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的资料
《海底世界》教案15篇

《海底世界》教案15篇《海底世界》教案1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2)幻灯出示: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 )一样( )。
有的像( )一样( )。
有的像( )一样( )。
有的还好像在( )。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6)引读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海底特产丰富。
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
(抓住特点)海底特产丰富。
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
”(学生自己练读)(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海底世界》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通过对本课重点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之间联系的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手段: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已写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海底世界》一文的生字词,还知道了课文主要描写了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
今天我们将继续乘坐潜水艇遨游这片瑰丽神奇的海底世界,请大家坐好,我们出发咯。
2、(播放海底世界录像)二、重点句,了解特点1、你觉得海底怎样?(美丽)五彩斑斓的颜色,可爱活泼的小鱼儿,还有那些连名字也说不出来的小动物,构成了海底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可是海底何止这些?就像所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全班回答)2、到底海底的景色如何奇异,物产怎样丰富呢?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分别有哪些词句能体现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请用“~~”画出来。
请先自学,自学后再进行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形式:(读课文句子)能体现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黑中有光a)这部分最特别的景观是什么?(闪烁的星)我们一起去看看(放课件)b)这么美的景色你想读吗?(指1名读:在这一片……游动。
)『点拨:“全黑了”“黑暗”等词要读得深沉些;星星要稍稍跳动。
』c)谁来试一下?(指1名)d)我们一起来读读。
e)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眼前这景色吗?本来阳光照不到海底,所以海底是一片黑暗,现在却有点点的光,所以我们说这景观是黑中有光。
【板书:黑中有光】静中有声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小声说话)你能表演一下怎样窃窃私语吗?(同位表演)b)老师用海底录音机把海底动物们的声音录了下来并放大,想听吗?(放课件)c)有趣吗?刚刚的声音是老师故意放大了,海底动物们的声音应该是怎样的?(小小的)你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它们是如何“窃窃私语”吗?(指2名)『点拨:“窃窃私语”“嗡嗡”等要轻一些。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学习了解海底世界。
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图片、相关海洋的资料、词卡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进入情境。
1. 复习上节课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海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呀?师:那你们一定很想知道景色奇异在哪儿,物产又有多丰富吧!想去海底看看吗?那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去海底游览一翻。
2. 导入。
师:现在我们已经一起登上了“远航”号航船。
船在蓝天下开始航行了。
我们站在甲板上,海风吹起了我们的头发,远处的海面上偶尔有小鱼跳出水面,海鸟在飞翔,真美呀!嘿,别忙着看美景了。
快穿上潜水衣吧,海底那个未知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自由的在课文的海洋中去阅读,找出最吸引你的地方,然后一起和同学们来分享你的收获吧!二、精读课文。
1. 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在海底世界发现了什么呢?把你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好吗?(1)指名读。
做适当的评价。
(2.)表演,模仿动物的声音。
师:把我们的教室当做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表演。
(教室里非常安静,几个同学轻声的模仿声音)师: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呀,就像真的海底世界一样。
最新海底两万里复习提纲资料

名著复习《海底两万里》一、分类梳理凡尔纳: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1.故事梗概《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1866 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秘密公布于世。
2.人物分析尼摩船长书中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物。
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
是个海上堂·吉诃德式的人物,为了民族的仇恨而漂泊海底。
他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难。
追求自由与正义,反抗压迫,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艇长是小说里一个居主要地位的人物。
这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凡尔纳借尼摩艇长之口谴责了殖民主义者在印度次大陆的野蛮的扩张行为。
表面看来,尼摩艇长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表明他是一个时刻关注着世界政治风云的科学战士。
尼摩艇长所渴望的不是金钱和财富,而是人身的自由和幸福。
他曾呐喊过:“在海中我不承认有什么主子,在海中我完全是自由的。
部编版三年级(下)海底世界优秀说课稿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巴”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2、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总分总的写作特点,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
