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备床与终末消毒
《病房消毒管理制度》

《病房消毒管理制度》一、病房使用前一天开始,每日上午开窗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照射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
如长期不使用的病房,则暂缓照射。
二、病房地板每天两拖两扫,门窗墙壁一周抹一次,(床头柜、床旁桌)每天抹一次,抹布一周一消毒,门把手一日抹两次,疑有污染则用消毒液抹洗。
三、病房卫生间每天清扫两次,每天用0.5%速消净擦洗一次。
四、病床单在病人离院后要进行终末消毒、用0.5%速消净抹床架、床垫、床头灯等。
五、棉被、枕头定期消毒(太阳暴晒或紫外线照射)。
六、清洁卫生制度要落实,护士长定期检查考核“五无”:1、无痰积。
2、无蜘蛛网。
3、卫生间大小便器无臭味和尿垢。
4、病房内无死角。
5、地面干燥无积水、地板玻璃现本色。
xxxxx门诊部xx年x月xx日第二篇: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病房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护理人员上班时必须着装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脱去工作服。
二、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筒、持物钳定期清洗、消毒、灭菌和更换,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通风换气,定期清扫,工作人员进治疗室要戴帽子、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人室内,抹布、拖把应有标记,专物专用。
五、病室定期通风换气,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式扫床,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
六、被服每周更换一次,如有污渍随时更换。
换下的脏被服放于污物袋。
七、暖瓶、痰盂、便盆等用具专人专用,出院时消毒后带走。
八、采血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直接焚烧。
九、体温表一人一支,用后浸泡消毒。
十、输液操作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用后消毒。
十一、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十二、隔离单位1.严重感染及传染患者要单独安置,病室门口挂隔离衣,放洗手盆,内盛消毒液。
2.为隔离患者进行操作时要穿隔离衣,操作完脱去隔离衣并消毒双手。
3.隔离患者物品专用,一次性用物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4.隔离患者用过的血压表、听诊器等用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浸泡在含氯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ICU监护床单元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规范及操作流程

ICU监护床单元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规范及操作流程1.ICU监护床单元包括监护病床、床头柜、护士小桌、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仪器、能量柱或设备带2.ICU所有监护床单元均按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要求进行高效消毒管理3.空气消毒管理:采用定时病室内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机消毒。
空气消毒机每日5小时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动态消毒,每次消毒前开窗通风30分钟。
4.地面消毒:每日至少在上下午各一次用500mgL爱尔施消毒液湿式擦拖,清除地面污秽和微生物。
5.科室配备足够数量的物体表面擦拭小毛巾和小桶,保证一床一区域一用一消毒,并处于消毒备用状态。
6.物体表面消毒:每日二次在规定时间(8:30;14:30)用500mgL爱尔施消毒液分区域进行物体表面擦拭消毒(特殊仪器或部件:用500mgL爱尔施消毒液擦拭消毒后再用整干清水毛巾擦拭或采用75-95%酒精擦拭消毒)。
依次从A区(护士小桌---病历夹)------B区(监护仪、呼吸机按钮及操作面板等------其它设备------能量柱或设备带)------------C区(床头柜----监护病床的床栏、床头床尾板等处)7.遇有血、尿、便、呕吐物、分泌物等污染情况及时清洁后按日常消毒方法进行二次擦拭消毒。
8.终末消毒流程:⑴一般患者撤离监护床单元后:操作者衣帽整洁戴口罩打开门窗清理一次性物品复用物品高水平消毒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消毒区域性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电缆、导联等)擦拭(500mgL 爱尔施消毒液或酒精)备齐监护用品铺备用床标示监护床单元呈“备用”状态记录。
⑵MDRO感染患者撤离监护床单元后:操作者穿防护衣或防护围裙、戴口罩帽子、戴手套打开窗子通风清理一次性物品复用物品尽量用高压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移动式空气消毒剂消毒地面喷洒750mgL爱尔施消毒液二次区域性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电缆、导联等)擦拭(750mgL爱尔施消毒液或酒精)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合格备齐监护用品铺备用床标示监护床单元呈“备用”状态记录。
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消毒灭菌与管理

医院重症监护室(IC1J病房)消毒灭菌与管理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
其环境的特点是医护人员多、监护仪与医疗装备多、操作多、人员走动多;患者接受侵入性监护与治疗所用的动静脉内插入导管多,输液、输血或其他制品多;患者的并发症多;医护人员皮肤及口咽部的细菌株移植多;再加上ICU无空气净化设备或通气不足,造成了人多菌株杂的严重空气污染环境,致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自然防御机能被破坏的病的感染是ICU中的常见并发症,这一现象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表现。
