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中医

合集下载

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试行)一本证每型分多条,其中具备三项者即可确诊。

(一)肺肾气虚型1、面浮肢肿,面色萎黄2、少气乏力3、易感冒4、腰脊酸痛5、舌淡苔白润有齿痕,脉细弱(二)脾肾阳虚型1、浮肿明显,面色晃白2、畏寒肢冷3、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足跟痛4、身疲、纳呆、便溏5、性功能异常(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6、舌淡胖而润,有齿痕,脉沉细,尺沉微(三)气阴两虚型1、面色无华(晦暗)2、少气乏力,易感冒(常有慢性咽炎)3、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4、口干咽燥或咽部暗红,长期咽痛5、舌红少苔,脉细弱(四)肝肾阴虚型1、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2、头晕耳鸣3、五心烦热,口干咽燥4、腰脊酸痛或月经失调5、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二标证具备任何一项即可确诊1、外感(风寒、风热)2、水湿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有胸腹水3、湿热(1)皮肤疖肿、疮疡(2)咽喉肿痛(3)脘闷纳呆、口干不思饮(4)小便黄赤或灼痛,小便不利(5)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4、血瘀(1)面色黎黑或晦暗(2)腰痛固定或呈刺痛(3)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4)舌质暗有瘀斑、瘀点(5)脉细涩(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含量高、或D- 二聚体增加(7)血流变检查: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皆升高5、湿浊(1)纳呆、恶心、呕吐(2)身重困倦或精神萎靡(3)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疗效判定:完全缓解: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g/24h基本缓解:症状体征消失,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尿蛋白〈1.0g/24h好转: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有一项或几项显著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之生改 间,变 ,可为 使插系 毛入膜 细到细 血肾胞 管小和 袢球系 呈基膜 现底基
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变呈局灶性(病变肾小球占标本总数<50%)、节段(一个肾小球内血管袢硬化 <50%)分布,受累节段呈硬化改变胶原样硬化形成,穿透肾小球中部。和微小病 变相比, FSGS 在临床上更多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尿、更容易发展至肾功 能衰竭,对糖皮质激素更缺乏敏感性。
50%时,尿素氮、肌酐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可有轻度至中度贫血。双肾B超检查:正常或稍有缩小。 • 6.乙肝两对半检查 • 7.肾活检:可以确定慢性肾炎病理类型,对诊断、指导 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积极意义。
四、诊 断
• 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 高血压,病史在1年以上.
• 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 肾穿刺活检对决定诊断,明确病理类型,拟定
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硬薄病 化,变 、病晚 肾理期 小改肾 管变脏 萎为体 缩不积 、同缩 肾程小 间度, 质的肾 纤肾皮 维小质 化球变
三、临 床 表 现
蛋白尿:含量不等,一般13gd • 血尿:轻度至中度,偶有肉眼血尿 • 高血压:舒张压常为中度以上升高,部分可发
生高血压性心脏和脑血管病变 • 水肿 • 后期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诊治和 研究进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林启展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病理分型
3 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 4 中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5 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一、概述
• 定义: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 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诊疗内容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泌尿系统疾病。

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

由于本组疾病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临床特点为病程长,起病前多有一个漫长的无症状的尿异常期,然后缓慢持续进行性发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药治疗疗效清热解毒药病因病机中医学认识慢性肾炎中医认为是由于肾脏元气亏虚,内外邪毒瘀阻肾络,肾体受损,肾用失司而发为本病。

本病病位在肾,涉及肺脾肝心四脏。

病性多虚实夹杂,肾元亏虚为本,外邪袭肾为标。

病程较长,且发病隐匿,进展缓慢,多预后不良。

肾病水肿在急性发作时,常因风邪外袭,肺的治节、肃降失司,可以出现面部水肿;脾虚不能运化则水湿潴留也可发生水肿;肾虚不能化气,亦可水湿潴留而水肿。

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借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来推动水液的蒸化、吸收、输布、利用、排泄。

因此,风、寒、湿、毒等因素阻遏三焦气化功能,则必然导致水肿的发生。

肾病水肿的病机与肺、脾、肾、肝、三焦对水液代谢功能失调有关。

西医学认识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起始因素多为免疫介导炎症。

除免疫因素外,非免疫非炎症因素占有重要作用。

诊断本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症状轻重不一,可有一个相当长的无症状尿异常。

慢性肾炎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三者可以同时并见,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

早期可有体倦乏力,腰膝酸痛,纳差等,水肿时有时无,病情时轻时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渐有夜尿增多,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最后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一一尿毒症。

