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干象的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

合集下载

浅谈杨干象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浅谈杨干象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பைடு நூலகம்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浅谈杨干象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李 树春 王 威 ( 舒 兰市森 林病 虫害 防治站 , 吉林 舒 兰 1 3 2 6 0 0 )
【 摘  ̄] 2 01 — 2 0 0 3 年作者在舒兰市从 生物 学特性、 发生与环境 的关系、 治理方法上对杨 干象进行 了 研 究。 【 关键词 】 杨 干象; 发生 ; 防治
2 . 3 天敌 影 响
杨干象的天敌蟾蜍取食成虫 . 棕腹啄木鸟取食幼虫及兜姬蜂等天 敌。此外 . 球孢 白僵菌、 线虫 、 枝顶孢霉菌 、 镰刀菌也 寄生幼虫 , 对杨干 象发生起到一定控制作用
3 治 理方 法
3 . 1 加强检疫 杨 干象是我省主要的国家级检疫对象 . 要广泛地 向群众宣传杨 干 七里乡 5 . 1 1 品种杨 9 2 0 1 2 1 9 7 6 . 0 5 象危害的严重性及传播途径。 对调入调出的杨树和柳树苗木 、 小径木、 七里乡 5 . 1 2 品种杨 1 0 2 0 1 1 6 9 3 5 . 8 原木实行严格检疫 , 一经发现 . 立 即消灭 。 , 平 均 9 5 5 . 9 3 . 2 营林措施 对 被害严重 , 树势衰弱的林木 , 要在春季进行平 茬更新 , 栽植新 的 抗虫树种。 砍伐下的原木 , 小径木必须进行剥皮处理才可使用 , 枝桠要 1 生 物 学 特性 立 即 烧 毁 该虫 1 年发生 1 代, 以卵及初 龄幼虫越冬 , 翌年 4 月下旬越 冬幼 3 - 3 药物防治 虫开始活动 , 越冬卵也相继孵化幼虫。 于6 月中旬幼虫老熟化蛹 , 蛹羽 在幼虫 2 — 3 龄 时.采用 2 . 5 %的溴氰菊酯或 2 0 % 氰 菊酯 3 0 — 5 O 倍 化成虫期为 l 2 天左右 , 8 月 中旬成虫开始 羽化 、 交尾和产卵。 9 月 中旬 液点涂枝干受 害部位 防治 . 或用 1 0— 2 0 0 倍液 喷干防治。对老龄幼虫 为盛期 , 1 O 月底为末期。幼龄幼虫开始活动时、 从树皮表面针状 小孔 采用磷化铝颗粒剂堵排粪孔防治 , 计量 O . 0 5 g 1 孔。 在成虫期可用 2 5 % 排除黑褐色丝状 物。 随着虫龄增长 , 虫道增长增宽 , 同时又咬 出较大的 灭幼脲油胶悬剂 、 1 %抑食肼油剂进行喷雾防治 , 可以降低产卵量。 孔, 从此孔排除粗且 多的黑褐色丝状物 : 虫道表面颜色变深呈油浸状 表 2 化学药剂防治杨千象效果 幼虫进入木质部向上钻蛀 时, 树皮表面的孔最 大, 从此孔排出木丝 , 落 项目 浓度 施药 处理 调查 药前 药后死 减退 校正防治 于根 际处 . 被害严重的树干周 围堆积成很高的木丝 方式 时间 时间 虫数 虫数 率( %) 效果( %) 老熟幼虫进入木质部后 . 向上开凿 1 0 — 2 0 c m长 的羽化道 . 并 推 出 2 . 5 %溴 涂枝 木丝 , 最后做一椭圆形蛹室 , 其上下两端塞有木丝 , 这过程需要 3 0 天。 氰菊酯 3 0 - 5 0 干 5 . 8 5 . 1 0 1 1 3 1 0 7 9 4 . 7 9 4 . 5 然后化蛹 , 蛹期 1 2 天左右 。成虫羽化后 . 顺原道将木丝用足从腹部扒 2 0 %氰 涂枝 向后 , 即从树干爬出 , 从 羽化到爬 出树干需时 1 0 — 1 5天。 菊酯 3 0 - 5 0 干 5 . 8 5 . 1 O 1 0 0 9 7 9 7 9 6 . 7 成虫行动缓慢 。 善于爬行 , 在嫩枝或叶片上取食 . 在叶片上取食时 使 叶片成 网眼状 , 很 少飞行 , 趋光 性不明显 , 有假死性 。 一受 惊扰便 收 2 5 %灭 缩肢坠落地面不动。交尾 和产卵多在早晨 进行 . 卵产于叶痕和树皮裂 幼脲油 缝 中, 多产于 5 年生以上幼树上 . 产卵时先咬产卵孔 . 然后插入产卵管 【胶悬剂 喷雾 7 l O 7 . 1 2 3 5 3 1 8 8 . 6 8 8 . 1

