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七章 力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课件人教版

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及实验题的形式出现.
-4-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点认知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 施力物体,且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接触的 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如磁力.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点认知 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 3.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 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4.力的单位是牛(N).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 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都表示出来的图形.
-10-
【解析】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其方向永远竖 直向下.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它的重力大小依然是2.7 N,方向竖直向 下,作用在排球的重心上.排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如图7-3所示. 【点拨】 力的示意图是用作图的方法把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 作用点)表示出来. 【答案】 如图7-3所示.
-8-
【变式训练1】 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 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B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9-
考点2 重力 【例2】 当二传手将重2.7 N的排球托起后,排球由于惯性在空中继 续向上运动,在图7-2中画出排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11-
【变式训练2】 下列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 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 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D )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ppt

形变包括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形变可以是很明显的,也可以是非常微小的。
运动状态改变
(a)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b)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 时发生改变。
思考: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到了力? 转化法:对不容易观察的事情,通过另外与之有关的容易观察的事物去研究,这种方法叫 转化法。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请学生说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观察总结共同特点
(a)投球手把静止的棒球投掷出去; (b)棒球被接球手接住; (c)接球手将棒球击出。 棒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静止 运动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 静止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
五、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例:用50N的拉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动箱子前进
F=50N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二、三题
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
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
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两个鸡蛋放在手中为1N 一个普通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二、力的作用效果
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竿子发生了形变
沙发发生了形变
竹子发生了形变
运动状态
球
运动方向
控制变量法
三、力的作用效果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踢足球时,用力越大,球就飞的越远
踢足球时,球总是沿着所受的力的方向飞去
中考冲刺人教版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课件 第七章 力

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即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总结词
牛顿第三定律是指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个定律说明了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作用力的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例如,当一个人推墙时,墙也会对人施加一个相同大小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在解释许多日常现象时非常有用,例如为什么我们能够行走在地面上,而不是飞离地球。
简单绘制
在绘制示意图时,应突出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如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突出主要因素
应在示意图上标注必要的信息,如力的名称、方向和作用点等。
标注必要信息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
定义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平衡条件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基本定律,它揭示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是指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具体公式为F=ma,其中F代表作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解释许多日常现象,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产生的加速度也越大;当物体的质量越大,其产生的加速度越小。牛顿第二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平衡状态
04
CHAPTER
力的计算
掌握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性质及计算方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
总结词
合力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其效果与一个单独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分力则是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单独的力。在计算合力与分力时,一般采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求解。合力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这些法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有用。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力复习课件(共48张PPT)

8.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 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 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
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 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越__大__。
• 8.重力的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_正__比,计算公式是 ___G_=__m__g__,重力的大小可以用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_直接测量出 来。
例 1 (2015·雅安)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三、作图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19.(2015·聊城)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 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20.如图所示,商场里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请画 出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 25 分) 21.(9 分)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将 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 线和刻度尺都在竖直方向上.在弹簧下端依次增加相同 规格钩码的个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C.0
D.500 N
14.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
化的是(C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汽车匀速转弯 C.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钟表来回摆动
15、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 力是 [ C ]
A.人对船的推力 B.浆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浆的推力
人教版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第七章力复习 最新课件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弹 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例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的工具( B )。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例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B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B.在太空运行的飞船中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运动状态改变:a.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b.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形__状___
或 使物体发生形变
。
• 力的三要素_大__小___、方_向_____、作__用__点_
• 力的特点: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相__互_____的;
②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受_力___物__体_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第七章 力复习课
一、关于力
弹力 力
重力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力的概念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_作___用__ 单位:_牛___顿__(N)
产生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__状态;
二、弹力
弹力 力
重力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 所产生的力。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 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 法。
二、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 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
弹 力
例 下列几种测量工具中,哪种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的工具( B )。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温度计
例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B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上 B.在太空运行的飞船中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运动状态改变:a.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b.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形__状___
或 使物体发生形变
。
• 力的三要素_大__小___、方_向_____、作__用__点_
• 力的特点: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相__互_____的;
②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受_力___物__体__,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第七章 力复习课
一、关于力
弹力 力
重力
力的定义 力的单位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力的概念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_作___用__ 单位:_牛___顿__(N)
产生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__状态;
二、弹力
弹力 力
重力
定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 所产生的力。
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 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 法。
二、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 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
弹 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七章力课件.pptx

