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调零在欧姆表原理中的根本性地位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报告:练习使⽤多⽤电表实验报告:练习使⽤多⽤电表⾼⼆()班姓名:座号:【实验⽬的】1、了解多⽤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电表的使⽤⽅法.2、使⽤多⽤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3、会使⽤多⽤电表探索⿊箱中的电学元件.【实验原理】⼀、欧姆表原理(多⽤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所⽰,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表笔组成.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3、刻度的标定:红、⿊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过程叫欧姆调零.(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3)当I =I g 2时,R x =R g +R +r ,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 x 叫中值电阻.三、多⽤电表1、多⽤电表可以⽤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种测量都有⼏个量程.2、外形: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和量程.3、多⽤电表⾯板上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红表笔插⼊“+”插孔,⿊表笔插⼊“-”插孔).四、⼆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晶体⼆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甲所⽰.2、晶体⼆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箭头表⽰允许电流通过的⽅向).当给⼆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电路导通,如图⼄所⽰;当给⼆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电路截⽌,如图丙所⽰.3、将多⽤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表笔接到⼆极管的两极上,当⿊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数较⼩,反之电阻⽰数很⼤,由此可判断出⼆极管的正、负极.*注意事项:(1)因为表头是多⽤的,⽽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表内⼜有电池,所以红表笔接的是表头的正接线柱,但却与电池负极相连,⽽⿊表笔与电池正极相连。
浅谈欧姆表的几个特性

浅谈欧姆表的几个特性作者:林荣养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第20期多用电表是大家熟知的电工仪表,当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扳到欧姆档上,便成为一个欧姆表,欧姆表的使用有跟一般仪表不同的特性。
1 欧姆表的刻度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构造如图1所示,欧姆表的刻度是利用流入电流表电流的大小来标出电阻的大小。
当待测电阻Rx=0时,(即红黑表笔相短接),调节调零电阻R0使电流表满偏,即Ig=ERg+r+R0①将电流表满度处改成“0”欧,即欧姆表的零刻度在右边。
当Rx=∞时(即红,黑表笔不相接),电路不闭合,即电流表的电流为零,将电流表的零刻度改为“∞”欧。
当两表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x时,电流表的电流Ix=ERg+r+R0+Rx②Rx=EIx-(Rg+r+R0)=EIx-EIg③将电流示数Ix改标为Rx的值,即可用于直接测量电阻。
例如,图2是把量程为的电流表改装为欧姆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动势经改装后,若将原电流表刻度处的刻度定为电阻零位置,则和刻度处应标多少欧?这里,根据③式可得:当时时,。
由此可知,欧姆表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在高阻值区,电阻刻度分布越来越密,在低阻值区,电阻刻度分布越来越稀。
2 欧姆表使用的刻度范围对于欧姆表,它的总内阻等于标尺的中值电阻R中,即R中=Rg+r+R0即Ig=ER中①,Ix=ER中+Rx ②,联解①②式得Rx=R中(IgIx-1) ③若将Rx看成Ix的函数可得中④联解③④式得ΔRxRx=IgIx(Ig-用定和求积原理知,当Ix=Ig-Ix,即Ix=Ig2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此时Rx=R中,而当Ix→Ig(对应于中)和Ix→0(对应于中)时,相对误差都较大。
所以为了得到较准确的结果,应尽可能利用标尺的中部,实际上在选定量程测电阻时,只有当表针所指的示数在[R中3,3R中]区间内,误差才比较小。
所以在实用上通常只用欧姆表中间的一段刻度来测量。
3 欧姆表的电阻调零每换欧姆挡的另一量程,需要重新进行电阻调零。
高中物理-欧姆表的使用方法

欧姆表的使用方法欧姆表欧姆表也叫多用电表,既可以用来测量电阻,也可以用来测量电压和电流。
在讲解欧姆表的使用方法前,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欧姆表的原理。
欧姆表的原理实验室中有各种各样的欧姆表,外表均不一样,可内部的原理、构造大致相同,我们通过对下方这张图的介绍,来探究多用电表的原理。
(1)当B表笔开关S接到1位置,欧姆表为电流表,电流经由A表笔进入,经过分流电路流到1接线柱上,表针测量的是支路电流,可以通过公式来描述干路电流。
(2)当B表笔开关S接到2位置,欧姆表还是电流表,电流经由A表笔进入,经过分流电路流到1接线柱上,表针测量的是支路电流,可以通过公式来描述干路电流。
与(1)相比,这种情况下测量的电流最大值会更小些。
(3)当B表笔开关S接到3位置,欧姆表测量电阻,电源正极出来的电流,经由3(B表笔)进入外电阻,在经过A,借助并联电路流回到电源负极,其中电表位于并联的之路上,表针测量的是支路电流,由于电源电压已知,可以通过函数关系式用电表数据来描述外界所接电阻的大小。
(4)当B表笔开关S接到4位置,同上述(3)只不过电路中多了一个电阻,故测量同一个R时,电表值偏小,所以这种情况是处于相对(3)的低档位。
(5)当B表笔开关S接到5位置,测量的是电压(6)当B表笔开关S接到6位置,同上述(5)只不过测量的电压的量程变大了。
欧姆表表盘的特点欧姆表的刻度特点与电流表和电压表不同,欧姆表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电流表和电压表刻度越向右数值越大,欧姆表则相反,这是因为Rx越小I越大造成的.当Rx=∞时,I=0,则在最左端;当Rx=0时(两表笔短接)I为Ig,电流表满刻度处电阻为“0”在最右端。
(2)电流表和电压表刻度均匀.欧姆表刻度很不均匀,越向左越密.这是因为在零点调正后,E、R、Rx都是恒定的,I随Rx而变.但他们不是简单的线性比例关系,所以表盘刻度不均匀。
(3)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刻度都是从0到某一确定值,因此,每个表都有确定的量程。
课练25 实验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021届高中物理(新高考)一轮考评特训检测

