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安全方案

合集下载

基坑临边防护方案

基坑临边防护方案

基坑临边防护方案一、风险分析基坑临边存在多种安全风险,主要包括坍塌、坑内积水、机械设备滑落等。

在制定基坑临边防护方案之前,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析,确定不同风险的等级和可能性。

二、防护设计1.建立安全警示标志:在基坑临边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包括禁止入内、脱岗喊话、安全宣传等提示标语,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2.设置安全防护网:在基坑临边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网孔应小于10cm,承重能力应满足相关规定。

3.设置护栏和挡板:在基坑临边设置坚固的护栏和挡板,高度一般不小于1.1m,能够有效阻挡人员坠落。

4.安装安全梯和防滑设施:如果基坑需要频繁进出,应设置安全梯和防滑设施,确保人员行走安全。

5.设置排水设施:如果基坑存在积水风险,应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

三、施工措施基坑临边的施工措施是基坑临边防护的关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按照防护方案进行:施工必须按照防护方案进行,不能擅自改动和削弱防护设施。

同时,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和监护人员负责监督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

2.清理周边杂物:在基坑临边周围清理杂物,避免对防护设施造成阻碍和隐患。

3.注意施工边坡稳定:在基坑临边施工时,必须注意边坡的稳定,及时采取支护措施,防止边坡滑坡。

4.使用安全卡扣:施工期间使用安全卡扣,限制人员进入基坑临边区域。

四、监控管理1.安排专人监督:安排专职安全员和监护人员,负责监督基坑临边的安全管理和防护设施的使用情况。

2.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基坑临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3.设立监控系统:在基坑临边设置监控系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录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加强教育培训:对进入基坑临边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结:基坑临边防护方案是确保基坑临边安全的重要措施。

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网、护栏和挡板、安全梯和防滑设施等。

基坑的防护方案

基坑的防护方案
(2)监控量测内容主要包括:
-围护结构位移、变形及应力;
-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沉降;
-地下水位变化;
-土体位移、变形及应力。
4.施工管理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确保施工安全。
(2)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及施工要求。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合理布置降水井点,确保降水效果。
(3)降水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调整降水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3.监测与预警
(1)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围护结构、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进行实时监测。
(2)监测内容包括:围护结构位移、周边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
(3)根据监测数据,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防护措施
1.基坑围护结构设计
(1)结合地质条件、基坑规模及周边环境,采用深层搅拌桩结合地下连续墙的围护结构形式。
(2)围护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3)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2.基坑降水设计
(1)针对地质条件,采用井点降水与明排相结合的降水方法。
4.施工管理
(1)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5.应急预案
(1)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基坑坍塌、滑坡、涌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2)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成员职责。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1.对项目的深基坑工程进行全面勘测,确定基坑的设计深度、形状和施工要求。

2.针对深基坑的种类,确定适用的施工方法和技术。

3.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包括基坑的开挖、支护、排水和回填等各个环节的施工流程。

4.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机械、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采购和准备。

二、安全管理1.制定严格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保证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遵守。

2.指定专职安全人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设备。

3.进行员工的安全培训,包括深基坑施工的安全操作技能、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三、基坑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进行基坑的开挖。

2.在开挖过程中,定期对坑壁进行检测和监测,发现坍塌和滑坡等情况立即停工处理。

3.控制开挖的速度,避免土体侧面的裂缝和渗水等问题。

4.配备专门的机械设备进行开挖,避免人工开挖引发危险。

四、基坑支护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和方法进行基坑的支护。

2.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发生坍塌和失稳等情况。

3.对支护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配备专门的施工队伍进行支护工作,确保施工质量。

五、排水系统1.根据基坑的水源情况,设计和安装合适的排水系统。

2.排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不会产生积水和渗水等问题。

3.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六、回填和复垦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进行基坑的回填。

2.对回填材料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3.进行复垦工作,恢复基坑周边环境的原貌。

