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综合研究开题报告 - 张掖二中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二地理(文科)一、选择题(每个题目只有一项是最佳答案。
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江苏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
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结合材料完成1--2题。
1.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C.整体状况差异明显D.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2.对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耕作方式相同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干旱作农业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某高中生在描述自己家乡3.某网约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要快速查询到本公司签约车辆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A.RS和GPS B.GIS和RS C.GPS和GIS D.数字地球4.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D.合理调整公交线站点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据此回答5~6题。
5.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气候变暖6.造成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C.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D.人工造林和修建梯田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据此回答7~8题。
7.“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A.净化空气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防风固沙8.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9.热带雨林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A.生物残体分解速度快B.根系的吸收功能微弱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D.雨水的淋洗作用强烈10.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⑤D.②④⑤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右图),回答11~13题。
甘肃张掖二中2006高三4月月考文综试卷及答案

°°高度(张掖二中2006年高考模拟考试(4月)高三文科综合第Ⅰ卷(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考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上贴好条形码。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阅读下列材料,据此完成1~3题。
材料一珠穆朗玛峰位于86°E ,28°N 附近,2005年5月22日当地所在时区的区时9点零8分,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对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进行科学测量。
材料二图一 图二1.我国登山测量队员成功登顶时,图二中A 地的区时是A.5月21日22点零8分B.5月22日22点零8分C.5月21日20点零8分D.5月23日23点零8分2.以地心为对称点,珠穆朗玛峰在地表的对应点位于图二中A 点的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3.图一中MN 线为雪线,则A. 甲坡为阳坡,迎风坡B. 乙坡为阳坡,背风坡C. 甲坡为阴坡,背风坡D. 乙坡为阴坡,迎风坡读陆地和周围海洋的气压分布图(图三),据此回答4—5题。
图三4.关于空气在垂直方向及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风从陆地吹向海洋C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下沉、海面上升,风从海洋吹向陆地D .此时空气在陆地上空上升、海面下沉,风从海洋吹向陆地5.若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 .太平洋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B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生长旺盛C .是我国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最佳时期D .南极上空臭氧含量达到最低值图四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据此回答6—7题。
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三个途径

腿研课题研究 B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三个途径〇刘璋张掖市第二中学【关键词】语文教学;法治教育;文本;作文;阅读【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0 ) 07—0114—01公民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意识,一方面来自学习,另一方 面来自实践。
在学生时代,学习无疑是获得法律知识,培养 法治意识的最重要方式。
将法治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是一条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 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文本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文学文本是作者表现情感、观点、思想、态度的载体。
因此,对文本的感悟与分析,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式。
那 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就 主要依赖于对课文文本的研讨与体味。
因此,教师应将法 治教育渗透到文本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挖掘和分析文本的 过程中,受到相应的法治教育。
朱自清的《背影》用饱含深 情的笔墨,表现父子之间浓浓的感情。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引导学生体味这种父对 子、子对父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教育学生:我们在父母的抚 爱之下长大,要记得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将来长大了要 懂得孝顺父母,赡养父母。
同时,可用恰当的方式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 懂得赡养父母,不仅是情感道德和社会伦理的需要,也是法 律的要求。
读完课文《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 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之后,师生无不心情激动,无不为 祖国的强大而感到骄傲。
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感受到:当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就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能够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此时,适时引人《反分裂国家 法》的相关知识,很自然地渗透了法治教育。
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写作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反映,教师的指导能 够引导学生表达正确的观点,表现真善美,反映正确的人生 观、价值观,避免偏激甚至错误的观点。
2021年10月甘肃省张掖市二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答案

2021年10月甘肃省张掖市二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洛根山(60°18′N,140°24′W)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西南角,山体呈圆锥形,主峰海拔6051米。
(原创)1.十一国庆节当天,日出时,该山的影子投向山峰的( )A.东南方B.西北方C.西南方D.正西方2.投射有山影的大气和云层并不是完全黑暗的,主要是因为( )A.地面长波辐射影响B.大气逆辐射影响C.大气的吸收作用D.大气的散射作用3.对洛根山地理特征的推测,可信的是( )A.山顶夏季没有冰雪覆盖B.冬季降雪量多C.山腰处的森林主要是落叶阔叶林D.属褶皱—断块山近20年来,四川省城乡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城乡居民的收入较多来自于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收入返还。
该省县域城镇化呈现出特殊发展模式: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进城人群主要是农村留守的老人与儿童),县城就越繁荣。
下表是2000~2015年四川省各层级城镇化水平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4~6题。
4. 近20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是( )①本地工业化②异地工业化③乡镇旅游业发展④生活和教育需求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5.该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远超地级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县域(与地级市辖区相比) ( )①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②农村人口比例较高③城镇住房价格相对较低④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6.今后推动该省县域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 )A.增加城镇住房供给量B.降低城市入户门槛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D.多元发展本地产业汉正街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吸引了省内大量从事服装生产、销售的流动人口,70%的服装行业从业者来自省内仙桃市。
文科综合研究开题报告 - 张掖二中