西医诊断标准(1)从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起,尿异常所见或高血压持续以上。

(2)起病时缺乏明显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症状,而尿异常所见(指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的全部或一部分)存在继续以上。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调理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和调理
33
加减: 肾阳虚甚,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明显-可加肉桂、补骨脂以助温补脾肾; 水肿明显--可用实脾饮合真武汤以温阳 利水; 伴有胸水而咳逆上气,不能平卧--可加 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行水,下气平喘; 伴腹水--可加五皮饮以利其水,甚则可 加黑白丑、甘遂以逐肠间水邪。
34
3.肝肾(气)阴虚证 主症: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 耳鸣,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或口干咽 燥,腰脊酸痛。 次症:遗精,滑精,或月经失调, 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尿检有蛋白 及红细胞,血压常较高。
本虚标实,故多数学者都是从本证和 标证两方面进行辨治。
慢性肾炎后期(虚衰期)的辨治, 本讲座暂不讨论。
27
一.本证辨治 1.肺肾气虚证 主症:颜面浮肿或肢体肿胀,疲倦 乏力,少气懒言,易感冒,腰脊酸痛。 次症:面色萎黄,舌淡,苔白润、 有齿印,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肾。 方剂:益气补肾汤加减。 药用:人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 20g山药20g山茱萸10g炙甘草6g大枣2枚
3
【病因病机】 (一)病因 肾中精气不足,则致气化、固摄等功能
失调,并产生水湿、湿热、瘀血等病理因素 的相应病证,如慢性肾炎的水肿、蛋白尿、 血尿、肾功能损害等。致病因素不外乎先天 禀赋不足及后天损伤因素。根据其起病方式 而分为内在因素致病或外在因素致病。
4
1.内在因素 (1)先天不足,房劳过度 患者禀赋薄弱,体衰多病;或父 母患有肾病,则先天精气不足,肾元 亏虚;或因生育不节,房劳过度,肾 气内伐,肾精亏耗,皆可导致气化失 司,水液代谢紊乱,水湿泛溢--水肿; 精微不摄--蛋白尿、血尿之证。
25
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可以出现因水肿、高血压、贫血及某些 代谢紊乱等造成的头晕、头痛、失眠、记忆 力减退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7.并发症 慢性肾炎病人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呼 吸道、泌尿道及皮肤等感染;发生感染后可 无明显症状,治疗也较为困难,应予注意。

中医治疗肾小球肾炎87例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肾小球肾炎87例临床观察
p te t t l me l n p rt , d wo t y o p o t n a da p i ai n i l i a r ci e ai n s h g o m o e h i s a r f r mo i p l t ci c l a t . wi i n h o n c o n n p c
[ y r s G o r ls N p r i; C Ke wo d ] lmeuu ; e h is T M t
肾小球 ( lme ls go r u )为血液 过滤器 ,肾小球 毛细血管壁 u 构成 过滤膜 。肾小球 肾炎 ( lme o ehis go ml p ri)又称 肾炎 。发 n t 生于双侧 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 肾炎是常见 的 肾脏疾病 ,分为急性和 慢性二种 。急性肾炎起病 急,病程短 , 有 文献指 出 肾小球 肾炎是 以肾小球损 害为主 的变态反 应性疾 病, 是一种较 为常见 的疾病I 】现将我院 自 2 0 】。 0 9年 2月 ̄2 0 09 年 1 2月期 间,接收的 8 肾小球 肾炎患者采用 中医治疗 的方 7例
患者 8 7例 ,其 中 男 性 患 者 5 2例 ,女 性 患者 3 5例 。 1 ̄ 2 2 0岁
佛手,车前子,滑石等:③脾 肾阳虚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浮
刘勇志 ( 西省赣 州市信丰县 中医院,江西 赣 州,3 10 江 4 6 0)
中图分类号 :R 9. 1 62 + 3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80(02 1 06 2 证型 :D G 64 6 21 )1. 4. 7 0 0 B
要 】 目的:探 讨与分析 中医治疗 肾小球 ’ 肾炎的临床 疗效与观 察。方法:将我院近些年来接 收的 8 肾小球 ’ 7例 肾炎患者 ,

