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农畜产品供应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探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生产过程中的有害添加物问题为了增加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农户经常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一些有害物质。
在生产过程中,许多人会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来促进动物的生长。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会对动物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二)生产场地卫生问题许多农户没有对动物场地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导致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当动物的健康出现问题时,人们往往会在肉类中发现有害细菌和病毒。
(三)兽药的滥用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兽药被广泛地应用于动物的日常饲喂中。
但是,兽药的滥用会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许多兽药的使用导致了动物抗药性的增加,这意味着当动物受到感染时,药物可能无法对其产生治疗作用。
(四)营养成分不平衡问题许多家禽和动物的饲喂中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这会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长期影响。
这些动物吃到正确的营养成分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更加健康和有益。
(五)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添加某些化学物质来保持食品新鲜,增加口感。
这些化学物质在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后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影响。
(一)强化监管。
企业要加大实地检查力度,严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有害物质。
对于存在违规行为的企业,要严格的处罚,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营养饲喂。
在动物的饲喂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量,以确保动物能够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
同时,对于动物来说,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强化食品加工过程的安全防范。
加工企业要加大工厂的卫生和清洁力度,严密细致的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食品的健康安全。
同时,也要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药物残留、食品的加工卫生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主要简述了当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初步分析动物性食品安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如何保障我国动物食品安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食品安全;对策动物性食品又称动物源性食品,是指动物肉、蛋和奶等可食性组织及其加工的产品。
动物性食品安全是指在人类食用的动物性产品中,不应该有或不存在潜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人们在食用了这样的产品之后,不应该有导致疾病或潜在疾病的危险,不应该有危害后代健康的隐患。
由于动物性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1。
1动物食品产量大安全性差尽管我国的畜禽产品生产数量和增长速度已连续十几年保持世界第一,且市场潜力、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优势,但是食品安全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从生产环节看,分散饲养目前仍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而养殖业发达的国家十年前就已淘汰了这种家庭式的养殖方式;从加工环节看,大多数加工企业的设备、工艺和管理水平十分落后,私屠乱宰的现象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而一些大中型现代化肉联厂的生产能力又处于闲置状态;从营销方式看,我国的动物食品绝大多数是通过农贸市场进行,而发达国家肉类流动全部采用先进的超市零售方式经营.1.2动物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近年来国际上动物食品安全事故接连发生,如比利时的“二噁英毒鸡”事件,起始于英国并扩散到其他国家的“疯牛病"、“口蹄疫",使这些国家的食品工业和畜牧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与国外相比,我国动物食品的安全问题更为严重,如浙江“瘦肉精"中毒事件;农兽药、重金属、抗生素和激素对动物食品的安全及环境污染带来了潜在危害;含三聚氰胺婴儿奶粉使更多的婴儿形成尿路结石,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对我国的奶牛业造成了难性的影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大全五篇)

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大全五篇)第一篇: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中国范围内相继发生的禽流感、口蹄疫、药物残留等,直接影响着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直接威胁,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更是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面我将从政府,养殖者与消费者角度,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并解决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
一,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对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并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切实加强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1,明确管理机构,完善兽药管理体制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兽药安全管理涉及的部门有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还有各级地方政府等。
农业部作为国家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动物饲养阶段的防疫检疫和兽药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按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的原则,动物饲养和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在官方兽医体系的监控之下。
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应该由农业部具体负责,改变目前的多元化管理、多部门分割执法的模式。
由一个部门负责,责权明确,加大打击力度,以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是技术执法体系,为此,健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督检验体系势在必行,争取做到省市级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县级有畜禽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
设置专门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检测体系与检验方法等,做到能够满足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要,并要求大型生产企业逐步完善检验设备与技术,提高检测手段。
通过对畜禽产品生产者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促进我国畜禽产品安全水平的提高。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实行食品召回制度。
我国从几年前开始对动物源性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进口的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要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
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张 子楼 一 河北 省 迁安市 畜牧水 产技术 服务 中 心 0 0 一 0
随 着 我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饭 店 的数 量 也 逐 年 增 加 .
饭 店 每 天产 生 的泔 水 等垃 圾 也很 多 。 有 些 人 就 盯 上 了这 些 垃 圾 ,用 这 些 垃
目前 .对 人 体 影 响 较 大 的 兽 药 主
监 督 管 理 ,认 真 落 实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农 产 品 质 量 安 全 法 》 《 料 及 饲 料 、 饲
要 有 :抗 生 素 类 、合 成 抗 菌 素 类 、激 素 类 、杀 虫 剂 类 等 , 其 中任 何 一 种 药
养 场 的 常 发 病 。 动 物 疫 病 严 重 影 响 了 人 民群 众 的 动 物 性 食 品 安 全 。
关 于动物性食 品安全的问 题与对策
料 添 加 剂是 关键
近几 年 来 ,随 着 畜牧 业 规 模 化 、
14 滥 喂 危 害 了 动 物 性 食 品 安 全 .