试论几种常见林业虫害的防治技术

试论几种常见林业虫害的防治技术

L i n y e y u a n y i林业病虫害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杨干象甲、白杨透翅蛾、樟子松梢斑螟、落叶松毛虫等常见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论述,希望为林业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一、杨干象甲的防治1、为害特点杨干象甲主要发生于杨树和柳树,对杨树幼龄林会产生毁灭性的危害。

杨干象甲为钻蛀类害虫,1年发生1代。

4月下旬幼虫开始蛀食杨树树干,为害时会从树皮表面上出现针状的小孔,从小孔中排出丝状、红褐色的虫粪,并渗出树液。

随着虫龄增长,对杨树的危害也会加重,此害虫传播迅速,常会造成杨树幼林大面积死亡。

2、防治方法一是对调入苗木进行检疫,严禁此害虫传入。

尤其是在调拨树龄在3年以上苗木时,更要严格检疫。

二是发现杨干象甲后,必须将受害苗木清除并销毁。

如果杨干象甲危害林木的比例达到20%以上时,应对全林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200倍液进行防治。

三是在中幼龄林发生杨干象甲危害时,可在5月上旬将40%杀虫优80倍液涂抹在危害部位,将幼虫杀死。

7月中旬开始出现成虫,应提前喷洒绿色微雷600倍液,将成虫杀死。

成年林发生杨干象甲危害时,可采取间伐的方法,将受害树伐除,以降低虫口的数量。

伐下的虫害木应将其烧毁,防止虫害传播。

四是利用人工捕杀。

在虫害发生初期,可于早上用力摇晃受害杨树,成虫会掉落地上,将其捕杀即可。

二、白杨透翅蛾1、为害特点白杨透翅蛾主要对白杨、小叶杨、青杨和垂柳等形成危害。

此害虫多为1年1代,以幼虫对1-2年生的树干、侧枝、顶梢和嫩芽进行蛀食,导致受害林木变得枯萎并秃梢,易被风吹倒而死亡。

2、防治方法一是栽培抗虫性强的树种。

比如有的杂交杨树对此害虫的抗性比较强。

二是加强对引进苗木的检疫,严禁引入虫木,从源头上杜绝虫源。

三是观察幼林,当发现树上出现蛀屑或小瘤时,表示有虫蛀发生,应及时将其剪掉并烧毁。

四是在枝干上发现有害虫的排泄物时,可在50%磷胺乳油中加入30倍的水,在受害部位涂抹,也可以在蛀孔上滴注,以杀死幼虫。

义县地区杨干象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义县地区杨干象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面排粪 孔。老熟幼 虫或 蛹期宜 采用 5%磷化 锌片剂 ,放人 虫孔 道中 ,并进 行 6 密封虫 口或 用 4% 乐果柴 油 ( :9 O 1 )夜 涂虫 孔。 ()~般在 4 中旬至 5 下旬 ,配制 乐果或 菊酯 类 2 - 0 ,人工刷 3 月 月 05倍 树干 中间段受 害部位 。可用 2 倍乐 果点 涂侵入 孔 ;为 了防治 漏涂 ,在 5 0 月末 之前复 查一 次 ,有 时 6月初紧接 还涂一 次 .涂药 不宜 过多 ,一般 发现有 气泡 排 出就说 明 已渗 入 。 ()可 以用 5% 辛硫 磷 乳油或 4%氧化 乐果 乳油 原液 ,在树干 高度 I5 4 0 0 . 米 处涂药环 ,环宽 5 1 厘 米 ,通 过树液 输导 ,可 使药环 以下的幼 虫绝大 部 — O 分 致死 。