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课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说说海底世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出示中心句(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引出第一段,,介绍总——分——总结构。
3、说说2——6段分别讲了什么?师:深深的海底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观,让我们化身为潜水员,(潜水员图)到海底去游览一番吧。
二、顺学而教,感受语言过渡:小潜水员们,汹涌澎湃的波涛影响不到海底,那海底是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呢?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深入到海底,闭上眼睛听朗读(播放朗读)。
1.说说你们听到的声音。
(1)指名说,指导朗读。
(2)海底还有什么声音?认识省略号。
拓展拟声词。
(3)出示声音的小诗,指导朗读。
(4)理解窃窃私语(这些声音书上称为“窃窃私语”的声音。
)谁知道什么是“窃窃私语”。
(5)哪两位小朋友上来演示“窃窃私语”呢?过渡:应该怎样读出“窃窃私语”的声音呢?谁来读一下这段话?(出示段落)(6)什么情况下会发出窃窃私语的声音呢?(出示句子)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过渡:海底的动物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同时它们的活动方法也各不相同呢!2.动物活动方法(1)观看视频,欣赏海底世界。
(2)用上喜欢的方式第4段,圈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归纳它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完成以下学习单。
动物名称活动方法(3)指名上来介绍你喜欢的动物及活动方法。
水族馆(海底世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水族馆(海底世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4150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f.png)
水族馆(海底世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一、引言随着人们对水族馆(海底世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其安全管理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水族馆(海底世界)需要建立一套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双体系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方案内容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1)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将水族馆(海底世界)的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风险评估与控制:针对每个风险等级,进行详细的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潜在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设备维护保养、紧急救援预案、员工培训等。
(3)风险监控与预警: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对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建立预警机制,确保在出现风险前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4)持续改进和培训:定期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管理措施。
同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制定隐患排查标准: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隐患排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包括设备的安全性检查、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紧急疏散通道的畅通性等。
(2)隐患排查与整改:定期对水族馆(海底世界)进行隐患排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
对于一些重要的隐患,要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时限,并跟踪整改进展。
(3)隐患治理效果评估:对隐患整改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排查和治理工作的实际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员工安全教育和督导: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其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建立督导机制,对员工进行监督和培训,确保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质量。
三、实施步骤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标准和流程。
2.进行安全风险等级评估,确定具体的管控措施。
3.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包括实时监控设备、采集数据等。
《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8篇)

《海底世界》教案(精选18篇)《海底世界》篇1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海底世界。
2、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肌肉伸缩攻击景色奇异旅行蜜蜂爬行物产丰富3、有小朋友去过海底吗?开动开动小脑筋,想象一下那神秘的海底是什么样子的,说给大家听,好吗?(学生自由说。
)过渡:小朋友们的想象大胆而又丰富,那么你们想去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看看吗?好,我们穿上潜水衣,带上氧气瓶,出发。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一小节,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出示第二小节)2、交流1)海面上-------,海底------(出示)2)声音。
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课件)听到了哪些声音?这么多的声音,还有其它声音吗?谁来说说还有什么声音。
3)这些都是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所以很轻很轻,我们几乎听不到。