课练25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小题1.某同学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A.被测干电池一节B.电流表1:量程0~0.6 A,内阻r=0.3 ΩC.电流表2: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 ΩD.电压表1:量程0~3 V,内阻未知E.电压表2:量程0~15 V,内阻未知F.滑动变阻器1:阻值范围为0~10 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2 AG.滑动变阻器2:阻值范围为0~100 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1 AH.开关、导线若干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电流表选择________,电压表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择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图________(填“甲”或“乙”).(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2.某同学利用电流表、理想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在实验室做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该同学分别用图甲和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判断电流表的不同连接方式对测量结果产生的影响,他将这两种实验方案所得的数据用图线的形式画在同一U-I图象中,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得,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电流表的内阻R A=________Ω.(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3.(1)如图所示为指针式多用电表,其中S、K、T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①调节指针定位螺丝部件,使电表指针指向电流0刻度处;②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位置;③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笔尖相互接触,调节部件________(选填“S”“K”或“T”),使电表指针指向“0 Ω”;④测量该定值电阻阻值时,多用电表指针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2)欧姆调零后,用“×10”挡测量另一电阻的阻值,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大,则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为测得更准确些,应当换用“×1”挡,重新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B.为测得更准确些,应当换用“×100”挡,重新欧姆调零后进行测量(3)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A.图甲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表笔接法正确B.图乙是用多用电表直流电流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表笔接法正确C.图丙中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的是二极管的反向电阻D.图丁中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的是二极管的反向电阻4.(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易多用电表内部电路原理图,其中G为灵敏电流计.选择开关S与不同接点连接就构成不同的电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A.A为黑表笔,B为红表笔B.将选择开关S与3连接,就构成了欧姆表C.将选择开关S与1、2连接,就构成了电流表,且与1接点相连时量程较大D.将选择开关S与4、5连接,就构成了电压表,且与4接点相连时量程较大(2)某同学选择欧姆挡“×1 k”倍率测量电阻R A、R B的阻值时,指针分别处于a、b两位置,其中a位置在表盘正中央(如图乙所示),指针在b位置时的偏转角度恰好为在a时的一半,则电阻R A=________,R B=________.练高考小题5.[2016·四川卷,8,Ⅱ]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 Ω),保护电阻R1(阻值10 Ω)和R2(阻值5 Ω),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A,电压表V,开关S,导线若干.实验主要步骤:(ⅰ)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ⅱ)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ⅲ)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U-I图线(U、I都用国际单位);(ⅳ)求出U-I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回答下列问题:(1)电压表最好选用________;电流表最好选用________.A.电压表(0~3 V,内阻约15 kΩ)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Ω)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2 Ω)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2 Ω)(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_______.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的接线柱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3)选用k、a、R1和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________,r =________,代入数值可得E和r的测量值.6.[2017·天津卷]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 kΩ,电阻R1=9.0 kΩ,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 Ω的电阻.(1)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键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________导线断开.(2)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由I1-I2图像得到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1位小数)7.[2019·全国卷Ⅲ,23]某同学欲将内阻为98.5 Ω、量程为1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并进行刻度和校准,要求改装后欧姆表的15 kΩ刻度正好对应电流表表盘的50 μA刻度.可选用的器材还有:定值电阻R0(阻值14 k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 50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0 Ω),电阻箱(0~99 999.9 Ω),干电池(E=1.5 V,r=1.5 Ω),红、黑表笔和导线若干.(1)欧姆表设计将图(a)中的实物连线组成欧姆表.欧姆表改装好后,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应为________Ω;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填“R1”或“R2”).(2)刻度欧姆表表盘通过计算,对整个表盘进行电阻刻度,如图(b)所示.表盘上a、b处的电流刻度分别为25和75,则a、b处的电阻刻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校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欧姆表指针指向________________kΩ处;将红、黑表笔与电阻箱连接,记录多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及欧姆表上对应的测量值,完成校准数据测量.若校准某刻度时,电阻箱旋钮位置如图(c)所示,则电阻箱接入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Ω.练模拟小题8.[2019·西安五校联考]硅光电池是一种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根据图甲所示电路,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测量硅光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实验室可提供的器材如下.A.硅光电池:电动势约为3 V,内阻约为100 Ω;B.电流表:量程为0.1 mA,内阻为500 Ω;C.电流表:量程为10 mA,内阻为18 Ω;D.定值电阻:内阻为29.5 kΩ;E.