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钉治疗腰椎骨折滑脱
AF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椎 爆裂 性 骨折 1 例 , 效 满 意 。A 4 0 疗 F内 固定 系统 结 构 简单 ,
螺纹 套 筒 。 使骨 折 复位 。对 合 并 有严 重 神经 系统 症状 , 后 1 伤
周 , 管严 重 狭 窄者 行 椎 板减 压 , 装 上 横 连 杆 , 分 止 血 , 椎 再 充
操 作方 便 , 固定牢 固 , 其 对 于恢 复脊 柱 生 理 弯 曲和 椎 管 内 尤
1 a e t h r c lmb rs iefa tr swe e p rtd b AF i tra x t n. d t v u t h fe t e e so 4 s 0 c swi toa ou a pn r cue r o e ae y h ne n f ai An oe a aet ee ci n s f li o l v
维普资讯
・
临床 研 究 ・
28 1第 卷 2 0年 月 5第 期 0
AF椎 弓根螺钉在 胸腰椎 骨折治疗 中的应 用
舒 克 冬
( 宁省 鞍 山市 双 山 医院 骨科 , 宁鞍 山 14 3 ) 辽 辽 10 2
【 摘要】目的: 验证 A F系统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意义。方法 : 应用 A F系统对 14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进 0
【 编 号】1 7 — 2 02 0 )l b 6 — 2 文章 6
The a pplc to o ia i n f AF i n r a m e t o ho a o um b r v r e a r c na li t e t n f t r c l a e t br e f a -
AF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分析

32 新生儿体重对产程的影响 .
分娩难易的主要 因素之一 。本组资料 中 , 滞组新 生儿平 均出 停
生体重高于对照组(P <0 0 )尤其 明显见到停 滞组 中巨大儿 .5 , 发生率远 大 于对 照组 ( <0 0 ) P . 1 。胎 儿较 大 , 头径 线 亦 较 胎 大, 尽管骨盆正常 , 因颅 骨较 硬 , 胎头 不易 变形 , 胎头 难 以适 使 应产道而下降受 阻 , 造成分娩 困难 , 以正确估 计胎儿 体重 , 所 对 预测产程十分重要 。对 于 巨大儿 , 计不 能 阴道分 娩者 , 及 预 应 时剖宫产结束分娩。 3 3 胎位异常对产程及分娩 方式 的影响 本 组资料 中停滞组 . 产妇胎儿枕后位 3 (9 4 %) 枕横 位 2 例 (0 2 %) 而对 0例 3 .7 , 3 3 .6 , 照组枕后位 1 ( .2 , 例 13 %)枕横位 7例 ( .1 , 9 2 %)停滞组 枕后位
窒息发生 率。
表 现为不协 调性 的原发 性 子宫 收缩 乏力 , 使子 宫 颈 口扩 张缓 慢, 导致潜伏期 延长 。潜 伏期 延长 者除 了伴 有产科 因素外 , 还 常伴有产妇体力 消耗大 , 体疲 劳 、 机 肠胀 气 、 进食 少 、 甚至 出现 排尿 困难 、 宫颈水肿 , 影响产程 进展 , 最终 引起 难产 。潜伏 期延 长是难产 的最早信 号 , 以临床上 要认 真观 察潜伏 期 , 确地 所 准
头不能紧贴子宫 下段及 宫颈 , 因而不 能 引起 反射 性 子宫 收缩 , 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 而子宫收缩乏力 时胎头旋 转无力或 俯屈不 良, 宫颈仍得不到有效压迫 , 进一 步加重 宫缩乏力 , 而形成恶性 循环 。胎位异常是引起活跃期 停滞 , 头位难 产 的主要因素 。本 组资料显示停滞组手术产率 7 .8 , 3 6 % 对照组手术产率 1 . %, 57 9娠结 局 。产 妇 临
AF

压 , 除 伤 椎 椎 板 及 其 上 下 椎 部 分 椎 板 , 以 上 采 切 L 用 经 椎 弓 根 侧 前 方 减 压 术 ]L , 以 下 行 椎 管 内 减 压 , 出或 用 冲头 锤平 突 入椎 管 内 的前 方骨 块 , 除 刮 摘
突 入椎 管 内 的椎 间盘 组织 。在 伤 椎相 邻 的 上 下椎 椎 弓根处 确定 进 钉点 , 位 锥定 位 , 定 用椎 弓根 探 子检 查
维普资讯
浙江 中西 医结合杂志 20 年 第 1 02 2卷 第 8期
495
AF 内固 定 系统 治 疗 胸 腰 椎 骨 折
王 吉广 董 丽 华 邵 汝 才 罗兴 良 吴 坚
自 19 9 8年 1月 ~ 2 0 0 1年 6月 我 院 应 用 国 产
力 的灵 活性 和 维 持 解 剖 复位 所 需 的坚 固性 外 , 具 还 有 强 大 的轴 向撑 开 力 , 临 床 运 用 中取 得 了好 的效 在