最好在 5月上旬 气温 升高前 进行 ,防 治时 间 以早 晚进 行为 佳 。 ( )杨 干象严 重的地 块 ,面积不 大 ,可用针往 虫孔 注射 2 倍乐果 原液 , 5 0 效 果会 更好 。 ()成 虫期可 用 2%灭幼 脲剂 ,l— 2 灭幼 脲油胶 悬剂进 行 喷雾防治 , 6 5 5 5 对 高大 的树木 用喷枪 喷射 ,喷药时 必须全 面 喷到 , 如遇 雨淋 , 需要 重新喷药 。 通过 多年 防治工作 ,结合杨 干象 的生 物学特性 、义县 地 区 自然条 件 ,总 结处义 县地 区杨干象 发生 规律和 防治方 法 ,遵循 “ 预防 为主 ,综合 防治”的 原则 ,做好 预测预 报 、植 物检疫 、从 源头抓 起 ,提 前预 防 ,依法检疫 ,科学 防治 ,一定 会得到 最佳防 治效果 ,使树 木健 康生 长 ,保护 森林 资源 ,使森林
杨干象 为蛀 干害虫 ,也 是我 国检 疫害 虫,对 林业生 产危害 极为严 重 .分 布很广 ,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等省,特别是辽西干旱地区义县发生比 较严重 。杨干象 属于 鞘翅 目象 虫科 ,主要 危害 6 年生 以下杨 柳科树 木幼树 的 枝干,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幼虫危害致使木质部被蛀空腐朽 ,在风力作用 下极 易折断 .由于杨 干象沿树 干韧 皮部蛀食 的特性 ,致 使韧皮 部发生 严重 的 烂皮 病 ,使树 势 衰弱 ,甚至树 木整株 死亡 。 义县地区近几年引进的杨树新品种17 0 、17 0 、18 2 杨等, 发生更为严重, 因为 这些杨树 前期 生长速度 极快 , 树木木 质化程度 不够 , 容易被 杨干象 危害 , 为 此 ,我 们对杨 干象生物 学特性 、生活 史、发生规 律进行研 究 ,并 采取相 应

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杨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杨树虫害主要有食叶害虫、蛀干害虫,食叶害虫主要有杨小舟蛾、杨扇舟蛾、美国白蛾、柳毒蛾、舞毒蛾、杨尺蠖、杨黄卷叶螟等;蛀干害虫主要有杨干象、青杨天牛、光肩星天牛、白杨透翅蛾、芳香木蠹蛾等。

下面介绍一下杨树主要虫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一、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及防治方法1、杨树主要食叶害虫(1)杨小舟蛾1年发生3~4代,以蛹在落叶下、疏松土壤中等处越冬。

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第1代幼虫出现,第2代幼虫出现于7月中旬,第3代发生于8月上、中旬,第4代于9月上、中旬发生。

幼虫取食叶片的表皮、叶肉后,只剩叶脉。

杨小舟蛾大发生时,杨树大部分叶片被吃光,远望如火烧状。

(2)杨扇舟蛾1年发生4代,春夏之间幼虫群栖为害,1~2龄时剥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和叶脉,2龄后吐丝缀叶,白天隐藏其内,夜晚取食,受到惊吓后能吐丝下垂随风飘移,3龄以后开始分散为害,幼虫老熟时吐丝缀叶作成薄茧化蛹。