中医外治法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概况

中医外治法对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概况

3 穴位 敷贴
现 代 研 究 证 明 , 位 贴 敷 是 使 药 物 从 体外 作 用 于人 体 穴 位 , 穴 刺 激 穴 位 , 局 部 温 度 增 高 , 细 血 管 扩 张 , 利 于 中药 成 分 通 使 毛 有
( 0 0 )且 优 于 对 照 组 ( 0 5 。 P< . 1 , P< .0 )
平, 提高 C r水平 方 面优 于 对 照组 , 者 相 比有 显 著 性 差 异 e 两
( 00 ) P< .5 。陈进蓉等 采用益气 温阳除湿排毒灌肠方( 蓖、 黄 生大黄、 白茅根、 牡蛎各 3 , 附片 1 , 0g 制 0g 浓煎 10mL 高 位灌 0 , 肠, 保留 3 n 0mi)保 留灌肠 配合 西 药治 疗慢 性 肾功 能衰 竭 3 2 例, 并设 对照组观察血肌酐 、 尿素氮 、 尿酸 的变化。结果 : 治疗组
对 照 组 给 予爱 西特 高位 保 留灌 肠 。 结 果 : 疗 组 与对 照 组 的总 治
效率 比较 , 有显 著性差异 ( P<0 0 ) .5 。王娜 - 用 益气活血 中药 6 肾区离子 导入治疗难瀹 性肾病综合症 3 0例 , 照组采用激素标 对
准 疗 程 , 疗 组 在 对 照 组 基 础 上 再 加 用 中药 肾 区 离 子 导 入 疗 法 治
床 上应 用 V H 一 10光 电 离 子 治 疗 仪 肾 区 中 药 导 入 疗 法 。结 L 60
治疗效果 尚不能令人满意 , 有一定副作 用。中医外治法 治疗 并
泛指 通 过 口服 以 外 途径 施 治 的 疗 法 , 多 临 床报 道 证 实 外 治 法 诸
果显示 : 中药肾区导 人疗法能一定程度地改善肾功能 , 有利于尿 毒症毒素和其他影响 E O疗效 的物质的排 出, P 减轻 毒素对红细

中医医案——急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医案——急性肾小球肾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加减越婢汤治愈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案:龙某,男,34岁。

初诊:1991年8月1日。

主诉及病史:发热咽痛两周,浮肿尿少3天。

患者于半月前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喉肿痛,经当地医院予氨苄青霉素静脉点滴,病情好转。

近3天来,出现眼睑、面部及四肢水肿,小便短少,微热,头晕,泛恶欲呕,纳差。

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诊查:舌质尖边红赤,苔薄白,脉数。

颜面、四肢水肿。

体温37.3℃,血压150/90mmHg。

查尿蛋白(++++),颗粒管型3~6个/高倍镜视野,尿潜血(+++);血尿素氮28.3mmol/L,血沉45mm/1h。

肾脏B超示:双肾炎性改变。

辨证:风水(风热犯肺型)。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利水。

越婢汤加减。

处方:防风30g 石膏15g 苏叶9g 蝉蜕10g 白茅根30g 泽泻30g 浮萍10g 甘草6g 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日1剂。

二诊:1991年8月8日。

自述服药1剂后微汗出,尿量增多。

17剂后,24小时尿量增至2500ml,浮肿大减,尿蛋白(++),潜血(-),头晕减轻,微感腹胀。

前方加大腹皮10g继服。

三诊:1991年8月15日。

患者浮肿全消,腹胀除,纳食转佳。

血压恢复正常,尿蛋白(-),潜血(-),血尿素氮6.0mmol/L。

舌质淡红,脉沉缓。

改用济生肾气丸以善其后,嘱其定期复查。

按语根据病史及典型症状,本案患者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风水范畴,系由风热外感所致。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失清肃宣降,上不得宣发水津、下不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湿停聚,发为风水。

本病起病急骤,风激水涌,属阳证实证,治当祛邪为要。

水因风起,非大剂宣散利水之品不能阻遏急骤之势,方用加减越婢汤。

本方乃《金匮要略》越婢汤去麻黄加防风、蝉蜕、白茅根等所组成。

原方中麻黄的主要成分麻黄碱有收缩血管作用,使血压升高,且不利于肾之血循环,与本证相悖,故弃而不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效果观察_李若福

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效果观察_李若福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效果观察李若福 王永业肾小球疾病是肾脏病中最常见和严重的一种类型,治愈肾小球疾病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病因,准确判断病情,积极有效治疗[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确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免疫性疾病,加上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应用,使治疗学有了新进展。

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2]。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腰痛”范畴。

主要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中夹实。

各项辅助检查的指标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肾功能异常等[3]。

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入选标准:符合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标准,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无严重并发症,均为首发病例,且患者同意治疗。