"文科综合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解决学生因分科等因素造成的知识结构缺陷,同时对形成我校办学特色,对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探寻开发学生文科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研究内容1.操作层面研究:对本课题的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实施研究.寻求开发文科综合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2.评价层面研究:研究校本课程文科综合,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哪些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完善该课题的开发.四、主要观点1.开发校本课题是项系统工程,主张各有机体之间的和谐,各环节之间的共振,各促进因素的合力是开发好文科综合的关键.2. 开发校本课题在中学阶段要有层次,因材施导,这样有助于有效提升学生素质.3.开发本课题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五、研究思路1.规划好校本课程文科综合的结构我们依据"让一切学生都成材"的二中教学理念,决定将校本课程文科综合规划为3类:聚焦高考、指点迷津、试题选编。
2.发挥教师特长,开发好校本课程文科综合教材.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李亦武同志多年来潜心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参与甘肃省地理教学研究会课题组《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的研究,荣获"全国中学地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在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担任副主编编写《张掖史地读本(地理分册)》,其专著《张掖市地理》获甘肃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
张兴虎同志的课题《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法指导》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彬林同志负责的市级课题"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与应用"2,主要参考文献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李亦武同志,甘肃省特级教师,全国地理学会理事。
张掖市第二中学

张掖市第二中学
佚名
【期刊名称】《甘肃教育》
【年(卷),期】2007(000)03S
【摘要】张掖市第二中学位于塞上名城甘州市区东南。
学校始建于1956年,1998年调整为独立高中,2002年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占地141亩,建筑面积43789平方米,有教学班60个,学生3580人。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9.28
【相关文献】
1.对张掖市第二中学中青年教师健身取向的调查与分析
2.中共张掖市委办公室张
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掖市十大生态产业项目包抓责任制办法》《张掖市生态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3.一份区域课改的答卷——张掖市第二中
学推进新课改纪实4.以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张掖市第二中学创建“文化建设型”特色实验校纪实5.张掖市第二中学高一新生HBsAg携带状况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肃省张掖二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张掖二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组织和色彩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
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的地步,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
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
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的作用。
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由于画家不断地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
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
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尾巴的位置上,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
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
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创造游刃有余浑然天成相提并论B.创举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相提并论C.创造游刃有余巧夺天工一概而论D.创举炉火纯青浑然天成一概而论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B.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C.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张掖二高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10月〕高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此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王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根底,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根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到达顶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意义
通过研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解决学生因分科等因素造成的知识结构缺陷,同时对形成我校办学特色,对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
探寻开发学生文科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研究内容
1.操作层面研究:对本课题的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实施研究.寻求开发文科综合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
2.评价层面研究:研究校本课程文科综合,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哪些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从而进一步完善该课题的开发.
四、主要观点
1.开发校本课题是项系统工程,主张各有机体之间的和谐,各环节之间的共振,各促进因素的合力是开发好文科综合的关键.
2. 开发校本课题在中学阶段要有层次,因材施导,这样有助于有效提升学生素质.
3.开发本课题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五、研究思路
1.规划好校本课程文科综合的结构
我们依据"让一切学生都成材"的二中教学理念,决定将校本课程文科综合规划为3类:聚焦高考、指点迷津、试题选编。
2.发挥教师特长,开发好校本课程文科综合教材.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李亦武同志多年来潜心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参与甘肃省地理教学研究会课题组《甘肃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的研究,荣获"全国中学地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在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担任副主编编写《张掖史地读本(地理分册)》,其专著《张掖市地理》获甘肃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
张兴虎同志的课题《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法指导》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王彬林同志负责的市级课题"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研究与应用"
2,主要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3,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李亦武同志,甘肃省特级教师,全国地理学会理事。
王彬林同志,甘肃省中小学青年教学能手。
樊文生同志,甘州区骨干教师。
4,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教师有随时上网的电脑设备.
学校近几年来,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批科研骨干
学校能积极支持研究研究,重视科研工作.
学校能保证研究时间,如课时安排,必要的外出和教师总结的时间.
总之,张掖二中作为全省示范性高中,.理应为这项研究做出成绩,也有能力完成此项有意义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