由于杨扇舟蛾繁殖快、数量多,发生严重时极易造成灾害。

(3)美国白蛾1年发生3代,4月上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幼虫5月上旬开始为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

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为其为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

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在9月上旬开始为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

(4)柳毒蛾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树皮缝内或枯枝落叶中作茧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为害,6月份为第1代幼虫盛发期,9月为第2代幼虫盛发期。

1~2龄幼虫群集为害,吐丝下垂后可以借风传播。

(5)舞毒蛾1年发生1代,以卵在乱石块、树干开裂处越冬,5月前后幼虫孵化,白天幼虫群栖在叶片背面,夜间爬出取食叶肉,叶片被咬成孔洞状,受惊后即吐丝下垂,可借风力传播。

2龄后幼虫分散取食,白天栖息在树杈、树皮缝、石块下等隐蔽场所,傍晚上树取食。

杨干象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杨干象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我国2 0 种 国家检疫对 象中的一种 ,对林 业生产危害极 为严
重。2 0世纪 8 0年 代 ,杨 干象 曾在 东北 三 省、 内蒙古 以及 河北省 北部地 区大规模 发生 ,并造 成严重 的灾害 。1 9 8 4年
取 食 ,腹部逐渐干瘪 ,攀缘于物体 上死亡 。雄虫寿 命较短 , 雌 虫稍长 ,有少数雌 虫翌年才 死去 。
轻者 枝梢干 枯 ,重者 整株 死亡 。由于杨干 象沿 树干韧 皮部 蛀 食的特性 ,致使 韧皮部 发生严 重的溃 疡病 和烂 皮病 ,凡 是 杨干 象蛀食 的杨树都 不 同程 度的 感染以上 病害 ,使树 势
衰 弱 ,重 度发生地 区杨树 几乎停 止生长 ,虫 口密集 的还导 致 病斑 环绕树干 使杨树 死亡 。成虫羽化 后 ,爬到嫩 枝或叶 片上 取食 补 充营 养 ,形 成针 刺状 t b-  ̄ L 。如 在 叶片 上取 食 ,
为 害症 状 ,提 出 综合 防 治措 施 。
关键 词 :杨干 象;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杨 干象属 鞘翅 目象虫科 隐喙象 亚科 ,为蛀干 害虫 ,是
孵化 ,在 卵室 内越冬 。产卵前 先咬 1个产卵 孔 ,每孔 产 卵
1 粒 并排 泄黑 色分 泌物将 孔 口堵 住 。成虫 交尾 产 卵后 停止
裂 ,幼 虫随 着龄 期增 长 ,渐渐 蛀入 木 质部 深层 以 至髓 心。
使 木质部 被蛀空腐 朽 ,在 风 力的作用下 极易 折断 ,为 害严
重 的地 区风 折率 达 到 4 O %~6 0 %。 由于 切 断 了输导 组织 ,
1 发 生规律
目前,杨千象在我 国的地理分布范 围是北纬 3 3 。2 1 ~
治 工作有计 划有准 备 ;较准 确监测 出杨干 象 卯孵化 盛期和 成 虫羽化盛期 ,以 便在最 佳时 间进 行防 治。经 多年数 据积

浅谈杨干象防治技术

浅谈杨干象防治技术

1 3 ] 吴静, 姜 洁, 周红明. 我 国城市污水处理厂 污泥产 沼气的前景分析 ( 上接 3 6页 ) 【 4 ] F o n t s I ,A z u a r a M ,G e a G ,e t a 1 .S t u d y o f t h e p y - [ J ] . 给水排水, 2 0 0 9 ,3 5 ( z 1 ) :1 O l 一 1 0 4 . r o l y s i s l i q u i d s o b t a i n e d r f o m d i f f e r e n t s e w a g e s l u d g e Ⅲ. J o u r n a l o f 『