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3.0±1.8)岁;病程3~22d,平均(10.8±4.1)d。

疾病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7.1%),过敏性紫癜5例(11.9%),糖尿病肾病15例(35.7%),高血压肾病12例(28.6%),痛风性肾病7例(16.7%)。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给予低盐、低蛋白饮食,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等,利尿,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抗凝治疗等。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治疗,组方:黄芪40g,当归15g,菌灵芝25g,山楂12g,党参10g,水蛭5g,淫羊藿5g。

每日1剂,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

两组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个+号;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 2、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 4、高脂血症 1、2必备
讲授内容
• • • • • 病理生理 常见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及诊断思路 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一)
(一)大量蛋白尿
1、肾小球滤过屏障,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时,
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同

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
*
一组疾病
• 继发性 • 遗传性 • 原发性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
• • • • •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分型
• 轻微病变 • 局灶节段性病变 •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1)膜性肾病 (2)增生性GN: (3)硬化性GN • 未分类GN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LM: 肾小球系膜组织增生 IF: IgA或IgG或IgM为主和C3在Ms
EM : 系 膜 组 织 增 生 , 电 子 致 密 物 在
Ms
IgA肾病临床表现
1、年龄:青少年多见 2、性别:男性多 3、几乎均有血尿,咽炎同步肉眼血尿, 可表现混合性血尿 4、15%呈NS 5、血IgA 6、可伴腰痛和腹痛 7、可伴不同程度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除外继发因素,诊断慢性肾炎
治疗要点
目的: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症状,
防治并发症。综合治疗。
IgA肾病
• • • • 是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病理变化多种多样 部分患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4-72小时, 偶可更短)出现突发性肉眼血尿,持续数小 时至数日。 • 30%-50%的患者血IgA升高
细胞足突融合
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
1、年龄:好发于中老年。 2、前趋感染:多数无 3、起病隐匿,80%以上病人表现大量蛋白尿或 NS,30%有镜下血尿,一般无肉眼血
4、高血压及肾功能受损发生晚
5、易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
6、20%-35%病人自发缓解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mesangiocapillary glomerulonephritis
• 感染 原因: 1、营养不良 2、免疫功能紊乱 3、激素治疗 部位: 呼吸道、泌尿道、皮肤
• 血栓栓塞并发症 1、原因:血液浓缩,高脂血症,凝血纤溶, 利尿、激素 2、判断指标:ALB<25g/L 3、常见病理类型: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 4、常见部位:肾静脉、下肢血管、肺血管及 下腔静脉。
• 急性肾衰竭 原因: 1、肾前性急性肾衰竭 2、较重的肾脏病理类型 3、双侧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 4、合并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 5、特发性急性肾衰竭
水肿
水肿主要是由于水钠潴留
• 肾病性水肿 • 肾炎性水肿
高血压
• 肾性高血压 • 机制: 1)水钠潴留 2)肾素↑,AII ↑ 3)肾内降压物质↓
肾功能受损
• 急 • 慢
*
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 • • • • 蛋白尿 血尿 水肿 高血压 肾0~30%
~100% 20% 50~60%

70% 20% 50%~75%
肾功能不全
其它

轻无,重常有。 出现晚
血栓栓塞
出现早
C3
常有
肾小管功能
治疗反应
好,易复发 轻同MCD
早期好。

充分治疗,可 提高疗效
并发症的表现:
– 感染 – 血栓栓塞并发症 – 急性肾衰竭 –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根据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病理类型,提 出的相应治疗方案:
• 微小病变:初治者可单用激素治疗。疗效差或 反复发作者应并用细胞毒药物。 • 膜性肾病:激素+免疫抑制剂 • FSGS:建议足量激素应延长至3~4个月
其他治疗
• 中药治疗:
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
大量漏出 2、血浆蛋白大量漏出,超过近曲肾小管回吸 收的能力,导致大量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二)
(二)血浆蛋白减少 1、低白蛋白血症: 尿蛋白丢失大于肝脏代偿合成 2、其他蛋白减少 球蛋白; 抗凝和纤溶因子; 金属结合蛋白; 药物结合蛋白; 内分泌结合蛋白
引起NS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联系
MCD 好发年龄 起病方式 儿童 快 MsPGN 青少年 急发、隐袭 MN 中老年 隐袭 MPGN 青少年 隐袭 FSGS 儿童及青少年 隐袭
急性肾炎syn
镜下血尿 肉眼血尿 肾病综合征