孔 道 在 椎 弓根 内 的走 势 , 以确 保 螺 钉 孔 道 周 围均 为
骨 质 而 未 穿 透 皮 质 骨 , 臂 一X 光 机 透 视 满 意 并 丝 C 锥攻丝后 , 选择 适 当直 径 及 长度 的椎 弓根钉 拧 入 , 用
间及 后 外 侧 植 骨 。AF钉 内 固定 术 后 不 宜 过 早 起 床
活 动 , 严 格 卧 床 1 月 后才 能在 腰 围 或 Jwet 应 个 e t 支 具 保 护 下 下床 活 动 。 3 治 疗 结 果
能结 合 牵 引及 被 动过 伸 ( 过手 术 床 ) 通 来辅 助 复 位并
路 手术 切 口长 , 出血 多 , 伤大 , 术 要求 高 。AF钉 创 技 与 RF钉 同样 具 有 精 确 复 位 、 固 固定 及 结 构 简 单 牢 便 于 操 作 的 特 点 , 别 是 AF 系统 具 有 以 A 为 代 特 0 表 的万 向关 节 结构 系统 所 具备 的三维 空 间多 重矫 正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失误及并发症分析

道。在完成这一工作时出现了 2 例开路椎穿出椎体外侧, 2
例上位螺丝钉打人椎间隙。 术中拍片发现问题后按矢状角和 水平角及时进行了纠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安装 A F系统的杆状撑开装置, 例 3
T L 相邻椎体骨折病例使用加长撑开杆。 通过旋紧钉一 杆螺 丝钉帽获得畸形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 通过旋转撑开杆的伸 缩螺丝获得椎间隙高度的恢复。 放射学检查提示椎体骨折复
位满意后, 对本组 6 例椎管狭窄病例进行了椎管减压。 3 减压 后对向椎管内移位的骨块进行顶压复位。 全椎板减压的病例
于髂后上嵴取骨, 根据需要修成燕尾状, 卡夹于伤椎上下棘
突之间进行植骨。 局部引流, 常规关闭手术切口。 麻醉作用去
1 临床资料
除后 即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 并进 行小腿三头肌肉的按摩, 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神经
损伤的病例于 2 周后佩带腰围扶拐下床活动。 ~3
3 结 果
本组 17例, 7 例, 2 例。 0 男 9 女 8 交通伤 4 例, 9 坠落伤4 l
7 , 平均 2 5 , d . 行椎管减压 6 d 3例。 本组均接受 A F内固定
手术。所有病例术中均拍片检查。
2 手术方 法及 术中出现的失误
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腹部悬空俯卧位, 以伤椎为中 心后正中人路, 充分暴露伤椎及上下邻近椎体的椎板、 关节 突及横突。根据 We s i i tn解剖定位法定位, ne 定出螺丝钉钉
应用后愈合。 例断钉, 5 分别出现于术后 79l 、21 个月。 、 、 1、6 0
4 讨 论
不稳定型骨折。 合并脊髓损伤 3 例。 8 受伤后到手术时间 5 h
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

资 料 与 方 法
20 0 4年 9月 一 0 7年 7月 收 治 B n 20 e—
结
果
nt e 骨折 2 , 2例 均为新鲜骨折 。其 中男 l 8
例 , 4例 ; 龄 2 6 女 年 l一 5岁 , 均 3 平 3岁 ; 左侧 l , 侧 l 2例 右 0例 ; 伤 l 跌 5例 , 祸 车 伤 7例 ; 闭合 性 损 伤 l , 放 性 损 伤 3 9例 开
例。
损 伤机制 : ent B ne 骨折是一种较 常见
的 关节 内骨 折 伴 脱 位 , 为暴 力 作 用 于拇 指
远端并 沿第 1 掌骨长轴 向近侧传导 , 迫使 基底部 脱离韧带 束缚 向桡背 侧脱位 。在
脱位过程中 , 由于 掌 侧 韧带 及第 1 骨 间 掌
克式针 固定腕骨或第 2掌 骨 , 同时放置钢 板 , 证 骨 折 固定 牢靠 。 冲洗 并 逐 层 缝 合 保
整、 骨折 块 碎 裂严 重 的开 放 性 或 陈 旧性 的 B ne 骨 折 , 切 开 复 位 内 固定 … 。 ent 需
节 内滑液分泌和循环 , 从而促进关节 软骨
的修 复 , 可 防止 关 节 周 围 软 组 织纤 维化 并 甚 至 挛 缩 , 作 为 治 疗 第 1 骨 基底 部 骨 应 掌 折的首选方法 。 切 开 复 位 钢 板 内 固 定 手 术 无 疑 是 骨 折复位最准 确 、 定效果 最可靠 的方法 , 固 但 对 于 复 杂 B ne 骨 折 , 使 手 术 也 难 ent 即
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体会

椎骨折 , 对其 疗效进行回顾 性总结分析。结果 2 例病人经术 8