2 7 2 ・
农 林 科 研
浅谈杨干象防治技术
林 国玉 杜 国 兴 ( 吉林 省 柳 河县 罗通 山镇 林 业站 , 黑龙江 柳河 1 3 5 3 0 0 )
摘 要: 结合 实际, 谈谈杨干象的防治技术。 关键 词 : 杨 千 象; 防治技 术 ; 林 业
杨干象为蛀干害虫 , 是我国 2 0 种 国家检疫对象中的一种 , 对林业 月 中旬 。 生产危害极为严重 。杨干象属鞘翅 目( C o l e o p t e r a ) , 象虫科 ( C u r c u l i o n — 1 . 2 普查调查 。 以胸径 2 0 公分以下 、 树龄 1 1 年以下的杨 、 柳树为主, i d a e ), 老熟幼虫体长 9 . 0 —1 3 . O mm, 胴部弯曲呈马蹄形 , 乳白色, 全体疏 此外规格的杨 、 柳树为辅。 用肉眼观察树高 1 米至 1 . 5米高左右有无“ 点 生黄色短毛。 头部黄褐色, 上颚黑褐色, 下颚及下唇须黄褐色。 头顶有一 状孑 L ” 流出树汁液 , 通常会招引蚂蚁 、 苍蝇 等昆虫进行取食树 汁。剖开 倒“ Y ” 形蜕裂线。无侧单眼。 “ 点状孔” 部位 的树皮 , 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会 出现横向蛀道 , 有时会发 杨干象在国内的寄主多为杨柳科树种 , 以杨树为主 , 主要有 : 甜杨、 现幼虫 , 随时发现 , 随时除治。 小黑杨 、 北京杨 、 小叶杨 、 中东杨、 加杨 、 白城杨、 小青杨 、 沙兰杨 、 晚花杨 、 1 . 3 除治措施 。 首先采取扩大“ 蛀人孑 L ” , 用注射器向蛀道注射敌敌畏 健杨、 意大利 2 1 4 杨、 新疆杨 、 箭杆杨 、 银 白杨 、 旱柳 、 爆竹柳 、 伪蒿柳 、 黄 5 0 倍液后用泥封堵的方式对杨干象幼虫进行灭杀;同时伐除没有防治 花柳、 赤杨 、 矮桦等。 杨干象主要为害杨柳科 3 - 6 年幼树。 蛀食为害致使 价值的树木 , 伐除后进行焚烧 , 避免造成二次传播。 木质部被蛀空腐朽 , 在风力的作用下极易折断, 为害严重的地区风折率 2 成 虫期防治 能达到 4 0 — 6 0 %。由于杨干象沿树干韧皮部蛀食的特 陛, 致使韧皮部发 2 . 1 化学防治。2 . 1 . 1 点涂 : 于 4月下旬至 5 月下旬 , 用4 % 的氧化乐 0 生严重的溃疡病和烂皮病 ,凡是杨干象蛀食的杨树都不同程度的感染 果、 5 0 %的杀螟松 3 0 — 6 0 倍液或除虫脲 渗氧化乐果 特效王、 穿先甲 以上病害 , 使树势衰弱, 重度发生地区杨树几乎停止生长 , 虫 口密集的 5 0 — 1 0 0 倍液点涂侵入孑 L , 防治越冬幼虫。2 . 1 . 2堵孑 L : 6 月 中、 下旬 , 先清 还导致病斑环绕树干使杨树死亡。 除虫口粪便 , 用0 . 1 克磷化铝化堵孔 , 最后用黄泥封 口, 防治老熟幼虫 。 杨干象成虫飞翔能力差 , 自然扩散靠成虫爬行。 人为调运携带有越 2 . 1 . 3打孑 L 注药 : 6 月中下旬 , 用树大夫在树干距地面 2 0厘米 。 与地面成 冬卵或初孵幼虫的苗木或新采伐的带皮原木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 4 5 。角处 , 打直径 4毫米、 深4 厘米的小孔 , 将树大夫药瓶嘴插入孔 中, 式。 防治老熟幼虫。在防治杨干象幼虫期间会逐渐 现羽化的成虫至 7月 杨干象一年发生一代, 世代次相对不整齐。 6月中旬开始羽化 , 羽化 末 , 7月下旬 开始 交尾 , 因此 在防治 幼虫 期间发 现幼 虫后 至 8 月 1 0日 前 烈 日 在 7月 中旬 。 采取喷洒绿色威雷( 4 . 5 %高氯菊酯 ) 触破式微胶囊剂 1 0 0 0 倍液 ; 5 0 %吡 杨干象具有天敌少 、 传播途径广、 防治周期长、 危害性大等特点 。 平 虫啉 1 0 0 0 倍液; 2 . 5 %溴氰菊酯 i 0 0 0倍液 ; 4 0 % 的, 因此在防治过程中要掌握好 8 0 0 倍液, 为巩固防治效果需每隔 4 - 8 天喷洒一次。 幼虫与成虫 的防治措施 , 防治幼虫时发现成虫 , 要立即兼施成虫防治措 2 , 2 物理防治。 杨干象成虫有假死的特 , 重点地段可利用其假死特 施。防治后要注意巡查防治效果 , 避免出现漏防地块 , 做到随时发现 , 及 性于清晨傍晚时振动树枝 , 将振落假死成虫扑杀。 时除 治 , 彻底 根除 。 2 . 3 生物防治。 在市区街道 、 绿地 、 防护林地 、 各苗同等采用阿维菌素 1幼 虫期防 治 多害物 5 0 — 1 0 0倍液 ,于 4 月下旬至 5 月下旬点涂幼树防治越冬幼虫; 1 . 1 监测预报。 5月份开始监测预报。 杨干象各虫态监测预报是防治 用 3 0 0 — 4 0 0 倍液于 6 至 7月份成虫外出补充营养阶段喷雾 ,以防治害 工作的基础。通过系统调查统计 , 并结合气象因子 , 对杨干象发生的程 虫 。 度和范围做L 叶 I 中长期预报 , 使防治工作有计划有准备 ; 较准确监测出杨 2 . 4 利用天敌防治。 杨干象天敌较少, 经调查斑啄木鸟为杨干象幼虫 干象卵孵化盛期和成虫羽化盛期, 以便在最佳时间进行防治。 经过多年 天敌 , 采取人工招引啄木鸟等保护和促进天敌资源增加 , 抑制杨干象危 的数据积累, 柳河县杨干象 4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 , 成虫羽化盛期在 7 害。

