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人教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完整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总结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指的是什么?它的地位是什么?(1)含义: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2)地位: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什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
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4.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看待这些不同?(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2)态度: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5.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产生: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2)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
②闭锁与开放。
③勇敢与怯懦。
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1)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篇一:人教版七下思想品德复习提纲2016年4月17日星期日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只有人人彼此尊重、相互接纳,才能在自尊的快乐中成长。
2. 什么是自尊?(P5)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3. 自尊表现在哪些方面?(P4)①注意容貌上的修饰;②注意举止的文雅及行为的后果;③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④期望得到他人、集体、社会的肯定。
4. 人为什么应该知耻?(知耻与自尊的关系)(P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反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过自新。
5.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P7)①常被眼前的不足与缺点蒙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体验不到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很失望,甚至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②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6. 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表现、危害?(P8)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表现: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失去自尊而受不了。
虚荣的危害:影响学习、生活、工作,有时会使人为了满足虚荣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7. 我们如何矫正虚荣心?(P8)①树立正确的荣辱观;②克服盲目攀比心理;③珍惜自己的人格;④有自知之明,正确全面看待自己;⑤善于向榜样学习;⑥不要过分计较别人的议论。
8.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9-11)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②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③尊重他人就要意识到他人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_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③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四课解开情绪的面纱☆青春的情绪1.人的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分别有哪些??人的情绪复杂多样,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
2.我们的情绪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
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3.情绪对我们有哪些影响?情绪作用非常神奇,①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②也可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4.青春期的情绪有哪些特点?①情绪反应强烈②情绪波动与固执③情绪的细腻性④情绪的闭锁性⑤情绪的表现性5.为什么青春期的情绪会这样?身体发育和生活经验不断丰富,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变化,表现出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6.应对青春期的情绪特点的方法?①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②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
学习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情绪的管理1.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
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2.我们可以怎样合理地对待自己的情绪?①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可以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②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③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外显表情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调节情绪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
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是?①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复习提纲

思品七下复习要点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什么是自尊?自尊有何表现?P5答:①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②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以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自尊、知耻的关系:P6答:①知耻与自尊的关系:做人不能没有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3、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危害?P8 答: (1)含义: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而受不了。
它不仅会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有时甚至会使我们酿成大错,为了满足虚荣去偷盗、贪污等违法犯罪。
***4、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答: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②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③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④尊重他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⑤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他人善意的提醒,以便意识到自己的弱点、盲点与误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超越,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5、自尊的人如何看待人格?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决不可丧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6、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议论与批评?P14答:①议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②批评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具体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③对待议论与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无关紧要的议论,忍让一下就过去了,斤斤计较,得理不让人,那不是自尊,而是情绪冲动。
7、为什么自尊要适度?自尊要适度,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会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总复习提纲

区分诉讼的类型:会判断
01
02
行政诉讼—“民告官”(人民法 院)
民事诉讼—解决民事纠纷(人民 法院)
03
04
刑事诉讼—依法揭露犯罪、惩罚 犯罪的活动(司法机关)
讲究智斗,尽量减 01 少不必要的伤亡,
03 不能视而不见,不 提倡硬拼。
如何理解善于斗争:
202X
复习点评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具体内容
第一单元
自尊的表现p4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p6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如何尊重他人p15(尊重他人的表现)
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 态会使他远离成功。p23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 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p25
如何树立自信 p27-30
第二单元 ◆ 自立在生活中的表现 (举例)p35 ◆ 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 p39 ◆ 依赖思想的危害 p40 ◆ 自强精神的表现 p48 ⑴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 求; ◆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 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p50 ◆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p51
长避短 ○ 自强的航标—树立理
想
5
自强与自弃是对立的
1
挫折难以避免
4
应对挫折的方 法
分析造成挫折的 原因;调整情绪;
2
人只有遇到挫折, 才能体会到幸福?
5
战胜不良诱惑,需 要坚强的意志
3
最美的风光只有在 险峰上才能看到?