20% — ~100%
20%~30%
IgA~100%, nonIgA 70% IgA60%, nonIgA30% IgA15%, nonIgA30%
微小病变型肾病
minimal change disease
微小病变的临床特点
发病率:占儿童NS
80%~90% 成人10%~20%
临床特点
1、年龄:主要见于儿童,60岁后又呈现一小高峰
2、前趋感染:约1/3病人 3、起病突然,表现NS,15%病人有镜下血尿, 无肉眼血,高血压不常见。 4、激素敏感,易复发 5、30%~40%病人可自发缓解
肾小球疾病
肾 脏



• 肾血管疾病:如肾动脉狭窄 • 肾小球疾病:如肾炎 • 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
肾小球疾病
• 一组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 高血压等),但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 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病变主要累及双肾肾 小球的疾病。
一组疾病 * 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
LM: Ms弥漫重度增生,广泛插入,双轨征 IF: IgG及C3 MS+GCW EM: 内皮下、系膜区电子致密物
临床特点
1、年龄:好发于青壮年。
2、前趋感染:1/4-1/3
3、肾炎综合征伴肾病综合征
4、高血压、肾功能受损、贫血发生早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 病有重要意义。 硬化病理与临床 6、治疗困难,进展快。
成免疫复合物。
炎症反应
免 疫 反 应 启 动
炎 性 细 胞 激 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
• 免疫反应 • 炎症反应 • 非免疫非炎症损伤
免疫反应
•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抗 原 循环免疫 复合物 (CIC) 沉积在肾脏 炎症细胞 炎性介质 导致损伤
+
抗 体
• 原位免疫复合物沉积
血循环中游离抗体(或抗原)与肾小球固有抗原或已种植
于肾小球内的外源性抗原(抗体)相结合,在肾脏局部形
•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思路
1、判断是否为肾病综合征 2、判断是原发,还是继发。 3、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4、肾功能 5、并发症
诊断------原发?继发?
可根据以下特点除外继发。 (1)年龄特点 (2)性别特点 (3)临床表现特点 (4)病理特点
肾病综合征诊断模式
病因诊断 病理诊断 肾功能诊断 并发症诊断 合并疾病的诊断
急进性肾炎
• 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急剧恶化
• 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 强化治疗:血浆置换,甲强龙+CTX冲击
透析替代
慢性肾小球肾炎
• 是一组疾病:具有多种病理类型 • 病情迁延,缓慢进展 • 基本临床表现: 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 肾功能受损
诊断要点
• 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一年以上,
这类药物可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素抵 抗型”的患者,协同激素治疗。若无激素 禁忌,一般不作为首选或单独治疗用药。
环磷酰胺的用法和副作用
• 用法: 口服50mg,bid~50mg,tid(或2mg/kg/d) 静点200mg/次,qod,总量6-8g • 副作用:
1、胃肠道反应 3、肝功能损害 5、脱发 7、继发泌尿系统肿瘤 2、骨髓抑制 4、出血性膀胱炎 6、性腺抑制
NS的主要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NS中的应用
一、机理: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ADH
分泌
二、用法:起始足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三、副作用:感染,血糖,胃肠,骨质疏松等 治疗反应 激素敏感型 激素依赖型 激素抵抗型
细胞毒类药物
一、常用种类:环磷酰胺、氮芥、苯丁酸氮 芥、硫唑嘌呤、骁悉等 二、适应症: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三)
(三)水肿
1、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2、肾脏本身钠水潴留
(四)高脂血症
肝合成脂蛋白↑,脂蛋白分解↓→高脂血症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的常见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
• 微小病变型肾病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 膜性肾病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非IgA系膜增生性 肾炎临床特点
1、年龄:青少年
2、前趋感染:30%~40% 3、常隐匿起病,50%呈NS,70%有血尿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
膜性肾病病理特点
LM:GBM增厚,早期可变化不明显 IF: IgG和C3在肾小球基底膜颗粒样沉积
EM: GBM上皮下电子致密物,GBM增厚,上皮
对症治疗(一)
1、利尿消肿:目标:体重下降0.5-1kg/d 方法:
(1)利尿剂: (2)渗透性利尿剂:不含钠的低右或706代 血浆,250-500ml/次,2-3次/周 注意:当尿量小于400ml/d慎用
对症治疗(二)
(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或白蛋白
注意不要过多、过频输注血浆或白蛋白 原因: A:输注的血浆或白蛋白在24-48小时内将从 尿中丢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