商 业 化 的 发 展 , 饲 料 及 饲 料 添 加 剂 在
及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 整 顿 和 规 范 饲 料 及 饲 料 添 加 剂 、兽 药 的 生 产 、销 售 和 使
用 等 行 为 ,从 源 头 上 保 障 动 物 性 食 品
安 全。
生 猪 养 殖 过 程 中 .盲 目的追 求 瘦 肉 率 ,
将 “ 酸 克 仑 特 罗 ” ( 用 于 支 气 管 盐 曾 哮喘 .因其对 心脏 的副作 用 大 ,现 已
且 过 量 使 用 会 引 起 中 毒 。 严 重 影 响 动 物 产 品 的 食 用 安 全 。 由 于 饲 料 工 业 蛋
浅谈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山东畜牧兽医2011年第32卷54浅谈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赵文丽李振英(云南省维西县农牧局兽医站 674600)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1)10-0054-02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氢胺”等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笔者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执法二十多年,从工作中总结出目前动物牲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动物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属动物、犬、兔、禽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
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违禁药物的添加使用、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动物疫病等方面,其安全隐患来自动物的饲料,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即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
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要从动物的饲养、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即从畜禽的养殖、动物产品加工和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1 存在的问题1.1 禁用药物的添加使用 (1)畜禽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或在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
如盐酸克伦特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
(2)添加使用重金属。
如为使猪毛发红在饲料中加含砷物质,为促进生长添加高铜等。
1.2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 (1)各种抗生素的滥用。
在对病畜禽的诊治中抗生素的交叉使用和混合使用,特别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撒网式”、“大处方”式的治疗。
(2)抗生素使用后未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
病畜禽治疗后没到休药期便屠宰上市,特别是农户在动物治疗后不见效果,久治不愈或在即将死亡时被匆匆忙忙卖掉并屠宰上市。
1.3 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1)玉米、谷物、豆类等农作物种植时的农药残留。
(2)饲料发霉和饲料中禁用药物的添加等。
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浅谈动物性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标准版)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食品贸易的日益扩大,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以其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建立一个从动物饲养、安全生产、疫病早期监测、群体疫病早期预警到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集成系统和体系,实现动物疫病早期监测和食品安全追溯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动物养殖到消费环节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动物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
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法规,是保证动物性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迅速增加,畜产品在食品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人们关注的重点由数量转向了营养和健康方面,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倍受社会的广泛关注。
现代畜牧业在提供极其丰富动物性食品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敏感的问题,在片面追求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行为下,动物食品安全难以保障,动物源性食品风味不佳、品质堪忧。
2003年金华毒火腿案、安徽省阜阳劣质奶粉案、2006年河北省安新县的“红心鸭蛋”案、2006年上海瘦肉精中毒案、2007年河北新乐市加工“病死猪肉”案、严重的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给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244的行政处罚缺乏威慑力,致使制假售假者的嚣张气焰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人不能得到应有处罚,最终导致兽药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产品质量失控.3提高兽药产品质量的应对措施 3.1加强监管,净化市场,规范使用 3.1.1加强兽药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C.MP企业规范生产行为,加强兽药产品质量关键环节的控制,对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特别是重点监控企业产品.应依法纳入重点监督,同时严厉打击恶意造假的企业.3.1.2把兽药经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依法整顿和规范兽药市场秩序, 加强有关兽药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 提高兽药经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3.1.3加大兽药使用环节监管力度, 督促畜禽饲养场(养殖业小区)规模养殖户依法建立养殖档案,做好用药记录,并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指导养殖业户合理用药.3.2兽药生产企业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加强|I}药新产品的研发3.2.1加强对兽药生产,科技等方面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组建企业稳定的高素质的管法守法的生产,质检,销售队伍.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3.2.2加强市场调研.加大对兽药新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优质高效新型兽药.多年来,养殖业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兽药等.致使畜禽机体产生了抗药性,同时动物产品中存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药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企业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关键的环节,不断开发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物逐步被市场认可.