4)谁能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声音?5)这些声音都是海底动物在什么时候发出的?(课件出示)6)小结:海底的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真奇异,真丰富啊,给我们的耳朵以美的享受。
那我们的教室当作海底世界,谁愿意做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分角色来朗读。
听,他们模仿的多好啊,就想真的海底世界一样。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听到了海底那么多奇异的声音,我们不由地感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出示中心句)三、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听了海底世界的声音,想认识海底世界的动物吗?1、自由读,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小动物多读几遍。
2、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相机出示图片与文字,指导朗读。
总结:海底动物真是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一起来和这些小动物们活动一下,把你的喜欢大声读出来。
所以说,----------(出示中心句)四、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海底世界的奇异很物产丰富还能从什么地方体会到?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植物的差异?1、颜色不同。
2、形态不同。
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海底除了有动物和植物,还有什么?1、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通用7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篇1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宁静器官汪汪危险海参攻击反推力迅速后退钢铁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同学们的课后复习,相信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这篇课文,用心感受海底世界。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1.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设问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点明这篇课文要讲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2.学习第2~6自然段,思考问题。
(1)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一句话是全段的中心句,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海底的宁静。
(2)第3自然段排比句的运用旨在说明什么?明确:这句话说明了海底有各种声音。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声音,而这些声音说明海底世界的生机勃勃、景色奇异。
(3)第4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这里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明确:这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海藻的形象具体可感。
3.学习第7自然段,思考第7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述海底世界的美丽、富饶。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小结:这篇课文用生动、准确、具体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动物、植物和矿产资源,从中我们知道了:海大,浩瀚无边;海深,深不可测;海里的宝藏,无穷无尽。
海底有动物、植物,也有矿物,是人类的资源仓库。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学习与阅读交流的过程,感受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热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辅助环节(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世界的资料
关于海底世界的资料有哪些的呢。
参考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欢迎你的阅读。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惟一没有征服的地方就是洋底世界。
今天的人类,已多次登上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多次到宇宙空间旅行,人造的探测器已达到太阳系的外层空间。
然而,大洋的最深处是个什么样子,人们还是不清楚的。
因为到大洋底去探险,花费巨大,许多问题难以解决。
然而,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探测洋底世界的回报会是极其丰厚的,因为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矿产、天然气、石油的储藏量十分丰富。
另外,对洋底奇妙世界的探索成果,很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地球上生命起源和进化的传统观点。
在这些现实的利益之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但又确确实实的满足,这就是探索地球最后边沿的巨大快乐。
海洋--这个至今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地方,占地球表面的3/4,海水量达到140亿立方千米,平均深度有3700米。
大洋错综复杂的食物网养育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它比陆地上的任何生态系统都要复杂得多,从生活在洋底火山口边的吃硫磺的微生物、细菌,到各种深海鱼类,它们放出的荧光能照亮很远的地方,吸引了众多的供它们食用的生物。
在有些地方,甚至还可能潜藏着有待发现的被称之为
“海怪”的动物新种,有20米长的大乌枪鰂。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这个海底世界里,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样是不可估量的:能量巨大的漩涡洋流,影响着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气象,若能了解它们的形成机理和规律,可预报气候灾害的发生,免于损失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大洋还有巨大的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镍、锰、铁、钴、铜等;深海的细菌、鱼类和植物,有可能成为保护人类健康与长寿的神奇药物之源。
有人估计,在今后几十年里,从大洋获得的利益会远远超过人类目前探测太空的收益。
如果人们能自由安全地出入洋底,其经济效益会立竿见影的。
但是,到达洋底和到达外层空间一样,没有特殊的装备,人是不可能到达洋底的。