因此,要加强ICU的消毒管理、提高无菌技术操作(包括各种动静脉插管的插入与保护),改善ICU 的内外环境,在外科要特别强调术中的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组织创伤以及术后对切口保护等,以期望把ICU的感染减少到最低限度。
ICU工作人员应树立以下几个观念和信心:①ICU内的很多感染是可以防止的。
例如切口、动静脉导管、肺部及口腔等部位感染是可以防止或减少的。
②IeU工作人员对本ICU内感染的致因、致病菌株的种类和耐药性以及对抗生素合理选择与配伍应用等,比非本单位专业人员更清楚。
③应把ICU内感染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加强监护与治疗质量的标准。
一、ICU消毒管理(一)建筑设施及其环境的清洁保持与消毒处理医院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5.9%),空气传播是引起感染的一个重要方面,空气微生物的污染程度直接决定呼吸系统感染率的高低。
因此,控制空气微生物的含量非常重要,尤其ICU内都是易感患者,应更为重视。
1ICU的空气消毒(1)首先控制出入人员数量,减少其流通量。
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15~30min。
室内每天用动态电子杀菌机消毒2次,每次Ih o有条件者可安装空气净化装置,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2)如室内无患者,可用1%~5%的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或以0∙75~1g∕∏)3过氧乙酸熏蒸。
在有患者的情况下,应采用毒性、刺激性、腐蚀性小的消毒剂水溶液进行喷雾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

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各类无菌操作前洗手,或者用0.04%过氧乙酸小毛巾擦手。
二、进行注射、换药、导尿、穿刺等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各类无菌物品的放置处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三、各类污染物品务必清洗干净,由供应室集中进行高压消毒。
四、治疗室、换药室每日1次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月作空气培养1次(分别于消毒前与消毒后采样)。
五、无菌治疗巾4小时更换1次。
六、换药碗、镶子及持物钳污染后,通过含氯制剂清洗干净,每日送供应室高压消毒。
七、无菌棉签入盒高压消毒,使用时用无菌镶子取出,用后与供应室交换。
八、静脉用无菌液体开启铝盖中心部位后使用不超过2小时,肌肉注射用无菌液体不超过24小时,完全去除铝盖的静脉用液体不超过2小时或者反复开启使用不得超过3次。
凡开启无菌液体务必注明日期、时间、具体用途。
九、治疗室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相对污染区,消毒物品务必注有消毒日期及作用期限,包含敷料桶、消毒罐等各类物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传科或者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14、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与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15、病人出院或者后的床单位,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第四篇:消毒隔离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为了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及《消毒管理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医疗质量,预防操纵与消除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人体健康,特作以下规定:一、各单位要有消毒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传染病消毒管理.监测.检查,对职工进行消毒知识的宣传.教育.业务培训,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传染病房与普通病房要有严格区别, 并设立明显标志,做好院内污水处理。
三、对有关科室的消毒务必做到。
手术室一病一消毒,产房. 婴儿室随时消毒,供应室.消毒室.治疗室.制剂室等每天定时消毒。
四、对消毒效果进行定期自行检查,每周一次,并做好消毒检测记录,每年同意防疫部门两次抽查。
五、购置一次性医疗.卫生.保健消毒药械,产品要有三期批号,产地及省厅批准文号,要符合《国家消毒管理方法》卫生标准。
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重症监护室(ICU)工作制度一、病人的管理(一) ICU职责: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生命体征稳定、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支持、感染防治、各种检测、监护等。
(二) 专科情况专科决策、专科处理,每天实行专科查房。
(三) 临床科室ICU之间须相互理解通力协作。
严重复合伤、跨科病人、重大治疗方案的更改、实施、病人进出ICU适应症的选择等问题,原则上由ICU与各科共同协商,ICU 须充分尊重专科处理意见。
当治疗方案出现分歧时,可通过院内会诊。
当进适应症及转出方向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时,由ICU主任决定,权力与责任同在。
(四) ICU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加快周转,提高使用率。
(五) 与医疗管理有关的各项制度,如:疑难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等按统一规定执行,必要时ICU与相关科室共同参与。
(六) ICU与临床科室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二、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凡生命体征不稳或目前虽稳定但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者,可入ICU。
