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测试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达标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达标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利用》达标试题(有答案)编者按:查字典物理网小编为大家搜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应用»达标试题(有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的应用»达标试题(有答案)1、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收回一种,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依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的的位置和距离。

2、有关声的应用可分为两类:和。

外科医生可以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

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反省病人,其中闻就是的意思,它是应用声波能传递。

3、以下例子属于声与能量范围的是( )A、声呐B、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C、B超D、蝙蝠应用超声波捕捉食物4、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修建史上的一大奇观,回音壁运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响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声响在不同介质中的传达速度不同C、声响的音调不同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5、电影放映厅的墙壁上被装饰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响发作振动B、削弱回声C、增强回声D、改动声响的频率6、以下现象中应用回声的是( )A、渔民应用声呐技术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录音棚用软泡沫塑料隔音D、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反省病情7、以下关于声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响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音色来判别的D、运用超声波是应用回声来传递信息8、以下是由于地震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你以为正确的选项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钻出来9、计算:(1)、有一个发声体2min振动了3106次,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多少?这声响人能听到吗?为什么?(2)、声响在空气中的传达速度是340米/秒,一团体面对平地喊一声,4秒后听到回声,那么人距离山有多远?参考答案:1、超声波2、传递信息传递能量能量听信息3、B4、A 5、B 6、A7、B 8、C 9、(1) 25000Hz 听不到,由于这个频率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2) 680米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声的应用»达标试题B卷1、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响,但它有着普遍的运用. 在以下设备中,应用超声波任务的是( )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2、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慧星裂成二十多块大的碎片,撞击木星,发生庞大的爆炸。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声的利用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声的利用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声的利用要想学好一门课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伙儿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声的利用,以供大伙儿参考!1.几种动物和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畴如下:(1)猫:60~35000Hz(2)青蛙:50~8000Hz(3)狗:15~5000Hz(3)知更鸟:250~21000Hz(4)鳄鱼:20~60000Hz(5)人:20~20210Hz在所列的动物和人中,能听见超声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听到次声的有____________,超声和次声都听不到的是____________。

2.蝙蝠在飞行中发出____________,依照____________反射回来的方位和时刻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依照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__ _,用来探测鱼群,探知海深。

3.小猫、小狗等动物比人对声音敏锐,要紧是因为()A.这些小动物的发声频率范畴大B.这些小动物的听觉频率范畴大C.这些小动物比人聪慧D.这些小动物的耳朵大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打钢轨,确定螺栓是否松动。

C.大夫利用B超观看人的躯体状况。

D.在打雷的时候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下列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

B.大夫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人们利用超声波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

D.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引诱、捕杀老鼠以上确实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伙儿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检测题:声的利用,如何样,大伙儿还中意吗?期望对大伙儿的学习有所关心,同时也祝大伙儿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一章 声现象 本章检测B卷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二物理 上学期 第一章 声现象 本章检测B卷

江苏省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一章声现象本章检测B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一般来说,大会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A. 增强声音的响度B. 减弱声波的反射C. 利用回声增强原声D. 降低声波的传播速度2.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关于超声波利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 用超声波查看零件内部结构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C.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正确的是()A. 图甲中,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图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会发生振动,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 图丙中,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图丁中,B超检查身体是次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5.在100米跑道终点的计时员,当他听到起跑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结果测得某运动员跑完100米的时间是11.2秒。

由此可知该运动员跑完100米的真实成绩是()A. 秒B. 大于秒C. 小于秒D. 无法判断6.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A. 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 预报海啸、台风7.清晨,小红和爸爸正漫步在南山风景区的林荫小道上,突然小红停下来说:“爸爸,你听,那是百灵鸟在歌唱!”小红的判断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能量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也是一种波,而且能够传递能量B. 在空气中,只要物体振动,近旁的人就一定能够听到它的声音C. 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 在教室周围植树,是一种让学生免除噪声干扰很有效的方法9.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B. 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C.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 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10.智能语音门禁系统通过“辨音识人”开门,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特征来工作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频率1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 “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 超声波能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D.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2.新“七不规范”中。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五节声的利用练习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五节声的利用练习苏科版