中草药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除了新型中草药制剂,半合成抗生素是目前国内外兽药开发的一一个主流.它具有性质更稳定,作用更强,毒性更低,研发投入少,不易被仿制的优点.另外,动物专用抗菌药,微生态生物兽药等也是具有开发价值的兽用药物.此外.要注意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毛世杰t曾刚元z(1重庆市荣昌县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荣昌402460;2荣昌县吴家镇畜牧兽医站)中图分类号:$815.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14(2009)08-0058-03 摘要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瘦肉精","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作者多年来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从中梳理出目前动物食品卫生安全仍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词动物食品卫生问题办法动物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属动物,犬,兔,禽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禁用药物的添加使用:二是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等的残留;三是动物疫病等方面.因此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要从动物的饲养,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即实施从畜禽的养殖,动物产品加工和到餐桌的全程监管.1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1.1禁用药物的添加使用11.1畜禽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或在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如鱼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蛋禽饲料中添加"苏丹红",奶畜饲料中收稿日期:2009—05—1l添加"三聚氰胺"等.1.1.2添加使用重金属.如为使猪毛色发红在饲料中加含砷物质.为促进生长添加高铜等.1.1.3使用痢特灵,氯霉素等国家禁用的化合物.1.2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1_2.1抗生素剂量的超大剂量使用和滥用.在对病畜禽的诊治中抗生素的交叉使用和混合使用.特别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撒网式","大处方" 式治疗引起的药物残留,致病微生物的耐药和病毒细菌发生变异. 1_2_2抗生素使用后未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病畜禽治疗后没到休药期便屠宰上市,特别是农户在动物治疗后不见效果或久治不愈.在即将死亡时被及时卖掉并被屠宰上市. 1.3饲料中的有害物质1.3.1玉米,谷物,豆类等农作物种时间,根据养殖环节的特性,大力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技术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自身产品尚需改进的环节,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新产品提供研发方向和突破口. 3,3强化兽药管理执法监督3.3.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兽药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兽药管理条例》等兽药专业法律法规.确保在兽药行政执法中,充分体现行政合法性原则.另-方面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 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让兽药行政执法人员和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者都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既有利于兽药蠲题与对策.59植时的农药残留.1.3_2饲料中因储藏不善引起发霉出现的霉菌毒素.1.3.3饲料加工工艺不当引起饲料发生化学反应所产有毒物质而残留. 1.4动物疫病和寄生虫1.4.1动物疫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患病动物的奶和蛋等.如患沙门氏菌的鸡产的蛋中有沙门氏菌,食用有沙门氏菌的皮蛋会感染致病.奶牛中的人畜共患病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病,患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病的奶牛的牛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1.4.2中毒死亡的畜体因养殖户意识淡薄食用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4.3因未经检疫或未检疫出的动物产品含有寄生虫的动物产品,包括肉,内脏等.如猪的旋毛虫,细颈囊尾蚴等.另外,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等的动物产品.由于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是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较弱的一个环节,这些场地便成为病害动物产品的集中消化地.2原因分析2.1受利益驱使.在饲料中或在动物饲养中添加违禁药物.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违法屠宰,销售病害畜禽及畜禽产品.2_2畜禽养殖者思想意识问题 2_2_1不接受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 不配合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造成动物疫病安全隐患.2_2_2乱扔乱抛病死畜禽尸体或违法出售病死动物.2.2.3养殖场(户)不严格实行消毒制度,病死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制度等.2.3相关部门监管不力2.3.1畜禽饲养环节相关部门因监管不力造成禁用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滥用,乱用,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 最终造成药物的残留.2.3_2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与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实现无疫或出现疫病后没有的及时得到有效控制.2.3.3畜禽启运,销售,屠宰前的产地检疫环节未能严格把关.2.3.4畜禽运输环节的检疫.特别是县外弓f种的申报,审批和隔离观察制度未能很好地坚持落实.2.3.5动物宰前宰后检疫和市场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管出现疏漏,让未经检疫的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市场. 2.3.6农作物种植时对农药的使用监管不到位.2.4饲养方式落后多数畜禽养殖场饲养条件,饲养方式落后,不利疾病,疫病的防治,畜禽排泄物又造成环境污染.2.5畜禽散养户是疫病防控的难点部分畜禽散养户的思想意识不高,饲养方式,方法落后;动物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较差,随意处置病死动物:个别农户接受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意识淡薄:难以保证防疫密度与质量.3解决方,-Z-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加强法律法规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推行科学种植,科学饲养,规模饲养,重点加强畜禽饲养,运输, 销售,屠宰及畜禽产品的贮藏,加工, 销售环节以及餐馆,食堂,冻库等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饲料,饮水,动物疫病, 疫情的监测力度.3.1完善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法管人,以制束人.3.2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病害动物产品识别,出现动物产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等,让全社会人人共同遵守,共同参与,共同监督.3.3加强饲养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管理,要求其严格建立出入栏申报登记制度,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制度等. 3.4加强实验室监测力度.