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及保养制度
工程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维保制度(2篇)

工程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维保制度1、进场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后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做好验收记录,验收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验收主要内容是:(1)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
(2)安全防护装置完好,安全、防火距离符合要求。
(3)机械工作机构无损坏,运转正常,坚固件牢固。
(4)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2、机具的保养、维修是杜绝机械事故的关键工作,必须按规范标准和有关规程办,这里总公司补充强调几点,要求项目部做好。
(1)各种作业施工机械必须由专人负责保养、维修,并落实责任制,做好勤检查、勤保养、勤维修。
(2)不懂机械性能者不准从事保养、维修的工作。
工程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维保制度(2)是为了确保施工机具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预防事故的发生。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在进场使用之前,需要进行验收。
验收人员应该对施工机具的品牌、型号、规格、数量进行核对,检查机具的外观是否完好,功能是否正常。
验收人员还应检查机具的包装是否完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及解决。
2. 施工机具维保:施工机具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维保任务可以由专业的维保人员负责,或者由施工团队内部的技术人员负责。
维保内容包括清洁机具、检查机具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检查零部件是否磨损等。
对于有故障或需更换的部件,需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3. 维保记录:对于每一次维保,应该建立维保记录。
记录包括维保的时间、内容、维保人员、机具的状况等信息。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了解机具的使用情况,并为下一次维保提供依据。
4. 废旧机具处理:当机具无法修复或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回收、报废或者其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应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并做好相关记录。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维保制度的执行需要全员参与,强调责任分工和日常检查。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措施,才能确保施工机具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减少事故的发生。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及保养制度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及保养制度引言在任何施工项目中,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机械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有效地管理机械化设备的进场验收和保养工作,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保养制度内容,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机具管理。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进场前的准备工作在机具进场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确定机具的使用需求和数量。
2.安排现场管理人员负责机具的进场验收和管理工作。
3.制定进场验收标准和流程。
进场验收标准和流程机具进场验收的标准和流程应根据具体的项目和机具类型而定,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机具的品牌、型号、规格、产地和出厂日期;2.机具的采购合同和发票;3.底盘、发动机、传动、工作装置等部件的外观检查;4.机油、冷却液、液压油等液体是否充足;5.电气线路、控制器、传感器等电气部件是否正常;6.行走、控制、升降等机能是否正常;7.机具附带的配件、工具是否完整。
验收结果及处理机具经过严格的进场验收后,应有明确的验收结果记录和处理:1.合格机具应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封存,录入保管台账;2.非合格机具应立即联系供应商进行整改或者更换;3.对于破损、锈蚀、严重外观损坏的机具,应分别处理。
施工机具保养制度保养标准为保证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行与延长机具的使用寿命,保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机具的使用频率和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养标准,包括:1.定期更换机油、机滤、油滤、空气滤清器等易损件;2.定期对机具进行液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的检查和维护;3.定期检查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松动、异响和渗漏等情况及时处理。
保养责任为保障机具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应明确保养人员的职责和责任,以确定保养工作的效果。
1.现场管理人员应负责机具的保养和维护工作;2.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机械维修、电子维修、液压维修等技能和证书;3.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应对机具进行日常检查,并记录相关情况,及时汇报发现的问题。
施工设备进、退场与保养维修制度

施工设备进、退场与保养维修制度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施工设备进、退场验收与保养维修制度为确保机操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证机具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防止不应有的损失,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有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制订本制度。
一、租凭或新购施工机具要做好设备进场验收记录、查看设备的出厂合格证,了解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制定保养维修计划。
租赁设备必须签订履约租赁合同。
二、机械设备使用前应向操作人员或机(组)长交底,应进行试运转,应建立履历书,连同随机工具向操作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三、设备操作人要认真做好每班例行保养的各项工作,使设备处于清洁、润滑良好,调整适当,紧固件无一松动状态;及时准确填写各项运行、保养、维修记录,并保证记录完整。
四、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范必须根据设备、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使用(可参照原件生产厂说明书要求制定)。
五、为了切实贯彻定期保养制度,应采取下列各项技术组织措施。
1、建立机具管理责任制和机具操作责任制2、制定不同类型的保养规程。
3、配齐随机工具。
4、正确及时提供机械统计资料,认真填报机械运转履历日报和各级保养执行情况表。
5、设置相应的保养机械机构,配备一定的保养力量,并对机操、保养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作业保养人员的技术能力。
6、处理好保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进行保养作业时,要尽量利用非生产时间,以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六、定期保养的分级和内容:1、定期保养包括每班保养和按规定的周期分级保养,大型机械应实行多级保养制,小型机械实行一级或二级保养制,无论多级或单级保养,其作业范围都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为主要内容。
2、单级保养以称例行保养,指操作人员或设备使用人在上下班和交接班时间进行的保养工作,重点是检查、清洁、润滑、每班一保养,分工作前、中、后进行。
安全材料、防护用具、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制度