4.对回填土体进行稳定处理,避免发生坍塌和滑坡等情况。

以上是关于深基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一个大致的概述,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程,安全是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坑安全评估方案 (4)

基坑安全评估方案 (4)

基坑安全评估方案
基坑安全评估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坑周边环境评估:评估基坑周围是否存在对基坑安全
有影响的因素,如附近是否有高耸的建筑物,是否有交通
流量较大的道路等。

评估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施工过程中
的安全风险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些风险。

2. 基坑土质评估:评估基坑周围的土质情况,包括土质的
类型、含水量、承载力等。

根据土质评估结果,确定基坑
工程所需要的支护措施,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基坑设计评估:评估基坑的设计方案,包括基坑的深度、边坡的坡度、支护结构的类型等。

评估设计方案是否能够
满足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

4. 基坑施工方法评估:评估基坑的施工方法,包括开挖、
支护、排水等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技术。

评估施工方
法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并提出改进意见。

5. 应急预案评估:评估基坑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评估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6. 监测和检测评估:评估基坑监测和检测系统的设置和使
用情况。

评估监测和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基坑的安
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意见。

基于以上评估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制定基坑安全
管理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基坑安全管理计划。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

深基坑开挖安全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 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

4. 相关行业安全规范及实践经验。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XX项目2. 项目地点:XX市XX区3. 基坑深度:XX米4. 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

三、安全目标1. 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2. 保障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安全。

3. 防止环境污染。

四、安全措施1. 施工组织与管理(1)成立深基坑开挖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2)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2. 基坑支护(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选用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支护结构质量。

(3)加强基坑支护结构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开挖顺序、分层分段、开挖速度等。

(2)严格控制爆破作业,确保爆破安全。

(3)加强土方开挖过程中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变形、涌水、涌砂等问题。

4. 降水与排水(1)根据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

(2)设置排水设施,确保基坑内积水及时排出。

(3)加强排水设施的管理,防止排水设施损坏。

5. 周边环境与地下管线保护(1)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调查,制定保护措施。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防止对周边环境及地下管线造成损害。

(3)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 应急预案(1)制定深基坑开挖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

(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有效。

五、实施与监控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基坑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基坑工程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地下管线、地质情况及存在的隐患,以确定施工方案。

1.2 方案设计: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方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1.3 资源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和施工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

2. 基坑开挖及支护基坑开挖是基坑工程的核心环节,需要采取适当的开挖和支护措施,确保工程安全有效进行。

2.1 开挖方法选择:根据施工方案,选择适用的开挖方法,如机械开挖、爆破开挖等,并在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坑壁的坡度和坡高。

2.2 基坑支护:针对不同土层和开挖深度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如土工布、锚杆支护等,并加强对基坑水文、水位的监测,及时采取排水措施。

2.3 安全防护:在基坑边缘设置合适的防护栏杆,确保工人的安全。

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和车辆注意安全。

3. 基坑周边环境保护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1 土壤保护: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开挖过程中的土壤流失,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周边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3.2 垃圾处理: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垃圾和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妥善处置,确保环境卫生。

3.3 治理水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保证废水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对附近水体造成污染。

4. 安全管理与监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监控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执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1 安全教育培训: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2 工地安全控制:建立健全的工地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急救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巡查。

4.3 监控系统:安装监控设备,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基坑工程施工基坑防护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基坑防护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基坑防护方案及安全保证措施
1、在距基坑开挖边线外2米处,设置安全防护栏。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

3、开挖时,将边坡上的大块石及浮渣清理干净,防止落石伤人。

4、施工前认真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检查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安全交底,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施工,危险点、预控交到每个施工人员心底。

5、基坑开挖时,及时检查边坡稳定情况,发现边坡有开裂、走动、塌滑等情况应及时采用相应措施。

6、人工开挖时,镐头、大锤前方严禁站人。

7、进行机械开挖时,挖掘机必须有专人指挥,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严禁利用挖斗传递物品,严禁挖斗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驶过。