杨干象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杨干象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22 幼 虫 .
老熟 幼虫 体长 9 ~ 3 m 胴部 弯 曲呈马蹄 形 , . 1 . m, 0 O 乳
杨干象 自然扩散靠 成虫爬行 ,扩散速 度慢而有 限 。 人为调运携 带有越冬 卵 、 初孵 幼虫或新 采伐 的带 皮原木
白色 , 胸足退化 , 痕处有数根 黄毛 。 在足 全体疏 生黄色短
该虫在 昌黎县 每年发生 l , 代 以卵在寄 主枝干上越
冬 。翌年 4月 中旬 卵相继孵 化活动 。 幼虫 先在韧皮部 和
木 质部之 间蛀食 为害 , 蛀成 圆形坑 道 , 孔处 的树皮 后 蛀 常裂 开如刀砍状 , 部分 掉落而形 成伤疤 。幼虫 5月 中下 旬 在坑道末 端 向上 钻人 木质部 ,做成 蛹室 , 中旬 开 6月 始 羽化 。羽化后经 6 ld爬 出羽化孔 , ~O 羽化 盛期在 7 月
以成林 成材 。该虫 蛀食为害致使 木质部 被蛀空腐 朽 , 在
风力 的作用下极 易折断 , 为害严重 的地区风折 率能达 到 4%-0 0 6%。由于杨 干象沿树 干韧皮部蛀食 的特性 , 致使 韧皮 部发生严重 的溃疡病 和烂 皮病 , 凡是杨干 象蛀食 的 杨树 都不 同程度 的感 染 以上病害 , 树势 衰弱 , 生严 使 发
23 蛹 -
杨于象属鞘 翅 目象虫科 隐喙象亚科 , 昌黎县 主要 是 的蛀干害 虫。 昌黎县 共有 杨树种植 面积 O7 . 7万 h z每 m, 年杨 干象虫害 大面积发生 , 防治不 到位就会造 成大 面积 林 木死亡 , 给很多林农造 成 巨大 经济损失 。主要为 害杨
柳科 36 生幼 树 , 造林成 活率和保 存率低 , ~a 致使 树木难
第 1 期
河北林 业科技
2 1 年 2月 01

