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1)

合集下载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分数的简单应用》,这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一节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将分数进行加减运算,并让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正确地将分数进行加减运算,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如果有3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小红吃了1个,那么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会用多媒体展示几个分数加减法的例题,并一步步解释如何进行运算。

例如,讲解分数加法时,我会展示例题:“1/4 + 1/3 = ?”。

我会解释如何找到通分母,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标注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几个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其中包括:1. 分数加法练习题:1/4 + 1/3 = ?2. 分数减法练习题:2/5 1/5 =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了基本的掌握。

在课后,我可以进一步拓展分数的应用问题,让学生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例如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同时,我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我选择了一个与学生们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3) 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

2. 能力目标(1) 能够用分数表示物体的部分和比例。

(2) 能够通过分数计算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1) 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难点通过分数计算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2. 示范法:通过示范解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引出分数的概念:你们以前学过的数叫做整数,代表了完整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将一个整体等分为几份,这样得到的数叫做分数。

例如:一个苹果等分为4份,每份就是1/4。

(2) 提问:什么是分子和分母?(3) 解答:分数的分子表示等分出来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等分的份数。

(4) 提问:如何读出一个分数?(5) 解答:读分子的时候,读作序数词;读分母的时候,读作分之。

2.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1) 示例:1/4 + 1/4 = 2/4 = 1/2(2) 提问:怎么将两个分数相加?(3) 解答:若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直接将分子相加即可;若分母不同,需要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子按最小公倍数调整后再进行相加。

(4) 示例:2/3 + 1/2= (2×2)/(3×2) + 1/2= 4/6 + 3/6= 7/6(5) 提问:怎么将两个分数相减?(6) 解答:将减数取相反数,然后用加法运算。

(7) 示例:2/3 - 1/2= 2/3 + (-1/2)= 2/3 + (-2/4)= 2/3 - 2/4 + 1/4= (2×4)/(3×4) - 2/4 + 1/4= 6/12 - 2/12 + 1/12= 5/123.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1) 示例:1/2 × 2/3 = 2/6 = 1/3(2) 提问:怎么将两个分数相乘?(3) 解答:将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即可。

《分数的简单应用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1》(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分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简单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意义理解。

2. 分数加减运算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分数的理解和认识。

二、探究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学卡片或课件上的分数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分数的读写练习,巩固对分数的认识。

3.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分数的简单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三、实践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分数的简单应用练习,如分数的读写、分数加减运算等。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些分数的应用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互相学习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分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加减运算。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数的拓展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2. 学生可以尝试用分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简单计算4.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及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就是一个分数单位。

例如,将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1/4个苹果。

(2)分数的读写方法分子: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用数字表示。

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总份数,用数字表示。

例如,1/4,读作“四分之一”,写作“1/4”。

(3)分数的简单计算引导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①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②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③ 分数乘法: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④ 分数除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3. 实际应用(1)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面积等。

(2)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分数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分数概念、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烹饪、测量等。

五、课后作业1. 抄写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数的计算。

3. 收集生活中运用分数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方法3. 分数的简单计算4.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8.6分数的简单应用(1)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8.6分数的简单应用(1) 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8.6分数的简单应用(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分数的简单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简单应用。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分数的读写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模型,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习分数的读写方法。

(2)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师讲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食物、表示比例等,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分数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实物模型3. 练习题4. 教学视频八、教学进度安排1课时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4. 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分数的简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100例1。

二、教学目标:1.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经历想一想、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多种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通过具体的直观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分数”与“倍”的关系。

4.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时,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还学会了分数的简单计算。

那么,“分数”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呢?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道题:1 课件出示——你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吗?这是书本第100页例1的第(1)题。

要求: A、想一想,左右两个图有什么变化?右图的分数怎么填? B、先独立填写,直接将分数填在书本上,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针对左图:你填什么分数?不是填的请举手?若都填,问你们是怎么想的?板书: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③初步感知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A、右图的涂色部分,你是用什么分数表示?右图填的请举手?B、不是填的举手?(预设:……)填的同学是怎么想的?C、不是填的同学全部起立,你们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也同意填得同学请坐。

预设一:,白色的小正方形有3个,黄色的小正方形有1个,1个黄色的小正方形是3个白色小正方形的。

预设二:,1个黄色小正方形是1个小正方形的。

(追问:1个黄色小正方形是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板书:把4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