C
难点4 弹力产生的条件
D
难点4 弹力产生的条件
难点5 关于物体的重心
G
G
G
难点5 关于物体的重心
知识要点 力
弹力
中考要求
实现指标
了 念 力解 , 的力 能 示的看意概懂图。能物作用正体用效确、是果分施相。析力互受 物 的力 体 ,, , 知区 理 道分 解 力受 力 的力 的 作
知 的 能 义 簧 量道 弹 说 。 测 力生 力 明 会 力 的活,其用计大中并意弹测小。知见会解掌“分道事正弹握调度弹例确簧实零值力中使测验”读产辨用力仪、数生 认 弹 计 器 看 。的 弹 簧 的 使 量条 力 测 工 用 程件 。 力 作 前 ,, 计 原 需 会在 , 理 要 根常 理 , 据
牛顿
牛
N
1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一、力
量程
分度值
测量前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上
一、力
一、力
大小 方向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作用点
二、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
恢复原状态
形状
接触 形变
拉力
支持力
形变程度 温度
三、重力
地球的吸引
竖直向下
正比
G=mg 作用点
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
1kg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1
6
1.63 1.63N/kg
知识要点
中考要求
实现指标
重力
理解重力的概念,
知道重力与质量的
知道生活中的重力, 并能说明其意义。
关系,会计算重力, 掌握计算题的正确 书写格式,会正确
表述引力常数g的意
义。
1
力
2
难点4 弹力产生的条件
D
难点4 弹力产生的条件
难点5 关于物体的重心
G
G
G
难点5 关于物体的重心
知识要点 力
弹力
中考要求
实现指标
了 念 力解 , 的力 能 示的看意概懂图。能物作用正体用效确、是果分施相。析力互受 物 的力 体 ,, , 知区 理 道分 解 力受 力 的力 的 作
知 的 能 义 簧 量道 弹 说 。 测 力生 力 明 会 力 的活,其用计大中并意弹测小。知见会解掌“分道事正弹握调度弹例确簧实零值力中使测验”读产辨用力仪、数生 认 弹 计 器 看 。的 弹 簧 的 使 量条 力 测 工 用 程件 。 力 作 前 ,, 计 原 需 会在 , 理 要 根常 理 , 据
牛顿
牛
N
1
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一、力
量程
分度值
测量前把指针调节到零刻度上
一、力
一、力
大小 方向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作用点
二、弹力
发生弹性形变
恢复原状态
形状
接触 形变
拉力
支持力
形变程度 温度
三、重力
地球的吸引
竖直向下
正比
G=mg 作用点
பைடு நூலகம்可以
1kg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1
6
1.63 1.63N/kg
知识要点
中考要求
实现指标
重力
理解重力的概念,
知道重力与质量的
知道生活中的重力, 并能说明其意义。
关系,会计算重力, 掌握计算题的正确 书写格式,会正确
表述引力常数g的意
义。
1
力
2
中考物理人教版基础过关复习课件:第七章 力