定值电阻:内阻为9 Ω;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0 Ω,允许最大电流为1 A:G.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根据器材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电阻R1应选用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2)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和电流表的示数I2,作出的I1-I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9.[2019·黑龙江重点中学三联]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为探究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决定动手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电阻的装置.器材有:电池组,电流表A,电阻箱,待测电阻R x,其中电流表表盘刻度线清晰,但是刻度已经不见.(1)小组成员先将电池组与电流表A 进行串联,电路两端分别接好表笔,如图1所示;将表笔短接,发现电流表指针刚好指在表盘最右端刻度线处.(2)将两表笔分别与电阻箱两接线柱相连,调节电阻箱阻值,直到电流表指针指在表盘正中央,电阻箱示数如图2,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___Ω.(3)用待测电阻R x 代替电阻箱接在两表笔之间,电流表指针指示如图3所示,则待测电阻R x =________Ω.此次实验快结束时,有同学拿来一块内阻为2 803 Ω的电压表,将所设计装置的两表笔正确接在电压表的两接线柱上,电压表示数为2.80 V ,可以推知实验中使用的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_______V(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综合测评 提能力]1.[2019·贵阳一测]某同学做“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其电路如图1所示.该图中E 、r 分别表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表示理想电流表(测得的电流用I 表示),R 表示电阻箱的阻值,S 为开关.(1)该同学在闭合开关S 之前,应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2)请写出该实验原理的表达式________(用E 、r 、I 、R 表示).(3)该同学在实验中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4)该同学由实验数据作出如图2所示的1I-R 图象,则由图象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2019·重庆九校联考]某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阻箱测定一种特殊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动势E 在9 V 左右,内阻r 约为50 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150 mA.该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压表的内阻约为2 kΩ,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 999 Ω,R 0是定值电阻,阻值为20 Ω,起保护电路的作用.(1)在图甲的实物图中,已正确地连接了部分电路,请完成余下电路的连接.(2)该同学完成电路的连接后,闭合开关S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某一次偏转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V .(3)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线,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2019·陕西榆林一模]某物理研究小组尝试利用一个电流计准确地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 ,内阻几欧姆,可利用的器材有:A .电流计G(量程I g =30 mA ,内阻R g 未知);B .电阻箱R (0~99.99 Ω);C .定值电阻R 0(R 0=30 Ω);D .开关与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首先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 ,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17.00 Ω时,电流计恰好满偏;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42.00 Ω时,电流计指针指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则电流计的读数为________mA.由以上数据可得到干电池电动势E =________V.(2)该小组发现图甲所示电路无法测量电源的内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们又设计了一个电路测量干电池的内阻,如图丙所示.(3)按照图丙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读出对应的电流计的读数I ,然后在图丁的坐标系中作出1I -1R的图线. (4)结合两个实验电路图的数据,可求出电流计内阻R g =________Ω,干电池内阻r =________Ω.4.[2019·成都摸底]指针式多用电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粗测待测电阻时,将选择开关拨至欧姆“×10”挡,经正确操作后,指针如图甲中a所示,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再次测量时该同学应该选择欧姆________挡(选填“×1”或“×100”),若经过正确操作,将两表笔接在待测电阻两端时,指针如图甲中b所示,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2)图乙是某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流表满偏电流为0.5 mA、内阻为10 Ω;电池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1 Ω;滑动变阻器R0的阻值范围为0~5 000 Ω.①该多用电表的两只表笔中,________是红表笔(选填“A”或“B”);②该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刻度值是按电池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1 Ω进行刻度的.当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 V、内阻增大到4 Ω时,多用电表欧姆挡仍可调零,则调零后R0接入电路的电阻将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用重新调零后的多用电表欧姆挡测得某待测电阻的阻值为300 Ω,则这个待测电阻的真实阻值为________Ω.5.[2019·湖北四地七校联考]某型号多用电表欧姆挡的电路原理图如图甲所示.微安表G是欧姆表表头,其满偏电流I g=500 μA,内阻R g=950 Ω.电源电动势E=1.5 V,内阻r=1 Ω.电阻箱R1和电阻箱R2的阻值调节范围均为0~9 999 Ω.(1)图甲中的a端应与________(选填“红”或“黑”)表笔连接.(2)某同学将图甲中的a、b端短接,为使微安表G满偏,则应调节R1=________Ω;然后在a、b端之间接入一电阻R x后发现微安表半偏,则接入的电阻阻值为R x=________Ω.(3)如图乙所示,该同学将微安表G与电阻箱R2并联,利用该电路图组装一个“×100”倍率的欧姆表,要求欧姆表的表盘刻度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其中央刻度为“15”,则该同学应调节R2=________Ω;用此欧姆表测量一个阻值约2 000 Ω的电阻,测量前应调节R1=________Ω.6.[2019·黄冈调研]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图中的N是________(填“红表笔”或“黑表笔”).