安全材料、防护用具、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制度
一、项目部要对施工现场根据施工需要所购安全材料及施工人员的防护用品,以及施工所需的各类机具要制定专人进行进场验收、登记。
二、负责验收人员一定要工作认真负责,对于安全材料、人员防护用具在进场前一定要检查三证是否齐全(生产许可证、合格证、产品准用证),否则不准进入现场,更不得投入使用。
三、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材料、防护用具、验收人员要详细登记、检查出厂日期、使用年限、对照三证是否与实物相符、是否符合施工现场的施工要求。
四、对于新购进的施工机具、验收人员要对其详细核对产品的合格证,并检查其技术、性能是否与产品说明书中的内容相符,并登记备案。
五、对于技术性能较高的大、中型机具、设备要请当地地方专业机构的检测人员进行检测、验收,并由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六年七月一日。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维修保养制度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维修保养制度一、引言: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与维修保养制度是建立在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旨在确保施工机具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一项管理制度。
本制度主要包括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和维修保养两个方面。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是指对新购入或租赁的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在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
维修保养是指对使用中的施工机具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机具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二、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制度:1.进场验收标准:(1)外观检查:对施工机具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部是否完好无损、有无变形和漏油现象等。
(2)功能检测:对施工机具的功能进行检测,如电动工具的电源是否正常、起重机的起重能力是否达标等。
(3)安全性检验:对施工机具的安全性进行检验,包括是否有安全保护装置、操作是否方便等。
(4)技术参数检查:对施工机具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查,如额定功率、额定扭矩等是否符合要求。
2.验收程序:(1)提交验收申请:施工机具购入或租赁方向项目经理提交验收申请,并提供施工机具的相关材料和证明文件。
(2)组织验收: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机具的验收工作,包括验收标准的确定和验收人员的安排。
(3)验收结果:验收人员根据相关标准对施工机具进行验收,并记录验收结果和意见。
(4)验收报告:验收人员根据验收结果和意见填写验收报告,并报送项目经理进行审核。
(5)验收合格:项目经理审核验收报告后,如符合要求则验收合格,可以投入使用。
三、施工机具维修保养制度:1.定期保养:(1)保养计划:制定施工机具的保养计划,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和保养责任人等。
(2)保养内容:对施工机具的各项功能和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如更换润滑油、清洁过滤器等。
(3)保养记录:对每次保养进行记录,包括保养时间、保养内容和保养责任人等。
2.故障维修:(1)故障报修:施工现场发生故障时,及时上报维修部门进行处理。
(2)维修流程:维修部门接到报修后,根据故障情况进行检修和维修。
2024年施工机具进场与维修保养制度(4篇)

2024年施工机具进场与维修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的科学运用与细致保养是设备管理的核心环节,对于降低机械磨损、节省能源消耗、确保机械正常运行及延长使用寿命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日常保养1、日常保养工作由操作人员在每日开机前、运行中及停机后,依据规定项目和要求执行检查、保养、润滑、安全防护以及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2、日常保养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由机修班长或机修队长、汽车队长负责执行。
3、日常保养的具体内容应遵循QG/ZJCJ-SB-02-____《施工设备日常使用规则》的第二条规定执行。
二、一级保养1、一级保养主要由操作人员进行,维修人员提供辅助,按照计划对机械设备的局部和关键部件进行拆卸、检查。
2、一级保养的周期通常为250工时,保养完成后需做好记录,并注明尚未解决的缺陷及注意事项,该记录应归入设备的单独档案中。
3、一级保养工作由各机修班组和机械施工队、汽车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并由机管员分配任务,同时负责验收工作。
三、二级保养1、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为主导,操作工参与,对机械设备规定部分进行分解检查和修理。
2、二级保养由各单位机管员制定计划,并由机管员分配任务,同时负责组织验收。
3、二级保养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一年,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单项任务完成后进行。
四、三级保养1、三级保养工作以维修为主导,操作工配合,对机械设备进行解体检查。
2、三级保养由各单位机管员制定计划,经单位领导批准,原则上由本单位的机修车间执行保养任务。
3、三级保养的间隔时间通常为三个二级保养周期,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4、为激励设备保养工作表现优秀的单位,对于能够延长设备大修周期的单位,将适当补贴其大修费用,以作为该单位设备的常规维修费用。
2024年施工机具进场与维修保养制度(二)机械设备的科学运用与细致保养是设备管理体系的核心,对于降低机械磨损、节约能源消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日常保养1、日常保养工作由操作员工在每日开机前、使用过程中以及停机后,依据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例行检查、保养、润滑、安全保障及预防事故和故障的发生。
2024年施工机具进场使用制度(二篇)