常识告诉我们,若没有氧气筒的帮助,人是不能长时间的下潜到3米以下的水里——这只不过是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千分之一!随着不断地潜入水下,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人的内耳、肺和一些孔道就会感到压力,令人痛苦。
水下温度低,会很快吸走人体的热量。
使得人难以在3米以下的水里坚持2~3分钟。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当代深海的探险,不得不坐等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
深海球形潜水器和深潜铁链栓系钢球深潜器。
会游泳的人一直在寻思,如何在水下得到氧气?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古代希腊的潜水者是从充满气的瓶子里获得氧气,近代潜水者则多用压缩空气的办法,进人潜水。
通常人可以潜入到30米的深度。
甚至最有经验的使用水下呼吸器的人也不敢冒险潜到45米以下,因为深潜压力的增加和上浮水面的过程的压力变化,造成减压病甚至死亡。
使用密封的潜水服,也只能潜入到440米的深处。
球形深海潜水器创造了下潜923米的深度,但操作十分困难。
后来又发明了体积很小的深海潜艇,但它只能供科学研究用。
先进的深海潜艇配备有水下摄影机、收集标本筐和具有人手功能的操作机械臂。
深潜器的实践做了肯定地回答。
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出于不同目的研制出深水潜艇,收集到大海深处的动物、植物、岩石、水样等资料标本。
这就开辟了一个深海探测的新时代。
人们获得了大量的深海世界里的信息,从而改变了生物学、地质学和大洋地理学某些传统的看法。
科学家们用新的目光来看待风海流的变化规律;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具有商业价值的鱼群有极大的危害,并且还会诱发地球上气候的奇特变化。
大洋环流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全球性的气候改变,或使现在地球上稳定的气候慢慢消失。
科学家们还认识到,大洋底的海床并不是平坦的,它高低起伏,比我们的陆地地形更复杂,它的峡谷能装得下喜马拉雅山山脉。
更令人惊异的是,大洋底还有一条独特的、全
球范围的、长达60000千米的大山脉,它像一条巨蛇一样,蜿蜒穿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科学家们称这条洋底大山为“大洋中脊”。
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地质学家们仔细研究了大洋中部的诸山脉后,使他们更坚信了大地板块结构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地球的表面不是单一的石头外壳,它是由若干块巨大板块构造组成的,这些板块构造最小的也有数千平方千米,它们飘浮在地幔之上。
大洋中脊的隆起部分,可能是最初创造地壳的地方;新的板块构造也许在形成海床之前就被它下面的地壳内营力作用下造成的。
从大西洋中脊上采来的岩样已证明了这一点。
这正是板块结构理论正确性的惊人证据。
洋底不断流出的、炽热的、富有矿物质的海水原来来自洋底像烟囱一样的山峰,这又是一个证据。
它表明岩石下仍有巨大的热量,它来自相对年轻的底质构造。
在这里,有被称之为热液喷出口,其平均深度为2225米。
海洋地质学家们已仔细研究了洋底热液喷出口。
观察后发现,这些喷出口,实际上是洋底的间歇喷泉,就像美国的黄石公园的“忠实泉”一样。
炽热的海水从洋底裂缝里流出来,虽然温度高达400℃,但因为这里的压力太大了,所以不会沸腾。
热水喷出后,很快冷却。
喷出的水含
有大量的矿物质,包括锌、铜、铁、硫磺混合物和硅,它们集落在海床上。
这些东西越积越厚,最后形成烟囱状的山峰像个“黑色吸烟人”。
这些热喷口处的化学反应,回答了困扰科学家多年的问题。
在其成分不断地被腐蚀时,为什么海水中存在的大量的镁能保持相对稳定?现在认识到,镁是在热水流过岩石时从海水中被剥离下来的。
当科学家们把这些热喷口看成是研究海底世界的化学实验室时,有商业头脑的企业家却把它看成是金属冶炼厂,因为它们能从地球的内部获得巨大的有价值的各种金属。
海洋地质学家很早就知道,在4300米到5200米深的洋底,铺了一层锰结核。
这些土豆大小的锰核,含有铁、镍、钴以及其他别的金属。
从20世纪70年代始,已有不少采矿公司用先进的设备来采集它们。
如果说洋底的热喷口令人惊奇,那么更令科学家们感到吃惊的是,在这些含硫的间歇泉四周竟会有生命!这真是大大地出人意料之外。
1977年,科学家们在这些热喷口的水里发现不少微生物,而且还发现一条20厘米长的管状蠕虫。
一条红皮肤、蓝眼睛的怪鱼!这个事实被新闻报道后,起初许多人不相信这个事实,但这种“不信”很快被“好奇”所代替。
人们自然又提出这样的疑问:若真有生物,它们靠吃什么为生呢?哪里根本没有光,它们又是怎么生存的?令人奇
怪的是,在100多年前,俄国的一个科学家就发现了上述的事实,他说水下的细菌,是靠氧的硫化物生存的,而这种化合物对多数生命是剧毒的!现在科学家们已弄清了这些细菌与地面上光合成的细菌正好相反,是从化学物质中获得生存能量;陆地上光合成的细菌是从光中获得能量。
现在许多生物学家相信地球上存在着通过化学合成的生命形式。
而海底热喷口也许是研究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最好实验室。
近些年来,围绕着人们要不要进入更深的洋底的问题,争论十分激烈。
科学家和政治家在辩论:继续向更深的洋底进军值得不值得?大多数人承认,探测大洋底是一项极有理论与实用价值的事业,但花费太大,因此犹豫不决。
有人则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是白白浪费金钱。
美国、法国就有人反对再建造更为先进的深海探测器。
但赞成者仍是多数,他们认为,把探测世界大洋底的实践比作是当今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其理由是“那肯定是一个无法想象的神奇世界”,探测这个未知“新大陆”,肯定会改变人类许多传统的观点,并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探测洋底事业中,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科学家们工作最出色,其中日本投资最大,成就也最显著。
日本人总是对新的市场抱有极大的兴趣,他们把世界大洋也看成一个新的市场,所以他们对海洋抱有极大的热情。
对于日本来说,他们对探测洋底有兴趣,是因为日本这个岛国,它的南部正好在地壳三个结构带的汇合处——这当然是很不幸的。
由于这个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来。
据科学家估计:这里地震释放能量占全球十分之一。
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就在于此。
1932年东京大地震死了14万人。
因此,要预报地震,也是日本人探测洋底的重要理由。
日本的科学家们发现,太平洋板块构造的边沿,从东向西,在挤压日本陆块。
日本的深海探测器可达到1万多米深的洋底,研究人员能从屏幕上看到机器人仅用了35分钟就下潜到米的深度。
在这个深度,人们发现了一条海蛞蝓、蠕虫和小虾,这再次证明在地球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也有多种生命形式存在。
1996年,一个崭新的、革命性的海底探测船在美国加里福尼亚中部的海岸城市蒙特里下水,开始她的处女航。
这条深海探测船的名字叫深飞1号,它长4米,重1315千克,外形像一个胖鼓鼓的有翼的鱼雷。
它在水下航行时,很像一只轻捷迅速的飞鸟。
与那些正绕着大洋航行,拖着深海探测器的动作迟缓的潜艇相比,深飞1号就像一架水中的F16战斗机。
它能做特技飞行,比如横滚等,还能与快速游动的鲸群赛跑,或垂直跳出水面,驾驶人员可以从舱中看到舱外的一切。
它可以在水面上飞行,也可以潜到1000米以下做各
种科学考察活动。
可以预言,人类对神奇大洋底的探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新的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