具体疾病:(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 ;(十)DIC;(十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心脏手术后、肺切除术后、缩窄性心包炎术后、食道、纵膈、横膈等疾病术后、颅内肿瘤术后、颅内血管疾病开颅术后、腹部肿瘤根治疗术后、布加氏综合征术后、肝脏切除术后、胰十二指肠术后、复杂胆道术后;全胃切除+淋巴清扫术后、大动脉瘤术后、脏器移植术后、颈胸椎术后、肾功除术后、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子宫全切盆腔清扫术后、高龄、高危患者术后、其他手术后出现生命体征不稳者等)。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

重症监护室(ICU)消毒隔离制度1、重症监护室布局分区明确、流程规范、标识清楚;温度应维持在22—25℃,湿度应维持在50%—60%。
2、设足够的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备及擦手纸、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保持空气清新,每天应开窗换气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消毒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3、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员必须穿隔离衣、带口罩和帽子、穿鞋套等。
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重症监护室。
4、重症监护室物品的清洁消毒详见我院制定的《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5.气管插管:如无禁忌,患者应床头抬高30℃,尽可能采用无创通气;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对危重病人须注意口腔卫生,实施正确的口腔护理。
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6.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
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7.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手卫生;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时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9、特殊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高危感染病人,作好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以及职业防护措施。
10、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血液透析室应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示清楚。
(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中心建筑布局与设施设备管理》)2、保持空气清新,治疗室、透析治疗区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1-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每日2—3次,每次2小时以上3、环境及物品的清洁详见我院制定的《血液透析治疗区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标准操作规程第一节ICU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一、基本原则:1.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完整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
3.各种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应定期清洁消毒,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4.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处理。
5.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二、呼吸机操作面板、监护仪面板、微量注射泵、输液泵等手频繁接触的各种仪器表面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不少于2次;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增加消毒频次。
三、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湿化罐、湿化瓶、咽喉镜等诊疔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直接置于封闭的容器中,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集中回收处理。
若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则应使用双层硬质塑料袋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四、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电筒、血管钳、剪刀等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至少2次。
五、经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专人专用,条件受限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六、床栏杆、床旁桌、门把手等患者周围物品表面应使用消毒剂擦拭,每日至少2次;有多重耐药菌等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时,增加消毒频次。
护理站台面、病历夹、电话按钮键、鼠标等应每日清洁消毒至少1次。
第二节阮毒体、气性坏及突发不明原因的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标准操作规程一、准备1.操作者:穿工作服和抗湿罩袍或围裙,戴圆帽、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橡胶手套或防刺穿乳胶手套。
