、E为MnO2、F为Al、G为NaAlO2、H为Fe2O3、I为NO2、J为FeCl3、M为Fe(OH)3、N为HN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