杨干象综合防治技术

杨干象综合防治技术

杨干象综合防治技术作者:那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4期杨干象是一种蛀干害虫,会严重危害林业生产。

就我国来说,杨柳科树种是杨干象的主要寄主,杨干象寄生到杨柳科树种上之后会逐渐蛀空其木质部,从而导致树木在风力作用下很容易折断。

另外,由于杨干象自身的蛀食特性,即沿树干韧皮部进行蛀食,因此被杨干象寄生的树木其韧皮部通常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烂皮病或者溃疡病,从而导致树木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会导致树木生长停滞或因树干被病斑环绕而死亡。

一、杨干象物理防治技术1、捕杀法捕杀法适用于杨干象整体密度较小、分布比较均匀,且害虫聚集高度不超过2m的地区。

在进行捕杀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树种的枝条进行全面检查,如果发现枝条已经被害虫蛀食,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剪,或者使用小锤对枝条进行敲击,震落枝条中的虫卵,之后再将其全部灭杀。

2、诱杀法通常情况下,杨干象成虫喜欢聚集在树干伤口有较多分泌物的地方,因此可以通过处理已经存在较多伤口或者已经衰老的树木来引诱害虫,待害虫大量聚集以后再进行集中灭杀。

二、杨干象化学防治技术1、合理选择化学药剂现阶段,在防治杨干象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化学药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杀螟松乳剂、氧化乐果乳油以及氯氰菊酯等等。

通常情况下,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者50%杀螟松乳剂等20~40倍液对杨干象幼虫的排粪孔进行点涂,就能够有效灭杀杨干象幼虫,灭杀率最高能够达到94%以上。

另外,也可以使用灭幼脲油剂灭杀杨干象,该化学药剂能够对杨干象表皮几丁质的合成进行有效的抑制,而灭幼脲胶悬剂则能够对杨干象成虫卵巢和精巢的发育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大幅降低成虫的产卵量,并且即使产卵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孵化。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抑食肼油剂等生长调节剂吸收杨干象幼虫,在实践中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以及较快的吸收速度,具体的方法为使用1%的抑食肼油剂喷雾在杨干象成虫期进行喷洒,这样能够对虫卵进行有效的灭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y,h b t s r a to , s i be rwig sts n i tgae n g me t tc nq e f Crp or y c u lp ti a i, pe me d d h u t l go n ie a d ne rtd ma a e n e h iu s o y trh n h s a a a h