后 随 访 6个 月 ~ 8个 月 , 柱 生理 弯 曲 、 体 前 缘 高度 恢 复 理 1 脊 椎
中心 , 后正中切 口, 口长度 以暴 露骨折椎体及上 下各 1 做 切 个 椎体 为宜 , 电刀切开深筋膜 , 离棘突两侧骶 棘肌 , 剥 暴露椎板 、
小 关节 及横突基底部 , 自动撑开 器撑开肌 肉 , 根据脊 柱的稳定
想、 疗效满意 , 有效率达 9%以上 。结论 5
AF脊柱 内固定 系统
结构 简单 、 作方便 、 操 复位确切 、 固定可靠 , 重建 了脊柱 的生理
弯曲, 椎体前缘 高度恢复理 想, 治疗胸腰椎 骨折的理 想方法。 是
维普资讯
查, 以便判断梗 阻是否解 除和是否需要 中转手术 。在观察过程
能 明确 时 , 以考虑在 近段 肠袢置管 造 口减压 ; 可 ③也可在 考虑 梗 阻部 的远段有足够长具消化功能 的前提下 , 于梗 阻部的远段 空瘪段行肠 置管造 口用于灌食 ; ④待梗 阻症 状缓解或 患者情况 稳定后再行检查 , 了解梗 阻部位和全肠道的情况 ; ⑤肠排列术 ,
【 摘要 】目的 总结 A 脊柱 内固定 系 治疗胸腰椎 骨折 F 统
的 经 验 。 方法 采 用 A F脊 柱 内 固定 系统 手 术 治 疗 2 例 胸 腰 8
1 治疗方法 . 2
选用北京奥斯 比利克新技 术开发有限公
司生产 的 A F内固定系统。硬膜外麻醉 , 病人取俯卧位 , 前胸及
而对于广泛粘连 引起肠管 成团 、 曲 、 叠成锐角 造成 的肠梗 屈 折
AF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体会

一一
分 , 的方法偶 尔控制发作 时评 3 , 采取 分 较多 次控制 发作 时评
4分 , 多次控制发作 时评 5分。 很
两 组 患 者 比较 : > . , < . , oP 0 1 ※尸 00 OP 0 5 O < . 5 0 0 3 讨 论
( 犒 日期 :0 6 0 —1 收 2 0 ~ 7 5)
cm l e cvr. h ii ly do for ae i oao m a siacr jr i p erda e Fo — o p t y eoe T e l c nrme u ss t t rcl b rpn lodi ue ds p a tr e lr y cn as of c w hh u n s a e f A p
维普资讯
■嘧回目霞国
照组(2例 ) 2 , 治疗组采 用轻松疗 法 , 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 。 两组
31 哮 喘不发作 或发 作后 短时 间 内被 控 制是轻 松疗 法 , . 再 加上 其它的方法 和改变的认知。 轻松疗法评 分量表是 自行设 计 的 , 内容上可 能还有 一些 未包 括在 内 , 在 在评分 的标 准上存 在 主观性 和某些不 准确性 。 中不 同的项 目在评 分的时间上不 其 同 ,这是根据此种 因素多长 时间能 引起 哮喘发 作而设计 的 项 中强调 了药费, 但并不排除根据情况使用 贵药的可能 。 32 患者要实 施一些方 法 , 前提是认 知 , . 其 怎样评价 患者 的认知 呢?可以用哮喘患者病 因认 知评分量评 分 , 表内容见 量 轻松疗 法评 分的内容 , 评分 方法是 : 某种 因素 与哮喘发作有关 ,
椎骨折具有效果确切 、 可靠 , 作简单, 操 创伤 小等优点。
x t r i t r a x t n t e tn r c u e o o a i n m b r v r e r l sf a o n e n lf a i r a i g f a t r ft r c c a d l i i o h u a e tb a
AF系统后路复位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附64例报告)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6 4例 脊 柱 胸 腰 段 骨 折 患 者 中 , 4 男 3
例, 2 例 , 女 1 年龄 1 ~ 6 8 0岁 , 均 3 平 8岁 。致 伤 原 因 : 处 坠 高 落伤 3 2例 , 祸 伤 2 车 5例 , 物 压 伤 4例 , 他 原 因 3例 。 损 重 其
维普资讯
・
1 64 ・ 5
J u n l fQiia e ia le e,0 8, 12 No 1 o r a qh rM dc l o Co lg 2 0 Vo. 9, . 3
A F系统 后 路 复 位 固定 治 疗 脊 柱 胸 腰 段 骨 折 ( 6 附 4例 报 告 )
伤 节段 : 胸 1例 , 胸 1 例 , 5 腰 3 例 , z 9例 , 中 同时 两 7 腰 1 其
节椎 体 骨折 9例 , 明 显 脊 髓 功 能 损 伤 3 无 6例 , 有 不 同程 度 伴
脊髓功能障碍 2 。 8例
12 方法 . 本 组 病 例 早 期 采 用 局 部 浸 润 麻 醉 或 连 续 硬 膜 外
3 2 置钉 的 准确 性 是 AF 系统 发 挥 最 大 效 力 的 关键 .