(2)某小组的同学们发现欧姆挡的刻度线不均匀,分析在同一个挡位下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和它的阻值R x的关系,他们画出了几种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3)现有部分电路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它与盒外的接线柱A、B、C、D相连,若该部分电路仅由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连接而成.现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至欧姆挡,测得A、B 间电阻为R,B、C间的电阻为2R;用导线将C、D连接后,测得A、B间的电阻为0.5R.请在方框中画出盒子内这两个电阻的连接图.(4)若该多用电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电源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测量某电阻阻值,则测得的阻值应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阻的真实值.7.[2019·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调研]如图a所示为一黑箱,内有一节干电池、若干电阻,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1)为探索黑箱,某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以下测量,你认为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A.用欧姆挡测量A、B间的电阻B.用直流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C.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D.用交流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为等效电源的两极.为了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同学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U,图c是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的图象,若忽略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根据图象可求得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_V,等效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如果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测得的等效内阻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8.[2019·陕西省西安市联考]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欧姆表电路,通过控制开关S和调节电阻箱,可使欧姆表具有“×1”和“×10”两种倍率.所用器材如下:A.干电池:电动势E=1.5 V,内阻r=1.0 ΩB.电流表G:满偏电流I g=1 mA,内阻R g=150 ΩC.定值电阻R1=1 200 ΩD.电阻箱R2和R3:最大阻值都为999.9 ΩE.电阻箱R4:最大阻值为9 999 ΩF.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1支,导线若干(1)该实验小组按图a正确连接好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电阻箱R2=________Ω,使电流表达到满偏,此时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欧姆表的内阻R内,则R内=________Ω,欧姆表的倍率是________(选填“×1”或“×10”).(2)闭合开关S:第一步:调节电阻箱R2和R3,当R2=________Ω且R3=________Ω时,将红、黑表笔短接,电流表再次满偏;第二步:在红、黑表笔间接入电阻箱R4,调节R4,当电流表指针指向图b所示的位置时,对应的欧姆表的刻度值为________Ω.课练25 实验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狂刷小题 夯基础]1.答案:(1)B D F (2)甲 (3)1.5 0.7解析:(1)电源的电动势约1.5 V ,则电压表选择量程0~3 V 的D ;选择内阻已知的电流表B ;滑动变阻器电阻较小有利于电表示数的变化,滑动变阻器选择0~10 Ω的F ;(2)电流表内阻已知,图甲电路将电流表与电源直接串联,可消除电流表分压带来的系统误差;(3)据E =U +I (r +r A )可得U =E -I (r +r A ),则图线的纵截距b =E =1.5 V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k |=r +r A =1.5-1.00.5-0Ω=1 Ω,电源的内阻r =0.7 Ω. 2.答案:1.50 1.00 0.25解析:根据电源的U -I 图线在纵轴的截距等于电源电动势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0 V ;图甲电路测量得出的U -I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池内阻,为r =1.00 Ω;图乙电路测量得出的U -I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干电池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1.25 Ω,所以电流表内阻R A =1.25 Ω-1.00 Ω=0.25 Ω.3.答案:(1)③T ④1 400 (2)A (3)BD解析:(1)③测电阻时先进行欧姆调零,即先短接红、黑表笔,调节欧姆调零旋钮T ,使指针指向欧姆挡零刻度线;④欧姆调零后,测量电阻,读出示数,则电阻R =1 400 Ω.(2)由题知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即欧姆挡示数太小,要使示数变大,则要减小倍率,重新欧姆调零后,再测量,故选项A 正确.(3)图甲是用直流电压挡测电压,要求电流从红表笔流入,显然红、黑表笔接反,A 项错误;图乙是用直流电流挡测电流,要先断开电路,再将电流表串联进电路,电流从红表笔流进,B 选项正确;图丙和图丁是用欧姆挡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则要求电流从二极管的负极流进,即黑表笔与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故选项D 正确,选项C 错误.4.答案:(1)BC (2)15 kΩ 45 kΩ解析:(1)在多用电表使用时应让电流从红表笔进、黑表笔出,当将选择开关S 与3连接,就构成了欧姆表,由此可判断A 为红表笔,B 为黑表笔,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将选择开关S 与1、2连接,就构成了电流表,根据并联分流原理,可知与1接点相连时量程较大,故C 项正确;将选择开关S 与4、5连接,就构成了电压表,根据串联分压原理,串联的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所以与5接点相连时量程较大,故D 项错误.(2)指针指向a 位置即表盘正中央时,即指向了欧姆表的中值电阻R 中,也就是欧姆表本身的内阻,R A =R中=15 kΩ;当指针指向b 位置时,偏转角度恰好为在a 时的一半,即I =14I g ,而14I g =E R B +R 中,另有12I g =E R A +R 中,解得R B =45 kΩ. 5.答案:(1)A C (2)C (3)ak k -R 2解析:(1)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U =E -Ir ,I 是电路中的总电流,实际测量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会引起系统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即选A 项;由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I =E r +R 1+R 2=32+10+5A =0.176 A =176 mA ,应选C 项.(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说明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因此说明一根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根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C 项正确.