6
“少说空话,多做 工作,扎扎实实, 埋头苦干”—要从 小事,磨砺意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青春时光1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①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性机能的成熟2悦纳青春期生理变化(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③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3 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①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可以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我们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4对思维的独立的认识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5思维批判性的表现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6思维批判性的作用(意义)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7如何培养批判精神批判不仅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而且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8如何开发创造力①青春的创造是多姿多彩的。
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②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③我们要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过节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④创造离不开实践。
9如何理解创造与实践的关系人世间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给了我们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10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影响①对性别角色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②但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七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自尊心〗1、什么是自尊?(定/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知耻、虚荣的关系①知耻与自尊二者的关系?自尊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②虚荣与自尊二者的关系?自尊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3、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为什么/必要性)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4、怎样尊重他人?(方法/建议)①尊重他人就要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
②尊重他人就是关注他人的尊严,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来善待对方,且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③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
④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5、怎样赢得/获得他人尊重?(方法/建议)①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②养成一种豁达,开朗的性格欣赏他人的智慧,感受自尊的快乐。
③对待批评议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自尊要适度;对侮辱和诋毁要及时反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6、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心/我能行〗1、什么是自信?(定/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表现?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政治复习提纲(人教版)篇一:人教版七下思想品德复习提纲2016年4月17日星期日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1.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尊重别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只有人人彼此尊重、互相接纳,才能在自尊的欢乐中成长。
2. 什么是自尊?(P5)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同意别人歧视、欺侮。
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3. 自尊表现在哪些方面?(P4)①留意容貌上的修饰;②留意举止的文雅及行为的后果;③不同意别人歧视、欺侮本人;④期望得到别人、集体、社会确实信。
4. 人为什么应该知耻?(知耻与自尊的关系)(P6)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一个知耻的人会对本人不恰当不适宜反行为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自新。
5.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本人的缺点?(P7)①常被眼前的缺乏与缺点蒙住眼睛,看不到本人的优点,体验不到本人的价值,对本人特别无望,甚至产生沉重的耻辱感,这对我们的成长是特别不利的。
②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关键是可以正确对待本人的缺点,将缺点转换为优点。
6. 什么是虚荣心?虚荣心表现、危害?(P8)虚荣心是一种追求外表上荣耀、荣耀的心理。
虚荣心表现: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本人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本人的评价,一旦别人有一点否认本人的意思,便认为失去自尊而受不了。
虚荣的危害:阻碍学习、生活、工作,有时会使人为了满足虚荣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7. 我们如何矫正虚荣心?(P8)①树立正确的荣辱观;②克服盲目攀比心理;③珍惜本人的人格;④有自知之明,正确全面对待本人;⑤擅长向典范学习;⑥不要过分计较别人的议论。
8. 为什么要尊重别人?(P9-11)①尊重别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②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不尊重别人的人,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尊重别人,确实是尊重本人。
③尊重别人就要认识到别人同本人一样需要自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人教版)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自尊心〗1、什么是自尊?(定/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自尊的表现: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知耻、虚荣的关系①知耻与自尊二者的关系?自尊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
②虚荣与自尊二者的关系?自尊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
3、如何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为什么/必要性)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我们有责任去关心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
4、怎样尊重他人?(方法/建议)①尊重他人就要把他人看成同自己一样需要自尊。
②尊重他人就是关注他人的尊严,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来善待对方,且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③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劳动,尊重他人人格。
④尊重他人,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5、尊重可以使人理智,尊重可以使人悔过,尊重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产生无法估量的下面效应。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自信心/我能行〗1、什么是自信?(定/含义)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信的表现?就是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行为上表现我能行,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⑴乐观,⑵好奇,。
⑶专注。
4、为什么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只有自信才能成功?/意义/重要作用/必要性)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自信者有乐观、好奇、专注的良好心理品质,有目标,注重行动,体验过程;自信有助成功,是成功的基石。
5、怎样树立自信心?(方法/建议/怎样唱响自信之歌?)①看到进步和长处,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②增强信心和实力;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的支柱。
③,做自信的中国人。
6、为什么要树立民族自信心?(为什么要把个人的自信同民族的自信心结合在一起?为什么要做自信的中国人?)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一个人如果没有民族自信心,他的自信就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7、怎样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怎样同外国人交往?)做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在国际效中中地展示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
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1、什么是自立?(定/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为什么需要自立?(必要性/重要性/好处/意义)①我们终究要离开家庭和学校,走进社会,经风雨、见世面。
②自立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③如果不能自觉的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知识和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3、为什么不能依赖?(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
4、自立、自主二者的关系。
(怎样告别依赖)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有了独立自主的愿望,即自立的意识后,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5、怎样培养自立能力?(怎样才能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1、什么是自强?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的表现?⑴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为什么要自强(精神)(意义/重要性/必要性/作用)①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②是健康成长、搞好学习、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③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4、怎样才能自强?(怎样培养自强精神/方法)①理想,自强的航标;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能够战胜自己(弱点)的人,必定能自强。
☆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发挥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确定自己的前进方向,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
5、如何理解自强要从少年始?(为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自强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
6、什么叫自弃?自弃的人为什么最终会一事无成?所谓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
自弃的人没有理想和追求,不愿吃苦,不愿奋斗,最终自然一事无成。
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1、什么是挫折?挫折,就是所谓“钉子”,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
2、挫折的产生原因:①自然因素(天灾)、②社会因素(人祸)、③人为因素(学校+家庭+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3、对待挫折的三种态度及三种结果。
(面对困难和挫折,大致有三种人) ****重要⑴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
他们一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无成。
⑵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
他们在困难面前也能拼搏一阵,但是,要么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到底,这样的人也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⑶第三种是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
他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他们善于把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锋利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4、如何理解挫折是把“双刃剑”?(挫折的作用)①挫折的消极作用(坏处):使人前进的步伐受阻;产生忧愁、恐惧等消极心理。
②挫折的积极作用(为什么要战胜挫折/意义/好处):有利于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最终走向成功。
(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5、怎样战胜挫折?(方法/建议)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
6、自我疏导的方法: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第六课《为坚强喝彩》〖坚持、不放弃〗1、意志坚强的人有那些表现?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⑶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为什么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坚强意志的作用/意义/重要性)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怎样磨砺(培养/磨练)坚强的意志?(方法/建议)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4、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1、什么是法律?(法律三个显著特征)(定义/含义)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3、社会生活中调节行为的规则有:①道德②纪律、规章③法律。
三者区别和特点:道德是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规章是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适用的准则;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
4、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5、法律作用:⑴规范作用。
(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还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⑵保护作用。
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佥权益。
5、什么是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6、违法行为的分类?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其中,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7、刑法及作用①什么是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②刑法的作用?(任务)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
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刑罚及分类①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9、道德水平高低同遵守法律(违法犯罪)的关系?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不会作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韦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犯罪。
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10、犯罪有哪些危害?(为什么要远离违法犯罪/必要性)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11、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方法)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有道德的人;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
12、为什么要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必要性)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1、为什么(国家/法律)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必要性)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