选 择
椎 弓根 螺 钉 进 钉 点 以 Weti 法 定 位 。术 前 常 规 对 伤 椎 行 正 sen 侧位透视 , 以确 定 进 行 的 TS 和 S A, 使 最 终 植 入 的椎 弓 A S 可 根 螺 钉 与 椎 体 终 板 平 面 水 平 且 经 椎 弓 根 螺 钉 可 以 在 最 长 轴 上 , 除 进钉 点 骨 皮 质 后 , 们 用 直 径 2 0mm 克 氏针 凭 手 感 咬 我 . 捻 人 , 椎 体 前 缘 皮 质 , 保 证 克 氏 针 行 进 于 松 质 骨 内且 可 准 抵 可 确 测 量其 深 度 。扩 孑 后 , 们用 探 针 探测 孑 周 壁 是 否为 骨 性 , L 我 L 以 确保 置钉 的 安 全 性 。 以 上 手 术 技 巧 及 置 钉 后 的 x 线 检 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手术后,一般认为术后7d以上,引流液中含有胰液,淀粉酶>1000U/L,液体量每天超过50m l,虽然观察引流的天数不一致,有主张术后3d以上,有术后7d或10d以上,但生化定义是一致的,即引流液淀粉酶测定植超过正常血清值的3倍以上。
或进行瘘管造影胰管显影证实,即可确定诊断[3],检测淀粉酶的含量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瘘管造影在2周后窦道形成时进行,能够进一步了解胰瘘的部位,走行及是否有多房性,特别是了解主胰管的通畅情况,本组18例胰瘘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由于胰瘘死亡率高达20%~50%,笔者认为早期确定诊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降低病死率。
本组2例继发感染,死于并发症,与延误诊治有关,应引以为戒。
胰瘘的原因在于胰管或吻合口破裂,胰液外漏,长期丢失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障碍,也可以继发腹腔和全身感染,因此,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禁食、T PN、抗感染、局部灌洗引流、抑制胃酸分泌等综合措施,虽有一定疗效,但并不显著,关键是这些措施对胰腺的外分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影响胰瘘闭合的因素有:代谢状态;感染;主胰管的梗阻、狭窄或断裂;胰液的分泌量及胰多肽的含量。
我们掌握的原则为:在全身支持治疗及控制感染的情况下,早期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TPN,因为TP N、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在胰瘘的非手术治疗中对促进胰瘘窦道愈合、抑制胰腺外分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
善得定或施他宁和TP N联合应用时,24 h后胰腺的分泌量开始减少,疗效肯定。
据统计[2]胰瘘引流量<200m l/d,窦道愈合时间为(10.8±3)周、引流量>200 m l/d窦道愈合时间为(13.4±4)周,本组经上述治疗治愈13例,窦道愈合时间在4d~12d内。
其优点:促进胰瘘的自然愈合率;缩短了瘘管闭合时间;减少了胰瘘并发症。
局部治疗仍以通畅引流、持续灌洗、低负压引流为主。
胰液引流不畅,可使周围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感染后胰酶的激活过程加快,消化腐蚀作用加强,可以并发内瘘、大出血、严重的营养障碍和继发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死亡率高。
黄筵庭报告[4]15例中死亡6例(40%),本组继发感染5例,死亡2例(40%)。
死因为感染引起的继发性多器官功能衰竭。
可见,保持引流通畅、腹腔局部大量持续灌洗是提高治愈率的可行性措施,将不短形成的坏死组织和含胰酶的毒性液随时稀释并引出体外,成为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由于生长抑素的应用,使近75%的胰瘘患者得以非手术治疗法治愈[5],本组为72%。
3例造影显示主胰管梗阻,胰瘘时间长,胰管不能闭合。
对此类胰瘘在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时,应及时行瘘道造影或ERCP检查,了解主胰管是否受累,有无胰腺假性囊肿存在,适时手术以达根治[6]。
胰瘘都发生在病程的后期,绝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但大都能自愈[7]。