(3)图象斜率绝对值k =r +R 2,图象与横轴的截距为电压表短路时的电流,即a =E r +R 2,因此电源的内阻r =k -R 2,电源的电动势E =ka .6.答案:(1)aa ′ bb ′ (2)1.4(1.36~1.44均可) 0.5(0.4~0.6均可)解析:(1)a 、b ′间的电压不为零,说明a 、a ′或b 、b ′间有一处导线断开,若a 、a ′间电压不为零,说明aa ′导线断开;若a 、a ′间电压为零,则一定是bb ′导线断开.(2)在给出的图像中取两个点,读数分别为I 1=0.12 mA 、I 2=60 mA ,I ′1=0.07 mA 、I ′2=200 mA.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E =(I 1+I 2)(R 0+r )+I 1(r 1+R 1),将上述两组数据代入可得:电动势E ≈1.4 V ,内阻r ≈0.5 Ω.7.答案:(1)连线如下图 900 R 1(2)45 5(3)0 35 000.0解析:(1)由题意知改装的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即内阻为15 kΩ,即R 0+r g +r +R =15 kΩ,故R =15 kΩ-14 kΩ-98.5 Ω-1.5 Ω=900 Ω.由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大于R 2的最大阻值,故只能选用R 1.(2)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1.5 V =25 μA ×(R a +15 kΩ),1.5 V =75 μA ×(R b +15 kΩ),解得R a =45 kΩ,R b =5 kΩ.(3)红、黑表笔短接,进行欧姆调零.由图得电阻箱的读数为3×10 kΩ+5×1 kΩ+0×100 Ω+0×10 Ω+0×1 Ω+0×0.1 Ω=35 000.0 Ω.8.答案:(1)B D (2)2.70 100(98.0~102均可)解析:(1)电池的电动势约为3 V ,故需要将电流表通过串联定值电阻改装成量程为3 V 的电压表,所以电流表选B 项,电阻R 1选D 项;电流表C 与定值电阻E 并联测电流,由并联分流规律可知,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为30 mA.(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I 1(R A 1+R 1)+3I 2r ,变化为I 1=E R A 1+R 1-3r R A 1+R 1I 2,由题中数据和图乙可知E =2.70 V ,r =100 Ω. 9.答案:(2)97 (3)48.5 2.9解析:(2)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97 Ω.(3)设电池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 g ,内阻为r g ,由实验操作可得E =I g (r +r g ),E =12I g (r +97 Ω+r g ),图3所示电流表读数为23I g ,则E =23I g (r +R x +r g ),联立解得R x =48.5 Ω,r +r g =97 Ω.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U R V (r +r g ),代入数据解得E =2.9 V . [综合测评 提能力]1.答案:(1)最大值 (2)E =I (R +r ) (3)电流表的读数和对应电阻箱的阻值(写I 和R 也可) (4)6.1(5.8~6.3均可) 2.4(2.3~2.5均可)解析:(1)该同学在闭合开关S 之前,应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最大值,避免电流表损坏,且保护电池.(2)利用电阻箱和电流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其表达式为E =I (R +r ).(3)实验中需要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电流表的读数和对应电阻箱的阻值.(4)由E =I (R +r )变换为1I =1E R +1E r ,对照图2所示的1I -R 图象,图线的斜率1E =5-0.428V -1,在纵轴上的截距1Er =0.4 A -1,解得E =6.1 V ,r =2.4 Ω. 2.答案:(1)如图所示 (2)6.5 (3)10 50 解析:(1)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Ir ,通过改变电阻箱的电阻来改变电流和路端电压,所以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两端,因电池电动势在9 V 左右,故选15 V 量程的接线柱,电路图如图所示;(2)电压表量程为15 V ,读数为6.5 V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U R +R 0(R +R 0+r ),整理得1U =1E +r E ×1R 0+R ,由此可知图象与纵轴的交点为电源电动势的倒数,斜率为r E ,故1E =0.1 V -1,r E=5 A -1,解得E =10 V ,r =50 Ω.3.答案:(1)20.0 1.5 (2)G 表内阻未知 (4)30 3解析:(1)由题图乙所示表盘可知,其分度值为1 mA ,示数为20.0 m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I (r +R g +R ),由题意可知E =30×10-3×(r +R g +17.00 Ω),E =20×10-3×(r+R g +42.00 Ω),解得E =1.5 V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求出r +R g ,由于不知电流计内阻R g ,无法求出电源内阻r ;(4)由题图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源电动势E =U +Ir =I (R g+R 0)+⎣⎡⎦⎤I (R g +R 0)R +I r ,整理得1I =(R 0+R g )r E ·1R +r E +R 0+R g E ,由1I -1R 图象可知r E +R 0+R g E =42 A -1,k =(R 0+R g )r E =72-420.25 ΩA =120 ΩA,解得r =3 Ω,R g =30 Ω. 4.答案:(1)×100 3 000 (2)①A ②小 290解析:(1)将选择开关拨至欧姆“×10”挡,由于题图甲中a 指针偏转角度太小,说明待测电阻阻值较大,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选择较大倍率的欧姆挡,即选择“×100”挡,根据读数规则,待测电阻阻值为30×100 Ω=3 000 Ω.(2)①根据“红进黑出”的原则,两只表笔中,A 是红表笔;②电池电动势为1.5 V 、内阻为1 Ω时,欧姆调零,由I g =E R ,解得电池内阻、电流表内阻与滑动变阻器R 0接入电路的阻值之和为R =E I g=3 000 Ω,由r +R g +R 0=3 000 Ω可得R 0=2 989 Ω;电池的电动势下降到1.45 V 、内阻增大到4 Ω时,欧姆调零,由I g =E ′R ′,解得电池内阻、电流表内阻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之和为R ′=E ′I g=2 900 Ω,由r ′+R g +R ′0=2 900 Ω可得R ′0=2 886 Ω,即调零后R 0接入电路的电阻将变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1.5 V 3 000 Ω+300 Ω= 1.45 V 2 900 Ω+R 真,解得R 真=290 Ω.5.答案:(1)红 (2)2 049 3 000 (3)950 1 024解析:(1)根据多用电表的内部电流流向可知电流从红表笔进,黑表笔出,则a 端接红表笔.(2)欧姆调零时,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g =E R g +r +R 1,解得R 1=E I g -(R g +r )=2 049 Ω;当接入R x 后,电流为满偏的一半,则I g 2=E R g +r +R 1+R x,可得R x =R g +r +R 1=3 000 Ω.(3)因欧姆表的中央刻度为15,倍率为“×100”,则欧姆表的内阻R 内=15×100 Ω=1 500 Ω,故调零时的满偏电流为I =E R 内=1×10-3 A ,表头和R 2并联改装为电流表,由并联分流电压相等I g R g =(I -I g )R 2,解得R 2=950 Ω,改装后的欧姆表需要进行欧姆调零,则R 内=1 500 Ω=R g R 2R g +R 2+R 1+r ,解得R 1=1 024 Ω. 6.答案:(1)黑表笔 (2)AC (3)如图所示 (4)大于解析:(1)依据电流要从红表笔流入表头,黑表笔流出表头,可快速判断出N 是黑表笔.(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选项A 、C 正确.