对饲喂的饲料,饮水和牛奶进行抽检检测,检查是否添加禁用药物: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对动物进行抽血测抗,检查抗体滴度是否达到要求.3.5推行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饲养技术.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饲养有利于技术推广,有利于疫病防控,有利于饲养管理,有利于污染控制等.如目前正推行的生猪发酵床零排放饲养技术.既有利于饲养管理又有效解决了养猪场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3.6推行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农产品.加大对农作物种植中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农药残留的检测.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监督执法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3.2强化兽药执法监督,健全兽药执法监督体制:(1)完善兽药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制度.健全案卷评查制度.建立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的案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 证据材料,执法文书应当立卷归档; (2)实行兽药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划分兽药行政执法机关的职权,把执法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兽药执法人员; 将执法任务,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具体化.使依法行政经常化,规范化;切实做到执法主体到位,目标措施到位, 保证措施到位,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3.4创建网络信息化兽药行政执法管理模式兽药行政执法管理要推行由传统模式向网络信息化模式的转变,以节省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兽药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养殖业健康发展. 为此应加快创建凉山州级兽药信息网,各主要兽药产品研制,生产,进出口,经营,使用,检验以及监督管理单位的相关信息都及时录入信息网,从而保证在购销,使用和监管兽药的过程中各单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产品信息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60.茂题与对策L|vESTOCKANDPoUHRylNDUsTRY"N0.2443.7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特别是加强散养户动物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3.8严格执行检疫申报制度.特别是县外引种和引进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时的检疫申报.严把产地检疫关,实施真正到场到点的产地检疫.加强运输环节的检疫.3.9严把生猪的宰前宰后检疫.严禁屠宰病害动物,严禁不合格动物产品出屠宰场.3.1O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冻库的监管力度.3.11加强对餐馆,食堂,卤制品店等动物性产品的监督检查处罚力度,实施动物产品检疫证明的索证制度,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与卫生部门联合加强对餐馆,食堂,冻库以及卤制品店,腊制品店的索证制度的检查以及动物产品的监督检查.3.12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屠宰,经营,运输病害动物和经营,运输,加工, 销售病害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并加强对反面典型的宣传以达到警示作用.笔者认为要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动物产品,努力为重庆国家现代畜牧示范区"荣昌核心区"的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参考文献[1】鲍杰,远立国,侯晓林.浅析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03):03, 04【2J孔羽.动物食品安全亟待改进.四川农业科技,2oO(12):04[3]彭.义,胡新闻,杨龙骐.严格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5(03):8 f4】龚争,张训海,王旋.动物福利对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的影响.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06):18,】9[5]陆昌华,王立方.白红武.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与公共卫生.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2008[6】王华,王君玮,吕艳.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公共卫生.动物医学进展,2009(02):29浅谈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杨定康李有智吴建平(1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政府农牧综合站,康定姑咱626001; 2四川省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姑咱试验场)中图分类号:$8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14(2009)08—0060-04 摘要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动物疫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彤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究其原因,作者从饲养管理, 防疫意识,检疫检验,防疫监督,防疫条件,诊断治疗,防疫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农村养殖的特点从科学饲养,严格防疫,统一管理,确立方针,诊断治疗, 依法检疫等方面探讨了具有综合性的防制对策.关键词农村养殖疫病原因防治农村养殖的特点:以户为单位,养殖模式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畜群结构多元化,养殖条件相对滞后,饲养管理不科学,科学养畜的意识不强,很多地方仍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畜禽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牲畜混养,防疫不到位.在科学养殖的今天,农村养殖从某种程度上说已成为给规模养殖场"养病"的场所,成为疫源地.因此农村养殖成为疫病的主发区,损失巨大.受到各级政府及业内人事的广泛关注.1疫病多发的原因1.1饲养管理不科学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殖畜禽的习惯,数量较小(户平I一10头),以获取大量的有机肥和肉类自食为主要目的. 生产商品畜禽意识淡薄,猪,牛(羊), 犬,猫,禽等各种畜禽(或同一畜种不同Et龄混养)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到以栋(栏)为单位全进全出,饲养管理粗放.1_2防疫意识不高农村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对养殖业的风险认识明显不足,重饲养轻管理.