我们体会:只要主胰管通畅,尽管漏出量较少,采取全身支持、控制感染、灌洗引流、早期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TPN,非手术治愈率高。
主胰管不通畅,出现狭窄、断裂或梗阻,主胰管与胃肠道连续性被破坏,即使机体处于合成代谢状态,感染控制,应用生长抑素期间,胰液量减少,但终不能促使瘘管闭合,需手术根治。
术式选择应根据瘘管的位置,周围的粘连程度来确定。
以瘘管空肠Roux2en2Y吻合术为佳,如果腹腔粘连严重,选择瘘管与空肠Roux2en2Y吻合有困难时,则宜行瘘管胃吻合术,也可与瘘管邻近的空肠进行吻合,以重建胰液回流道。
参考文献:[1] Yeo CJ,Cameron J L,S ohn T A,et al.Si x H und red Fi fty Con s ecu2tive panereaticoducdcnect om ies in the1990s Pat hol ogy,covnp li ca2tion s,and outcomes[J].Anu Surg,1997,226:248.[2] 吴性江.腹外瘘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0,4:200.[3] 田雨霖.胰腺外科手术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12:22.[4] 黄筵庭,王加其,徐玉秀.胰腺外瘘[J].中华外科杂志,1985,23(12):739.[5] Marti neau P,Shwed J A,Denis R.Is octreotidc a ne w hope for en2terocutaneous and external p ancreatic fi st u l a doss u re[J].Am JSurg,1996,172(10):386.[6] Howard TJ,St onerock CE.Sarkar J,et al.Conte mporary treat mentstragies f o r external p anereatic fist u l as[J].S u rgery,1998,124(4):627.[7]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收稿日期:2008206209)AF钉治疗腰椎骨折滑脱张军华,陈永红,张越民(垣曲县人民医院,山西垣曲043700)[摘 要]目的:探讨AF钉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
方法:结合椎弓根钉三柱固定与AF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20例。
其中男17例,女3例。
平均年龄40岁。
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优18例,良1例,中1例。
优良率90%,术后滑脱复位率65%~100%,平均87.2%。
骨性融合时间4个月~8个月,平均5.1个月。
结论:AF钉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较好的复位与固定作用。
[关键词]“U”形棒;椎弓根钉;腰椎滑脱[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2523389202 腰椎滑脱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神经受压粘连,复位固定滑脱椎体,恢复椎体的稳定性。
2002年以来,我院运用AF钉治疗腰椎滑脱症,对此期间的治疗体会进行交流。
资料与方法 F系统及其配套器械 F系统由个部分组成正反螺纹角度螺栓、正反螺纹套筒、自锁椎弓根螺钉及横连杆、操作器械有:椎弓根定位器、椎弓根探测器丝锥、套筒扳手。
1.2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40岁~6岁,平均年龄5岁,病程~,平均3年个月。
滑脱部位L滑脱5例,L5滑脱例,L滑脱例。
腰部活动受限。
术前主要症状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下腰部疼痛,行动时加剧,伴有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痛6例,间歇性跛行例。
9833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9月第15卷第25期(旬刊) J P MT,Sep t ember.2008,Vol.15,No.25(Iss ued Every Ten Days)11.1A A4:001a20a8 :41421:141.3 手术方法 以L4椎体滑脱为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俯卧位,以L4棘突为中心,显露L3~5棘突及椎板,确定滑脱的L 4椎体,显露椎弓根的钻空点,置入椎弓根钉后,切除L4、L5大部分椎板和增生的黄韧带,松解神经根,马尾神经与周围的粘连,剔除L4、L5椎间软骨面及椎间盘组织,通过术前X线滑脱的度数,选用适当角度的AF钉,滑脱度约大,选用AF提高度数愈大,椎弓根进钉点为横线中部,纵线在关节线之外侧。