小结:想一想:刚才在用表示左右两幅图中涂色部分时,我们是分别把什么东西来平均分的?板书: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把4个小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二)举一反三1、动态出示例1(2)的图:①这里有几个苹果?把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就是书本100页例1的(2),请大家看看书本是怎么说的?读一读。

分数的简单应用(一)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一)教案

分数的简单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整 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知道分子、分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 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用分数表示。

【教学难点】从份数的角度理解“部分”与 “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说出下面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并说出它们的意思。

14二、探究新知 ,板书课题:分数的简单应用。

1、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

(1)出示课件,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41,并说一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是)()(41。

讲解:表示分数时可以把一个正方形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从份数角度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演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的过程。

(2)1份是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31,是( 2 )个。

(3)说说这个13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4)完整的说说13的意思。

(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总数的)()(31,2份是苹果总数的)()(32 。

3、练习:按要求分一分4、小结:表示分数时我们不仅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物体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平均分成的总份数表示分母,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表示分子。

三、巩固练习1、第100页做一做 第1、题2、第102页第2、3题。

四、总结。

五、作业 第102页第1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法则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用分数乘分数的法则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引入新课二、教学新课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五、作业1、在分数乘法里,我们学过哪几种情况的计算?2、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

(口答)368133、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分数乘分数的形式。

2/11×36×上面两题都是什么数和什么数相乘?怎样改写成分数乘分数的形式?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这就把分数和整数相乘改写成了怎样的数相乘?1、统一法则由于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和整数相乘就可以改写成分数乘分数,按分数乘分数的法则来计算。

这就是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引导计算把这里的两道分数和整数相乘的题按分数乘分数的法则计算出结果。

说说为什么?3、教学约分方法分数乘法计算时,为了简便,还可以直接约分。

看课本10页上的计算。

说说是怎样直接约分的?1、练一练上下练习2、练习二7说出错误和改正的方法。

3、练习二8前2题:每组里哪几题可以直接约分,那些不能,并说明理由。

后2题:说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口算出结果。

4、练习二9口算5、练习二11自己练习,说说想法练习二10板书约分、计算过程。

课后感受由于前面的基础较好,学生学起来挺轻松,但计算方面还有待加强。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应用教案第【2】篇〗一、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9页--100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简单应用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万清学校张吉珍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科书第100页例1及相应的内容。

学情分析:
1、在本单元前几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基本上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本节课是要理解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对单位“1”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中应把理解分数的意义,单位“1”,分数单位作为重点,并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

在理解分数的意义时要通过学具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

重点要放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在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涂一涂,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单位“1”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借助解决具体问题的活动,使学生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类比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难点:从分母和分子的意义这一角度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答题纸,小棒。

教学过程: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哪个数?”。

师:你想到的这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平均分、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的意义。

师选择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多个”
(1)、用课件展示教材第100页的例1右侧图,
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
(2)、现在你又想到了哪个数?它表示什么意思?
中的1份。

......
(3)、师:涂色部分是四个正方形中的几份?这样的一份还能用分数表示吗?
表示。

(4)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评价。

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在这里,我们可以把
这样的2份是这4个小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
2.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课件出示六个苹果,动态演示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观察图后集体交流(一共有6个苹果;
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有2个苹果)
(2)提出问题:如果把这6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
的意思吗?(说清楚分母3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
3、回顾建模。

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总
结:我们不仅可以
把一个完整的物体
或者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把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

三、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均匀地分”。

(1)提出要求:老师给大家准备了12个苹果,
请你也来平均分一分,想一想可以用哪个分数
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

拿出答题纸,分一分。

(2)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

(4)对比提升。

课件出示所有的分法,追问:“都是1份,为什么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预设: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

2、“创新地画”。

(2)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

(3)、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预设:因为都是把整体平均分成了2份,取其中的1份。

师:哪儿不同?
预设:总数不同,每份数也不同。

四、
五、闯关游戏,加深理解。

第一关:“准确地拿”。

第二关:“独具慧眼”。

(1)、妈妈买了12个小蛋糕,被我一口气吃了4个,我。

(2。

(3)
(4)你能举个关于分数例子吗?
第三关(机动安排):“认真地涂”
五、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1、
2、引导学生回顾反思: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3、师给与评价,提出希望:希望在生活中你也能“独具慧眼”,找到藏在我们身边的分数。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