重治疗轻防疫,重免疫轻消毒.缺乏动物防疫意识,缺乏防疫效果监测意识.缺乏引种隔离检疫意识.报着碰运气的态度养殖.1.3防疫条件不合格1.3.1选址,布局,建筑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目前农村大多利用房前层后的场地用砖(石头)砌成简易圈舍 (认为只要畜禽跑不出来就行),圈舍与人居住的房子相距很近.甚至有的地方还有人,畜禽混居的现象(即:人住楼上畜禽圈舍在楼下).无净道,污道分开概念.许多养殖户相距太近,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圈舍低矮,舍内通风不良,光线不足,饮水不沽,湿度过大,密度过大等问题比较突出,畜禽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1.3.2动物防疫设施不全:农户缺乏隔离舍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设施.将病死动物尸体随意丢弃而被犬科动物或鼠类叼食.有的农户甚至是自己吃掉或卖到饭店,从而传播疫情. 缺乏无害化处理意识.人员相互串圈舍,由此给疫病传播提供了条件. 1.3.3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统一的防疫制度:在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防疫主要依靠村级防疫员,饲料厂或药店技术服务人员的建议完成.基层防疫人员政治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存在着虚报免疫密度,免疫进度的现象;防大疫的意识不够等.致使免疫后发生疫病的事件时有发生. .没有统一的公共制度制约.1.4防疫物质的选用,保存,运输不符合要求畜四怍男,,推赫牧一康畜一?定事,杨从触lJ简者师,收作技。
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244的行政处罚缺乏威慑力,致使制假售假者的嚣张气焰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从事违法活动的行为人不能得到应有处罚,最终导致兽药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产品质量失控.3提高兽药产品质量的应对措施 3.1加强监管,净化市场,规范使用 3.1.1加强兽药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C.MP企业规范生产行为,加强兽药产品质量关键环节的控制,对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特别是重点监控企业产品.应依法纳入重点监督,同时严厉打击恶意造假的企业.3.1.2把兽药经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依法整顿和规范兽药市场秩序, 加强有关兽药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 提高兽药经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3.1.3加大兽药使用环节监管力度, 督促畜禽饲养场(养殖业小区)规模养殖户依法建立养殖档案,做好用药记录,并大力宣传科学养殖,指导养殖业户合理用药.3.2兽药生产企业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加强|I}药新产品的研发3.2.1加强对兽药生产,科技等方面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组建企业稳定的高素质的管法守法的生产,质检,销售队伍.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3.2.2加强市场调研.加大对兽药新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优质高效新型兽药.多年来,养殖业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兽药等.致使畜禽机体产生了抗药性,同时动物产品中存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药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企业应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关键的环节,不断开发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物逐步被市场认可.中草药正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除了新型中草药制剂,半合成抗生素是目前国内外兽药开发的一一个主流.它具有性质更稳定,作用更强,毒性更低,研发投入少,不易被仿制的优点.另外,动物专用抗菌药,微生态生物兽药等也是具有开发价值的兽用药物.此外.要注意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浅谈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毛世杰t曾刚元z(1重庆市荣昌县双河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荣昌402460;2荣昌县吴家镇畜牧兽医站)中图分类号:$815.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14(2009)08-0058-03 摘要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瘦肉精","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作者多年来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执法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从中梳理出目前动物食品卫生安全仍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关键词动物食品卫生问题办法动物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属动物,犬,兔,禽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禁用药物的添加使用:二是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等的残留;三是动物疫病等方面.因此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要从动物的饲养,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即实施从畜禽的养殖,动物产品加工和到餐桌的全程监管.1动物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1.1禁用药物的添加使用11.1畜禽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或在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如鱼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猪饲料中添加"瘦肉精".蛋禽饲料中添加"苏丹红",奶畜饲料中收稿日期:2009—05—1l添加"三聚氰胺"等.1.1.2添加使用重金属.如为使猪毛色发红在饲料中加含砷物质.为促进生长添加高铜等.1.1.3使用痢特灵,氯霉素等国家禁用的化合物.1.2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1_2.1抗生素剂量的超大剂量使用和滥用.在对病畜禽的诊治中抗生素的交叉使用和混合使用.特别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撒网式","大处方" 式治疗引起的药物残留,致病微生物的耐药和病毒细菌发生变异. 1_2_2抗生素使用后未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病畜禽治疗后没到休药期便屠宰上市,特别是农户在动物治疗后不见效果或久治不愈.在即将死亡时被及时卖掉并被屠宰上市. 1.3饲料中的有害物质1.3.1玉米,谷物,豆类等农作物种时间,根据养殖环节的特性,大力开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技术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在服务过程中发现自身产品尚需改进的环节,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新产品提供研发方向和突破口. 3,3强化兽药管理执法监督3.3.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兽药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兽药管理条例》等兽药专业法律法规.