1 第五节 声的利用
我们来练习
【自主学习测评】
【基础三星演练】
1. 下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 )
2. 下列利用声音
能传递信息的是( )
A .超声波洁牙
B .超声波除结石
C .声呐探测鱼群
D .发声的音箱将蜡烛吹灭
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

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 ,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提高四星演练】
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B 、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
D 、B 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
2. 医生给孕妇做B 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 。

3. 声波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_的一种救援装备。

它可以灵敏地接收到物体_________时产生的微弱的声音,以利尽早营救。

【挑战五星演练】 1.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米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米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

已知气温是15℃,求汽车的行驶速度?
【课外知识链接】
1.(课外阅读推荐)。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观察如图所示实验,请按要求回答:图甲:该装置能探究声音是由___________产生的,还能探究声音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关系.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答案】物体的振动响度振幅空气能量【解析】【详解】图甲:装置演示的是,当音叉发声时,小球会被弹开,所以能探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音叉响度越大,即振幅越大时,小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所以还能探究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因为两音叉并没有接触,中间隔着空气,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左边竖直悬挂的乒乓球跳了起来,是声波传递的能量对乒乓球做了功,可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2.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答案】空气柱a c【解析】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空气柱越长,产生的笛声的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2)可以看出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因为空气柱越长(短)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高),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是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3.小红是一个爱思考、爱观察的同学,有一次,在她欣赏了一场音乐会后,想到了如下问题,请你帮她回答一下:⑴琴声、歌声是通过传播到小红耳朵的;⑵小红能清楚的分辨出哪是提琴声、哪是小号声,原因是;⑶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高,男低音歌唱家演唱时声音的大。

初二物理声音的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声音的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声音的利用试题答案及解析1.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

【答案】信息能量【解析】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如:人们用语言交流,B超,回声测距,超声导盲仪,声呐,超声波探伤等;(2)声能传递能量,如: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考点】声的利用2.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B.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零件C.超声波检测机器零件是否有空洞D.医院里用“B超”为病人检查身体【答案】B【解析】声音能传递信息与能量,本题所给选项中:A、C、D三个选项都是通过声音告诉我们一定的信息,只有B选项,是利用超声波具有很强的能量来工作。

【考点】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B【解析】A、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若海水中声速是1500m/s).(1)则该处的海水深度为 m;(2)超声波声呐 (选填“能”或“不能” )用于太空测距,原因是 .【答案】(1)3000 (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解析】运用回声定位可以测距,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海水的深度是S=Vt/2=(1500m/s×4s)/2=3000m。

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

江苏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1.(0分)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

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解析: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0分)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关于叩诊说法正确的是()A.积水越多,音调越高B.积水越少,音调越高C.积水越多,响度越大D.积水越少,响度越大解析:B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敲击患者腹部,则不易振动,振动频率会变低,音调较低;相反,如果没有积水或积水很少,就容易振动,振动频率会变高,音调较高。

据此可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故选B。

3.(0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同学们在家收看“空中授课”时,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音调C.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D.授课老师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解析:AA.不同的人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不同老师教学时说话声音音色不同,故A正确;B.增大音量提高了声音响度,故B错误;C.关上窗户可以减弱噪声,但不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D.授课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A。