(3)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一分析,可得出盒子内的电路结构.(4)电源的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导致测量时指针所指位置的电流偏小,由于欧姆挡的“0刻度”在右侧,因此,待测电阻的测量值偏大.7.答案:(1)C (2)1.43 1.07(1.04~1.10均正确) (3)偏小 偏小解析:(1)因为黑箱内含有电源,所以不能用欧姆挡直接测量;用电流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流,可能会造成短路,也不能用交流电压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压,只能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压,选项C 正确.(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 =U +U R r ,即1U =1E +r E · 1R ,由题图c 可知1E =0.70 V -1,解得E =1.43 V ;r E =1.45-0.701.0Ω/V =0.75 Ω/V ,则r =1.07 Ω.(3)如果考虑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则外电阻的实际阻值小于R ,使测得的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测得的等效内阻与真实值相比也偏小.8.答案:(1)149 1 500 ×10 (2)14 150 100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欧姆表的内阻为R 内=E I =1.50.001Ω=1 500 Ω,则R 2=R 内-R 1-R g -r =149 Ω,中值电阻应为1 500 Ω,根据多用电表的刻度设置可知,表盘上只有两种挡位,若为“×1”,则中值电阻太大,不符合实际,故欧姆表倍率应为“×10”;(2)为了得到“×1”倍率,应让满偏时对应的电阻为150 Ω,电流为I 1=1.5150A =0.01 A ,此时表头中电流应为0.001 A ,则与之并联的电阻R 3中的电流应为0.01 A -0.001 A =0.009 A ,并联电阻为R 3=0.001×(150+1 200)0.009 Ω=150 Ω,R 2+r =1.5-0.001×(150+1 200)0.01Ω=15 Ω,故R 2=(15-1) Ω=14 Ω;题图b 所示电流为0.60 mA ,则通过电源的电流为6 mA ,因此总电阻为R 总=1.56×103 Ω=250 Ω,故待测电阻为R 测=250 Ω-150 Ω=100 Ω.。
陈恩谱 物理原来可以这样学 目录(1)

目录第一部分:知识辨析篇1.1、对“平均速度”的深入理解 (2)1.2、“分→合→分”——小船渡河问题的三步曲 (4)1.3、速度关联问题的研究 (6)1.4、“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物理学史 (10)1.5、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关系 (12)1.6、对“失重”现象的一个理解 (13)1.7、加速运动体系中液体的压强及浮力 (14)1.8、高中物理中轻质物体的动力学 (16)1.9、一般圆周运动动力学及其应用 (25)1.10、开普勒运动的可能轨道与宇宙速度 (28)1.11、关于功的概念教学的三点建议 (31)1.12、机车牵引力及其功率问题辨析 (33)1.13、机械能定理及其应用 (34)1.14、能量-位移图象(E-x 图象) (37)1.15、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的区别和联系 (39)1.16、《静电场知识网络图》及其应用 (40)1.17、水位计、温度计、静电计的类比研究 (42)1.18、对电流微观表达式I=nqSv 的深入理解 (44)1.19、对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的一些辨析 (45)1.20、化学电池与感应电源内电路上的电势升降问题研究 (47)1.21、公式U=RE/(R+r)的理解与应用 (50)1.22、欧姆调零在欧姆表原理中的根本性地位 (52)1.23、高中物理中的反电动势问题 (53)1.24、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霍尔元件的区别 (57)1.25、电感电容在暂态电路中的作用 (57)1.26、动生涡流的一些实例研究 (58)1.27、对交变电流有效值的几点辨析 (60)1.28、关于交变电流的几个问题的说明 (62)1.29、光电效应的三个疑点辨析 (66)1.30、对“结合能”的几点辨析 (67)1.31、游标卡尺的原理及易错点提醒 (69)第二部分:思维方法篇2.1、比例法在匀变速运动中的灵活应用 (72)2.2、微元法处理速度关联问题 (73)2.3、平抛运动一个二级结论的妙用 (76)2.4、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解题技巧 (78)2.5、加速度分解的妙用 (84)2.6、系统牛顿第二定律与整体法 (86)2.7、叠加体问题的分析技巧 (90)2.8、动力学临界问题的类型和处理技巧 (101)2.9、图解法分析动力学临界问题 (110)2.10、动力学动态问题的类型和分析技巧 (113)2.11、动态分离问题的解题技巧 (117)2.12、两只手搞定能量问题 (120)2.13、旋转弹簧类问题的一个分析技巧 (121)2.14、高中物理中质心概念的应用 (123)2.15、碰撞可能性的判断技巧 (125)2.16、多体多过程动量守恒问题 (127)2.17、等效法处理“填补法”类题目 (131)2.18、平行板电容器动态问题的最佳处理思路 (133)2.19、等效电压源定理及其在高中物理中应用 (136)2.20、等效法分析电学实验的系统误差 (138)2.21、等效法分析变压器动态问题 (143)2.22、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 (146)2.23、感应电路综合问题 (157)2.24、平均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161)2.25、逐差法的原理与应用 (165)2.26、高中物理中的微元法 (169)2.27、相对运动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191)2.28、高中物理中矢量标积的一些有用的结论 (198)第三部分:总结整理篇3.1、分板块知识网络图 (203)3.2、高中物理易错点统计 (206)3.3、高中物理中的定义式与决定式 (210)3.4、高中阶段物理学史 (212)3.5、高中物理中常见的能量 (214)3.6、板块总结运动和力 (215)3.7、《万有引力定律》复习提纲 (229)3.8、《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231)3.9、《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复习提纲 (235)3.10、《电路》复习提纲 (238)3.11、《磁场》复习提纲 (239)3.12、板块总结选修3-3 (240)3.13、近代物理学常识 (245)3.14、板块总结选修3—5 (249)第四部分:拓展阅读篇4.1、x-t 图象是“位移-时间图象”吗? (258)4.2、“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依据是什么? (259)4.3、压强与重力的关系辨析 (260)4.4、对“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说法的质疑 (263)4.5、关于“惯性的表现”的思考 (265)4.6、运动和力的因果关系辨析 (267)4.7、双振子问题的处理 (268)4.8、自行车刹车问题研究 (271)4.9、对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一种理解 (273)4.10、跨滑轮绳连接物体系的牛顿第二定律 (278)4.11、能量数值的相对性 (281)4.12、某个方向上的动能定理问题的研究 (282)4.13、势能定理的准确表述及中学典型错题示例 (284)4.14、系统动量近似守恒吗 (287)4.15、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严格证明 (289)4.16、关于《电磁感应》一章教学的一个尝试性建议 (290)4.17、自感电动势大小的计算问题 (292)4.18、质量、电感、电容的类比研究 (294)4.19、与磁场运动相关的问题 (297)4.20、“收尾”过程中的无限与有限 (300)4.21、摩擦生热与热力学第一定律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 (303)4.22、高中物理教师常犯知识性错误及其解析 (304)4.25、高中物理教师命题常犯十大知识性错误排行榜 (312)。
为什么欧姆表换挡时要调零电阻?