2024年施工机具进场使用制度1.搅拌机1)作业场地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机械近旁应有水源,机棚内应有良好的通风、采光及防雨、防冻条件,并不得积水。
2)作业后,应及时将机内的存料、积水放尽,并清洁保养机械,清理工作现场,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
3)装有轮胎的机械,转移时拖行速度不得超过15KN/h。
4)传动机构、工作装置、制动器等,均应紧固可靠,保证正常工作。
5)骨料规格应与搅拌机的性能相符,超出许可范围的不得使用。
6)空机运转,检查搅拌筒或搅拌叶的转动方向,各工作装置的操作、制动、确认正常,方可作业。
7)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察看或探摸进料情况,运转中不得用手或工具等物伸入搅拌筒内扒料出料。
8)料斗升起时,严禁在其下方工作或穿行。
料坑底部要设料斗的枕垫,清理料坑时必须将料斗用链条扣牢。
9)向搅拌筒内加料应在运转中进行;添加新料必须先将搅拌机内原有的混凝土全部卸出后才能进行。
不得中途停机或在满载荷时启动搅拌机,反转出料者除外。
10)作业中,如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运转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检修。
11)作业后,应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清洗,操作人员如需进入筒内清洗时,必须切断电源,设专人在外监护,或卸下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然后方可进入。
12)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料斗坑,如须升起则应用链条扣牢。
2.卷扬机1)安装时,基座必须平稳家牢固,设置可靠的地锚并应搭设工作棚。
操作人员的位置应能看清指挥人员和拖动或起吊的物件。
2)作业前检查卷扬机与地面固定情况、防护设施、电气线路、制动装置和钢丝绳等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
3)使用皮带和开式齿传动的部分,均须设防护罩,导向滑轮不得用开口拉板式滑轮。
4)以动力正反转的卷扬机,卷筒旋转方向应与操纵开关上指示的方向一致。
5)卷扬机制动操纵杆的行程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
6)卷筒上的钢丝绳应排列整齐,如发现重叠或斜绕时,应停机重新排列。
严禁在转动中用手、脚去拉、踩钢丝绳。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

XXX工程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及使用管理制度编制人:审核人:审定人:广州市xxx公司年月日一、总则施工机具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确保各种施工机械工具、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操作及维修保养,提高使用寿命。
搞好施工机具管理的基本原则:尊重科学、规范管理、安全第一。
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二、施工机具的标识1、设备标识应制作统一的标识牌,标识牌应按要求填写。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填入设备标识牌“检验状态”一栏中,检验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停用”。
2、设备标识牌应固定在设备较明显部位,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查看及操作。
三、施工机具进场验收、使用管理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准进场。
2、施工机具维护人员必须在现场施工现场值班,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转正常。
3、施工机械设备应由工地专业电工负责安装、拆卸、监督管理,按时进行保养及维修,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及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应停止其使用。
4、木材加工设备要设置防雨防风棚。
机棚内明显处应悬挂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负责人牌。
5、在有碍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场所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合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
6、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
7、所有设备的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和开式轮传动等都必须有防护罩,并固定牢固。
8、不准带电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不允许接触设备的转动部位。
女工操作必须带好工作帽,长发不得外露。
9、用电做动力的中、小型机具设备,要求将保护零线引出,并紧固在设备的明显部位,保护零线不允许有接头,也不允许用单股线做保护零线。
10、使用移动型机具应按规定设辅助人员,多机同时作业是要设监护人。
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是必须有主有从,统一指挥。
11、各种机械不准超载运行,运行中发现有异声、杂声或是电机过热(超过电机铭牌规定温度)应停机检修、或降温,严禁在运行中进行检修、保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机具进场验收及保养制度
1、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具必须由专职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准进场。
2、建筑机械要进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
3、认真做好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达到原国家建委提出的下列要求:
⑴机械技术状况良好,工作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⑵操纵机构和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⑶搞好设备的“十字”作业: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
⑷零部件,附属装置和随机工具完整齐全;
⑸设备的使用维修记录资料齐全、准确。
4、施工机具维护人员必须在施工现场值班,确保机械设备的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