8、夜间施工,必须照明充足。

9、基坑开口线附近严禁堆放石料,载重汽车不得在基坑线附近通过,防止发生塌方。

10、开挖时挖掘机停放位置距基坑边线大于3米。

11、基坑开挖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安排作业人员要利用长木杆将每层开挖的边坡上的大石及浮石等捣下,清理干净,防止刮风、下雨过程中导致基坑边浮石滑落,对基坑下的操作工人造成伤害;
12、在基坑顶周围搭设1.2米高防护栏杆,栏杆离基坑边2.0米,栏杆立杆间距为2.5米,栏杆上层水平杆距地1.2米,立杆伸出上层水平杆50mm,第二层水平杆距顶层水平杆0.6米,栏杆上刷300宽红白相间警戒色,施工时严禁在防护栏杆内侧堆放材料。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米开挖专项安全方案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米开挖专项安全方案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米开挖专项安全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1基坑设计根据开挖深度超过3米的基坑工程特点,设计专业团队应充分考虑地质、地下水位、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基坑的形状、支护方式、排水措施等。

1.2基坑勘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确定基坑周边的土层、岩层、水位等情况,为后续开挖和支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

1.3基坑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和勘察结果,编制基坑施工方案,明确开挖和支护的步骤、顺序,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通风与防火2.1通风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保证工作面有足够新鲜空气供应,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如安装通风机、设置通风管道等。

2.2防火措施不允许在基坑内进行明火作业,如焊接、切割等,要求使用防爆的电动工具,严禁乱丢烟蒂等引发火灾的行为。

三、支护措施3.1支护结构选择针对开挖深度超过3米的基坑工程,应采用适宜的支护结构,如土方支护、混凝土砌块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等,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3.2监测与预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设置监测点位,对基坑周边土体和支护结构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支护结构失效和土体塌方。

四、水位控制与排水4.1水位控制针对基坑周边的地下水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水位控制,避免基坑内积水对工作面安全的影响。

4.2排水措施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的干燥,避免基坑内积水对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五、作业现场安全管理5.1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合格操作证书的核查对参与基坑开挖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同时核查其合格的操作证书,以确保作业安全与质量。

5.2安全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编制详细的安全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步骤、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避免因人为原因引发安全事故。

5.3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要求其正确佩戴和使用,保障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批表基坑支护设计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全民健身中心综合体育馆施工单位:内蒙古第二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第一章:工程概述工程名称:呼和浩特市全民健身中心综合体育馆地理位置:呼和浩特市展览馆东路东郊体育场院内建设单位:呼和浩特市体育局勘察单位: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本工程局部一层地下室,活动及办公区为地上三层,游泳区为地上一层。

地下室部分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及墙下条形基础加抗水板,主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地下室部分基底标高为-5.5米,现场场地标高为-0.5米,基坑开挖深度为5米。

地下室基坑平面形状为L形,基坑周边长度约244米,占地面积约2331平方米,土方开挖量约8957立方米。

结构设计采用第三层砾砂作为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280KPa。

由于基坑南侧临施工大门通道,北侧临体育场围墙,西侧临体育场正在使用的游乐场,其受场地影响及西侧还在使用的游乐场的安全考虑,采取基坑边坡支护及加固处理。

第二章:地质概况根据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呼和浩特市全民健身中心综合体育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区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如下:1、场地地形、地貌本地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干燥多风、温差大,同时受阴山山脉的影响,形成比较优越的小气候环境。

据呼市气象站观察资料:历年年平均降雨量400mm,多集中于7-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77%;历年月平均蒸发量178.18mm,历年月平均最低气温-13.0℃,月平均最高气温21.9℃。