确保在兽药行政执法中,充分体现行政合法性原则.另-方面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 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要让兽药行政执法人员和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者都明白自己的权利义务,既有利于兽药蠲题与对策.59植时的农药残留.1.3_2饲料中因储藏不善引起发霉出现的霉菌毒素.1.3.3饲料加工工艺不当引起饲料发生化学反应所产有毒物质而残留. 1.4动物疫病和寄生虫1.4.1动物疫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患病动物的奶和蛋等.如患沙门氏菌的鸡产的蛋中有沙门氏菌,食用有沙门氏菌的皮蛋会感染致病.奶牛中的人畜共患病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病,患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病的奶牛的牛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1.4.2中毒死亡的畜体因养殖户意识淡薄食用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4.3因未经检疫或未检疫出的动物产品含有寄生虫的动物产品,包括肉,内脏等.如猪的旋毛虫,细颈囊尾蚴等.另外,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等的动物产品.由于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是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较弱的一个环节,这些场地便成为病害动物产品的集中消化地.2原因分析2.1受利益驱使.在饲料中或在动物饲养中添加违禁药物.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违法屠宰,销售病害畜禽及畜禽产品.2_2畜禽养殖者思想意识问题 2_2_1不接受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 不配合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造成动物疫病安全隐患.2_2_2乱扔乱抛病死畜禽尸体或违法出售病死动物.2.2.3养殖场(户)不严格实行消毒制度,病死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制度等.2.3相关部门监管不力2.3.1畜禽饲养环节相关部门因监管不力造成禁用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滥用,乱用,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 最终造成药物的残留.2.3_2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与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实现无疫或出现疫病后没有的及时得到有效控制.2.3.3畜禽启运,销售,屠宰前的产地检疫环节未能严格把关.2.3.4畜禽运输环节的检疫.特别是县外弓f种的申报,审批和隔离观察制度未能很好地坚持落实.2.3.5动物宰前宰后检疫和市场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管出现疏漏,让未经检疫的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市场. 2.3.6农作物种植时对农药的使用监管不到位.2.4饲养方式落后多数畜禽养殖场饲养条件,饲养方式落后,不利疾病,疫病的防治,畜禽排泄物又造成环境污染.2.5畜禽散养户是疫病防控的难点部分畜禽散养户的思想意识不高,饲养方式,方法落后;动物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较差,随意处置病死动物:个别农户接受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意识淡薄:难以保证防疫密度与质量.3解决方,-Z-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加强法律法规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推行科学种植,科学饲养,规模饲养,重点加强畜禽饲养,运输, 销售,屠宰及畜禽产品的贮藏,加工, 销售环节以及餐馆,食堂,冻库等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饲料,饮水,动物疫病, 疫情的监测力度.3.1完善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法管人,以制束人.3.2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病害动物产品识别,出现动物产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等,让全社会人人共同遵守,共同参与,共同监督.3.3加强饲养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管理,要求其严格建立出入栏申报登记制度,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制度等. 3.4加强实验室监测力度.对饲喂的饲料,饮水和牛奶进行抽检检测,检查是否添加禁用药物: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对动物进行抽血测抗,检查抗体滴度是否达到要求.3.5推行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饲养技术.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饲养有利于技术推广,有利于疫病防控,有利于饲养管理,有利于污染控制等.如目前正推行的生猪发酵床零排放饲养技术.既有利于饲养管理又有效解决了养猪场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3.6推行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农产品.加大对农作物种植中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农药残留的检测.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更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监督执法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3.2强化兽药执法监督,健全兽药执法监督体制:(1)完善兽药行政管理机关内部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复议,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制度.健全案卷评查制度.建立有关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执法的案卷.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有关监督检查记录, 证据材料,执法文书应当立卷归档; (2)实行兽药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划分兽药行政执法机关的职权,把执法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兽药执法人员; 将执法任务,执法标准和执法程序具体化.使依法行政经常化,规范化;切实做到执法主体到位,目标措施到位, 保证措施到位,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3.4创建网络信息化兽药行政执法管理模式兽药行政执法管理要推行由传统模式向网络信息化模式的转变,以节省执法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兽药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养殖业健康发展. 为此应加快创建凉山州级兽药信息网,各主要兽药产品研制,生产,进出口,经营,使用,检验以及监督管理单位的相关信息都及时录入信息网,从而保证在购销,使用和监管兽药的过程中各单位能及时掌握和了解产品信息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60.茂题与对策L|vESTOCKANDPoUHRylNDUsTRY"N0.2443.7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特别是加强散养户动物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3.8严格执行检疫申报制度.