向内倾斜约10°,深度为3cm,需一直感觉到钻头在骨中行进。
行X线电视或照片检查。
对脱位间隙的上下脊椎,每侧椎弓根拧入1枚螺钉。
将选用4枚椎弓根钉打入后,拧入相应的螺母,同时将改善椎体滑脱程度,C型臂透视下满意,最后做横突间椎骨融合,放置引流管一根,术后卧床4周。
带支具起床活动。
2 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诊,随诊时间6个月~6a。
平均18个月,18例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2例腰腿痛症状减轻,根据疼痛及日常功能分级[3]评定结果,优17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85%,术后滑脱率65%~100%,平均87.2%。
滑脱程度按wilts e分类[2]:Ⅰ°13例,Ⅱ°6例,Ⅲ°1例。
3 讨论自1969年Harringt on始创哈氏棒轴向撑开复位植骨融合术后,许多复位器械先后问世,如:stefee椎弓根螺钉、Dick 钉、RF系统等运用于滑脱的复位和固定[3]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如哈氏棒等固定节段长,复位效果不理想,st effee钢板、CD棒等螺钉操作困难。
而AF钉整个固定过程只要放置4枚椎弓根钉。
且腰椎管径较大,因此具有手术剥离范围小,手术时间短,操作较容易。
腰椎滑脱是否需要复位,以往存在争议,早期治疗方法限于各种因素,不能使滑脱的椎体复位,有学者认为滑脱可使局部解剖发生改变,神经根拉长,如强行复位会破坏此种已适应了的解剖关系产生新的症状。
本组采用椎弓根系统复位固定,术中通过局部减压,包括清除增生的黄韧带,切除部分关节突,扩大侧隐窝,松解粘连的神经根,当椎体复位后迂曲肿胀的马尾神经根不受卡压,术后未出现新的坐骨神经症状,因此滑脱的椎体复位前彻底减压,扩大侧隐窝是必要的。
腰椎滑脱主要的病理是不稳,特别直立位所承受的剪力较大,椎体复位后容易滑移,如椎体间未能及时融合将会使内固定物失败,产生断钉,拔出,再滑脱等。
因此提高椎体间植骨融合乃是腰椎滑脱的关键环节,本组均采用取自体髂骨行横突间植骨或小关节突间植骨,提高融合率,防止椎体再滑脱。
总之,AF钉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较好的复位与固定作用,且操作比较简单,为了使滑脱的椎体最大程度的复位,防止再滑脱,除术中对前、中、后三柱结构要做必要的松解外(包括减压,部分关节突,椎间盘切除等),尽量长的椎弓根钉,以提高提拉复位力量,对于骨质疏松者要慎用,必要时可加用骨水泥,因此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带支具下床活动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1]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第1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2(1):799.[2] C ren s how AH.C a mmplle’s op erati ve o rthopaclics[M].7th edst.lou is:Mosby,1987,33:243.[3] 贾连顺.腰椎滑脱和腰椎滑脱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922.(收稿日期:2008206223)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52例分析张世昌(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许昌461000)[摘 要]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5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进行分析。
结果:临床表现初期多以腹痛症状表现严重而体征相对较轻,腹痛性质为隐痛或阵发型绞痛,查体常无固定压痛点。
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为常见发作类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表现为剧烈腹痛,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