2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l o.2N 。 0 0V I o 1 4
杨 干 象 的发 生规 律 及综 合 治理 技 术
秦世 剑
沈明 日
( 黑龙 江省 尚志 市 国有林 场管理局 黑龙 宫林场 ) ( 黑龙 江省 尚志 市国有林场局 帽儿 山林场 )
【 摘 要】 杨干 象是我 国杨树的一种毁 灭性蛀干 害虫, 先后 三次被列入我 国森林植物检 疫对 象名单。本 文阐述 了杨干 象的
S e M - h n m
( a hnFr t a M  ̄m a o s yFr Sagh Frs B r u e ogagPoi e er m, hnzi o t ue ,H inin rv c ) e a l i n A s atCyt r n hs aa i L )i a et ci t o i et f o l esi C ia n a enl t bt c: r o h cu pt ( . s s tes m b rn ps o p rr hn ,adhdb e s d r pry l h d r v e u rg p a te n ie
. t dn o z) ms aaK i . 、爆 竹柳 ( . u d S
) 、旱 柳 (
如 L) . 、黄 花 柳 ( . S
c r . 、矮 桦 ( e / pt // a 1 a.ptg/ 、酸 ae L) pa Bta o n /Bt .vr o r / u a n a a n)
(o ota 、象 甲科 ( u uoi e、隐喙象亚科 ( r t 。 Cl p r) e e C r l n a) ci d Cy o pr
t nh a) h ci e、隐喙象 属 ( r tr)cu) y n Cy o hnhs ,主要 危害杨 柳科 pr 植物的幼树 ,是我 国杨树 的一 种毁灭性蛀 干害虫 ,致使造 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 ,树木难 以成林成材 ,增 加了造林成
o rpo ry c u p ti L. fC y trh n h sl ah ( ) a
Q S ia m h i jn ( eogogFrsyFr Sagh o s B r u e ogagPoi e H i ngn o t a l e r m, hn zi r t ue ,H injn r n ) F e a l i vc
( . ,p i i ai dt f c n n o o r t r nh s pt ( . . L ) mv n abs a r f i t o t l f y o h cu a i L ) dg c a o e e c r C p r y i h h
Ke r s Crp or y c u a a i y wo d : y trh n h slp t ,Oc ure c e ua in,I tg ae n e n e h i e h c rn e rg lt o n e r td ma a me tt nq g c u
本。2 o世纪 8 年代杨 干象 曾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以及河北 0 省北部 地 区大 规 模 发 生 ,并 造 成 严 重 的灾 害。 18 94年 、 19 年和 20 96 05年,杨干象先后三次被列入我 国森林植物检 疫对象名单。 1 分布及寄主
11 分 布 .
银白杨 ( P.a aL ) l .、赤杨 (lu j b Ans
i eQ a nenps hn r m s T ippr elwt ds b tn hs p n , hr hei c, i io nt ur t eto C ia e t e. hs a a i ir u o , ot l t ca ct s s le s — h a e sf h t ei e d t h t i i as a rt i fh t
模 ( ue a /aL )叶片等 o Rmx co . e¥
2 形 态 特 征
分布、 寄主 、 虫态的形态特征 、 各 生活史、 习性 、 传播途径 、 适生范围以及综合治理技术 , 为杨干象的有效控制提供 了基础依据。 [ 关键词 ] 杨干 象; 发生规律 ; 综合防治
Oc u r n eRe ua in a d I tg a e a a e n e h i u s c r e c g lt n n e r td M n g me tT c n q e o
杨 干 象 Cyt r n m r oh d s p ry
舷 ( i au ) Ln es ,隶属 鞘翅 目 n
( pa i l ) P. ymd i 、珀 顿 氏杨 ( as P.pro i) udm i、青杨 ( P.s i . m n Cr.、沙兰杨 ( oi at) P.cndn iC.Sc u 9 、斯大 aae/ V ar 一7 ) s a 林杨 ( P.s le ) ti t 、晚花杨 ( a nz P.cndni C.Smfa 、 aaes V e i ) s n 小黑杨 ( s oi×n r) P. i n m i i a 、小美旱 ( g P.‘ ou ’ 、小 P p ) 美杨 ( P.s oi×pa i i) in m i ymd s 、小 叶杨 ( d P.s oiCr. 、 i n a ) m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