特别是县外引种和引进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时的检疫申报.严把产地检疫关,实施真正到场到点的产地检疫.加强运输环节的检疫.3.9严把生猪的宰前宰后检疫.严禁屠宰病害动物,严禁不合格动物产品出屠宰场.3.1O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冻库的监管力度.3.11加强对餐馆,食堂,卤制品店等动物性产品的监督检查处罚力度,实施动物产品检疫证明的索证制度,动物卫生监督部门与卫生部门联合加强对餐馆,食堂,冻库以及卤制品店,腊制品店的索证制度的检查以及动物产品的监督检查.3.12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屠宰,经营,运输病害动物和经营,运输,加工, 销售病害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并加强对反面典型的宣传以达到警示作用.笔者认为要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人们吃上安全放心的动物产品,努力为重庆国家现代畜牧示范区"荣昌核心区"的建设作出应有贡献.参考文献[1】鲍杰,远立国,侯晓林.浅析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03):03, 04【2J孔羽.动物食品安全亟待改进.四川农业科技,2oO(12):04[3]彭.义,胡新闻,杨龙骐.严格控制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2005(03):8 f4】龚争,张训海,王旋.动物福利对动物及动物源性食品卫生安全的影响.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06):18,】9[5]陆昌华,王立方.白红武.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与公共卫生.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2008[6】王华,王君玮,吕艳.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与公共卫生.动物医学进展,2009(02):29浅谈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杨定康李有智吴建平(1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政府农牧综合站,康定姑咱626001; 2四川省甘孜州畜牧业科学研究所姑咱试验场)中图分类号:$8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14(2009)08—0060-04 摘要农村养殖疫病多发,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动物疫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彤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究其原因,作者从饲养管理, 防疫意识,检疫检验,防疫监督,防疫条件,诊断治疗,防疫立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农村养殖的特点从科学饲养,严格防疫,统一管理,确立方针,诊断治疗, 依法检疫等方面探讨了具有综合性的防制对策.关键词农村养殖疫病原因防治农村养殖的特点:以户为单位,养殖模式为一家一户散养,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畜群结构多元化,养殖条件相对滞后,饲养管理不科学,科学养畜的意识不强,很多地方仍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畜禽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牲畜混养,防疫不到位.在科学养殖的今天,农村养殖从某种程度上说已成为给规模养殖场"养病"的场所,成为疫源地.因此农村养殖成为疫病的主发区,损失巨大.受到各级政府及业内人事的广泛关注.1疫病多发的原因1.1饲养管理不科学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养殖畜禽的习惯,数量较小(户平I一10头),以获取大量的有机肥和肉类自食为主要目的. 生产商品畜禽意识淡薄,猪,牛(羊), 犬,猫,禽等各种畜禽(或同一畜种不同Et龄混养)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到以栋(栏)为单位全进全出,饲养管理粗放.1_2防疫意识不高农村人口素质参差不齐,对养殖业的风险认识明显不足,重饲养轻管理.重治疗轻防疫,重免疫轻消毒.缺乏动物防疫意识,缺乏防疫效果监测意识.缺乏引种隔离检疫意识.报着碰运气的态度养殖.1.3防疫条件不合格1.3.1选址,布局,建筑不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目前农村大多利用房前层后的场地用砖(石头)砌成简易圈舍 (认为只要畜禽跑不出来就行),圈舍与人居住的房子相距很近.甚至有的地方还有人,畜禽混居的现象(即:人住楼上畜禽圈舍在楼下).无净道,污道分开概念.许多养殖户相距太近,不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圈舍低矮,舍内通风不良,光线不足,饮水不沽,湿度过大,密度过大等问题比较突出,畜禽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1.3.2动物防疫设施不全:农户缺乏隔离舍和无害化处理(深埋或焚烧)设施.将病死动物尸体随意丢弃而被犬科动物或鼠类叼食.有的农户甚至是自己吃掉或卖到饭店,从而传播疫情. 缺乏无害化处理意识.人员相互串圈舍,由此给疫病传播提供了条件. 1.3.3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统一的防疫制度:在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防疫主要依靠村级防疫员,饲料厂或药店技术服务人员的建议完成.基层防疫人员政治意识不强,业务水平不高,存在着虚报免疫密度,免疫进度的现象;防大疫的意识不够等.致使免疫后发生疫病的事件时有发生. .没有统一的公共制度制约.1.4防疫物质的选用,保存,运输不符合要求畜四怍男,,推赫牧一康畜一?定事,杨从触lJ简者师,收作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畜牧兽医2011年第32卷
54
浅谈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赵文丽李振英(云南省维西县农牧局兽医站 674600)
中图分类号:S859.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1)10-0054-02
近几年来相继出现“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氢胺”
等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社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高度关注,笔者从事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执法二十多年,从工作中总结出目前动物牲食品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动物性食品是指来源于猪、牛、羊、马属动物、犬、兔、禽及水产类动物的可供人食用的肉、乳、蛋及制品和副产品。
动物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违禁药物的添加使用、抗生素、农药和重金属的残留、动物疫病等方面,其安全隐患来自动物的饲料,动物的饲养、运输、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即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
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问题的解决要从动物的饲养、运输、加工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即从畜禽的养殖、动物产品加工和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1 存在的问题
1.1 禁用药物的添加使用 (1)畜禽在饲养过程中使用或在饲料中添加禁用药物。
如盐酸克伦特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
(2)添加使用重金属。
如为使猪毛发红在饲料中加含砷物质,为促进生长添加高铜等。
1.2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 (1)各种抗生素的滥用。
在对病畜禽的诊治中抗生素的交叉使用和混合使用,特别是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撒网式”、“大处方”式的治疗。