_运__动__状__态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相__互__的__.
(人教八下 P6图7.2-1)
命题点:弹力、能量转化
2.撑杆跳高运动员跳起时将杆压 弯,杆发生形变,产生__弹__力__, 同时运动员将助跑时的动能转化 为撑杆的__弹__性__势能和自身的重 力势能.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
画指定力的示意图
考点 2 弹力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 大小.
1. 弹力 (1)弹性: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⑱ __恢__复_到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做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⑲_发__生__弹__性__形__变_____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⑳__相__反____,在弹性限度 范围内,21 __形__变__量__越大,弹力越大.
(3)常见的弹力:支持力、压力、拉力. (4)常见测力计:22_弹__簧__测__力__计___、握力计、弹簧秤、托 盘秤.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图示
实验视频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原理 作用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23 _正__比___
测量力的大小(主 要测重力、拉力)
使用前
看清它的 24__量__程____和25 __分__度__值__
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 26 __零__刻__度__线____上(如果不在应调零)
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测量时 使
a.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拉力方向平行,避
免弹簧与外壳发生摩擦b.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
力不允许超过它的 27 _量__程____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市2017.11CD)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⑮_相__互___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 都是大小⑯_相__等___,方向⑰_相__反_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2)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举例:我们提水桶时,会感到手也受到水桶向下的拉力. 可见,不但手对水桶施加了力,水桶对手也施加了力.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课件