拟建场地所处地貌单元为大青山山前冲洪积扇中部地段,原呼和浩特市东郊体育场院内,为原体育场办公室及原露天游泳池拆除改建。

2、场地地层岩性分布场地位于大青山南麓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上部,依据不同沉积单元的岩性成因类型和工程地质特性,以及现有勘察资料将地质勘查深度内的地层划分、描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杂色,建筑垃圾为主,充填粉土、粉砂,厚度0-4.0m,平均厚度2.39m。

第○11层素填土:灰褐色,稍湿,松散,回填物以细砂为主,局部充填粗砂,充填粉土。

层顶厚度0-1.8m,最大层厚4.5米,平均厚度2.61m。

第○2层粉土:黄褐色,稍密,稍湿,土质不均匀,断续夹细沙、粉砂薄层;层顶深度2.4-3.1m,厚度0.4-1.5m,平均厚度0.66m。

第○21层细砂:黄褐色,稍密,稍湿,砂质不均匀,互层粉土。

层顶深度1.6-3.1m,厚度0.6-1.7m,平均厚度1.08m。

第○3层砾砂:黄褐色,稍密,稍湿,级配好,局部夹粗砂薄层;层顶深度3.3-5.0m,厚度0.6-4.5m,平均厚度2.15m。

第○31层粗砂:黄褐色,中密,稍湿,级配良好;层顶深度1.6-7.5m,厚度0.5-2.4m,平均厚度1.11m。

该层呈透镜体分布于砾砂层内。

第○32层粉砂:黄褐色,中密,稍湿,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颗粒较均匀,局部互层粉土。

层顶深度2.5-7.0m,厚度0.5-2.8m,平均厚度1.46m。

该层呈透镜体分布于砾砂层内。

第○4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中密,土质较均匀,切面光滑,手搓成条状,韧性一般。

层顶深度12.3-13m。

第○41层细砂:黄褐色,密实,饱和,颗粒不均匀,互层粉土,偶含圆砾,层顶深度13.2-18.4m,厚度0.5-1.3m,平均厚度0.87m。

第○42层粗砂:黄褐色,密实,饱和,颗粒不均匀,互层粉土,偶含圆砾,分布于场地南侧,层顶深度15.2m,厚度3.8m。

3、地下水条件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据目前勘察资料揭露含水层主要为圆砾、细砂、砾砂层。

根据对现场钻孔水位测量,地下水位埋深在9.4-9.9m。

在本次基础施工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施工过程中不必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4、场地地震效应该场地建筑类别为Ⅱ类,呼和浩特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0.20g,设计地震第一组。

设计特征周期0.35s。

根据勘察揭露地层埋藏条件、岩性特征及测试分析结果,结合地形、地貌综合考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120)第4.1.1条划分,拟建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5、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1)地基土承载力评价(2)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场地处于同一地貌单元,岩土分布均匀,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岩土组合为近水平发育的冲洪积层,厚度较大,工程力学性质较好,无软弱夹层和软弱可滑结构面。

地基稳定性好,场地适宜房屋建筑。

(3)地基基础选择与评价场地拟建建筑基础埋深约2-3.5m,持力层以○21细砂层及○31粗砂为主。

基础类型采用独立柱基础为宜。

○1杂填土层、○11素填土层松散,建议采用级配砂夹石或素混凝土深挖换填处理,需处理至基础设计标高并满足设计。

第三章:编制依据1、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2、内蒙古地矿地质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3、呼和浩特市全民健身中心综合体育场施工现场实际情况;4、国家和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操作规程、检验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5、呼和浩特市有关城市建设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绿色环保等管理规定;6、使用的相关图集规范:(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50330-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80-2009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8)《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S 22-200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0)《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7-2004)(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中华人民共和(13)国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第四章: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2、项目经理职责(1)主持项目部全面工作,对本工程的合同履约,并负责组织和实施。