(2)抗生素使用后未严格实行休药期制度。
病畜禽治疗后没到休药期便屠宰上市,特别是农户在动物治疗后不见效果,久治不愈或在即将死亡时被匆匆忙忙卖掉并屠宰上市。
1.3 饲料中的有害物质 (1)玉米、谷物、豆类等农作物种植时的农药残留。
(2)饲料发霉和饲料中禁用药物的添加等。
1.4 动物疫病和寄生虫病(1)动物疫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人畜共患病,中毒死亡的畜体等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患病动物奶和蛋。
如:患沙门氏菌的鸡产的蛋中有沙门氏菌、食用有沙门氏菌的皮蛋会感染致病。
奶牛中的人畜共患病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病、患结核杆病、布氏杆菌病的奶牛的牛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动物寄生虫因未经检疫或未检疫出的原因含有寄生虫的动物产品,包括肉、内脏等。
如:猪的旋毛虫、细颈囊尾蚴等。
1.5 其它 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等的动物产品。
由于餐馆、食堂、冻库及卤制品、腊制品店是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中的一个相对较弱的环节,这些场地便成为病害动物产品的集中消化地。
2 原因分析
受利益驱使,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违法使用禁用药物,违法屠宰、销售病害畜禽及产品。
2.1 畜禽养殖者思想意识淡薄 (1)不接受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不配合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造成动物疫病的安全隐患。
(2)乱扔乱抛病死畜禽尸体或违法出售病死动物。
(3)养殖场户不严格实行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制度等。
2.2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1)畜禽饲养环节监管不力造成禁用药物的使用,抗生素的滥用、乱用、休药期的不执行等,最终成药物残留。
(2)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密度与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不能实现清净无疫或出现疫病后的及时有效防控。
(3)畜禽启运、销售、屠宰前的产地检疫环节未能严格把关。
(4)畜禽运输环节的检疫,特别是县外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申报,县外引种的申报、审批和隔离观察制度未能很好落实。
(5)动物宰前、宰后检疫和市场动物产品的检疫监管出现疏漏,让未经检疫的病害动物产品进入市场。
(6)农作物种植时对农药的使用监管不到位。
另外,饲养方式落后及畜禽散养户疫病防控难度大等,也是是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
3 方法措施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动物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推行科学饲养、科学种植青绿饲料,重点加强畜禽饲养、运输、销售、屠宰及畜禽产品的贮藏、加工、销售环节以及餐馆、食堂冻库等的监
2011年第10期(总第177期) 卫生检疫
55
鸡球虫病疫苗免疫的机理和效果分析
王 振 (山东省兖州市畜牧兽医站 272100)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1)10-0055-02
鸡球虫病一直困扰着养殖业,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寄生虫病。
几乎所有鸡场都存在本病。
近年来,理想的球虫疫苗免疫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就球虫病疫苗免疫的若干事宜进行探讨。
1 鸡球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情况
鸡球虫病是肉鸡的多发病。
主要发生于3个月以内的幼鸡,在15~45日龄内最容易感染,病鸡表现为全身衰弱和精神萎缩,经常发生下痢,排出含血液的粪便,甚至完全是血液,大多数病鸡在发病后6~10d 内死亡,雏鸡死亡率达50%以上,严重的可达到100%。
病愈鸡长期不得康复、生长发育及增重、产蛋受到严重影响。
病原隶属顶复门,真球虫目之艾美尔属原虫,其生活史分为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前两个阶段在鸡体内进行,后一阶段在鸡体外进行,其孢子化的卵囊可经口—粪途径传播感染。
依据这一特点,防治球虫病的思路集中在体内外抑杀虫体和增强宿主抵抗力上。
自然条件下,球虫卵囊可存活一年左右且卵囊对常规消毒药不敏感,给净化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即使鸡舍内的卵囊可以消除,又要面临新的问题,鸡群由于没有机会接触卵囊而成为敏感鸡,一旦有卵囊从外界传入,鸡群会因为没有免疫力而爆发严重的球虫病。
有些地方网上养鸡,减少了鸡与粪便接触的机会,也减少了鸡球虫病发生的机会,但是散在发生的亦屡见不鲜。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的鸡群对球虫是敏感的,一旦转为平养,球虫病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迄今各国控制鸡球虫病通用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法,即把球虫药当作一种饲料添加剂长期使用。
但是球虫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如氯苯胍.可爱丹.速丹等;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暴发球虫病,出现伤亡,继而引起增重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
为解决抗药性问题,国际上1~2年就要推出一种新药,研制新药的费用却很高。
另外药残问题,业已危害着人体健康。
许多国家都规定肉蛋鸡的禁用药或停药期,如氯苯胍、磺胺、痢特灵等。
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免制,而且实践表明这是
管,加强对饲料、饮水、动物疫病、疫情的监测。
(1)完善规范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法管人、以制束人。
(2)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病害动物产品的识别,让全社会人人共同遵守、共同参与、共同监督。
(3)加强饲养环节的监督管理。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户)的管理,要求其严格建立畜禽养殖档案,建立免疫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休药期制度。
(4)加强实验室监测。
对饲喂的饲料、饮水和牛奶进行抽检检测,检查是否添加禁用药物,对动物进行抽血测抗、检查抗体滴度是否达到要求;加强动物疫情监测,特别是人畜共患病的监测。
(5)推行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饲养技术。
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饲养有利于技术推广,有利于疫病防控,有利于饲养管理,有利于污染控制。
(6)推行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大力推行无公害农作物、农产品。
加大
对农作物种植中农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和农药残留的检测。
(7)加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特别是加强散养户动物重大疫病的免疫。
(8)严格执行检疫申报制度,特别是县外引种和引进动物及动物产品时的检疫申报。
严把产地检疫关,实施真正到场到点的产地检疫。
加强运输环节的检疫。
(9)严把生猪的宰前宰后检疫,严禁屠宰病害动物,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屠宰场。
(10)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冻库的监管。
(11)加强对餐馆、食堂、卤制品店等动物性产品的监督检查,实施动物产品检疫证明的索证制度、动物卫生部门与卫生防疫部门联合加强对餐馆、食堂、冻库以及卤制品店、腊制品店的索证制度的以及动物性食品的监督检查。
(12)严格执法。
严厉打击屠宰、经营、运输病害动物和经营、运输、加工、销售病害动物产品的行为。
(收稿日期:201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