为什么欧姆表换挡时要调零电阻?欧姆表是多用表的一个单元,用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原理将电池组、电流表和变阻器相串联构成欧姆表的内电路。
1)测量态给欧姆表的两表笔之间接上待测电阻,则电池组、电流表和变阻器及待测电阻构成闭合电路,电路中的电流随被测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将电表的电流刻度值改为对应的外电阻刻度值,即可从欧姆表上直接读得待测电阻阻值。
Rx=I-(r+Rg+R)实例将满偏电流为IG=100A、内阻为Rg=100()的灵敏电流表跟电动势为=1.5V内阻为r=0.1()的电池组和总电阻为R=I8K的变阻器相串联并将变阻器调至R=14.9(K),即组装成一欧姆表。
各电流值对应的待测电阻值由上式计算如表:在表盘上各电流刻度处标示出相应的待测电阻值,即可直接读出待测电阻值。
2)调零态①机械调零当两表笔分开时,即待测电阻为无穷大时,由欧姆定律知此时电流强度为零。
即当两表笔分开时,电表指针指示的状态应为零电流和无穷大欧姆。
但是由于各种缘由,当两表笔分开时电表的指针有时并没有指在零电流刻度上,这就需要进行机械调零。
用螺旋刀转动机械调零螺丝带动指针转动,使指针指无穷大欧姆刻度处。
②欧姆调零当两表笔短接时,由欧姆定律知,可以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满偏,即令指针指电流表的满偏电流刻度处,亦即零欧姆刻度处。
即当两表笔短接时, 电表指针指示的状态应为满偏电流和零欧姆阻值。
否则,调整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指满偏电流刻度处,亦即零欧姆刻度处,即完成欧姆调零。
2.内阻1)设计值将欧姆表的两表笔短接,即欧姆表处于调零态,由欧姆定律得:欧姆表的内阻等于欧姆表中的电源的电动势与欧姆表中的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之比R=/IG.所以用来组装欧姆表的灵敏电流表和电池选定后,组装成的欧姆表的内阻也就确定了。
2)实际值欧姆表的实际内阻由电源的内阻、电流表的内阻和调零变阻器的电阻串联构成,其总阻值应等于设计值。
R=r+RG+R.我们应合理选择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以满意欧姆表内阻设计值的要求。
对“欧姆表”教学中一个相关问题的商榷

电 池 用 旧 了 后 ,电 动 势 £ 会 变 小 ,内 阻 r 会变 大 ,£ 和 「的 变 化 会 对 电 阻 的 测 量 产 生 影 响 ,在欧 姆 表 的 使 用 过 程 中 ,一 般 要 求 电 池 的 电 动 势 在 1.6 V 到 1.2 V 范 围 内 变 化 ,电 池 电 动 势 低 于 1.2 V 就 要 更 换 电 池 。下 面 ,以 单 倍 率 欧 姆 表 为 例 说 明 。
3.0 V ,2r = l
+ i?g= 100
k f 2.