力的合成与分解
总结词
描述如何将一个力分解为几个分力或将几个 力合成一个力的方法
详细描述
力的合成是通过将几个力等效为一个合力来 描述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 分解为几个分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力 的作用方式。力的合成与分解是解决力学问 题的重要方法。
05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生活中的力
生活中的力无处不在,它们影响着我 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02
重力与重心
重力的概念与性质
01
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02
重力的性质
重力是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且在不同纬度或 高度,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
重力的计算与测量
重力的计算
利用重力公式$G = mg$,其中$G$为重力, $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的测量
通过使用重力测量仪或弹簧秤等工具测量重力。
当物体受到两个或多个力作用时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则这些力相互平衡。
滑轮组:滑轮组受到的拉力在各 段绳子上相互平衡,使物体匀速 上升或下降。
THANKS
感谢观看
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总结词
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VS
详细描述
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 ,其大小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力相等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相反。滑动摩 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其 大小与正压力和动摩擦因数有关,方向与 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平衡力的概念与条件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课件
目录
• 力与运动的关系 • 重力与重心 • 摩擦力与平衡力 • 力与运动的关系探究 • 力的应用与实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力
考纲内容 考情分析 考点梳理 剖析重点实验 重难点突破 课堂精炼
考纲内容
考点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单位 和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考点2 知道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产生的条件. 考点3 知道重力的概念以及重力的三要素.
考情分析
近几年广东省中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集 中在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弹 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考查 内容一般难度不大,要求不高.因此,复习时以掌 握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概念为主.题型多为选择题 、填空题、作图题、综合能力题.
(1)重力的大小:G = mg ,其中g= 9.8 N/kg ,
它表示 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
(2)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其应
用有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等. (3)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 重心 上.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处.如球的重心在 球心 .重
.
B.使用方法:“看”: 量程 、 分度值 、指
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即要使指针指
在 零刻度线 上;“读”:读数=挂钩受到的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
的 量程
.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
地球附近
的物体
,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
2.重力的三要素:
2.如图6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 在横纵坐标上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可以 用来描述( B ) A.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通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2014•宁波)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 因” 时,老师做了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 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 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 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点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 大小的改变或者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物体由静止 变为运动,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速度增大,速 度减小,还有物体做曲线运动即物体的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以上均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变式拓展1
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的是( D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课堂精炼
1.(2015•南京)如图5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 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 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 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 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2)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力改 变了物体的形状;(3)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 ,这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4)一阵风把地面 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灰尘由静止到运动,这 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在这四种现象中:① 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 变了物体的形状;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 动 速度 是否改变或物体的运动
方向 位是 牛顿 ,
简称 牛
,用 N
表示.力的感性认
识: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
N.
5.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称为力的三要素. 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 带箭头
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剖析重点实验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例1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
和 弹簧测力计 .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
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
9.8
N/kg.
一、力
考点梳理
1.力的概念:力是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相
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大小
相等
,
方向
相反,作用在 两个 物体上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
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二、 对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 例2 (1)一苹果的重力为5 N,请作出图1中它所 受重力的示意图.
(2)(2015•咸宁)如图2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 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做出木块受到的 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方向和力的示意图的作 图方法.不管物体处于何种位置(地球附近)、何种 状态,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作力的示意 图还要找准力的作用点,并标示力的大小.(2)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向上.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重难点突破
一、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例1 (2015•雅安)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 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 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皮球, 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 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的是( B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
竖直向下是指无论物体与支持面的关系如何变化 ,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水平面垂直.
变式拓展2
(1)(2013•广东)如图3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 面上,请画出该木块所受重力以及木块对斜面压 力的示意图. (2)(2014•广东)如图4所示是静止在水平桌面 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的线段表
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
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物
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
等,实质都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长
考纲内容 考情分析 考点梳理 剖析重点实验 重难点突破 课堂精炼
考纲内容
考点1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单位 和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考点2 知道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产生的条件. 考点3 知道重力的概念以及重力的三要素.
考情分析
近几年广东省中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集 中在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弹 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考查 内容一般难度不大,要求不高.因此,复习时以掌 握基础知识、正确理解概念为主.题型多为选择题 、填空题、作图题、综合能力题.
(1)重力的大小:G = mg ,其中g= 9.8 N/kg ,
它表示 质量为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N .
(2)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 其应
用有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等. (3)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 重心 上.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几何中心 处.如球的重心在 球心 .重
.
B.使用方法:“看”: 量程 、 分度值 、指
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即要使指针指
在 零刻度线 上;“读”:读数=挂钩受到的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
的 量程
.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
地球附近
的物体
,由于 地球的吸引 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
2.重力的三要素:
2.如图6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像,这种图像如果 在横纵坐标上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不可以 用来描述( B ) A.弹簧的伸长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 B.通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3.(2014•宁波)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 因” 时,老师做了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 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 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 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D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点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 大小的改变或者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物体由静止 变为运动,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速度增大,速 度减小,还有物体做曲线运动即物体的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以上均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变式拓展1
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的是( D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课堂精炼
1.(2015•南京)如图5是足球运动员踢足球时的 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球被脚踢出去,说明只有球才受到力的作用 B.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 变 D.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 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1)撞击在篮板上的篮球被弹回,篮球的运动方 向发生了变化,这是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2)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这是力改 变了物体的形状;(3)用力握皮球,皮球变瘪了 ,这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4)一阵风把地面 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灰尘由静止到运动,这 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在这四种现象中:① ④物体是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②③是力改 变了物体的形状;
.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 动 速度 是否改变或物体的运动
方向 位是 牛顿 ,
简称 牛
,用 N
表示.力的感性认
识: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
N.
5.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 、 方向 和
作用点 ,称为力的三要素. 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 带箭头
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剖析重点实验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例1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 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天平
和 弹簧测力计 .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物体所受重力G
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
9.8
N/kg.
一、力
考点梳理
1.力的概念:力是 物体对物体 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相
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大小
相等
,
方向
相反,作用在 两个 物体上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
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二、 对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理解 例2 (1)一苹果的重力为5 N,请作出图1中它所 受重力的示意图.
(2)(2015•咸宁)如图2所示,一木块正沿着固 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请做出木块受到的 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重力的方向和力的示意图的作 图方法.不管物体处于何种位置(地球附近)、何种 状态,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作力的示意 图还要找准力的作用点,并标示力的大小.(2) 支持力垂直接触面向上.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
重难点突破
一、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例1 (2015•雅安)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 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 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皮球, 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 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的是( B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点拨】
竖直向下是指无论物体与支持面的关系如何变化 ,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水平面垂直.
变式拓展2
(1)(2013•广东)如图3所示,一木块静止在斜 面上,请画出该木块所受重力以及木块对斜面压 力的示意图. (2)(2014•广东)如图4所示是静止在水平桌面 上的篮球,请作出这个篮球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的线段表
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
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物
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
等,实质都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 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