4.(0分)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解析: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精选】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声现象实验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解析】(1)通过比较表格中的1和3(或者2和4)可知,,当铝棒长度都为0.71m时,横截面积不同,频率为3500hHz和3530Hz,由于这两个频率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以内),故频率是相同的,故结论为: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无关的;(2)由图象可知,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是一条直线,即成正比,故发生频率f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反比; (3)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铝棒振动,引起水的振动,故可以看到水花四溅;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铝棒的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初二上册物理声的利用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D.用超声波来清洁牙齿2.以下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A.声呐探测鱼群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3.以下事例中,可以说明声能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美国科技人员用噪声干燥食品,结果发现其吸水能力为传统干燥方式的4至10倍4.以下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超声波能用来切割物品B.超声波能反射C.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使牙齿自动清洁 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把污垢敲下5.〔2019•潍坊〕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与信息.以下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检测锅炉有无裂纹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6.以下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7.以下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A.声呐探测鱼群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8.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9.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凸凹不平的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10.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超声波可以利用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C.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二】填空题11.声音是以________的方式传播,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12.声音既可以传递________,又可以传递________。

如下图,何强在鼓的一侧点燃一支蜡烛,然后在另一侧用力敲鼓,在听到很响的鼓声同时还将会看到________,这说明了________。

1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 ____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____.14.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这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的性质.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_______的性质来诊病的.15.听到雷声就知道可能要下雨,这说明了声音传递________;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 ___不同来判断的.【三】实验探究题16.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下图: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

完成表中的内容。

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你的做法是________【四】解答题17.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雪山时不许高喊,只能借助手势互通信息,你知道这里面的物理学道理吗?【五】综合题18.请你在以下问题中填上通过声音获取了什么信息:〔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________;〔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________;〔3〕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的________;〔4〕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________;〔5〕蝙蝠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________;〔6〕现在,利用超声波检查〔平时所说的做〝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解析】【解答】解:A、用手轻敲西瓜判断西瓜熟的程度,是利用声音传递的信息,符合题意;B、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加湿器湿润室内空气,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清洁牙齿,利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应选A、【分析】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等;二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等.【解析】【解答】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应选B、【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析】【解答】解:根据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传递能量可知,题中四个选项中,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减弱噪声;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声音的能量将结石击碎,是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的D、美国科技人员用噪声干燥食品,结果发现其吸水能力为传统干燥方式的4至10倍,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应选A、【分析】声音的应用有两个方面,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等;利用声音来传递能量,如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等.【解析】【解答】解:A、超声波能切割物品,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能够反射,声呐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清洁牙齿,不是传递去污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超声波能够引起液体的振动,把污垢除去,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C、【分析】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用超声波检查锅炉内有没有裂纹,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盲人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应选A、【分析】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洁牙,清洗眼镜等.【解析】【解答】解:A、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符合题意;D、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根据声音的特点,对各个例子分别进行分析.【解析】【解答】解: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B、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C、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超声波探伤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应选B、【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析】【解答】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应选D、【分析】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析】【分析】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这样可以吸收一部分声音,减弱了声音的反射,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听清楚台上发出的声音,故应选A。

【解析】【解答】解:A、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B、物体振动时没有传声介质,我们听不到声音,且只有振动在20Hz﹣201 90Hz之内的我们才能够听到,故B错误;C、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故D错误.应选A、【分析】〔1〕声音的利用:①利用声音传递信息;②利用声音传递能量;〔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人的听觉范围20Hz﹣20190Hz;〔3〕减弱噪声的方法:①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②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③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耳朵;〔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二】填空题【三】实验探究题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要做到每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解析】【解答】在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时,可拍动塑料膜,观察烛焰是否摆动,假设烛焰发生摆动,那么说明声音具有能量;要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要控制声音的频率不变、声源到烛焰的距离不变,轻拍和重拍塑料膜,观察烛焰摆动的幅度是否改变,假设发生改变,那么说明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有关:为保证每次实验声音的频率相同: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分析】声音具有能量,可以让与之接触或附近的物体振动.【四】解答题【解析】【解答】解:因为人在高声喊叫的时候,声音引起周围空气振动,空气的振动引起积雪层的振动后可能造成雪崩,所以声可以传递能量,高嘁可能由于声传递的能量造成雪崩,带来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分析】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五】综合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