(2)负责项目部的组建和协调管理,调动项目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

作为本工程的质量、工期、安全、防火等第一责任人或领导责任人。

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成本核算负完全责任。

(3)协调内外关系,处理好与业主、监理、设计、政府各管理部门、当地居民和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3、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1)主管施工技术、质检、测量、试验等业务部门的工作;(2)主持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方案,确定施工进度计划、工艺标准、质量目标,对施工全过程实施全面管理和质量监控;(3)主持各种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会,代表性工程施工方案,批准质量计划和作业指导书;(4)对施工质量全面负责,并接受监理的监督、检查和评审;(5)组织工程质量的分析、安全事故分析及制定处理方案。

第五章:施工临时平面布置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作用是用来正确处理全工地在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按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规划施工便道、材料堆场、仓库、钢筋加工场、临时房屋建筑、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等,为使现场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做到整齐美观、清洁畅通、文明施工,在施工总平面布置时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1)、结合施工现场能利用的场地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占用工程用地,避免临时设施的重复搭建,保证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相对固定。

(2)、钢筋加工场及材料堆场布置要适合施工生产的需要,方便材料进场,尽量减少现场二次搬运。

(3)、临时用水用电的管线架设应方便施工。

(4)、总平面布置要充分考虑生产、生活设施和施工中的劳动保护、技术安全、防火要求,卫生要求及环保要求。

(5)、施工现场道路要要考虑现场排水,在施工现场内不得有积水。

(6)员工生活区必须要符合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

2、施工总平面布置本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程量大,且工期紧,因此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要减少料具的场内二次搬运距离,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的效率,搞好现场文明施工,所以现场必须要求科学合理的平面布置,为此我项目部根据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并结合工程特点,拟作如下施工总平面布置:(1)、施工现场所在区域交通方便,周边道路均可到达。

但由于地处市中心区,各种大型车辆、机械、设备要在夜间进入,现场要合理考虑到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安排提前在夜间进场,以免发生停工。

(2)、本工程现场施工用水电按业主提供的水电源接入点,从接入点接出水电,施工用水电沿基坑边布置。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临时设施设在现场东面。

在建筑物内的游泳区空间为施工场地,设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及搅拌机场地。

(4)、施工大门设在南围墙西侧,进货车辆可以转弯进出的地方,办公区大门设在南围墙东侧原体育场大门。

(5)、在现场西南侧施工大门出口处设一个洗车槽和沉淀池,驶出车辆必须冲洗干净。

(6)、施工现场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道路及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场、砂、石料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底化处理,以便在多雨天气保证场地内无泥泞,做到文明施工。

(7)、施工物料除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放置外,还要根据不同特点和性质,规范布置方式与要求,执行堆放整齐、限高限宽、上架入箱、规格分类、挂牌标识等管理标准。

(8)、生活区设水冲厕所和统一的洗漱池,水冲厕所及洗漱池均镶贴瓷砖。

3、施工临时用水、用电布置本施工现场用水、用电有两路走向:(1) 办公室、生活用水、用电;(2)施工用电(约80-120千瓦)。

施工、生活用水由业主提供水源管道接出支管,在进入现场设一个阀门井,用镀锌钢管沿基坑四周敷设,并设置相应的消防栓,水管遇路口等设施则埋地通过。

生活区用PPR管埋地附设,供给厨房、洗漱池及厕所。

施工、生活用电由业主提供的变压器引下电源,在变压器下设一控制开关,电源引入现场设配电室,安装一级配电箱。

从配电箱引出的电源采用分区供电形式:即施工区与临设区分开供电,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

配电箱分布在有用电设备的地方,箱内需设置自动空气开关、漏电开关、闸刀(三相或单相根据负荷类型确定),各配电箱必须作重复接地,现场所有设备必须实施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制。

4、详见图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施工进度计划本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总工期为20天,由于在基坑部位有正在运行的供暖管道,经建设单位与供暖单位协调,需待4月15日停暖后再进行管道拆除,将管道拆除后才可开始基坑土方开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