2.用物:清洗剂、毛刷、棉签、网篮、高压水枪、高压气枪、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消毒器。
二、操作1.将回收的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按病原体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严格控制消毒液浸泡时间,打开器械所有的轴节和卡锁,完全浸没在液面下,以便器械与消毒液充分接触。
ICU管理制度、流程

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应放置在 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7、各种抢救药品、器械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 理、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做到有备无患。 8、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医护人员听到报警必须立即检查,迅速采 取措施,消除报警信号。
根据培训计划要求,分阶段对新护士进行考核,常规1个月、3个 月、半年、一年进行尤其是前3个月,培训工作要细化,有布置、 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使新护士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学习培训与工作需要出现矛盾时,应坚持工作第一的原则进行安 排。
参加学习培训人员的时间安排原则上要坚持八小时工作制。
ICU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制度
天通风与消毒3次;地面、桌面等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 每天至少湿扫清扫二次,当受到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 时,用含氯消毒剂随时擦拭或拖地。 3、工作人员进入ICU应穿工作衣、换鞋、戴帽子;患有 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工作人员因事外出,必须更衣或 穿外出服。 4、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更换引流管应严格遵守无菌技 术操作规程,遵循由洁到污,由未感染患者到感染患者的 隔离原则。 6、严格执行《赣州市人民医院手卫生实施规范》。
交接并签名。 护士必须了解抢救物品的性能及保养方法,熟练掌握抢救物品的
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后须清洁处理,消毒后归还原 处。
ICU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能设定各种常用参数。
仪器有专人保养,每周检查维护,有故障时及时报告护 士长、科主任,以便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科室自查、 设备科巡检及维修情况要进行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家属须知、准备物品清单
•
2)家属联系本
•
3)床头卡和一览表
•
4)体温单、小治疗单
终末消毒流程
• 心电监测:显示屏、血氧夹-----75%酒精2遍擦
拭。
• 擦拭。
外壳及导线-----------0.5‰健之素2遍
•
血压袖带--------------0.5‰健之素2遍
后75%酒精1遍擦拭或0.5‰健之素浸泡30分钟。
• 9)若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入院需立刻抢救的,备 简易呼吸器,除颤仪,心电图机,并检查其是否 处于备用状态。
• 10)若入院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按紧急气 管插管的配合流程准备用物。
• 3文件准备
• 床头:1)病重记录单和小治疗单
•
2)病人转接单、血糖单
•
3)皮肤评估单、记录单
•
4)尺子
• 护士站:
流量传感器、呼气盒---75%酒精浸泡 30分钟后晾干。
空气过滤网-------肥皂清洗晾干
消毒到位。尤其是常用按键及按钮。
• 输液泵、注射泵、鼻饲泵、气垫泵:
• 显示屏------75%酒精2遍擦拭。 • 外壳及导线------0.5‰健之素2遍擦拭。 • 防褥疮气垫:0.5‰健之素喷洒2遍。 • 消毒到位,正反两面均需消毒。
• 听诊器、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75%酒 精2遍擦拭
• 体温表、药杯、止血带:0.5‰健之素浸泡 30分钟。
• 治疗带、治疗车:0.5‰健之素2边擦拭。
• 治疗盘:75%酒精擦拭。
高尔基先生教导我们说:世界上
只有一个地球,请爱护地球。地球上只有一 个蒋建新,所以请...........
谢谢
• 消毒到位,尤其是常用按键及按钮;袖带不允许 拆卸,床位擦拭消毒,如有血渍等方可拆卸浸泡 消毒,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及时捞出晒干。
• 呼吸机:螺纹管--------------装袋送供------75%酒精2遍擦拭
外壳及导线-------0.5‰健之素2遍擦拭
流量监测线及加热导线—75%酒精2遍 擦拭。
• 5)输液架上放输液泵和两三个微量泵,放于床头 备用。
• 6)床旁备体温表一支,健之素消毒液一瓶。
• 7)检查床旁吸引装置是否完好。若为外科术后的 患者,根据手术情况,应准备两个负压吸引装置, 一个吸痰用,一个胃肠减压。(用完擦干净。)
• 8)根据患者情况备抢救车,检查车内物品是否齐 全。检查安尔碘,棉签,砂轮是否齐全。
ICU备床与终末消毒
蒋建新
备床流程
• 1、与医生沟通,简单了解新入院患者基本 情况,根据病情危重程度被备呼吸机,如 需即刻气管插管的患者,准备插管用物, 若为外科病人,了解一下手术及麻醉方式。
• 2、病房准备:
1)检查一下床单位是否备好(褥疮垫、油布、 中单、一次性中单),褥疮垫情况是否良好;
• 床头,床档及遥控器是否正常;改备用床为暂 空床。若为术后患者,可根据手术部位家铺中单。
• 2)打开并激活心电监护,导联末端连接电极片, 检查监护仪的袖带及血氧夹是否完好。
• 3)需给管道氧的患者,检查氧气装置有无漏气, 连接一次性吸氧瓶。床旁放一次性吸氧管和储氧 面罩,雾化面罩。
• 4)用呼吸机者,床头被呼吸机分别插好电源和氧 源湿化罐内放蒸馏水。开机检查管路是否完好, 有无漏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有创或无创模式, 待机备用。无创患者准备呼吸机面罩和头套,有 创患者准备呼吸机三通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