将 上 述 几 个 等 式 代 人 ⑨ 式 中 可 得 J= 211. 351 y A 。
当 选 用 X 1 0 0 倍 率 时 ,艮 = 私 = 1. 67 k n ,
2 £ = 3 . 0 V ,2 r = l n ,R 's« R 6 + 尺/;= i 〇〇n ,i^4 = 14 k n ,将 上 述 几 个 等 式 代 人 ⑨ 式 中 可 得 7=212. 624 hA 。
14 k f l ,将 上 述 几 个 等 式 代 人 ⑨ 式 中 可 得 J = 181. 391 卩A 。
当 选 用 X 100 倍 率 时 ,R X= R:i = 1. 67 k n ,
率 )不 能 调 到 零 [2]。
头 的 满 偏 电 流 h = 130 MA ,所 以 ,流 经 表 头 的 电 流
笔 者 就 以 实 际 教 学 中 用 到 的 欧 姆 表 为 例 ,浅析 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图 2 是一个多倍率欧姆表 的 原 理 图 ,虚 线 框 内 是 利 用 普 通 表 头 和 若 干 个 固 定
系 统 误 差 ,此 时 测 得 的 电 阻 值 偏 大 ; (2) 在 仍 可 调 零 的 情 况 下 ,误 差 的 大 小 取 决 于
欧姆调零在欧姆表原理中的根本性地位

欧姆调零在欧姆表原理中的根本性地位欧姆表原理及其操作,在大部分学生那里是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究其根本,是因为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欧姆调零的重视和讲解不够,也没有引起学生对欧姆调零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对欧姆表原理一知半解。
笔者在此特意提醒各位老师和学生,欧姆调零理解到位了,才能理解欧姆表原理及其操作,也才能应付欧姆表原理相关试题!一、欧姆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理论依据电阻测量,必然用包含了电阻的理论公式,高中物理包含电阻的主要是两个欧姆定律和热功率;欧姆表就是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基础来测量电阻的,因此,它需要自带一个电源和一个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如右图所示是高中物理着重介绍的欧姆表的结构,其原理方程为:x R R E I +=内,其中g R r R R =++内 由该方程可以看出,R x 越大,I 越小。
二、欧姆调零,及欧姆调零基础上的表盘结构1、欧姆调零:红黑表笔短接(0=x R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R ,使得表头满偏,即通过表头电流为I g ,,则有:g E I R =内 可知,欧姆表内阻为gE R I =内,当E 、I g 取不同的值时,R 内就不同。
2、表盘结构:断开红黑表笔,指针回到左侧零刻线,将红黑表笔接触待测电阻x R 两端,则有:x R R E I +=内,易知:当内R R x =时,g2I I =,即表头指针半偏(指在中央刻度)。
因此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就是其内阻:内中R R =;当3x R R =内时,g4I I =,当13x R R =内时,g 34I I =…… 在欧姆调零的前提下,欧姆表的表盘结构如右图最上面那条刻线所示。
三、多档位欧姆表的结构和操作1、多档位欧姆表的结构: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内置电源的电动势E 和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具体取值是多少,只要经过了欧姆调零,使得g E I R =内成立,欧姆表表盘就有相同的结构。
欧姆表的内阻的值不同,则指针指在中央刻度时欧姆表的示数就不同,即档位不同,因此,多档位欧姆表,不过就是欧姆表的内阻可以调节成不同的值,而要调整欧姆表内阻,由欧姆调零时有gE R I =内可知,可以换内置电源的电动势E G红 黑E ,r R g R R x或者换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调零在欧姆表原理中的根本性地位
欧姆表原理及其操作,在大部分学生那里是难以理解和记忆的,究其根本,是因为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欧姆调零的重视和讲解不够,也没有引起学生对欧姆调零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对欧姆表原理一知半解。
笔者在此特意提醒各位老师和学生,欧姆调零理解到位了,才能理解欧姆表原理及其操作,也才能应付欧姆表原理相关试题!
一、欧姆表的基本结构和设计理论依据
电阻测量,必然用包含了电阻的理论公式,高中物理包含电阻的主要
是两个欧姆定律和热功率;欧姆表就是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基础来测量电阻的,因此,它需要自带一个电源和一个电流表(或者电压表),如右
图所示是高中物理着重介绍的欧姆表的结构,其原理方程为:
x R R E I +=内,其中g R r R R =++内 由该方程可以看出,R x 越大,I 越小。
二、欧姆调零,及欧姆调零基础上的表盘结构
1、欧姆调零:红黑表笔短接(0=x R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R ,使
得表头满偏,即通过表头电流为I g ,,则有:
g E I R =
内 可知,欧姆表内阻为g
E R I =内,当E 、I g 取不同的值时,R 内就不同。
2、表盘结构:断开红黑表笔,指针回到左侧零刻线,将红黑表笔接触待测电阻x R 两端,则有:x R R E I +=内,易知:
当内R R x =时,g
2I I =,即表头指针半偏(指在中央刻度)。
因
此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就是其内阻:内中R R =;
当3x R R =内时,g
4I I =,当13
x R R =内时,g 34I I =…… 在欧姆调零的前提下,欧姆表的表盘结构如右图最上面那条刻线
所示。
三、多档位欧姆表的结构和操作
1、多档位欧姆表的结构: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内置电源的电动势E 和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具体取值是多少,只要经过了欧姆调零,使得g E I R =内
成立,欧姆表表盘就有相同的结构。
欧姆表的内阻的值不同,则指针指在中央刻度时欧姆表的示数就不同,即档位不同,因此,多档位欧姆表,不过就是欧姆表的内阻可以调节成不同的值,而要调整欧姆表内阻,由欧姆调零时有g
E R I =内可知,可以换内置电源的电动势E G 红 黑
E ,r R g R R x
或者换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
右图是一种调整E 、I g 的方
案。
此时的I g 不是指通过表头的电流,而是虚线框内改装
后的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0,即0E R I =内。
当E 、I 0的取值不同,可使欧姆表内阻取15Ω、150Ω、1500Ω、15kΩ,换
挡(换内阻)并进行欧姆调零之后,若要共用同一表盘刻
度,则要在直接读数(比如15)基础上乘以倍率1、10、
100、1k 。
2、欧姆表测电阻的操作步骤:
(1)换挡:测量电阻之前,为了使读数误差小,欧姆
表指针应指到中间区域的刻度,也就是选择合适的档位
——换挡。
(2)欧姆调零:而换档之后要共用表盘,就必须重新进行欧姆调零,使得0E I R =内成立,此时0
E R I =内。
(3)测量读数:将待测元件断开与电路连接后,接在两表笔之间,读取表盘示数,乘以相应倍率,即为电阻的测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